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介绍
法国作家莫泊桑简介

法国作家莫泊桑简介莫泊桑人物简介居伊·德·莫泊桑(1850.8.5~1893.7.6),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
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
其中许多作品流传深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等。
莫泊桑人物生平1850年8月,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
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
他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评论,见解独特。
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栋别墅里。
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玩耍,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一起聊天、干活。
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
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
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是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布耶。
路易·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到巴黎入大学学习法律。
同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
在军队中,他亲眼目睹了危难中的祖国和在血泊中呻吟的士兵,心里十分难过。
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1871年,战争结束后,莫泊桑退役回到巴黎。
为了谋生,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长达数十年,这些经历使他对小职员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境界有了深刻的认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主题。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简介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简介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是十九世纪法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生动的描写、深入的人物刻画和富有启示性的情节而闻名。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作品精彩纷呈,涵盖了多种题材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汇集了他最具代表性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下面将为您介绍其中几篇精选作品。
一、《项链》《项链》是莫泊桑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该小说以一个珍贵的项链为主线,讲述了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女人因遗失贵重项链而陷入困境,为了弥补损失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小说通过揭示贫富之间的差距以及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执着来反映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悲剧。
莫泊桑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和盲目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二、《如意珠》《如意珠》是一篇富有励志色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勤奋和机智的女主人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命运的故事。
故事中,女主人公以聪明才智与坚强毅力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展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进取精神。
莫泊桑通过这个故事向读者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人们不断拼搏追求梦想。
三、《她与他》《她与他》是一篇浪漫而深情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男女主人公在海滩上偶然相遇并迅速坠入爱河的故事。
他们之间的对话和情感的描绘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心灵共鸣和爱的力量。
莫泊桑通过这个简单而美丽的故事传达了爱与美的主题,令读者为之动容。
四、《月亮》《月亮》是一篇奇幻与幽默并存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聪明和勇气成功战胜上天的故事。
故事中,主人公通过巧妙的策略和坚定的信念,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尊严。
莫泊桑通过这个惊险又妙趣横生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勇气的力量。
通过《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读者们可以领略到莫泊桑独特的文学魅力,感受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这些作品无论是情节、人物塑造还是意境,都将带给读者无限的思考和共鸣。
因此,《莫泊桑短篇小说选》值得每位文学爱好者品味和收藏。
关于莫泊桑的文学常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莫泊桑的文学常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深入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残酷性,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本文将介绍莫泊桑的生平和文学风格,并探讨他对现代文学的巨大影响。
莫泊桑生于1850年,逝世于1893年,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文学创作和思想表达的道路上。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以及人们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的作品汲取了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思想,以真实和生动的方式展现了人类的复杂性。
莫泊桑的文学风格独具特色,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种种迷茫和矛盾。
他的作品常常以写实的手法呈现,直接触及读者心灵的最深处。
同时,莫泊桑的作品也熔铸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莫泊桑的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人性、社会问题以及道德伦理的讨论,激发了许多作家对文学表达的探索。
他的作品也因其超越时代的主题和普世的艺术价值而被广泛传播和阅读。
