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与应用
荧光定量PCR工作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灵敏度高
由于采用了荧光信号,荧 光定量PCR具有较高的灵 敏度,能够检测低拷贝数 的基因表达。
重复性好
通过标准化和内参基因的 校正,荧光定量PCR具有 较好的重复性,结果可靠。
突变检测
检测范围广
荧光定量PCR可以检测各 种类型的基因突变,包括 点突变、插入和缺失等。
高通量
通过多重PCR和阵列技术, 可以对多个基因位点进行 高通量突变筛查。
准确性高
由于采用了实时监测和荧 光信号,荧光定量PCR能 够提高突变检测的准确性。
病原体检测与鉴定
快速准确
荧光定量PCR能够快速准确地检 测和鉴定病原体,为临床诊断和
治疗提供依据。
高灵敏度
对病原体进行特异性扩增后,荧 光定量PCR能够检测出极低浓度
的病原体。
鉴别分型
通过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可 以对病原体进行分型和鉴别,有 助于了解疾病传播和流行病学调
特点
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可定量分 析、可自动化等。
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1996年
美国PE-Cetus公司推出第一 台商业化荧光定量PCR仪。
1997年
ABI公司推出TaqMan荧光探 针技术。
2000年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始广 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
。
2004年
数字PCR技术问世,实现了单 分子水平的检测。
荧光定量pcr工作原理及应 用ppt课件
目录
• 荧光定量PCR技术概述 • 荧光定量PCR工作原理 • 荧光定量PCR的应用 • 荧光定量PCR的优缺点 • 荧光定量PCR的未来发展
01
荧光定量PCR技术概述定义与特点 Nhomakorabea定义
荧光定量pcr原理及应用

荧光定量PCR原理及应用一、引言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增DNA序列并定量测量样品中特定DNA的数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和应用。
二、荧光定量PCR原理2.1 PCR基本原理回顾在了解荧光定量PCR原理前,我们首先回顾一下PCR的基本原理。
PCR是一种通过反复复制DNA片段的技术,它基于DNA复制的三个基本步骤:变性、引物结合和延伸。
1.变性:将DNA加热到95℃,使其两个链分离成单链。
2.引物结合:将温度降至适合引物结合的温度。
引物是针对待扩增的DNA片段设计的短寡核苷酸序列,它们与待扩增片段的两端互补。
引物结合到待扩增片段上。
3.延伸:在适当的酶的作用下,延伸引物,合成互补链。
通过重复这个循环,DNA片段会指数增加。
2.2 荧光定量PCR原理荧光定量PCR在PCR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引入荧光染料和荧光探针。
荧光染料可以与DNA结合并发出荧光信号,荧光探针可以在PCR过程中实时检测DNA的扩增情况。
1.引物设计:荧光定量PCR需要设计两个引物,一个用于扩增目标DNA,另一个用于扩增内参(house-keeping gene),作为对比和标准。
2.荧光染料:在PCR反应体系中添加荧光染料,如SYBR Green。
SYBR Green可以结合到PCR产物的DNA上,并发出荧光信号。
3.荧光探针:荧光定量PCR还可以使用荧光探针,如TaqMan探针。
TaqMan探针是一种特殊的寡核苷酸序列,它含有两个荧光染料(荧光报告染料和荧光阻断染料)和一个酶切位点。
在PCR反应中,当探针与待扩增片段结合时,酶会切除探针,导致荧光信号的降低。
4.实时检测:荧光定量PCR可以实时检测PCR反应体系中的荧光信号。
荧光信号的强度与PCR产物的数量成正比,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变化,可以定量测量待扩增片段的数量。
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及其应用

荧光定量PCR的循环过程
变性
在95℃下,DNA双链被打开,形成单 链模板。
延伸
在72℃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 始延伸DNA链。
退火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定量分析。
引物设计
引物是荧光定量PCR反应的关 键,用于扩增特定的DNA片 段。引物设计需遵循一定的 原则,如特异性、长度、GC 含量等。
反应条件
荧光定量PCR反应需要设置适 当的反应条件,如温度、时 间、循环数等。这些条件直 接影响扩增效率和准确性。
荧光信号的收集和分析
荧光信号收集
在荧光定量PCR反应过程中,仪器会自动收集每个循环的 荧光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实时监测扩增过程,并用于定量 分析。
由于荧光定量PCR技术采用了标准曲线法, 可以建立统一的定量标准,使得不同实验 之间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缺点
成本较高
荧光定量PCR技术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荧光染料,因此 相对于传统PCR技术,其成本较高。
操作复杂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操作相对较为复杂,需要经过一定的 培训和技术指导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挑战
要点一
展望
荧光定量PCR技术将继续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将 进一步提高其灵敏度、特异性和自动化程度。同时,荧光 定量PCR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为临床诊断和生物科 学研究提供更多有效的工具。
要点二
挑战
尽管荧光定量PCR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 一些挑战和限制,如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成本 和提高检测速度等。未来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以适 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应用场景。
