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景观遗传学概论

主旨:
• 介绍景观遗传学中的遗传学背景知识
• 景观遗传学研究的实例
• 景观遗传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会议专刊:Landscape Ecology (2006) 21
ISOMES
ISOMES
给景观生态学家和种群遗传学家的建议
给景观生态学家的建议:
与种群遗传学家合作; 清楚遗传数据的含义,特别是中性遗传变异和适应 性遗传变异; 注意时间尺度,区分历史基因流和当前基因流; 清楚各种分子标记的遗传方式; 科学假设必须是景观相关的; 选择合适的景观、合适的生物去验证假设;
分辨率低,遗 传规律复杂
/toby/Mimulus1.htm
ISOMES
分子标记:蛋白质
廉价,共显性,容易获得
变异性较低
等位酶(allozyme)
SKD
ISOMES
分子标记:DNA
• RFLP,RAPD,AFLP,SSR,SNP,…
遗传标记和பைடு நூலகம்间遗传格局的描述
遗传标记
姓名 小明 遗传标记 A1-B1-C1
小王
小黄 …
A1-B2-C1
A2-B1-C2 …
• 特点:可以标记个体或者种群,可遗传,可反映 个体或者种群间的亲缘关系
ISOMES
遗传标记种类
表型标记
分子标记
• 蛋白质 • DNA
ISOMES
表型标记
容易观察
ISOMES
中国沙棘
实验设计
生境破碎化对中国沙棘种 群的影响
生境破碎化对中国沙棘种群 遗传结构的影响 预测
生境破碎化对中国沙棘种 群现实花粉流的影响 解释
《遗传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专业)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高职应用生物技术总学时:72学时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它直接涉及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机理,是生物科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也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
在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学计划中,遗传学被列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
同时,遗传学对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不论在理论研究上或在生产实践上,遗传学都日益显示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在于: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表现特征,深入探索引起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露其内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人们能动性地改造生物,造福人类。
简言之,遗传学的研究,就是要不断地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客观规律,从而进一步能动地运用这些规律于生产实践,促使生物朝着对人类生活有益的方向发展和进化。
2.教学基本要求:根据《遗传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要求以理论教学(即课堂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
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关《遗传学》的重要理论以交待清楚为宜,同时能较系统、较全面地向学生简要介绍一下《遗传学》的进展和应用前景则效果更好。
讲授要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为了督促学生能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应适当布置一些必要的课后作业,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和实习环节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参加一定的实验和实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遗传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通过以上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说明一般的遗传学现象和遗传学规律,对进一步学好《育种学》及相关学科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3.理论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简要介绍《遗传学》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要求学生对《遗传学》的发展历史以及《遗传学》在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中的地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911308总学时数:48总学分数: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1.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
2.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及其本质。
主要包括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互换规律等,以及分子遗传学基础。
3.掌握遗传学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工程、分子遗传学等重要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4.通过对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了解遗传学的发展历史、遗传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研究新进展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一章绪言理解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理解2. 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掌握3.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掌握4. 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及验证掌握5. 多对基因的遗传理解6.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了解7.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理解8.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理解9. 致死基因掌握10. 复等位基因掌握11.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第三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染色体形态特征了解2.细胞的有丝分裂理解3.细胞的减数分裂掌握4.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了解第四章连锁遗传分析1. 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理解2. 伴性遗传掌握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证明理解4. 人类的性别畸形了解5. 连锁与交换理解6 交换值及其测定掌握7.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掌握8. 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了解9.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了解第五章细菌与噬菌体的遗传分析1. 细菌和噬菌体的突变型及其识别方法掌握2. 细菌的遗传分析掌握3.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掌握4. 转化与转导作图理解第六章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1.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理解2.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了解3.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理解4. 易位染色体的鉴别及应用掌握第七章基因突变1. 基因突变的特征理解2. 基因突变的鉴定掌握3.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理解4. 基因突变的诱发了解第八章基因、基因表达1. 基因与DNA 理解3. 