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与吸收成本法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三)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的计价不同
期末存 货成本
本期销
期末
存货量 产品成本
本期单位
期初存 本期生 期末存 售成本 货成本 产成本 货成本
注意:变 动成本法 与完全成 本法的单 位产品成 本不同
变动成本法下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 期末存货量
= 22× 200=4400(元)
本期销售成本=单位产品成本× 本期销货量 = 22× 300=6600(元) 完全成本法下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 期末存货量 = 32 × 200=6400(元) 本期销售成本=单位产品成本× 本期销货量
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
★重新认识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本质 ★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的依据
★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的依据
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1、完全成本法(吸收成本法):是指 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 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将全部生产 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 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 本的构成内容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3)当产量<销量时,变动成本法下的 利润大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
因为,销量大于产量,表明期初存货也会在 本期被销售出去,在完全成本法下,以前的存 货在本期销售,意味着部分存货所负担的以前 时期的固定制造费用在本期被释放出来,从而 增加了本期的成本总额,相应就降低了本期利 润。
4)从较长的时期看,如果各期产销量 时多时少,各期产销量的差额相抵后又能 保持基本稳定,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各期 损益可能平衡或基本平衡。
6、完全成本法的缺点
• (1)单位产品成本掩盖了或夸大了生产部门的真 实业绩。 • (2)不符合经济学原理。 • (3)往往促使企业片面追求提高产量,忽视销售, 可能会盲目生产大量社会不需要的产品。 • (4)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无法计算贡献毛益, 使企业难以进行相应的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 • (5)在企业销售不佳时,大量的固定制造费用列 为期末的存货,作为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资产, 因而,不利于暴露企业销售不佳的状况。
管理会计第二章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第一节成本分类(一)固定成本1.定义: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例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折旧等)4. 固定成本的性态模型:课本例题(二)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4.变动成本的性态模型:课本例题(三)混合成本半变动成本:通常有个基数部分,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体现着固定成本的性态,在基数以上的部分,则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的变化,又呈现出变动成本的性态。
半固定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的数量是不变的,体现着固定成本性态;但业务量的增长达到一定限额时,其发生额会突然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其发生额的数量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跃升为止。
延伸变动成本:在业务量的某一临界点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临界点则表现为变动成本。
三、成本按决策相关性分类1 .相关成本:与决策有关联关系的成本,也就是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必须认真考虑的成本(如付现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专属成本、可递延成本)。
2.无关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或者虽未发生但对决策没有影响,因而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无需加以考虑的各种成本(如:沉没成本、历史成本、不可递延成本、共同成本)。
第二节混合成本的分解一、历史成本法定义:根据以往若干时期(若干年或若干月)的数据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成本的性态,并以此来确定决策所需要的未来成本数据。
(一)高低点法:以某一期间内最高业务量(即高点)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量(即低点)的混合成本来确定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
数学模型:y=a+bx a: 固定成本总额b:单位变动成本x:业务量例3、假定企业去年12个月的产量和电费支出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运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应注意的问题:第一,高点和低点的业务量(本例中1 200和600)为该项混合成本相关范围的两个极点,超出这个范围不一定适用所得出的数学模型。
变动成本法与吸收成本法(ppt 58)(英文版)

Standard unit cost of product = standard variable manufacturing cost +
Overhead Application: Variable and Absorption Costing
变动成本法与吸收成本法
Absorption Costing 吸收成本法
A system of accounting for costs in which both fixed and variable production costs are considered product costs.
700,000
0 580,000 120,000 560,000 140,000 20,000 160,000 65,000 35,000 60,000
Sales revenue ( 160,000 @5 ) cost of goods sold: Opening inventory ( 30,000 $4 )
Fixed Costs
Variable Costs
Product
Variable Costing 变动成本法
A system of cost accounting that only assigns the variable cost of production
to products.
Fixed Costs
Selling & Admin. exp.
