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饲养流程
生猪养殖技术流程

生猪养殖技术流程生猪养殖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呢,不过别怕,我来给你唠唠这其中的门道。
一、猪场选址。
咱得找个合适的地儿建猪场。
这个地方啊,最好是远离居民区,为啥呢?因为猪有时候会有点小味道,要是离人家太近了,邻居可就该有意见啦。
而且呢,交通得便利,这样饲料运进来、生猪运出去都方便。
地势要高一些,干燥一点,可不能让猪场老是湿漉漉的,猪也不喜欢住在水坑里呀。
水源也要充足,还得干净卫生,猪喝了不干净的水可容易生病呢。
二、猪舍建设。
猪舍的建造可讲究啦。
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就像咱们住的房子得能透气一样。
要是通风不好,猪舍里就会又闷又臭,猪会特别难受的。
猪舍的大小要根据你打算养多少猪来定。
地面呢,最好是有点坡度,这样方便排水。
还要给猪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可不能让它们挤在一起,猪也是需要活动活动的,整天挤着,心情都不好啦。
三、选种。
选猪种就像选对象一样重要呢。
要挑那些健康的、品种优良的小猪。
怎么看健不健康呢?你得看它的精神状态,精神头好的小猪,眼睛亮晶晶的,跑来跑去特别活泼。
品种方面呢,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特点,有的长得快,有的肉特别香。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比如说,如果你想快点把猪养大卖出去,那就选长速快的品种;要是你想养那种高品质的猪肉,那就得挑肉好的品种。
四、饲料喂养。
猪吃的东西可不能马虎。
饲料要营养均衡,就像咱们人吃饭一样,不能光吃一种东西。
饲料里要有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等。
可以是自己配的饲料,也可以买现成的饲料。
不过自己配饲料的时候得小心,比例要合适。
除了饲料,还可以给猪喂点青绿饲料,像青菜叶啊之类的,猪可喜欢吃这些新鲜玩意儿了。
喂猪的时候也要定时定量,不能今天喂得多,明天喂得少,猪的胃也需要规律的。
五、疾病防控。
猪要是生病了,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预防疾病特别重要。
要定期给猪舍消毒,就像咱们打扫房间一样,把细菌都消灭掉。
猪也要按时打疫苗,这就相当于给猪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平时呢,要多观察猪的状态,要是发现有猪不对劲,比如说不爱吃饭了,或者老是趴着没精神,那就要赶紧看看是不是生病了,可不能拖,拖久了小病就变成大病啦。
生猪入场管理制度

生猪入场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了规范生猪入场流程,加强对生猪的管理和监督,保障猪场生产的安全和稳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猪场的生猪入场管理,包括从外部引进的生猪和自家繁殖的生猪。
三、基本要求1. 严格执行防疫检疫制度,确保生猪健康。
2. 建立健全生猪流通追溯体系,保证猪只信息可追溯。
3. 加强生猪饮水管理,保证优质饮水供给。
4. 提高生猪饲养管理水平,促进猪只生长发育。
5. 建立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生猪入场安全。
四、生猪入场流程1. 生猪采购(1)生猪采购前,猪场应对供应商进行资信核实,了解其养殖条件、防疫措施等情况。
(2)签订采购合同,约定猪只品种、数量、价格等具体内容。
(3)生猪运输途中,应对猪只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确保猪只健康。
(4)生猪到达猪场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将猪只分类、编号,填写入场登记表。
2. 生猪入场检疫(1)猪场应设立专门的检疫通道,确保生猪入场检疫的迅速、高效。
(2)检疫人员应仔细检查猪只健康证明、运输文件等相关资料,对猪只进行身体检查、采样检测等工作。
(3)对检疫合格的猪只标记,并将其引导至指定场地。
3. 生猪入场管理(1)对入场猪只进行登记、管理,建立档案资料。
(2)生猪分区管理,根据猪只大小、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
(3)做好生猪喂养、饮水、疾病监测等工作,确保猪只健康生长。
(4)加强生猪监测,定期巡视检查猪只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置。