1、试述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及其在临床与科研中的应用

1、试述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及其在临床与科研中的应用
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在PCR反应过程中,通过荧光信号的检测来对PCR产物进行实时定量分析的技术。
1. 原理:
荧光定量PCR利用荧光染料或者荧光探针,标记扩增过程中的每一个循环的产物,这些荧光标记的产物在激发光的作用下会发出荧光。
随着反应的进行,PCR产物不断累积,荧光信号也随之增强。
通过对荧光信号的实时监测,可以推断出样本中起始模板的数量。
2. 方法:
主要方法包括探针法、SYBR Green I染料法和分子信标法等。
探针法使用与目标序列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探针来标记PCR产物。
SYBR Green I染料法则是利用染料与双链DNA的结合特性,将染料添加到反应体系中,随着PCR产物的增加,染料的荧光信号也增强。
3. 注意事项:
荧光定量PCR对样品纯度要求较高,应避免杂质的干扰。
反应体系中的成分和浓度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荧光定量PCR的结果解读需要参考标准曲线,以确定未知样本中的目标序列数量。
4. 在临床与科研中的应用:
在临床应用中,荧光定量PCR被广泛用于病原体检测、基因突变分析、遗传病诊断以及癌症研究等。
例如,用于检测病毒如HIV、HBV等的载量,或者检测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在科研领域,荧光定量PCR可用于基因表达分析、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中。
例如,比较不同组织或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差异,或者研究表观遗传修饰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的来说,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核酸定量分析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荧光定量pcr实验原理与应用

荧光定量pcr实验原理与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的技术。
它利用荧光探针或荧光染料来实现对PCR产物的定量,从而测量样品中相应基因的拷贝数。
本文将介绍qPCR的原理、步骤以及应用。
qPCR的原理:qPCR利用PCR反应体系中的DNA聚合酶,在不断复制DNA的过程中将荧光探针或荧光染料标记的探针与靶标DNA结合,并释放荧光信号量。
PCR反应过程中,荧光强度与反应体系中的DNA 量成正比。
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度,可以在PCR反应结束后测量靶标DNA的数量。
qPCR的步骤:qPCR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反应体系的制备和实验操作。
反应体系的制备:反应体系中主要包括模板DNA、引物和荧光探针等。
引物是两个齐端互补的DNA片段,能够在相应的温度下与模板DNA进行互补配对,从而在PCR反应中扩增目标DNA片段。
荧光探针是一种含有荧光染料和荧光猝灭剂的DNA分子,可以与PCR产物的靶标DNA结合,通过荧光信号来定量PCR产物。
实验操作:qPCR的实验操作包括PCR反应的设置和荧光信号的测量。
在PCR 反应中,引物和荧光探针与模板DNA结合,通过PCR反应体系中的DNA聚合酶进行扩增。
在PCR反应结束后,通过荧光信号的测量来定量PCR产物。
荧光信号可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器进行测量。
qPCR的应用:qPCR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1.基因表达分析:qPCR可以对特定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从而研究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变化。
2.病毒和微生物检测:qPCR可以检测病毒和微生物的DNA/RNA,从而进行快速和准确的病原体检测。
3.遗传疾病的诊断:qPCR可以检测遗传疾病相关基因的突变和拷贝数变化,从而进行遗传疾病的诊断。
4.转基因生物检测:qPCR可以对转基因生物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进行检测,从而进行转基因生物的鉴定和检测。
qPCR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重复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等领域。
荧光定量pcr实验原理与应用

荧光定量pcr实验原理与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DNA扩增技术,通过检测PCR反应体系中的荧光信号实时监测DNA的合成量。
这种技术结合了传统PCR的高效性和荧光探针的高度特异性,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病原体检测、基因定量、基因型鉴定等领域。
一、原理荧光定量PCR利用荧光信号与PCR产物数量呈正比的原理,通过实时监测PCR反应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强度变化来确定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初始量。
在PCR反应中,荧光探针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并发出荧光信号。
随着PCR反应的进行,产物数量逐渐增加,荧光信号也随之增加。
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增长曲线,可以确定初始模板DNA的数量。
