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猪养殖方法与制作流程

合集下载

传统养殖土猪肉黑土猪介绍

传统养殖土猪肉黑土猪介绍

传统养殖土猪肉黑土猪介绍传统养殖土猪肉黑土猪是一种具有传统特色的猪种,在中国多个地区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和优质的品质口碑。

黑土猪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下传统养殖土猪肉黑土猪的相关内容。

一、黑土猪的历史和地域特点:黑土猪又称“土猪”、“土种猪”,是指受传统养殖方式影响的本土独特品种猪。

黑土猪养殖主要分布在山区、农村和偏远地区,如四川、云南、陕西、湖南、湖北等地。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能够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饲养条件,为黑土猪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黑土猪的特点和优势:1.肉质鲜美:黑土猪的肉质鲜美,口感醇厚,肉质鲜嫩多汁,富有弹性和嚼劲。

2.营养丰富:传统养殖方式让黑土猪具有更多的脂肪和丰富的油脂,使其肉质更加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生长速度适中:黑土猪的生长速度适中,不急不缓,生长周期长,这样可以使肉质更加饱满和肥美。

4.适应环境能力强:黑土猪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生存和繁殖,不管是高寒山区还是湿热地区均能适应。

5.抗病能力强:黑土猪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不容易患上常见的猪病,这减少了药物的使用,使黑土猪的肉质更加健康。

三、养殖方式和技术:在黑土猪的养殖过程中,有一些技术是需要注意的:1.合理饲料搭配:合理的饲料搭配非常重要,应确保猪只获得充分的营养,同时也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和卫生。

2.饲喂方式:传统养殖方式多采用散饲方式,即让猪只自由觅食,但也要注意饲喂量和饲喂时间的控制。

3.定时疫苗接种:要注意定时进行疫苗接种,防止猪只患病,保障养殖的顺利进行。

4.定期清洁环境:养殖土猪需要定期清洁猪圈和饮水设施,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疫病传播的概率。

四、黑土猪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黑土猪肉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肉类,正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黑土猪肉具有天然、绿色、无公害等特点,口感鲜美,以及营养丰富,被认为是高端市场的理想选择。

养土猪方案

养土猪方案

养土猪方案1. 引言养土猪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通过将猪放养在土地上,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的食物和环境来养育猪只。

与传统的圈舍养殖相比,养土猪具有更低的投资成本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本文将介绍养土猪的基本原理、养殖场建设和管理以及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2. 养土猪的基本原理养土猪是利用土地上的植物来提供猪只的食物,同时利用土地上的自然环境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养土猪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食物供应养土猪的食物主要依靠土地上的植物来提供,包括草、树叶、杂草等。

猪只可以通过自由觅食来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

同时,可以在土地上适当种植一些猪喜欢的植物,增加食物的丰富度。

2.2 环境适应土地上的自然环境对猪只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利用土地上的水源、阴凉的树荫、自然遮蔽等,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对猪只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3. 养殖场建设和管理建设养土猪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3.1 场地选择选择合适的土地是建设养土猪场的首要任务。

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段,并考虑到养殖规模的扩大性。

同时,应考虑到附近水资源的供应情况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与卫生状况。

3.2 圈舍设计养土猪的圈舍设计应以猪只的生长需求为基础。

圈舍内应保温良好,同时具备放风、遮阳、防雨等功能。

圈舍的大小应根据养殖规模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猪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3.3 养殖设备在圈舍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合适的养殖设备,包括饮水装置、投食设备、疫苗接种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3.4 卫生管理养殖场的卫生管理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圈舍,保持干净的环境,预防疾病的传播。

定期进行消毒工作,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

4. 养殖技术养土猪的成功养殖还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养殖技术:4.1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包括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饲料配方以及定期体重检测和营养补充等。

4.2 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农家土猪养殖技术

农家土猪养殖技术

农家土猪养殖技术农家土猪在我国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猪种,其养殖方式相对简单,养殖成本低,且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该猪种适应性强,具有免疫力较强、耐饥、耐寒等特点。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农家土猪的养殖技术。

