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猪尸体解剖技术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学诊断(doc 7页)

合集下载

病猪尸体解剖技术与常见疾病诊断

病猪尸体解剖技术与常见疾病诊断

病猪尸体解剖技术与常见疾病诊断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病猪尸体解剖技术与常见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徐海军(六安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实验室)1外部检查在进行尸体解剖之前,应先了解病死猪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观察其天然孔、皮肤、可视黏膜等变化,对病情有个初步诊断,以避免解剖不可解剖的尸体。

猪体表病理变化和可能涉及的疾病见表1。

表1体表器官病变及可能涉及的疾病2内部检查皮下检查皮下检查在剥皮过程中进行。

从颈、胸及腹中线切开皮肤,在剥皮的同时检查皮下有无充血、炎症、出血、淤血、水肿以及体表淋巴结的大小、颜色和病理变化。

固定、剖开腹腔将腹腔器官摘出尸体取背卧位。

一般先切断肩胛骨内侧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仅以部分皮肤与躯体相连),将四肢向外侧摊开以保持尸体仰卧位置。

从剑状软骨后方沿腹壁正中线由前向后至耻骨联合切开腹壁,再从剑状软骨沿左右两侧肋骨后缘切开至腰椎横突。

这样腹壁被切成大小相等的两楔形。

将其向两侧分开,腹腔脏器即可全部露出。

剖开腹腔时应结合进行皮下检查。

看皮下有无出血点、黄染等。

在切开皮肤时需要检查腹股沟浅淋巴结,看有无肿大、出血等异常现象。

腹腔切开后,须先检查腹腔脏器的位置和有无异物、腹腔器官浆膜是否光滑,肠壁有无粘连。

依次摘出肝、脾、胃网膜、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直肠和肾脏。

分离肠系膜时,要注意观察肠系膜有无出血、水肿及淋巴结变化。

剖开胸腔将胸腔器官摘出先分离胸壁脂肪和肌肉,检查胸腔压力,切断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切断肋间肌等软组织,暴露胸腔内器官,检查胸腔和心包有无积液及其性状,胸膜是否光滑,有无粘连。

口腔和颈部器官的采出剥去颈部和下颌部皮肤后,用刀切断两下颌支内侧和舌连接的肌肉。

左手指伸入下颌间隙,将舌牵出,剪断舌骨,将舌、咽喉、气管一并采出。

看气管有无粘液、出血点等。

扁桃体有无肿大、出血点等。

颅腔剖开(略)清除头部皮肤和肌肉。

猪病的病理剖检诊断

猪病的病理剖检诊断

猪病的病理剖检诊断(一)体剖检概述(二)尸体的变化(三)产体剖检的注意事项(四)病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五)产体剖检的顺序及检查方法(六)体剖检的诊断方法(一)体剖检概述尸体剖检就是运用病理解剖学的知识,通过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获得诊断疾病的依据。

我们在猪病防治的实践中往往可发现急性死亡的病例,有的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或不典型,给诊断疾病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出现群发性或流行性的疾病时,需要尽快确诊,在实验室诊断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对病猪或病死猪进行病理剖检诊断显得十分必要,它具有方便快速、直接客观等特点,况且有的疾病通过病理剖检, 便可一目了然地确诊。

此外,尸体剖检还常被用来验证病死猪生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正确性,对于某些疾病的科学研究、兽医的剖检以及兽医卫生检验等方面都与尸体剖检有密切的关系。

尸体剖检是一门综合的学科,需具备病理生理、病理解剖、传染病及微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剖检时对所见的病变应做到全面观察,客观描述,详细记录,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从中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病理解剖学诊断,同时还要防止病原的扩散和人为的传播,做好环境的消毒和尸体的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二)尸体的变化猪死亡后,受体内存在的酶和细菌的作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渐发生一系列的死后变化,其中包括尸冷、尸僵、尸斑、血液凝固、尸体自溶与腐败。

