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  (共26张PPT)

三、三国鼎立
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 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得到 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四川、云贵地区:孙 权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 湖北。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 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请说出图中三国的名称、建国者、建国时间和都城
曹丕 220年 洛阳

刘备 221年 成都


孙权 229年 建业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为:公元229年。
1、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治范围 黄河流域
云贵重庆四川 大部分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 区及华南地区
魏 吴
220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蜀 221年
222年 229年
1、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
2、曹操精于谋略,从善如流。
3、曹操以诚待人,能宽容人;
4、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袁绍所没有的政 治优势。
二、赤壁之战
时间: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 过程 战争初期进展顺利,曹军兵不血刃占领荆州,寄居荆州的刘 备与江东孙权结盟,共同抵抗曹操,曹操率军沿江南下,与 孙刘联军相遇赤壁。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只得将战船 首尾相连,联军采用火攻的办法,一举击溃曹军。 战争特点:以少胜多 结果:孙刘联军获胜 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D
2.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是在( ) A. 官渡之战后 B. 刘备称帝时 C. 曹丕称帝时 权称帝时
D. 孙
3.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
4、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 期的是( ) A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24张PPT)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 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不弱。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 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 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思考:曹操的势力何以发展壮大?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 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
招揽人才,重用人才
第三次: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7年)《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 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 陈平负污辱之名, 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 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 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 异质,或堪为将守;负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 遗。(《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这段时期是乱世,乱世造英雄,这一时期 产生了很多英雄豪杰,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一课的内容
一、官渡之战
1. 背景: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铠甲生虮(ji)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 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延津 乌巢

袁绍自恃兵多粮足, 袁军人心动摇,不战而 继续南下,与曹军 乱, 7万人全军覆没。袁 在官渡僵持。 绍带 800骑兵逃回。 曹 操 官渡
曹军立刻东调,前往白马 解围,此地袁军几乎全军 覆没。
曹操得知袁军粮草在乌巢, 鉴于敌强我弱,曹操只 率五千轻骑,伪装成袁军, 能撤退至官渡一线设防。 直达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16张PPT)
启示:骄兵必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国鼎立的形成
1、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2、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曹魏重视农耕
翻车
屯田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丰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统一北方?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三国鼎立
目标导航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以及曹操 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2、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 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作品的分辨能力。
3、理解三国鼎立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过渡。曹 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了解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立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222年 孙权 建业
足,仓库盈 溢” 。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孙吴开发江东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 地区的联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20张PPT)

曹操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第 16 课
三 国 鼎 立
看图说史:地图反映东汉末年局势如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一、曹操与官渡之战
匈 奴
袁绍曹操刘璋 Fra bibliotek表袁术
一、曹操与官渡之战
曹操(河南) VS 袁绍(河北)
3-4万人 10万人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 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一心要 拿荆州。 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 一切又从头。
曹操
字孟德,我国古代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材料,完成表格
材料一:晋书·食货志》载:“郡国例置田官,数年之中,所在积粟,仓 廪皆满。”而到曹魏后期“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 属。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昔日荒 凉残破的局面已为繁荣富庶的景象所取代。 材料二: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黄润比筒,籯金所 过”。库存锦、绮、彩、绢尚“各二十万匹” “蜀锦之盛,当在蜀汉之 世”;“蜀中工业之盛,较之中原各地,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材料三:“孙吴时期,孙休曾在建安郡侯官设典船校尉,又称曲郍都尉、 曲那都尉,负责率领刑徒造船。 其战船有的上下五层,有的还能容纳士 兵三千人。
怎样评价曹操?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 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 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 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 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 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 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8张PPT)

曹操 袁绍
曹操
二、赤壁之战
孙权
刘备
曹操
背景:
曹操统一北方, 孙刘势力有所发展。
看图说话
三 顾 茅 庐
二、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结果: 曹操失败退回北方 特点: 火烧赤壁,以少胜多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
基础 时间 :
公元208年
赤 壁 之 战


20万人

孙、刘联军
5万人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军东 阀汉 混末 战年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刘备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 役是( )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C
A
A、220年 C、221年
பைடு நூலகம்
B、222年 D、229年
但“赤壁之战”败于孙刘联军……。
问题思考: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
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
周瑜大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 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说说你的想法。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 会有虚构和夸张的的成分;
而史书记载的是史实, 准确。作者就加上自己的一些想
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曹 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 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 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 。 3、认识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 末年的分裂割据,实现了局部统一,创造了相 对稳定的环境,符合人民渴望安定的要求,也 为未来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4张PPT)教育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4张PPT)教育课件









































:

















