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合集下载

丁香的特点

丁香的特点

丁香的特点
丁香是一种常绿乔木,属于桃金娘科,是一种高大的植物,可以达到10-15米的高度。

它的叶子是革质的,呈椭圆形或卵形,叶子的边缘有锯齿。

丁香的花序是圆锥形的,花朵呈淡紫色或白色,非常美丽。

丁香的果实是浆果,呈球形,成熟时呈深紫色。

丁香的花序和果实都可以作为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止咳化痰等功效。

在中药中,丁香也被用于治疗胃痛、头痛、咳嗽等症状。

此外,丁香也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植物,可以在庭院、公园等地方种植。

它的花期在春季,是许多花园和庭院中的亮点之一。

总之,丁香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植物,不仅美丽而且实用。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吃法丁香,又称肉豆蔻、丁香花、肉欲果,为丁香科植物丁香的花蕾,具有浓烈的香气和丰富的药用成分。

丁香在传统中药中被广泛应用,被誉为“百药之王”。

它不仅可以作为调味品使用,还有许多的功效与作用。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丁香的功效、作用以及适宜的吃法。

一、丁香的功效与作用:1. 抗菌消炎:丁香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丁香酚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

因此,丁香可以用作治疗感冒、咳嗽、发烧、口腔溃疡等炎症性疾病的药物。

2. 止痛缓解:丁香中的丁香酚还具有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头痛、牙痛、胃痛等疼痛症状。

此外,丁香还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痛等。

3. 改善消化:丁香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加胃肠蠕动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食物,预防胃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问题。

4. 提高免疫力:丁香中的丁香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5. 净化口腔:丁香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可以去除口臭,并能抑制口腔细菌的繁殖,预防龋齿和口腔疾病。

6. 抗衰老:丁香中的丁香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细胞的衰老,保护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二、丁香的吃法:丁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使用:1. 调味品:将丁香研磨成粉末,可以用于调味。

丁香的独特香味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和风味,常用于烘焙食品、茶饮、肉类菜品等。

2. 茶剂:将丁香与其他草药搭配,制作成丁香茶,具有提神醒脑、舒缓压力和改善睡眠的功效。

将10克丁香花蕾和其他干燥草药加入500毫升热水中,浸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

3. 按摩油:将丁香花蕾和橄榄油等植物油混合,制成按摩油。

用于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循环和放松身心。

4. 口香糖或牙膏:丁香具有去除口臭和抑制细菌的作用,因此在口香糖和牙膏中添加丁香成分可以保持口腔清新,并预防口腔疾病。

5. 药物:丁香还可以制成丁香油、丁香胶囊等药物形式,用于治疗特定疾病。

丁香油可外用于肌肉疼痛和关节炎等,丁香胶囊可内服用于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问题等。

丁香

丁香

丁香图1中药“丁香”实为桃金娘科丁香图2图3【别名】丁子香(《齐民要术》)、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鸡舌香(《本草纲目》)。

【主要成分】花蕾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为丁香油酚(Eugenol)、乙酰丁香油酚(Acetyleugenol)及少量α-与β-丁香烃(Caryo- phyllene);其次为葎草烯(Humulene)、胡椒酚(Chavicol)、α-衣兰烯(α-Ylangene).花蕾中尚含有4种黄酮衍生物, 皆为黄酮甙元, 其中两种为鼠李素(Rhamnetin)及山萘酚(Kaempferol);另有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番樱桃素、番樱桃素亭(Eugenitin)、异番樱桃素亭(Isoeugenitin)等.药用丁香和观赏用的丁香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植物。

【药理研究】文献论述中药“丁香”实为桃金娘科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1、《雷公炮炙论》:凡使(丁香)。

