水通道蛋白综述与展望

合集下载

浅析水通道蛋白

浅析水通道蛋白

浅析水通道蛋白
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有一种神奇的蛋白质——水通道蛋白。

它们像细胞的“水门”,帮助水分子快速进出细胞,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活动。

但你知道吗?水分子通过这些“水门”时,并不需要与水通道蛋白“绑定”哦!
想象一下,如果水分子每次进出细胞都需要与水通道蛋白“握握手”,那得多慢啊!实际上,水通道蛋白的工作方式更像是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

水分子就像车辆,而水通道蛋白就是收费站的那个快速通道。

车辆(水分子)可以快速通过,而不需要停下来和收费站工作人员(水通道蛋白)进行复杂的交互。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水通道蛋白在多种生物体中广泛存在,并在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调节体液渗透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它们就像细胞的“水泵”,确保水分子能够按照需要快速、准确地进出细胞。

所以,下次当你喝水或者出汗时,记得感谢你身体里的这些小小“水门”——水通道蛋白。

它们正默默地工作着,确保你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得到足够的水分,让你保持健康和活力!。

水通道蛋白在ADPKD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水通道蛋白在ADPKD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综述・水通道蛋白在ADPKD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马东癑,徐雨辰,牛青松,郝宗耀,梁朝朝(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安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2)Research progress of aquaporins in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MA Dongyue,XU Yuchen,NIU Qingsong,HAOZongyao,LIANG Chaozhao(Department of Ur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Institute of Urology, AnhuiProvinceKeyLaboratoryofGenitourinaryDiseases,Hefei230022,China)ABSTRACT: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inherted kidney diseases characterized by diffuse and progressive cyst formation in bilateral kidneys.The cyst compresses and damages renal parenchy-ma,eventua l yleadingto%enalfailu%e.Aquapo%insa%ewidelydist%ibutedinva%iousti s uesofthebody%egulatingthet%ansmem-b%anet%anspo%tofwate%andsomesolutesandplayinganimpo%tant%oleinhumanhealthanddisease.Ithasbeen%epo%tedthat some aquaporins including AQP1,AQP2,AQP3and AQP11are closely related to ADPKD and may participate in the regulation of cyst format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signaling pathways.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quaporins in ADPKD,soastoexplorenewpotent(altargets(n(tstreatment.KEY WORDS: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quaporins;signaling pathway摘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以双侧肾脏弥漫进行性囊肿形成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肾病,囊肿压迫并损害肾实质,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水通道蛋白广泛分布于机体多种组织中,可以调节水和一些溶质在细胞内外的跨膜运输,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已发现一些水通道蛋白包括AQP1、AQP2、AQP3和AQP11,与ADPKD关系密切,可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囊肿形成,本文将综述水通道蛋白成员在ADPKD中的分子作用机制,为ADPKD的治疗探索新的潜在靶点(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水通道蛋白;信号通路中图分类号:R692.1文献标志码:R DOI:10.3969/j.issn.1009-8291.2021.06.02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导致肾脏功能衰竭的遗传性肾脏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400〜1/1000,其特征是进行性形成及增大的双肾弥漫性囊肿,对肾功能造成损害.15/(ADPKD主要由基因PKD1或PKD2突变引起,前者约占85%,后者占15%,分别编码多囊蛋白1(polycystin1, PC1)和多囊蛋白2(polycystin2,PC2),最新的研究表明另2个罕见基因GANAB和DNAJB11的突变也能引起ADPKD】67/多囊蛋白的缺失会通过激活mTOR、cAMP、Wnt等信号通路引起囊肿上皮过度增殖,分泌增加,同时还能引起纤毛功能缺陷,细胞极收稿日期:2020-08-24修回日期:2020-10-16基金项目:安徽省对外科技合作计划项目(No.1704el002230)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年基金培育计划项目(No.2016KJ08)通信作者:梁朝朝,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E-mail:liang_chaozhao@作者简介:马东癑,医学学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多囊肾疾病•E-mail:madongyue07@ 性异常,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呈球形排列,最终导致囊肿形成及增大归。

