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点总结-(1)

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点总结-(1)
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点总结-(1)

化学与sts总结专题(天一联考五补漏单)

编辑:张昂审核:王世恒使用时间:2016-04

考试说明中: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科学发展过程,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初步树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

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考试卷中: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日常生活中有关化学的知识分成:环境与化学;材料与化学;能

源与化学;生命与化学。一般情况高考化学选择题第一题就是“化学与STS”

相关的试题,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特别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当然

非选择题中有好多题也与STS相关,体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作用。答题过程中:1.读题:对于新材料、新信息题,读题尤其重要.做到逐字逐句读,挖掘关键字,排除无效信息,找到对解题有价值的信息,并作标记.对于新物质

或常见物质的新性质,找出其不同点.

2.析题:在读题基础上,结合题目中问题或选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板块,

便于找准提取信息(知识、原理、方法)的方向.

3.解题:在知识和方法准备充分的基础上,针对题目要求,回答相应问题.选

择题要注意题目要求,如“不正确”与“正确”,“一定”与“可能”等

4.解题方法:逐项分析法(淘汰排除法)。

该类题紧扣《考试大纲》,注重对“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题目往往涉及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考查的却是化学知识。通常将社会热点信息如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与治理、化学材料的制造和应用等融入高考试题,但并不会考查相关的复杂原理或成因。

1.结合性质融入生活。

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生活相结合的题目,实际上考查的本质是物质性质的应用。

2.注意目的弄清原理。

明确知识考查背景和化学反应原理,准确把握题目提供的条件及求解问题,充分探究已知信息和隐含信息,结合条件、信息与问题,联系化学原理知识要求,分析推理解决问题。

3.结合原理严谨求解。

如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化工生产一定要结合生产实际,若想当然,易出现错解。

能力测评

1.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

B.关停小火电企业

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

2. 下列有关绿色荧光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荧光蛋白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 硝酸可以使绿色荧光蛋白变黄

C.将绿色荧光蛋白灼烧,烧焦时有特殊的气味

D.绿色荧光蛋白的分子组成中只有C、H、O三种元素

3.“水立方”是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进入游泳池中的水先要进行净化、消毒杀菌处理,其主要手段是砂滤、活性炭净化和臭氧消毒处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砂滤是利用过滤原理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

B.臭氧可以消毒杀菌是因为臭氧有强氧化性,所得水的水质优于用氯气消毒的水C.游泳池水中的臭氧浓度越大越好

D.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4.下列行为不利于地球保护的是

A.研发可降解塑料或替代用世界地球日品,控制白色污染

B.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C.加强新能源研究.使用压缩天然气、氢气作汽车燃料

D.海洋面积浩大,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不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利用太阳能制氢,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同时也减少了CO2的排放,A项符合;火力发电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同时会排放出CO2及有害气体,关停小火电企业,有利用节能减排,B项符合;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有效的节约的能源, C项符合; 煤液化技术,提高了煤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CO2的排放,D 项不符合。答案:D

2. 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至少有C、H、O、N 四种元素,但也可能含有P、S等。元素,因此D错误.答案:D

3. 易判断A正确.用氯气消毒时.水中易残留氯气,造成水体异味;氯气本身就危害人体健康;氯气与水中的有机物反直易生成强致癌物氯代烃.如果用臭氧消毒,其还原产物是O2,无任何污染,因此B正确.臭氧浓度过大,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C 错误.活性炭具有比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净化,故D正确.答囊:C.

4.本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了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防止铅有毒污染环境。用保护环境的材料考查学生的环保常识,引导大家平时关注社会、关注环境。D项描述了很多人的一种错误观念,海洋面积虽大,但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答案D

防错机制:

1. 这类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起点高,落点低,解答时不要被这个“新”所迷惑,只要认真审题,把握关键,吃透信息,即可迎刃而解。

2.平时注意关心社会时事中的化学问题,善于积累这方面的资料,是解决该类题目的关键。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注意化学与环境保护的联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与新能源的联系、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化学与新科技的联系。通过各种媒体关注社会生活,拓展知识面。

四。能力提升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

..的是A.“海市蜃楼”是一种与光学和胶体性质相关的自然现象

B.食盐中由于含适量的碘化钾因而可有效地抗核辐射

C.锂可用于制造质量轻、容电量大的可充电电池

D.高纯度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板材料之一

2. 化学与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密切相关。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城市采用分质供水,收集雨水进行综合利用

B.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市民购买家用汽车

C.推广煤的气化、液化技术,提供清洁高效燃料

D.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等能源

3. 2011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倡导绿色消费、支持绿色生产、共建绿色家园”。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B.推广燃煤发电,停建核电站,以防核泄漏事故发生