正确地辨认尸体的变化,可以避免把某些死后变化误认为是生前的病理变化。

1.尸冷猪死亡后由于体内产热过程停止,尸体温度逐渐降至同于外界环境温度的水平。

尸体温度下降的速度,在最初几小时较快,以后逐渐变慢。

通常在室温条件下,平均每小时下降1℃,当外界温度低、尸体消瘦时,尸冷可能发生快些。

了解或测定尸冷有助于确定死亡的时间。

2. 尸僵猪死后几个小时(一般3~6个小时),即从头部开始,各部位的肌肉痉挛性收缩而变为僵硬,各关节不能屈伸,尸体固定成一定的姿态,这种现象称为尸僵。

尸僵发生的顺序是头、颈、前肢、躯干和后股,至10~24小时发展完全, 在死后24~48小时尸僵按原来顺序开始消失,肌肉变软。

患猪的病理剖检技术与常见病诊断

患猪的病理剖检技术与常见病诊断

2019年1月下摘 要:诊断猪病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病理剖检,猪病理剖检是常见猪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剖检可以观察猪病的病理变化,发病症状结合其流行性特征,就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本人结合自身兽医临床实践的经验,摸索出一套猪病诊断以及识别的方法,与各位同仁提供参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猪病诊断;病理剖检;常见病猪病理剖检,观察其病理变化的特征,结合当地当季流行特点以及患猪的发病症状,即可准确额做出诊断结论。

病理剖检是作为猪病诊断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手段。

1 病理剖检前准备工作以及注意事项病理性剖检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相关器械,比如手术刀,医用镊子,手术剪,骨剪,乳胶手套以及消毒药物等等。

需要病料采集,要提前准备好容器用来灭菌。

在进行病理剖检工作的时候,想要找出共同性的病理变化建议大家多剖检几头患病死的猪。

在剖检工作中务,一定要做好被解剖猪的信息登记以及相关记录,猪的品种、猪的性别以及猪的年龄,死亡和剖检日期都需要做好笔录。

病理剖检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必须在猪死后的六小时以内展开工作。

夏天天气炎热,避免高温导致尸体腐烂影响病理剖检的准确性,建议更要提早进行该项工作。

为了方便观察,剖检工作要选在白天。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剖检地点的选择远离居民区、远离牧场和远离水源。

选择偏远地区避免病原体传播。

剖检工作结束以后,病猪的尸体要及时做好处理工作,焚烧或深埋,使用过的相关器械还有被污染过的地面全面的、彻底的进行消毒处理。

2 病理剖检前的一系列检查工作剖检前对病猪进行检查可以更好地了解猪的发病情况,比如饲养管理状况以及临床症状的表现、当地当季的流行特点等。

检查猪的眼睛,耳朵,皮肤可以初步推断猪死前的营养状况,对于身体健壮,营养状况良好死亡的猪,一般都是急性疾病引发的;对于身体消瘦,营养状况不好死亡的猪,一般是慢性疾病导致的。

对于皮肤有结节,一般来说是肾虫病或者皮肤霉菌病导致的;皮肤水肿,出血、脱毛等大多是外伤、疥螨或水肿病导致。

猪的肠道疾病--尸体解剖检查步骤共32页文档

猪的肠道疾病--尸体解剖检查步骤共32页文档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猪的肠道疾病--尸体解剖检查步骤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病死猪的解剖步骤》课件

《病死猪的解剖步骤》课件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科学研究
病死猪的解剖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通过比较不 同疾病或不同病情下的病理变化,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 机制、病理过程和疾病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病死猪的解剖还可以为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支持,帮助研究 人员了解药物或疫苗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02
病死猪的收集与运输
病死猪的收集
病死猪应尽快收集,避免 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增加 污染和传播风险。
消毒剂选择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漂白粉、酒精等, 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
消毒方法
对场地、工具、设备等进行全面消毒,防 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分类
将病死猪尸体、血液、粪便等废弃物进行 分类处理。
无害化处理
对病死猪尸体和血液等有害物质进行无害 化处理,如高温焚烧、生物降解等。
资源化利用
对病死猪的骨骼和内脏器官等可利用物质 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制作肥料、饲料等。
注意事项
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对病死猪进行不必要的处理,如解剖、切割等,以免 增加污染和传播风险。
对于疑似患有重大动物疫病的病死猪,应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处理病死猪过程中,应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理污染物,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
03
病死猪的解剖步骤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猪瘟病死猪的解剖分析
总结词
猪瘟病死猪的解剖分析表明,猪瘟病毒主要侵害淋巴组织和实质器官,导致全 身性出血和淋巴结肿大。
详细描述
猪瘟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消化道感染,引起高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等症状 。病死猪的尸体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实质器 官如肝、脾、肾等肿大、出血,并伴有坏死灶。

