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学习笔记培训课件
(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学习笔记.pptx

1、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 ) 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 积极 发展少数民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族都有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各少数民族在全国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代 表,至少有代表一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全国代 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重要会议,都提供有关民族语言文 字进行诉讼和辩护。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公民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各少数民 族都有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 3、如何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
6、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
学海无涯
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 式,不能因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就歧视或侮辱他们;一个民族某种风俗习惯的保持或 改革,应由该民族的干部群众去决定,别的民族或个人不能强制或干涉;任何民族不能以 本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或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 习 惯,去处理与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4 、什么是民族问题?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和不同民族集团间在社
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民族问题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民族团结教育课件ppt

目前,我国各民族之间呈现出和谐、稳定、繁荣的局面。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 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不断加 强。
02
CHAPTER
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各民族文化的特点
汉族文化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文化具有 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特点,强调和 谐、包容和融合。
藏族文化
政策扶持
国家应制定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 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普及
加强民族地区的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各族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 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民族团结的意义
01
02
03
国家稳定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基 础,只有各民族之间相互 团结,才能实现国家的长 治久安。
维吾尔族文化
维吾尔族文化融合了东西方元素,具 有热情奔放、多元共存的特点,舞蹈 、音乐和美术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藏族文化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 的艺术风格,包括唐卡、酥油花、藏 戏等。
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的历史
中国各民族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 交流历史,如丝绸之路、茶马古 道等,这些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多个角度分析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包括政策制定、教材编写、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等 方面,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民族团结教育的瓶颈
分析民族团结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提出突破的建议。
民族团结教育的需求与供给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分析民族团结教育的问题,发现供需之间的差距和不匹配,提出相 应的解决方案。
提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建议
民族团结完整PPT课件(2024)

19
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01
02
03
04
语言多样性
中国拥有众多民族语言,各民 族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
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服饰多样性
各民族传统服饰丰富多彩,反 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
审美观念。
饮食多样性
各民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形 成了多样化的饮食习俗和美食
。
艺术多样性
各民族音乐、舞蹈、戏剧、美 术等艺术形式各异,展现了多
03
多元文化政策与民族尊重
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促进
民族团结。
25
社会治理与民族团结
基层治理与民族参与
加强基层治理,推动各民族参与社会治理,提高民族自治能力和水 平。
社会组织与民族协作
发挥社会组织在促进各民族协作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民族团结 进步。
公共安全与民族稳定
当代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
流更加频繁和深入。
当代中国的文化整合与民族团结
中华文化认同
强化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各民 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
2024/1/28
多元一体格局
推动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文化多样 性。
文化交流与互鉴
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 互鉴,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
民族团结完整PPT课件
2024/1/28
1
目 录
2024/1/28
• 民族团结概述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 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 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 • 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 • 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民族团结教育培训课件

展和共同富裕。
民族团结的意义
01
02
03
加强民族认同
民族团结有助于增强各民 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 成更加紧密的民族关系。
促进文化交流
民族团结可以推动各民族 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提高国家竞争力
民族团结可以凝聚全国各 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提 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 竞争力。
02
加强民族团结的具体措施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各级 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 ,确保各族群众从小树立 正确的民族观。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的支持力度,推动地区经 济社会的均衡发展,缩小 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加强民族团结宣传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广泛 宣传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 和事迹,弘扬民族团结精 神。
打击侵犯少数民族权益的犯罪行为,维护 社会治安。
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关系
民族政策是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
民族政策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地规定了如何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具有更强的 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法律法规是民族政策实施的重要保障
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可以有效地保障民族政策的实施,确保少数民族的权益 得到切实保障。
外部势力干预
某些外部势力试图利用民 族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破 坏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的发展趋势
政策支持
政府不断加强民族团结 教育,推动各民族共同
发展进步。
社会参与
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 个人参与到民族团结事 业中,形成良好社会氛
围。
文化交流
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 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
解和认同。
教育普及
民族团结教育逐步普及 ,提高各族群众对民族
《民族大团结》PPT教学课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
4.法律4依据
5.实施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 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表现 a.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 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左上起蒙古字,藏文, 维吾尔文,壮文
14
b.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 历史文化遗产。
15
c.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 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略、兴边富民行动等措施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17
西部大开发三 大标志性工程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西气东输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1979年,孔 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 区岗巴县委副书记。与藏族群众结下了 深厚的友谊。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赴 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当他了解到 农牧区缺医少药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 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 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 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 止。1992年底,孔繁森继续留在西藏直 到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 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 时年50岁。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意义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 ,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民族团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和 合作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
发展。
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保障,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 济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
人际关系。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祖 国统一PPT课件
目录
• 民族团结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祖国统一历史进程与现状 • 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举措 • 民族地区发展成就展示及政策支持 •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 面临挑战及未来展望
01 民族团结基本概 念与重要性
民族团结定义及内涵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 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 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பைடு நூலகம்
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 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 结。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 、共生互补的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指各民族在 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认同中华 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和共同性, 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01
02
03
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分裂危机加剧。
抗日战争时期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 共同抵抗外敌入侵。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 和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 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 国。
当代两岸关系发展及挑战
《民族团结》课件

