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变压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的研究
特高压GIS变电站雷电过电压防护研究

特高压GIS变电站雷电过电压防护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特高压GIS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受到雷电过电压的影响,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甚至系统瘫痪。
针对特高压GIS变电站雷电过电压防护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增加,特高压GIS变电站的使用已经成为未来电网建设的重要方向。
特高压GIS设备的高压、大容量和高敏感性使得其对雷电过电压的抗击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雷电侵袭而造成设备故障。
针对特高压GIS变电站雷电过电压防护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特高压GIS设备在雷电环境下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护技术和方法,设计适用的防护装置,进行实地测试和数据分析,旨在提高特高压GIS设备的抗雷电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字数超过要求,请继续】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特高压GIS变电站雷电过电压防护方法,以确保变电站设备在雷电过电压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分析特高压GIS变电站雷电过电压的特点,研究不同防护技术的可行性,探讨最有效的防护方法,设计和应用相应的防护装置。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特高压GIS变电站雷电过电压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雷电过电压是特高压GIS变电站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防护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雷电过电压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特高压GIS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旦发生雷电过电压,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停电甚至事故灾难,给电网运行和人员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不断发展和扩张,特高压GIS变电站也逐渐成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雷电过电压防护研究对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高压GIS变电站的雷电过电压防护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通过深入研究雷电过电压的防护方法和装置设计,可以帮助提升变电站的抗击雷电过电压能力,进一步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波形调节方法

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波形调节方法【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波形调节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对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波形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因素。
然后详细讨论了波形调节方法,包括直流偏移校正技术和谐波抑制策略。
最后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波形调节、直流偏移校正、谐波抑制、波形特点、影响因素、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是对变压器绝缘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承担着能量传输和电压变换的重要任务,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可靠。
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着各种突发因素,如雷电、操作失误等,会给变压器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损坏。
雷电冲击试验是一种模拟雷电冲击环境下变压器绝缘系统的强度和可靠性的实验方法,可以帮助检测变压器的耐雷性能。