脑水肿责任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

脑水肿责任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

脑水肿责任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标签:水通道蛋白;脑水肿;进展外伤、感染、肿瘤、卒中等许多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引发脑水肿,而脑水肿又与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密切相关。

关于脑水肿的机制的基础理论涉及水通道蛋白、金属蛋白及一些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B及血管生成素。

利用它们进行治疗脑水肿正在成为热点。

其中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作为一组与水的跨膜转运有关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发挥不同的生理功能,参与不同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当前,至少13种水孔蛋白已经被发现存在于人类和300多种低等生物中。

研究指出,大脑组织能够表达6种水通道蛋白(AQP-1/3/4/5/8/9),但是与脑水肿发生发展过程相关的主要是AQP-1、AQP-4和AQP-9。

在此我们将进一步讨论AQP-1、AQP-4和AQP-9与脑水肿的关系。

1 AQP的结构特点AQP是一类高度保守、分子量约30kDa的蛋白质,属于主要内源性蛋白质家族(major intrinsic protein,MIP),其在细胞膜上以四聚体形式存在。

序列分析指出,AQP单体由一条肽链构成,其氨基端和羧基端均位于胞内,肽链中包含6个富含ɑ螺旋、串联的疏水跨膜区,它们依赖A、B、C、D、E五个环连接,其中A、C、E为胞外环,B、D为胞内环。

B、E环具有高度保守的天冬酰氨-脯氨酸-丙氨酸(Asn-Pro-Ala,NPA)的重复串联序列,而NPA序列是大部分水通道蛋白特征性的孔道中心序列。

6个跨膜区包绕着B、E环形成一个桶状的水分子通道。

2 AQP-12.1 AQP-1在脑组织中的分布:AQP-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集中表达于侧脑室、第四脑室及第三脑室的脉络丛上,与Na+-K+-ATP酶共同定位于脑脉络膜上皮微绒毛的顶膜,在脑脊液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可随重力的下降而下调。

Mobasheri A[1]等采用组织芯片技术(tissue microarray technology)通过半定量对比的研究方法证实了AQP-1在人脉络丛的表达量高于其它组织,这包括肾脏,肝胆管和胆囊等。

水通道蛋白结构

水通道蛋白结构

水通道蛋白结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是一种在细胞膜上广泛存在的蛋白质。

它们扮演着调节细胞内外水分平衡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水通道蛋白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水通道蛋白的结构水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膜蛋白,由六个跨膜α螺旋构成。

这些α螺旋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编折结构,形成了一个水分子通过的通道。

通道的内部是由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组成,这些残基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促进水分子的快速通过。

二、水通道蛋白的功能水通道蛋白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控制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

它们可以快速而选择性地促进水分子的跨膜运输,而阻止离子和其他溶质的通过。

这种高度选择性的水通透性使得细胞能够维持稳定的细胞内环境。

三、水通道蛋白的亚型水通道蛋白有多个亚型,其中最为典型的是AQP1、AQP2和AQP3。

AQP1广泛分布于许多组织和器官中,参与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AQP2主要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调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AQP3主要分布在皮肤和肾脏中,参与水分的吸收和排泄。

这些不同的亚型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发挥着特定的生理功能。

四、水通道蛋白的应用水通道蛋白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水通道蛋白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水通道蛋白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水处理膜,用于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此外,水通道蛋白还被应用于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提高药物的透过性。

因此,水通道蛋白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总结:水通道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通过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控制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

它们的结构独特,具有高度的水选择性通透性。

水通道蛋白有多个亚型,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发挥着特定的功能。

此外,水通道蛋白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处理和药物传递系统等领域。

随着对水通道蛋白的深入研究,我们对其机制和应用的理解将进一步加深,为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水通道蛋白