莫泊桑的作品中,尤其以《羊脂球》、《姑娘的一生》和《笑面人》等为代表的作品被誉为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和评论家的称赞。
总而言之,莫泊桑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影响了后世文学界。
通过对他生平和文学风格的介绍,本文旨在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莫泊桑的文学常识,并认识到他对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布局和组织方式,通过合理的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中的内容。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引出文章要讨论的主题——莫泊桑的文学常识,并对整篇文章的概况进行简单描述。
其目的是吸引读者,引起他们对莫泊桑的兴趣,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对莫泊桑的生平和文学风格进行详细介绍。
在莫泊桑的生平部分,可以涉及他的早年经历、教育背景、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使读者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莫泊桑的简介及作品

莫泊桑的简介及作品莫泊桑(1850-1907),原名罗伯特,1850年4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米兰,是19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他既有小说家的才能,又具有社会洞察能力,他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莫泊桑的简介及作品》将对莫泊桑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的简介做一番介绍。
莫泊桑的子女时期被称为“莫泊桑孩子时代”。
他从小生活在家庭,但在家族环境中他受到严格的约束,他叙述自己家庭及家族生活的作品很有影响力。
他受到家庭教育的疏忽,与他祖父及父亲的关系不够融洽。
1862年,他从中学毕业,进入米兰大学跟随教授学习,受到教授对莎士比亚家庭和小说的影响,最终决定成为小说家。
莫泊桑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小说,他的著作以尤其充满活力的语言诠释生活的各种情感,其中一些在主要家庭背景中勾勒出了莫泊桑家族的生活和文化,有些讲述了独立女性和贫困阶级的生活,有些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感情的复杂性。
他的短篇小说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篇是《憔悴新娘》(1890年),也是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叛逆的女孩的故事,展示了憔悴“新娘”的生活,及其被社会制约的摆脱和解放的过程。
莫泊桑的另一部重要书籍是《南方的新郎》(1891),讲的是一个南方男孩因为与贫寒的家庭恩怨纠葛而离开家乡,前往北方的故事。
作品勾画出了美丽而又悲哀的南方男孩,表达了他对家庭责任和社会自由的思考。
此外,莫泊桑还创作了一批中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安娜玛莉》(1898),这部小说描述了一个安娜玛莉看似表面上包容爱情最终被强加上不负责任的婚姻的灾难之路,反映了当时封建制度下的自由和人生追求的抉择。
莫泊桑的小说融入了现实、神秘及文学禁忌,作品提出了社会问题,具有社会批判性和色彩。
其作品《意大利人的情景》(1904)被称为20世纪“第一部国家史”,他的作品对于揭示道德衰败、腐败和社会均衡的中世纪伦理情感重新激发了兴趣。
整部作品不仅洞察人性而且追求艺术,莫泊桑刻画人物立体丰满,不仅具有描述力,而且勾勒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人性,让读者可以看到其中一些更加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道德思考。
莫泊桑介绍

创作背景
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 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 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 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 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 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 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 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
莫泊桑介绍
CONTENT
一 作者简介 二 作品介绍பைடு நூலகம்三 创作背景 四 对作品的理解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1850年8月5日出生于法国西部诺曼底省 图尔维尔阿尔克镇一个没落小贵族的家庭。最擅长的题材是他 亲身参加过的普法战争、长达十年的小职员生涯和青少年时代 在诺曼底故乡的生活,这三种环境为他的短篇小说提供了极为 丰富的题材。
莫泊桑的父亲偷香窃玉、穷奢极侈,侵吞母亲的财产,以致造成父母间关 系的最后决裂。这就是莫泊桑日后写了大量以父母离异而造成家庭悲剧为题材 的短篇小说的原因。
人物生平:
13岁时莫泊桑进入鲁昂的高乃依中学,在这他的文学修养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著名诗 人和戏剧家路易.布耶成了他的导师,布耶欣赏他的一首诗歌:“人的生命有如船在 海上驶过的水痕,慢慢儿远、慢慢儿淡。”另一位严师则是福楼拜。福楼拜着力培养 莫泊桑力透纸背的文笔,洞察事理的眼力以及剀切中理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这位大师 告诫他:“不论一个作家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 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 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这两位严师把莫泊桑的学步之作 统统当做废纸,禁止他发表。中学毕业前,布耶过世,莫泊桑与福楼拜相处默契,成 了忘年交。
莫泊桑介绍

• 莫泊桑于1850年8月出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 莫泊桑于1850年 1850 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 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 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 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 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爱好文学, 人。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 学作品发表议论,见解独到。莫泊桑出生不久, 学作品发表议论,见解独到。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 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而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 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而分居了, 一个别墅里。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游玩, 一个别墅里。