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背景及意义。
引导学生欣赏《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
激发学生对捷克音乐文化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
分析《沃尔塔瓦河》的音乐风格特点。
欣赏《沃尔塔瓦河》的片段,感受音乐的美感。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播放《沃尔塔瓦河》片段。
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相结合。
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沃尔塔瓦河》的结构和主题。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
探讨《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乐谱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
第三章:音乐欣赏3.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
3.2 教学内容:欣赏《沃尔塔瓦河》全曲。
分析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3.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沃尔塔瓦河》全曲。
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音乐元素,进行逐段分析。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理解和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选择《沃尔塔瓦河》中的某个片段进行演奏或演唱。
学生自由创作,以《沃尔塔瓦河》为灵感,创作新的音乐作品。
4.3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演奏或演唱。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其他捷克音乐作品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总结《沃尔塔瓦河》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推荐其他捷克音乐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5.3 教学方法:教师总结课程要点,进行回顾。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查找其他捷克音乐作品进行欣赏。
第六章:比较研究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比较,更深入地理解《沃尔塔瓦河》的独特之处。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人音版初中音乐 ☆沃尔塔瓦河 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沃尔塔瓦河》作品欣赏,让学生能够对交响诗之类的音乐感兴趣,体验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唱、身体律动和对比方法,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征。
知识与技能:听辨乐曲的结构、旋律、音色、情绪等特点;学习并掌握有关交响诗的相关知识,了解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生平及贡献。
2学情分析我们学校地处农村,与城镇学生的音乐素养相比较有一定的差距,感受音乐水平能力也很有限,同时考虑到部分学生对交响诗不感兴趣,因此本课通过聆听、模唱、身体律动和对比方法,营造师生共同参与互动活动,逐步引导能够记住乐曲中主要的音乐主题及其表现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方面的作用,发展学生欣赏交响音乐的思维能力,使其感受交响诗的魅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在音乐体验中了解交响诗的概念,通过师生合作、分析表现作品。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沃尔塔瓦河》作品欣赏,让学生能够对交响诗之类的音乐感兴趣,体验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唱、身体律动和对比方法,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征。
知识与技能:听辨乐曲的结构、旋律、音色、情绪等特点;学习并掌握有关交响诗的相关知识,了解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在音乐体验中了解交响诗的概念,通过师生合作、分析表现作品。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一)欣赏天使合唱团演唱的合唱《我的祖国》导入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大家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用身体的律动来感受歌曲旋律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生:略设计意图:从歌曲进入,从学生容易接受的音乐形式进入,为欣赏《沃尔塔瓦河》奠定基础。
(二)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同学们听听看,这段器乐演奏和这首歌曲在旋律,在情绪上有什么相同点?生:略师:《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正是采用了刚才这段音乐的主题创作而成。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领域:音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捷克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沃尔塔瓦河》,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作品《沃尔塔瓦河》的结构分析。
2. 作品中所体现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教学难点:1. 作品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2. 对作品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沃尔塔瓦河》乐谱、多媒体教学设备、音响设备。
2. 学生准备:预习《沃尔塔瓦河》相关资料,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沃尔塔瓦河》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二、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讲解《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作品的结构,了解各个乐章之间的关系。
三、歌曲学唱(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沃尔塔瓦河》片段。
2.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四、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播放《沃尔塔瓦河》片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
二、作品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沃尔塔瓦河》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三、音乐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尝试运用《沃尔塔瓦河》的旋律和节奏创作新作品。
2. 各组展示创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深层次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沃尔塔瓦河》,加强歌曲的演唱能力。
2. 深入研究捷克民族音乐,了解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捷克音乐作品。
四、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演唱能力。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课题:沃尔塔瓦河2.课时:13.所属单元: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音诗画4.课型:欣赏课5.教学方法:聆听欣赏、小组讨论、教师引导6.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二、课标要求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7—9年级的学生要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从而分析出不同段落的对比变化。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继《缤纷舞曲》、《进行之歌》等单元之后所接触的一些全新的器乐体裁内容。