水通道蛋白

细胞就好像一个交通繁忙的城市,进出城的城门就是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

那么,细胞是如果调控它与外界的交通运输的呢?新的研究发现一个甘油分子直径上的“一埃”(长度单位)的差异都可能使它变成一个封锁道路的信号;除非你是一部滑溜溜的具有水分子尺寸的“先进”跑车,才可能勉强通过。

这些车道就在水通道蛋白(apuaporins)中。

水通道蛋白是一类形成所有生命形式的细胞屏障中膜转移通道的蛋白质,它们容许水在细胞和它的周围环境间运动。

水通道蛋白的一个亚家族还可容许稍微大点的分子如甘油通过。

在人类中,已经确定出了11种水通道蛋白,其中的大部分存在于肾脏、大脑和眼睛中。

这种蛋白功能的损伤与多种疾病有关。

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贝克曼高等科技研究所理论和计算机生物物理学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对这种水通道蛋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利用“拉伸分子动力学”(steered molecular dynamics,生物通注),贝克曼的研究人员解开了数年来蛋白结晶法无法破解的谜团。

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8月的Structure上。

研究人员证明使得一个水通道蛋白成为一个甘油通道的主要结构差异在于它比一个普通的水通道加宽仅仅一埃(一埃等于10-7毫米)。

即使甘油分子也像水分子通过水通道那样排列起来,但它微微“肥胖”的体形也会使它难以幸免。

除了入口点即一个“选择性过滤器”非常窄外,还存在其他阻止这个路径的严密的屏障。

膜蛋白很难结晶,因此到目前为止许多膜蛋白的结构还没有确定出来。

近年来,这个研究组已经确定出了四种水通道蛋白的结构。

在最新的研究中,他们集中调查了其中的两种蛋白。

这两种蛋白都来自线虫。

两个蛋白中,一个是水通道,一个是甘油通道。

由于它们结构很相似,所以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突变位于通道孔的氨基酸来将水通道转化成一个甘油通道或其他通道,但以失败告终。

研究的线虫蛋白是水通道AqpZ和甘油通道GlpF。

通过对计算机产生的图像进行平行比较,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通道在本质上似乎是相同的。

水通道蛋白2的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2的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2的研究进展水通道蛋白-2(AQP2)主要表达在肾脏组织,起着肾脏对水转运的重要功能。

AQP2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如多囊肾、尿崩症。

AQP2可能为泌尿系统疾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新途径。

标签:水通道蛋白-2;泌尿系统;水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这使得它们能够非常容易地彼此间形成氢键以及与其它分子形成氢键。

作为极好的溶剂,它们适合于各种极性物质存在于细胞中。

水提供围绕生物聚合物的带电基团的溶剂壳,这些溶剂壳是蛋白质生物活性所必需的[1]。

水占人类体重的70%,在新生足月婴儿,总水分占体重的75%,早产儿更高,可达80-85%[2]。

细胞外和细胞内水含量之间的比率在产后期变化显著。

出后后不久,体内水含量迅速减少,这种降低主要是细胞外水含量的减少。

水含量的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988年Perter Agre及其同事在红细胞膜上及肾小管中偶然发现的,一种分子量为28000的完整跨膜蛋白,1991年这种蛋白被克隆并命名为CHIP28(channel-forming integral protein),也就是现在的AQP1。

随着AQP1的发现,其它AQPs也相继被被发现及克隆。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AQPs广泛存在于细菌、植物及动物中,在哺乳动物组织中已经发现有13种AQPs存在[3],其中,分布在肾组织的AQPs至少有8种[4]。

AQPs的发现不仅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水跨膜转运调节的机制,而且也揭示水平衡在遗传性及获得性疾病时的病理生理机制,证实其与人类许多疾病密切相关[5]。