C.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开发清洁能源公交车

D.设计绿色化工工艺,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原子利用率

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下

列说法与“低碳经济”不符合

...的是

A.大力研发新型有机溶剂替代水作为萃取剂

B.加强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研究,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甲烷和乙醇的燃烧热分别是891.0 kJ·mol-1、1366.8 kJ·mol-1,利用甲烷更“低碳”

5. “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下列做

法与这一目标不相符

...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

B.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C.将煤气化或液化,获得清洁燃料

D.加大采矿的力度,获取更多资源

6. 2011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倡导绿色消费、支持绿色生产、共建绿色家园”。下列做

法不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漂白粉消除水中藻类产生的毒素

B.用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C.大量重复使用以橡胶、炭黑、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化剂等为原料炼制而成的混炼胶制造橡胶轮胎

D.核电站为阻止高辐射污水由碎石层流入竖井裂缝进入海中,向碎石层内注入“水玻璃”

7. 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下列不利于

...“清水蓝天”

工程实施的是

A.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C.加大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出口,保证经济快速发展

D.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

8. 化学与新型材料、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人造纤维、合成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可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C.上海世博会很多展馆采用光电转化装置,体现当今“低碳”经济的理念

D.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9. 下列说法不符合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B.研发太阳能汽车代替燃油汽车

C.将聚乙烯等塑料垃圾深埋或倾入海中

D.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10. 化学与人类生活、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奶瓶比玻璃奶瓶更有利于健康,且更加经久耐用

B.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可做“未来石油”

C.用K2FeO4取代Cl2处理饮用水,可杀菌消毒,但不能沉降水中的悬浮物

D.研发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

11. 下列生产工艺不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海水提镁:用电解氯化镁产生的氯气制取盐酸

B.工业制硫酸:提高尾气排放的烟囱高度

C.工业制胆矾:使用稀硫酸、双氧水溶解铜

D.火力发电: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

12.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CO2气体含量上升容易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引发灾难性气候

B.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C.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D.春节时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平安全的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习题答案:

1.B

2.B

3.B

4.A

5.D

6.C

7.C

8.A

9.C 10.B 11.B 12.B 13.A 14 .B 15.A

资料汇编

所谓的生活就是指衣、食、住、行,,主要讲了食、住、行三个方面与化学之间的联系。

在本书中主要包括包括水、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食品添加剂、化学药物四个方面的知识

水:

1、人体内的一切生化过程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没有水,人的生命将无法维持。水在人体里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溶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

2、天然水中的杂质通常分为三类: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

3、天然水中含有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可以用硫酸铝【Al2(SO4)3】、明矾【KAl(SO4)2·12H2O】、硫酸亚铁【FeSO4】、氯化铁【FeCl3】、碱式氯化铝等作为混凝剂,进行净化处理,混凝剂溶于水后生成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使之沉降。

明矾净水原理:Al3+ + 3H2

3(胶体) + 3H

+

4、自来水厂还利用漂白粉、液氯、二氧化氯、臭氧等作为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

5、液氯的漂白原理:Cl2 + H2

6、漂白粉的制取: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其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

7、漂白粉漂白作用原理: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8、漂白粉失效原理: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2HClO = 2HCl + O2↑

9、水中可能含有可溶性的钙及镁的化合物。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者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叫做软水。硬水有很多危害,比如:在锅炉内壁容易结垢,会引起受热不均,导致爆炸。硬水的软化方法主要有两种:①煮沸法,使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从而降低其浓度②离子交换法,与磺化煤中的钠离子交换

10、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其化学方法主要有三种:①中和法,主要用于酸性废水的处理②氧化还原法,主要用于处理含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废水(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

③沉淀法,主要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

人体必需的元素:

1、人体必需的元素共有27种,11种常量元素(含量高于0.01%)为:H C N O S P Cl Na Mg K Ca ,其他16种为微量元素。各种必需元素在人体里有一个最佳范围,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人的生理机能。

2、碘(I)对人体的机能尤其是脑机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公认的“智慧元素”。碘在甲状腺中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儿童缺碘会导致发育迟缓,成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以加碘盐来补碘,注意,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的碘元素而不是碘单质,加碘盐中的碘添加剂主要是碘酸钾(KIO3),由于碘酸钾受热易分解,所以最好在菜将要起锅时加盐。

3、钙(Ca)除了构成骨骼和牙齿之外,在体内能维持神经与肌肉的活动,包括神经的兴奋、传导等,还能激活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富含钙元素的食物有:乳制品

4、铁(Fe)是人体内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补救措施:①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紫菜、动物内脏、动物全血、鱼类、蛋类②口服补铁剂③铁强化酱油。但是过量服用补铁剂会引起铁中毒,造成胃肠道出血性坏死