二、应用1.基因表达分析:荧光定量PCR可用于实时监测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检测靶基因的mRNA量来研究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情况。
2.病原体检测:荧光定量PCR可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体的存在,如病毒、细菌等,对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基因定量:荧光定量PCR可用于定量分析基因拷贝数、基因表达水平等,对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诊断有重要作用。
4.基因型鉴定:荧光定量PCR可用于检测基因型多态性,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缺失等,用于遗传学研究和个体鉴定。
三、优势与传统PCR技术相比,荧光定量PCR具有以下优势:1.高灵敏度:荧光信号与PCR产物数量呈正比,可实现低拷贝数DNA的检测。
2.高特异性:荧光探针设计精准,可准确识别靶基因序列,避免非特异性扩增。
3.实时监测:可实时监测PCR反应过程中的荧光信号,得到实时、准确的反应动态信息。
4.高准确性:荧光定量PCR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
荧光定量PCR作为一种高效、高灵敏的DNA定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荧光定量PCR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荧光定量pcr实验原理与应用

荧光定量pcr实验原理与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定量DNA或RNA分子。
本文将介绍荧光定量PCR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原理1. PCR反应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体外扩增DNA序列的技术。
在PCR反应中,通过加热使DNA双链解旋成单链,然后利用引物(primer)与目标序列互补配对,聚合酶(polymerase)在引物的作用下沿着模板链合成新的互补链。
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每个循环会使目标序列数量翻倍。
2. 荧光探针荧光探针是一种特殊的引物,在其5'端连接有一个荧光染料(如FAM),在3'端连接有一个荧光抑制剂(如BHQ1)。
当荧光探针与目标序列互补配对时,聚合酶可以沿着模板链合成新的互补链,并将荧光染料从抑制剂中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会导致荧光信号强度随着PCR反应进行而逐渐增加。
3. 标准曲线为了定量PCR反应产生的荧光信号,需要建立一个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是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目标序列样品,通过在PCR反应中使用不同浓度的目标序列样品,可以建立一个荧光信号强度与目标序列浓度之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可以用于计算未知样品中目标序列的浓度。
二、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检测的DNA或RNA提取出来,并用电泳等方法检查其质量和纯度。
将样品稀释至适当浓度,并制备好质控样品和模板对照。
2. PCR反应体系制备根据PCR反应体系所需的组分(如聚合酶、引物、dNTPs等)按比例混合,并加入模板DNA或RNA,最终制备出PCR反应混合液。
3. 荧光探针设计和合成根据目标序列设计荧光探针,并将其合成。
荧光探针需要与引物配对,共同作为PCR反应体系中的一部分。
4. PCR反应程序设置根据所选用的PCR仪器和荧光探针类型设置PCR反应程序,包括温度梯度、反应循环数、荧光信号检测时间等。
5. qPCR实验将PCR反应混合液加入PCR管或板中,放入PCR仪器中进行反应。
荧光定量PCR技术

荧光定量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简称qPCR)是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多样性分析方法,它能够对DNA 分子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一、原理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常规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通过添加与PCR产物相关联的荧光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的定量变化来确定PCR反应中目标DNA的含量。
具体原理如下:1. 引物设计:根据目标D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这两个引物分别作为PCR反应中的前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可以在PCR扩增的过程中特异性地结合到目标DNA序列的两端。
2. 荧光探针选择:为了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数量,需要选择一个荧光探针来标记目标DNA。
常用的荧光探针包括TaqMan探针、Molecular Beacons以及SYBR Green等。
3. 扩增过程:在PCR扩增过程中,前向和反向引物将目标DNA序列作为模板进行扩增。
同时,荧光探针与PCR扩增产物结合,并通过荧光信号被激发发出荧光。
4. 荧光检测:荧光定量PCR装置能够检测到荧光强度的变化,并根据标准曲线进行定量计算。
荧光信号的强度与PCR扩增产物的数量成正比。
二、优势荧光定量PCR技术相比于传统PCR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灵敏度: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DNA,其灵敏度通常可达到单拷贝水平。
2. 高特异性:由于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目标DNA的选择性很高,几乎不会产生假阳性结果。
3. 定量精确:通过荧光信号强度的定量变化,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够准确测定PCR扩增产物的数量,从而实现对目标DNA的定量分析。