尿液浓缩稀释功能主要由肾脏集合管(CD)主细胞的水通道蛋白2(AQP2)完成。

肾脏的集合管可重吸收水,排K+,H+和NH3,而AQP2是肾脏集合管表达的主要的水通道蛋白,对尿液浓缩和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对AQP2的结构、分布、功能、表达及在泌尿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AQP2的分子结构AQP2由Fushimi在1993年克隆并确认的水通道蛋白家族中的一种[6]。

水通道蛋白在肝脏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在肝脏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在肝脏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1.水通道蛋白及分类水通道蛋白,又称水孔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转运水的特异性通道蛋白,广泛分布于与水代谢密切相关的组织器官。

它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所发现。

现已有哺乳动物中发现13种AQPs(AQP0-AQP13)分别介导不同类型细胞的跨膜水转运。

水通道蛋白家族有着相同的结构,即系四聚体,每个单体系6个跨膜α螺旋,且羧基C端和羧基N端均在胞内,分子量约30KD。

其共同特征均有相同序列片段(ASN-PRO-ALA,NPA)缠绕折叠形成沙漏状结构水孔,只容许水分子单个成对通过。

根据以上描述水通道蛋白家族被分为3个亚类。

1.1水通道蛋白亚类由AQP0、1、2、4、5、6和8组成。

只对水有通透性。

1.2水甘油通道蛋白亚类包括AQP3、7、9、10。

不仅可以通过水,而且对甘油、尿素及一些单羧酸有通透性。

1.3超水通道蛋白亚类包括AQP11和122.水通道蛋白在肝脏分布、表达及调控机制2.1水通道蛋白在肝脏分布及表达目前已确定肝细胞至少表达AQP0、AQP1、AQP7、AQP8、AQP9、AQP10、AQP11等多种AQPs。

其中AQP9在肝脏表达丰富。

亚细胞定位详见图表。

AQPs肝细胞及亚细胞定位和通透性特征细胞类型AQPS 亚细胞定位通透性参考文献肝细胞AQP0 ICV 水AQP8 ICV/CPM/线粒体/SER 水、尿素AQP9 BLM 水、甘油、尿素、小分子物质AQP11 ND ND注:ICV:细胞质囊泡BLM:基底细胞膜CPM:顶端细胞膜2.2水通道蛋白表达调控3.水通道蛋白与肝脏常见疾病3.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2肝癌3.3肝硬化文献一Aquaporin-1 associated with hepatic arterial capillary proliferation on hepatic sinusoid in human cirrhotic liver CONCLUSIONS:Aberrant expressions of AQP1 in periportal sinusoidal regions in human cirrhotic liver indic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arterial capillaries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sinusoids, contributing to microvascular resistance in cirrhosis.文献二3.4原发胆汁性肝硬化3.5自身免疫性肝病4.展望。

植物水通道蛋白研究综述

植物水通道蛋白研究综述
c e l l s b y c h a n g i n g t h e w a t e r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o f p l a s ma m e m b r a n e . A Q P s a r e n o t o n l y t h e w a t e r s e l e c t i v e c h a n n e l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Q u a l i t y I m p r o v e m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s o f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 Z h e j i a n g A& F U n i v e s r i t y 。 L i n ’ a n
摘 要 :植 物 所 有 的生 长发 育过 程都 与 水分 传 导 息息相 关 ,而植 物水 通 道 蛋 白( A QP s ) 在 维持植 物 体 内水分 平衡 中有 着 重要 意 义 。植 物 水通 道 蛋 白通 过 改 变质 膜 的水 分 渗透 性促 进 了水 在 细胞 间的流 动 。植 物 水通 道 蛋 白不 仅是 水 选 择 性 通道 蛋 白 ,同 时还具 有许 多生理 生化 功 能 ,是 一 类 多功 能 蛋 白。 它在 水 分及其 他 物质 运输 、细胞 伸 长与 分化 、 气 孔运 动等 生理过 程 中均 扮 演 着重要 角 色。植 物 水 通道 蛋 白基 因在 植物 所 有 的组 织 中都 能 够表 达 ,有 些 是 受环 境 因子或 激 素诱 导表 达 的 ,还 有一 些 是植 物 组 织或 器 官特 异 表 达 的 。从 结构 、 生理 功 能和 基 因表 达 等 方 面综述 了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通道蛋白水通道-从原子结构到临床医学生物膜的透水性在生理学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负责此类蛋白质的蛋白质仍然未知,直到发现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