1、选种与繁殖选种时应选择父母代具有矮小型和免疫力强的猪。

繁殖时要做好选配工作,一般采用配对交配法和亲兄弟间互相配种方法。

选种优良的种母猪,配上种公猪进行交配,每个发情期选用一只配种。

要注意猪仔的清洁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

2、饲养管理(1)饲料管理农家土猪的饲料应以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谷类、粗碎饲料以及绿色饲料、鲜嫩的蔬菜、水果为主要饲料。

同时还应适当添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确保猪只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环境管理农家土猪喜欢生活在清洁、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饲养场地应选在平坦、干燥、采光好、通风良好、且有水源的地方。

场地应当进行消毒杀菌,保持干净卫生。

还应做好猪舍的保温工作,控制环境温度,防止疫病的发生。

(3)疾病防治农家土猪易患疫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定期给猪只进行验病和药物预防接种,防止疫病的传播和发生。

3、屠宰和包装农家土猪的屠宰和包装是决定销售的关键环节。

屠宰时要做好猪只的麻醉、宰杀、清洗和去皮工作,并严格按照卫生要求进行处理。

包装也要符合卫生标准,包装材料要选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并在包装过程中严格进行卫生防护。

综上所述,农家土猪养殖技术简单易学,但要注意对猪只的饲养和管理,保持猪只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为生态养殖做出自己的贡献。

土猪养殖的方法

土猪养殖的方法

土猪养殖的方法1. 引言土猪,也被称为草食性家畜,是一种适应能力强、易于饲养的动物。

它们以植物为主要饲料,对环境的要求较低,因此成为了许多农民和养殖户选择的对象。

本文将介绍土猪养殖的方法,包括选址、饲料、饲养管理等方面。

2. 选址在进行土猪养殖之前,选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合适的选址可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土猪生长和健康发展。

2.1 地理条件选择地理位置时需要考虑气候、海拔高度等因素。

土猪适应性较强,但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其生长更有利。

海拔高度不宜过高,最好在500米以下。

2.2 土壤条件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是进行土猪养殖所需的基本条件之一。

选择富含有机质、肥力较高且排水良好的土壤。

2.3 环境因素选址时还需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如是否有污染源、是否有噪音等。

避免选址在工业区或交通繁忙的地方。

3. 土猪品种选择土猪品种的选择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根据养殖目的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品种。

3.1 土猪品种特点不同品种的土猪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体型、耐寒性、肉质等。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3.2 品种选择原则•体型适中:既要考虑肉质丰满,又要考虑生长速度。

•耐寒性强: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生长周期合理:生长周期过长会增加饲养成本,生长周期过短则可能影响肉质。

4. 饲料管理饲料是土猪养殖中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土猪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4.1 饲料类型土猪主要以植物为食,可以选择各种植物作为饲料,如玉米、豆饼、青草等。

需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避免单一饲料造成营养不良。

4.2 饲料供给根据土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制定饲料供给量。

注意分配好每顿饲料的比例,确保土猪能够摄取到足够的营养。

4.3 饮水管理土猪对水的需求量较大,要保证充足的清洁水源供应。

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并注意定期清洗和消毒。

5. 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土猪健康成长和高产出的保障。

5.1 环境控制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土猪生长至关重要。

本地土猪养殖技术

本地土猪养殖技术

本地土猪养殖技术本地土猪养殖技术自古以来,猪就是人们的重要食品来源之一。

而随着人们饮食更加多样化,关注健康饮食的意识不断增强,本地土猪的养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地土猪肉质鲜美,肉脂肪含量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是市场上备受欢迎的绿色健康产品。

以下是本地土猪养殖技术的分类介绍。

一、饲养技术本地土猪属于散养型猪,喜欢自由活动和吃草。

在饲养过程中,应保证猪舍清洁卫生、温度适宜,每头猪的活动空间不能过小,以免导致猪群之间的互相咬伤。

饲料方面,可采用玉米、大米、麦麸、豆粕等植物性饲料,搭配一定比例的鱼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可以提高本地土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此外,合理搭配饲料,添加适当的酵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保证本地土猪健康的关键。

