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遗址公园景观解析

合集下载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简介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简介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简介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是西安市十大景区之一,位于曲江新区雁塔路以东、沣惠南路以北,占地面积7.2平方公里。

该公园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故乡,唐代三杰中的王勃曾任此地县尉,也因此得名“王城”;唐太宗李世民在这里举行了大型祭祀活动—昭陵祭天,留下了皇家庄严肃穆的气氛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遗址公园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公园内已经建成了集休闲娱乐、健身运动为一体的主题广场,现已建成开放的有大型环湖自行车道及配套设施、儿童乐园等,另外还修建了体育馆、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等基础设施。

曲江遗址公园

曲江遗址公园

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与曲江池遗址公园东西相连,位于曲江新区东南部,是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开放是城市文化公园。

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院士担纲规划设计,公园因循山水格局,规划建设历史之园,文化之园,生态之园,艺术之园,以秦,汉,隋,唐曲江池遗址为基础,恢复曲江池历史水系,建设现代人文景观。

琼楼玉宇,桥廊轩榭,凡三十六处,如璀璨群星辉映曲江,整个公园以曲江池水面为中心,分为八大景区。

唐城墙遗址公园西区平面图该景区的设计是在完全遵循历史文化的前提下进行挖掘和设计,和大雁塔广场,大唐芙蓉园毗邻,构成一个全新的曲江。

公共艺术的设计要关注历史,走进当代。

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反映时代精神和文化思潮,要尊重和吸取自身历史与文化经验和情感的基础上,立足现代,以开放的视野和姿态广泛接触当代艺术思潮和人文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清醒头脑,有选择的创造性的将之融入公共艺术的创作和作品中来,也就是做要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

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示意图一个成功的艺术品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能够触动观赏者的心灵,同样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也是一样。

现今的公共艺术与艺术观念紧密联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同样公共艺术也具有很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建筑,环境雕塑,壁画,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和艺术装置等。

这是一个浮雕,猛的看上去像是道出来的,因为它雕刻的精细程度让每一个观赏者都驻足。

细小的颗粒或许就是注成这一艺术品雕刻成功的原因吧。

采用中国传统纹样对城墙墙面进行修饰,像是一个一个的门丁镶嵌其中。

这就是不仅具有艺术观赏效果的艺术品,也是一个与空间环境紧密联系的公共造型雕塑。

红色的“城墙”,不仅代表了文化,也同样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

前面是白色的酒壶和两个酒杯,材质是铁,外面涂了一层类似于陶瓷的油漆,两个造型艺术如果分开单独放置的话,功能性和艺术性不言而喻,酒瓶的出现是因为历史上有很多雅士都嗜酒,在这个公园里亦有很多雕塑反映这一现象,诗词歌赋也是掩映其中。

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
现曲江地区 “青林重复,绿
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 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建设无疑将
进一步完善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提升西安的城市品味,彰显
古都西安的人文魅力,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的和谐 共生。构建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
畅观茶院
在茶院里可以一览江面的秀丽景色,临江远眺,鸥鹭翔集,如临仙境。远 山近水,一览无余。在清闲幽静的时候,泡上几杯香茗,坐在古色古香的 茶院里,细细品味茶的清香与水的清新,把繁重的世事暂且搁置起来,给 自己一个悠闲自在的空间„„
荷廊:
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市的发展都是利弊并存的,遗址公园在给城市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 也存在很多问题。文化遗址公园只是针对文化遗迹的修复与保留,不可 能恢复原貌。修建后的曲江池也与往日大相径庭,某种程度上会有“造 假”的成分,这种“造假”是不利于文化遗址的因素之一,在文化产业 为主的城市,这也是极大的弊端。 这就要求应把握好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尺度,怎样使文化遗址能够在创新 的基础上得以生存,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要坚决抵制那些根本不存在的, 徒有虚名的遗址。对于存在的遗址也应在深思熟虑之后,加以概括和创 新,使其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当代社会。再次,文化遗址公园势必会带来 经济效益,周边的环境应该以文化遗址公园为根本,适应其要求并合理 地与之呼应,不应借机发挥。破坏整个区域的文化氛围,更不可为达到 经济利益而利用文化来炒作。
建筑背景:
• • 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占地面积1500亩。 曲江池遗址公园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担纲总规划设计, 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恢复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 黄渠桥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池地区在历史上“青林重复,绿水弥 漫”的山水人文格局。