5、锌(Zn)参与人体内许多金属酶的合成,缺锌会导致人的生长发生障碍。儿童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抵抗力差,食欲不振;孕妇缺铁可使胎儿发育不全,出生后智力低下;老人缺锌会引起免疫功能退化,缺乏抵抗力。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

光照

牡蛎、黄豆、玉米等

6、适当的用含氟(F)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1、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糖类和油脂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部分能量,蛋白质主要用于组成人体组织,而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在整个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分类依据是看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单糖)的多少

3、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均为C6H12O6,它们是同分异构体,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能够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白色的金属银(银镜反应);也能够与斐林试剂(碱性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含有醛基(-CHO)的物质都能够发生这样的反应。

4、常见的二糖有蔗糖和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式均是C12H22O11,属于同分异构体

5、常见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它们的化学式均是【(C6H10O5)n】,它们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因为他们本身是混合物。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6、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淀粉等多糖以及二糖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C6H10O5)n (淀粉) + nH2O n C6H12O6(葡萄糖)

7、我们食用含糖食物后,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升高,一部分血糖进入细胞里被氧化,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另外一部分用于合成糖元和脂肪贮存于人体中

C6H12O6(s)+ 6O2→6CO2(g)+6H2O(l) △H =-2803KJ/mol

8、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发生病变,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里进行代谢,因而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很高,大量的糖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医院里常用银氨溶液或斐林试剂来检测糖尿病

9、油脂的全称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人体摄入油脂后,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一部分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另一部分在酶的作用下,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脂肪等物质

10、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被称为皂化反应

11、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有些蛋白质还含有S、P等元素。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12、天然蛋白质水解可以得到α-氨基酸,任何氨基酸中都含有羧基(-COOH)和氨基(-NH2)α-氨基酸的结构式:

13、构成蛋白质的常见氨基酸大约有20种,其中有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称为必需氨基酸

14、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硫酸铵、硫酸钠等无机盐溶液时,会析出沉淀;再加适量水后,

蛋白质重新溶解,仍然具有原来的活性。这个过程称为盐析。通过盐析可分离、提纯蛋白质。盐析属于物理变化,其过程可逆

15、蛋白质溶液遇到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或受热时发生凝结,失去原来的活性,这个变化称为变性。变形属于化学变化,其过程不可逆

16、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可以根据溶解性把其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17、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如果人体缺少维生素A,人易患夜盲症、干眼症等眼疾。胡萝卜、鱼肝油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

18、C能够防治坏血病,又称为抗坏血酸,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存在于蔬菜和新鲜水果中。维生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将I2、Fe3+还原。维生素C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因此,烹饪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等食物时,要注意防止维生素C的损失。注意,过量服用维生素C会引起胃肠不适和泌尿系统结石

食品添加剂

1、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些能改变食品的某些性质(如:颜色、味道等)的物质,通常称它们为食品添加剂

2、着色是为了使食品的色泽更加诱人。着色剂分为两种,一、天然色素,如叶绿素,β-胡萝卜素,辣椒红二、人工合成色素,如胭脂红、柠檬黄。发色剂本身不是色素,但是用后可以使食品呈现一定的颜色,比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但是亚硝酸盐有毒

3、调味剂有咸味剂(如食盐)、酸味剂(如食醋)、鲜味剂(如味精)、甜味剂(如蔗糖)、辣味剂(如辣椒粉)、食用香料(如香精)

4、疏松剂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海绵状多孔组织,使食品酥

原理如下:2NaHCO32CO3 + CO2↑ + H2O

NH4HCO33↑ + H2O + CO2↑

Al3+ + 3HCO3- = Al(OH)3 + 3CO2↑

5、防腐剂的使用是为了使食品保质更长久,我国规定可以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苯甲酸及其钠盐是应用很广的化学防腐剂,在PH为2.5 ~ 5的酸性环境下,它们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化学药物

1、药物是指具有预防、诊断、缓解、治疗疾病及调节机体机能的一类物质

2、抗酸药主要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HCl)分泌过多,常见的抗酸药有胃舒平、碳酸氢钠、胃得乐等,

原理如下:Al(OH)3 + 3H+ = Al3+ + 3H2O

HCO3- + H+ = H2O + CO2↑

MgCO3 + 2H+ = Mg2+ +H2O + CO2↑

3、解热镇痛药的主要作用是能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至正常,并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阿司匹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胃溃疡、胃出血。

4、抗生素是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或能杀灭某些微生物的一类药物(消炎药物),青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阿莫西林是青霉素中常见的一种

5、OTC是非处方药的简称

6、鸦片、吗啡、海洛因等物质具有麻醉、止痛、镇静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但其服用后容易上瘾,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严重危害,这类物质属于毒品。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我们居住的房屋,使用的生活物品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材料,比如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光导纤维、新型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

