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题的几种常见解法.

合集下载

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简单易懂)

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简单易懂)

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主要用于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有的关系,建立起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式,然后进行计算,这样能够省去中间过程,快速而准确。

例一、今有13g锌,把它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放出的氢气可以跟多少克纯度为80℅的氯酸钾完全分解放出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此题如果用常规方法需要几步计算:①根据13g锌求生成氢气的质量,②根据氢气的质量求氧气的质量③根据氧气的质量求KClO3的质量,这种解法步骤多计算量大,费时费力,但如果用下述方法则极为简便。

解:设需纯度为80℅的KClO3的质量为XMnO2点燃2KClO3=====2KCl+3O2↑ 2H2+O2=====2H2OZn+H2SO4=ZnSO4+H2↑依上述方程式可得:2KCLO3~3O2~6H2~6Zn可知:KCLO3 ~ 3Zn122.5 3*6580%x 13g解得:x=10.2g再来一题;用含杂质10%的锌195g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杂质不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H2最多能还原多少克氧化铁?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有: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气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纵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系数关系,你能推知:锌、氢气、氧化铁、铁之间的系数关系吗? 即3Zn~3H2~Fe2O3~2Fe。

事实上3Zn~Fe2O3就是本题的关系式,然后代入关系量即可求解。

解:设最多能还原氧化铁的质量为x。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ZnSO4+ H2↑3H2 + Fe2O3=2Fe + 3H2O由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可推知参加反应的锌和被还原的氧化铁有如下关系:3Zn ~Fe2O33×65 160195g×(1-10%) x所以:3×65 : 160 = 195g×(1-10%) : x解得: x = 144g答:最多能还原氧化铁的质量为144g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分步的反应方程式计算求出被还原的氧化铁的质量,比较找关系式法与分步计算有何优点?回顾:在上述反应中找关系式时的关键点(或难点)在哪里?若是用铝和盐酸的反应制得的H 2再去还原三氧化钨(WO 3),你能否找出Al 、H 2和WO 3间的关系式? 2Al+6HCl==2AlCl 3+3H 2↑ 3H 2+WO 3===W+3H 2O2Al ~~3H 2 ~~WO 3用关系式发解题,(1)要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2)找出关联物质(例题中的O2,H2),调整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使关联的各个化学方程式中的有关物质的计量数相等,(3)进而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再找出关系量进行计算。

化学常见解题方法总结

化学常见解题方法总结

化学常见解题方法总结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解题是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任务。

面对各种类型的化学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以便能够高效地解决问题。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化学解题方法,并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和示例分析。

一、化学计算问题解题方法化学计算问题主要涉及到题目中给定的数据,要求我们根据各种已知的信息计算出所需要的结果。

常见的化学计算问题解题方法包括:1. 单位换算法:在计算中,经常需要将一个单位转换为另一个单位。

例如,将摄氏度转换为华氏度或开尔文度,或将摩尔转换为克等。

在解题时,首先要明确给定的单位和目标单位,然后利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计算。

2. 平衡化学方程式法:当题目给出了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方程式时,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所包含的物质的量比关系进行计算。

例如,已知一定量的反应物,要求计算生成的产物的物质的量。

3. 氧化还原反应法: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核心。

通过观察反应物和产物的电荷差异,可以确定电子转移的数量,从而计算出物质的量。

此外,还需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程式来计算物质的量。

4. 摩尔浓度计算法: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通常用mol/L表示。

在计算摩尔浓度时,需要按照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

5. 理想气体定律法:理想气体定律是描述理想气体行为的基本定律,包括波义尔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

在计算气体的性质或者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时,可以利用理想气体定律进行计算。

二、化学实验问题解题方法化学实验问题通常涉及到实验步骤、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常见的化学实验问题解题方法包括:1. 实验方法分析法:通过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实验步骤,从中找到关键点和主要步骤,根据化学原理进行推理和解答。