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游玩, 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 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 一起聊天、干活, 一起聊天、干活,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 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 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 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 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 者和助手, 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 一位老师。 一位老师。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 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 布耶。 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布耶 是他 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 布耶。 路易·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 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 路易 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 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 世上不知有多少人,为着疏懒误了自己的人生。奋发, 世上不知有多少人,为着疏懒误了自己的人生。奋发, 活动。做事,谈话考虑问题之类, 活动。做事,谈话考虑问题之类,对某种人是很困难 的事。 的事。 • 只要有一种无穷的自信充满了心灵, 只要有一种无穷的自信充满了心灵,再凭着坚强 的意志和独立不羁的才智,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的意志和独立不羁的才智,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够成功立业的人,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够成功立业的人,都因为把 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致默默无闻。 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致默默无闻。 •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 也不是那么坏。 也不是那么坏。 • 宗教,就是为了要塞满天国的财库, 宗教,就是为了要塞满天国的财库,而让人们松 开他们的钱袋口,或是使口袋变成空无一物的东西。 开他们的钱袋口,或是使口袋变成空无一物的东西。 • 魅力,眼神,微笑, 魅力,眼神,微笑,语言是女人用来淹没男人和 征服男人的洪流。 征服男人的洪流。 • 人生活在希望之中。旧的希望实现了, 人生活在希望之中。旧的希望实现了,或者泯灭 新的希望的烈焰随之燃烧起来。 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随之燃烧起来。
莫泊桑介绍

• 他师从福楼拜,从福楼拜那里,他继承客 他师从福楼拜,从福楼拜那里, 观写实的创作倾向。 观写实的创作倾向。 • 他是十九世纪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重要代表作家, 的重要代表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 短篇小说大师,素有“短篇小说之王” 短篇小说大师,素有“短篇小说之王”的 美誉。 美誉。
Hale Waihona Puke • 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因文 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 名而蜚声文坛,备受赞誉和瞩目, 名而蜚声文坛,备受赞誉和瞩目,而另一 方面他却因为生活极端的放浪不羁而驰名 巴黎。 巴黎。 • 他创作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十年,也是他与 他创作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十年, 病魔顽强抗争的十年, 病魔顽强抗争的十年,在这十年间他将自 己的创作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己的创作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共创作了 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 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三 部游记以及一些文学理论著作。 部游记以及一些文学理论著作。
《项链》 项链》
莫泊桑
• 他,英年早逝,创作生涯也只有短短的十 英年早逝, 然而在法国文学的苍穹上, 年,然而在法国文学的苍穹上,他却无疑 是一颗最耀眼的流星。 是一颗最耀眼的流星。 • 1850年他出生于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小城。 年他出生于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小城。 年他出生于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小城 1893年他病逝于精神病院内,死前曾经三 年他病逝于精神病院内, 年他病逝于精神病院内 次试图自杀。 次试图自杀。
莫泊桑

1.莫泊桑主要著作书目有: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集》
《一场夜宴》
《温泉》
《俊友》
《羊脂球》
《项链》
《一生》
《漂亮朋友》
《不可抗拒的爱》
2.莫泊桑主要作品简介:
《羊脂球》:莫泊桑的成名作。小说描写了一个为生活所迫落入烟花的善良女子“羊脂球”面对祖国山河破碎,对兽性发作的侵略者义愤填膺,而与这一烟花女子同车的资产者却寡廉鲜耻,置国家安危与尊严不顾,勒迫“羊脂球”委身于侵略者。事后,却对她倍加轻蔑,显示自己的“高洁”。作品深刻尖锐,构思巧妙。福楼拜曾说:“你可以深信,这篇短短的小说将留传后世。你那资产者的面孔多么惟妙惟肖。”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成就最高,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短篇小说脍炙人口,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场面,以小见大,发掘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生活的真实。他的作品构思布局颇具匠心,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故事结尾又耐人寻味。莫泊桑不论描写事件,还是刻画人物,多采用白描手法,文笔简洁明快,朴素自然。代表作品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莫 泊 桑
(一)生平简介