1、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

2、钨有很高的熔点,常用于制作灯丝

3、铝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阻止铝与氧气的进一步反应。

4、合金是指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制成,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合金的熔点比其中的任何一种金属的熔点都低,硬度比其中的任何一种金属的硬度都大。

5、日常中的铁是铁碳合金,生铁(含碳2% ~ 4%),钢(含碳0.3% ~ 2%);常用于制造门窗框架的是铝合金。

6、被称为“21世纪金属”的钛所形成的合金,同时,由于它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对人体无毒和无不良反应,还可作为人造骨的材料,因而被称为“亲生物金属”,广泛的应用于膝关节、肩关节、头盖骨的修复或再造

7、金属的腐蚀有两种 一、化学腐蚀 二、电化学腐蚀(是因为构成了许多原电池),钢

铁的电化学腐蚀更为普遍。铁的电化学腐蚀的负极方程式是:Fe - 2e- = Fe 2+防护方法

有:刷油漆、涂油脂、包上塑料层、镀有防护能力的金属、在铁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Fe 3O 4)[烤蓝]、连接活泼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等

硅酸盐材料

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一种,主要有:陶瓷、玻璃、水泥等

1、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2、普通硅酸盐玻璃:

主要原料:石灰石【CaCO 3】、纯碱【Na 2CO 3】、石英砂【SiO 2】 主要设备:玻璃熔炉 主要反应: Na 2CO 3 + SiO 2 === Na 2SiO 3 + CO 2↑ CaCO 3 + SiO 2 === CaSiO 3 + CO 2↑ 主要成分:Na 2SiO 3 、CaSiO 3 、SiO 2

3、在玻璃中加入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小晶粒,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制成变色玻璃,

其原理如下:2AgBr === 2Ag + Br 2 2Ag + Br 2 === 2AgBr

4、氢氟酸【HF 】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以用来雕刻玻璃,SiO 2 + 4HF == SiF 4↑ + 2H 2O

5、硅酸盐水泥:主要原料:石灰石、黏土 生产设备:水泥回转窑 主要成分:硅酸二钙【2CaO.SiO 2】、硅酸三钙【3CaO.SiO 2】、铝酸三钙【3CaO.Al 2O 3】 主要性质:水硬性

5、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 2

6、新型陶瓷分为两大类,结构陶瓷(或工程陶瓷)和功能陶瓷。具有机械功能、热功能和部分化学功能的陶瓷是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等。具有电、光、化学和生物特性,且

高温 高温 光 CuO

有相互转换功能的陶瓷是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等

7、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可用于人体器官和组织的修复或再造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按性能和用途一般可分为塑料、纤维、橡胶以及功能高分子材料

2、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树脂是线性高分子,由它们制成的塑料加热到一定温度范围时软化、熔化,冷却后又变成固体,熔化、成型的过程可反复进行,这种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相反,体型酚醛树脂具有热固性,用它制成的塑料是热固性塑料。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

3、纤维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包括棉花、蚕丝和羊毛等,棉花是植物纤维,蚕丝和羊毛是动物纤维,动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4、橡胶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生胶)是线性高分子

5、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躺在绿绿的草地上,望着蔚蓝的天空,嗅着淡淡的花香,是每个人都乐于做的事。可是这目前只是奢望,现在的天不再蓝,空气不再清新,周围垃圾成堆。而在化学与生活中我们将介绍这些,并且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空气质量的改善

1、人们常用空气污染指数API来衡量空气的质量,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中的三大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等污染物计算出来的,API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2、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等都是温室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为了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就要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两种方法①限制CO2气体的排放量②保护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3、防止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任务,处理方法是燃料脱硫(加适量的石灰石)和汽车尾气净化处理:催化剂

2CO + 2NO ==== N2 +2CO2

4、居室中的气体污染主要来自于装修材料中挥发出来的有毒气体(甲醛、苯、甲苯、醚类、酯类等),香烟烟雾,高温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等

5、生活垃圾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有机垃圾,主要指厨余垃圾第二类,干电池等危险废物第三类,废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垃圾

6、最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封闭式焚烧、卫生填埋、废电池的特殊处理

7、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方法有①用垃圾生产沼气②废弃塑料的回收③废玻璃的回收利用

8、干洗是使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将衣物上的油污溶解除去的一种方法。干洗后的衣物不能马上穿,应放在通风处晾晒,待干洗剂充分挥发后再穿