有雌雄,雄颗小,雌颗大,似枣核。

方中多使雌,力大,膏煎中用雄。

2、《开宝本草》:丁香,二月、八月采。

按广州送丁香图,树高丈余,叶似栎叶,花圆细,黄色,凌冬不雕。

医家所用惟用根。

子如钉子,长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药尔。

......温脾胃,止霍乱。

(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NIW。

3、《本草经疏》:丁香,其主温脾胃、止霍乱壅胀者,盖脾胃为仓凛之官,饮食生冷,伤于脾胃,留而不去,则为壅塞胀满,上涌下泄,则为挥霍撩乱,辛温暖脾胃而行滞气,则霍乱止而壅胀消矣。

齿疳者,亦阳明湿热上攻也,散阳明之邪,则疳自除。

疗风毒诸肿者,辛温散结,而香气又能走窍除秽浊也。

4、《本草通玄》:丁香,温中健胃,须于丸剂中同润药用乃佳。

独用多用,易于僭上,损肺伤目。

5、《本草新编》: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

直中阴经之病,最宜用之,但不可用之于传经之伤寒也。

丁香的结构组成及功能主治

丁香的结构组成及功能主治

丁香的结构组成及功能主治1. 结构组成丁香(学名:Syzygium aromaticum)是常用的香料和草药植物,源于桃金娘科丁香属下的多年生常绿小乔木。

其结构组成包括以下部分:1.茎:丁香的茎呈木质化,主要由纤维组织、导管组织和木质部组成。

茎部可以生长至10-20米高,并且呈灰褐色。

2.叶:丁香的叶子呈对生排列,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叶片革质,亮绿色,叶背密被晶形毛。

3.花:丁香的花为白色小型花朵,呈伞形花序排列,花瓣5-7枚,花瓣基部附着有腺点,有芳香味。

4.果实:丁香的果实为浆果,呈圆锥状,直径约1厘米,初绿色后逐渐变为红色或紫色。

2. 功能主治丁香在中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以下是丁香的功能主治以及相关应用:1.抗菌消炎:丁香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丁香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

丁香油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炎等疾病。

2.镇痛止痛:丁香具有镇痛和止痛作用,可以用于缓解头痛、牙痛等疼痛症状。

丁香油也可以用于外用按摩,缓解肌肉酸痛。

3.调节肠胃功能:丁香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

可以用于治疗腹泻、胃痛等症状。

4.抗氧化防衰老:丁香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5.改善呼吸道疾病:丁香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除了以上主要功能主治外,丁香还可以用于驱虫、助消化、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

在中药学和食疗中,丁香常被用作调味料,用以提升食物的口感和香气。

总结起来,丁香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茎、叶、花和果实,各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丁香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包括抗菌消炎、镇痛止痛、调节肠胃功能、抗氧化防衰老以及改善呼吸道疾病等。

丁香在中药学和食疗中都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和食品中。

丁香品种分类方法

丁香品种分类方法

丁香品种分类方法
丁香(学名:Syringa)是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属于木兰科丁香属。

丁香的品种繁多,根据花色、花型、花期等特征可以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丁香品种分类方法:
1. 花色分类:根据花朵的颜色可以将丁香品种分为红色、粉色、紫色、白色等不同花色的品种。

比如红花丁香、白花丁香、紫丁香等。

2. 花型分类:根据花朵的形状可以将丁香品种分为单瓣型、重瓣型、半重瓣型等不同花型的品种。

单瓣型丁香花瓣较少,重瓣型丁香花瓣较多,半重瓣型丁香花瓣数量介于两者之间。

3. 花期分类:根据开花的时间可以将丁香品种分为早开花型、中开花型、晚开花型等不同花期的品种。

早开花型丁香通常在春季开花,中开花型丁香在夏季开花,晚开花型丁香在秋季开花。

4. 产地分类:根据丁香的产地可以将品种分为中国丁香、日本丁香、韩国丁香等不同产地的品种。

不同地区的丁香品种可能在花色、花型等方面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方法只是一种常见的分类方式,丁香品种繁多,还可以根据其他特征进行细分。

丁香诗词意思解释

丁香诗词意思解释

丁香诗词意思解释
唐代诗人陆龟蒙《丁香》
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译文:像丁香一样身自高洁,生活在远离尘俗的大江之上得不到普通人的关注,十几年的积累也只能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罢了。