猪病的病理剖检诊断

猪病的病理剖检诊断

猪病的病理剖检诊断一.尸体剖检的概念★是适用病理解剖学的知识,通过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获得诊断疾病的依据。

1.特点:(1)方便快速,直接客观。

有的疾病通过病理剖检可一目了然予以确诊。

(2)可验证病死猪生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正确性。

2.要求(1)具备病理生理,病理解剖,传染病及微生物等学科的知识。

(2)剖检时应做到全面客观地观察、描述并详细记录。

(3)防止病原的扩散和人为的传播,做好环境的消毒和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3.相关概念(1)尸冷:猪死后由于体内产热过程停止,尸体温度逐渐降至外界环境温度水平。

(2)尸僵:猪死后几个小时(3-6小时),从头部开始各部位的肌肉因痉挛性收缩而变得僵硬,各关节不能屈伸,尸体固定成一定的姿态。

该过程在10-24小时内完成,24-48小时尸僵按原来顺序开始消失,肌肉变质。

(3)尸斑:猪死亡后由于心脏和大动脉管的临终收缩及尸僵的发生将血液排挤到静脉内,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流向尸体的底下部,组织呈暗红色,死后1-1.5小时出现,24小时左右发生溶血,组织染成污红色。

(4)血液凝固:猪死后不久,在心脏和大血管内的血液即凝固成血凝块。

(5)尸体自溶:指体内组织受到酶的作用而引起自体消化的过程。

如:胃肠道粘膜脱落。

(6)尸体腐败:指尸体组织蛋白由于细菌的作用而发生腐败分解现象,表现为腹围膨大、尸绿、尸臭。

二.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1.选择的场地应便于消毒和防止病原体扩散,最好在专设的解剖室内进行。

2.剖检人员应配备工作服、胶鞋、工作帽、一次性塑料手套和相应的器械。

3.病猪死亡后若需剖检应尽快进行以防尸体腐败。

4.为防病原扩散,可将尸体装入塑料袋内,也可用浸透消毒液的棉花球堵塞尸体的天然孔,并用消毒药液喷尸体表面各部。

5.剖检完毕,把尸体、垫料和被污染的土层一起放入坑内,撒上生石灰或喷洒消毒液后用土掩埋,有条件的也可焚烧。

6.运送尸体的车辆和绳索等用后要严格消毒。

三.尸体剖检的顺序及检查方法1.尸体剖检顺序为了全面而系统地检查尸体内外所呈现的病理变化,避免遗漏,尸体剖检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猪病理剖检技术与常见病诊断

猪病理剖检技术与常见病诊断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开展猪的病理剖检进行了相应地讨论和分析,希望读者借助阅读能进一步了解猪的病理剖检对于猪的疾病诊断的意义,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工作者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猪;病理剖检技术;常见病诊断病理剖检是猪的疾病诊断方面的常用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疾病诊断方式,病理剖检在猪的某些疾病的诊断上可以更加准确直观地了解到病理性的变化,结合相应的疾病治疗,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疾病诊断。

1 病理剖检的前期准备工作剖解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对于器材的消毒,剖解病猪的选择,相应的记录工作以及工作时间和地点的选择等。

消毒工作的准备主要是准备好相关的消毒药品,对剖解中用到的各种手术器材(如手术刀,镊子,剪子等)进行消毒处理,对于一些涉及到病料采集的工作来说,在消毒阶段还需要准备灭菌的容器。

为了提高剖解的准确性以及更好地寻找疾病的共性,一般情况下都会多准备几头病猪。

需要剖解的病猪数量的增加,需要相关人员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做好病猪的记录工作,记录的内容要全面,需要包括病猪的死亡的时间和日期,进行剖解的时间和日期,病猪的种类,性别和年龄等信息。

剖解时机的选择同样要为剖解工作的准确率服务,例如在温度较高的夏天则选用尽快地开展剖解工作,但是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在猪死亡的6小时内进行剖解工作。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剖解工作最好安排在白天,这样更利于剖解人员进行观察。

