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气候专题复习详解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素材
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张PPT)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 4、降水季节变化大小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 季节变化小。 (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4——9 月份降水占73.8%,冬半年占26.2%。查尔斯顿夏半年降水占 60%,冬半年占40%,分配比较均匀。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 3、气温年较差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较差 小。 (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最热月 平均气温27.4℃,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5℃,查尔斯顿最热月平 均气温27.2℃,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 ,大部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回归线北部,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造成,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 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 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形成了季风。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指不低于10℃,积温在8000℃至 4500℃之间,最冷季气温在0℃至15℃之间的气候类型。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 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 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 南部等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 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 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 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 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 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500毫米,夏季 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 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中国气候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气候必考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多种气候类型。
气候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在长期观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定范围内气候要素变化的总和,它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气候类型众多,主要有寒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其中,以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等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具代表性。
中国气候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南北纬度差异大,由亚热带到寒温带气候一应俱全,纵向气候差异极大;二是华东、华南、华北、西北之间的经度差异大,从而形成了横向气候分带的特征。
因此,中国气候形成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在气候类型多样的中国,气候变化也变得多种多样。
由于各种自然要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气候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比较典型的有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中国北方和南方降水和温度,中国季风格局带来的气温和降水分配差异,地形起伏带来的山地气候和平原气候等。
同时还有干湿差异,风向和风力差异等多种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气温、降水、湿度、风力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影响了农业、水资源、能源、交通等领域的生产和生活。
而急剧的气候变化,则带来了频繁的自然灾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和环境保护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本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确保气候变化问题得到有效的应对和管理。
总的来看,中国气候类型多样,气候变化复杂。
了解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对于地理学、气候学和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类型与分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I.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南北纬度差异、地形气候差异、季风气候特征、热岛效应等方面进行介绍。
地理高考知识点_气候

地理高考知识点_气候气候是指一定区域在长期的时间尺度上所表现出来的天气现象的统计特征。
了解气候知识对于地理学习以及应对高考地理考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理高考中常见的气候知识点。
一、气候分类气候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大类。
1.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两种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全年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热带草原气候则位于热带气候的边缘地区,温暖干燥,降水量较少。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可以分为温暖温带气候、中温带气候和寒冷温带气候。
温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分布均匀。
中温带气候季风明显,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寒冷温带气候气温极低,冻土分布广泛。
3.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主要分为亚寒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亚寒带气候又称为季风亚寒带气候,温度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分布不均匀。
寒带气候寒冷干燥,气温极低,降水量极少。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陆分布、海洋暖流和地形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1. 纬度纬度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纬度越大,暖气流畅越少,气温越低。
因此,赤道和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而高纬度地区则较低。
2. 海陆分布海洋和陆地在吸收和辐射太阳能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海洋的热容量大,热储备能力强,所以海洋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小;而陆地的热容量小,热储备能力弱,气温变化较大。
3. 海洋暖流海洋暖流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暖流能够使得附近地区的气温较高,湿度较大,而寒流则相反。
比如北大西洋暖流使得欧洲比同纬度的北美大陆气温要高。
4. 地形地形主要指山脉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影响着气流的运动和降水的分布。
例如,大山脉会阻挡湿空气的流通,造成降水集中在山脉的风ward面,形成雨影效应。
三、气候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气候变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分布成因全国通用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分布,成因年高考在即,世界气候的不同类型的特点,分布,成因供大家学习参考。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