基·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正如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朱尔·勒梅特尔所说,莫泊桑在世界文学史上“几乎是一位无可指责的作家”。俄国的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认为莫泊桑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莫泊桑的《羊脂球》使他一举成名,他自己说:“我像流星一样进入文坛。”而屠格涅夫对此却早有预见:“他不是一颗一闪而灭的火星。”托尔斯泰对莫泊桑也曾有过盛誉,他认为莫泊桑的作品具有“形式的美”和“真实的爱憎感”,他之所以成为天才的作家,就是因为他“不是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莫泊桑的至友左拉,对莫泊桑更是倍加颂扬,他说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赞叹”。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莫泊桑的许多作品誉为佳作。莫泊桑的愤世嫉俗,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对拜金主义、尔虞我诈的丑恶现象痛心疾首,莫怪恩格斯说:“我应该向基·德·莫泊桑脱帽致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项链介绍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于1884年的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
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料,项链在回
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
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 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 《项链》采用了以物写人的手法,将项链作为一条主线, 从它与人物的多重关系出发,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为、语言 和心理活动,使读者透过项链对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了然。
创作背景
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
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
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
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
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 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 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 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
文坛地位:
在19世纪的法国文坛上, 莫泊桑是继雨果、巴尔扎克、 司汤达、大仲马、左拉、福 楼拜等一大批杰出文学家之
后著名作家,特别是他的中
短篇小说尤为出色,因而有 “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
人物生平:
莫泊桑的母亲出身并非名门望族,但是殷实的资产阶级家庭,聪慧绝伦、
温文尔雅,通晓四、五种外语,酷爱文学艺术,与福楼拜是莫逆之交。莫泊桑 出生不久,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居,莫泊桑跟随母亲,在母亲身边度过了幸福 的童年。莫泊桑不少短篇都是母亲为他提供的题材,即便在他成名以后,母亲 仍是他的忠实的读者和直言不讳的批评者。
海上驶过的水痕,慢慢儿远、慢慢儿淡。”另一位严师则是福楼拜。福楼拜着力培养 莫泊桑力透纸背的文笔,洞察事理的眼力以及剀切中理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这位大师 告诫他:“不论一个作家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 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 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这两位严师把莫泊桑的学步之作 统统当做废纸,禁止他发表。中学毕业前,布耶过世,莫泊桑与福楼拜相处默契,成
莫 泊 桑
外国文学史
汇报人:杨 倩
新闻九班 12号
CONTENT
一 作者简介 二 作品介绍 三 创作背景
四 对作品的理解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1850年8月5日出生于法国西部诺曼底省
图尔维尔阿尔克镇一个没落小贵族的家庭。最擅长的题材是他
亲身参加过的普法战争、长达十年的小职员生涯和青少年时代 在诺曼底故乡的生活,这三种环境为他的短篇小说提供了极为 丰富的题材。 这些作品歌颂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表现了农村的习俗
对作品的理解 她“觉得”自己是为奢华而生的,虽然她对上流人的生活一无所知,只是管中 窥豹,瞻其表象而已。所以她想都没想到那项链会是假的。她没有想到,一个身
份本来高贵的人,又何必需要外在物品来标示高贵?这种阶级差异带来的自卑、
不安全感,蒙骗了她的判断和想象力。即便马蒂尔德是怀疑过,只是开不了口去
问“她的朋友”,也足以看出她作为下层阶级人的特点——事前谄媚,事后惧怕。 再开点脑洞,如果我是那位借项链的主顾,动点歪心思,可以从马蒂尔德这样虚 荣又胆小的穷人身上骗到不少钱。这样的骗术现在也应该挺常见的了。如果说对 我的启示的话,我的感受是:不管自己的现在身份是高贵还是低贱,都要有一颗 平等且自由的心,以此支撑自己作出理性的年莫泊桑通过中学会考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这一时期莫泊桑查阅了形 形色色的案例,这些案例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普法战争爆发,莫泊桑他创作了大量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在他一系列描写普法
战争的小说中,充分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无能,占领军无耻的荒唐行为以及一些
和世态,真实地反映了小职员的单调刻板的生活。它们在艺术
上各有特色、并不雷同,犹如宝石上的各个校面,共同折射出 灿烂的光芒。 赵少侯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发表
译作,尤以五十年代的成果最为丰硕。他的译作除了一些长篇
小说和莫里哀的剧本之外,以莫泊桑、法朗士和都德等的中短 篇小说居多,其中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选译了二十二篇,它们 基本上都是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品。
理解
《项链》这篇短篇,和莫泊桑其他的短篇不同,这篇算是我从头到尾能猜到情
节发展的。因为故事情结比较贴近生活,也很容易代入。读第一遍的感受并不是
“束缚”这层含义,而是虚荣的毁灭性。马蒂尔德接连做出了几个选择,一步步
把自己的命运推向了无力挽回的悲剧中。命运的分水岭,以及读者最大的疑问在
于:“为什么马蒂尔德不去问一下项链的价钱?为什么她没有去质疑项链的真 假?”对贵族、上流社会的生活抱有不切现实的想象,从文首大段的伏笔可以看 出,马蒂尔德梦想着上流人生活中浮华的用品、饰品。
莫泊桑的父亲偷香窃玉、穷奢极侈,侵吞母亲的财产,以致造成父母间关
系的最后决裂。这就是莫泊桑日后写了大量以父母离异而造成家庭悲剧为题材 的短篇小说的原因。
人物生平:
13岁时莫泊桑进入鲁昂的高乃依中学,在这他的文学修养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著名诗
人和戏剧家路易.布耶成了他的导师,布耶欣赏他的一首诗歌:“人的生命有如船在
“残忍”的农民的英雄壮举。他认为这一切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滑稽可笑的世界恐怖上 去。 莫泊桑倡议每人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写一篇小说,1880年结集出版,是为《梅塘之夜》。 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即在其中。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重要小说,一举成名。
他的文学生涯自此开始。
莫泊桑的传世佳作大多是在1880-1890这十年间创作的。1893年与世长辞,年仅4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