在进行雷电冲击试验时,根据不同的试验标准和要求,需要调节波形形状和参数,使其符合试验要求,同时又能保证测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对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波形进行调节和优化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准确地模拟雷电冲击环境下的电压波形,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波形调节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为提高试验效果和变压器耐雷性能提供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雷电冲击对变压器的影响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研究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波形调节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通过对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波形调节方法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变压器的抗雷电击打能力,保证电力设备在雷电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这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波形调节方法不仅可以为变压器的设计与生产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提供技术支持。
电力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故障分析

电力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故障分析作者:李媛张明兴来源:《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中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攀升,全国对电力能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电力系统也拓宽了其原有的建设规模,其电压等级也明显上升。
在这种形势下,电力设备的价值、覆盖范围、故障出现率以及电容量等同样有所增加,怎样维护电力设备自身的安全性成为电力企业共同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面对雷电冲击,配电变压器具有强烈的电感或者是电容特性,而大容量的配电变压器,其电感值相对偏小,想要通过普通冲击试验,形成40~60μs波尾,其难度相对偏大。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故障;分析1导言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电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设备。
变压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只升高电压,还能把电能送到用电地区以满足用电需要。
在电力系统传送电能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电压和功率两部分损耗,利用变压器提高电压,可以减少送电损失。
工程上,为了考验电力设备耐受雷电过电压能力,使用冲击电压发生器进行模拟雷击试验,这就是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雷电冲击电压波是单极性的(正或负)。
2雷电冲击波概述事实上,雷电冲击试验电压,大部分均是由变压器的保护决定,主要取决于避雷器保护水平的好坏,这些与雷电过电压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避雷器放电以后,雷电流所形成的残压是变压器承受的雷击过电压,将避雷器残压作用在变压器上的波形标准化就是模拟雷电冲击试验波形,这个可以分为截波和全波两种。
由于大型电力变压器绕组的等值电容非常大,并且等值电感非常小,这样的波形就会有一些偏差。
由于试验品有电感存在,并且单极性波形不好,在波尾部分还有一定的过零振荡,因此对振荡反峰值有一定的要求,其幅值必须小于电压中幅值的50%。
这样大部分的变压器有不过零现象存在,在分析波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由于电压等级不相同,标准电压波形对雷电冲击试验的电压也有不同的要求,冲击试验的判断结果,必须结合一些可靠的方法进行鉴定,这样才可以知道是否合格。
特高压变压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的研究

图 4~6 分别为某公司制造的 500 kV、750 kV 电力变压器和 1000 kV 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的雷电冲 击试验电压波形,其中 Up 为峰值电压。
关键词:特高压;变压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波前时间
0 引言
在大型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全波 试验中,变压器绕组的等值电感小、等值电容大, 往往很难得到规定的标准波形。其中绕组电感小主 要影响了半峰时间的调整,而电容大主要影响了波 前时间的调整。如果想得到标准的波前时间,往往 振荡(过冲)幅值超限,如要保证振荡(过冲)幅值,则 会使波前值超限,因此必须设法同时兼顾两者[1]。