例如,根据实验条件和结果,判断反应类型、生成的产物以及反应机理。

2. 数据处理和分析法:在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处理实验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

例如,通过实验数据绘制图表、计算平均值或标准差,并进行数据比较和结果解释。

试论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几种常用解法

试论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几种常用解法

试论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几种常用解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化学计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谈一谈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几种常用的解法。

一、代数法此法要求把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结合在比例式或代数式方程中进行计算。

常用的有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法。

例1:多少克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在氯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氯化氢通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可得到2.87g沉淀?解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HCl+AgNO3=AgCl↓+HNO3从题意看出,反应物锌与最终生成的氯化银的关系为:Zn→2AgCl。

设需x g锌Zn→2AgCl? 65 287x 2.8765∶287=x∶2.87二、差量法利用差量法解题做为解题的突破口,关键是寻求差量与某些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差量法解题所用的数学知识是等比定律,主要运用它的两种衍生形式,即:例2:把CO的气流通过加热a gCuO,CuO部分被还原,称得固体物质总质量为b g,同时生成CO2的质量为dg。

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用数学式表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设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CuO + CO = Cu + CO2→O80 ? 64(x+32)80-64dg (a-b)g(x+32)∶d=16∶(a-b)三、守恒法守恒法解题,就是选择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守恒,或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守恒作为解题依据进行解题的方法。

例3 有金属Cu和CuO的混合物共6g,用H2完全还原后,得到Cu共5.2g,则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析:化学方程式:CuO + H2 = Cu + H2O固体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为6g-5.2g=0.8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混合物中的CuO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0.8g,故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为:0.8g x 16/80=4g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6g-4g=2g,四、规律法各类计算题都有解题的规律,掌握了解题规律,就可以根据韪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抓住解题的关键,从而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作为一门重要的理科科目,化学在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计算题是学生们最常接触到的题型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化学计算题,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1. 摩尔质量计算法任何一个元素或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只与它的分子量或原子量有关,因此,可以用元素或化合物摩尔质量计算分子、离子、原子等问题。

计算公式:n(物质的摩尔数)=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2. 摩尔占比计算法摩尔占比是指一个分子中某个元素的摩尔数与该分子中所有元素摩尔数总和之比。

求解这种计算题时,必须先求出化学式中各元素的数量,然后再计算摩尔占比。

计算公式:某元素的摩尔占比=该元素的摩尔数÷分子中所有元素的摩尔数总和×100%3. 摩尔浓度计算法摩尔浓度是指一个体系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

在该计算中,需先求出摩尔数,然后再算出溶液体积。

计算公式:C(溶液的摩尔浓度)=溶质摩尔数÷溶液体积(L)4. 用比化学式求出分子式的计算法比化学式是指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数的比,求出比化学式即可推断出化合物的分子式。

计算公式:分子式= n(最简整数倍的原子数)×比化学式5. 化学计量法化学计量法是指通过实验探究,确定元素化合的准确数量关系的方程式。

其中,摩尔比等于化学计量数。

计算公式:化学计量数=元素的摩尔比÷最小的摩尔数6. 工业制备量计算法工业制备量是指在某一生产过程中,制备特定化学物质的最终产品量。

在该计算中,需考虑到有机合成过程中的需要损耗、产率等因素。

计算公式:制备量=原料摩尔数×反应摩尔比×产率7. 反应的质量计算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的质量与终产物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通过反应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质量计算式=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化学计量数8. 等效质量计算法等效质量是指化学物质与特定反应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在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包括:摩尔计算、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配合物计算、燃烧分析计算、酸碱滴定计算、晶体计算和电化学计算。

1.摩尔计算:根据给定物质的摩尔质量以及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计算公式为n=m/M,其中n表示摩尔数,m表示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2.浓度计算:根据溶质溶液中的质量或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为C=n/V或C=m/V,其中C表示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m表示溶质的质量。

3.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和物质的电价,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质量或体积。

