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计算说明书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 (1)1.1 工程概况 (1)1.2 设计目的及意义 (1)1.3 设计内容及依据 (2)1.4 完成工作量 (2)第二章设计各系统描述 (3)2.1 生活给水系统 (3)2.1.1 给水系统选择 (3)2.1.2 系统组成 (3)2.1.3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 (3)2.1.4 给水管道布置及设备安装 (3)2.2 室内排水系统 (4)2.2.1 排水系统选择 (4)2.2.2 系统组成 (4)2.2.3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 (4)2.2.4 排水管道布置及设备安装 (4)2.3 消防给水系统 (4)2.3.1 消防给水系统选择 (4)2.3.2 系统组成 (5)2.3.3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 (5)2.3.4 消防管道布置及设备安装 (5)第三章设计各系统水力计算 (6)3.1 生活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6)3.1.1 计算公式及参数 (6)3.1.2 计算结果 (6)3.2 室内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11)3.2.1 计算公式及参数 (11)3.2.2 计算结果 (11)3.3 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5)3.3.1 计算公式及参数 (15)3.3.2 计算结果 (15)3.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计算 (17)3.4.1 计算公式及参数 (17)3.4.2 计算结果 (18)第四章设计各系统设备选型 (20)4.1 生活给水系统 (20)4.2 排水系统 (18)4.2 消火栓给水系统 (18)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8)结论 (18)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某机关高层办公楼给排水设计第一章绪论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层建筑迅猛发展。
进入90年代以后,高层建筑则向着层数更多,标准更高,设备更完善,技术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并有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发展的趋势。
这种热潮极大带动和促进了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发展。
建筑供暖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目录 (1)第1章设计概况 (3)第2章设计参数 (3)2.1 地点 (3)2.2 室外气象参数 (3)2.3 室内温度参数 (3)2.3 热媒参数 (3)第3章热负荷计算 (3)3.1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3)3.1.1基本要求 (3)3.1.2基本耗热量的计算 (4)3.1.3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 n (4)3.1.4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w′ (5)3.1.5温差修正系数a值 (5)3.1.6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的确定 (5)3.1.7传热面积F的确定 (7)3.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7)3.2.1朝向修正耗热量 (8)3.2.2风力附加耗热量 (8)3.2.3房高附加耗热量 (8)3.3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 (8)3.3.1冷风渗透耗热量 (8)3.3.2 缝隙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9)3.3.3冷风侵入耗热量 (10)3.3 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校核 (11)3.4 热负荷的计算过程及热负荷表 (13)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14)4.1循环动力 (14)4.2供、回水方式 (14)4. 3系统敷设方式 (14)4. 4供、回水布置方式 (15)4.5工程方案确定 (15)第5章散热器的选择与计算 (15)5.1 散热器的选择与布置 (15)5.1.1散热器的选择 (15)5.1.1散热器的布置 (16)5.2散热器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16)5.2.1一般要求 (16)5.2.2散热器面积的计算 (16)5.2.3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17)5.2.4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 (17)5.2.5散热器片数或长度的确定 (18)5.3计算过程及表格 (18)第6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管材及附件 (19)6.1一般要求 (19)6.2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20)6.2.1沿程阻力损失 (20)6.2.2局部阻力损失 (20)6.2.3管段流量 (20)6.2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及水力计算表 (21)6.3管材及附件 (21)参考文献 (22)第1章设计概况本次设计的任务是沈阳市欧龙小区住宅小区户内采暖系统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计算说明书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L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1.1任务 (1)1.2条件 (1)2.