绝缘系统在不同波前时间下的电位分布梯度不同,
不同位置的绝缘承受的电场增加或降低,从而导致
击穿强度随波前时间延长发生变化。
图 12
1 200 1 000
800
Tc=2 μs
Tc=3 μs
Tc=4 μs Tc=5 μs Tc=6 μs
600
400
200 0
400
800 1 200 1 600
d/mm
不同截断时间下,棒–棒空气间隙的雷电截波冲击击
T1 = kRsCgCt /(Cg + Ct )
(3)
式中 k 为系数。
对于特高压变压器,由于其电压高、容量大、
2
特高压变压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的研究
试验回路尺寸超大,因此 Ct 很大,根据式(3),波 前时间与电容、电阻成正比,因此 T1 很难减小,易 超标,只能希望通过减小 Rs 的方法来减小波前时 间。但另一方面,同样由于回路尺寸大,L 也较大, 为避免振荡、减小波头过冲,需增大波头电阻 Rs。 因此波前时间和波形过冲存在一定的矛盾,要使特 高压设备获得满足标准要求的雷电冲击波形非常 困难。对此,按照文献[5-6]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 如在低阻抗试品或大尺寸特高压试验回路中可能 无法将冲击波形调整在规定的容许偏差之内或无 法将过冲调整在规定限值之内,这些情况均可在有 关设备标准中进行具体规定。文献[4]也指出,由于 绕组电感小或对地电容大,有时找不到合适方法获 得标准冲击波形,冲击波往往是振荡的,经制造厂 与用户协商,可允许冲击波形有较大的偏差。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为了考核变压器主、纵绝缘的冲击强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和研究改进变压器的绝缘结构,要进行冲击电压试验。
所谓雷电冲击试验,就是在变压器绕组的端子上施加一种模拟真实的雷电波形的冲击波。
对变压器或其他电气设备,在此种冲击波的作用下进行考验,看其能否通过(或破坏)。
截波是相当于雷电波进入变电所时发生了保护间隙或空气绝缘的闪络而产生的波形,是雷电全波被突然截断的波形,电压急剧降落至零。
50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探析

5 0 0 k V输变电工程设计 中雷电过 电压问题探析
别、 世 允
(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 电公 司8 P N局 。广 西 柳州 5 , 4 5 0 0 6)
【 摘 要】 现行的雷 电过 电压 问题在我 国 5 0 0 k V输变电工程设
2 5 0 0 k V输电线路计算雷击跳 闸率 2 . 1 反 击 2 . 1 _ l 导 线 上 在 雷 击 塔 顶 时 感 应 过 电 压 感应过电压在我国规定的计算公式为:U i = a h c( 卜< h g / h c ) k O ) 其中的 h c即导线对地平均高度 ;h g则是避雷线对地平均高度; k O是 避 雷 线 和 导 线 间 的耦 合 系 数 ; 雷 电限 度 为 a 。 这是前半个世纪研 究出来 的公式,可是现在却不适用 ,尤其在 山区 和 高 杆 塔 线 路 。 日本 、美 国和西 欧根据 自己的感应过 电压公式计算 出来的值总 是 比我们 国家的小得多 ,所 以他们和我们在防雷计算中相差很多 。 由于估计迎面先导 的长度在 雷击 铁塔 时不同,对计算感应过 电 压影响很大。我 国采用 的是 l = r / 3 . 其中的 r为击距 。而武高所采用 的是 l = r / 2 。所 以计 算 的 感 应 过 电压 值 和 我 国 规 程 的 计 算 值 远 远 小 。 因此我们分析得到:首先感应过 电压在 我国的规 程中不适合,应研 究找 出一个适合我国并且 比较合理的感应过 电压的计算公式 。 其次 , 对于杆塔低于 3 0 m平均 导线 高度 ,我们应 该沿用现有的 国家规程 , 直到新 的计算公式或者新 的方法确 定。而武高所研究的计算公式仍 适合导线平均高度大于 3 0米 的杆塔 。 2 . 1 . 2 工 作 电压 的影 响 在反击时 ,由于 占比例 大的绝缘子串 电压的工作 电压在 5 0 0 k V 线路高 ,影响到耐雷水平 ,误差会很大 。 我 国由于没有像 美国、欧洲、 日本考虑工作 电压 ,所 以建议修 改 以减 小 误 差 。 2 . 1 . 3 铁 塔 的波 阻 抗 l 5 O Q的铁塔波 阻抗是 我国规 程里推 荐使用 的, 相应 的杆塔 电感 即0 . 5 H / m ,波速相应 的为 3 0 0 m / u S 。铁塔 的形状不 同,其对应的 波阻抗和波速也 相应 的会 不同 。强烈建议我 国学 习一下 日本 ,波 阻 抗 因铁 塔 的部 位 不 同 而 不 同 。 我 们 要 加 强 这 方 面 的研 究 和 试 验 , 以 求能赶上或超过 日本 ,准确 的测定波 阻抗 。 2 . 1 . 4绝缘子 串在 5 0 0 k V时雷 电冲击伏秒特性 最基本 的伏秒 特性在我 国却是空 白一片 ,武高所做过 比较粗糙 的伏秒特性试验 ,但 结果不是很理想 。所 以提出一点建议就是重视 伏秒特性试验 。 2 . 2 绕 击 2 . 2 . 1高杆塔绕击 绕击率计算公式 : 1 g P =( a √ / 8 6 )一 3 . 9 一平原线 路
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防护性能研究