(5)建立生猪养殖档案,记录猪只的生长情况,为进一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五、入场猪只管理1. 猪只标识:入场猪只应进行统一编号,标明猪只来源、品种、性别、生日等信息。
2. 疾病防范:对入场猪只进行定期体检、疫苗接种等防疫措施,保证猪只健康。
3. 饮水管理:提供干净、优质的饮水,确保猪只饮水安全。
4. 饲料管理:按照科学配方,供给猪只合理饲料,保证其营养需求。
5. 猪舍环境:保持猪舍清洁、通风,提供良好生长环境。
生猪饲养操作规程

生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一、配种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1、配种前,应加强母猪(包括后备母猪)的营养,以促进母猪增加排卵数,日喂料3.5-4.0公斤,产仔掉膘严重的,实行自由采食,以恢复膘情。
2、配种适期:(1)后备母猪初配日龄为8个月龄,体重在120公斤以上,第二次发情期。
(2)严格掌握最适配种时间,做到适时配种,一般发情后19-30小时,母猪愿接受公猪爬跨时,即为最佳配种时,同时采取二次或三次重复配种方法,以确保配种效果。
3、配种后0-30天内可适当限制喂料,吃好,休息好,少运动,有利于提高胚胎存活率和着床率,每天每头喂料1.5-2公斤;尤其是配种3天内喂料不要超过1.5公斤,配种后30-90天胚胎在逐渐发育,应适当运动,加大喂料量,每天每头可喂料2.2-2.5公斤,一般膘情按平均2.35 公斤,配种后90-110天可投料3.00kg, 并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有条件可喂些青绿饲料;临产前三天停止运动,开始减料直至停喂。
总之配种后90天之前必须严格控制采食量及膘情,否则会影响哺乳期采食量及泌乳量。
4、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打斗、挤压、滑跤,不可惊吓,甚至鞭打,以免造成流产。
5、妊娠前期,可2-3 头群饲,妊娠后期单栏饲养。
6、舍内温度最适范围15-20℃,气温高于36℃时要洒水喷雾降温,并加强通风,气温低于5℃时,做好保暖工作。
防止贼风侵袭,避免喝冰水。
7、临产前一个星期对母猪进行全面清洗、消毒、驱虫,然后进产房。
临近分娩的母猪应有饲养员守护,做好接产的一切准备工作。
8、种母猪禁止饲喂未脱毒的棉籽饼、菜籽饼、禁喂发霉、变质、有毒和冰冷的饲料等。
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1、母猪分娩当天喂给有细米糠或麸皮的热粥状汤料2公斤和优质青饲料或配合料一公斤以下,第二天开始喂配合料2.5公斤,第三天喂2.8公斤,第四天3公斤,以后每天增加0.2 公斤直到分娩后21-24天,日喂量达6.5公斤。
断奶前三天开始逐渐减料,以防止乳房发炎。
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流程

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流程唐扬洋【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1页(P40)【作者】唐扬洋【作者单位】贵州省册亨县弼佑乡畜牧兽医站【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科技对养猪业的贡献日趋凸显,主要体现在提高生猪商品率、稳定生猪养殖发生大幅度波动和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
笔者结合贵州省册亨县生猪养殖特点,就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流程工艺谈一些看法,供参考。
一、生产流程仔猪统一采购→隔离观察饲养→进入生产场饲养→商品猪出栏销售→产生利润(扩大再生产)→利润再投入→进入良性循环(以生产效益为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齐头并进)。
二、建设工艺1.圈舍改、扩建工程。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实际中,按照科学、合理的方针,重点建设圈舍地面、门、食槽等,达到通风、采光、干燥、安全的目的。
猪舍为双坡、半开放式,即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
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排污口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
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水泥抹面。
(2)屋顶。
其屋顶采用木质材料,做成木架结构支撑系统,屋顶为水泥瓦或瓦式,利于夏季防暑。
(3)地面。
要求坚固、耐用。