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

创新发展:曲 江池遗址公园 积极探索文化 产业创新发展
模式
02
• 如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 进行宣传推广 • 提高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文化 产业竞争力
05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实践经验与未来展望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实践经验
保护与开发:曲江池遗址公园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
• 适度开发旅游资源 • 实现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文化体验:曲江池遗址公园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 让游客深入了解曲江池的历史文化 • 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旅游设施:曲江池遗址公园完善旅游设施
• 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 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旅游产品:曲江池遗址公园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 如文创产品、特色餐饮等 • 增加游客的购买意愿和满意度
曲江池遗址公园对类似遗址公园的启示与借鉴
启示:曲江池 遗址公园的保 护与开发实践 为其他遗址公 园提供了启示
01
• 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 的原则 • 实现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 良性循环
借鉴:曲江池 遗址公园的成 功经验值得其 他遗址公园借

02
•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 • 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实现可 持续发展
• 文创产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 • 受到游客的喜爱和追捧
文创产品:曲江池遗址公园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
• 如纪念品、艺术品等 • 传播曲江池的历史文化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文化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合作: 曲江池遗址公 园与文化产业
企业合作
01
• 共同开发文创产品、举办文 化活动等 • 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开放
曲江池遗址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游览曲江池,感受盛唐文化

游览曲江池,感受盛唐文化
吏部,吏部则通过“试”(简单的测试).“判”(下判词,相当于签字)两节,后向进士授“春关”(相当于文凭一类),至此,
及第进士就进入吏部用人的程序。所以,“关试”是一种移交手续。曲江大会,同榜进士齐集曲江,踊跃参加,规模宏大,皇帝贵妃
亦驾幸紫云楼观看盛况,公卿贵族,商贾庶民,优游其中。由此可以看出,唐代人们对于科举考试非常重视。
中秋赏月,也是曲江池盛大的游宴活动。明月朗朗,银辉漫罩。林岸间,灯火阑珊,湖船上,笙歌漫漫。栈桥上,才子佳人情窦;
紫云楼上,君臣贵妃共宴;亭台里,亲情慰安,回廊间,好友祝福。茶韵溢岸,酒香醉云,万民欢娱,水漫月圆,体现着盛唐文化的
祥和与昌盛。
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致的构建,再现着盛唐文化的丰富内容,游览曲江池,感受唐都长安的中世纪文明的绵延悠长,进而感受今日
唐代,许多文人雅士,在曲江都有众多的文化活动,王昌龄.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李商隐.刘禹锡.岑参等,都是曲江池的常客
留下了大量诗篇。他们经常三五成群,三两结伴,到曲江池,寻觅佳句,讨论诗篇。故宫博物院,所藏《文苑图》,所绘形象,王昌
龄.李白.岑参兄弟.刘春虚等人在曲江冥思苦想,寻章摘句的生动形象。曲江流传着“元白”.“刘白”同游的许多佳话。“梦游曲
诗酒唱和乃是常态。刘禹锡与白居易也经常同游曲江,二人在曲江唱和的诗有百余首,时称“刘白”。杜甫愁吟篇篇,“一片飞花减
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李商隐惆怅曲江池:“莲叶生时春恨生,莲叶枯时秋恨成。深知
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留下遗恨,犹如曲江流水一样绵长。
笙歌蔟马吹”,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鼓乐行酒令一类的娱乐活动,吸引诸多市民尾随围观,时称“看花马”。总之,春日上巳,

