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课件

合集下载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1.为了更好地保障道路养护作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公路法》以及《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程。

2.规程适用于所有公路养护作业,规定必须严格遵守,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生事故或者遭受人身伤害、损坏公共设施等经济损失时,由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作业安全规程1.有养护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

2. 作业前应检查设备,如发现任何安全隐患应进行恰当的指导和处理,以确保安全。

3.须遵守作业现场的交通管理规定,确保安全行车。

4.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要按照标定的速度行驶,不得超速行驶。

5.驶人员必须要求佩戴安全帽,以保障个人安全。

6.现火源或者有燃烧危险时,必须立即撤离,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7.场使用的设备必须定期维护,保证正常使用。

8.出现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立即报告,横幅标示事故地点,现场处置不可治疗的伤亡,及时联络当地公安部门处理,并及时向上级申报,按照《安全生产法》中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三、养护安全措施1.守行车安全规定并保证设备安全。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交通安全知识,对知识缺乏要及时补充。

2. 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实施养护操作。

在操作前,必须先了解现场情况和作业要求,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养护技术,并要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和判断。

3. 严禁在不卫生或者潮湿的地方作业,以防止电气感应。

4.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及劳动防护设备,以确保个人安全。

5.险预防很重要,要定期实施检查,以查找可能会导致事故的隐患。

6.备应保持完好,避免因磨损、运动磨损、电路问题或者其他原因而引发的损坏。

7.须要求操作人员及时量化作业安全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8.于作业期间发现的紧急隐患,必须要求操作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四、后期管理1.护完成后,必须办理手续,以保障安全管理了解养护情况。

2.护操作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必须立即上报,并由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详解课件

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详解课件

二、修订理念与内容
修订理念:
❖ 目前部分养护作业出现了为了施工需求,人为造成严重交通拥 堵及安全隐患的现象。因此,本《规程>引入公路养护作业“安 全与通畅兼顾”的理念。通过优化限速方案、安全设施、控制 区布置及长度等方式加强养护作业的安全与通畅。
二、修订理念与内容
修订理念:
❖ 在安全和畅通的基础上考虑养护作业交通组织成本。合理的管 理成本是保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得到实施的重要因素。如果 成本过高,施工人员通常会简化控制区布置及安全设施,从而 造成安全隐患。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本《规 程》对临时、移动和四级公路的养护作业进行了合理简化,以 在保证养护作业安全的同时,降低养护管理成本。
❖ 安全和畅通是道路使用者对公路运营养护期间尤其是养护作业时的基本要求。 (1)公路养护作业时人员、设备及过往车辆的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交通事故频
发。 (2)公路养护作业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公路运营与养护期
间的综合服务水平。
安全问题
畅通问题
一、编制背景
❖ 我国早期并没有专门的公路养护安全 作业规程,JTG H30-2004《公路养护 安全作业规程》 (以下简称原《规 程》)是指导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最全 面的指导性文件。
(1)二、三级公路弯道、纵坡路段养护作业 (2)四级公路养护作业 (3)桥梁养护作业 (4)隧道及隧道群养护作业
一、编制背景
6、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 为保障公路养护作业现场人员、设备和过往车辆的安全和通畅,除 对养护作业施工控制区规范布置外,更要加强现场安全作业管理, 完善施工区交通组织设计和必要的审批手续,尤其在特殊条件下养 护作业更要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但原《规程》对相关内容规定较宏 观、可操作性不强。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一)养护作业控制区的类型
1、按公路技术标准分类: ①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② 二、三级公路
2、按作业位置分类
① 路段作业:外侧车道、内侧车道、中间车 道、路肩;
② 交叉口作业:进口位置、出口位置、交叉 口中部;
③ 隧道内作业、:隧道口、隧道内 ④ 匝道作业:进口匝道、出口匝道; ⑤ 桥面作业 ⑥ 收费站场作业
规程基本要求
1)在进行养护作业前,应进行施工交通组织设计,制定安全和通 畅保障方案,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2)作业控制区布置应考虑养护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 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安全设施布设必须合理、前后协调, 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
3)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 人员,实施对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3. 同一方向相同车道的两个施工区间隔大于1000 m时, 须在下游工作区前设置施工标志。(小于1000 m的, 可视为同一作业区布置)
4. 同一方向不同断面(桩号)、不同车道不宜同时作业; 必须同时作业的,控制区间距应≥1000 m。
5. 单向三车道及以上公路中间车道作业时,应与相邻一 侧车道同时封闭。
4)公路养护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遵守各项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
5)应加强养护安全作业的管理,明确有关各方职责: 公路管理单位或经营单位——加强安全作业管理,公路管理机 构——监督、检查;
6)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设施应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未完 成养护作业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撤除或改变安全设施的位置、 扩大或缩小养护作业控制区的范围,以保证养护作业控制区安全 控制的有效性。
高速公路、一级公 路
二、三级公路
各类平面交叉口 --
120,100 80,60 80 60 40 30