最后,对于剖解地点的选择应当远离人口密集的市区,牲畜密集的牧场,水源等,旨在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污染。

在选择剖解地点时还要能够进行病猪实体的掩埋或焚烧。

2 病猪剖解前的检查剖解之前的检查步骤主要目的是为后期的疾病诊断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因此检查的过程要有针对性,需要检查人员具备相关的经验,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并针对重点信息进行记录。

借助对于病猪体型,皮肤,耳朵以及眼睛等的状况,可以对病猪生前的体质,营养情况等进行初步的把握,并进行初步的猜想和诊断。

动物尸体剖检—猪的尸体剖检(动物病理学课件)

动物尸体剖检—猪的尸体剖检(动物病理学课件)

胸腔的剖开及胸腔脏器的采出
用刀先分离胸壁两侧表面的脂肪和肌肉,检查胸腔的 压力,用刀切断两侧肋骨与肋软骨的接合部,再切断其他软 组织,除去胸壁腹面,胸腔即可露出。检查胸腔、心包腔有 无积液及其性状,胸膜是否光滑,有无黏连。
分离咽喉头、气管、食道周围的肌肉和结缔组织,将 头、气管、食道、心和肺一同采出。
猪的尸体剖检术式
1.外部检查 在进行尸体检查前,先仔细了解病死猪的 生前情况,尤其是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将缩小对所患疾病 的考虑范围,使剖检有一定导向性。
2.内部检查 猪的剖检一般采用背位姿势,为了使尸体 保持背位,需切断四肢内侧的所有肌肉和髋关节的圆韧带,使 四肢平摊在地上,借以抵住躯体,保持不倒。然后再从颈、胸、 腹的正中侧切开皮肤,只腹侧剥皮。如果是大猪,又不是传染 病死亡,皮肤可以加工利用时,建议仍按常规方法剥皮,然后 再切断四肢内侧肌肉,使尸体保持背位。
剖检小猪 可自下颌沿颈部、腹部正中线至肛门切开, 暴露胸腹腔,切开耻骨联合露出骨盆腔。然后将口腔、颈部 ,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器官一起取出。
颅腔剖开 可在脏器检查完后进行。清除头部的皮肤和 肌肉,在两眼眶之间横劈额骨,然后再将两侧颞骨(与颧骨平 行)及枕骨髁劈开,即可掀掉颅顶骨,暴露颅腔。检查脑膜有 无充血、出血。必要时,取材送检。
腹腔的剖开和腹腔脏器的采出
大肠的采出:在骨盆腔口分离直肠,将其中粪便挤向前 方作一次结扎,并在结扎后方切断直肠。从直肠断端向前方 分离肠系膜,至前肠系膜根部。分离结肠与十二指肠、胰腺 之间的联系,切断前肠系膜根部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以 及结肠与背部之间的联系,即可取出大肠。
以下依次可将胃和十二指肠,肾脏和肾上腺,胰腺和肝 脏采出。
按一定顺序,逐一检查各个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猪尸体解剖技术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学诊断(doc 7页)病猪尸体解剖技术与常见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徐海军(六安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实验室)1外部检查在进行尸体解剖之前,应先了解病死猪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观察其天然孔、皮肤、可视黏膜等变化,对病情有个初步诊断,以避免解剖不可解剖的尸体。

猪体表病理变化和可能涉及的疾病见表1。

表1体表器官病变及可能涉及的疾病器官病变可能涉及的疾病眼眼角有泪痕或眼流感、猪瘟屎眼结膜充血、苍白、黄染慢性传染病、贫血、黄疸(附红细胞体)眼睑水肿、眼结膜炎猪蓝耳病、猪水肿病口鼻鼻孔有液性渗出物流出流感、气喘病、萎缩性鼻炎鼻歪斜、颜面部变形萎缩性鼻炎上唇吻突及鼻孔有水泡、糜烂口蹄疫、水泡病齿龈、口角有点状出血猪瘟唇、齿龈、颊部粘膜溃疡猪瘟齿龈水肿猪水肿病出血、淤血、水肿以及体表淋巴结的大小、颜色和病理变化。

