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实验心得体会
光纤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因其高速、稳定、安全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光纤实践项目。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光纤通信技术的理解,提升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以下是本次实践总结报告。
二、项目背景与目标1. 项目背景光纤通信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凭借其优越的性能,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铜线通信方式,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手段。
我国在光纤通信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项目目标(1)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2)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提高动手能力,学会光纤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4)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1. 光纤通信基本原理学习(1)光纤的类型与特性:本次实践主要学习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特点、应用场景等;(2)光纤传输原理:深入了解了光纤的传输机理,包括全反射、色散、损耗等;(3)光纤通信系统组成:学习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发射机、光纤、接收机等。
2. 光纤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1)光纤熔接机操作:学习了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光纤熔接技术;(2)光纤跳线制作:学会了光纤跳线的制作方法,包括剥皮、清洗、熔接等;(3)光纤通信系统调试:对光纤通信系统进行了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光纤通信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1)光纤通信系统日常维护:了解了光纤通信系统的日常维护方法,包括清洁、检查、更换等;(2)故障排除:针对光纤通信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学习了故障排除方法,如查找故障点、更换设备等。
四、实践成果与体会1. 实践成果(1)掌握了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2)熟悉了光纤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3)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2. 实践体会(1)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实践,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掌握技能;(2)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3)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培养了创新意识。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收获(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传输手段。
光纤熔接技术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光纤熔接的原理和步骤,掌握光纤熔接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光纤通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 光纤剥皮与切割:首先,使用剥线钳将光纤涂覆层剥除,露出裸纤。
然后,使用光纤切割刀将裸纤切割成规定长度,确保切割面平整。
2. 光纤端面处理:将切割好的光纤端面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确保端面无毛刺、裂纹等缺陷。
使用光纤清洁纸和清洁液对端面进行清洁,提高熔接质量。
3. 光纤熔接:将清洁后的光纤端面插入熔接机,按照熔接机说明书设置熔接参数,如熔接温度、熔接时间等。
待熔接机提示熔接完成时,取出熔接好的光纤。
4. 光纤熔接质量检测:使用光纤测试仪对熔接点进行测试,检查熔接点的损耗和反射率,确保熔接质量符合要求。
三、实验收获1. 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光纤熔接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巩固了光纤通信的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剥线钳、光纤切割刀、熔接机等工具,掌握了光纤剥皮、切割、熔接和检测等基本操作技能。
3.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技术问题,如光纤端面处理不当导致熔接质量不佳等,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问题解决能力。
5. 安全意识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护,如佩戴护目镜、手套等,提高了安全意识。
四、实验总结本次光纤熔接实验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光纤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2024年光纤通信实验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光纤通信实验心得体会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高带宽的通信技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光纤通信技术,我参加了2024年的光纤通信实验课程。
在这个实验中,我有幸亲自动手操作设备,亲自感受光纤通信的魅力,并在实验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在实验中,我深刻意识到了光纤通信的优势和重要性。
与传统的铜导线相比,光纤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带宽,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高速通信的需求。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光纤传输了大量的数据,在瞬间完成了传输,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光纤通信的快速和高效。
而且,光纤通信还具有抗干扰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抵御外界干扰和窃听,保护通信的安全性。
通过实验,我更加认识到了光纤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不可替代性。
其次,在实验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具体知识和操作技巧。
在实验室中,我们熟悉了光纤通信的基本构成,了解了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等设备的原理和功能。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正确地连接和调整这些设备,以确保光信号能够顺利传输和接收。
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光纤连接的细节对通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要保持光纤端面的干净,避免光纤的弯曲和拉扯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技能水平。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在调整激光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精确地控制光的功率和频率,以保证光纤传输的效果和稳定性。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实验技巧和经验,不断调整和优化系统参数。