地面用水泥沙浆筑成硬底,水泥抹面,呈3%~5%坡度的混凝土地面,近排污道端低,远排污道端高,利于猪舍中粪尿、污水排出。
(4)排污口。
设在墙体外面;并加盖漏缝地板。
排污口的宽度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cm宽,漏缝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cm。
(5)门。
猪舍前墙或后墙设有门,高0.8~1.0m,宽0.6m,为钢栅栏结构,要求结实。
(6)食槽。
猪场采用水泥浇注固定饲槽。
设在前墙内侧下面,由走廊添料,便于添料和猪采食。
饲槽为长形,饲槽底部为弧形,即槽底无直角,使猪完全采食饲料,而不残留饲料。
2.沼气池。
根据养殖场地基土质、圈舍布局及地面状况等情况综合规划,确定沼气发酵池、出料口、水压间或溢流管、进料口、出料器或闸阀的位置,做到沼气池与猪舍合理布局。
生猪养殖业业务流程

生猪养殖业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养殖场选址与建设: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建设符合环保、卫生和动物福利标准的养殖场。
2. 引种与繁育:选择优良的种猪进行引种,然后进行配种、受孕、分娩等繁育工作。
3. 饲养管理: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确保猪的健康生长。
4. 疾病防控: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5. 环境控制: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因素,为猪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6. 屠宰与加工:在合适的时间将猪进行屠宰,然后进行猪肉的分割、加工和包装。
7. 销售与市场:将加工好的猪肉产品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到市场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8. 可持续发展:关注环保和动物福利,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上是生猪养殖业的基本业务流程,不同地区和养殖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上都遵循这些环节。
同时,生猪养殖业需要不断关注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生猪养殖流程

生猪养殖流程生猪养殖是农业中重要的部分,其养殖流程涉及到猪只选育、饲料管理、疾病预防和猪舍清洁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猪养殖的流程,并提供一些建议以确保养殖业的顺利进行。
1. 猪只选育猪只选育是开始养殖的重要一步。
首先,选择健康、生产力高的种猪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养殖目的,可选择肉猪、种猪或仔猪。
种猪可通过专业繁育场购买,确保其品种纯正和健康。
同时,个体猪的外观、身体指标和行为特点也需要被观察与记录,以判断其健康状态与发育情况。
2. 猪舍建设猪舍是猪只的居住环境,为了确保猪只的舒适和生产效益,猪舍需要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
猪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功能,以保持空气新鲜,防止病原体传播。
此外,也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充足的光照,且有适当的排泄物管理系统。
3. 饲料管理科学合理的饲料配给对于生猪养殖来说至关重要。
根据生长阶段和体重,营养师或兽医可以制定猪只的饲料配方。
常见的饲料包括谷物、豆粕、鱼粉、植物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饲料中要确保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满足猪只的需求。
4. 疾病预防健康的猪只是养殖业的关键。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需要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和养殖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给猪只注射疫苗,以提高免疫力,并将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只进行分群管理,避免疾病传播。
此外,也需定期清洁和消毒猪舍,保持环境清洁和防止病原体滋生。