根据氧化还原半反应的电子数差异推导出反应物的摩尔比例。

4.配合物计算:根据配位化合物的配合比例和物质的摩尔或质量来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解析出其中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摩尔比例关系。

5.燃烧分析计算:根据化合物的燃烧产物的摩尔或质量,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摩尔或质量的含量。

根据燃烧产物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得出化合物中元素的比例关系。

6.酸碱滴定计算:根据滴定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和滴定剂的摩尔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摩尔浓度或质量。

根据滴定反应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推导出待测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7.晶体计算:根据晶体结构和晶体的摩尔质量,计算晶体中各元素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晶体结构的化学式,分析出晶体中各元素的比例关系。

8.电化学计算: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荷数、电位差和摩尔浓度等参数,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电量或浓度。

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量比例或摩尔比例,推导出反应物质的摩尔数或浓度。

以上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

这些方法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和物质的计量关系,通过推导和计算来解决具体的题目。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

中学化学计算中常用的8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打印收藏!

中学化学计算中常用的8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打印收藏!

中学化学计算中常用的8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打印收藏!在中学化学中,有许多计算相关的题型。

对于这些题型,其实都有相对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这8种解题方法就基本涵盖了中学化学中的主要题型和考点,家长和学生们可以收藏起来后慢慢了解和消化。

题型一: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态物质的体积差或物质的量之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分析】混合物质量减轻是由于碳酸氢钠分解所致,固体质量差21.0g-14.8g=6.2g,也就是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混合物中m(NaHCO3)=168×6.2g÷62=16.8g,m(Na2CO3)=21.0g-16.8g=4.2g,所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0%。

【规律总结】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态物质的体积差、压强差,也可以是物质的量之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巩固练习】(答案见文末)现有KCl、KBr的混合物3.87g,将混合物全部溶解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6.63g沉淀物,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0.241B.0.259C.0.403D.0.487题型二:守恒法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

1. 原子守恒例:有0.4g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全部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0.75g固体沉淀物,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 FeOB. Fe2O3C. Fe3O4D. Fe4O5【分析】由题意得知,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原子最后转移到沉淀物CaCO3中。

化学计算的常见方法

化学计算的常见方法

化学计算的常见方法1.守恒法守恒法是一种中学化学典型的解题方法,它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可以免去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它的优点是用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不去探求某些细枝末节,直接抓住其中的特有守恒关系,快速建立计算式,巧妙地解答题目。

物质在参加反应时,化合价升降的总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各物质中所含的每一种原子的总数,各种微粒所带的正负电荷总和等等,都必须守恒。

所以守恒是解计算题时建立等量关系的依据,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它方法中同时使用,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

例1.将几种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加入100ml、7molol―1的盐酸中。

氧化物恰好完全溶解,在所得的溶液中通入0.56l(标况)氯气时,恰好使溶液中的fe2+完全转化为fe3+,则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72.4%b. 71.4%c. 79.0%d. 63.6%解析:铁的氧化物中含fe和o两种元素,由题意,反应后,hcl 中的h全在水中,o元素全部转化为水中的o,由关系式:2hc——h2o——o,得:n(o)=,m(o)=0.35mol×16g·mol―1=5.6 g;而铁最终全部转化为fecl3,n(cl)=0.56l ÷22.4l/mol×2+0.7mol=0.75mol,n(fe)=,m(fe)=0.25mol×56g·mol―1=14 g,则,选b。

2.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态物质的体积差、压强差,也可以是物质的量之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差等。

解题时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按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或解题完全一样。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在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要占到15%左右,从每年的高考试卷抽样分析报告中经常会说计算题的得分率不是太高。

高一化学中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一定能达到节约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下面就谈一谈解答计算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对称法。

一、差量法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

化学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

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c ad bab cd a cb d或。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

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

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3,先在100℃时将KNO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3。

