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牛顿第一定律(1)
6.1牛顿第一定律

笛卡儿的补充: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 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第一定律
Every body perseveres in its state of rest, or of uniform motion in a right line, unless it is compelled to change that state by forces impressed thereon.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 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解析: 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6.1牛顿第一定律
历史回眸
• 在17世纪前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在17世纪后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伽利略——斜面试验
如图所示
结论: 运动中的物体,假若不碰到任何阻碍,会持续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伽利略的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 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更深刻地反应了自然规律。
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因此对于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之为惯性定律。要使物体运动状 态发生变化,一定要有其他物体对它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之为力。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实验表明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谢谢大家!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详解【要点梳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要点诠释:对定律的理解: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
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要点二、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要点诠释:对惯性的理解。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
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
惯性只有大小,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惯性也大。
【典型例题】类型一、牛顿第一定律1、竖直向下加速下落的雨滴,假设雨滴下落到某高度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雨滴将()A.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B.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C.向下做减速直线运动 D.静止不动【答案】A【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雨滴下落到某高度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雨滴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与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
牛顿第一定律1

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材分析1、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
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2、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
学情分析对力和运动的关系,从日常经验出发,人们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而在对惯性的学习中,学生更是难于理解。
许多学生把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性质与物体在这种状态下的特点混为一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切入点,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有本质、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并能用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及惯性定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
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把物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阻力对运动到底有什么影响。
,形成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难点: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教学过程预设观察分析实验:归纳:程中适当提问、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建立概念】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适用范围:一切物体;条件:不受力;结论: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2、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3、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4、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正在行驶的汽车,如果作用在汽车上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那么汽车将()A、立即停下来B、先慢下来,然后停止C、做匀速直线运动D、改变运动方向2、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C、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3、水平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飞行,这是由于()A、子弹受到火药推力的作用B、子弹具有惯性C、子弹受到飞行力的作用D、子弹受到惯性力的作用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人飞奔的马绊倒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D、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6、.对于物体的惯性,下列正确说法是[ ]A.物体在静止时难于推动,说明静止物体的惯性大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易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大时比速度小时惯性大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得也越快,这说明物体在受力大时惯性变小D.惯性是物体自身所具有的,与物体的静止、速度及受力无关,它是物体自身属性7、一架匀速飞行的战斗机,为能击中地面上的目标,则投弹的位置是()A.在目标的正上方B.在飞抵目标之前C.在飞抵目标之后D.在目标的正上方,但离目标距离近些8、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A、右侧通行B、系好安全带C、限速行驶D、保持车距9、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上,有人竖直向上跳起,他的落地点在()A.位于起跳点后面B.位于起跳点前面C.落于起跳点左右D.位于起跳点处10、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有一位乘客做立定跳远,则他()A、向前跳将更远B、向后跳的更远C、向旁边跳得更远D、向前向后跳得一样远1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使原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以后,撤去外力,物体将不断地继续运动下去,原因是[ ]A.物体仍然受到一个惯性力的作用 B.物体具有惯性,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C.由于运动较快,受周围气流推动D.由于质量小,速度不易减小1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B.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比如说行驶中的汽车,只要把发动机关闭,车马上就停下了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二、填空题13.在下面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填上“变化”或“不变化”)小朋友荡秋千_________。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4、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 物体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紧地 套在锤柄上,这是为什么呢?
Hale Waihona Puke 撞击时,锤柄突然停止运动,一起向下运动的锤头
由于惯性,仍然向下运动,
这样锤头就紧紧地套在锤柄
上了。
锤柄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4.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 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A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实验2
如图,用手指 向下猛击纸条, 使纸条抽出,可 笔套依然不动, 这是为什么?
这说明: 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实验3
如图,在杯子 中盛满水,突然 急速拉动杯子, 会看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呢?
液体具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实验4
如图,让洞对 着点燃的蜡烛, 用两手一拍,你 看到了什么?这 又说明了什么?