基因内部的精细结构理解4. 基因空间位置关系理解2. 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理解5. 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掌握6.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理解7. 转座因子了解第九章核外遗传分析1.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掌握2. 母性遗传了解3. 叶绿体遗传理解4. 线粒体遗传理解5. 共生体和质粒决定的染色体外遗传了解6.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掌握第十章数量性状遗传分析1. 数量性状的特征理解2. 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了解3.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理解第十一章遗传与进化1. 群体的遗传平衡理解2. 改变基因平衡的因素掌握3.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了解4. 物种的形成了解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无四、教学时数分配:五、其它项目:无六、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讲授内容以多媒体讲授为主。
遗传与人类健康_03 遗传的基本规律_33 连锁与交换定律_

P
实际个体数
紫花&圆花粉粒(PPll) × 红花&长花粉粒(ppLL)
P_L_
P_ll
ppL_
ppll
总数
226
95
97
1
419
1
按照9:3:3:1
235.8
78.5
78.5
推算
26.2
419
F2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性状连锁的发现
组合二: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
结果与第一个实验情况相似:亲本类型>>重组类型
7.78
7.82 9.49
5.41 7.82 9.84 11.67
6.64 9.21 11.35 13.28
5 0.554 1.145
4.35
9.24
11.07 13.39 15.09
10 2.558 3.940
9.34
15.99 18.11
21.6 23.21
注:表内数字是各种x2,n是自由度,p是在一定自由度下x2大于表中数值的概率。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6952
性状连锁的发现
组合一: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以上结果表明F2:
01
同样出现四种表现型
02 与自由组合的9:3:3:1分离比有一定差异
03
亲本组合数(紫长和红圆)偏多,重新组合数(紫圆和红长) 偏少(与理论数相比)
性状连锁的发现
组合二: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
01
亲本组合
02
重组合
=((1339+1195)/2839)× 100%=89.26% =((154+151)/2839)×100%=10.74%
2020年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考试专业目录、参考..

2020年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考试专业目录、参考书目、院校介绍专业目录:参考书目:703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2014年8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教程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复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院校介绍: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2004年改系建院。
历经六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的跳跃式发展,建立了一支力量雄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拥有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生命科学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本、硕、博、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与科研业绩突出,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学院由8个教学团队、1个实验教学中心、1个生物信息中心、1个大型仪器平台中心和16个研究室组成。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83人,专业教师62人, 其中特聘院士1人,特聘教授7名(全职5名),教授17人,副教授31人, 4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或海外留学经历。
另外,入选“”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者”1人,北京市“”引进人才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形成了一支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治学严谨、团结向上、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
学院以科学研究为龙头推动学科和学位点建设。
近几年,学院主持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0多项,研究经费6千多万元,学院的师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有11人次在SCIENCE、NATURE、CELL、PNAS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申请专利34项,14项获得授权,科研成果丰硕。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20章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4.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遗传和变异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中的应用。
展示一些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简短介绍遗传和变异的定义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遗传和变异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过程:
讲解遗传和变异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类型和特点。
详细介绍遗传和变异的类型、特点和作用,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6. 互动环节:准备一些与遗传和变异现象相关的问题和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和思考。
7. 教学反馈:准备一份教学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堂纪律等。评估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主动性。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关注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案例的分析深度,以及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实际可行性。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课件(共24张PPT)

同一种生物如 一种性状如
不同表现类型
猫 毛色 白毛, 花毛
眼睑
单眼皮
双眼皮耳垂形状Fra bibliotek无耳垂有耳垂
毛色:灰色、白色
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 活动: 班级开展探究活动“个体间性 状的比较”
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 课本P98页:根据自己性状的实际情况 填表。
能否卷舌 有无耳垂 发际
分析小结:
• 通过活动分析,我们看到了每一种生物都 有许多性状,而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的同 一性状都有不同的表型类型,如人的眼睑 有双眼皮和单眼皮之分,人的肤色有黄色、 黑色、白色以及棕色,等等。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学 20章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小活动
同学们,老师展示两个明星的 照片,但是他们的脸部有遮挡, 同学们还能猜出这两名星的名 字吗?