5. 生长与养护生猪的生长与养护是整个养殖流程重要的一环。
有规律地监测猪只的体重、饲料摄入量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的投喂量,确保猪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合理的运动和保持适宜的饮水量也对猪只的健康与生长发挥着重要影响。
6. 屠宰与销售当猪只达到出栏标准时,可以进行屠宰与销售。
合格的屠宰厂会根据需求进行屠宰、处理和包装,以确保猪肉的卫生和安全。
销售猪肉需要与经销商或市场进行合作,将产品推向市场,获得一定的收益。
总结:生猪养殖的流程通过猪只选育、猪舍建设、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生长与养护、屠宰与销售等环节,对养殖过程进行全面管理。
生猪饲养流程范文

生猪饲养流程范文生猪饲养是养殖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饲养流程和技巧,以确保生猪的健康和产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猪饲养的流程。
1.确定场地和设备:选择一个适合养猪的场地,场地应干燥、通风、阳光充足。
同时,需要准备好适当的设备,如猪舍、栏舍和饲料喂养设备等。
猪舍的设计应考虑冬季保暖和夏季通风,确保猪群的舒适度。
2.选购猪种: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猪种。
常见的猪种有瘦肉猪、杂交猪和乌猪等。
猪种的选择应考虑其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繁殖力和肉质品质等因素。
3.饲料配制: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制定适合的饲料配方。
饲料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能量,确保生猪的正常生长和健康发育。
初生仔猪的饲料主要以乳和浆料为主,断奶后逐渐过渡到猪饲料。
4.建立合理的养殖管理制度:包括健康管理、生产管理和繁殖管理等。
健康管理主要包括疫病预防控制、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等。
生产管理包括生长监测和饲料管理等。
繁殖管理主要包括配种管理、妊娠期管理和产仔后的仔猪照管等。
5.疫病预防和控制: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和疫病监测制度,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如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等。
同时,引进新猪时应进行隔离观察,以避免疫病传播。
6.猪群生长监测:定期对猪群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包括体重、饲料转化率和疾病发生率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管理措施,以优化生猪生长效益。
7.饲料管理: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
饲料应分为不同阶段的配方,包括初生仔猪、断奶仔猪、生长猪和育肥猪等。
每天按时供应足够的饲料,确保生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8.环境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猪舍的粪便和废料。
为猪群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9.产仔管理:对于配种后怀孕的母猪,需要进行正确的妊娠监测和管理。
产仔前,为母猪准备好舒适的产房,保证配种后母猪的合理运动和饮水。
仔猪饲养流程

仔猪饲养流程仔猪饲养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乎着猪肉的质量和产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仔猪饲养的流程,以帮助养殖户们更好地进行管理。
第一阶段:胎儿期仔猪的胎儿期从受精开始,一直持续到出生前。
在这段时间里,母猪需要得到充足的营养,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养殖户们需要为母猪提供均衡的饲料,包括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保持母猪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安静的休息区和干净的饮水设施。