2.2固定、剖开腹腔将腹腔器官摘出尸体取背卧位。

一般先切断肩胛骨内侧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仅以部分皮肤与躯体相连),将四肢向外侧摊开以保持尸体仰卧位置。

从剑状软骨后方沿腹壁正中线由前向后至耻骨联合切开腹壁,再从剑状软骨沿左右两侧肋骨后缘切开至腰椎横突。

这样腹壁被切成大小相等的两楔形。

将其向两侧分开,腹腔脏器即可全部露出。

剖开腹腔时应结合进行皮下检查。

看皮下有无出血点、黄染等。

在切开皮肤时需要检查腹股沟浅淋巴结,看有无肿大、出血等异常现象。

腹腔切开后,须先检查腹腔脏器的位置和有无异物、腹腔器官浆膜是否光滑,肠壁有无粘连。

依次摘出肝、脾、胃网膜、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直肠和肾脏。

分离肠系膜时,要注意观察肠系膜有无出血、水肿及淋巴结变化。

2.3剖开胸腔将胸腔器官摘出先分离胸壁脂肪和肌肉,检查胸腔压力,切断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切断肋间肌等软组织,暴露胸腔内器官,检查胸腔和心包有无积液及其性状,胸膜是否光滑,有无粘连。

2.4 口腔和颈部器官的采出剥去颈部和下颌部皮肤后,用刀切断两下颌支内侧和舌连接的肌肉。

左手指伸入下颌间隙,将舌牵出,剪断舌骨,将舌、咽喉、气管一并采出。

看气管有无粘液、出血点等。

扁桃体有无肿大、出血点等。

2.5 颅腔剖开(略)清除头部皮肤和肌肉。

先在两侧眶上突后缘作一横锯线,从此锯线两端经额骨、顶骨侧面至枕嵴外缘作二平行的锯线,再从枕骨大孔两侧作一“V”形锯线与二纵线相连。

此时将头的鼻端向下立起,用槌敲击枕嵴,即可揭开颅顶,露出颅腔。

看有无出血点、萎缩、坏死现象。

2.6器官检查逐一对器官进行检查,应用解剖学和病理学知识,详细观察器官的病理变化,并认真做好记录。

器官的病理变化及可能涉及的疾病见表2。

表2体内器官病变及可能涉及的疾病器官病变可能涉及的疾病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性坏死猪炭疽、链球菌病全身淋巴结大理猪瘟石样出血(淋巴结周边出血)淋巴结全部出血,切面呈黑色猪炭疽咽、颈及肠系膜淋巴结有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猪结核充血、水肿、小点状出血急性猪肺疫、猪丹毒、链球菌病支气管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有髓样肿胀,扁桃体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猪气喘病、猪肺疫、传染性胸膜炎、副伤寒、猪蓝耳病肿大、切面均质如脂肪样,肠系膜淋巴结呈索状肿圆环病毒病肝肝出血(点状、斑块样或条索样出血灶)败血性感染、霉饲料中毒、棉籽饼中毒、附红细胞体病局灶性肝坏死(针尖至黄豆大,灰白副沙寒、李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色或灰黄色)伪狂犬病、弓形体病、蛔虫移行性肝坏死大块性肝坏死(灰红色或黄色暗红色间杂,后期呈红褐色、棕黄色或深红色)仔猪VE、Se缺乏、蛋氨酸缺乏、砷、铜中毒、霉菌毒素中毒胆囊出血猪瘟、猪胆囊炎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猪瘟稍肿大,樱桃红色猪丹毒淤血(明显肿大,黑红色或蓝黑色,切面突起,流出多量血液)链球菌病、沙门氏菌病、炭疽、附红细胞体胃胃粘膜斑点状出血、溃疡猪瘟、胃溃疡胃粘膜充血、卡他性炎,呈大红布样猪丹毒、食物中毒粘膜下水肿水肿病小肠粘膜点状出血猪瘟、蓝耳病节段性出血性坏仔猪红痢死、浆膜下有小气泡以十二指肠为主的出血性、卡他性炎仔猪黄痢、猪丹毒、食物中毒肠壁菲薄,呈半透明状,肠壁血管充血呈树枝状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腹泻、流行性腹泻回肠增生变厚,有堤状皱褶或/和血样内容物(或纯血液)出血性增生性回肠炎(劳累氏菌引起)大肠盲肠、结肠有广泛糠麸样覆盖物(污灰色、黄绿色或褐色)慢性副伤寒盲肠出血、结肠粘膜扣状溃疡慢性猪瘟大肠急性出血性炎症猪痢疾肺小叶性肺炎(发炎小叶肿大、隆起,见于条件性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质地较实,紫红色,切面平滑、湿润;从细支气管内可挤出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发炎小叶周围有隆起的灰白色气肿或塌陷的肉样膨胀不全区;发炎小叶若为灰白色,多为慢性炎症或继发感染)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猪肺炎支原体、波氏支气管败血杆菌、化脓棒状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猪流感、物理因素(尘埃、刺激性气体、低温等)。