《沃尔塔瓦河》是本单元的一节欣赏课,它是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其中蕴含着捷克民族深厚的音乐文化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有广泛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上一单元《雪域天音》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中国民歌的演唱几乎到了疲倦的状态,所以本单元安排的第一节课就是欣赏课。
对于学生来说交响诗这种体裁是第一次接触,能否正确地了解它全靠教师的引导设计,《沃尔塔瓦河》这首作品的旋律优美,听后让人记忆深刻,相信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沃尔塔瓦河》全曲能够记住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及其表现要素,学习并掌握交响诗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分段聆听每一乐段,对比分析主奏乐器、音乐情绪、故事内容深入感受体验乐曲中所蕴含的艺术内容和音乐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斯美塔那的生平,了解他为捷克民族解放运动做的贡献,感受斯美塔那的爱国情感。
六、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分段欣赏交响诗,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2.教学难点:每段演奏乐器的听辨、音乐要素的变化导致情绪的变化。
3.突破方法:对比聆听,教师引导提示。
七、板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初步了解歌曲歌曲学习一、导入设计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欧洲的一个国家旅游,首先播放一段视屏,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国家?大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二、歌曲介绍(一)创作背景《沃尔塔瓦河》是一首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音诗音画伏尔塔瓦河教案

欣赏《沃尔塔瓦河》第一课时教学班级初二一、教材及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纳在完成的《》中的第二首。
全部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创作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为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流向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作品需要有长时的专注力,这首《沃尔塔瓦河》比较长。
所以要让学生像一样来,他们已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能够辨别乐曲奏的音色,并且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来展开丰富的联想,应当运用多种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和所表达的各种情感。
2、能听辨出音乐的、、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
3、感受作品内在所包含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欣赏《沃尔塔瓦河》了解主要主题。
2、了解斯美塔那生平及贡献、了解交响诗。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分步了解主要主题后的整体欣赏,理解作曲家的爱国之心。
2、难点:在短时内记住主要主题的旋律及对乐曲中的不同段落音乐风格的理解。
五、教学设计1、请同学们一起唱一唱《我的祖国》,(进一步熟悉将要欣赏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要内容》)。
2、请同学们快速了解书上34页、35页斯美塔那的生平及交响诗的概念,(作曲家从1874至1879共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3、分段欣赏:播放DVD第一段引子部分讨论回答乐曲由弱到强的用意(一条清凉、一条温暖的小溪汇成沃尔塔瓦河);第二段呈示部的《我的祖国》(学生已经熟悉)、林中狩猎(浏览性的了解);第三段展开部的乡村的婚礼主题听钢琴模唱、单独欣赏体会波尔卡的风格特点;水仙女的舞蹈(浏览性的了解),再现部介绍。
4、阅读教材上第40页第二题要求,整体欣赏有字幕提示的完整版本的《沃尔塔瓦河》(网络直播)。
中学音乐沃尔塔瓦河说课稿三

中学音乐沃尔塔瓦河说课稿三篇7: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审美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艺术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更深一步了解交响诗相关的音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3.流程和方法:以音乐之旅的形式欣赏作品,引导学生通过听、感、唱、诵、演来理解和体验作品。
教学重点: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在有限的资料中,理解每段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俗歌曲《布拉格广场》思考:①歌曲的名字?②有谁告诉老师布拉格是哪个国家的首都?③捷克的母亲河?(师:江河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人民对江河充满深厚的赞美之情,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江河的赞美之情,并把江河比作母亲河。
主课题:母亲的情怀。
副课题:沃尔塔瓦河)(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条大家都没有去过的河流旅游,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沃尔塔瓦河”)二、感受欣赏新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一)游源头(引子部分)老师:首先,我们去沃尔特河的源头,仔细听。
它是由什么主要乐器演奏的?源头是几条溪流的汇合处。
旋律线是小波还是激流?(二)游沃尔塔瓦河(主题部分)师: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形成了宽广的沃尔塔瓦河,请听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思考:这个充满民歌风格的主题贯穿了全曲,你想象到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对比引子部分乐曲的力度和节奏的舒缓是怎样的.?欣赏交响乐队演奏的视频(演奏视频01:04~01:53)思考:主要用了哪类乐器?师:采用朴素的捷克民歌素材,旋律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让我们一起唱唱贯穿整首曲子的主题曲吧。
④演奏主题一个学生主奏,其他学生哼唱旋律和用扇子做波浪状(三)游《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月光下水仙舞蹈》(音乐片段)活动要求:听音乐片段,分析音乐形象:音乐(1)a、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独人号角的回声;它穿过田地,饱览丰盛的收获。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欣赏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欣赏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沃尔塔瓦河的旋律,了解其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沃尔塔瓦河的旋律,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欣赏并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音乐素材,包括音频、视频等。
2. 制作PPT课件,用于展示音乐背景和相关文化信息。
3. 安排合适的教室或音乐厅进行课堂教学。
4. 邀请有经验的音乐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音乐欣赏常识:(1)介绍交响诗的概念;(2)出示图片《沃尔塔瓦河》,并简单介绍;(3)播放《沃尔塔瓦河》的片段,请学生感受。