现欲制备500g较纯的KNO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

(KNO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30℃时为46g)3.某金属元素R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金属元素R的化合价为多少?化学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Al>Mg>Fe (B)Fe>Mg>Al(C)Mg>Al>Fe (D)Mg=Fe=Al5.取Na2CO3和NaHCO3混和物9.5g,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碱石灰(成分是CaO和NaOH),充分反应2+-2-后,使Ca、HCO3、CO3都转化为CaCO3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题的几种常见解法、差量法例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 的质量是多少克?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把30mL 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例5、给45 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 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1、8 克2、7 : 5 3、11.2 克4、8 : 7、7 : 23 5、28.89%练习 1 、将盛有12 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 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M1,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 4.4 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 CO 2 与原混合气体中 CO 2的质量比?练习4、CO 和CO 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 质量为 22 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 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练习6、在CuCl 2和Fe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 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 CuCl 2与FeCl 3物质的量之比为( )(高一试题)3: 2 C 7:AnH 2O ,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 q 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为(、平均值法例题: 1、一块质量为 4 克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 0.2 克氢气。

则该合金的组成 可能为( )A Fe MgB Fe AlC Fe ZnD Mg Al2、测知 CO 和 M 的混合体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50% 。

则 M 气体可能是( )A CO 2B N 2OC SO 2D SO 3 3、某硝酸铵(NH 4NO 3)样品,测知含氮量为37%,则该样品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CO 2的总 A FeB AlC Ba (OH ) 2D Na 2CO 3 m 克,则原混合溶液中 练习 7 P 克结晶水合物 A 18Pn/ ( P — q )B 18Pn/qC 18qn/PD 18qn/( P —q ) 答案 : 1 、 96% 5、 A 6 、 C 7、 AA NH 4CIB CO ( NH 2) 2C NH 4HCO 3D (NH 4) 2SO 40.2 克,则另一种 种种金属可能是( )5、有5 85克NaCI 样品(其中有少量下列某盐),当它跟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得到14 4克氯化银沉淀,则可能混有的盐(山西省中考)( )A CaCI 2B KCIC BaCI 2D MgCI 26、今取12 7克氯化亚铁样品,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使其充分 反应,得氯化银沉淀,经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30 克,已知,样品内杂质为氯化物,则该杂质 可能是( )A KCIB NaCIC ZnCI 2D BaCI 2答案: 1 :A B 2: B 3: B 4 : A B 5 、 A D 6 、 B练习题:1、测知Fe 2O 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 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B 、 Na FeC 、 AI CuD 、 Mg Zn3、测知由两种氮肥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氮量为40%,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下列氮肥中哪一 种:()A ( NH 4) 2SO 4B CO (NH 2)2C NH 4HCO 3D NH 4Cl4、有 Zn 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4。

5 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所氢气 A Al B MgC ZnD CuA MgOB Na 2OC CO 2D SO 22、有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成可能为:()6。

8 克与足量的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0.4 克,则该合金的组 A 、 AI Mg4、两种氧化物的混合物共 5 6克跟足7 3%的盐酸100克完全反应,则混合物可能是:()A MgO 和 ZnOB CaO 和 CuOC MgO 和 CuOD CaO 和 MgO5、 现有 50mLP H =8 的溶液若使其 P H 变为 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A P H =0 的溶液B P H =7 的溶液C P H =14 的溶液D P H =5 的溶液6、 把70%的硝酸(密度为1 44克/立方厘米)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的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等于 35%B 小于 35%C 大于 35%D 无法判断答案: 1 : C 2: CD 3: B三、离子守恒法例 1、 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 Na 2CO 3 3.8%、 Na 2O 5.8% 、 NaOH 90.4%。

