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企鹅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巩固8和9的加减法。
2、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3、感受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一、看蓝猫图片引入电脑演示:蓝猫图片师:小朋友们看谁来我们的教室做客?你们喜欢蓝猫吗?你为什么喜欢蓝猫呢?师:对了,蓝猫知识丰富,勇敢,它能告诉我们许多的知识。
今天蓝猫想考考我们的小朋友,你敢接受它的挑战吗?电脑继续演示:蓝猫问:“你知道哪种小动物生长在南极吗?”生:小企鹅师:大家喜欢小企鹅吗?师:是啊,小企鹅白白的肚子,胖乎乎的身子,确实很招人喜爱。
这节课,范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到南极走一趟,去瞧瞧可爱的企鹅。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1、指导学生观察主情境图电脑演示:先出示主情境图中海岸上左边的6只企鹅图,再出示右的3只企鹅图。
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左边有6只企鹅,右边有3只企鹅。
(在学生还没有学习左右的情况下,可能有一小部分学生弄不清楚左右,学生在叙述图意只要正确就可以。
)电脑演示:出现大括号师:这个符号叫做大括号,它在两部分企鹅的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就表示把左右两边的企鹅合起来。
大家注意看,大括号下面有个问号,你知道表示什么吗?生:表示问我们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对了,说得很好!哪个小朋友可以把图上画的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左边有6只企鹅,右边有3只企鹅,合起来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大括号下面的问号是要我们求出两部分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小朋友们会解答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可爱的企鹅》 教学设计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企鹅的外貌特征。
学生能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如栖息地、食物来源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企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惜。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企鹅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企鹅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企鹅在特殊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企鹅的外貌和行为。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企鹅的认识和感受。
3、讲授法讲解企鹅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3 分钟)展示一段企鹅在冰天雪地中活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们生活在哪里?2、认识企鹅的外貌特征(7 分钟)展示企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外形。
提问:企鹅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头部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3、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10 分钟)播放关于企鹅生活的视频,介绍企鹅的栖息地、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企鹅是怎样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存的?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企鹅的特殊本领(8 分钟)讲解企鹅在游泳、潜水等方面的特殊本领,以及它们如何在冰面上行走。
提问:为什么企鹅能在水中游得那么快?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5、保护企鹅(10 分钟)介绍企鹅面临的生存威胁,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企鹅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保护建议,教师进行归纳和整理。
6、课堂总结(2 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关于企鹅的知识,包括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特殊本领和保护措施。
《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

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了解企鹅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够观察和描述企鹅的外貌特征。
3.能够通过制作手工,引导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企鹅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特点。
2.企鹅的外貌特征,包括身体、翅膀、足部等部位。
3.制作可爱的企鹅手工。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带领学生欣赏和观察企鹅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企鹅的特点和分布地区。
2.导入新词汇,如企鹅、翅膀、足部等,让学生学习认识新词汇,并且通过图片,学习新词的发音和应用场景。
第二步:观察和探究企鹅的外貌特征1.让学生将图片与生活中见到的企鹅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企鹅的身体特征、翅膀、足部等部位的特点和区别,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认知。
2.让学生分成小组观察不同种类的企鹅,收集和汇报各自观察到的特点和差异。
第三步:制作可爱的企鹅手工1.导入手工材料,如棉花、毛线、纸板、颜料笔等材料。
2.带领学生制作可爱的企鹅手工,可以是毛线织制的企鹅玩偶,也可以是纸板剪切制作的企鹅拼图,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环保的理念和感受到自我创意的快乐。
第四步:总结和评价1.帮助学生复习和总结学习到的新知识,包括企鹅的特点、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等方面,并且高度评价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和学习更多有关企鹅的信息和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和了解企鹅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观察和描述企鹅的外貌特征。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描述和认识企鹅不同种类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环保的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的意识。
备注本节课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对企鹅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本节课激发学生对环保和创意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可爱的企鹅》教学案例(精选14篇)

《可爱的企鹅》教学案例(精选14篇)《可爱的企鹅》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简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大括号与小括号及问号的意思。
2巩固8,9的加减法知识。
通过“看图列式”,使学生学会应用数量关系分析,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3、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大括号与问号的意思2. 学会简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学会简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图片、小黑板,吸铁石、学具准备:小棒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8,9的加减法,来复习一下得数是9的式子。