01
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增多,对民
族团结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球化对民族团结的机遇
02
全球化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为各民族共同发展提供
了平台,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团结的策略
03
应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跨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间的相
互理解与认同。
新时代民族团结的新挑战与机遇
民族团结的实践与案例
03
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 通过政策扶持和投资,民族地区经济得到 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民族地区文化繁荣 各民族文化得到充分保护和传承,同时相 互交流融合,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谐 民族团结政策的实施,有效化解了民族矛
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如民族分裂势力、宗 教极端势力等对民族团结构成威胁。 新挑战 新时代为民族团结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各民族可以更 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发展。 新机遇 应加强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各族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同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应对策略
民
第族
一 章
课团 件结
PPT
目录
壹
目
貳
录
叁
民 族 团 结 的 重 要 性
肆
各 民 族 文 化 的 融 合
伍
民 族 团 结 的 实 践 与 案 例
陆
加 强 民 族 团 结 的 措 施
民
第族
二 章
要团 性结
的
重
历史背景
长期分裂与统一
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分裂与统一两种趋势,民族团 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团结免费课件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意义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长 治久安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 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
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措施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 流和融合;推动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形成各民 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全社 会共同关注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 合作;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05
06
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03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经济互补性发展
1 2
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各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如自然资源、 劳动力、技术等,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实现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各民族地区经济 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 、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为民族地区经济 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文化
01
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尊重和保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 一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加强民族团结的措施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保障各民族平等权益;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发 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民族团结学习笔记二
时间: 2018 年 4 月 20 日 16:1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省有 个少数民族成分, 41 万余人,有五种宗教,信教群众近三百万人。
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 国家制定了《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1、党的民族政策
即“平等、团结、发展、繁荣” 。
(1) 坚持民族平等与团结。
这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 本政策。
各民族不论大小,不论其先进和落后,在一切权利上平等。
不允许任何民族享有特权,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和压迫。
(2)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 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3)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 荣。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地点:三楼会议室 主持人:李增盛 主讲人:梁桂香 学
习内容:
【会议学习】 学习形式:集体学习
记录:陶治芳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组织单位:学管处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55
(4)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6) 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7)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8) 团结民族上层爱国人士。
2、党的宗教政策。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 宗教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我们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
(2) 公民有信仰宗教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自由;
(3) 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
(4) 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的问题;
(5) 宗教活动要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进行,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取缔和打击利用宗教活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6) 要善于体察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区别和联系,警惕和反对任何利用宗教来分裂人民,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7)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反对外国势力干预我国宗教事务,支配我国宗教团体;
(8) 争取、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鼓励他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
(9)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 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教育,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11) 鉴于现有佛教道教寺观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进行正常宗教活动的需要,今后一般不再新建寺观。
如因合理安排宗教活动场所需新建寺观,需从严掌握,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核,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
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必须依法进行登记。
新建、重建寺观教堂须经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批准。
3、坚决取缔邪教组织。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制造和散布迷信邪说蛊惑、蒙骗他人,发展和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其主要特点是:制造教主崇拜;编造和散布“世界末日”邪说;进行精神控制和人身摧残;非法聚敛钱财;仇视社会,敌视政府;攻击、诋毁宗教和宗教爱国组织;宣传神秘主义,散布迷信,反对科学;进行秘密活动。
对邪教组织要严格防范,坚决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