取 M 克样品, 溶于质量分数为18.75%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多少克 (29.25 克)例 2、 向一定量的 Fe (OH ) 2溶液中加入 200 克 4.9%的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一 定量的铁正好完全反应,蒸发冷却可得到晶体(不含结晶水)多少克 ( 15.2克)例3、现有不纯的金属 M (含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取该金属样品 4.0克,投 [(N —M ) /48 克]入 19.45 克 20%的稀盐酸中, 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金属样品中金属 M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例 4、 取镁粉、铝粉、铁粉、锌粉组成的混合物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蒸干水分后得到固体物质少克?测得该金属与盐酸生成的氯化物中含氯 50%, ( 97.25%)M 克,跟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 N 克,(不含结晶水),求生成氢气多练习1、有一部分变质的KOH 样品,含H20: 7.62%; K2CO3: 2.38%; k20: 10% ; KOH:80% ;取该样品W克加入98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20克质量分数为10%的KOH溶液恰好呈中性,把反应后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固体(不含结晶水)多少克(34.8克)练习2、向一定量的Mg(OH)2溶液加入200克36.5%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正好完全反应,蒸干冷却得到固体(不含结晶水)多少克?(95克)练习3、把一定量的氯酸钾充分加热到再不放出气体为止,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配成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干燥,得到固体物质143.5克,求放出氧气多少克(48克)练习4、将5克含Cu的金属R样品放入25克20%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R的氯化物中氯元素为52 •%,则样品中金属R的质量分数为多少(88%)四、假设极限法例1、镁铝合金M克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H2 0 1克,则M可能是()A、0 8B、1C、15D、无法确定例2、20克H2、O2混合气体点燃充分燃烧生成18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A 4 : 1B 1 : 1C 9 : 1D 2 : 3例3、将10克KCIO 3、MnO2的混合物装入大试管中,加热使之分解,冷却向试管中加入4克水,振荡后仍有4. 24克未溶解。

再加入2克水,振荡后仍有3. 28克固体未溶解,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例4、NaOH和H2O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W%,则W的范围是某种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氧元素80%,该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B 2、A C 3、67. 2% 98% 4、0% 88. 89% 18. 18%练习1、铁铝合金M克和足量的硫酸反应生成H2 2克,则M可能是()A 15B 75C 30D 58练习2、现有25克CO和02的混合气体充公燃烧,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发现烧杯内的物质增重22克,则原合气体中CO质量可能是()A 17B 14C 8D 22练习3、将一定量的碳和氧气放入一密闭的容器中,得到10克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后,气体剩余5. 6克,计算反应物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答案:1 C 2 AB 3 3. 6克与6. 4克 1 . 2克与8. 8克五、质量守怛定律运用例1、将A、B、C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在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完全反应后,生成D 16克,则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是()A 5 : 1B 5 : 2C 5 : 3D 4 : 1例2、某有机物燃烧是发生的反应为:2X+15O 2===12CO 2+6H 2O,则X 的化学式(A C2H4B C2H6C CH4D C6H6例3、有一有机物23克,在空气中燃烧后,若生成二氧化碳44克和27克水,则该有机物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克,含氧元素的质量是()克,该有机物是由()组成。

例4、现有A、B、C3种物质各15克,充分反应后生成D物质30克,此时C已完全反应,若再加入10克C,A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A与B的质量比()A 3 : 2B 2 : 3C 1 : 1D 3 : 5例5、根据化学方程式:3AB+C 2B3====2C+3X,则X的化学式()A A3B2B A 2B3C AB 3D AB 2例6、在反应:2A+B===C+2D中,A、B、C质量比为5 : 2 : 3,若15克A与足量B反应,可生成D()克,若已知C的式量为M,同D的式量是()。

例7、在反应X+2Y===R+2M 中,已知R和M的式量比为22 : 9,当1 . 6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 4克R,则在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例8、将X、Y、Z三种物质各10克组成的混合物,加热使其完全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有16克Z, 8克新物质W和若干克X,则反应中X与Y的质量比()。

例9、在化学反应:3A+2B===2C+D中,A、B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 : 4 ,若生成C和D共有140克,该反应消耗A的质量()克。

例10、下列反应中,生成物为M,若M的化学式为XY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 XY+Y 2====2MB 2XY+Y 2====2MC 4XY+Y 2===2MD XY+2Y2===2M例11、某有机物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