此外,光纤通信还涉及到一些复杂的光纤连接和传输模式,如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等。
我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和教师的指导,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对光纤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通过这次光纤通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光纤通信技术的理解,还得到了很多关于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共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并且要保持耐心和细心。
光纤接续实训感想

光纤接续实训感想第一篇:光纤接续实训感想光缆光纤操作实训课感想光缆光纤操作实训课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却很充实,老师的耐心讲解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光缆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如:加强件的作用是用来提高光缆抗拉能力和抗弯曲能力;护层的作用是用来保护缆芯,适应各种敷设方式和应用环境,保证光缆有足够的使用寿命;填充物的作用是减少缆芯的相互摩擦,缓冲震动;填充绳的作用是保证光缆结构的完整性;油膏的作用是使光纤处在悬浮状态,缓冲震动等等。
我们这次实训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光缆光纤的接续,老师的演示细致到位,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个需要注意的操作要领。
如环剥过程中去除光缆的护层时不要损伤内部缆芯,要先装热缩套管再进行去除涂敷层以及后面的清洁过程,去除涂敷层时要一次发力不要重复等等。
看似简单的操作过程,亲身经历起来可能没有观摩时想象的那么容易。
有时候基础准备工作往往更重要,如开剥光缆这个工序就占据了整个操作过程的很大一部分时间。
光纤的主要材料是玻璃纤维,细而脆,在用米勒钳去除纤芯的涂敷层时,要保证一次发力一气呵成,否则很可能就会使纤芯刮伤,一旦有地方受损,即使后面的熔接过程很顺利,整段光纤也可能从受损处断掉,因此要时刻注意按操作要领去做,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就不简单,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不平凡。
总的来说,这次实训课对我们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增强实践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的充分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有助于我们刚刚踏入工作的毕业生成为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还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实训课程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一个纽带和桥梁,是我们由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换的训练和检验。
在以后的工作中,这将是一笔非常重要的财富。
第二篇:实训感想实训感想这次的财务会计实训主要是以通过例题与公司实际会计事项结合的方式,使公司实际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从而达到了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的目的。
光纤检测实习总结

光纤检测实习总结引言本文是对我在光纤检测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在这次实习中,我主要学习了光纤检测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光纤检测方法以及光纤检测设备的使用。
通过实践和实验,我对光纤检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经验。
光纤检测的基本原理光纤检测是利用光的干涉、散射、吸收和透射等特性,通过对光信号的分析来判断光纤的质量和性能。
光纤检测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光的传输原理:光纤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进行传输的介质,其基本结构包括光纤芯和包层。
通过光的全反射原理,光信号可以在光纤中进行传输。
2.光的干涉原理:当两束光线相遇时,会产生干涉现象。
利用干涉现象,可以通过光的相位和振幅的变化来判断光纤的性能。
3.光的散射和吸收原理:在光纤中,光信号会发生散射和吸收。
通过对散射和吸收光强的测量,可以判断光纤的损耗和噪声情况。
光纤检测方法光纤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根据检测的目的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纤检测方法:光功率检测光功率检测是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功率来判断光纤的质量和性能。
常见的光功率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
直接检测法是将光功率计连接到光纤的输出端,通过测量输出光功率来判断光纤的信号强度。
间接检测法则是利用定标件和标准光源,通过与待测光纤进行比较来判断其光功率。
光耦合效率检测光耦合效率检测是通过测量光信号的传输效率来判断光纤的耦合情况。
光耦合效率可以通过测量输入光功率和输出光功率的变化来计算。
损耗测试损耗测试是用来评估光纤传输中的信号损耗情况。
常见的损耗测试方法包括端面反射损耗测试和直连损耗测试。
端面反射损耗测试是通过测量光纤端面的反射光强来判断光纤的反射情况。
直连损耗测试则是通过测量光纤传输过程中的光功率来计算传输损耗。
故障定位故障定位是用来确定光纤传输中的故障位置和原因。
常见的故障定位方法包括时间域反射法(OTDR)和光时间干涉法(OTIF)。
OTDR是利用光脉冲通过光纤后,测量反射和散射光信号的时间延迟来定位故障位置。
光纤通信技术实习感悟

光纤通信技术实习感悟
简介
在光纤通信技术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实际项目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这份文档中,我将分享我在实习中的感悟和收获。
学习与成长
通过参与光纤通信技术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我学习了光纤的制作、光纤传输的原理、光纤的连接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我掌握了光纤连接的技巧和维护方法。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
团队合作
在实习中,我有机会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
我们共同协作完成了一些光纤通信项目,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和分工合作,我更加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取得共识。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习中,我面临了一些技术难题和挑战。
通过与导师和团队成员的讨论和交流,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查找资料和借鉴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也培养了快速学习和适应的能力,能够在面对新问题时迅速调整思路并找到解决方案。
总结
通过光纤通信技术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收获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024年光纤通信实验心得体会