第二阶段:新生仔猪期仔猪出生后,需要尽快与母猪建立亲子关系,并开始采食。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提供适合仔猪的温暖和舒适的环境。
仔猪需要有干净的垫料来保持卫生,并提供充足的母乳或奶粉,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此外,适当的免疫接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仔猪建立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力。
第三阶段:断奶期当仔猪达到适当的年龄时,通常在28天左右,就可以进行断奶。
断奶期是仔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猪肉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逐渐将仔猪从母猪的乳汁中断奶,转而提供适合仔猪消化的固体饲料。
为了帮助仔猪适应新的饮食,可以将奶粉与固体饲料混合,逐渐增加固体饲料的比例。
同时,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也非常重要,以避免仔猪患上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阶段:生长期断奶后,仔猪进入生长期。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以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求。
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仔猪的肌肉和骨骼发育。
此外,养殖户们还需要确保仔猪的生活环境干净、舒适,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定期给仔猪体检和免疫接种,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第五阶段:育肥期当仔猪达到一定的体重后,就可以进入育肥期。
育肥期是为了增加猪肉的产量和改善猪肉的品质。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提供高能量、低纤维的饲料,以促进猪肉的脂肪积累。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猪肉均匀地沉积脂肪。
养殖户们还需要密切监测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任何疾病或感染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饲养流程一.场区母猪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1.0、工作职责、任务与目标1.1.1、全面负责产区内母、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按计划完成母猪分娩产仔任务。
1.1.2、哺乳期成活率95%以上。
1.1.3、仔猪24日龄断奶平均体重达8公斤以上。
1.1.4,协助本部门其他员工完成临产母猪转入和断奶母猪的转出、仔猪的转出。
1.1.5、加强防疫意识,严格遵守防疫制度,配合兽医做好日常消毒和疫苗注射工作。
1.1.6、细致做好各类原始数据的记录、统计及上报工作,并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1.2.0、工作日程6:30-8:30 巡查、喂饲、清理卫生8:30-10:30 治疗、剪牙、断尾、补铁等10:30-11:30 清理卫生、饲喂青饲料、其它工作14:30-15:00 喂饲15:00-16:00 清理卫生16:00-17:00 治疗、其它工作17:00-17:30 报表19:30-20:00 母猪、仔猪喂饲二、产仔舍的技术操作规程2.1.0、分娩前的准备:①维修好产房及保温箱。
②检查水嘴的功能是否正常,加热灯是否能正常工作。
③产房补饲槽的清洗、消毒(聚维酮碘1:200)和空置干燥。
④对将进入产房的母猪用消毒药洗刷消毒干净(聚维酮碘1:200)。
⑤产仔前一天再对栏舍和母猪进行一次彻底消毒(聚维酮碘1:200)。
2.2.0、料表投料。
诱导分娩。
产前1-2天,母猪肌注氯前列稀醇2毫升做诱导分娩。
2.3.0、接产流程2.3.1、接产物质准备用具。
夏天:宝宝爽、盆、剪牙钳、线、桶、饲料袋子等常用工具;冬天:麻袋、桶子、宝宝爽、剪牙钳、饲料袋子、红外线灯泡。
常用的药物的准备:止血敏、吉灵、塞福康、聚维酮碘等。
2.3.2、临产前的征状:①母猪的表现:母猪会出现停食、不安、时起时卧、频频排粪尿、拉小而软的屎,每次排尿量少但次数频繁等情况,则当天会产仔。
②乳房的变化:母猪产前15—20天左右,乳房由后向前逐渐下垂,临产前两侧乳头呈“八字”形。