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防护性能研究【摘要】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防护性能。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阐述了雷电绕击原理和特高压输电线路防护措施,并提出了雷电绕击仿真模型和实验方法。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明确特高压输电线路在雷电绕击情况下的防护性能。
在总结了本文研究的意义,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建议。
通过这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特高压输电线路在雷电绕击时的表现,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 雷电绕击, 防护性能,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雷电绕击原理, 防护措施, 仿真模型, 实验方法, 结果分析, 结论, 进一步研究建议, 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特高压输电线路是国家电网重要的电力输送通道,具有输送能力大、损耗小、占地少等优势。
特高压输电线路在雷电天气下容易受到雷击影响,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
为了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抗雷能力,研究雷电绕击的防护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雷电绕击是指雷电磁场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导致电流逆流、电压升高,进而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
目前,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缺乏系统性、深入的探讨。
有必要开展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的防护性能研究,探讨雷电绕击的原理及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护措施,为提高电网的抗雷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从雷电绕击原理、特高压输电线路防护措施、雷电绕击仿真模型、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揭示特高压输电线路在雷电天气下的防护性能,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特高压输电线路在雷电绕击情况下的防护性能,为相关领域的防雷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雷电绕击原理、特高压输电线路防护措施、雷电绕击仿真模型、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全面评估特高压输电线路在雷电绕击条件下的安全性能,为提高输电线路的抗雷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1000kV 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及试验研究

1
1000kV 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及试验研究
李光范,王晓宁,李鹏,孙麟,李博,李金忠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海淀区 100192)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 1 000 kV 交流特高压工程用电 力变压器的结构特点、绝缘水平及绝缘试验中的特殊问题。 中国 1000 kV 交流特高压变压器绝缘配合不是对 500 kV 系 统 的 简 单 放 大 , 也 并 未 完 全 依 照 GB311.1-1997 或 IEC60071-1-1993 标准,是在优化原则下研究确定的。变压 器绝缘水平为:雷电冲击 2 250 kV、操作冲击 1 800 kV、工 频 1 100 kV(5 min)。变压器各绕组是通过电磁耦合紧密联系 的,其工频和操作冲击试验电压在各绕组间按变比传递,特 高压变压器各绕组绝缘配合原则不同,因此有些线端绝缘设 计不能按其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试验电压来考核。此外,对变 压器在冲击电压下的绝缘设计计算一般按照标准波前时间 考虑,由于特高压变压器试验回路尺寸扩大,杂散电感、电 容等因素将造成雷电冲击试验电压波形的波头时间拉长。因 此在特高压变压器绝缘设计和试验中,应关注长波头试验电 压对主纵绝缘的不同影响。
表 1 中国、日本、前苏联、意大利特高压变压器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指标
中国
日本
前苏联
意大利
最高电压 Um/kV 额定容量/MVA 额定电压/kV
冷却方式 引出线方式 调压方式
1 100
1 100
1 200
1 050
1 000/1 000/334
1 000/1 000/400
667/667/180
400/400/−