■电 你是 否有 这样 经历 ,当 你 在做 某一 项工 作和 学习 的 时候 ,脑 子里 经常 会蹦 出各 种 不同 的需 求。 比如 你想 安 心 下来 看2 小时 的书 ,大 脑会 蹦出 口渴 想 喝水 ,然 后喝 水的 时候 自 然的 打开 电视 。。 。。 。。 , 一个 小时 过去 了, 可 能书 还没 看2 页。 很多 时候 甚至 你自 己 都没 有意 思到 ,你 的大 脑 不停 地超 控你 的注 意力 ,你 就 这么 轻易 的被 你的 大 脑所 左右 。你 已经 不知 不觉 地 变成 了大 脑的 奴隶 。尽 管 你在 用它 思考 ,但 是你 要明 白你 不应 该隶 属于 你的 大脑 , 而应该 是你 拥有 你的 大脑 ,并 且应 该是 你可 以控 制你 的大 脑才 对。 一切 从你 意识 到你 可以 控制 你的 大脑 的时 候, 会改变 你的 很多 东西 。比 如控 制你 的情 绪, 无论 身处 何种 境地 ,都 要明 白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 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 援而不可图也。
——《隆中对》
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对策中,相当周详地描绘出了一个魏、 蜀、吴鼎足三分之势的蓝图。刘备后来就是基本上按 照这个政治方案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天下三分的 政治局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6课 三国鼎立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6课 三国鼎立 (共18张PPT)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200年
曹操、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参战方兵力 袁绍——约10万人
官 渡 之 战
袁 绍
公元200 年Hale Waihona Puke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 草
曹操——2万人
曹操赤脚迎许攸
官渡 之战
乌 巢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 以少胜多打败 了袁绍,之后 彻底消灭了袁 绍的残余势力, 统一了北方, 结束了北方长 期以来的割据 战乱局面。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学 史 使 人 明 智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 么经验教训呢? 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 傲自满必然失败; 2、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阅读教材P76页,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三国鼎立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 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 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 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 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 在镇压黄 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 巾起义的过程 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 涣散。 中,形成形成
群雄并起的局 面,在这些割 据势力的连年 征战中,袁绍、 曹操两大集团 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 袁绍
曹操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 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 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 许人也?
官渡之战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人教(部编)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5张PPT)

魏 220年
曹 洛 丕 阳
刘 成 蜀 221年 备 都 吴 222年 孙 建 权 业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魏 吴 蜀
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定都建 业。229年,孙权 正式称帝
想一想
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 的进步还是倒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
政治 经济 全局
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军阀混战局面,实 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 三方互相牵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 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合作学习
说一说:
三国鼎立后,三国分别 是怎样来巩固的呢?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魏 屯田、兴修水利,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发展 蜀 吴
兴修水利,奖励农耕; 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官渡之战
袁 绍
公元200年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官渡
乌 巢

三四 万人

以少胜 多
官 渡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说一说
曹操击败袁绍后,赋诗言志:“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 已。”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开发江南;造船业发达,230年,孙权派卫温 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袁绍 军 阀 混 战
200年
本课小结
曹操统一北方 壁之战
208年 22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孙刘联军
魏 三 国 鼎 蜀 吴 立 221年 222年
想一想: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新课
2、知识抢答: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是谁? 刘备、关羽、张飞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曹操诗中描绘的是一个 怎样的景象?
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 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 的社会现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原因在于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兵割据、战乱不断。

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定都建业。
三、三国鼎立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9年
孙权
建业
三国鼎立形成的时间: 229年
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 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修水利(翻车)
蜀国 吴国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民族 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蜀锦名扬天下
②经济上:实行屯田制,发展经济。 ③军事上:发展军事实力。 ④重用人才。
用人多疑,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 意见,治军不严。
二、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作战双方 力量对比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军
孙刘联军
兵力20余万
兵力约5万
特点
以少胜多
战术 不习水战,连接船舰 水火齐攻
结果
曹军大溃,北撤
影响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一、官渡之战
1、背景: 军阀割据,长期混战 2、战役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袁绍
延津
黎阳 白马津 白马
官渡
乌巢
曹操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曹操 胜 袁绍 败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 政治优势。
荆州
曹军
孙刘联军
在官渡大战中以少胜多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
曹军来自北方,士兵疲惫,水土不服,且部习水战。 曹操骄傲不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根本原因)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汉,定都成 都。
随堂训练
D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随堂训练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
B 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图示小结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赤壁之战

军 阀
刘备 ( 208年)
联合抗曹

西 晋


孙权

随堂训练
C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随堂训练
A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曾派卫温及船队 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你眼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请用相关史事加以说明)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 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 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 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