曲江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曲江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曲江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曲江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曲江遗址公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我们对该公园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以便为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
1. 历史文化
曲江遗址公园是一处汉代宫廷遗址,曾是汉代宫廷园林,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

公园内保存了大量的汉代建筑遗址和文物,对汉代的宫廷文化和园林建筑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2. 自然环境
曲江遗址公园占地面积辽阔,自然环境优美,水系纵横交错,景观独特。

公园内植被丰富,花草茂盛,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3. 游客服务
公园内设施完善,游客服务周到。

有停车场、博物馆、图书馆、餐饮服务等,方便了游客的出行和参观。

三、调研意见
1. 增加宣传力度
曲江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价值鲜为人知,应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其的认识和了解。

2. 深挖历史文化内涵
公园应加大对汉代宫廷文化和园林建筑的研究和展示力度,利用丰富的文物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景点。

3. 优化游客服务
公园内的游客服务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但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游客满意度。

四、总结
曲江遗址公园作为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一处宝贵的历史遗产。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优势,提高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服务。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生态景观设计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生态景观设计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生态景观设计作者:杨展宏,屈永建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10期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杨展宏1,2屈永建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西安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304)摘要:生态景观与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优秀的历史生态景观是历史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所以,现在人们都很注重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设计,尤其是具有历史特殊意义的遗址公园生态景观,最为典型的就是西安曲江遗址公园。

本文就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遗址公园;生态景观;景观设计;西安曲江中国遗址公园生态景观文化汇集了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精神特质,是居住在中国的先辈们创造,并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文化精华,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的内容。

1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相关了解“曲江池——寒窑遗址公园”项目是曲江新区继成功建设大雁塔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之后,又一个倾力打造的文化工程,于2007年7月8日开工建设,这是国内首家以盛唐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开放式生态遗址公园。

曲江遗址公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北接大唐芙蓉园,占地面积100hm2。

从唐曲江遗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当地独特的人文传统和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恢复性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宜春苑、凤凰池、汉武泉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地区“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构建集生态环境、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和娱乐休闲区。

2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生态景观设计分析将历史文化名城视作血肉丰满的人,城市所具有的自然环境以及城市布局则是支撑其站立的骨架;能够体现出城市历史的建筑则是其脸庞;历史地段是皮肤;文化风俗当然就是其性情的具体展现。

2.1 曲江的整体设计理念2.1.1 生态公园的构思。

曲江池公园有什么特色景观

曲江池公园有什么特色景观

曲江池公园有什么特色景观曲江池公园,位于西安曲江新区东南部,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公园。

这里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成为了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那么,曲江池公园究竟有哪些特色景观呢?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曲江池的湖水景观。

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

微风拂过时,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一幅动态的画卷。

湖水周围绿树环绕,岸边垂柳依依,柳枝随风摇曳,与湖水相映成趣。

湖中还种植了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每到夏季,荷花盛开,粉色、白色的花朵争奇斗艳,给湖面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睡莲则在午后悄悄绽放,为湖水增添了几分宁静与优雅。

沿着湖边漫步,你会看到形态各异的桥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汉白玉制成的“云韶桥”。

这座桥造型古朴典雅,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

每当夜幕降临,桥上的灯光亮起,将桥身映照得更加美丽动人。

还有一座“柳桥”,因桥边种满了柳树而得名。

春天,柳桥被嫩绿的柳枝所包围,仿佛置身于绿色的仙境之中。

公园中的亭台楼阁也是一大特色。

“阅江楼”矗立在湖边,气势恢宏。

登上阅江楼,可俯瞰整个曲江池的美景,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湖水尽收眼底。

“藕香榭”则位于湖中的一处小岛上,周围荷花环绕,是夏日赏荷的绝佳之处。

榭内布置典雅,可供游客休憩品茶,感受那份宁静与惬意。

在公园的一角,有一片仿古建筑群,这便是“曲江寒窑”。

寒窑以王宝钏和薛平贵的爱情故事为背景,建筑风格古朴,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走进寒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能够亲身感受到那段动人的爱情传奇。