4. 速度快:相比于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反应时间更短,结果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得到。
三、应用领域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疾病诊断和基因表达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基因表达分析: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定量检测不同基因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方面
临床检测
疾病的临床早期诊断 疗效的考评
遗传病的诊断
等位基因的检测 多基因遗传病的突变检测 基因表达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的检测
肿瘤的诊断
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
研究方面
药物及医疗相关
新药研发 药物疗效研究
分子生物学方面
研究各种处理对细胞中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 比较染病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各种mRNA含量差异 DNA或RNA的转染量与实验结果关系的研究 基因整合拷贝数的研究
2 引物
生物信息分析 NCBI
总原则与普通PCR相同:
避免引物二聚体,避免二级结构 扩增片段长度(80 – 300 bp) 推荐做跨intron设计
INTRON 2 EXON 2 EXON 2
EXON 1 EXON 1
DNA
RNA
荧 光 定 量 引 物 设 计 PCR
Taqman 探 针 设 计 原 则
原理:每一段DNA都有其独特的序列,也就有了独特的熔解曲线形状,应用 饱和荧光染料和高分辨率的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可精确对样品的基因型进行分
析,精度可达单碱基差异。 不饱和染料
饱和染料
溶解曲线
1 突变扫描和基因分型的遗传分析方法
2 在PCR结束后直接运行高分辨熔解
3 需要特殊荧光定量PCR仪
饱和染料种类:
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与应用
研究生现代分子实验基础 李文娟 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
Outline
应用
基本原理
方法
定量PCR实验设计
数据处理
一、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
核酸的定量(RNA、DNA的定量) 核酸定性分析如SNP分析
基因型分析
RNA变异分析 溶解曲线分析 (HRM)
核酸变异
Taqman探针分析法 复合探针法 高分辨率熔解(High-resolution melting,简称HRM)分析法
应用在突变扫描、序列配对、基因分型、甲基化分析等
如:SNP分析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
人类基因组中的单碱基突变 大约93%的基因至少含有一个SNP
No template control 确认
35 Cycles内无引物二聚体产生
三、荧光定量PCR标记方法
1 非特异性荧光标记: 2 SYBR Green 特异性荧光标记: TaqMan法
分子信标法-Molecular Beacon
复合探针法-Amplisensor 高分辨率熔解(High-resolution melting,简称HRM)
表达差异
各种核酸染料 Taqman探针 分子信标 复合探针等
如:用SYBR Green I进行GMO定量
转基因生物又称遗传修饰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
,经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
因微生物和转基因动物。
目前为止,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40余个国家
5 PCR误差控制
防止人为污染
使用Master mix
配置预混体系
设置生物学重复(不同个体----3-8个)
技术性重复 阳性及阴性对照 (复孔----3次)
6 预期用哪种分析方法
单标准曲线法 双标准曲线法 2 -△△Ct法
预期用哪种分析方法直接涉及到PCR板上的孔设置
SNP分型的意义
可能引起疾病或疾病的易感性 作为基因缺陷型疾病的标志物 SNP的漂变可作为进化研究手段 药物的抗药性研究
方法: HRM分析
如:甲基化
HRM分析
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基因表观修饰方式之一,真核生物中的 甲基化仅发生于胞嘧啶,即在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作 用下使CpG二核苷酸5’-端的胞嘧啶转变为5’-甲基胞嘧啶。 DNA甲基化通常抑制基因表达,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 化和表达。这种DNA修饰方在不改变基因序列前提下实现对基因 表达的调控。脊椎动物DNA的甲基化状态与生长发育调控密切相 关,比如在肿瘤发生时,抑癌基因CpG岛以外的CpG序列非甲基 化程度增加,CpG岛中的CpG则呈高度甲基化状态,导致抑癌基 因表达的下降。阅微基因通过以下方法提供甲基化检测服务:
缺点:仪器受限
可检测已知和未知SNP;
<400bp扩增产物内SNP,灵敏度和精确度100%。
几种方法的比较
方法
SYBR Green I 方法
优点
适用性广 灵敏 方便 便宜
缺点
引物要求高 易出现非特异性带
适用范围
适合科研中对各种目的 基因定量分析,基因表 达量的研究,转基因重 组动植物的研究
特异性高
1 目标样品准备 mRNA (mRNA或cDNA)
cDNA
DNA
质粒
●DNA纯度:OD260/OD280=1.8,1.6 -2.0之间 ●DNA用量:0.05 ng –100 ng ●RNA纯度:OD260/OD280=2.0 ●cDNA用量:1-100 ng 总RNA反转录的cDNA取1 uL
mRNA 逆转录的选择
逆转录引物选择
引物 特异性 反应效率
Oligo dT
Random hexmer Specific primer
中
低 高
低
中 高
下游应用:是否检测其它基因? Abundant RNA的干扰:mRNA or total RNA? 检测灵敏度是否足够?