看到:远处点燃的蜡烛被吹灭
气体具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注意: 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物体是否 受力、是否运动等外部因素无关。 与物体的状态也无关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1
D.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9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9篇牛顿第一定律篇一(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l_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会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分析一些典型实例。
教材重点难点重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凶,和利用结论分析实例。
难点利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具小钢球、磁铁(条形)教学方法讲授活动讨论教学过程投影: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思考与讨论1.苹果未熟透前为什么不会从树上下落?2.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下落说明苹果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3.是什么原因导致苹果下落的?教师归纳苹果未熟透前,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说明苹果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而导致苹果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树对苹果的拉力没有了,苹果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即苹果原来的平衡状态破坏了,物体就沿着另一个力的方向运动起来了。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思考与讨论1.小孩用细绳拉住氢气球,一旦脱手,气球将升空。
你能说明气球升空的原因?小孩用细绳拉住氢气球时,氢气球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静止。
但一旦脱手,氢气球失去了手的拉力,平衡就会破坏,此时氢气球就会升空。
2.水平道路上行驶的汽车(1)若发动机牵引力大小等于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汽车将怎样运动?(2)若此时驾驶员关闭了发动机,则汽车又将怎样运动?为什么?最后汽车的运动状态怎样?(3)如果要使停止着的汽车重新启动,则驾驶员应怎样做?此时,汽车受力平衡吗?(1)当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大小等于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时,汽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驾驶员关闭发动机,汽车失去了发动机的牵引力,则汽车会在阻力作用下逐渐减速,最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3)要汽车重新起动,驾驶员应起动发动机(汽车受力不平衡),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汽车由静止运动起来。
实验或投影:磁铁的吸引力使钢珠改变运动方向(如图2—3—1)备注想一想从上述实例和实验中,你能总结出一条什么样的结论?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是在______作用下发生的。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详解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详解牛顿定律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牛顿第一定律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介绍牛顿第一定律有两种表达方式,分别如下:(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2)当一个质点距离其他质点足够远时,这个质点就作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
第一种表达方式较普遍,第二种表达方式在爱因斯坦和吴大猷的著作中曾经被提到,两种表达方式等价。
由于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注: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对所有的参考系都适用。
在高中物理研究范围内,大部分情况下牛顿定律都使用。
能使牛顿第一定律,这样的参考系被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个问题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个问题:(1)它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的运动并不是需要力来维持,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时,才需要力的作用。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得出力的定性英文名称:Newton&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它使受力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2)它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物体之所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在不受力的条件下,由物体本身的特性来决定的。
物体所固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物体不受力时所作的匀速直线运动也叫惯性运动。
牛顿在第一定律中没有说明静止或运动状态是相对于什么参照系说的,然而,按牛顿的本意,这里所指的运动是在绝对时间过程中的相对于绝对空间的某一绝对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成立于这样的参照系。
通常把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照系成为惯性参照系,因此这一定律在实际上定义了惯性参照系这一重要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是作为牛顿力学体系一条规律,它具有特殊意义,是三大定律中不可缺少的独立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视频1:斜面小车实验
控制变量法!
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论: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 距离s /m
大
小 更小
小车速度减 小的情况
快 慢 更慢
小
长
慢
二 牛顿第一定律
300年前,伽利略曾得出: 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 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飞机投弹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无论物பைடு நூலகம்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物体是受力还是不受力,在任何时候,任 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 因素无关。
3.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 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 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当汽车从加速时,乘客的脚随车开始 加速,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慢速行驶的运动状态), 所以加速时,人会后仰。
跑动中的人,脚被绊住, 为什么会向前倒?
讨论:要想击中地上的目标, 飞机应当飞到目标上空再投弹, 还是提前一段距离?为什么?
跑动中的人开始向前运动, 脚被绊停止,而身体有惯性, 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继 续向前运动,所以人向前摔 倒。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物 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 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 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定律分析 1.“一切”说明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表示一直不变。 4.“或”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 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下图中,汽车做什么运动?
汽车加速 当汽车加速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 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慢速行驶的 运动状态,所以加速时,人会后仰。
答案:B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
律
B.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
C.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爱因斯坦: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 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发现 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的真正开端。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
础,把实验与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论证了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推理: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_无__休__止__地__运__动____
6.1牛顿第一定律
我之所以能看得远, 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 牛顿
踢出去的足 球能永远飞行吗?
“车为什么 总要停下来?”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有外力的作用物体才有速度,要维持物体的运动速度就 需要外力。 2.伽利略的观点 (1)理想实验(如图) 小球沿光滑斜面从左侧某一高度 滚下,无论右侧坡度如何,都会上升 到几乎 等高 的地方。 (2)结论: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 外力 。
3.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速
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
B.物体受的推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
体受的推力越大,则惯性越大
C.物体的体积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含的物质越多,惯性越大
答案:D
请用惯性知识解释:
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 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 状态,所以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前倾。
小的惯性小
答案:D
作业:P105 1-7 学案 6.1
预习6.2
有惯性
D.运动的物体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
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不存在了
C.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
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
D.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
D.物体运动的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答案] C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保持
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人被绊倒后,为什么往前倒?
惯性
1.定义 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 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 性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 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 2.理解 惯性是物体的 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 况无关。 3.决定因素
下__去__,__运__动__速__度__将__保__持__不__变____。
理想状态:如果表面绝对光 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
3.笛卡儿的观点 若无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原来的 速度 沿着 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 方向。 4.运动状态
速度 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运动状态的改变 是指 速度 的改变。
C.把提出问题与猜想结合起来
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答案:B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 物体总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 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为止。
1)一切物体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 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牛顿第
一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2)直到有外力 ,接下来出现外力且 合力不为零
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物体 的惯性越 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保持 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一切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任何情况 :静止或运动、快或慢、匀速或变速……
静止 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1.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 性越大。 2.惯性与力的关系 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说 “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 都是错误的。
"一直不变"的意思。
4)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相当于改变速度
5)或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
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
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大小、方向其中之一发生 变化,速度就发生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改变。
5.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1.伽利略在对力和运动的研究中,构想了理想实验,
其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
A.把猜想和假说结合起来
B.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