大叶性肺炎(大理石样外观)猪肺疫散发的灰白色至淡黄色隆起的结节(黄豆大至蚕豆大),质硬,周围有一圈红晕,若发生坏死,则结节中心呈褐色、烟褐色或黄绿色且中心霉菌性肺炎凹陷。

肺高度水肿,肺小叶高度增宽,呈半透明状,肺浆膜下水肿,感到特别有光泽。

弓形体病引起的猝死肺小叶增宽,但小于弓形体引起的2mm的增宽幅度,也无肺浆膜下水肿。

最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引起的猝死粟粒性、干酪样结节结核病心脏心外膜斑点状出血猪瘟、猪肺疫、链球菌病、蓝耳病心包积液多继发于某些传染病(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梭菌性肠毒血症、水肿病、猪瘟、PRRS)、恶病质、肾炎、肾病、肝炎、右心衰竭。

心包积脓 链球菌、葡萄球菌引起的心包炎、化脓性肺炎波及到心包“虎斑心”(心肌呈灰黄色与红色相间的外观)新生仔猪口蹄疫心肌条纹状坏死(苍白或灰褐色) VE 和Se 缺乏、棉籽饼中毒、猪应激综合征、脑心肌炎病毒感染纤维素性心外膜炎猪肺疫心瓣膜灰白色菜花样增生物慢性猪丹毒、猪链球菌病 心肌内有米粒大小白色囊泡猪囊尾蚴病肾 苍白,小出血点 猪瘟暗红、小出血点 伪狂犬病淤血(肿大、暗红,切面湿润,流出多链球菌病、猪丹毒、肠毒血症、蓝量血液)耳病、右心衰竭膀胱针尖至针头大出血点猪瘟斑状、片状出血中毒纤维素性或化脓性炎症(粘膜粗糙,其上覆盖有纤维素或脓液,常伴有粘膜溃疡、出血)链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棒状杆菌浆膜及浆膜腔浆膜出血猪瘟、链球菌病纤维素性胸膜炎及粘连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睾丸单侧或双侧肿大、发炎、坏死、萎缩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肌肉臀部、肩胛肌、咬肌等有米粒大小泡囊猪囊尾蚴肌肉组织出血、坏死、气泡恶性水肿腹斜肌、大腿肌、住肉孢子虫肋间肌等有与肌纤维平行的毛根状小体血液凝固不良链球菌病、中毒性疾病2剖检注意事项2.1尸体剖检必须在死后变性不太严重时尽快进行。

夏季须在死后8 小时之内完成,冬季不得超过24 小时。

2.2剖检中要做记录,将每项检查的各种异常现象详细记录下来,以便根据异常现象做出初步诊断。

2.3剖检过程中要注意个人的防护。

剖检人员必须带手套,防止手划伤感染,尸体剖检应在特定的场所进行。

2.4剖检后要进行尸体无害化处理,如抛到规定的火碱坑内。

剖检完后所用的器具要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解剖台、解剖室地面等都要进行消毒处理。

最后进行熏蒸消毒处理,防止病原扩散。

解剖人员剖检完后应换衣消毒,特别应注意鞋底的消毒。

常见疾病的病理学诊断要点1猪瘟脾脏出血性梗死,淋巴结大理石样变,喉粘膜出血。

若有更多的符合性病变,则诊断更准确。

如胃憩室出血、小肠出血、膀胱出血,肾脏在缺血底色上有针状出血点。

2伪狂犬病肾脏在淤血的底色上有包膜下针尖到针头大出血点,咽扁桃体有纤维素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流产死胎有同样病变。