性状
生物的性状—生物体各种各样的特征, 包括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猫一家的图片中你发现 了什么?
相对性状(概念):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形态特征(外型)
性状
相对性状
生理特性(血型等)
变异(亲子.子女间差异)
遗传学
课堂练习
⑴生物的性状是指( D ) A.生物的形状 B.生物的大小 C.生物的运动方式和血液流动 D.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⑵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黄皮肤和黑眼睛,小麦的抗病和易染病 B.有酒窝和无酒窝,番茄的黄果和红果 C.双眼皮和大眼睛,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D.耳垂和眼睑,鸡的玫瑰冠和单冠
举例说明: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相”
和狗妈妈、猫妈妈毛色一样的宝宝——遗传 和狗妈妈、猫妈妈毛色不一样的宝宝——变异
第20章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课件(北师大版)

D.以上都有可能
8.小明能卷舌,母亲也能卷舌,但父亲不能卷舌。仅此, 是否可推出能卷舌基因是显性基因?为什么?
不能。 因为无论能卷舌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其 子女都有可能出现卷舌的现象。
23对
23对
生殖细胞染色体数 23条
受精卵染色体数
23对
23条 子 女
父母基因型
Aa × Aa
配子可能 A
aA
a
含有的基因
子女基因型 A A A a A a a a
子女表现型
规律
生物(人类)进行有性生殖时成对基因随成对 的染色体分离而相互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 (精子或卵细胞)中,独立地遗传给它的后代。
1.等位基因:
对在控
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基因。
2.显性基因: 等位基因中占主导地位,能
够得到表现的基因(大写字母如:
A
a a
的的制 染,性 色成状 体对的 上的基 。基因
A表示)。
因是 位成
3.隐性基因:等位基因中没得到表现的基因(a)。 于 对
成存
4.显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5.隐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第二十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一对夫妇,一位双眼皮,一位单眼皮,生的 孩子双眼皮;另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生的孩子 却是单眼皮,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
父
母
一对夫妇,一位有耳垂, 一位无耳垂,生的子女有 耳垂;
而另一对夫妇都有耳垂, 却生了无耳垂的子女。
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
பைடு நூலகம்A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实验Experiments of Genetics【课程编号】141001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分数】1.5学分【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学时数】48学时【编写日期】2009年6月一、教学目标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和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应符合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娴熟、综合素质过硬的高要求,实验课程应建设成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体系;要求实验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本课程要求将经典遗传学规律同现代遗传学内容有机结合,在基本规律、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用体现基本知识点、充分利用所需实验技术、有助于理解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内容训练学生,使学生习得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模块1:基本遗传规律(实验1-4)实验一、果蝇的表型观察与性别鉴定2学时基础性主要内容:果蝇的表型观察、性别鉴定。
教学要求:了解果蝇的生长和遗传特性,果蝇的科学研究价值;理解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分析的方法;掌握果蝇的基本形态、果蝇的遗传特征和遗传方式。
重点、难点:生长不良果蝇的性别鉴定,特殊性状的准确鉴别、各代之间的时间把握。
其它教学环节:讲授观察方法、实验基本原理,研讨准确判断果蝇特征的方法技巧。
实验二、果蝇杂交实验设计及结果统计分析6学时综合性主要内容:果蝇的培养和基本实验体系建立,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对杂交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研究与验证单基因位点、多基因位点和伴性基因的遗传规律。
教学要求:了解果蝇的基本遗传学规律;理解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分析的方法,杂交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研究的规律相符,准确、简便、科学;掌握果蝇杂交实验的全部过程和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果蝇的培养和基本实验体系建立,果蝇杂交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其它教学环节:讲授实验基本原理,小组实验经验交流(果蝇杂交实验的设计、方法、杂交结果分析)。