9、常见的染发剂可以分为:植物染发剂、无机染发剂和合成染发剂

10、氮磷钾是植物需要的三种营养元素,在施用化肥时,应注意不能把碱性化肥和酸性化肥混用。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尾气净化装置2NO+2CO N2+2CO2 4、CO 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①破坏土壤结构②降低土壤肥效③污染地下水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 混凝沉降过滤活性碳吸附池除味杀菌消毒 明矾---目的:净水原理:Al3++3H2O 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杂质沉降 活性碳目的:去除异味。原理:吸附性 液氯目的:杀菌消毒Cl2+H2O HCl+H ClO(强氧化性) 二、污水处理中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污水处理常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1、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 (1)中和法适合于处理酸性污水 (2)氧化还原法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3)沉淀法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无害化处理:焚烧法、卫生填埋法、回收作特殊处理 垃圾处理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 专题二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_知识点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1 单 糖 C6H12O6 葡萄糖多羟基醛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红色Cu2O 果糖多羟基酮有多元醇和酮的性质 2 双 糖 C12H22O11 麦芽糖有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无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果糖 3 多 糖( C6H10O5)n 淀粉无醛基,属 高分子化合 物 遇碘变蓝(C6H10O5)n + n H2O→nC6H12O6纤维素(C6H10O5)n + n H2O→nC6H12O6 4 葡萄糖 光合作用6CO2(g)+6H2O(l)→C6H12O6(s)+6O2(g)呼 吸 作 用 有氧呼吸C6H12O6(s)+6O2(g)→6CO2(g)+6H2O(l) 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2CO2+2C2H5OH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油 脂 植物油液态含不饱和烃基多—C17H33 含双 键 能加成、水解动物脂肪固态含饱和烃基多—C17H35、—C15H31水解 水 解 油脂+ 3H2O→高级脂肪酸+丙三醇(甘油) 皂 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 3NaOH→高级脂肪酸钠(肥皂)+丙三醇(甘油)在人体内功能供热储存能量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合物脂肪酸有生理功能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选修1·化学与生活》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碳水化合物(通式为C n(H20)m),但其实此名称并不能真实反应糖类的组成和特征,如鼠李糖C6H12O5是糖却不符合此通式,而符合此通式的,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却不是糖类。 2、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3、葡萄糖的还原性: 和银氨溶液反应: ; 和新制Cu(OH)2反应: 。 4、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源 ①葡萄糖提供能量的方程式:; ②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转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在体内有三条途径,即:a、直接氧化供能;b、转化成糖元被肝脏和肌肉储存,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的质量分数比正常值低时,糖元就释放出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c、转变为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里。 5、蔗糖和麦芽糖是二糖,它们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6、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分子式(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中,一部分悬浮在水里,长时间或高温可产生糊化。它能水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过程可表示 为,也可在酸的 催化下逐步水解,其方程式。淀粉的特性:I2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这是实验室检验淀粉或I2存在的重要原理。 7、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它是白色,无色无味的物质,是一种多糖,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在酶或浓硫酸催化下发生 水解,其化学方程式为。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但在人体内不可或缺,如: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助于失误和废物的排泄……。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高中化学二轮——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化学与常识 主题1化学与健康 考点1:了解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特点,知道人体必需的几种常见的氨基酸。知道哪些常见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 线或加热会发生变性。(化学过程,不可逆)。 ④灼烧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蛋白质的检验) 考点2:知道人体所需的常见微量元素及其主要来源和摄入途径,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考点3: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知道安全用药常识和医疗保健的重要性。 主题2 生活中的材料 考点1:知道生活中的常用材料及其主要类别。

纤维——天然纤维(纤维素:棉纤维;蛋白质:蚕丝、羊毛)、化学纤维(人造纤维:纤维素;合成纤维:六大纶) 考点2: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知道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知道金属防护的常见方法。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主题3 化学与环境保护 考点1:、水污染 ①中和法——酸、碱不正常的水 考点2:大气主要污染物

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如 制水煤气 ;④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燃煤的比例, 、绿色能源(如太阳能、 CO ——血红蛋白缺氧 HCHO ——无色、可溶于水的刺激性气体。对皮肤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通风、温度 ”主题4:绿色化学 清洁化学”,它的着眼点是将污染消灭境的污染。 绿色化学反应的特征:①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包括催化剂、溶剂)下进行;③产品应该是环境友好的;④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极少副产物,甚至实现“零排放”。此外,它还应当满足“物美价廉”的传统标准。

主题5:化工产品 农用塑料:聚氯乙烯。 食品包装袋:聚乙烯。 汽油:禁用含铅汽油、提倡使用乙醇汽油。 食品脱氧剂:维生素C、FeSO4、还原铁粉。 食品干燥剂:不能用生石灰,一般用硅胶。 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亚硝酸钠(严禁超标使用)。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香料、色料等。 水的净化:明矾、Na2FeO4等。 水的消毒:氯气、二氧化氯。 环境消毒:“84”消毒液、漂白粉、过氧乙酸(CH3COOOH) 重金属盐中毒:含有重金属离子物质,可用生鸡蛋清解毒。 耐火材料:氧化镁、氧化铝。 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胶囊或小苏打。 常用灭火剂:干冰、四氯化碳、小苏打和硫酸铝(泡沫灭火器)。 煤气:CO和H2 液化石油气:主要为丙烷、丁烷天然气:CH4甲醛:室内装修污染源;浸泡海产品(严禁)。 假酒:甲醇,工业酒精。 肥皂: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