如若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丁香心中的那个结,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的才能,飘香万里。

陆龟蒙是唐朝著名的农学家诗人,屡次进士不举,过期隐居生活,然而内心自然并未平复,这首《丁香》借以自喻。

扩展资料:
丁香花自古以来的寓意:
丁香花拥有天国之花的光荣外号,因为它高贵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视。

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而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辉的人生。

丁香

丁香

丁香【拼音名】 Dīnɡ Xiānɡ【别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实]【别名】丁子香(《齐民要术》),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功能主治】温脾胃,降逆气。

主治胃寒呕逆,吐泻,脘腹作痛。

【功能主治】温中,暖肾,降逆。

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主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叶泻;肾虚阳痿;腰膝酸冷;阴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感想末敷贴。

【用法用量】 0.5~1.5钱。

【用法用量】 1~3g。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李杲:气血胜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气也。

《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注意】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不可见火。

畏郁金。

"②李杲:"气血胜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气也。

"③《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注意】不宜与郁金同用。

【备注】母丁香为丁香的干燥果实。

在果实近成熟时采摘。

应用与丁香花蕾相似,但药力较弱,功效较差。

【临床应用】治癣: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时后去渣。

每日外搽患处3次,观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体癣及足癣患者,一般在治疗1天后症状即见消退,2天后患处开始有皮屑脱落。

病史较长或曾经其它癣药治疗而不能控制者,则于治疗后2~3天症状才开始消退,一般经3~5天亦能治愈。

但有20%左右治愈后仍反复发作。

一法用1:10的丁香煎液外涂,每日1~3次,治疗数种皮肤霉菌病共31例,结果8例临床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

丁香有什么用途

丁香有什么用途

丁香有什么用途丁香是一种常见的香料草本植物,也是一种药用植物。

它一般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被广泛用于烹饪、药物制备、香精调制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丁香的用途的一些详细介绍:一、烹饪用途:1. 调味剂:丁香是一种常用的烹饪调味品,它可以为食物增添浓郁的香气和特殊的口味。

在糕点、甜点和烘焙食品中,丁香通常被用来制作香肠、果脯、水果酱和调味汁等。

其独特的香味使其成为各种菜肴和甜点的重要成分,增强了食物的风味。

2. 茶和饮料:丁香可以用于制作茶或香料饮料,其独特的香气和味道提供了一种悠然的享受。

丁香茶可以有助于消化,缓解胃痛和腹痛等症状,同时还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3. 油:通过蒸馏丁香花蕾,可以提炼出丁香油,该油主要用于食品和制药工业。

丁香油作为调味品可用于腌制和烹调肉类和鱼类,还可以用于口香糖、香精和牙膏等产品的生产。

二、药用用途:1. 镇痛剂:丁香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作为镇痛剂。

其主要成分为丁香油中的丁香酚,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关节炎和牙痛等。

2. 预防感冒:丁香具有抗病毒和抗菌的功效,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其提取的精油可以用于制作预防感冒和治疗流感的药物。

此外,丁香还可以用于制作止咳糖浆和喉咙喷雾剂等药物。

3. 消化问题:丁香被认为具有助消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减轻胃肠道不适和胃痛。

丁香粉末或丁香油可以用于制作胃药和消化药,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

4. 抗炎作用:丁香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可以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炎症,如关节炎和皮肤问题。

丁香油还可以用于烧伤、水疱和溃疡的治疗。

5. 实验室研究:丁香中含有一些具有药用潜力的化合物,如丁香酚和丁香酮等。

这些化合物在实验室中被用于研究其对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潜在治疗作用。

三、香精调制用途:丁香具有浓郁的香气,在香水、香烟、肥皂和化妆品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丁香精油常用于香水和香皂的调配中,其香气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此外,丁香的香味还可以用于制作蜡烛、空气清新剂和家居用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香
丁香即丁香属,又称紫丁香属,是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香料,又指丁香属植物树上的花蕾,又名丁子香。