公路养护安全管理培训ppt课件

公路养护安全管理培训ppt课件

12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分析
1) 车辆伤害事故——案例1
事故分析 原因一:驾驶员汪某倒车过程中虽开启警灯、拉起警笛,对封闭区外 过往车辆起到了一定的预警作用,但未关注施工区内作业人员活动情 况,主观上认为车辆在开启警笛情况下倒车时作业人员会自觉避让的 片面判断; 原因二:养护工戴某安全意识淡薄,作业过程中精力不集中,没有及 时避让; 原因三:养护部门未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班组长安全监管不力 事故性质和责任分析 这是一起因驾驶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驾驶员汪某应负此 次事故的主要责任,班组长应负管理责任,养护员工应负次要责任。
14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分析
1) 车辆伤害事故——案例2
事故经过 2014年12月7日早上,一养 路工在某高速公路路肩按规 定清扫作业,当时天气晴好, 该路段平直,路面干燥、无 坑洞、抛洒物等情况。一辆 小轿车,驾驶员超速行驶和 疲劳驾驶,从路肩超车撞上 该养路工,将其撞出50米开 外并挂于隔离带上,导致其 当场死亡。
31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简介?车道封闭时的作业控制区适用周期较长的大中修工程31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简介?路肩封闭时的作业控制区适用路基边坡整修31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简介?临时定点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适用周期较短的预防性养护作业周期在半天以内移动式标志车应与作业车保持在50100米的间距
安全事故分析
3) 机械器具伤害事故——案例3
事故经过 2014年6月25日上午10时, 某公路养护工区打草作业过 程中,班组成员叶某在变换 施工地点时未关闭割草机, 仍将工作状态的割草机剪挂 在胸前,当跨越护栏时,右 脚不慎被机器割伤。
18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分析
3)机械器具伤害事故——案例3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课件PPT92页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课件PPT92页
第19页,共92页。
重点导读
路基边坡养护工作中,除了传统的养护技术外,还推荐引 用了种植香根草、液压喷播、客土喷播、岩质坡面喷混植 生技术以及采用预应力锚索钢筋混凝土框格梁加固防护等 新技术。对软土地区路基处治引用了现浇水泥混凝土薄壁 筒桩、粉体喷射搅拌桩、复合载体夯扩桩等技术。
第20页,共92页。
第31页,共92页。
(二)内容做了归并,删减了路面养护的操作性要求
路面养护的分类取消了“改善土路面”一节,因为此类无 铺装层的路面在我国已基本上没有了。各种路面修复工程 与新建路面工程的要求基本上一致,所以在相关路面修复 只强调了要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沥青路面 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 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等要求。
提出了转至要求,保证了养护技术与相应规范的一致性,也大大 节省了叙述的内容。
第22页,共92页。
第四章 路面
老规范8节167条,新规范5节42条。
第23页,共92页。
重点导读:
本章规定了各种结构类型路面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 路面、砌块路面、砂石路面等的养护基本要求。
路面养护的基本要求是:保持路面平整、整洁,发现病害 及时修复,加强对路面技术状况的调查,并按部颁现行《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的要求进行评定, 并根据评定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养护措施。
第14页,共92页。
第二章 术语
是新增的一章,主要对一些常见的用词进行了 规范性的阐述和界定。
第15页,共92页。
第三章 路基
老规范共有9节73条,新规范8节31条,内容上做了大量的 删减。
第16页,共92页。
重点导读
本章阐述了公路路基养护的基本要求,从路肩、边坡、 排水、防护支挡工程、透水路堤、路基病害以及特殊地 区路基等各方面提出要求。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1 总则1.0.1 为保障公路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及车辆的安全运行,规范养护维修工程的安全管理和作业行为,特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的养护维修作业,四级公路可参照执行.1.0.3 基本要求1 在进行养护维修作业前,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2 养护维修作业单位均应按国家规定建立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实施对养护维修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3 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遵守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 公路管理单位或经营单位应加强养护维修安全作业的管理,公路管理机构应对养护维修安全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