从前苏联和日本的特高压工程运行及试验经 验来看,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不存在不可逾越的 技术障碍。前苏联、日本和中国刚刚建成的特高压 交流输电系统的额定电压及最高电压都相差无几, 但在系统构成、线路长度、主设备规范、绝缘技术 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可能将某一个国家的 经验或技术照搬过来,必须结合特定的工程条件进 行原创性的研究、设计和制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p = −1.949 MV;T1=1.77 μs;T2=50.2 μs
图 5 容量为 260 MVA 的 750 kV 变压器雷电冲击电压波形
变压器波前时间 T1 为 1.77 μs,超过标准要求。而 图 6 给出了我国最新研制的 1000 kV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使用的大容量 1000 kV 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的雷电冲击试验波形图,其 波前时间达 2.524 μs。文献[2]指出,一些国家的 1000 kV 特高压变压器的实际雷电冲击试验波前时间甚 至达 5 μs 左右。
0.0
Q1
t
T1
T2
图 1 全波雷电冲击试验电压标准波形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典型冲击试验回路如图 2 所 示,其波前过程等值回路[7-9]见图 3。图 2 和 3 中:
g 为放电球隙;Cg 为冲击发生器电容;Rs 为波头电
阻,其值为 Rsi 和 Rse 之和;Rp 为波尾电阻;L 为回
路总电感;Ct 为回路电容 CL 与试品电容 CT 并联后
关键词:特高压;变压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波前时间
0 引言
在大型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全波 试验中,变压器绕组的等值电感小、等值电容大, 往往很难得到规定的标准波形。其中绕组电感小主 要影响了半峰时间的调整,而电容大主要影响了波 前时间的调整。如果想得到标准的波前时间,往往 振荡(过冲)幅值超限,如要保证振荡(过冲)幅值,则 会使波前值超限,因此必须设法同时兼顾两者[1]。
4 结论
(1)容量和电压等级的提高影响电力变压器的 雷电冲击试验波形,这一点对于特高压变压器和电 抗器更为突出。由于特高压变压器和电抗器尺寸大、 入口电容大,在雷电冲击试验中,特高压设备的波 前时间很难达到标准要求,会有较大比例的延长。
(2)油纸绝缘的雷电冲击伏秒特性表明,随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波前时间的延长,油纸绝缘系统 主绝缘的雷电冲击击穿强度明显降低。
图 12 给出了不同截断时间 Tc 下,空气间隙的 棒–棒电极型式雷电截波冲击击穿电压 Û 随间隙距 离 d 的变化[11],其中空气压强为标准大气压,温度
为 20℃,密度为 11 g/m3。由图 12 可知:截断时间
的延长使击穿场强降低,即电压作用时间延长使击
穿场强降低。对于油纸绝缘系统也有类似的结果;
绝缘系统在不同波前时间下的电位分布梯度不同,
不同位置的绝缘承受的电场增加或降低,从而导致
击穿强度随波前时间延长发生变化。
图 12
1 200 1 000
800
Tc=2 μs
Tc=3 μs
Tc=4 μs Tc=5 μs Tc=6 μs
600
400
200 0
400
800 1 200 1 600
d/mm
不同截断时间下,棒–棒空气间隙的雷电截波冲击击
T1 = kRsCgCt /(Cg + Ct )
(3)
式中 k 为系数。
对于特高压变压器,由于其电压高、容量大、
2
特高压变压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的研究
试验回路尺寸超大,因此 Ct 很大,根据式(3),波 前时间与电容、电阻成正比,因此 T1 很难减小,易 超标,只能希望通过减小 Rs 的方法来减小波前时 间。但另一方面,同样由于回路尺寸大,L 也较大, 为避免振荡、减小波头过冲,需增大波头电阻 Rs。 因此波前时间和波形过冲存在一定的矛盾,要使特 高压设备获得满足标准要求的雷电冲击波形非常 困难。对此,按照文献[5-6]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 如在低阻抗试品或大尺寸特高压试验回路中可能 无法将冲击波形调整在规定的容许偏差之内或无 法将过冲调整在规定限值之内,这些情况均可在有 关设备标准中进行具体规定。文献[4]也指出,由于 绕组电感小或对地电容大,有时找不到合适方法获 得标准冲击波形,冲击波往往是振荡的,经制造厂 与用户协商,可允许冲击波形有较大的偏差。
的总电容;LT 为试品电感。
Rsi
Rse
g
Cg
Rp
CL
CT
LT
图 2 冲击试验回路
Rs
L
Cg
Ct
图 3 波前过程等值回路
为了避免振荡,波头电阻 Rs 必须满足
Rs ≥ 2 L / C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式中 C 为 Cg 和 Ct 串联后的电容,即
C = CgCt /(Cg + Ct )
(2)
冲击试验的波前时间 T1 可按下式计算:
电压/MV
0.0
−1.0
−2.0
0
25
50
75 100 125
时间/μs
Up= −1.546 MV;T1=1.47 μs;T2=47.9 μs
图 4 容量为 334 MVA 的 500 kV 变压器雷电冲击电压波形
电压/MV
0.00
−0.75
−1.50
−2.25 0
25
50时间/μs75
100
125
1.02 pu,降低幅度约为 15%。
1.5
相对雷电冲击 耐受电压倍数
1.0
0
2
4
6
耐受时间/μs
