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梦想·新教育 ——新教育生命叙事
关于新教育生命叙事

关于新教育生命叙事新教育生命叙事是一种传达教育理念和鼓励学生自我认知和成长的方法。
它的基本理念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着自己的经验和过去的经历,并可以在自己的故事中找到自我认知和成长的机会。
新教育生命叙事源于美国的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心理学著作《自我》。
新教育生命叙事的目的是通过自我认知和反思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经历和成长。
它以个人故事为中心,学生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来了解自己,同时也可以了解他们的同伴。
这种教育方法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过去,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未来。
新教育生命叙事有几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了解自己的个人故事。
学生必须了解自己的故事,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分享,以便帮助自己和他人更好地了解自己。
第二个阶段是分享自己的故事,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个阶段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建立情感联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三个阶段涉及到为自己的故事编写和创造意义。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可以开始反思和分析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并从中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
这种教育模式的优点在于,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故事中找到启示和帮助。
它的重点在于学习和摆脱错误或挫折过程,并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来帮助他人。
在新教育生命叙事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成长历程和个性特点,并能更好地应对来自社区和同伴的压力。
同时,新教育生命叙事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通过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他们立即感受到这种拥有个性独特性的力量,这会让他们更好地接受和认可自己独特之处。
最后,通过新教育生命叙事的方法,学生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从而达到更丰富和充实的教育体验。
学生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并更愿意向家长、同学和社区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故事。
在新教育生命叙事中,学生们可以肆意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并在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的同时树立自己的身份认同感。
这种教育方法为孩子们织出了一个具有个性、交流和共同目标的环境。
生命教育叙事范文(优选4篇)

生命教育叙事范文第1篇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当前我国整体教育体系中,学校尚未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只有接受生命教育,才能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产生一定的生命感悟,实现健康成长。
因此基于生物教育与生命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尝试将生命教育融入到生物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生物教学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更深刻的感悟,进而产生珍惜生命的情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唯有如此,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挥出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实施更为全面的教育和指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合理的指引,促进初中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递进式生命教育的实践措施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递进式生命教育,应该对生物教学内容和生命教育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生物教学和生命教育的契合点,进而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指导,促进生命教育作用的发挥。
1.情境教学,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生物教学中融入递进式生命教育,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生物教学和生命教育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体系中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不断的挖掘和学习,为学生后期深入学习生命教育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所以在融入递进式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生命教育实际情况构建特定的教学情境,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