5 养护维修作业的安全设施应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未完成养护维修作业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撤除或改变安全设施的位置、扩大或缩小控制区范围,以保证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1.0.4 公路养护维修的安全作业,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术语与符号2.1 术语2.1.1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Traffic Contral Zone for Maintenance Work)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上游过渡、缓冲、工作、下游过渡和终止等六个区域。

2.1.2 警告区(Warning Area)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置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调整行车状态。

2.1.3 警告区最小长度(Minimum Length of Warning Area)保证驶入警告区的车辆减速至工作区规定的限速所需要的警告区路段的最短长度。

2.1.4 上游过渡区(Upstream Transition Area)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

2.1.5 缓冲区(Buffer Space)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的路段。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三、养护作业安全设施
1. 标志牌——参见附录三 2. 锥形交通路标——锥筒 3. 安全带 4. 路栏 5. 施工隔离墩和防撞桶墙——俗称“水马
”;要求装水要达容积的90%& 6. 移动式标志车
养护施工警告标志
养护施工安全禁令标志
养护施工安全防护设施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图中使用 的图形符号
3. 锥形标摆放标准间距取大家容易识别的路面中 央虚标线间距即15m&上游过渡区起始;锥形标 间距可适当加密到2—4m;以防车辆窜入&
一养护维修安全作业安全生产条件
1. 作业人员着带有反光标志的桔红色工作装; 2. 作业控制区按标准设置相关渠化装置和标志;并派专人
维持交通; 3. 作业人员进出作业区应用车辆接送;不得在作业区外活
动或将任何物体置于控制区外; 4. 在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路段作业时;设专人观察
险情; 5. 高、陡边坡作业时;应采取防滑坠落措施;并注意防备危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与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
4 养护安全设施
5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5.1 基本要求 5.2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 二、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1 基本要求 6.2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在布置
7 特大桥桥面和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7.1 基本要求 7.2 特大桥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7.3 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8 平面交叉口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9 收费广场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10 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1 公路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2 桥梁、隧道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3 冬季除雪安全作业 10.4 雨季安全作业 10.5 雾天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6 山区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7 清扫、绿化养护及道路检测安全作业 10.8 养护维修机具安全操作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二、公路养护作业控 制区
1.
2.
作业控制区定义作用 作业控制区设置规定
二、养护作业控制区
养护作业区共分为6个区域组成: 1. 警告区S 2. 上游过渡区Ls 3. 缓冲区H 4. 工作区G 5. 下游过渡区LX 6. 终止区Z
公路养护作业施工控制区布置
中间带 超车道 行车道
施工作业区
100 80 60 4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技术规范
按效力等级:
强制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 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 的标准。 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和《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
规程基本要求
1)在进行养护作业前,应进行施工交通组织设计,制定安全和通 畅保障方案,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2)作业控制区布置应考虑养护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 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安全设施布设必须合理、前后协调, 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 3)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 人员,实施对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4)公路养护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遵守各项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 5)应加强养护安全作业的管理,明确有关各方职责: 公路管理单位或经营单位——加强安全作业管理,公路管理机 构——监督、检查; 6)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设施应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未完 成养护作业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撤除或改变安全设施的位置、 扩大或缩小养护作业控制区的范围,以保证养护作业控制区安全 控制的有效性。