③乳头的变化:母猪前面的乳头能挤出乳汁的,约24小时产仔,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12小时产仔,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4-6小时产仔。
④母猪羊水破裂从其外阴部流出时,0.5-1小时内就要分娩。
发现母猪有临产的表现时,先用聚维酮碘稀释液将母猪乳房臀部用沾有聚维酮碘稀释的毛巾擦洗干净,夏天用自来水,冬天用温水。
2.3.3接产。
仔猪出生后,倒提仔猪先擦干口鼻的粘液,放入装有宝宝爽的盆中,快速用宝宝爽涂抹仔猪全身,然后用细线扎好脐带,将其掐断,留4至5厘米,以不拖产床为准,用聚维酮碘消毒,然后放置撒有宝宝爽粉的保温箱内,30分钟后放出去吃饱初乳。
然后,剪牙,纵向一次剪完,剪平,不损伤牙龈和舌头,最后断尾,留仔猪整条尾巴的1/3,用聚维酮碘涂抹伤口,放入保温箱内。
2.3.4、假死仔猪急救:先尽快将口、鼻内的黏液清理干净,倒提后腿,拍胸拍背,人工呼吸等,温水浸泡,水温40℃,口鼻朝外。
(5)难产处理。
破羊水后1个小时无仔猪产出或产仔间隔超过45分钟确定为难产。
在母猪难产时,先对母猪作基础治疗,即先行输液,①0.9﹪生理盐水500ml+青霉素1200万IU+链霉素400万IU+鱼腥草60ml;②10﹪葡萄糖 500ml+VC20ml+VB120ml。
然后根据难产的情况作针对性的处理。
难产的主要类型和办法处理:①子宫收缩无力型难产,多出现在体质差,带仔多的母猪。
治疗上采用肌肉注射催产素60单位,最多注射2次。
注射催产素前经检查确定子宫颈已经开张和不存在产道堵塞时,方可注射。
②胎儿阻塞型难产,主要由于胎儿过大和胎位不正引起,多出现在膘情过肥的母猪。
治疗上采用掏猪助产。
③阴道阻塞型难产,主要因产道软组织损伤;膀胱膨胀;坚韧的阴道瓣;粪便秘结等原因造成。
产道软组织损伤由于胎儿通过产道时脚趾或犬齿造成,另外由于粗暴、不熟练操作引起;膀胱膨胀的母猪可把母猪哄出产房运动10分钟;坚韧的阴道瓣可用手捅破;便秘的母猪可用肥皂水灌肠。
助产要求:助产前清洁母猪的后躯;修短指甲,清洗手和臂,消毒、涂石蜡油润滑;手呈圆锥状伸入阴门,在宫缩的间隙前进,手到子宫颈口为止,不再前进。
手进入越深,对母猪损害越大;仔猪后肢在前的,可用手直接拉出;头部在前的可用拉猪的索套或产科钳拉出,拉猪要和母猪努责一致。
(6)胎衣及其它废弃物的处理:胎衣、死胎、剪下的脐带、尾巴,收集后放于化尸池内。
三.保育猪管理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
在猪的一生中,仔猪阶段是生长最快、发育最强烈、饲料利用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开发潜力最大的时间。
同时又是可塑性较大、发病多、死亡多,最难养的时期。
仔猪从初生到断奶这一个多月内连遭分娩和断奶两大应激,不采用综合培育技术就不可能达到头头生、个个大;仔猪的成活率,断奶窝重及个体重就不能提高。
因此,采用综合的培育技术是养好仔猪的关键,也是增殖养猪数量,提高猪群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仔猪综合培育技术包括母猪的科学喂养和管理技术,已在提高母猪的繁殖率一章已介绍。
本章不再赘述。
第一节哺乳仔猪的养育哺乳仔猪是指初生断奶(5周龄未)这一时期仔猪。
这一阶段仔猪主要从母乳中获取营养物,哺乳期又分哺生期和哺乳期。
从初生到2日龄为哺生期。
哺生期的仔猪经受从水生到陆生、恒温到变温,从不呼吸到喘气,血液供应养分到靠吃奶,消化吸收,无菌到有菌等;应激丛生。
据统计,仔猪生后第一天死亡占生后21天死亡的14%第二天高达22%,哺生期是仔猪找奶头、抢奶头,固定奶头,建立稳定母仔之间,同胞之间的关系阶段。
哺乳期从3~35日龄,这一阶段以常奶为主食,在生理上是渐变过程。
养好哺乳仔猪首先需了解哺乳期仔猪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3.1.1、体温调节能力差,行动不灵活。
表现为怕冷,容易冻僵冻死,易被压死、踩死。
3.1.2、没有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
仔猪只有通过吃初乳才能获得抗体,又受时间的限制,生后2小时内吸收初乳抗体的能力最高,以后吸收能力减弱。
所以仔猪要早吃初乳,吃足初乳3.1.3、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
初生仔猪消化道和重量都很小。
胃重仅4~5克,胃容积才25~40毫升。
初生的20天内,胃内仅有凝乳酶,缺乏游离盐酸,胃蛋白酶含量少,无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奶中蛋白质的消化主要是靠小肠。
胃分泌盐酸的能力要得35~40日龄才不断增加,哺乳期缺乏盐酸是仔猪容易下痢的根本原因。
3.1.4、生长发育快,10日龄时体重达出生时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增长10~13倍或更多。