师与生:(拍手并做手指游戏),我出1,我出8;我出2,我出7;我出3,我出6……师:(过度到新课)身穿黑泡子,露出白肚子,走路打摆子,像个大绅士。
请多生回答2,情境图引出师:(出示第一幅企鹅图)今天我们来了一群可爱的企鹅,你们有没有见过啊!学学怎样走生:学着企鹅的样子走一走,笨笨的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师:根据这一幅图,大家思考一下,其中有什么数学知识啊,能想出什么问题吗?生1:求一共有几只?师: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生:```````师:(提醒)大括号是从左到右的范围“?”是表示有多少?(继续问)是怎么做的?生2:(列式)6+3=9师:为什么?生:6只在低的冰快,3只在高的冰快上。
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吧,请举手说出不同的理解,并说出理由。
板书6+3=9生3:说出不同的算式,如左边是6只,右边是3只。
所以是6+3=9师:(再出示另一副图),这幅与前面有什么区别呢?生4:有几只走到冰山后面看不见了。
生5:只剩下4只了。
师提醒:这幅图的小括号有没有包括这4只,“?”说明什么呢?生:说明就是求冰山后面的企鹅。
师可以总结求部分的意思。
师:怎么求呢?生:9-4=5师(板书):这个式子代表什么意思呢?生:意思是说原来有5只走到冰山后了,师表扬学生并总结:“?”与大括号的作用,师:通过企鹅的游玩,我们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本领下面有个精彩的活动节目出来了。
常识教案-可爱的企鹅

可爱的企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企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企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企鹅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相关资料、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展示企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企鹅的外形特征。
1.2 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关于企鹅的资料。
2. 自主学习2.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讨论3.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企鹅的生活习性,如游泳、捕食等。
3.2 学生分享保护企鹅的措施,如保护栖息地、减少污染等。
4. 观看视频4.1 教师播放关于企鹅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企鹅的生活环境。
4.2 学生观察视频中的企鹅,加深对企鹅的认识。
5. 总结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2 学生提出保护企鹅的建议,分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 布置作业6.1 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企鹅的画作,展示对企鹅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企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保护企鹅的措施,体现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但部分学生对企鹅的保护措施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企鹅图片,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企鹅的生活习性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企鹅,通过模拟企鹅的生活场景,加深对企鹅生活习性的理解。
4. 制作海报:学生分组制作关于企鹅的海报,包括企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措施等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企鹅》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教师们常常会运用生活化的场景和趣味性的主题来设计课程。《可爱的企鹅》这一教学案例,便是以一年级学生喜爱的动物——企鹅为载体,结合数学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本案例围绕企鹅的特性,将数学中的分类、排序、比较等基本概念融入其中,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问题导向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以企鹅为主题,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企鹅的肚子是白色的,而背部是黑色的?”“企鹅们站在一起,我们可以怎么比较它们的高度呢?”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5.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极有哪些可爱的动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角是谁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说出“企鹅”。
3.教师展示各种企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企鹅的特点,如羽毛颜色、身材、生活习性等。
4.引导学生思考:“企鹅们站在一起,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的高度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
4.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企鹅的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描述企鹅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企鹅图片、视频资料。
问题解决策略指导书籍。
3.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适合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空间。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利用企鹅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企鹅。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可爱的企鹅呢?4.2 企鹅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图片,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学生分享所学知识,教师进行总结。
4.3 问题解决实践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受伤的企鹅,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每组选择一种策略进行实践,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
4.4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第五章: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企鹅的观察日记。
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一个关于保护企鹅的行动计划。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标准学生对企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表现。
6.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作业和课后的实践成果。
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水族馆,观察企鹅的生活环境。
开展学生企鹅保护主题活动,如制作保护企鹅的标语、海报等。
7.2 拓展目标加深学生对企鹅生活习性和保护意识的理解。
《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5篇范文]
![《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a2954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2.png)