二、繁殖技术本地土猪育种技术十分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繁殖,才能保证猪群的健康和数量的增长。

在繁殖前,需要对饲养对象进行筛选,选取体型健康、毛色光滑、个头适中的猪进行配种,以避免遗传缺陷和肉质不良等问题。

配种方法可采用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配种后要留意母猪的孕期和产后护理,以保证幼猪正常出生并健康成长。

三、疾病防治技术在猪的饲养过程中,疾病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需要对猪群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疾病预防,以及注射必要的疫苗。

同时,还要注意猪群的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和通风,及时清理猪粪,避免病原菌的滋生。

一旦发现猪群中有病症,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猪群的健康与成长。

总的来说,本地土猪养殖技术需要注意猪的饲养、繁殖、疾病预防等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土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而人们也能透过这些技术,品尝到更加绿色健康的本地土猪肉,同时也保护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在健康和环保之间获得了更好的平衡。

本地土猪养殖方法

本地土猪养殖方法

本地土猪养殖方法
本地土猪是指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猪种,具有耐病性强、适应性好、肉质鲜美等特点。

以下是关于本地土猪的养殖方法。

1. 圈舍建设
选择安静、通风、采光好的场地建立圈舍,可以采用竹木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圈舍面积应根据养殖数量而定,每只猪的圈舍面积为5平方米以上。

2. 饲料
本地土猪是杂食性动物,可食用各种蔬菜、水果、谷物、豆类等,还可加入一定量的鱼粉、肉骨粉等动物性蛋白质。

每天喂食2-3次,注意定时定量,不要过饱过饥。

3. 应急措施
猪只生病时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可以使用一些简单易得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磺胺、氧化锌等。

同时要做好猪只的卫生消毒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

4. 繁殖管理
本地土猪大多数为自然繁殖,但也可以进行人工授精。

繁殖前要对母猪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如做好营养调理、消毒、隔离等。

饲养期间要定期检查母猪的发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配种。

总之,本地土猪的养殖需要注意饲养环境、饲料供给、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养殖效果。

- 1 -。

黑土猪养殖实施方案

黑土猪养殖实施方案

黑土猪养殖实施方案一、引言。

黑土猪是一种独特的猪种,因其生长在黑土地区而得名。

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饲养方式,黑土猪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因此,黑土猪养殖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

为了更好地实施黑土猪养殖,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养殖环境。

1. 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进行黑土猪养殖,通常选择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水源充足的地区。

2. 土壤环境,黑土猪适宜生长的土壤为肥沃的黑土,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高。

三、饲养管理。

1. 饲料供应,黑土猪的饲料主要以玉米、豆粕、麦麸、糠饼等为主,适当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

2. 饲养密度,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黑土猪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造成压力和传染病的传播。

3. 疾病防控,加强对黑土猪的疫病防控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消毒和环境清洁,确保猪只的健康生长。

四、繁殖管理。

1. 选种选配,选用良种母猪和公猪进行配种,确保后代的遗传优势。

2. 繁殖管理,科学控制母猪的配种时间和次数,保证母猪的生殖健康,提高繁殖效率。

3. 产仔护理,做好产仔后的母猪和仔猪护理工作,保障仔猪的成活率。

五、市场营销。

1. 品牌建设,打造黑土猪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2. 销售渠道,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3. 市场宣传,通过宣传推广、展会参加等方式,提升黑土猪产品的市场份额和销量。

六、经济效益。

1. 成本控制,合理控制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 产值增加,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提高黑土猪的产值和经济效益。

七、结语。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实施方案,能够提高黑土猪的养殖效益,推动黑土猪产业的发展。

希望各位养殖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养殖方案,共同推动黑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土猪养殖的方法

土猪养殖的方法

土猪养殖的方法
一、前期准备
1.选址:土猪养殖场应选择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空气流通、环境优美的地方。

2.场地规划:根据养殖规模和土猪的生长特点,合理规划场地,设置合理的圈舍和饲料储存间。

3.设备采购:根据养殖规模和场地大小,选购必要的设备,如喂料器、自动饮水器等。

二、土猪品种选择
1.本地品种: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

2.外来品种:如果当地品种不符合市场需求,则可以引进外来品种。

三、饲料配制
1.精饲料:以玉米、豆粕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2.粗饲料:以青贮玉米、豆腐渣等为主要原料,搭配草类饲料。