Variable Costing Product costs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GRADUATION PROJECT(THESIS),XI′AN SIYUAN UNIVERSITY题目: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二级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西安思源学院教务处制二零一二年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摘要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两种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这两种方法因为对成本的核算切入角度不同,因而在产品成本、存货计价、收益计算方法及提供的信息用途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从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概念出发,对两种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包括从成本划分及构成上的区别、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上的区别、收益计算方法的区别、所提供的信息用途的区别等方面进行比较。
引申出两种成本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文章最后阐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一是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作为两种核算方法同时使用,二是基于变动成本法上的两种核算方法的结合,三是基于完全成本法上的两种核算方法的结合。
两种成本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者的作用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要兼顾两者。
企业在运用时,可以采用最佳的结合使用方式,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关键字: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目录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概述 (1)(一)变动成本法 (1)(二)完全成本法 (1)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2)(一)两种成本法下的成本划分及构成不同 (2)1.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划分及构成 (2)2.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划分及构成 (2)(二)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不同 (3)(三)收益计算方法及分期损益不同 (3)(四)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 (4)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利弊 (5)(一)完全成本法的利弊 (5)1.完全成本法的优点 (5)2.完全成本法的缺点 (5)1.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5)2.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6)四、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 (7)(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作为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同时使用 (7)(二)基于变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 (7)(三)基于完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 (10)参考文献 (13)引言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机会瞬息万变。
第4章 变动成本法与吸收成本法 练习及答案

第4章变动成本法与吸收成本法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变动生产成本D.变动成本2、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等于()。
A.销售毛利B.税后利润C.税前利润D.贡献边际3.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
A.一定本期等于上期B.本期应当大于上期C.本期应当小于上期D.本期可能等于上期4.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A.一定等于零B.可能等于零C.一定大于零D.一定小于零5、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6、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是()。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7、已知2000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 500元,假定2001年销量与2000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
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A.必然大于13 500元B.必然等于13 500元C.必然小于13 500元D.可能等于13 500元8、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
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9、从数额上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应当等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
A.期末存货成本与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之差B.期末与期初的存货量之差C.利润超过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的部分D.生产成本与销货成本之差1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 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A.0元B.1 000元C.5 000元D.6 000元11、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4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A.14 000元B.10 000元C.6 000元D.4 000元12、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说法是()A.导致企业盲目生产B.不利于成本控制C.不利于短期决策D.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13、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是()A.不将其作为费用B.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C.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D.在每单位产品间分摊二、多项选择题: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包括()。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企业成本核算的两种常用方法。
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了解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对于准确计算成本、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及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以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为基础,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个部分,以变动成本为核算基础,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变动成本指的是与产品或服务的产量或销售量成正比的那一部分成本,当产量或销售量变动时,变动成本也会相应变动。
变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为:变动成本 = 变动成本率× 变动因素其中,变动成本率是指单位变动因素所带来的变动成本金额,而变动因素则是指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可以是产量、销售数量、劳动工时等。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完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是将企业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部分,以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和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直接成本是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的制造、销售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而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为:完全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在计算直接成本时,可以采用单位成本法、工作令成本法等具体的方法。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成本的基础不同。
变动成本法强调了变动因素与成本之间的关系,适用于预测、管理和控制变动成本的情况。
而完全成本法则更加全面,将所有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都考虑在内,适用于全面核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以及制定定价策略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变动成本法或完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完全成本法更为常用,因为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为企业的定价、利润分析和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两种常用的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分别以变动成本和完全成本为计算基础,有助于企业准确计算成本、合理定价和做出正确管理决策。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一)概念1)变动成本法: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2)完全成本法: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特点变动成本法:1、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品成本2、强调不同的制造成本在补偿方式上有差异3、强调销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4、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完全成本法:1、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2、强调成本补偿上的一致性3、强调生产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三)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变动成本法——成本性态分析完全成本法——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四)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内容构成不同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 = 变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 = 固定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 = 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期间成本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五)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变动成本法:存货成本 = b×存货数量销售成本 = bx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单位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六)损益确定程序不同变动成本法:贡献毛益 = 销售收入—已销产品变动成本营业利润 =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完全成本法:营业毛利 = 销售收入—已销产品制造成本营业利润 = 营业毛利—期间费用(七)提供信息用途不同变动成本法:鼓励企业多销售。
完全成本法:存货成本的转移的多少,直接影响当期的营业利润。
(八)各期损益不同原因:对于固定制造费用的补偿方式不同。
变动成本法:由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完全成本法:由当期生产的产品承担影响程度取决于产量与销量的均衡程度。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与作用分析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与作用分析作者:闵梦真来源:《财讯》2018年第13期管理会计中两种基本的核算成本的方法分别是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然而由于这两种方法在制造费用的处置和成本期间的分配与计量上有所不同,从而对企业最后核算的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也将会有不同的影响,最终将影响企业的税前利润。
这篇文章将运用简易的分析来对比其中的差异和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早在1836年,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工厂中就展现出了变动成本法的萌芽,经过后来漫长的发展,一直到上世纪中叶变动成本法才逐渐被会计学家们所认可并沿用至今。
西方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变动成本法来进行产品成本的内部管理,在我国,变动成本法并没有得到广泛沿用,很多公司现依旧选择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概述及理论依据(1)变动成本法的概述变动成本法别称是“直线式成本法”,在一般的公司,变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中把成本习性作为充分条件,生产成本不全部计入产品成本当中,而是将变动生产成本纳入进去,固定生产成本归入到期间成本当中,并用“贡献毛益”这个中间指标来计算税前利润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2)完全成本法的概述完全成本法别称是“吸收式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把成本按照经济用途来分类,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计入到全部的成本当中,只将与成本无关的费用计入到期间费用。
完全成本法就是用“营业毛利”这个中间指标来计算税前利润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方法比较(1)产品成本的构成不同在完全成本法下,计入到产品成本的应该是全部的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的成本部分只有与生产该产品无直接关联的成本,完全成本法并没有将制造费用分开来计算成本。
而在变动生产成本下,固定性制造成本和变动性制造费当作制造费用的两部分,而应当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在产品成本之外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这与完全成本法全然不同。
(2)销售成本与存货成本不同完全成本法下,当期末有存货时,那么在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当期所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要以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这就间接导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一部分会被当期的销售成本所吸收,剩下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便随之结转到下期成为期初存货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