(2020年1月浙江卷)
丙地东临大西洋,气候却干燥 少雨,说明其成因?
A
地处西风带,
西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 B
太平洋的丰富水汽;
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
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
以形成降水。
G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HF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
E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D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
1.写出每个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2.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以及几内亚 湾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3.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4.索马里半岛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5.纳米比亚沙漠的成因 6.几内亚湾北部冬夏季节的风向及成因
7.索马里半岛冬夏季节的风向及成因
8.索马里半岛渔业资源丰富的季节及原因
1.写出每个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2.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3.澳大利亚东北部冬夏季节的风向及成因
1.写出每个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E 地中海气候 F 温带海洋性气候
2.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纬度低,气温高 东南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夏季;夏季在离岸的西南季风吹拂下,形成 上升补偿流,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丰富
1.写出甲—丁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2.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
1.写出甲—丁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甲:地中海气候 乙:温带海洋性气候 丙:温带大陆性气候 丁:极地气候/寒带气候/苔原气候
2.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 位于温带地区,常年受西风控制 海岸线曲折破碎,受海洋水汽影响大 地势较为低平,且山脉多为东西走向, 对海洋水汽的阻挡作用弱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分布知识点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分布知识点在高考地理中,气候类型分布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知识点。
理解和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对于我们分析地理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气候的主要类型。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热带气候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大致在南北纬 10 度之间,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这里终年高温多雨,是地球上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大致在南北纬 10 度至 20 度之间,如非洲中部、澳大利亚北部和巴西高原等地。
其特点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大致在北纬 10 度至 25 度之间,如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这里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中西部等地。
其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亚热带气候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 度至35 度之间的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日本南部和美国东南部等地。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0 度至 40 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
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 35 度至 55 度之间的大陆东岸,如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日本北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40 度至 60 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北美西海岸等地。
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分配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大陆内部,如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
其特点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高考气候类型知识点

高考气候类型知识点气候类型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了解和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对于气候类型的了解也是必备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高考地理中常见的气候类型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是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的一种气候类型。
其特点是全年降水充沛,温度高,湿度大,并且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在这种气候下,植被繁茂,动植物物种多样,热带雨林成为地球上最为繁盛的生态系统之一。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澳洲东部和南美洲东部。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干旱,夏季湿润,温差较大。
冬季是干燥的季节,气候较为稳定,而夏季则受到季风影响,降雨较多。
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农业发展较为依赖季风的作用。
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的沿海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湿润,夏季温暖而湿润,降水分布较均匀。
由于受到海洋的调节作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域的气温波动较小,适宜农业发展。
四、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加州沿海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而干燥,降水分布不均匀。
地中海气候区域的夏季降水相对较少,适宜种植葡萄和橄榄等作物。
五、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北部、北美中部和欧洲东部的内陆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而湿润,温差极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的降水量较少,适宜发展牧业。
通过对以上几种常见的气候类型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适宜发展的经济活动。
对于高考地理考试来说,熟悉这些气候类型的知识点,有助于答案准确、得分高。
因此,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学习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并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总结起来,高考气候类型知识点是地理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文章通过介绍了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五种常见的气候类型,使考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全面。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浅析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异同、两种气候的相似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相似有两处,其一是分布规律相似,大约位于南北纬20o—35o的大陆东岸;其二是气候特征相似,夏季热而多雨,冬季寒冷且干燥。
二、两种气候的不同点:两种气候虽然在分布规律、气候特征等方面相似,但区别更为显著,具体归纳如下:1、分布上的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东部,主要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的地区,以及日本南部与朝鲜半岛的南端。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20oN—35oN 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沿岸地区、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沿岸地区。
2、成因上的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相同月份同纬度的海洋与大陆形成的气压状况不同。
亚欧大陆东部(东亚的东部)地处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大,导致冬夏两季的风向、风力、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别显著。
从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以看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其中心气压值可达996 百帕。
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称为夏威夷高压,中心气压值可达1026 百帕以上。
在两个气压共同作用下,亚欧大陆东部的夏季,大部分地区吹东南风,其强弱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气压梯度大小,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带来大量降水,所以高温湿润。
相反,从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知,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其中心气压值可达1036 百帕以上),控制范围广,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冷高压,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
而北太平洋北部则形成阿留申低压,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使亚欧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吹西北风,故冬季寒冷干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0—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800—15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25—35度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我国秦岭以南。
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此外,还有日本半岛、朝鲜半岛的南部
3、气候特点(特征):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4、气候形成原因: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猕猴。
灵猫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日本首都东京,科学城筑波。
工业城市横滨。
名古屋、大板、神户、福山、北九州,长崎、广岛、韩国的南部港口釜山,我国特大城市上海,重庆、武汉、广州等,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台湾最大的城市台北。
第二港口城市基隆。
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圣堡罗。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港口城市布里斯班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水稻、柑橘、茶叶、甘蔗等,一年两熟到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