设计过程说明2.1给水工程 (1)3 .设计计算3.1 室内给水系统的计算3.1.1 相关参数的确定 3・1.2最高日用水量Qd ........3∙1∙3最大时用水量Qh 及平均时用水量Qp 3∙L4进行水力计算3-1.5水表选择及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 3∙1∙6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确定 ......3.3消防系统的计算3.L7住宅给水最不利点水头损失计算 10 3.L8商场给水最不利点水头损失计算 11 3.1.9管材、附件及水表的选择总说明 11 附:给水系统原理图;给水系统计算表12 3.2室内污废排水系统的计算24 3.2.1排水系统方案选择及布置 24 322卫生器具排水当量263.2.3管道水力计算 ..... . (27)324排水管水力计算 27 325化粪池设计28 附:污废排水系统原理图;污废排水系统计算表30 40331相关参数的确定 3.3.2 消火栓保护半径的计算 ....................................... 41 3.3.3 水枪喷嘴所需水压Hq 计算3.3.4 水龙带水头损失hd .................................................................................... 42 3.3.5 消火栓口所处需水压Hxh .......................................................................... 43 3.3.6 水力计算 .................................................. 43 3.3.7 校核 ....3・3.8.灭火器的计算 ............................................... 45 3.3.9 水泵接合器 ................................................. 46 附:消防系统原理图;消防系统计算表 ........................... 47 3∙4雨水系统的计算 ............................... 49 3.4.1 雨水排水方式选择 ........................................... 49 3.4.2 雨水管道的布置 ............................................. 50 3.4.3 每根立管汇流面积 . (52),径 (53)3.4.5 溢流口的计算 ............................................... 55 附:雨水排水系统计算表 . (57)4•结论 ........................................... 56 5.心得体会4042♦♦♦♦♦♦♦♦4558L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1.1任务1.根据要求完成一栋商住两用建筑给排水工程初步设计。
某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

某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1. 设计基本资料1.1初步设计资料1.1.1工程名称某单位办公楼。
1.1.2工程概况建筑面积5322.24卅,建筑总高为23.2m,主体大楼为六层,室内外高差为0.45m.1.1.3温度冬季取暖室外计算温度-8 C,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2 C, 最热月平均气温28 C,最冷月平均气温-0.8 C。
1.1.4相对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当地基本风压是0.4KPa ,地面粗糙度为B类。
1.1.5年降雨量年降雨量为631mm。
1.1.6建筑标准建筑等级II级;防火等级II级1.1.7水文资料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30cm ,最大积雪厚度25cm ,基本雪压0.35KPa 。
常年地下水位为-2.0m ,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1.1.8地质条件该建筑场地地基土层主要有粉土、粉质粘土、细砂等,详见附录。
场地类别为II类,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
1.1.9材料使用混凝土:梁柱板均使用C30混凝土。
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300。
墙体:a. 外纵墙采用240厚灰砂砖(18KN/m3 ),一侧墙体为水刷石墙面(0.5KN/ m2),一侧为20伽厚抹灰(17KN/卅)。
b. 内隔墙采用2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砼砌块(5.5KN/m3 ), 两侧均为20mm 厚抹灰。
c. 卫生间隔墙采用2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砼砌块(5.5KN/m3 ),两侧贴瓷砖(0.5KN/ m )。
.. 3 __d. 女儿墙采用240厚加气砼砌块(5.5KN/m )两侧均为200 厚抹灰,墙高900mm。