3.2、初生仔猪的护理措施仔猪出生是它生活史上的一次骤然变化,又由于生理机能的不完善,形成了十分突出的矛盾,稍微饲养管理不当,护理不周,就极易出现死亡。
据统计:仔猪死亡的时期有93%以上在头一个月,而近56%死亡的仔猪是死在初生期内。
死亡的情因是冻死、压死、饿死、肺炎和下痢。
因此,搞好初生仔猪的护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3.2.1、早吃初乳,固定奶头。
早吃初乳仔猪可以及早地获得免疫力,获得丰富营养,尽快产生体热增加抗寒抗病能力,同时能促进胎的排出,对消化器官的活动也有良好的作用。
也是提高体重均匀度的措施。
仔猪生下后尽量让其早吃初乳、吃足初乳。
在吃初乳的同时固定奶头,弱小的吃前部奶头、强壮的吃后部奶头,仔猪有抢占奶头的习惯,在这短暂的放奶时间里,如果不固定奶头,仔猪必须互相抢占奶头,咬架、强夺弱食、咬破奶头、乳房的皮肤,干扰母猪正常放奶或拒绝哺乳。
奶头一经固定直到断奶都不会改变。
3.2.2、保温防压:保温对初生仔猪极为重要,过去一直没有引起重视,仔猪出生后遇到第一个不良刺激就是温度,由于仔猪7日龄以前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受不了低温寒冷的不良刺激,变得怕冷懒动,互相挤成一堆,身体卷曲,食欲减少,不愿去吃初乳。
少吃初乳的结果是仔猪从母乳中获得免疫抗体不足,难以抵抗疾病的侵袭,低温寒冷环境会破坏仔猪的免疫机能,使仔猪接受母猪移行抗体减少,降低或失去抗病毒和病菌的能力。
在荔浦,一年中约有12月、元月、2月既要给仔猪加热保温的其他几个月虽不需加热,但也需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
给仔猪保温的方法是修设保温栏。
因为母猪与仔猪所要求的环境温度条件是矛盾的,初生第一天的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5℃,而母猪要求在15~20℃间。
解决的办法就是给仔猪提供局部保温环境。
保温栏可建在母猪栏内或栏外,栏的大小为0.48~0.56平方米,三块水泥砖高即可。
保温栏与母猪栏设一个高15公分宽8公分的口子供仔猪进出,保温栏地面铺上禾稿,栏内上面用木板或麻袋加盖以提高栏内温度,严寒时用电灯,红外线灯加热保温。
保温时间一般7天左右,冬天气温枢可酌情延至15~20日龄,以后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完善,不需再保温,7天后清扫保温栏。
在保温栏内给仔猪补料。
给仔在猪养成在保温栏内休息的习惯。
这样,仔猪不会被母猪压死、踩死。
3.2.3、补窝:有时母猪产仔头数较少,需从产仔多的补进同龄仔猪。
补窝时应注意:①两窝仔猪产期应当相近,最好不超过3~4天,体重相近的仔猪。
②补窝的仔猪在补窝前一定要吃到初乳。
③为防止母猪追咬补窝仔猪,补窝时可用母猪的胎衣,乳汁涂擦补窝仔猪,也可将两窝仔猪混在一起,互相接触一般时间或喷酒精、喷醋,干扰母猪的嗅觉,使其辨别不出补窝仔猪。
补窝时间最好是夜间进行。
开始补窝时要加强看护,避免发生意外。
3.2.4、补铁:铁是合成血红蛋白、肌肛蛋白及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原料,猪体内缺少铁就发生缺铁性贫血。
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只有50毫克左右,由于哺乳仔猪生长每天约需7毫克的铁,而每天从母乳中得到的铁不足1毫克,体内储铁仅够1星期,不及时补铁就会造成仔猪缺铁性贫血出现食欲减少,消化不良、下痢。
因此,给仔猪及时补铁是促进仔猪生长,增强抗病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给仔猪补铁的方法有口服硫酸亚铁,肌肉注射铁钴针、富来血、牲血素恃,但最有效、最简便、最便宜的还是首推牲血素。
牲血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补铁剂。
每毫升含有150毫克的铁,用于预防和治疗仔猪缺铁性贫血。
牲血素的用法,仔猪生后2~3日内,用7号针在大腿内侧肌肉注射1毫升,千万注意不要随意加大用量,否则,过量会抑制肠内其它微量元素如锌、镁的吸收,造成缺锌,不但会降低仔猪的免疫功能,增加仔猪对细菌的易感性,而且会导致维生素E和硒的缺乏,同时也引起其仔猪消化不良。
最近,广西化工研究院研制成功一种口服的“富血精”补铁剂,据试验报告称,用该补铁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但对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防止黄、白痢有显效,而且能促进生长,平均日增重提高59.1%,与性血素和用有协同作用。
该补铁剂的用法从5日龄开始每日2毫升连续喂到30日龄。
也可用“富铁力”,该药补铁补硒,用法仔猪生后3~4日在大腿内侧深部肌肉注射1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