实验三、玉米成熟花粉粒受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分离观察2学时基础性主要内容:玉米成熟花粉粒染色观察;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分离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玉米成熟花粉粒受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分离观察的意义;理解淀粉染色机理,差异染色的形成机原理;掌握染色方法及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分离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染色方法;染色的时间剂量控制。
实验四、粗糙链孢霉杂交分析2学时基础性主要内容:粗糙链孢霉杂交设计和杂交实验;糙链孢霉杂交后代的表型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粗糙链孢霉(真菌)的基本遗传学规律和染色体周史;理解杂交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研究的规律相符,准确、简便、科学;掌握粗糙链孢霉杂交实验的全部过程和注意事项;四分子分析和着丝粒作图方法。
重点:粗糙链孢霉杂交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难点:四分子分析和着丝粒作图。
其它教学环节:小组实验经验交流(粗糙链孢霉杂交实验的设计、方法、杂交结果分析)。
模块2: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遗传学(实验5-9)实验五、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2学时基础性主要内容:人体微量外周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观察,人类细胞中期染色体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人体微量外周淋巴细胞培养方法;理解人体中期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及染色体组的基本分析;掌握非显带染色体玻片标本制技术。
重点:外周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显示方法。
难点:染色体的分散和辨别。
其它教学环节:资料片观看和研讨:人类各条染色体的重要性。
实验六、染色体组型分析和染色体分带3学时综合性主要内容: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和核型分析,人类染色体分带技术训练。
教学要求:了解染色体沿线性的各部分特征和各种分带技术;理解核型分析和显带的基本原理;掌握核型分析和G带染色分析的实验方法。
重点:核型分析和显带。
难点:清晰的染色体片和染色效果。
其它教学环节:总结分析历届学生所做的核型分析和G带染色分析的实验结果。
实验七、减数分裂制片、染色体特征和动态变化的观察分析2学时基础性主要内容:制备动物和植物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结合标准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观察、认识和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特征和行为的观察;进行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特征绘图;分析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减数分裂过程的整体和细节;理解减数分裂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和特征。
重点、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和特征,减数分裂前期I各期区别。
其它教学环节:观摩减数分裂示范片分析。
实验八、特殊染色体的样本制备与结构观察5学时综合性人类女性X染色体巴氏小体和男性Y染色体巴氏小体的制片观察;并结合人类性染色质标本制备与观察,分析基因剂量补偿效应;通过果蝇幼虫唾腺的获取;果蝇幼虫唾腺多线染色体标本制备;果蝇幼虫唾腺多线染色体各条染色体区分;进行果蝇幼虫唾腺多线染色体带型和膨泡特征的观察与画图。
模块3:遗传标记分析/分子遗传学(实验9-10)实验九、不同物种遗传标记分析5学时综合性主要内容:实验材料是前面果蝇杂交实验的亲子代材料和其他物种。
同工酶遗传标记分析;DNA分子标记分析—RAPD。
教学要求:了解遗传标记的类型和分析方法;理解同工酶遗传标记分析和DNA分子标记分析(RAPD)的原理、方法;掌握同工酶遗传标记分析和DNA分子标记分析(RAPD)的实验操作和分析技能。
重点、难点:同工酶染色技术和随机引物扩增分析技能。
其它教学环节:分小组讨论交流同工酶遗传标记分析和RAPD分析的实验操作技巧和杂交相关分析的结果。
实验十、大肠杆菌梯度转移基因定位(非中断杂交)2学时基础性主要内容:大肠杆菌杂交体系的建立;大肠杆菌梯度转移基因定位(非中断杂交)实验。
教学要求:了解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特征和遗传重组本质;理解大肠杆菌杂交时基因转移的特点、遗传原理;掌握非中断杂交技术。
重点:非中断杂交技术实验;难点:非中断杂交和中断杂交实验环节的区别与联系、杂交效果的数据吻合性保障。
其它教学环节:讨论总结非中断杂交和中断杂交实验环节的区别与联系、杂交成功的保证方法。
模块4:遗传与环境/毒理遗传学实验十一、理化因素诱变与遗传物质畸变4学时综合性主要内容:两种植物材料物理化学诱变处理和效应观察;染色体制片、观察、画图;探讨药物、环境的诱变作用。
教学要求:了解物理化学因子有哪些具有诱变效应;理解植物材料物理化学诱变处理原理;掌握物理化学诱变处理和效应观察方法和染色体制片、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物理化学诱变处理和效应观察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调查周边河流、企业、居民区污染源的物理化学诱变因素,提出处理意见。