AQP1由渗透梯度驱动的水选择性渗透。

人类AQP1的原子结构最近被定义。

四聚体的每个亚基含有允许水分子单文件通过但中断氢键通过质子所需的单独水孔。

已经鉴定了至少10种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并且它们被水(水通道蛋白)或水加甘油(水甘油聚糖)选择性渗透。

表达位点与临床表型密切相关,从先天性白内障到肾源性尿崩症。

在植物,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发现超过200个水通道蛋白家族成员,并且它们对这些生物体的生理学的重要性正在被揭开。

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脂质双层提供了当沐浴在较低或较高pH或含有毒性浓度的Ca2 +或其他溶质的细胞外液中时细胞如何维持其最佳细胞内环境的解释。

从1950年代开始发现离子通道,交换剂和共转运体为溶质的跨膜运动提供了分子解释。

然而,长期以来,假定水的输送是由于通过脂质双层的简单扩散。

来自具有高膜渗透性的多个实验系统的观察,例如两栖膀胱和哺乳动物红细胞,表明通过脂质双层的扩散不是水跨越膜的唯一途径。

虽然提出了各种解释,但直到10年前发现AQP1才能知道分子水 - 特异性转运蛋白(Preston 等,1999)。

现在人们普遍同意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水分运动都存在。

通过所有生物膜以相对较低的速度发生扩散。

水通道蛋白水通道发现于上皮细胞的一部分10至100倍的水渗透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水通道蛋白水通道的选择性非常高,甚至质子(H3O +)被排斥。

在大多数组织中,扩散是双向的,因为水进入细胞并从细胞释放,而水通道蛋白介导的体内水流则由渗透或液压梯度引导。

扩散的化学抑制剂是未知的,扩散发生在高Ea(Arrhenius活化能)。

相比之下,大多数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受汞的抑制,Ea等同于大量溶液中水的扩散(〜5 kcal mol_1)。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说明了偶发性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且引起了上游流体运输过程中水如何穿过生物膜的范式的完全转变。

这个话题对正常生理学以及影响人类的多种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学非常重要。

水通道蛋白在几乎每一种生物体中被鉴定出来,包括高等哺乳动物,其他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真细菌,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表明这种新认可的蛋白质家族参与了整个自然界的不同生物过程。

一、发现AQP1红细胞Rh血型抗原不知道参与水运(Heitman&Agre,2000),但是Rh的研究导致了水通道蛋白的偶然发现。

用于纯化Rh多肽的生物化学技术产生污染的28kDa多肽(Agre等,1987)。

基于洗涤剂中的28kDa蛋白质的相对不溶性,N-月桂酰肌氨酸,开发了产生大量蛋白质的简单纯化系统。

红细胞和肾近端小管 - 具有最高已知水渗透性的组织中,28kDa蛋白质显示出非常丰富(Denker等,1988)。

此外,28kDa蛋白质表现为四聚体整合膜蛋白 - 通常是膜通道蛋白的特征(Smith&Agre,1991)。

使用28kDa多肽的N-末端序列克隆编码来自红细菌文库的269个氨基酸多肽的cDNA(Preston&Agre,1991)。

遗传数据库的分析显示了多种物种的同源物,包括微生物和植物,但其分子功能是未知的。

“CHIP28”暂时用于描述这种蛋白质为“28kDa的通道样整合蛋白”。

二、AQP1的结构AQP1的结构非常有力,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渗透特性。

推导的序列揭示了以前未描述的拓扑,两个串联重复每个由具有两个高度保守的环(B和E)的跨膜结构域形成,包含签名基序,天冬酰胺 - 脯氨酸 - 丙氨酸(NPA)。

奇怪的是,重复序列被预测为相对于彼此以180度取向(图2,顶部)。

通过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AQP1的位点定向插入突变体来证实这种独特的对称性(Preston等人,19994a)。