2024年光纤通信实验心得体会2024年,我有幸参与了一场光纤通信实验,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在这次实验中,我亲身体验到了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多收获。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首先,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在过去几十年里,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了信息传输领域的重要技术,它具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通过模拟传输数据的过程,深刻体会到了光纤通信的速度之快和稳定性之高。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发展中,光纤通信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其次,光纤通信技术的升级和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的是一种常见的单模光纤,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多模光纤和光纤放大器等设备也在不断涌现,这些设备可以进一步提高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
在实验中,我们还学习到了光纤通信系统的调制和解调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非常重要。
因此,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和改进是保持光纤通信技术领先地位的关键。
另外,光纤通信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得到重视。
光纤通信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变化、光纤连接不良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光纤连接不牢固导致信号传输中断,这给我们提醒,要重视光纤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只有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才能更好地发挥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势。
此外,光纤通信技术的普及也需要加强。
尽管光纤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长途通信和互联网领域,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光纤通信设施的普及仍然存在困难。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光纤通信技术的设备和成本也会成为限制。
因此,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资金的支持,推动光纤通信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以便更多的地区和人民受益于这一技术的优势。
最后,我还想提到光纤通信技术的节能环保特点。
与传统的电信传输方式相比,光纤通信具有很大的能源优势。
光纤通信实验心得体会(2篇)

光纤通信实验心得体会光纤通信实验是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技术,其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进行光纤通信实验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光纤通信的强大性能和潜力,以及实验的详细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此,我将就光纤通信实验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以希望能对以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光纤通信技术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了解光纤通信原理在进行光纤通信实验前,首先需要对光纤通信的原理进行深入了解。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在光纤内传输光信号的一种技术,其由光源、调制器、传输介质和接收器等组成。
光源产生光信号,经过调制器进行信号调制,然后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最后由接收器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通过对光纤通信原理的了解,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
二、实验准备工作在进行光纤通信实验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实验所需的光源、光纤等设备,搭建实验所需的光路和电路,以及熟悉实验的具体流程和相关的操作步骤。
在进行实验准备工作时,要认真阅读实验教材或相关的实验资料,了解实验的原理和要求,并按照实验流程进行实验设置和设备调试。
只有对实验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三、实验操作过程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实验的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严格遵循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实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在实验中,需要进行光纤的连接、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等操作,这些操作都需要仔细进行,并配合实验中所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保持耐心和细致,避免操作上的差错和过程中的干扰。
四、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采集并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在采集实验数据时,要利用好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的功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记录数据时,要将实验的参数和条件等相关信息写清楚,以便后续的结果分析和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实验心得体会【篇一:光纤通信实验报告】信息和通信工程学院光纤通信实验报告题目:姓名:董敏华班级:2010211112 学号: 10210368 班内序号:27 日期:2013/5/27一、实验原理及框图多模光纤基带响应测试方法既可用频域的方法,也可用时域的方法。
时域法利用的是脉冲调制。
按照对脉冲信号采集及数学处理方法的不同,又分为脉冲展宽法、快速傅立叶变换法和频谱分析法。
本实验采用的是较为简单的脉冲展宽法。
多模光纤脉冲展宽测试仪原理图:如上图所示为多模光纤时域法带宽测试原理框图。
从光发模块输出窄脉冲信号,首先使用跳线(短光纤)连接激光器和光检测器,可以测出注入窄脉冲的宽度??1;然后将待测光纤替换跳线接入,可以测出经待测光纤后的脉冲宽度??2。
经过理论推导可以得到求解带宽公式:b?ghz)多模光纤脉冲展宽测试仪前面板接口分上下两层,上层用于850nm测试,下层为1310nm。
每隔波长分别由窄脉冲发生器输出极窄光脉冲经被侧光纤回到测试仪内进行o/e变换后送出电信号,通过高速示波器即可显示。
多模光纤脉冲展宽测试仪实物图如下所示:实验采用的数字示波器实物图如下所示:二、实验步骤(一)850nm窗口下光纤的带宽测试1. 打开测试仪电源开关(位于背面),前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亮;2. 将示波器输入端和本仪器850nm的“rf out”输出端用信号线接好;3. 用一根光纤跳线将850nm的“optical in”和“optical out”连接起来;4. 仪器连接好后如下图所示:进行示波器操作:a) 按auto-scale键调出波形;b) 点击time base键,并通过右下方旋钮调整脉冲至适当宽度(一般设置为10.0ns/div); c) 点击?t、?v键,显示屏右方会出现?v markers(off/on)、?v markers(off/on)选框,先通过右侧对应按键将?v markers设为on,分别调节v marker1和v marker2测出脉冲高度并找出脉冲半高值;再将?v markers设为on,分别调节t marker1和t marker2 使其和脉冲半高值相交。
则有t marker2-t marker1即为脉冲半高全宽?1。