若肝、脾有麻粒大灰白色坏死灶,确诊性更高。

3蓝耳病流产胎儿脐带与脐眼严重出血;腹部皮下水肿,皮下血性胶样浸润;胸腔、腹腔和盆腔有黑红色血性积液;肾囊肿大,内有大量黑红色液体;肾高度肿胀,黑红色,质地泥软,切面如软泥,无组织结构,甚至稍触即破;全肺肿胀,间质明显增宽、水肿;小叶出血、肿胀,稍突出于间质上,呈花斑样镶嵌,肺实质较硬。

流产胎儿大小一致,多为死胎,可有个别弱仔,无木乃伊胎。

中猪和大猪剖检可见灰白色橡皮肺。

4乙型脑炎流产胎儿以死胎为主,胎儿有软化现象,另有木乃伊与弱仔乃至正常猪仔。

流产胎儿大小差异大。

死胎与弱仔皮下水肿,胸腹腔积水,浆膜小点出血,肝脾有灰白色针头大坏死灶,脑水肿,大脑皮质极薄。

公猪(主要见于后备公猪)阴囊肿大,初发热,后变冷,多为单侧性,附睾肿大变硬。

5圆环病毒感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切面如猪脂肪样均质白色或均质灰黄色,难见淋巴结结构。

有时可见在均质底色上呈现淋巴小结周边的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粗细交替呈索状。

此型为断奶仔猪多系统综合征(PMWS)。

断奶猪、生长猪后肢、背部、腹部出现局限性皮炎初期皮肤充血、红肿,略高于正常皮肤,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数天变紫变黑,有的融合,但不发生皮肤坏死与脱痂。

剖检可见PMWS一样的淋巴结病损,还可见肾脏高度肿大,呈圆柱形,色淡乃至苍白,质软,切面皮质结构不清,有出血点,也可只见肾不肿大,但包膜下有针头大至黄豆大的灰白色坏死灶,质硬,剖面上坏死结构可深入髓质部。

此型为皮炎肾病(PDNS)。

6传染性胃肠炎小肠壁菲薄,呈半透明状。

如果同时见到胃憩室粘膜有出血斑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7流行性腹泻小肠壁菲薄,如果同时见到背最长肌呈苍白色,均质,失去肌纤维外观,可临床诊断。

8轮状病毒腹泻小肠壁变薄只发生在腹泻开始24h内,其后肠壁厚度很快恢复接近正常,并且病变肠壁发生在小肠后1/2-1/3处。

9猪流感有突发性的、传播快的、大群性的上呼吸道症状,包括发热(40.5-41.5℃)、咳嗽、流浆液性鼻液、喷鼻;眼睑水肿,眼结膜充血水肿,皮温分布不均(耳根凉,耳尖热);严重的可见呼吸困难、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流出粘液脓性鼻液。

剖检可见在肺脏尖叶与心叶(病程长的波及到膈叶),出现沿气管传播的扇形病变,呈紫红色或灰红色,质硬,手捏不塌陷;病变与周围组织分界处用手轻捏,有细小颗粒感;病灶内小叶间质增宽水肿;病灶剖面湿润,失去正常结构,呈紫红色或灰红色,用手轻轻4挤压常流出脓性分泌物。

气道内有纤维素性脓性分泌物,常夹杂血丝,气道粘膜充血水肿,常见出血斑点。

10口蹄疫发病以新生的哺乳仔猪突然尖叫声中的死亡开始,随后出现发热、鼻镜、唇、舌、颊、蹄冠部位发生水疱的大批病例。

病猪跛行,水疱破裂后留下糜烂,蹄部变黑,蹄甲脱落。

新生仔猪透过心外膜或心内膜仔细检查可发现线状或小点状或小斑状灰黄色病变,与正常深红色心肌夹杂在一起形成“虎斑心“外观。

11链球菌病猝死病例心肌特别是左心室肌与内膜有广泛出血,由左心衰竭引起的全肺充血与水肿乃至肺出血;腹腔脏器表面有丝状纤维素。

有时,这种细丝只有一两条,须小心开腹,仔细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