④窗:均为钢框玻璃窗(0.45KN/m2 )⑤门:除大门和接待室为玻璃门(0.45KN/m2 ),办公室均为铝塑门(10.2KN/m2).1.2结构选型1.2.1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1.2.2屋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肋型屋盖,刚柔性结合的屋面,屋面板厚100mm。
建筑供暖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目录 (1)第1章设计概况 (3)第2章设计参数 (4)2.1 地点 (4)2.2 室外气象参数 (4)2.3 室内温度参数 (4)2.3 热媒参数 (4)第3章热负荷计算 (5)3.1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5)3.1.1基本要求 (5)3.1.2基本耗热量的计算 (6)3.1.3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 n (6)3.1.4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w′ (7)3.1.5温差修正系数a值 (7)3.1.6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的确定 (7)3.1.7传热面积F的确定 (9)3.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0)3.2.1朝向修正耗热量 (10)3.2.2风力附加耗热量 (10)3.2.3房高附加耗热量 (11)3.3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 (11)3.3.1冷风渗透耗热量 (11)3.3.2 缝隙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12)3.3.3冷风侵入耗热量 (13)3.3 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校核 (14)3.4 热负荷的计算过程及热负荷表 (16)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17)4.1循环动力 (17)4.2供、回水方式 (17)4. 3系统敷设方式 (18)4. 4供、回水布置方式 (18)4.5工程方案确定 (19)第5章散热器的选择与计算 (19)5.1 散热器的选择与布置 (19)5.1.1散热器的选择 (19)5.1.1散热器的布置 (20)5.2散热器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20)5.2.1一般要求 (20)5.2.2散热器面积的计算 (21)5.2.3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21)5.2.4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 (22)5.2.5散热器片数或长度的确定 (23)5.3计算过程及表格 (23)第6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管材及附件 (24)6.1一般要求 (24)6.2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25)6.2.1沿程阻力损失 (26)6.2.2局部阻力损失 (26)6.2.3管段流量 (26)6.2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及水力计算表 (27)6.3管材及附件 (27)参考文献 (28)第1章设计概况本次设计的任务是沈阳市欧龙小区住宅小区户内采暖系统设计。
建筑设计说明书

建筑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节设计总说明第二节总平面第三节建筑第四节结构第五节给排水第六节电气第七节消防专篇第二部分设计图纸总平面图单体平、立、剖面图第一节设计总说明一、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市区计划与经济委员会通港闸计经《关于钢木构件公司新建生产厂房的立项批复》;2、市国土规划局港闸分局的土地使用权属变更审批表;3、场地红线图;4、有关规范、规定。
二、工程设计的规模及范围1、全面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达到设计高质量、高速度,并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2、满足各项设计规范前提下,考虑建筑造型及建筑特色。
3、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及地形条件。
三、工程设计的规模及概况本工程地址为原建机分厂的现有规划用地,资金来源为自筹,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
建筑用途为生产厂房和办公楼。
办公楼主体四层,生产厂房为二层。
第二节总平面设计用地规范见厂区总平面图。
厂区入口在东侧,厂区内西侧靠围墙原有10.5m宽单层标准节车间,厂区北侧预留二期工程用地,现筹建的主厂房与办公楼建在厂区南侧,因场地较紧,主厂房与办公楼紧邻建造,沿场地东西向布置,南边离围墙留6m消防通道。
第三节建筑一、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2、《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JG37-872。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
4、业主对工程设计的要求及设想。
二、建筑设计公司办公楼紧靠主厂房南北向布置,建筑面积为1200m2,长度为36m,主体四层,•一至三层为办公用房,四层为产品陈列,贮存用房,中间设主楼梯1个,A轴处设电梯1个,办公楼底层层高4m,二至四层层高3m,屋面采用刚性防水屋面下做PVC卷材,双层防水,以满足屋面防排水要求,屋顶采用现浇屋面,泰瑞公司主厂房二层,建筑面积4000m2,三跨,每跨12m,共36m,屋面采用钢结构,彩钢板屋面,二层楼面用钢梁,现浇楼板,主厂房总高14.5m。