在环路E中,在接近NPA基序的Cys-189处证明了汞抑制的位点。

用较大分子量的残基替换NPA侧翼残基的突变体没有表现出水渗透性,表明环E形成水孔的一部分(Preston等,1993)。

当环B(Ala-73)中的NPA基序之前的相应位置被半胱氨酸取代时,水分渗透性也受到汞的抑制。

当NPA基序侧翼的残基被更大的残基取代时,观察到该环B也表现为似乎形成水孔的一部分。

这些研究一起导致了AQP1亚基各自含有部分由“沙漏”形成的内部水孔(图2,底部)的建议,其由从相反的双层折叠成双层的环B和E产生的结构膜的两侧在双层传单之间的中间接触(Jung et al。

,1994b)。

1992年,瑞士巴塞尔大学Biozentrum的Andreas Engel和同事们开始了长期合作,随后与日本京都大学的Yoshinori Fujiyoshi及其同事一起解决了AQP1蛋白的结构。

使用通过用N-月桂酰肌氨酸预萃取膜囊泡的纯化方法,可以将高达5mg的AQP1纯化成来自一品脱人血液的同质性(Smith&Agre,1991)。

当通过透析将高浓度的蛋白质小心地重构成脂质双层体时,形成均匀的晶格(“膜晶体”),其中蛋白质保留其100%的水输送活性(Walz等人1994b)。

蛋白质的四聚体组织在低分辨率下明确确定,并且其通过3D电子显微镜测定其在膜中的组织(Walz等人,1994a)。

用高达60度的倾斜研磨的精细膜晶体,由我们在京都的同事开发的技术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以3.8Å分辨率产生电子密度图。

使用由重组体研究建立的约束,使用AQP1的主序列进行建模产生了AQP1结构的第一个原子模型(Murata 等人,2000)。

另外一种基于电子显微镜的模型以不同的主链方向以相同的螺旋排列出版(Ren et al.2001)。

与其中四个亚基围绕中心孔的离子通道不同,AQP1作为每个亚单位的四聚体存在含有自己的孔。

在双层传单之间的中间孔的孔径变窄至约3埃。

在这一点上,由跨膜结构域TM1,2,4和5形成的壁是疏水的,而NPA图案中的两个高度保守的Asn-76和Asn-192被并置,如在沙漏模型中预测的那样,提供极性用于氢键的残基(图3)。

此外,成孔环B和E的末端部分均含有短的α-螺旋,其在膜的中心产生部分正电荷。

这种结构刚好在由残基Phe-56,His-180,Cys-189(汞抑制位点)和Arg-195所包围的2.8A的缩合物之下,Arg-195在精制的AQP1结构中是公认的(de Groot等人2001)。

Arg-195在大水通道蛋白基因家族的所有成员中几乎完全保守,并且在通道的最窄部分提供功能上重要的正电荷。

His-180在中性pH下不带电,但在较低的pH下变质子化,提供第二个正电荷。

Arg-195,His-180和来自孔螺旋的正偶极子在水渗透期间提供抵抗质子(水合氢离子)通过的强排斥电荷。

AQP1的这些结构特征很好地解释了排除较大或带电溶质的最小抗渗透能力。

特别地,阻断质子传递的能力澄清了肾脏如何每天从肾小球滤液中重吸收数百升的水,同时排泄酸。

重要的是,分辨率为2.2的大肠杆菌同源物GlpF的三维晶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Fu等人2000)允许对AQP1结构进行改进(de Groot等人,2001),其实质上与模型由2.2 A分辨率的牛AQP1的三维晶体确定(Sui et al。