(完整版)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考点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 )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水 (2)葡萄糖C 6H 12O 6 (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化学与生活习题知识点归纳-高考化学第七题

高考化学—第七题知识点归纳 化学与生活习题知识点归纳 1.计算机芯片要求使用高纯度的单晶硅。 https://www.360docs.net/doc/3910302064.html,l 4 与水在高温下反应会产生有毒物质,不能用来灭火。 3.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 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 4.豆腐、肉冻、果冻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凝胶态物质。 5.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就是根据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设计的。 6.存在于污水中的胶体物质,常用加明矾、硫酸铁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理。 7.实验室中,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注:Na不保存在CCl 4 (密度小)与汽油(易挥发)中 8.火灾现场有大量活泼金属存放时,不能用水灭火,必须用干燥沙土来灭火。 9.因为多数金属单质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极少数极不 活泼的金属如金等以游离态存在。 10.俗名:Na 2CO 3 -纯碱,苏打 NaHCO 3 -小苏打 Na 2SiO 3 (aq)-水玻璃 Fe 2 O 3 -铁红 Fe 3O 4 -磁性氧化铁 KAl(SO 4 ) 2 .12H 2 O 4 -明矾 11.焰色反应可以用Fe丝/铂丝,用HCl而不是用H 2SO 4 12.Al 2O 3 是冶炼金属的原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用途: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13.Al(OH) 3 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 14.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15.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受热、氧化 Fe 3O 4 16.Fe 3O 4 磁性黑色晶体Fe 2 O 3 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17.赤铁矿(Fe 2O 3 )炼铁原料铁的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与水起反应 Fe0,Fe 2O 3 →碱性氧化物 18.Cu2+(aq)有毒蛋白质(变性)

化学与生活知识总结

化学与生活知识总结 一、化学与环境 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代烷,二氧化碳不算大气污染物,只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2、汽车尾气的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氮的氧化物的形成不是因为燃烧不充分等原因,而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电火花作用下生成的。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防止铅有毒污染环境,不能降低氮的氧化物的生产量。 3、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 5、6,因为二氧化碳。酸雨指pH小于 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煤的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而引发酸雨。 4、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 5、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 6、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功能。福尔马林可用于制作生物标本,不可用于食材保鲜。 7、 CO,NO的中毒机理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8、水体污染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和堆埋。含N、P等物质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 9、饮用水可用液氯,二氧化氯,臭氧等来进行消毒,利用的是氧化性。 10、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可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11、PM 2、5是指粒径不大于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不是胶体,但具有吸附性。 12、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13、铜汞离子用硫离子除 14、 Na2FeO4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Fe(OH)3胶体和O2,可以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和净化剂 二、化学与能源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的资源。 2、沼气是可再生资源。 3、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中所含的硫、氮等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污染气体。燃料脱硫,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硫的量。煤的气化产物是水煤气或干馏煤气(主要成分H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88319

化学与生活常考点汇总 一、化学与环境 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代烷,二氧化碳不算大气污染物,只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2.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酸雨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煤的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而引发酸雨。 3.汽车尾气的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推广使用无铅汽油,避免铅对人体许多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 4.臭氧层起到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影响,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 5.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燃料燃烧、烹饪、吸烟产生的CO、CO2、NO、NO2、SO2、尼古丁等,还包括建材装修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放射性元素氡。其中,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功能。 6.CO的中毒机理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载氧的能力,人会因缺氧而中毒。NO的中毒机理与CO类似,但近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7.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主要来自化工、冶金、电解电镀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如废旧电池若随意丢弃或不当堆埋,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有害物质流散,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破坏是巨大的。8.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而蓄积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如含N、P等物质分解过程中,大量耗氧、使水体内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 9.改善水质的方法一般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常见的几种化学方法是混凝法(利用明矾净水)、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饮用水曾用液氯来进行消毒,但近年来逐步发展用二氧化氯,臭氧等消毒。10.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近年来,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既节约自然资源,又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1.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一般有: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提倡使用布袋;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制品。 治理白色污染的3R运动: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二、化学与能源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即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燃烧。沼气是可再生资源。 2.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中所含的硫、氮等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污染气体,为了减少煤燃烧对大气的污染,目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1)改善燃煤质量,降低煤的含硫量和含灰量。(2)改善燃烧装置与技术,使煤能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如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硫的量。(3)开展煤的综合利用,例如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化学变化)。煤的气化产物是水