除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曲江池公园的雕塑也是别具一格。

在公园的道路旁、湖边,随处可见各种主题的雕塑。

有的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风采,有的描绘了民间传说中的故事,还有的体现了现代艺术的创意。

这些雕塑不仅为公园增添了艺术氛围,也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公园中的绿化景观也十分出色。

树木种类繁多,有银杏、梧桐、樱花等。

春天,樱花盛开,形成一片粉色的花海;秋天,银杏叶变黄,宛如金色的地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Xxxx(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710055)摘要:景观设计就是通过用地布局和“空间组织”的方式, 在满足人的行为活动功能基础上,营建具有多层次意义的场景和(或)多样性生境的自然或建成环境。

景观调查是指对景观设计项目所处环境、地理位置、建筑形式、交通状况、使用性质、文化特征、社会需求等多方面资料的实地考察,是景观认知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对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实地调研,对景观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景观认知景观调查景观空间景观要素1.背景及基地围研究1.1 基地研究围确定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市东南部,大雁塔东南,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二世陵遗址,与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公园、二世陵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形成1500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带,成为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共生的成功典,为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活动区。

本次调研基地围如图1所示。

1.2 历史文化特点曲江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又叫曲江池。

代称这里为洲,始皇曾在此修建离宫“院”。

汉武帝时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

隋建立京城大兴城时,凿其地为池,称为“芙蓉池”。

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

曲江池,兴于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经典。

代曲江,一片天然池沼,称为隑洲,建有著名离宫——宫。

汉武帝时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广陵之江”,取名“曲江”。

隋代修建大兴城,曲江被纳入城廓之中,改称芙蓉池。

唐代大规模营建曲江,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建大雁塔,修新开门,曲江池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图1:调研基地围(自制)地。

“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关宴”、“寒窑故事”等典故传说,更使曲江池声名远播,文脉流长。

唐玄宗时引水注入曲江,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

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

唐末,曲江池因战乱宫殿废圮,池水逐渐干涸,后被垦为田圃,园林盛景几无所存。

2007年,市依照曲江池历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园林生态工程——曲江池遗址公园,于2008年7月1日建成开放。

曲江池遗址公园彰显汉雄风,传承隋唐源脉,跨原带隰,湖泊连延,是历史盛景的完美再现,也是“皇城复兴计划”的扛鼎之作,被誉为人文、古今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典。

[1]图2:曲江池遗址公园(图片来源于网络)1.3 重要公共空间及地标性构筑物曲江池遗址公园重要的空间借点有入口(中和广场)、疏林人家、曲江亭、阅江楼、湖心仙岛和云韶居等。

1.3.1 入口主入口中和广场位于公园西北角。

从入口举目远眺,能看到湖心仙岛。

中央有一白色氦气球,称为“曲江眼”,是入口的标志性构筑物(图4)。

图3、图4:曲江池遗址公园入口(自行拍摄)1.3.2 疏林人家从入口沿着池岸的环路向南走,左手边是浩荡的池水,右手边是散布的小丘和树林。

没走多久,会发现藏在树林里的几座院落,其名叫做疏林人家。

这是9栋两层楼的唐式建筑,名字以词牌取名分别叫做风入松、浣溪沙、浪淘沙、满庭芳、水调歌头、临江仙、念奴娇、忆娥和水龙吟。

其中有一栋是一个小型博物馆,展示着考古发掘所发现的曲江遗址,包括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明清时期的文物。

图5:疏林人家(图片来源于网络)1.3.3 曲江亭曲江亭是一座两层楼的仿古亭,位于曲江池西侧北部。

亭身为重檐四角攒尖,突出于水岸之外,建于水面之上。

曲江亭以南不远处,巨型的石块散在湖面上,搭成一座石桥,连接东西两岸,但又并没有阻隔池水,若实若虚,十分有意境。

图6:曲江亭(图片来源于网络)1.3.4 阅江楼阅江楼是曲江池边最大的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高近28米。