四、圈舍建设
1.圈舍类型:可选择开放式或封闭式圈舍,视当地气候环境而定。

2.圈舍设计:根据土猪生长规律和数量,合理设计圈舍大小和布局。

3.圈舍设备:设置必要的设备,如喂料器、自动饮水器等。

五、土猪养殖管理
1.饲料管理:根据土猪生长阶段和需要,合理配制饲料,并定时定量喂养。

2.环境管理:保持圈舍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清理粪便。

3.疾病防控:定期检查土猪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4.生长监测:对土猪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管理措施。

六、销售渠道
1.当地市场:将成品土猪销售到当地市场或批发商处。

2.网络销售: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成品土猪销售到全国各地。

七、经济效益分析
1.投入产出比分析:根据养殖成本和销售价格计算投入产出比。

2.利润预估: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规模预估年度利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猪养殖方法,包括: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3~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玉米粥3~6份和发酵豆粕12~16;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5次,其中1~2次加入防病药;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4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

本技术的土猪养殖方法养成的猪肉肉质有韧性,口感好,而且肥肉(油脂)少,含有更多蛋白质,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

权利要求书1.一种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3~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玉米粥3~6份和发酵豆粕12~16;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5次,其中1~2次加入防病药,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0~40份、玉米25~45份、红薯18~24份、胡萝卜10~15份、虾壳粉3~6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2%;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4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50~80份、红薯40~60份、红薯藤20~30份、荞麦10~20份、鱼骨粉2~4份、豆饼30~40份、食盐0.3~0.5份、粮食发酵的酒糟4~8份、苏氨酸0.1~0.4份和赖氨酸0.2~0.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个阶段,每天对猪舍消毒1~2次,并保持光照、通风透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贮草料由红薯藤、车前草、鱼胆草、苜蓿和野豌豆至少之一通过青贮工艺制作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病药制作方式为:将等质量的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猪牙草洗净后放大锅内煮沸,在加入适量白糖减轻苦味,以水剂方式投放在保育猪食料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长猪阶段和肥育猪阶段,所述猪舍中4~6头生长猪围成一栏,保持平均每头生长猪占地1~2平米。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8份、玉米粥4份和发酵豆粕14;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次,其中1次加入防病药,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6份、玉米30份、红薯24份、胡萝卜12份、虾壳粉5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60份、红薯50份、红薯藤24份、荞麦16份、鱼骨粉3份、豆饼36份、食盐0.4份、粮食发酵的酒糟7份、苏氨酸0.2份和赖氨酸0.3份。

技术说明书土猪养殖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猪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猪肉是人们生活中最普片的肉类食物,但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猪肉大都来自于成规模的饲养场圈养,定时投放猪饲料喂养出来的猪。

由于饲料中含有催长及催肥的添加剂,饲料养殖猪成长快,猪肉能够快速投放市场,但也由于添加剂的作用导致猪肉口感松软,而且肥肉较多。

技术内容本技术提出一种土猪养殖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饲养场养殖猪的猪肉口感松软,肥肉较多的问题。

本技术的一种土猪养殖方法,包括: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3~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玉米粥3~6份和发酵豆粕12~16;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5次,其中1~2次加入防病药,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0~40份、玉米25~45份、红薯18~24份、胡萝卜10~15份、虾壳粉3~6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2%;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4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50~80份、红薯40~60份、红薯藤20~30份、荞麦10~20份、鱼骨粉2~4份、豆饼30~40份、食盐0.3~0.5份、粮食发酵的酒糟4~8份、苏氨酸0.1~0.4份和赖氨酸0.2~0.5份。

其中,上述每个阶段,每天对猪舍消毒1~2次,并保持光照、通风透气。

其中,所述青贮草料由红薯藤、车前草、鱼胆草、苜蓿和野豌豆至少之一通过青贮工艺制作而成。

其中,所述防病药制作方式为:将等质量的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猪牙草洗净后放大锅内煮沸,在加入适量白糖减轻苦味,以水剂方式投放在保育猪食料中。