5. 换下该光纤跳线,接入待测光纤用同样方法测出?2;其测试步骤和4相同,如下图所示:21)1/2(ns)(二)1310nm窗口下待测光纤的带宽测试:和850nm窗口下测试不同的是:应该选择1310nm区域内的“optical in”和“optical out”,“rf out”口进行正确连接,除此之外,其他都和850nm下待测光纤的带宽测试步骤相同。
三、实验注意事项(1)打开电源后,850nm和1310nm的激光器都开始工作,不要用眼睛直视前面板的光出接口,以避免造成对眼睛的伤害;(2)接入光纤跳线和待测光纤前,使用酒精擦拭光纤端面,保持清洁;(3)测试完毕后,用防尘帽将仪器和光纤跳线的fc头盖上,关闭电源;(4)由于850nm的发送光功率较高,在未知衰减器的情况下,易出现饱和现象,可适当调整光纤活接头的插入深度进行测试;(5)这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和整个系统的相应速度有关,除要求光电转化及检测仪器有足够快的响应外,还要求信号脉冲足够窄,一般要求输出脉冲的宽度至少是输入脉冲宽度的1.4倍,才能满足工程所需的精度。
四、实验结果分析对测试截图进行整理得到如下测量图示和参数:1. 850nm窗口下①接入波长为850nm的跳线时,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最大值575.000mv,半脉冲96.875mv,最小值18.75mv,半脉宽0.480ns-2ns t1=0.480ns ,t2=2ns ,?1=t2 - t1 = 1.52ns;②接入波长为850nm的光纤时,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最大值528.125mv,半脉冲279.688mv,最小值-31.250mv,半脉宽0.480ns - 2.24ns t1=0.480ns ,t2=2.720ns ,?2=t2 - t1 =2.24ns;将上述数据结果带入公式b?ghz)可得:b=0.268ghz;【篇二:光电子实验心得体会】实验感想本学期我在张艳珍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我的光电子实验课,通过这门实验课,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使得我们对于本专业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更加让我们看到了专业知识走出课本理论在实验室的使用,对此感想收获颇丰。
本门实验包括光敏光纤,光调制,ccd三大方面的实验,我对于其中电光调制和磁光调制印象特别深刻,实验演示了电光和磁光在光通讯中的具体引用,通过将声频信号通过晶体加载在激光中,传输后通过接收器和解调器,重新还原原来的声频信号。
真正意义上,我首次了解了光信息的含义,知道了激光在使用上的强大。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实验本身的魅力和科技带来的神奇,更加让我们相信专业的前景必然是未来通讯的主流。
在一系列的ccd的实验中,我们对于ccd的陈列原理,主要特性参数,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信号的二值化在实验中的使用。
在光敏,和光纤的实验中,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很多实验得不到更精准的数据支持,也同时暴露了这部分器件在使用中的一些困难,对于我们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方面,客观上加大了实验的难度,也锻炼了我们的调制能力和变通性。
很多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很快就可以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全部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和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好在张老师的讲解简单明了,很多预习是比较模糊的地方经过讲解就都比较清楚了,整体上加深了我们碎玉实验在理论和实际上的理解。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使用是那么的广泛。
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哲学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弄懂实验原理,而且体会到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靠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开动脑筋,亲自去请教别人才能得到提高的。
【篇三:光纤通信-实验报告】phtn 4661 lab reportin this lab, we use c++ to simulate a square core waveguide.we explore the properties and the fundamental mode of it. we are provided some header files and a main function under c++ language. and also two pdf files to indicate the things weshould do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lab. now i am going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ne by one and explain the steps of the lab.preamblefirstly we are provided a library of functions called the ?light numerical recipes?(lnr) and a file called ?square.dat? which contains the parameters of a waveguide. we do not need to change the file. in preamble, we just run the file and type in ?square.dat? to read the parameters of the waveguide. and then the program shows the effective index of it.just likethe following figure. to keep the display of the result, we add “ cin filename;” at the bottom.problem1this result means a waveguide can be both single or multi-moded when the wavelength are different.problem2in this step, we only chang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ain_ file as followswe use a loop to calculate the some thing as we did in preamble.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we calculate a series of wavelength and write the results in a file called ?results.txt?. and we get results as followfrom the results, we can know the effective index at every wave length in the range of 1.6 to 1.2.and we find that when wavelength increases, the effective index decreases.problem3=1.55.and we get a file called ?results3.txt?to hold the intensity of the filed. the result is showed below.and then we plot it using the fdm plot.m. then we get the plot like this:problem4now we we want to calculate the power in the core. so the main part is modified as follow:running this program, we get the following result:when the wavelength is 1.55, around76% power are in the core. so the power is not in the core for all. there is some power outside the core. so the light travels alone both core and domain, but not strictly travel alone the 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