建筑设计说明书模板

建筑设计说明书模板建筑设计说明模板第⼀章建筑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余市规划局提供的肖朗路东侧,丰悦路南侧地块国有建设⽤地使⽤权出让规划⽤地红线图2、建设单位提供的项⽬设计任务书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50180-93)4、《住宅建筑规》GB50368-20055、《住宅设计规》 GB50096-1999(2003年版)6、《建筑设计防⽕规》GB50016-2006 7、《⾼层民⽤建筑设计防⽕规》GB50045-95 8、《⼈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 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JGJ100-98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规》GB50067-97 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12、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J10310-2003 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4、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JGJ50-2001、J114-2001 16、《民⽤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7、《商店建筑设计规》JGJ48-8818、《建筑⼯程建筑⾯积计算规》GB/T 50353-2005 19、《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甬政发[2007]77号 20、其它规⾏的有关国家和余的法规、规及规定⼆、⼯程概况1、余城西⼯业园⼀期安置房位于余经济开发区城西⼯业园。
城西⼯业园区位于余市西侧,距离余市中⼼仅约5公⾥,交通便利,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四季分明,⽓候温和,湿润,充⾜,⾬量充沛。
2、余城西⼯业园安置房⼀期(第⼀区块)新建⼯程西临城市主⼲路——肖朗路,北侧丰悦路为次⼲路,南侧的丰茹路路及东侧的河⾓路为城市⽀路。
基地东侧与南侧地块以后均作为住宅⽤地开发,基地北侧⽤地则作为商业⾦融⽤地开发。
基地西侧为城西⼯业园开发建设指挥部。
6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明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设计任务 21.1 课程设计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题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建筑设计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工程设计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课程设计说明 32.1 建筑给水工程设计32.2 建筑排水工程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管道的布置与管材及附件安装工程第三章计算说明书3.1 建筑给水工程设计计算3.1.1 给水用水定额与时变化系数3.1.2 最高日用水量3.1.3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3.1.4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3.1.5 水表的选择3.1.6 水压的计算3.3 建筑排水工程设计计算3.3.1 排水定额3.3.2 排水管网水力计算3.3.3 检查井深度计算3. 3.4化粪池容积计算第四章结论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设计任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本学期课程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书,能基本正确在图纸上表达设计内容。
二、课程设计题目合肥市某住宅楼(A3型)建筑给排水设计三、设计原始资料A3型:合肥市某地拟建一栋六层住宅楼,卫生间的卫生器具布置见平面图;该建筑层高2.9m,室内外高差为0.55m,冻土深度0.3m;城市给排水管道现状:本建筑物北侧有小区给水管可作为该建筑物的水源,其管径为DN100mm,常年可提供的工作压力为0.30MPa,北侧有小区排水管道,管径为DN200。
四、设计成果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图纸三张;2、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工程项目和设计要求概述,设计依据,设计参考资料,设计方案比较情况,管道尺寸、布置,以及设计中尚存在的问题等等几个部分。
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方案选择合理、选定的参数要有依据、计算正确、各种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必要时列出计算数据表格;3、课程设计图纸的要求课程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系统图及卫生间大样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资料(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土0.000,室内外高差450mm.(2)墙身做法:采用加气混凝土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涂料两度。