外观仿古的建筑风格使之看似建筑在一层夯土台基上,实际上它的部结构设计精致,总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

阅江楼把观景楼和酒楼的功能合而为一,在阅江楼既可凭眺曲江池之景,还能在这里体验大唐名士登楼饮酒做赋的情趣。

在楼上回首向南看,就是时的御花园园遗址,远眺曲江池北岸是唐城墙遗址。

图7:阅江楼(图片来源于网络)1.3.5 湖心仙岛岛上山坡起伏,与东岸10米高岸相呼应。

通过30米长的木桥登岛,山路回转,滨水路畅。

岛上布置着三处开敞式的园林建筑,供游人流连、休闲,有钓鱼台可供垂钓。

岛周遍布荷花,以应愈“曲江荷花盖十里”之说。

木桥引渡,此组建筑与山池花木密切组合,荷廊建筑为其重要组成之一。

追求一种天然之趣和自然情调,营造出一种优雅飘逸的园林景观。

“榭者,借也。

借景而成者也。

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正是藕香榭的真实写照。

图8:湖心仙岛(图片来源于网络)1.3.6 云韶居云韶居因水循势而建,坐落在湖的东岸,建于高台之上。

站在这里凭栏远眺,整个曲江池尽收眼底。

图9:云韶居(百度街景)2.风景园林要素认知2.1 地形曲江池遗址公园地形由曲江池水体、池一岛一洲及沿岸组成。

整体地势起伏较缓,中央略低,四周略高,水面为最低点,形成凹地形。

从入口进入向南走,道路左侧为水面,右侧高出道路五米左右,形成连续的丘陵,其上主要为植被(图10)。

南岸阅江楼附近,以公路为界,以地势较低,与水面相差无几,以外地势较高(图11)。

东岸亦相似,其中云韶居为最高处。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凹地形将园区“包围”起来,形成较为独立的体系。

体系拥有向性和不易受外界干扰的空间,利于维持园环境的稳定。

图10:西岸地势(自行拍摄)图11:南岸地势(百度街景)2.2 植物植物和水体是曲江池遗址公园中比例最大的两要素。

公园的绿化率约为36.0%(图12)。

图12:曲江池遗址公园植被分布(自制)植物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变化,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可以使景观变得更加多元,更加精彩,仿佛有了生命。

植物的作用具体如下:2.2.1 植物对园林建筑的影响植物可以很好的衬托园林建筑。

首先,植物的绿色可以衬托建筑的色彩;其次,植物枝叶的虚衬托建筑体块的实;再者,植物的动衬托建筑的静;最后,植物自然线条的多变衬托建筑人工线条的笔直。

例如图13所示,此处建筑处于植物荫蔽之下,衬托出色彩和线条,而且视觉感受由直接变为间接,留下想象的空间,更加富有意境。

图13:入口附近建筑(自行拍摄)2.2.2 植物对园林道路的影响植物除了可以衬托道路线条之外,还可以与道路人工的材质形成对比。

此外,合适的植物配置可以使道路这种平面空间立体化,优化空间感受。

道路一般长度较长,运用植物进行合适的划分也可以使道路更富变化,还可以创造出“曲径通幽”的景致,避免产生一眼望穿的单调感觉。

例如图14和图15,前者较好地进行了植物配置,使道路产生了“曲径通幽”的效果,更加有意境,而后者植物配置的不足使得道路缺少相应的感觉,略显单调。

图14:曲江池遗址公园某条小路(自行拍摄)图15:某园林小路(图片来源于网络)2.2.3 植物对园林水体的影响植物与水体同是自然的景观,虽然没有太多的衬托,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起形成更美的景观。

