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树
高中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知识要点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知识要点梳理(浓缩要点,值得印发)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有16本。
高中教学时间紧,无法穷尽这些教材和知识,但应该把重点教材的要点知识给学生讲解或者复印给学生。
小说几乎是全国卷必考文本。
今天推送《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的知识要点梳理,由某名校高三备课组整理,也适用于中国小说欣赏。
刚好一张8K双面纸,试卷大小。
值得印发给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很有必要。
比如2018年全国卷三考查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有道问答题是: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6分) 显然就和《外国小说欣赏》第八单元的“虚构”一章不无关联。
附录: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有16本。
其中标为红色的教材,是各地选修较多,或者和高考关联相对紧密的。
一.诗歌与散文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二.小说与戏剧4.《中国小说欣赏》5.《外国小说欣赏》6.《中外戏剧名作欣赏》7.《影视名作欣赏》三.新闻与传记8.《新闻阅读与实践》9.《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四.语言文字应用10.《语言文字应用》11.《演讲与辩论》12.《文章写作与修改》五.文化论著研读13.《先秦诸子选读》1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5.《外国文化著作选读》16.《中国民俗文化》第一单元:叙述1. 叙述角度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如莫泊桑的《项链》。
有限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_基础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_基础知识归纳第一单元◇《桥边的老人》——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选》海明威,美国小说家,“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老人与海》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太阳照样升起》描写了在欧洲参战的青年流落巴黎街头的生活情景,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他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伊甸园》《死在午后》《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等中长篇小说。
“冰山原则”是海明威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理论。
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另外八分之七在水下。
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也没必要写得太过直露。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
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这种理论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
《老人与海》简介: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整理话题概念、举例、重要观点和解释叙述叙述角度:小说要有一个讲述的人,即故事由谁来讲。
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我的叔叔于勒》是孩子在讲故事。
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是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是无限的(全知)。
传统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全知视角,莫泊桑的《项链》也是。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
(《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但是全知视角)第三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但它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
小说家根据审美和预先设定的阅读效果选择人称。
契诃夫的《万卡》就采用了第三人称,但里面人物的信和内心独白是第一人称。
既利于交代背景,也有利于抒发感情,令人心酸落泪。
第二人称“你”既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又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场景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有大小场景之分。
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是生活的横截面。
场景的功能:可以(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文铺垫)(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注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区分)主题写作目的不外两种:讲故事和讲道理。
小说宽泛意义的主题称为“母题”。
有时材料比作家想要表达的更有思想。
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张“形象大于思想”,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小说通过形象将“理”蕴涵其中。
小说通过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主题,因此主题就有多种可能。
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种模糊处理,说不尽的主题,反而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人物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贴着人物写,就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贴着人物的言行写。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及考点整理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整理一、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二、单元专题涉及的作家作品外国小说知识汇总一、了解八个单元十六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美国)(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爱尔兰)(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3.《炮兽》雨果(法国)(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2)艺术特色A.对照法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
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俄国)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艺术特色】(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
(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
以欢乐喜悦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