2. 导入: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风光的经典音乐,它就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作品。
(二)新课教学1. 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1)斯美塔那的生平介绍;(2)作品《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民族音乐的瑰宝;(3)它以象征捷克民族精神的“伏尔塔瓦河”为主题,表现了从源头到入河口的整个流域的自然景色和丰富内容。
2. 播放全曲,教师范唱。
3. 欣赏第一部分:源头及蜿蜒的小溪,播放伏尔塔瓦河源头及小溪流水的视频片段。
提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让我们跟随着音乐,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提问:你能不能用语言描述你听到的音乐是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发言,发挥想象。
4. 欣赏第二部分:主题音乐的变奏及小瀑布。
提问: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情感体验?随着音乐的进行,请学生用身体语言表现音乐。
教师出示不同段落的音乐主题,请学生通过模唱、视唱等来熟悉主题旋律。
5. 欣赏第三部分:森林景色及乡村生活。
提问:在音乐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森林景色?在音乐中你又体会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6. 欣赏第四部分:河流的旅程及夕阳映河。
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心里感觉怎么样?夕阳映照下的沃尔塔瓦河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听辨主旋律出现的方式,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欣赏沃尔塔瓦河》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欣赏沃尔塔瓦河》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学习主题为初中音乐课程中的《欣赏沃尔塔瓦河》,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生平和音乐创作背景,重点欣赏《沃尔塔瓦河》这一经典音乐作品,并初步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斯美塔那的生平及音乐创作背景。
(2)能够准确识别《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和主要旋律。
(3)学会运用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节奏感、和声感、旋律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赏、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协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于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其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知识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斯美塔那生平和《沃尔塔瓦河》曲式结构的了解程度。
2. 技能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完成的音乐欣赏报告,评价学生运用音乐欣赏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程度以及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斯美塔那的生平和音乐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
2. 听赏《沃尔塔瓦河》:首先,让学生完整听赏《沃尔塔瓦河》全曲,感受其整体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其次,分段听赏,分析各段落的曲式结构和主要旋律;最后,再次完整听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沃尔塔瓦河》的理解和感受,以及运用音乐欣赏方法和技巧的体会。
4. 汇报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进行补充和评价。
5.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和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审美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艺术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更深一步了解交响诗相关的音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3、过程与方法:以音乐之旅的形式进行欣赏,通过聆听、感受、模唱、朗诵、表演等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对作品理解和体验。
教学重点: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在有限的资料中,理解每段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俗歌曲《布拉格广场》思考:①歌曲的名字?②有谁告诉老师布拉格是哪个国家的首都?③捷克的母亲河?(师:江河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人民对江河充满深厚的赞美之情,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江河的赞美之情,并把江河比作母亲河。
主课题:母亲的情怀。
副课题:沃尔塔瓦河)(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条大家都没有去过的河流旅游,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沃尔塔瓦河”)
二、感受欣赏
新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一)游源头(引子部分)
师:先让我们到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去看看,仔细听辨,它是由什么主奏乐器演奏的?源头是由几条小溪汇合而成的?旋律线是小波浪起伏还是激流澎湃?
(二)游沃尔塔瓦河(主题部分)
师: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形成了宽广的沃尔塔瓦河,请听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思考:这个充满民歌风格的主题贯穿了全曲,你想象到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对比引子部分乐曲的力度和节奏的舒缓是怎样的?
欣赏交响乐队演奏的视频(演奏视频01:04~01:53)思考:主要用了哪类乐器?
师:作者采用朴素的捷克民歌素材,旋律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让我们一起唱唱贯穿整首曲子的主题曲吧。
④演奏主题一个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学生主奏,其他学生哼唱旋律和用扇子做波浪状
(三)游《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月光下水仙舞蹈》(音乐片段)活动要求:听音乐片段,分析音乐形象:
音乐(1) A、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独人号角的回声;它穿过田地,饱览丰盛的收获。
(02:50~03:43)
音乐(2) B、岸边传出乡村婚礼的欢乐声。
(03:44~04:32)音乐(3) C、月
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曲在河上的浪尖上嬉戏。
(05:04~06:26)
(采用了音乐活动“听主题连线”的方式进一步感知交响诗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
(四)斯美塔那生平简介:
①斯美塔那生平简介
②思考:斯美塔那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沃尔塔瓦河的激流声是捷克人民心灵的呼唤,呼唤着他们心中的祖国。
”你是怎样理解的?三、艺术拓展创编
①斯美塔那资料收集
②母亲河(中外)
③朗诵(主题音乐为背景)
④舞蹈(随主题音乐做波浪动作)
四、总结
1、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作描绘的母亲河中蕴含斯美塔那对于生命和祖国的无限热爱。
2、你能说出哪些我们所热爱的自己的河流吗?有没有描绘这些河流的作品呢?我们家乡有没有河流呢?同学们今天回去后尝试着用我们擅长的艺术形式,如写首小诗、画幅画、唱首歌、写一小段曲调啊,把我们对家乡河流的情感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