丁香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亚高山、暖温带至温带的山坡林缘、林下及寒温带的向阳灌丛中。

我国约20余种,产地在西南部至东北部,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亦为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筑和家具用。

在法国,“丁香花开的时候”意指气候最好的时候。

在西方,该花象征着“年轻人纯真无邪,初恋和谦逊”。

中文名 丁香属/丁香 拉丁学名 Syringa Linn 门
被子植物门 目
捩花目 属 丁香属 外文名 Clove
界 植物界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科 木犀科 别称 紫丁香属
1形态特征
2名字由来
3品种分类
4培养方法
5应用价值
6地理分布
7相关应用
1、形态特征
丁香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小枝近圆柱形或带四棱形,具皮孔。

冬芽被芽鳞,顶芽常缺。

叶对生,单叶,稀复叶,全缘,稀分裂;具叶柄。

花两性,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与叶同时抽生或叶后抽生;具花梗或无花梗;花萼小,钟状,具4齿或为不规则齿裂,或近截形,宿存;花冠漏斗状、高脚碟状或近幅状,裂片4枚,开展或近直立,花蕾时呈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至花冠管中部,内藏或伸出;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丝状,短于雄蕊,柱头2裂。

果为蒴果,微扁,2室,室间开裂;种子扁平,有翅;子叶卵形,扁平;胚根向上。

2名字由来
据明代高濂的《草花谱》(1591)记载:丁香“花如细小丁,香而瓣柔,色紫……”,源于其花细长如丁(钉)且具芳香的缘故。

而丁香[1]属的拉丁名“Syringa”是1576年法国植物学家Mathieu de TObel根据希腊文Syrix意为“管子”命名的。

3品种分类
丁香属( Syringa L. ) 隶属木犀科,全属约有27种植物,自然分布于东亚、中亚和欧洲。

中国约有22种,其中特有种18种;日本、朝鲜、阿富汗等国家产6种;欧洲产2种。

约19种,不包括自然杂交种,东南欧产2种,日本、阿富汗各产1种,喜马拉雅地区产1种,朝鲜和中国共具1种、1亚种、1变种,其余均产中国。

什锦丁香蓝丁香北京丁香藏南丁香毛丁香
花叶丁香紫丁香松林,丁香辽东丁香红丁香
西蜀丁香华丁香羽叶丁香云南丁香欧丁香
皱叶丁香巧玲,花四川丁香暴马丁香
4、培养方法
人工选育
毛丁香
世界上大多数丁香[2]品种是通过人工选育得到的。

人工杂交亲本的选择是头等大事,首先要确立育种目标,选定具有目标特征的亲本,通过亲合性试验确定杂交育种的可行性。

实际操作时要经过去雄(即:将母本中的雄蕊在开花前手工去除)、人工授粉、套袋、挂牌、采种、保藏、播种等一系列的严格操作。

为了使目标性状能够充分体现,杂种后代至少要保证达到近千株才能保证选种的需要。

一般从杂交授粉到新品种定名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

栽培技术
丁香[3]属植物多露地栽培,常用作园林中的配景树。

栽植时宜选择土壤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向阳处。

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裸根栽植,株距2-3米,还可根据配置要求进行调整。

栽植时多选2一3年生苗。

栽植穴直径70—80厘米,深50-60厘米。

每穴施1000克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及100-600克骨粉,与土壤充分混和作基肥。

栽植后每10天浇1次透水,连续浇3—5次。

每次浇水后都要松土保墒,以利提高土温,促进新根迅速长出。

栽植3—4年生大苗,栽后应对地上枝干近进行强修剪,即从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截干后很快就能长出健壮的枝条,使树冠丰满,第二年就可开出繁茂的花来。

西蜀丁香
日常工作比较简单。

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修剪,主要剪除细弱枝、过密枝、枯枝及病枝,并合理保留好更新技。