(完整版)常见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梳理,推荐文档

常见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梳理 1、聚氯乙烯(PVC)的用途,不能做为食品用塑料的原因 可用于食品用塑料,但是它会对会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2、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利用葡萄糖的性质是(写方程式) 给不想或不能吃饭的病人输葡萄糖液,原因是(写方程式) 葡萄糖可分解为和 3、碳酸氢钠俗称它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这个性质决定了碳酸氢钠的三个用途 4、用溶液制备木材防火剂,用除去废水中的Hg2+ 5、制取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 它的有效成分是,它和洁厕灵不能混用原因(离子方程式) 6、碳酸钠俗称,可用于用碱,如但不能用于, 7、常用抗酸药主要含有 8、Fe2O3的颜色,俗称,因此它可用于 9、NH3可用于制硝酸,第一步反应方程式 NH3和CO2的共同用途 10、硅是材料,因此可用于和 11、过氧化钠可用做剂,原因(方程式) 12、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通过催化加氢可制得,植物油可以和溴水发生 反应,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脂肪的主要成分 油脂的通式它属于分子(填高或小)。油脂既能为人体提供,又能提供人体 。肥皂的主要成分。 “地沟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请写出地沟油经过处理后的一个用途 13.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14、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三种盐 15、石油及分馏产品包括 石油及分馏产品的主要成分均为,通过裂化获得,通过裂解可得到 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所含化学物质的主要区别 16、明矾的化学式,可用于,原因(离子方程式) 在污水处理过程明矾不可用于剂 17、Vc俗称,于水。具有性因此可用于剂。在体内易流失。

18、在人类的食物中,常见的三种天然有机高分子是 其中不属于人类的营养物质。人类六大营养物质。 19、在人类使用的材料中,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 20、阿司匹林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可用于治疗 使用过程中的副作用,出现副作用的处理方法 21、在生活中,既可以做调味剂,又可以做防腐剂的三种物质 22、、和最终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物为 分别写出这四种物质水解的方程式 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的试剂是 23、既含氨基,又含羧基的四类物质 , 因此它们都具有性,写出氨基乙酸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丙氨酸(CH3CHCOOH)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铵盐(氯化铵)在实验室可用于,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 25、铝和铁抗腐蚀能力强的是,原因是 26、只要,“食用色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27、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缩合,最多可生成种二肽。 28、铝制饭盒不宜长时间存放性、性或食物 29、、罐车可用于运输浓硫酸,浓硫酸,原因是 30、带酸味的水果属于性食物,大豆属于性食物 31、福尔马林主要成分可用作防腐剂,不可用于防腐。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不可 用于漂白,但可用于防腐剂。 32、垃圾处理的三种方法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一种是 33、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过度产生CO2,CO2和等物质会带来温室效应,但是CO2不属于大气污 染物。 34、水溶性维生素有脂溶性维生素有 35、雾霾主要是由煤炭燃烧排放的、等气体、烟尘以及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导致的。 36、正常雨水因为溶有,因此pH为,酸雨因为溶有,pH为 。 37、玻璃属于材料,氮化硅陶瓷属于材料,玻璃钢属于材料 38、羊毛完全燃烧的产物为 棉花完全燃烧的产物根据二者燃烧现象的不同可用于 39、将地下钢管与直流电源的极相连,用来保护钢管,此法属于保护法 将地下钢管与镁块相连属于保护法 40、人体所需的常见的五种微量元素有,钙和氮属于元素

高考必考重要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归纳

【关注营养平衡】 【油脂】 硬脂酸:C17H35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油酸:C17H33COOH 油脂:植物油(多为液态,含有不饱和键)、动物脂肪(多为固态,一般为饱和的有机物)油脂的碱性水解称作“皂化反应” 【氨基酸、蛋白质】 氨基酸既能够与酸反应,也能够与碱反应。 蛋白质主要性质有:①加热或遇重金属盐变性②遇硝酸显黄色③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④通过盐析的方法提纯蛋白质 【维生素C】 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具有还原性,用作抗氧化剂。 【微量元素】 人体是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等,称为宏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 Ca——能够抑制脑神经兴奋、保持镇静。缺少后表现为敏感、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难集中构成骨骼的重要元素 Zn——智力元素 Fe——血红蛋白贫血 I——食盐补碘加入的是IO3—,缺乏容易引起甲状腺疾病