(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5.《丹柯》高尔基(苏联)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手法(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巴西)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树

情感育人 教学技能 知识积累
学生成果 展示(活动 图 片或视频)
图书馆
地方风俗(建 筑 风土人情) 网络影视
活动室
课堂生成
社会资源
学校资源
最大限度的 利用课内资 源
课 程 资 源 开 发
合理开发课 外资源
丰富的校园生活
多媒体进入课堂
俄罗斯建筑
巴黎歌剧院
风情万种的俄罗斯女郎
档案室与图书室
不 足 之 处 请 老 师 们 批 评 指 正
8.虚构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1
帮助与锻炼
基本与延展
话题
思考与实践
阅读
精读 略读
链 接
教 学 建 议
延伸与印证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2
帮助与锻炼
基本与延展
话题
思考与实践
阅读
精读 略读
链 接
教 学 建 议
延伸与印证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2
帮助与锻炼
基本与延展
话题
思考与实践
阅读
精读 略读
链 接
立体式 整合教材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序号 课程标准(选修)
内容
1.叙述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第一单元 桥边的老人 (3)考查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第一单元 墙上的斑点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1)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2)了解场景描写方法和场景效果 第二单元 炮兽 (3)考查风景的意义和风景描写在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 第二单元 安东诺夫卡苹 地位变化 果
总 目 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提高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总结1

了解《外国小说欣赏》的知识体系作者世界学生世界研究者抽象出来的世界人物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美国)(1)主题:通过描述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露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爱尔兰)(1)主题:通过描述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情感。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3.《炮兽》雨果(法国)(1)内容:描述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奖惩分明、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2)艺术特色A.对照法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画得犹如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
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俄国)通过描述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暮秋狩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旧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迷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难过和感伤。
【艺术特色】(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
(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
以欢乐喜悦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狩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
(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5.《丹柯》高尔基(苏联)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勇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手法(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巴西)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迪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进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
同时鼓励人们要勇于为梦想打拼。
(三种人:爆米花小贩、矿工、圣地亚哥)7.《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活泼、天真、热情、渴望受关注及胸无城府、率真个性、为爱义无反顾艺术特色:正面描述与侧面描述相结合的人物塑造方式。
高中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整理

小说赏析知识提要概述:●四大文学类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小说: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传统运行方式)“摇摆”(现代运行方式)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如何赏析小说题目:线索;悬念;寓意;主题。
一、叙述:二、场景:●什么叫场景?场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篇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
★小说场景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①给全篇“定调”(一般置于小说开头,交代故事发生背景) :热爱、赞扬、批判、向往、反对、喜爱、憎恨……②营造意境、渲染气氛:欢快、悲伤、压抑、轻松、紧张、和谐、纷乱……③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一般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之中)④导引人物出场;(铺垫,一般置于人物出场前)⑤烘托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衬托、一般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⑥具有象征意义,深化小说主题。
(照应,置于小说结尾)三、主题:●小说主题的实现:①小说的忌讳:“主题鲜明”②形象大于思想:“情”大于“理”;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③模糊处理:朦胧美(隐喻、象征)④主题的表现:多元化(复杂性、矛盾性)★怎样分析小说的主题:①从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入手: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②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③从题材中寻找:作者在小说题材确定时,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其中蕴藏着小说的主旨。
如战争题材的小说往往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为主题。
④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入手: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高中外国小说文学常识

高中外国小说文学常识高中外国小说文学常识1.《桥边的老人》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
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我们高一学过他的短篇小说《老人与海》,文中的女工桑地亚哥有着“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2.《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费吉尼亚伍尔芙的代表作品。