其中,在生长猪阶段和肥育猪阶段,所述猪舍中4~6头生长猪围成一栏,保持平均每头生长猪占地1~2平米。

其中,包括: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8份、玉米粥4份和发酵豆粕14;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次,其中1次加入防病药,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6份、玉米30份、红薯24份、胡萝卜12份、虾壳粉5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60份、红薯50份、红薯藤24份、荞麦16份、鱼骨粉3份、豆饼36份、食盐0.4份、粮食发酵的酒糟7份、苏氨酸0.2份和赖氨酸0.3份。

本技术的土猪养殖方法对土猪分阶段养殖,每一阶段均采用无添加的食料喂养,养殖成本低,而且食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养成的猪肉肉质有韧性,口感好,而且肥肉(油脂)少,含有更多蛋白质,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一种土猪养殖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的土猪养殖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幼猪阶段(1~35天)S1: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3~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玉米粥3~6份和发酵豆粕12~16。

发酵豆粕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显著改善仔猪肠管微生态平衡,降低常见病症发病率,提高免疫力,抑制有害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而且可以适当降低抗生素与药物的用量,完全可以达到或超过单一使用抗生素与药物的效果,从而有利于饲料与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然,在出生时及转入保育舍前还是会注射一次猪瘟疫苗,以增强抗猪瘟能力。

保育猪阶段(36~70天)S2: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5次,其中1~2次加入防病药,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0~40份、玉米25~45份、红薯18~24份、胡萝卜10~15份、虾壳粉3~6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2%。

保育猪阶段,保育猪的抗病能力较弱,食用防病药增强猪的防病能力,虾壳粉有助于猪消化食物,而且含钙高,有助于生长,胡萝卜含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为保育猪提供了足够的营养,玉米和红薯为保育猪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

青贮草料是野生猪草经过发酵后的饲料,适口性好,粗纤维含量高,也容易消化。

生长猪阶段(71~100天)S3: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4次。

生长猪在散养场地自由活动,坡度能够适度增加猪的活动量,增加瘦肉的生长,而且瘦肉紧实度高,口感好。

由于山地围场中本身有适用于猪食用的植物,可以减少人工投食的次数。

也可以定时打开成猪舍围栏驱赶生长猪去散养场活动并自主进食。

人工投食可以在生长猪活动过程中,不同位置的食槽随机投食,以增加生长猪的活动量。

肥育猪阶段(100天~出栏)S4: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50~80份、红薯40~60份、红薯藤20~30份、荞麦10~20份、鱼骨粉2~4份、豆饼30~40份、食盐0.3~0.5份、粮食发酵的酒糟4~8份、苏氨酸0.1~0.4份和赖氨酸0.2~0.5份。

肥育猪阶段和生长猪阶段的养殖方式相似,区别仅在于肥育猪食料的成分,需要更多的营养成分。

肥育猪食用粮食发酵的酒糟后有微醺的感觉,能够促进猪的睡眠,有助于肥育猪长肉。

上述每个阶段,每天对猪舍消毒1~2次,并保持光照、通风透气,以避免猪舍病毒滋生。

青贮草料由红薯藤、车前草、鱼胆草、苜蓿和野豌豆至少之一通过青贮工艺制作而成。

防病药采用如下工艺制作:将等质量的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猪牙草洗净后放大锅内煮沸,在加入适量白糖减轻苦味,以水剂方式投放在保育猪食料中。

在生长猪阶段和肥育猪阶段,所述猪舍中4~6头生长猪围成一栏,保持平均每头生长猪占地1~2平米。

较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猪舍少,费用低,而且肥育猪进猪舍后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易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实施例1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8份、玉米粥4份和发酵豆粕14;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次,其中1次加入防病药,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6份、玉米30份、红薯24份、胡萝卜12份、虾壳粉5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60份、红薯50份、红薯藤24份、荞麦16份、鱼骨粉3份、豆饼36份、食盐0.4份、粮食发酵的酒糟7份、苏氨酸0.2份和赖氨酸0.3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