如在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入生命教育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生命相关知识学习兴趣加以培养,为后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教学情境,“家里的盆栽一般会放置到什么地方?你知道为什么这样摆放吗?要想让植物旺盛的生长在摆放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逐步产生对生命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物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植物生命的延续需要多种元素的相互配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向人生命的延续延伸,促进学生对人生命的价值形成初步认识。
新教育生命叙事

新教育生命叙事用优秀传统文化润心成就xx幸福人生xx回民学校xx“人无特色不立,校无特色不兴”。
2014年暑假开始,我校开始在新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定位将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一直持续至今。
传统文化提倡孝德育人,让学生内心的成长从懂得感恩开始。
我校通过多种形式营造传统文化的育人氛围,使师生礼仪更规范,使师生的思想都得到扎实的成长。
一、共同学习《弟子规》,用古圣先贤的思想教育孩子学会感恩2017年我所带的班级有幸成为我校《弟子规德育成长日记》实验班。
《弟子规》许多人都听说过,甚至读过。
《弟子规》就是让我们懂道德、明事理,坚定“圣与贤可驯致”的信念和目标。
《弟子规》共七章113件事,包含道德品质的多个方面:孝、悌、谨、信、仁、爱,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做一个浩然正气、心怀坦荡的谦谦君子。
道理看似简单,却如白居易深有感悟的那句:“三岁孩童能道得,八十老翁做不得。
”《弟子规德育成长日记》正是从力行的角度出发,把一句句文言文转化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动要求,通过一件件的小事,在点滴中不断提升自己,最终成就孩子不平凡的人生。
而实施《弟子规德育成长日记》是个需要打组合拳的教育活动,这个过程需要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需要孩子的认真学习落实,更需要家长的长久的配合和坚持。
因为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起心动念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要坚信好孩子是教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中用耐心、陪伴和坚持去成就我们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中运用正确的方法,不溺爱,不放纵,使孩子在懂理、明理的基础上,学做事(包括家务),在做的过程中长养孩子的孝心、感恩心、意志力和能力。
在活动开始前,有家长问,开展这个教育活动能提高成绩吗?甚至有的家长担心会不会影响孩子成绩?我们肯定的告诉家长:孩子德行好、习惯好、成绩自然好,因为《弟子规德育成长日记》是成就孩子整个人生的教育。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纷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着力所能及的行孝事情,虽然这些小事看来微不足道,但是却实实在在感动着每一位父母的心。
新教育生命叙事范文

新教育生命叙事范文教育是一场花开花谢的生命叙事。
在这个叙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引导者,家庭是陪伴者,而教育是连接起这一切的纽带。
教育开始于孩子的出生。
孩子的出生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潜力。
教育就像春天的阳光,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
在家庭中,孩子接受到了最初的关爱和教育。
通过陪伴、照料和引导,他们逐渐成长起来。
随着孩子的进入学校阶段,教师们接过了家庭的接力棒,成为了孩子们的新引导者。
他们用知识和智慧的火炬点燃了孩子们内心的求知欲,开启了新的学习之门。
在课堂上,教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他们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启发他们追求卓越。
在他们的引导下,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获得了成长和进步。
教育之所以继续是因为它是一个不断的过程。
教育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不断地叙述着他们的故事。
在这个叙事中,有成功与失败,有挑战与困惑,有欢笑与痛苦。
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学生的个性和品格,培养了他们的坚韧和勇气。
教育的生命叙事还包括了学生对社会的回馈。
教育使得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他们成为了教育传承的一部分,继续传递知识和智慧,影响他人的生命。
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启发他人的成长和进步。
教育生命叙事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积极进取、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在这个叙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他们通过教育的熏陶和引导,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激情,拥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们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新的教育生命叙事中,教育不只是为了学生的个人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只有这样,教育的生命叙事才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为学生和社会带来持续的启迪和助力。
新生命教育叙事的范文

新生命教育叙事的范文在我们身边,生命的脆弱时而发生,生命的浪费时而出现,在我们感叹知识文化技能不可缺少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生命话题的教育,重视孩子对生命的感悟,以下是范文栏目小编为您整理新生命教育叙事的范文,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新生命教育叙事的范文1有人说: “你不能延长生命,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我想要大声说:“我虽然不能选择谁做我的学生,但是我可以选择让我的学生更幸福的学习;我虽然不能选择我们教室的位置,但是我可以选择让我们的教室充满活力;我虽然不能选择我们的课本,但是我可以选择让我的学生更加有意义的学习,让我们长岭镇中心小学三(一)的六十个孩子的生命更加幸福、完美!”朱永新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遍大地,连我们这偏远的乡镇小学也沐浴春日的温暖。