《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5篇范文]第一篇:《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可爱的企鹅 p36教学要求:1、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图片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境图,介绍图中的景物。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二、讨论、解决问题1、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2、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3、学生独立做题。
4、集体交流反馈。
三、试一试,尝试练习1、拿出小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
2、完成表格的填写。
四、练习1、口算,生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
先观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3、说一说,填一填。
先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不局限于一种填法。
五、数学游戏1、说清游戏的玩法。
2、同桌或四人小组玩一玩,师巡回指导。
第二篇:《企鹅爸爸》教案设计10:《企鹅爸爸》教学目标12的父爱。
教学准备了解企鹅的生活状态,搜集反映动物艰辛养护子女的资料。
教学设计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2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自由朗读课文,几个有难度的词语,要求读准确,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三、再读分享,理解内容12再读一读,想象一下。
(学生交流自己读的情况,汇报自己的感受。
)3四、激情朗读,畅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摘录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企鹅爸爸难分难舍刻骨铭心冰雕石刻爱是付出第三篇:《可爱企鹅》教学反思《可爱的企鹅》教学反思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可爱的企鹅》这一课,本节课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本节课教学时我比较重...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可爱的企鹅》这一课,本节课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企鹅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在教材第36—37页。
所呈现的内容是学生学习8 和9 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练习课,图中所安排的企鹅活动情境,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图中第一次呈现大括号的形式,所以教学中需要教师作适当的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学习状态分析:
学生基本上已经理解8、9 的加减法的意义,但对于首次出现的大括号比较陌生,不容易理解其意思。
对南极的情况有少数学生有些了解,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企鹅的生活情况。
教学目标:
1、巩固“ 8”和“ 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2、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根据图示正确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解决加减法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第36 页主题情景图2 幅。
2、“试一试”中的两张表格。
3、8 支彩笔和两个笔筒
学生准备9 根小棒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重构1 教学重构2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并解决
1、出示企鹅图1。
创境提问:你们看,可爱的企鹅在冰山排队呢!请你介绍一下,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2、出示“ { ”。
提问:请大家猜一猜,这表示什么?根据图意,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3、讲解“ { ”表示“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的意思。
4、提问: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听回答板书算式:6+3=9)
5、出示企鹅图2。
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能说一说并列式解
决吗?请和同桌互相交流。
6、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进行适当点拨。
1、看图交流图意:左边有6 只企鹅,右边有3 只企鹅排成一队。
2、看板书,猜测并试着提出问题。
3、听讲解,进一步认识“ { ”的含义。
4、看图,叙述图意,并列式解决:6+3=9
5、看图,同桌交流图意,并列出算式。
6、集体汇报交流:一共有9 只企鹅,左边站3 只,右边有几只?算式:9-3=6。
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更容易激起学习的兴趣。
而且也由此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目的。
在与同桌的交流中,可以使学生逐步清晰自己的思维,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动手操作,巩固8、9 的加减法
1、出示8 支彩笔和两个笔筒。
提问:(1)老师手上有几支彩色笔?(2)把这些彩色笔分别放在两个笔筒里,可以怎么放?
2、提出要求:请用8 根小棒代替彩色笔。
将8 根小棒分成两堆,看看可以怎样分,并把分得的结果填在书上。
3、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并板书。
4、谈话,创设分香蕉情境。
提问:请你用9 根小棒代替9 支香蕉,帮两只小猴分一分,看看香蕉能有几种分法,把结果填在书上。
5、引导学生交流、填表。
1、仔细观察,并依次回答:(1)有8 只彩笔。
(2)纷纷交流自己的分法。
2、要求数出8 根小棒,边分、边填空
3、看书,汇报分8 根小棒的结果。
4、分9 根小棒,填书上表格。
5、集体汇报、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借助于半抽象的物来帮助学生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巩固练习
1、提出要求:独立完成第37页第1题,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巡视指导。
2、提问:第2 题是什么意思?你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吗?把它写在书上。
3、引导学生进行订正。
4、出示第3 题,根据题意编一个故事,再根据故事列一个算式。
1、独立完成第1 题。
2、思考并回答,并把算式写在书上。
3、交流算式,并说出列式的理由。
4、编故事,根据故事列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订正。
四、数学游戏
1、提出要求:4人为一组。
每人分别拿出6、7、8、9 的点子图卡片一张,
盖住其中的几个点,其余成员抢答盖住了几个点,并说出一个
算式,轮流进行。
2、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1、分4 人为一组,按要求开展数学游戏。
2、熟练地进行计算。
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在生生之间的互动中进一步巩固知识。
板书:
可爱的企鹅
6+3=99-3=6
教学反思1: 徐含萍
1、在组织学生操作学具时,教师应讲清要求,并加以指导,让学生明白动手操作的意图。
同时让学生学会规范操作学具,养成操作学具的良好习惯。
(如:专心操作,用完小棒应归位等)
2、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大括号,所以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明大括号和问号在图画中的意思和作用,以便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3、要是把主题图制作成课件的话,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题意,
更容易认识大括号及问号在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
不同意义。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