【食物添加剂】 1、着色剂:分为天然与人工合成两类 主要有:胡萝卜素、胭脂红、柠檬黄、苋菜红 2、调味剂:主要有食盐(NaCl)、醋酸(CH3COOH)、味精(谷氨酸钠) 3、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钠、硝酸盐、亚硝酸盐、SO2 4、营养强化剂:食盐补碘、加铁酱油 【药品】 1、合成类: 解热镇痛类:阿司匹林 抗生素:青霉素 抗酸药:小苏打、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等 2、天然:麻黄碱是一种生物碱。分子式C10H15NO。存在于多种 麻黄属植物中,中草药麻黄的主要成分。 【人体酸碱平衡】 人体正常PH为7.35——7.45(弱碱性) 酸碱性食物的区分是看其最终产物,而不是依赖人的口感。 酸性食物:主要有肉、鱼、蛋等 碱性食物:蔬菜、水果等 【认识生活中的水】 蒸馏水——纯净的水 纯净水 矿泉水 自来水——含有Cl2 重水 氨水 双氧水 硬水——含有较多钙镁离子 【合金】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各类型合金都有以下通性: (1)多数合金熔点低于其组分中任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 (2)硬度一般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特例:钠钾合金是液态的,用于原子反应堆里的导热剂) (3)合金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低于任一组分金属。利用合金的这一特性,可以制造高电阻和高热阻材料。还可制造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如在铁中掺入15%铬和9%镍得到一种耐腐蚀的不锈钢,适用于化学工业。 (4)有的抗腐蚀能力强(如不锈钢) 【金属腐蚀】 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两种 金属防护:刷漆、构成不锈钢、镀层、形成原电池(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的(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种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要点精讲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 ↑ ↓ ↓ ↓ ↑ ↑ ↑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化学与生活常考点汇总 一、化学与环境 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代烷,二氧化碳不算大气污染物,只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2.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酸雨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煤的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而引发酸雨。 3.汽车尾气的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推广使用无铅汽油,避免铅对人体许多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 4.臭氧层起到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影响,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 5.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燃料燃烧、烹饪、吸烟产生的CO、CO 2、NO、NO 2 、SO 2 、尼古丁 等,还包括建材装修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放射性元素氡。其中,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功能。 6.CO的中毒机理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载氧的能力,人会因缺氧而中毒。NO的中毒机理与CO类似,但近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7.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主要来自化工、冶金、电解电镀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如废旧电池若随意丢弃或不当堆埋,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有害物质流散,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破坏是巨大的。 8.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而蓄积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如含N、P等物质分解过程中,大量耗氧、使水体内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 9.改善水质的方法一般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常见的几种化学方法是混凝法(利用明矾净水)、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饮用水曾用液氯来进行消毒,但近年来逐步发展用二氧化氯,臭氧等消毒。 10.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近年来,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既节约自然资源,又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1.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一般有: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提倡使用布袋;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制品。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 +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5、几种蛋白质 (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盐析是指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轻金属盐(如:NaCl 、(NH 4)2SO 4、Na 2SO 4)后,蛋白质发生凝聚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盐析是一个可逆过程。利用该反应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 7、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8、蛋白质特征反应: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成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蛋白质也可以通过其烧焦时的特殊气味进行鉴别。 9、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必需和非必需之分。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氮元素稳定所必需的,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补给,共有8种;非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生活化学---知识点总结(文)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文) 白 皮 书 总结:唐县一中高二化学备课组注意:本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编制时间仓促,可能有误,请通过百度帐号联系作者

专题一氯、钠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重要用途。通过钠的化合物有关知识的教学,学习体会元素化合物的学习的科学方法。 2、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鉴别方法。通过碳酸氢钠分解的实验操作掌握有些固体的鉴别方法。 3 、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4、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5、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氯气与水、碱反应及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 教学重点:1、Na2O2、Na2O、Na2CO3、NaHCO3的化学性质 2、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氯气与水、碱反应及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教学难点:Na2O2的组成结构 一、氯气 1.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1)能跟金属(如Na、Fe、等):2Na + Cl22NaCl 2Fe+3Cl22FeCL3 (2)和非金属(如H2)反应:H2 + Cl22HCl(燃烧的火焰是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 (3)和水的反应:Cl2 + H2O==HCl+HClO(次氯酸)。次氯酸的性质:(弱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氯水易见光分解方程式2HClO==2HCl+O2↑,新制氯水含:H2O、 Cl2、 HClO、 H+、Cl-、 ClO-、 OH-;久置氯水主要成分为:盐酸(HCl)。 (4)与碱的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用于尾气处理及制漂白液)。 漂白粉制取原理的反应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成分是: 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MnO2+ 4HCl(浓) MnCl2 + Cl2↑+2H2O; 发生装置: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 除杂:用饱和食盐水吸收HCl气体;用浓H2SO4吸收水;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检验: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4.溴、碘的提取:(1)2KI + C12 ==2KCl + I2;(2)2KI + Br2 = 2KBr+I2;(3)2KBr + Cl2==2KCl+Br2二、钠 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好导体,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2.化学性质⑴钠与水反应: 现象及解释: ①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②熔(说明钠的熔点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原理复习(一)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