****年,周校长在学校进行新教育实验,我们就如跨上了一辆幸福列车,我与我们班的六十名旅客,追求理想,驶向幸福的远方。
第一站晨诵---拥抱晨曦,向着黎明晨诵,给孩子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
用优美的诗歌,师生美妙的诵读,开启一天快乐的学习之旅。
晨诵是我们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
每天早上,我与六十名孩子们,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互相激励。
诵读金子美玲、金波的儿童诗,感受孩童的纯真;生日送诗,这首简单的小诗对于过生日的他来说,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物。
三年级后,我们制定晨诵朗读计划,班里选出两名领读员,每天早上按时领读晨诵。
第二站班级文化布置---徇丽多彩教室是我们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每个学期都要组织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我们这幸福列车的旅客们,为建设和谐、温暖的班级积极出力。
李子彤从家里端来了漂亮的文竹,范凤翔拿来爷爷的书法作品,淘气可爱的荆雪超搬来了一盆可爱的金鱼。
我们在这看着不断生长的绿植,看着自由自在游泳的金鱼,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新教育生命叙事范文

新教育生命叙事范文
《新教育生命叙事》
新教育生命叙事,是一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征程。
在这个教育叙事中,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创造。
新教育生命叙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他们鼓励学生思考、探索、质疑,并给予他们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空间和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出潜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潜能。
新教育生命叙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新教育生命叙事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中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新教育生命叙事倡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学校不再局限于教育学生的智力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审美、技能等多方面的素养。
在这样的教育叙事中,学生可以学会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从而成为自己生命叙事的主人。
新教育生命叙事,是一场教育变革的革命。
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将学生的健康成长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相信在这样的教育叙事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命叙事,成为一个积极、自信、有责任感的人,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新教育生命叙事教师教育小故事七篇

把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它也应该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
教了一年低年级语文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要想吸引低龄儿童的注意力,最好的就是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语文课成为孩子们求知的乐园。
要想激发课堂兴趣,塑造高效课堂,首先应该创设一个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情境。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夜雪》,当时刚好下了一场大雪,而我们班的窗外就是一丛葱郁的竹子。
本来不该讲《夜雪》这一课,可是为了使孩子们更能深刻理解这首诗的情境,我把这首诗提到了前面来讲。
记得那天,我先是带着孩子们出去玩儿了会儿雪,他们在雪地里追逐奔跑,玩儿得开心极了。
回到教室后,我问到:下雪天的天色是什么样的?很多孩子马上就回答出来了:很亮,比平常还要亮。
我又让孩子们观察了大雪中的竹子,许多纤细的枝条都被压弯了。
很快便有聪明的孩子猜出来我们要学习的是《夜雪》这首诗,而在窗外茫茫大雪的伴随下,我们这一课开展的无比顺利,他们也很快理解了诗意并背会了这首诗。
其次,高效的课堂应该由老师主导,并且以学生为中心。
平常总觉得我所教的一年级还小,许多事情需要我带领孩子们去理解学习,而忽略了教室是他们的舞台,应该给他们更多发挥的余地。
今年的元旦,我没有给孩子们准备节目,而是让他们自己排演。
当孩子们排好找表演给我看时,我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他们自己选择了我们学过的一篇寓言故事,排演成了一个小小的课本剧,其中头饰、台词、动作,都是他们自己改写编排的。
虽然他们表演的还很稚嫩,没有舞蹈惊艳,没有诵读有气势,可是我没有拒绝他们的节目,这是孩子们的心血,也是他们给我惊喜。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不要小看每一个孩子的潜力,打开蚌壳,也许他们每个人都孕育着璀璨的珍珠!最重要的,想要营造高效、有趣的课堂,一定要有营造和谐、亲切的课堂气氛。
老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尤其是低年级老师,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差,“武力制服”似乎成了低年级老师常用的办法。
新教育生命叙事-我的教育故事-教育小故事五篇

新教育生命叙事-我的教育故事-教育小故事五篇我的教育故事(01)在班级管理中,真是有许许多多的学问。
教学是常备常新,班级管理也是如此。
开学初,我在思考:这个学期怎样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更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呢?在一次偶然的课间,天气非常的沉闷像是马上要下雨的样子,我漫步在操场的花坛旁无意间我发现很多的蚂蚁在集体搬运一个远远大过它们身体几十倍的食物。