外墙采用贴面砖,1:3 水泥砂浆底厚20mm。
(3)楼面作法:楼板顶面为水磨石地面,楼板底面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外加V型轻钢龙骨吊顶。
(4)屋面作法:现浇楼板上依次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300mm厚水泥珍珠制品隔热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和SDC120复合卷材,下面依次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和V型轻钢骨龙吊顶。
(5)基本风压:①o=0.3KN/m2(地面粗糙度属C类)。
(6)基本雪压:S0=0.3KN/m2。
(7)抗震设防烈度:八度(0.2g)第二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8)地质条件:由上至下:人工添土:厚度为1m粉质粘土:厚度为7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 中风化基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6MPa 建筑场地类别为U类;无地下水及不良地质现象。
活荷载:上人屋面活荷载2.0KN/m2,办公室楼面活荷载2.0KN/m2,走廊楼面活荷载2.5KN/m2,档案室楼面活荷载2.5KN/m2。
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n一、设计资料 (1)二、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1)三、荷载计算 (3)四、内力计算.................................................................... . (10)五、内力组合 (56)六、截面设计 (56)七、框架节点核心区抗震验算 (56)八、基础设计 (58)九、板式楼梯设计................................................................ . (60)参考文献........................ ... ................................................. ....... ...63二、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主梁:取h=1/9 1 =1/9 x 7200=800mm,取h=800mm,取b=350mm,次梁:取h=1 /16 1 =1/16x 7200=450mm,取h=500mm取b=250mm, 柱子:取柱截面均为bx h=600x 600mm,现浇板厚为100mm。
取③轴线为计算单元,结构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7m。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中,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1=21。
(I0 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梁柱均采用C30混凝土。
由于后面梁的组合弯矩过大,相对受压区高度超过了界限受压区高度,所以改用C40混凝土,因为梁柱刚度成比例增加,不会引起后面分配系数的改变。
地震作用下的弹性侧移将更小,一定符合要求。
吕7210口IH'/'Ji piIB IB(?) © ©注:图中数字为各杆件的线刚度,单位为1.0e10 N*mm图2.框架计算简图框架刚度计算:1.边跨框架梁线刚度:i b=2EcX I。
/I=2X 3.0X 104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50X 8003/(12 X 7200) =12.44X 1010N • mm2.中间跨框架梁线刚度:i b=2EcX I。
/l=2X 3.0X 104X 350X 8003/(12X 2400)=37.33X 1010N • mm3.二〜五层框架柱线刚度:ic=EcX I。
/l=3.0X 104X 600X 6003/(12X 3600)=9.00X 1010N • mm4.首层框架柱线刚度:ic=EcX I。
/l=3.0X 104X 600X 6003/(12X 4700)=6.89X 1010N • mm二、何载计算1.恒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SDC120复合卷材 0.15KN/m 2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 2 300mm 厚水泥砂浆珍珠制品隔热找平层 1.2KN/m 2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 2100mm 厚现浇混凝土楼板 2.5 KN/m 2 15mm 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 0.26 KN/m 2 V 型轻钢龙骨吊顶 0.12 K N/m 2在计算内力时,柱的线刚度取框架实际柱线刚度的 0.9倍即:首层框架柱线刚度:ic=0.9x6.89X 1010=6.20X 1010N • mm 二〜五层框架柱线刚度:ic=0.9x9.00X 1010 =8.10X 1010N • mm 屋面恒载 框架梁自重 0.35X 0.80X 25= 7.00 KN/m 梁侧粉刷 2X(0.80-0.1)X 0.02X 17= 0.48KN/m 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5.03 KN/m 2 g 5AB1 =g 5CD1 =7.00+ 0.48 = 7.48 KN/m g 5AB2=g 5CD2=5.03X 3.6=18.12 KN/m g 5BC1=7.48KN/m g 5BC2=5.03 X 2.4=12.07KN/m (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地面 