图 11 充油设备的对地耐受电压伏秒特性
上述油纸绝缘系统的伏秒特性均表明,随波前
时间延长,击穿强度降低,特别是波前时间在 1~5 µs
范围内时。这说明,油纸绝缘系统的击穿过程发展
和电压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击试验时采用的标准电压波形的波前时间 T1 为 1.2 μs,半峰值时间 T2 为 50 μs,其峰值容许偏差为±3%、 波前时间容许偏差为±30%、半峰值时间容许偏差为 ±20%。标准波形[6]如图 1 所示。另外文献[4-6]还规 定,波形过冲应不大于 5%。
1.0 0.9
电压/pu
0.5 0.3
图 8 给出了引线绝缘、饼间绝缘和套管内绝缘 等不同油间隙绝缘的伏秒特性[10]。由图 8 可知:在 1~5 µs 的波前时间范围内,击穿电压均有较大变化, 即击穿电压随波前时间延长而降低;波前时间为 3 µs 时的击穿电压比波前时间为 1.5 µs 时的击穿电压 低,降低幅度超过 10%。
2.0
击穿电压/pu
时间/μs
图 9 层压纸板的击穿伏秒特性
2.0
击穿电压/p u
1.5
1.0 0.1
0.3 0.5 1
3 5 10
击穿时间/μs
图 10 匝间油浸纸绝缘的击穿伏秒特性
图 11 给出了充油设备的对地耐受电压伏秒特 性[10]。由图 11 可知,波前时间为从 1 µs 延长至 2 µs 和 3 µs 时,击穿电压从 1.19 pu 降低至 1.08 pu 和
2009 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
3
秒特性曲线[10]如图 10 所示,在小于 5 µs 的波前时 间范围内,击穿电压随波前时间延长均明显降低。
击穿电压峰值/k V
相对 1mm 击穿电压的 百分数/ %
500
210
400
168
300
126
200
84
100
42
0
0
0.1 1 102 104 106 108 1011
图6
电压/MV
0 -0.5 -1.0 -1.5 -2.0 -2.5
0
20 40
60 80 100 120 时间/µs
Up=-2.259 MV,T1=2.524 μs,T2=45.031 μs
容量为 1000 MVA 的 1000 kV 特高压变压器雷电冲击
电压波形
由图 4 可见,该 500 kV 变压器波前时间 T1 为 1.47 μs,完全满足标准要求。图 5 则表明所示 750 kV
本文根据超、特高压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实际试 验波形,讨论电压和容量的增大对变压器和电抗器 雷电冲击试验波形波前时间的影响,同时结合油纸 绝缘系统的雷电冲击伏秒特性,分析雷电冲击试验 中波前时间对特高压变压器的影响。
1 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
1.1 标准雷电冲击 根据文献[4-5]的规定,进行变压器全波雷电冲
实际上,规定的特高压变压器的雷电冲击试验 电压为标准雷电波,产品的冲击分布计算、绝缘设
计都是依据标准波形进行的。但在试验过程 中,试验波形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的波形,波头时间 将延长。根据第 3 节所述,在这种试验波形下,油 纸绝缘系统主绝缘的击穿电压将降低,这实际上意 味着增加波前时间的雷电波对特高压变压器考核 更为严格,甚至可能使试验失败。
另一方面,雷电冲击电压的波前时间实际上主 要影响绕组的纵绝缘,波头越陡对绕组匝间、段间 绝缘的影响越严重;而波长主要影响绕组的主绝 缘,波长越长对地绝缘承受的电压越高[2,12-13]。从 这个意义上说,波前时间延长又可能会对某些纵绝 缘的考核偏松,而对主绝缘的考核偏严。
因此进行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设计、研制和 试验时,应高度重视雷电冲击波形波前时间延长对 设备绝缘性能的影响。
图 7 是某公司特高压电抗器型式试验雷电冲击 电压波形。
0
电压/MV
−1
−2
−3
0
25
50
75
100
时间/μs
Up = −2.252 MV;T1=2.48 μs;T2=49.5 μs
图 7 容量为 240 Mvar 的 1000 kV 电抗器型式试验雷电冲 击电压波形
上述实际的全波雷电冲击试验的波形表明,在
2009 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
1
特高压变压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的研究
李光范,李博,李鹏,李金忠,王宁华,赵志刚,程涣超,张书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海淀区 100192)
摘要:随着 750 kV、1000 kV 输电技术的发展,相应的电力 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尺寸和入口电容随之增大,试 验回路尺寸亦相应扩大,这使雷电冲击试验电压的波前时间 拉长,无法达到国内外标准的要求。根据 500 kV、750 kV 和 1000 kV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实际雷电冲击试验波形,结合 油纸复合绝缘结构的雷电伏秒特性,分析了不同波前时间对 特高压变压器和电抗器绝缘水平的影响。目前变压器的设计 计算和试验电压的选取一般按照标准波头进行,而充油设备 的雷电冲击伏秒特性表明,雷电冲击试验电压波前时间的长 短与绝缘强度有密切关系,波前时间延长可能会对某些纵绝 缘的考核偏松,同时对主绝缘的考核偏严。因此,应在特高 压变压器、电抗器的设计研制和试验中,考虑和重视雷电冲 击波形波前时间延长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