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该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对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作了区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理论基础的含义,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标签:理论基础;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一、学科的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理论基础,这是建立学科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它关系着整个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而基础理论是学科自身的基本理论,是以理论基础为指导来研究本学科的成果,基础理论的形成是学科确立的标志和继续发展的条件,但终究是在理论基础奠定的基石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理论基础是基础理论的基础,“理论基础”又属于“基础理论”之一,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等同观之。

整个的理论体系中,其中处于基础或基本地位的理论就是“基础理论”或称“基本理论”。

而这个“基础理论”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不同层次的理论。

属于第一层次的基础理论,也就是最基本的理论,或称普遍性的基础理论即为“理论基础”的范畴。

因而,“基础理论”有多个,除了最基本或普遍性的基础理论之外,还有反映产生和发展、内容和形式、地位和功能等某一方面基本现象的理论,可统称为“一般性的基础理论”。

而“理论基础”则只能为一个,否则就无所谓“基础”的理论。

而且,其他一般性的基础理论都是建筑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整个理论体系的“大厦”也应是建构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

因此,二者的区分在于:理论基础是指导方法;基础理论则是在方法指导下得出的结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一)理论基础的含义理论基础一般说应是本学科之内的,但又与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本学科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前提、理论基石,为学科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确证,为学科建立提供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

中国各门社会科学的建设,大多数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因此,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没有问题,但如果只是单纯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就有一定局限性,即过于宏观,这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完全同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则并没有与本学科的具体研究对象、目的任务等方面相联系起来。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理论(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借鉴: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3.思想是指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

既包括理性认识,也包括感性认识,还包括情感和意志等成分。

4.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说的思想:一是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

它通常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一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主导价值观、思想道德规范等。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

5.思想的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2)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3)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4)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6.思想的表现形式有工具性形式和内容性形式。

7.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行动等外在表现。

8.行为的特征有起因性、自主性、目的性、可塑性。

9.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思想与行为的一般关系是:a思想支配行为。

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b行为反映思想。

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思想。

因此往往通过分析行为而了解产生该行为的思想动机;c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

思想与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第一,思想正确,行为正确;第二,思想正确,行为不正确;(好心办坏事)第三,思想不正确,行为正确;(歪打正着、虚假行为)第四,思想不正确,导致行为错误。

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与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10.思想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影响思想向行为转化的因素):(一)外部条件(外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先前行为的效果(二)内部条件(内因)思想观念的内化程度、非理性因素(需要、动机、情感等)11.影响思想向行为转化的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注重培养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创设、优化社会环境12.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还必须完整准确地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对马克思主义采取科学的态度。

二、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学科建设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根据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共产党宣言》通过分析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地位,进而指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她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埋葬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

她要最终消灭一切私有制;只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最后才能得到解放。

这一理论从总体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内容和效果。

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意识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它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它的发展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政治思想对其他意识形态影响最大,处于社会意识的核心地位,往往成为经济条件与其他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中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它或者促进社会进步,或者阻碍社会发展。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叶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

”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揭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切科学研究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

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

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的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页)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一规律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门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在人的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世界观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所阐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所当然也应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指南和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毛泽东说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39页)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人们是通过自己的意识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就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

不承认或低估意识的反作用和能动作用,是错误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意识的反作用,与唯心主义史观夸大意识的作用有本质的区别。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
但是却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并不断创造着各 种必要条件。 • 4、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避免人的片面发展。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
• 1、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的历程, 也同时使人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转变 的历程。
资本主义 片面发展
共产主义 全面发展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
• 2、无产阶级革命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 首要目的,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 幸福。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幸福的应 有之意,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 会主义阶段无产阶级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 • 3、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
人的自然属性为什么不是人的 本质 ?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 条件,但并不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 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要衣、食、住以 及其他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 卷,第32页)这是人的自然属性。
不能否定它的存在,但是自然属性并不是人的本 质,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 3、关于经济与政治辩证关系的原理 •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表现); • 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不
同性质反作用); • 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表
现形式
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虽然对人 的本质作了大量的探索,但是,并没有 获得科学的解决。在人类认识自身的过 程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第一次达到了 科学的水平,得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题库(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题库(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一、关键词1.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狭义上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坚持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具体包括: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理论和执政党建设理论。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借鉴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借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知识理论及其方法的借鉴,具体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和现代管理科学知识。

二、复习思考题1.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应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答: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这一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倾向,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必须首先回答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1)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坚持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内容提要
一 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 治教育 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理论基础,反对错 误思想倾向
二 三
一 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的统一
板块结构
科学社会主义 (又叫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 基石
政治经济学
层次结构
具体论断
基本原理
根本方法
过程结构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
一 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的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一脉相承 和与时俱进的统一
(1)不丢老祖宗,又要说新话。 (2)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3)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2 3 5 4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1
2.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灌输原理
思考研讨题
1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 2 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 科提供直接指导的主要理论依据有 哪些? 3 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要 反对哪几种教条主义,其重大意义 是什么?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 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2 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刘德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著及导读》 4 李康平 张吉雄著:《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人民出版 社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知识要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知识要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和总结经验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1.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

(1)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

(2)人的思想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3)人的思想发展依赖于社会存在;2.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1)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2)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从广度和深度来说,①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②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③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3)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作用。

①正确认识教育对象,科学实施教育活动;②激发人的身心潜能,开发创造力,促使人的个性充分发展;③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3.关于“灌输”的理论。

(1)列宁关于“灌输”原理的基本思想。

①工人阶级的实际运动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而只能自发地经济主义和工联主义;②科学社会主义意识的确立必须靠灌输;③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激烈斗争;④无产阶级政党要重视理论和理论斗争,善于把革命理论和群众实践相结合。

(2)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灌输理论。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基本思想。

①分清人民与敌人的概念;②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③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④提出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经济的主要任务。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5.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

①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③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 科提供直接指导的主要理论依据有 哪些?
3 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要 反对哪几种教条主义,其重大意义 是什么?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 工作》,学习出版社 2000年版。
2 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刘德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著及导读》 4 李康平 张吉雄著:《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人民出版

板块结构
科学社会主义 (又叫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 基石
政治经济学
层次结构
具体论断 基本原理 根本方法
过程结构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 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内容提要
一 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 治教育 学的理论基础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三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理论基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对错 误思想倾向
一 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的统一
3. 坚持人的本质理论, 既要弘扬人的主体性, 又反对单子式的个人主 体性,虚假(片面)的 主体性和人的本性自私 论。
4. 坚 持实事 求 是的思 想路线,反对“左”和右 两种错误思想倾向,既反 对对马克思主义本本的教 条主义,又反对对西方哲 学,政治学说的教条主义 (洋教条)
思考研讨题
1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一脉相承 和与时俱进的统一
(1)不丢老祖宗,又要说新话。 (2)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3)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12 3
54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2.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灌输原理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5.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事业四位一体和谐发展的理论
三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理论 基础,反对错误 思想倾向
1 .坚持唯物史观, 既反对精神万能论又 反对精神无用论。
2. 坚持科学社会主 义,既反对超阶段,急 于求成的空想论 ,又反对 “补课论”和机械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