逆转录酶
SuperRT 逆转录酶(RNase H-) HiFi-MMLV逆转录酶(RNase H-)
相同模板进行96次扩增,终点处产物量不恒定; Ct值极具重现性
Ct值特性 2 与模板量的对应性
模板DNA量越多,荧光 达到阈值的循环数越少,即 Ct值越小。
Log模板起始浓度与Ct 值呈线性关系。
Ck
Sample
104 Ck 102
Cycle number
Lg of DNA concentration
SYBGreen法溶解曲线
特异性
荧光定量PCR反应性的确认
线性关系、扩增效率确认
PCR扩增效率(E):0.9-1.2
相关系数(R2):大于0.98 标准曲线斜率: -3 - -3.5
检测灵敏度确认
35 Cycles内可得到好的定量结果 如果采用SYBR检测方法,30 Cycles内无非特异性产物扩增
标准曲线样品——标准品
标准品梯度稀释方法
从标准曲线入手,分析内参基因 – 目的基因扩增效果
-- 融解曲线:单一特异性产物 -- 扩增曲线:Ct值 -- 标准曲线: 扩增效率尽量高,目的基因 尽可能接近内参基因
7 定量PCR板的设置
单标法
96孔板设置举例
样本处理与RNA提取
外界刺激 – 10分钟 – 可检测的表达改变 样品离开定义环境 – 2分钟内 –固定、裂解细胞 RNA样本保存液 Trizol 超纯RNA提取试剂盒 RNA的评价与鉴定 - 完整性 - 纯度 小心DNA污染! - 使用DNaseⅠ - 引物设计 - 以RNA作PCR阴性对照
二、基本原理
1 实时定量PCR技术:
利用荧光信号的变化实时检测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 扩增产物量的变化,通过Ct值和标准曲线的关系对起始模板 进行定量分析 与常规 PCR技术比较: 终点产物 定量和定性分析 无法对起始模板准确定量 无法对扩增反应实时检测
定量PCR仪
2 系统组成
电脑
分析软件
研究方面
植物学方面:
转基因植物中基因拷贝数与性状的关系 监测转基因植物中基因拷贝数的变化 转基因植株早期的筛选 监测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变化 研究新的药物及方法
动物学方面:
动物疫情监测 新的防止疫情发生及控制的药物及方法的研究 转基因动物中目的基因拷贝数与品质的关系研究 及早期筛选
EvaGreen®、LCGreen、SYBR® GreenER™和SYTO 9 染料
HRM分析仪器:
美国Idaho公司:LightScanner96 美国:Rapid Cycler; Bio-Rad:Precision melt supermix(EvaGreen染料)
优点:高通量、简单、快速、高灵敏度、成本低廉 避免污染造成的假阳性;
试剂及耗材 扩增曲线
3 常用名词概念
荧光阈值 Ct值
溶解曲线
扩增曲线
荧光基团
荧光检测元件
荧光阈值
平台期 Rn(荧光强度)
前15个循环信号作为荧光 本底信号(baseline) 荧光阈值的缺省设置是3~ 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的标准偏 差的10倍 手动设置:大于荧光背景 值和阴性对照的荧光最高值; 进入指数期的最初阶段 真正的信号:荧光信号超过 阈值
Lg-liner phase Threshold
Baselin e Cycle(循环 数)
Ct值
Ct值的定义: PCR扩增过程中,扩增 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 的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 环次数
Rn(荧光强度)
Ct value
Cycle(循环数)
Ct值特性 1 重现性
纵 轴 : 荧 光 信 号 量
横轴:PCR反映循环数
标识管理
食物种转基因成分规定:欧盟出台转基因产品的标识制度(1990)
,规定0.9%阈值标准(2003)
食物中不同程度的混有转基因成分
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大米 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番茄 抗杀草剂 草甘膦 BT蛋白 苏云金杆菌基因 抗虫 抗冻蛋白 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