2001)。

实时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在通过NPA图案的并置Asn-76和Asn-192(de Groot&Grubmuller,2001)期间,水的旋转发生。

分子动力学研究也由其他研究者进行(Kong&Ma,2001; Tajkhorshid et al.2002)。

结构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膜水输送过程带来了非常高的原子认知水平。

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调查人员现在认识到,水通道蛋白提供了水通过生物膜快速和选择性运动的机制。

三、AQP1的分布1991年11月,丹麦奥胡斯大学的Soren Nielsen及其团队长期合作。

我们的目标是使用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电子显微镜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肾脏和其他组织中定位AQP1(和随后的其他水通道蛋白)。

这些研究为AQP1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提供了明确的证据,并且在其他部位牢固地预测了同源蛋白的存在。

自20世纪30年代荷马史密斯早期的职业生涯以来,肾脏比其他器官吸引了运输生理学家的兴趣。

使用对AQP1蛋白的C末端特异性的亲和纯化抗体和N末端的第二抗体,将AQP1的位置精确地定位在近端小管的顶端刷边界和基底外侧膜(图4)和下降薄来自大鼠肾脏的Henle四肢(Nielsen等,1993c)和人(Maunsbach等,1997)。

此外,蛋白质在下垂血管直肠中被鉴定(Pallone等人,1997),其定义了将大量水从管腔转移到间质,然后进入血管空间的途径。

AQP1蛋白质清楚显示仅存在于这些部位的质膜中,而不存在于细胞内部位。

因此,建立了这样的范例,即通过AQP1在顶端和基底外侧血浆膜中将水输送穿过近端小管上皮和下肢细胞,其驱动力由通过特异性转运蛋白的溶质的矢量运动产生的小立场渗透梯度提供在这些膜(Nielsen&Agre,1995)..在其他组织中也证实了AQP1蛋白,其中包括脉络丛(脑脊髓液),前房室内的非色素上皮(房水),胆管细胞(胆汁)和毛细血管内皮等重要分泌作用,包括肺支气管循环(Nielsen等,1993b)。

重要的是发现肾脏收集管道完全缺乏AQP1,可以很好的预测多种水通道蛋白质的需要。

同样,唾液腺上皮缺乏AQP1蛋白,预测其他同源物的存在。

四、AQP1空人鉴定完全缺乏AQP1蛋白质的人们证明了这种蛋白质对人体生理学的重要性。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将AQP1基因座定位于人染色体7p14(Moon等,1993)。

Colton(Co)血型抗原以前已经连接到人类7号染色体的短臂(Zelinski等,1990)。

来自具有确定的Co血型的个体的DNA的抗Co免疫沉淀研究和测序表明,Co抗原是连接第一和第二双层跨越结构域的环A的胞外位点的AQP1的多态性的结果 - Coa具有Ala -45,而较不常见的科巴Val-45(史密斯等人,1999)。

据了解,缺乏Coa和Cob的人非常罕见,因为英国布里斯托尔的国际血型登记处只列出了6名亲属。

Co阴性的先证者是在怀孕期间变得敏感的妇女,导致它们具有循环的抗Co抗体。

这些抗体使得这些患者不可能接受异源输血,因此每个Co无效个体都有在本地血库冷藏保存的血液单位。

我们从三个不同亲属的Co无效个体获得血液,尿液和DNA,发现红细胞和尿沉渣中缺乏AQP1蛋白。

发现每个亲属中的先证者对于AQP1基因(因此“AQP1 null”)的不同破坏 - 外显子1的缺失,外显子1中的位移或第一跨膜结构域末端的不稳定突变都是纯合的Preston等人1994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