当时我深深的被这群团结力量如此强大的蚂蚁感动了。
哎,有了,前几天还在苦思冥想的管理问题有了眉目了。
我高兴得像个孩子不停的说:我们五年三班不正需要这种蚂蚁精神吗?蚂蚁是团结的象征,是力量的象征。
37个同学37只蚂蚁。
对,号召全体同学研究蚂蚁精神,时刻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手拉手共同进步是我们不变的信念。
时刻记住憧憬未来做好时代的主人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站在我旁边的学生见我自言自语的说就我问:“XXX,你有什么了?”老师有了使我们班成为优秀班集体了的法宝了。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照射到"老师和集体的光芒"。
我决心把五年三班打造成蚂蚁团队。
我想出了这个值得尝试的"打造蚂蚁团队"办法。
也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蚂蚁团队,每个小团队以"小蚂蚁"的图案粘贴。
它的寓意在于,每个同学都是班级里的一只小蚂蚁,由一个个小蚂蚁团队完善成一个大的蚂蚁团队。
班集体就是由如许的"小蚂蚁团队"才能组分解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平常在团队中开展竞赛,使同学们互相帮助,配合进步。
课上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和孩子们说了我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孩子们的强烈热闹响应,不到十分钟的工夫,一个个"小蚂蚁团队"就自由组成了。
每个团队的名字也从孩子们精灵般的小脑袋瓜里产生了。
分别是:向日葵,胜利,阳光,钉子,超出,爱心。
带着同学们美妙盼望的一个个"小蚂蚁团队"产生了。
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它的作用呢?又是我要考虑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梦想·新教育
新教育生命叙事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题记
<壹>
2002年,苏州,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出版,全国兴起一股“新教育理念”的思想旋风。
书中倡导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让师生与崇高精神对话,要做到这一点的最好途径之一是读书。
同年冬,北方小镇,晚上10点,昏黄的灯光勾勒出一排瓦房,一排自行车,这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的学生宿舍区,“嘟——嘟——”伴着哨声,几位值班教师正打着手电筒巡视,督促没有休息的学生抓紧时间熄灯睡觉,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随着老师们的脚步声渐渐走近,一个躲在自行车后的13岁的女孩儿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她手里紧紧拿着一本书,看着自行车与墙壁之间的那团影子,心里多么希望它无限地扩大,大到能把她遮挡得严严实实,她又好希望自己的身体无限地缩小,这样,阴影就能遮住她,就不会被别人发现。
“过来了,过来了”她的心咚咚直跳,低下脑袋,缩成一团,耳朵里只有老师的脚步声,她生怕老师走过来,训斥她一顿,啊,那将会多么难堪啊!“千万别发现我,千万别发现”那一刻,静极了,所幸,万幸,老师没有注意到这里,径直离开了。
啊,她一下子放松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今晚又能看书了。
”她一边愉快地想着,一边轻手轻脚从自行车的丛林里歪歪扭扭出来,来到路灯下,那儿的灯光更明亮一些,就着光,她翻到刚才看的那一页,埋头读起来。
夜,安谧,又祥和起来,等她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睛里闪着带点愉悦的满足的光,时间也是凌晨两点了。
就这样,她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牛虻》《茶花女》《泰戈尔文集》
她之所以通宵达旦地阅读,是因为这些书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
学校里的馆藏图书本来不外借,但是图书管理员老师知道她作文写得好,有意培养她,就破格借书给她看,她当然加班加点地读书了,对于一个爱读书又没钱买书的孩子来说,有书读,是多么大的恩惠啊!书籍,好像有着无的魔力,可以让她忘记寒冷,忘记疲倦,忘记饥饿,忘记穷困,徜徉在书海里,她便是彼时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这个路灯下夜读的女孩,就是我。
那时候,我想,如果人人都有一本书,可以自由地读,该多好!
<贰>
2012年,周末,屋子里,妈妈和女儿,墙壁上的时钟滴答滴答。
小姑娘正伏在书桌前写作业,只见桌上有厚厚的一摞书,课本、练习册、试卷、作文本、作业本,不止一类。
年轻的妈妈里里外外忙着,不时过来看看。
“妈—,我写完这道题能出去玩一会儿吗?”近似于乞求的声音。
“你才写了几个题啊?!就想着玩,快点写!拖拖拉拉,什么时候能写得完啊?!”妈妈没好气地说。
小姑娘撇了撇嘴,红了眼圈,低下头继续做题。
门外传来小孩子追逐打闹的声音,格外响亮,也格外刺耳。
小姑娘的字开始写得歪歪扭扭,她想着赶快写完。
果不其然,又过了半个小时,“妈,我的语文写完了,我放在书包了。
妈,我能出去玩会了吗?”声音里有了一点底气。
妈妈的语气也缓和下来,“不能出去玩,在院子里玩十分钟就行,再回来写数学。
”小姑娘赶紧打开房门,却也只是孤零零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用脚踢踢砖块,或者抬头看看白云。
“灿灿,这是你写的字吗?!擦了重写!你看看写得东倒西歪的,越写越差劲!”妈妈手里拿着她的作业,横眉怒目。
她慢腾腾走向了房间。
“还是这么不长进!你看,这次考试,你都没考过人家婷婷,你是真不会嘛你是马虎,你看写字还能出错,你做事情就不能认真点吗?!……改不过来,今下午甭想出去!……”
一个月后,傍晚。
房间里传来孩子的哭声,还有爸爸的训斥声。
“学会撒谎了你!一周不写作业,对你妈说老师没布置,对老师说我们带你出去玩,没时间做作业!你真行啊你,灿灿!竟敢学会撒谎啦!以后还敢不?……如果你老师不给我打电话,我们还都蒙在鼓里嘞,……你说—,你为啥撒谎?!……爸爸妈妈每天辛辛苦苦上班,是让你学着撒谎的吗?!……”
小姑娘只是不停地掉眼泪,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知道哭,过来!把作业补上,补不完,你甭想睡觉啦!”
众人劝和。
“怎么不给她买几本课外书看啊?”有人问。
妈妈不置可否,“哪有时间看课外书啊,光作业就写到晚上九点,这还是紧催着。
再说了,她课内的知识还掌握不好,吃不透,再学课外的,那不两头都弄不好吗?我也不奢望她别的,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了就行啊。
”
这个小姑娘是我的侄女,小学三年级。
她曾经对我说,“姑姑,我能不能上完三年级就不上学了啊?三年级的作业是二年级的一倍还多,我们老师这次让从第一课写到第十六课啊!”