这部作品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3.《炮兽》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安东诺夫卡苹果》是俄-国作家蒲宁的作品。
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5.《丹柯》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
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的代表者”。
他的主要作品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长篇小说《母亲》,诗歌《海燕之歌》。
6.保罗戈埃罗,巴西作家,被认为是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炼金术士》。
7.《娜塔莎》节选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除此书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8.《素芭》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的作品。
1913年作品《吉檀迦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家。
9.《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
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
10.《在桥边》是德国小说家伯尔的作品,成名作《火车正点》已成为联邦德国“战后文学”(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1.《牲畜林》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作品。
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等。
12.《半张纸》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作品。
13.艾萨克什维斯辛格是美国犹太裔小说家,197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山羊兹拉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 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 价重点培养批判质疑能 力 通过具体成果或实践 活动考查学生的小说 鉴赏水平
阅读积累 阅读兴趣 文化视野
审美与批判
阅
读
评 价 建 议
成果与实践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1
个人魅力 插图 综合性学习 资料袋
阅读其他 版本教材
社区公园 时事(伦敦骚乱)
情感育人 教学技能 知识积累
学生成果 展示(活动 图 片或视频)
图书馆
地方风俗(建 筑 风土人情) 网络影视
活动室
课堂生成
社会资源
学校资源
最大限度的 利用课内资 源
课 程 资 源 开 发
合理开发课 外资源
丰富的校园生活
多媒体进入课堂
俄罗斯建筑
巴黎歌剧院
风情万种的俄罗斯女郎
档案室与图书室
不 足 之 处 请 老 师 们 批 评 指 正
6.结构
7.情感
(1)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 第七单元 山羊兹 处理 拉特 (2)考查小说的情感要素及其与作品内容、题旨的关系 第七单元 礼拜二午 (3)了解现代小说的情感状况 睡时刻 (1)理解“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2)了解“虚构”“事实”“真实”“想象”这些概念的区 别与联系 (3)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虚构能力 第八单元 沙之书 第八单元 骑桶者
立体式 整合教材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序号 课程标准(选修)
内容
1.叙述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第一单元 桥边的老人 (3)考查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第一单元 墙上的斑点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1)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2)了解场景描写方法和场景效果 第二单元 炮兽 (3)考查风景的意义和风景描写在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 第二单元 安东诺夫卡苹 地位变化 果
沙 市 七 中
王 丽 丽
高 中 语 文 选 修 外 国 小 说 欣 赏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1.总目标
2.学段目标
说课标
1.教学建议 2.评价建议
说教材
1.编写意图
说建议
3.课程资源开发
2.编排特点
3.立体式整合教材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1
探究 实践 运用
过程与方法
理解 探索 领悟
培养
知识与能力
教 学 建 议
延伸与印证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以第二单元为例: 思考:分析《炮兽》中的人物性格 体会《安东洛夫卡苹果》动静皆宜的特点 实践:用文字表达雨后黄昏和雨后清晨的景色。 分组写场景,评比优胜者。 用文字表达雨后黄昏和雨后清晨的景色。 分组写场景,评比优胜者。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二单元为例: 《雨果文集》 《雨果传》 《蒲宁回忆录》 《蒲宁文集》等
文体方面可为写作 借鉴
编 写 意 图
短篇为主,适当节选长 篇中的经典章节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扫除阅读陈见发现别样方式
多举例 少纠缠
洗清陈旧
审美活力 有利激趣
深入浅出
思考与实践写作结合
选文的 可读性
纲举目张
“点”“面” 结合
编 排 特 点
实践性
寓教于乐
动手动脑与动笔 完成领会与掌握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总 目 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提高
丰富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能够分析小说对 一些问题的表述
加深对外国 小说文化意 义的理解
学 段 目 标
能够判断外国小 说的类型
学会把小说作为整 体进行分析和评价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选文为外国小 说的经典篇目 考虑到小说发展史 创作、方法、小说 流派及国家地区
考虑到高中 生认知能力承 受力与鉴赏能 力
第四单元 娜塔莎 第四单元 素芭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5.情节
(1)理解故事与情节的关系,认识情节展开的途径及其效果 (2)体会小说情节与细节的关系,增强在阅读 和写作中对 第五单元 清兵卫与 细节 的敏感把握 葫芦 (3)了解“突发性事件”和“危机爆发”等小说情节的运行 第五单元 在桥边 动力 (1)体悟好的小说结构所应具有的特点 (2)了解结构的构成方式 第六单元 牲畜林 (3)了解“生活的横断面”是如何作为一种小说结构方式的 第六单元 半张纸 (4)了解现代小说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 中心结构的特色
8.虚构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1
帮助与锻炼
基本与延展
话题
思考与实践
阅读
精读 略读
链 接
教 学 建 议
延伸与印证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2
帮助与锻炼
基本与延展
话题
思考与实践
阅读
精读 略读
链 接
教 学 建 议
延伸与印证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2
帮助与锻炼
基本与延展
话题
思考与实践
阅读
精读 略读
链 接
2.场景
3.主题 4.人物
(1)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2)考查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 第三单元 丹柯 的意义 第三单元 炼金术士 (3)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1)认识小说中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3)了解“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