定义:是上游过渡区到工作区之间的路段。 目的:防止驾驶员判断失误,从上游过渡区闯入工 作区,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的损坏。 长度:缓冲区H的最小长度宜取50m。对交通量特 别大的路段 H≥100m,弯道陡坡路段视情况加长, 最大限度的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缓冲区域只留一 个车道供车辆通行。 设置:在缓冲区不准养护维修人员在其内活动,不 准堆放东西;缓冲区可设置防冲撞装置,以加强防 护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
1 总则 2 术语与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目录
3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
4 养护安全设施
5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5.1 基本要求
5.2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 二、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1 基本要求 6.2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在布置
7 特大桥桥面和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7.1 基本要求 7.2 特大桥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0
40
40
600
450
300
40
50
30
30
警告区
上游过渡区 缓冲区
作业区
下游过 渡区
终止区
① 警告区
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置施工标志到上游过 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 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标志调整行车状态。
警告区最小长度
位置
公路等级
设计速度(km/h) 警告区最小长度(m)
路段
7.3 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8 平面交叉口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9 收费广场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10 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1 公路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2 桥梁、隧道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3 冬季除雪安全作业 10.4 雨季安全作业
10.5 雾天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6 山区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7 清扫、绿化养护及道路检测安全作业 10.8 养护维修机具安全操作
规程基本要求
1)在进行养护作业前,应进行施工交通组织设计,制定安全和通 畅保障方案,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2)作业控制区布置应考虑养护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 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安全设施布设必须合理、前后协调, 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
3)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 人员,实施对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GB5768—2009; 行业标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技术规范
按效力等级:
强制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 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 的标准。
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和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 2004。
高速的交通流和复杂的现场作业环境容易造成公 路养护作业的高风险性
同时由于养护作业必须占用部分车道,容易形成 道路瓶颈,造成交通不畅和堵塞,
一旦养护作业安全管理不力,交通标志、安全设 施摆放不完善,或驾驶、施工人员稍有疏忽,极 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
高速公路、一级公 路
二、三级公路
各类平面交叉口 --
120,100 80,60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0 40 30
1600 1000 1000 800 600 400 200
② 上游过渡区
1. 目的:是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 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
2. 作用:要通过设置于警告区内的交通标志告诉 车辆驾驶员前方将要发生什么,行车状态按照 沿路所设的交通标志牌的指示而随时改变。
图例 二 养护维修作业设施图例
三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图 四 养护维修作业交通标志设置图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养护安全作业控制区规定
养护安全作业规定
目的: ⑴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⑵车辆的安全运行。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技术规范
标准的分类
按适用范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举例: 国家标准,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附录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条文说明 1 总则
3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 4 养护安全设施 5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 二、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7 特大桥桥面和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8 平面交叉口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9 收费广场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10 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长度:缓冲区H的最小长度宜取50m。对交通量特别 大的路段 H≥100m,弯道陡坡路段视情况加长,最 大限度的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缓冲区域只留一个 车道供车辆通行。
设置:在缓冲区不准养护维修人员在其内活动,不 准堆放东西;缓冲区可设置防冲撞装置,以加强防 护作用。
二、公路养护作业控 制区
1. 作业控制区定义作用 2. 作业控制区设置规定
二、养护作业控制区
养护作业区共分为6个区域组成: 1. 警告区S 2. 上游过渡区Ls 3. 缓冲区H 4. 工作区G 5. 下游过渡区LX 6. 终止区Z
公路养护作业施工控制区布置
超车道
中间带
行车道
施工作业区
100
80
封闭车道宽度(m)
限制车速(km/h)
3.0
3.5
3.75
60
70
90
40
30
40
20
10
路肩封闭宽度(m)
限制车速(km/h)
1.5
1.75
2.5
90 40
3.0 3.5
60
20
20
30
40
50
40
20
20
10
③ 缓冲区
定义:是上游过渡区到工作区之间的路段。
目的:防止驾驶员判断失误,从上游过渡区闯入工 作区,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的损坏。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主要内容
1. 《规程》概况说明 2. 养护作业控制区 3. 养护作业安全设施 4. 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布置 5. 养护维修安全作业规定 6. 养护作业工作流程 7. 新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修订内容
一、规程概况说明
规程基本内容 规程基本要求
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风险
公路路面养护施工作业通常是在不封闭交通的情 况下进行
4)公路养护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遵守各项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
5)应加强养护安全作业的管理,明确有关各方职责: 公路管理单位或经营单位——加强安全作业管理,公路管理机
构——监督、检查; 6)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设施应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未完
成养护作业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撤除或改变安全设施的位置、 扩大或缩小养护作业控制区的范围,以保证养护作业控制区安全 控制的有效性。
3. 分类:包括车道封闭和路肩封闭两种情况;在 隧道内时,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Ls的最小长度 为正常路段的1.5倍。
4. 上游过渡区长度设置的是否合理:可以在现场 观察出来。若车辆在通过过渡区时经常经济刹 车或过渡区附近拥挤严重,则有可能前方的交 通标志设置不当或过渡区长度过短。
车道、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