从理性上讲,植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净化水质,改善水体及周边环境。

从艺术性上讲,首先,与道路相同,植物可以使水面的平面空间立体化;其次,植物的倒影可以丰富水体的色彩。

碧水岸边,垂柳成荫,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卷(图16)。

图16:碧水西岸柳成荫(自行拍摄)2.2.4 植物自成一景植物自身便是自然形成的至美之物,且自古便被我们赋予了各种寓意,例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等等。

不同形态不同寓意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形成一处又一处的景致。

曲江池遗址公园几处植物景观(图17)。

图17:几处植物景观分布(自制)景1。

一片竹林位于入口与园林之间,充当照壁的作用。

一棵棵竹子组成整体,实中有虚(图18)。

景2。

利用两种地被不同的植株形态,构成一种渐变的特殊纹理(图19)。

景3。

一片绿色之中的红叶,与周围环境形成明显的色彩对比(图20)。

景4。

岸边的柳树,枝叶倒映在水面,非常漂亮(图21)。

图18:竹林(自行拍摄)图19:草地渐变纹理(自行拍摄)图20:红叶(自行拍摄)图21:柳树(自行拍摄)附常见植物搭配表(图22-24)。

图22:结构性乔木(自制)图23:装饰性乔木(自制)图24:灌木、爬藤和地被(自制)2.3 水体水体是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另一大景观要素。

公园中水域面积约占55.3%(图25)。

图25:曲江池遗址公园水域(自制)曲江池分为上池和下池,由江滩跌水分开,上池水位略高于下池。

江滩跌水位于曲江亭以南的水面最窄处,由大量不规则的石块组成,连接曲江池的东西两岸。

对水面隔而不阻,即整体上将水面分割为两部分,却不阻断水流,且制造一定的高差,池水在岩石间化作潺潺细流,虚实结合,动静并存,是一处非常有意境的景致(图26)。

图26:江滩跌水(图片来源于网络)下池西岸用柳堤和柳桥将一小块池水分割出来,池水通过桥洞与下池相通,既有主次分明,又不失为一个整体(见图16)。

2.4 构筑物构筑物在景观园林中主要有三个作用:标识性。

一些构筑物可以吸引游人眼球,轻易的捕捉到它,从而对游人产生引导作用。

例如入口的氦气球“曲江眼”,非常醒目,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因此成为了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标识之一(见图4)。

它可以引导园外有人进入园,也可以提示园游人的方位。

另外一些构筑物本身包含有信息,可以对游人进行各种引导、提示或解释,使人更方便地游园,更深刻地观景,例如园各种指示牌(图27)。

图27:指示牌(自行拍摄)功能性。

一些构筑物可以为游人或者环境提供各种服务,以方便游人或者维持园林运转,例如座椅、垃圾桶等。

艺术性。

一些构筑物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园林的景观之一,供游人观赏,例如柳桥(见图16)、江滩跌水(见图26)等等。

大部分构筑物不止有一种作用,常常兼具几种,例如曲江亭可以供人休憩,同时又是一处景观(见图6)。

2.5 铺装园林铺装的功能主要有:提供休息、活动、集散的场所。

园林铺装的主要功能就是它的实用性,以道路、广场、活动空间的形式为游人提供一个停留和游憩空间。

美化环境,丰富地面景观。

园林铺装可以覆盖裸露的地表,美化园林的空间底界面。

园林铺装可以作为主景的背景,起到衬托主景、突出主题的作用。

功能暗示,引导游览。

园林铺装可以通过不同铺装的色彩、质感和肌理来暗示使用空间的差异和变换,使人按照不同园林铺装的差异化提示使用满足自己功能的园林空间。

园路铺装的样式往往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有利于联系各个功能区域,保持景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图28:曲江池遗址公园铺装列举(自制)3.基地诊断总体来说,曲江池遗址公园规划合理,设计巧妙,建筑、水体、植物之间相互呼应,空间层次丰富,色彩对比明显,对历史文化的诠释很到位,同时为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活动区,是非常成功的大师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