模块5:群体和数量遗传学(实验12-13)实验十二、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2学时基础性主要内容:人类手部皮纹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人体表皮纹分布的部位、特征和相关遗传学知识;理解人类皮纹分析的遗传学价值;掌握典型的皮纹改变在某些遗传病辅助诊断上的应用。
重点:指纹的类型和分析;难点:非典型指纹的分析判断。
其它教学环节:社会调查皮纹和健康(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实验十三、种群基因频率和遗传平衡定律分析2学时基础性主要内容:人类特殊性状的群体调查和统计分析(PTC尝味试验、ABO血型分析、五官性状分析等);群体性状的基因频率和遗传平衡估计。
教学要求:了解自然群体的遗传平衡状况和影响因素;理解孟德尔群体遗传平衡的含义、群体遗传平衡的条件;掌握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估算方法。
重点:PTC尝味试验、ABO血型分析;难点:遗传平衡的检验(条件理解和检验策略)。
其它教学环节:社会调查民族聚居区和汉族人群的群体性状遗传,并进行比较研究(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模块6:自主设计综合实验(选择以下实验中的两个)实验十四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环境因素对果蝇发生量的影响3学时主要内容:通过环境因素对果蝇发生量的影响的分析,掌握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方法原理,理解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教学要求:此实验在前面所做的遗传学基本和发育遗传学原理的基础上,作为学生选学或作为自主实验重点参考的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知识面自主掌握,不做太具体要求。
重点:通过环境因素对果蝇发生量的研究,掌握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分析分析方法。
难点:合适的观察统计方法和时机。
其它教学环节:自然群体中果蝇的采集和数量性状可遗传性分析和毒理因素的影响(小组活动)。
实验十五植物的有性杂交3学时主要内容:植物的有性杂交培养体系设计的原则及方法;植物的有性杂交实验和分析。
教学要求:此实验在前面所做的杂交实验基础上,作为学生选学或作为自主设计实验重点参考的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知识面自主掌握,不做太具体要求。
重点:植物杂交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难点:植物各种专门培养体系的建立——培养基的选择、改进等。
其它教学环节:小组实验经验交流:植物杂交实验的设计、方法、杂交结果分析。
实验十六应用孚尔根核染色技术进行物种染色体数目鉴定3学时主要内容:几种植物材料的根尖制片技术;不同物种染色体数目的鉴定;结合实验七,对好的片子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孚尔根核染色技术的原理、优点;理解孚尔根核染色技术的关键环节和染色体数目的鉴定策略;掌握孚尔根核染色技术的操作。
重点:孚尔根核染色技术的关键环节。
难点:清晰的染色体呈现。
实验十七、组织化学法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疏松区(泡)的转录3学时主要内容:在实验十三“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制备和染色体特征观察与区辨”的基础上,结合分子遗传学知识,分析基因表达在染色体形态上的表现——果蝇唾腺染色体疏松区(泡)特征。
教学要求:此实验在前面所做的果蝇唾腺染色体实验基础上,作为学生选学或作为自主实验重点参考的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知识面自主掌握,不做太具体要求。
重点、难点:理解、分析基因表达在染色体形态上的表现——果蝇唾腺染色体疏松区(泡)特征。
其它教学环节:小组讨论基因表达和染色体特征。
三、教材与学习资源教材李雅轩、赵昕主编,胡英考、梁前进副主编,张飞雄等编。
遗传学综合实验。
科学出版社。
2006.配套补充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教学组编,遗传学实验(自编),2005。
主要参考书[1]张贵友等,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梁彦生,遗传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郭善利等,遗传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四、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先选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及基本实验课程。
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实验课教学坚持集体备课,主讲教师负责实验教学的备课和组织工作。
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助教研究生的配合下,实现师生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根据实验室的设施和条件,有计划地开展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实验。
五、考核方式学生的学科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平时成绩依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实验报告、知识应用等进行评定,占学期总成绩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