那时候,我想,如果人人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该多好!
<三>
2013年,全国约有500所学校加入新教育试点,数百万教师接受新教育理念濡染。
同年,大家闲聊,记取两个母亲的发言。
“我每天给我闺女辅导功课,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多,她脑子又笨,我给她讲好几遍她都听不懂,特别惹人生气。
每次辅导完功课,都折腾得我心力交瘁。
学习上没指望,又没有别的特长,你说说以后可怎么办啊……唯一可取之处就是爱看书,可是作文又写不好,我只希望她长大后能自己养活得了自己,爱看书的话当个网络写手也行啊……哎……千万别一无是处啊,有时候一看见她,就烦。
”
这个母亲的孩子13岁。
“我给孩子报了辅导班,周六上午学钢琴,下午学跳舞。
周日上午学钢琴,下午写作业。
这样搭配起来,她不就有兴趣了嘛。
人家某某某每周开车送孩子去滨州学画画呢!教育孩子要舍得投入才行,不然长大了没什么特长的话,怎么和别人竞争啊?!要多方面培养啊!”
这个母亲的孩子7岁。
这两位母亲是我的同事,职业,教师。
那时候,我想,如果天下父母都打心眼里认可阅读,该多好!
<肆>
2014年.新教育理念正在全国各地多所学校落地生根。
同年,偏远地区,一所乡村小学。
五年级二班。
班内学生阅读兴趣广泛,男孩子倾向于小说、科幻、探险类书籍,如《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漫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福尔摩斯侦探集》;女孩子倾向于校园小说,如马小跳系列,米小圈系列,及《杨红樱文集》《励志女生日记》,校园文艺等,最受学生欢迎的仍然是童话、故事、诗词、漫画、人物传记,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一千零一夜》《民间故事传说》《圣经故事》《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假如我有三天
光明》,《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最不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各类作文辅导书,他们说读得不过瘾。
然而,班级人均图书量却不能达到人手一册。
学校图书馆不向学生开放,班级图书角是孩子们自己筹书设立的,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阅读需求,常常是一个小组合看一本书,很不方便,也降低了孩子们的阅读数量。
一学期,有的同学能阅读五本书,有的却连一本都读不完。
而且,阅读质量也参差不齐,文化水平高的家长,会主动给孩子买好书来读;文化水平低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不支持,以为是乱花钱,还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更是没有好书可读了。
班内也组织了读书活动,如“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香小名士”“经典诵读”“诗词小能手”“师生共度一本书”“我的书单”“每天10页书”等。
还设立了班级的“每周一课”,“每周一文”在“每周一课”上,师生共同了解一位伟人事迹,欣赏一幅世界名画,聆听一曲世界名曲。
“每周一文”,是将名家作品张贴在教室内,供学生阅读背诵。
很遗憾的是,“每周一课”“每周一文”只坚持了半个学期,大家了解了贝多芬及《月光曲》《致爱丽丝》,达芬奇及《蒙娜丽莎的微笑》,梵高及《向日葵》,班得瑞及其轻音乐,久石让及《天空之城》等,背诵了朱自清的《春》《匆匆》《背影》
虽然班级阅读的活动不是很多,质量不是很好,但聊胜于无,而且伴随着书香的浸润,班内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能力也明显增强,最主要的是,每一个孩子都爱上了读书,课间,常常看到孩子们手捧一本书,静静阅读的情景。
家长也反映,孩子回到家,做完作业,就看书,是件好事。
这帮孩子是我的学生。
那时候,我想,如果新教育理念在我们这里落地生根,朱永新教授亲自来我们这里看一看,让我的学生人人都有书,可以尽情地读,该多好!
弹指一挥间,匆匆十二年。
在艰难的求学岁月里,是阅读开启了我的人生之门,指引了我的前进道路。
在摸索前进的工作中,也是阅读给了我启示,给了我智慧。
在纷繁复杂的实际生活中,在一次次思想的困惑、交锋中,更是阅读带给我心灵上的快乐与安宁,带给我视角的转变与内心的宽厚。
我从阅读开始改变,也由衷希望人人都参与阅读。
且不要问阅读有何意义,指向何方,是乐是苦,去读就是了。
不仅是读书,还是读人,不仅是读人,还是读自然。
阅读,是和我们生命等长的事。
<伍>
2015年3月,我校全面推开新教育实验,建设书香校园,全力支持师生阅读。
新教育东风终于来到,我们满怀欣喜迎接这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的季节,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