如不保留种子,花后要剪除残留花穗。

一般不施肥或仅施少量肥,切忌施肥过多,否则会引起徒长,从而影响花芽形成,反而使开花减少。

但在花后应施些磷、钾肥及氮肥,每株磷、钾肥不超过75克,再加氮肥25克即可。

若施用厩肥或堆肥,需充分腐熟并与土壤均匀拌合,每株施500克左右。

灌溉可依地区不同而有别,北京和华北地区,4—6月是干旱和高温季节,也正是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的季节,因而每月要浇2—3次透水,浇后立即中耕保墒。

7月以后进入雨季时,则要注意排水防涝。

到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冻水。

应用价值
1、抗菌消炎作用
2、抗病毒作用
3、对血液系统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和抗血酸性橙的作用。

北京丁香
4、降温作用
5、真可去谈作用:被称为暴马子皮的暴马丁香的树皮、树干和枝条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在东北常用来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症。

6、保肝利胆作用
7、抗氧化作用:丁香属植物中含有丁香酚和没食子酸,二者是本类植物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可在香肠的制造中用于抗氧化。

8、其他作用: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促进透皮吸收,降温,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具有祛痰作用的有效恒奋是酚酸及黄酮类物质,平喘作用的有效成分是萜类,临床证明对治疗慢性气管炎有很好疗效。

有学者报道紫丁香也治疗痔疮效果可靠。

丁香中含有天然防腐物质,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食品加工产业方面具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还可以做熏香,能提取杀菌剂。

还可以将丁香油及丁香的芬芳气味物质进行收集、测定,用于化妆工业。

6地理分布
红丁香什锦丁香
中国拥有丁香属81% 的野生种类,是丁香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

中国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丁香的主要分布区。

西南部的川、滇、藏地区是中国丁香的重要分布区,自然分布13 种,约占全属野生资源的50% 。

同时该地区也
是特有种最多的地区,藏南丁香( Syringa t ibetica P. Y. Bai) 、云南丁香( S . yunnanensis Franch. ) 、西蜀丁香( S . komarow i i Schneid. ) 、毛丁香( S . tomentella Bur. et Franch. ) 、四川丁香( S . sw eginz ow ii Koehne et Lingelsh. ) 、垂丝丁香( S . ref lex a Schneid. ) 、松林丁香( S . pinetor um W. W. Smith) 、皱叶丁香( S . mai rei ( Levl. ) Rehd. ) 等都是西南部的特有种。

川、滇境内的横断山区有7 个野生种。

包括内蒙古、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在内的西北部地区是中国丁香的另一个重要分布区,自然分布的丁香种类有12 种,占全属的44%,华丁香( S . protolaciniata P. S. Green et M. C. Chang ) 为特有种,其余11种在西南、华北、东北也有分布。

秦岭是丁香属在西北至中部的重要分布区。

华北、东北地区分别拥有该属约30% 的资源。

华北地区的特有种为红丁香( S . v illosa Vahl. ) ,其余6 种在西南、西北、东北有分布;东北山区的野生种在西北、华北等省区也有分布。

此外,广泛分布于中国三北的华北紫丁香在华中、华东也有分布。

除中国外,日本产2 种,日本丁香( S . reticulata(Bl. ) Hara)为其特有种;朝鲜半岛产4 种,阿富汗产1 种,均无特有种。

欧洲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和喀尔巴阡山产欧洲丁香( S . v ulgar is L. ) 和匈牙利丁香( S . j osikaea Jacq. ) 共2 种。

7相关应用
丁香属植物主要应用于园林观赏,因其具有独特的芳香、硕大繁茂之花序、优雅而调和的花色、丰满而秀丽的姿态,在观赏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为全世界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

可丛植于路边、草坪或向阳坡地,或与其他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缘,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或将各种丁香穿插配植,布置成丁香专类园。

还宜盆栽,并是切花插瓶的良好材料。

丁香对二氧化硫及氟化氢等多种有毒气体,都有较强的抗性,故又是工矿区等绿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