0.65 KN/m 2 100mm 厚现浇混凝土楼板 2.5 KN/m 2 15mm 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 0.26 KN/m 2V 型轻钢龙骨吊顶 0.12 KN/m 2 楼面恒载 3.53 KN/m 2墙面粉刷: (3.6-0.80)X 0.02X2X 17= 1.90KN/m 边跨填充墙自重: 0.20X( 3.6-0.80)X 7= 3.92KN/m 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g AB1 =g CD1 =7.48+3.92+ 1.90= 13.30KN/m g BC1 =7.48 KN/mg AB2=g CD2=3.53X 3.6=12.71 KN/m g BC2=3.53X 2.4=8.47 KN/m边柱连系梁自重: 0.35X 0.80X 7.2X 25= 50.40KN(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粉刷:2X 0.02X( 0.80-0.10)X 7.2X 17= 3.43KN次梁自重:0.25X 0.50X 7.2X 25X 0.5 = 11.25 KN粉刷:2X 0.02X( 0.50-0.10)X 7.2X 17X 0.5 = 0.98 KN1.5m高女儿墙自重: 1.5X 7.2X 0.20X 7= 12.10 KN粉刷:2X 0.02X 1.2X 7.2X 17= 5.88 KN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A、D 点相同:(3.6 X 3.6+1.8X 1.8 )X 5.03= 81.49 KN顶层边节点集中何载:G5A=G5D=165.53 KN中柱连系梁自重:0.35X 0.80 X 7.2X 25= 50.40KN粉刷:2X 0.02X( 0.80-0.10)X 7.2X 17= 3.43 KN次梁自重:0.25X 0.50 X 7.2X 25X 0.5 = 11.25KN粉刷:2X 0.02X( 0.50-0.10)X 7.2X 17X 0.5 = 0.98 KN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B、C 点相同:[0.5X 1.2 X 1.2 + 2.4 X 1.2 + 0.5 X 1.8 X 1.8 + 1.8 X 3.6] X 2X5.03= 117.70 KN顶层中间节点集中荷载:G5B=G5C=183.76KN(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0.35X 0.80X 7.2X 25= 50.40KN粉刷:2X 0.02X( 0.80-0.10)X 7.2X 17= 3.43 KN次梁自重:0.25X 0.50X 7.2X 25X 0.5 = 11.25KN粉刷:2X 0.02X( 0.50-0.10)X 7.2X 17X 0.5 = 0.98 KN钢窗自重: 2.1 X 2X 1.8X 0.45= 3.40KN窗下墙体自重:0.2X 1.00X 6.6X 7= 9.24KN粉刷:2X 0.02X 1.00X 6.6X 17= 4.49 KN窗边墙体自重: 1.8X( 6.6-2.1X 2)X 0.2X 7 = 6.05 KN粉刷:2X 0.02X 1.8X(6.6-2.1 X 2)X 17 = 2.94 KN框架柱自重:0.60X 0.60 X 3.6X 25= 32.4 KN粉刷: 1.8X 0.02X 3.6X 17= 2.20 KN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A、D点相同:(3.6 X 3.6+1.8X 1.8 ) X 3.53= 57.19 KN中间层边节点集中何载:G A=G D=183.97KN中柱连系梁自重:50.40 KN 粉刷: 3.43 KN 次梁自重:11.25 KN 粉刷:0.98 KN 内纵墙自重: 6.6X( 3.6- 0.80)X 0.2X 7 = 25.87KN 粉刷: 6.6X( 3.6-0.80)X 2X 0.02X 17= 12.57KN扣除门洞重加上门重:- 2.1X 1.0X( 7X 0.2+17X 2X 0.02-0.2)= -3.95KN框架柱自重:32.4KN 粉刷: 2.20KN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B、C 点相同:[0.5X 1.2 X 1.2 + 2.4 X1.2 + 0.5 X 1.8 X 1.8 + 1.8 X 3.6]X 2X 3.53= 82.60 K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G B=G C=217.75KN(5) 其中:恒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G5A=G5D=165.53KNG5B= G5C=183.76 KNG A=G D=183.97 KNG B=G C=217.75 KNg5AB1 = g5BC1= g5CD1 =7.48 KN/m g5AB2= g5CD2=18.12 KN/m g5BC2=12.07KN/m g AB1 = g CD1 =13.30KN/m g BC1=7.48KN/mg AB2 = g cD2 =12.71KN/m g BC2=8.47 KN/m2.屋、楼面活荷载计算屋、楼面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P5AB=P5CD=3.6X 2.0=7.20 KN/mP5BC=2.4X 2.0=4.80KN/mP5A=P5D=(1.8X 1.8+3.6 X 3.6) X 2.0=32.40KNP5B=P5C=[1.2X 1.2+4.8 X 1.2+1.8 X 1.8+3.6 X 3.6 ] X 2.0=46.8 KNP AB = P CD =2.0X 3.6=7.2 KN/m走廊:P BC = 2.5X 2.4=6.00KN/mP A=P D= (1.8X 1.8+3.6 X 3.6) X 2.0=32.40KNP B=P C=〔1.2X 1.2+4.8 X 1.2〕X 2.5+〔1.8 X 1.8+3.6 X 3.6 : X 2.0=50.40KN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