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合集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规律。

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性和本质特征的科学认识,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通过总结经验,归纳规律,得出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认识和指导原则,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等。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指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忠诚于党的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可靠建设者,是培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忠诚于党的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发展人的各种潜能为根本任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为根本任务,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任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的劳动技能为根本任务。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

它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遵循的客观规律。

它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遵循的客观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完整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完整版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说是这个特殊矛盾是呢?第一,這個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據。

進行思想教育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的思想政治表現重總是同一定社會的思想政治要求有距離很難完全一致。

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幫助人們逐步縮小這一距離。

第二,這個矛盾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終,推動著它的發展。

這一矛盾是思想教育的起點和動力第三,這個矛盾還制約著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其他矛盾。

3.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兩個規律論: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以及對人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4.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的關係既有聯係又有區別:1)○1聯係: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產生的前提條件,基礎和源泉,思想政治教育學是關於思想政治教育豐富的實踐經驗的理論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只是體系。

○2離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思想政治教育學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能成爲真正的科學,離開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理論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會帶上很大的盲目性。

2)區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實踐活動,以人為作用對象,其目的在於幫助人們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思想品德,這項活動由來已久。

而思想政治教育學則是一門科學,它以思想政治教育這項實踐活動為研究客體,目的在於科學地認識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各種現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

5.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基本範疇(選擇題)起點範疇:思想和行爲中心範疇: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中介範疇:疏通和引導,言教和身教,物質鼓勵和精神鼓勵,教育和管理結果範疇:内化和外化終點範疇:個人與社會6.内化與外化内化:是指人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將社會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規範納入自己的態度體系,成爲自己意識體系有機組成部分的過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指研究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加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和道德观念,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基本原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等具体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宣传,可以加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认同和理解,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实事求是、科学性、激发内在动力、全面发展等。

这些原则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准则,可以指导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情感教育、实践教学等。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以上所述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原理,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学科。

它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进行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的。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求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武器,要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工具,来认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来认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在实践中进行的,是在实践中检验的,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求我们要以实践为基础,要以实践为检验,要以实践为发展,来认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和实践性,来认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在实践中进行的,是在实践中检验的,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求我们要以实践为基础,要以实践为检验,要以实践为发展,来认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和实践性,来认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1、宣传工作2、政治工作3、政治教育工作4、思想工作5、政治思想工作6、思想政治工作7、思想政治教育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开展规律〔2〕对人们进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规律3、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1〕二者联系: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前提、根底和源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2〕二者区别:第一、从研究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第二、从时间上分析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畴1、个人与社会2、思想与行为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4、化与外化5、教育与管理6、疏通与引导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1、阶级性与科学性2、理论性与实践性3、独立性与综合性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理论2、思想政治教育史3、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4、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开展一、学科建立进程1、全面探索时期〔1978—1984〕2、系统建立时期〔1984—1999〕3、全面建立时期〔1999至今〕一〕全面探索阶段〔1978-1984〕1978年,叶剑英指出“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重大开展〞。

1980年,“政治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并第一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这一学科名称1983.7.1,?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二、学科建立经历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采众长相结合2、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的原那么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根底理论研究4、严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展理论研究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立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2、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立的顺利进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一章绪论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分析:☆(1)什么是思想、政治、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动机、理想、心理品质等)政治: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思想工作: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编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一定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

(2)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指与特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指:无产阶级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3)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A、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源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

B、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它以人为作用对象,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它以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活动为研究课题,目的是在于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A、研究领域: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B、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的原因:1、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依据;2、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研究领域:人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完成、变化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1.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2.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推动其不断发展。

3.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1.阶级性2.实践性3.综合性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2.思想政治教育史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个人与社会2.思想与行为3.内化与外化4.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5.教育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程1.初步探索时期(1978-1984)2.系统建设时期(1984-1999),其建设成就为: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体系逐渐形成,教学和研究队伍逐步壮大。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成果丰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论题不断深化。

3.全面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经验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语博采众长相结合。

第二、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第四、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第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建设。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一、研究方法1.文献法:指从各种文献如报刊,图书,文件,档案、报表、以及音像材料中收集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的方法。

2.观察法:指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系统地、直接地了解研究对象,收集第一手感性材料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1.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思维形式。

2.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对本学科所研究的特殊对象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3.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教育者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则。

4.方向原则: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5.民主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扬民主精神,坚持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

6.主体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7.求实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原则。

8.激励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育对象施加外在刺激,以引起其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其产生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行为准则。

9.渗透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应融入到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灯各方面工作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

10.层次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

11.示范原则: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教育对象,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不断提高的行为准则。

1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13.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特定的责任。

1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 境
主讲教师:刘鑫淼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 本章拟探讨的问题:
1、环境与人的发展是什么关系?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包括哪些部分? 3、如何认识和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4、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一. 环境与教育 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及结构 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分析 四.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结构要素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类型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 处环治教育环境主要是指思想 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在这个基础上,思想政治教 育环境可以从范围、状态、性质和内容进行划分。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类型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影响范围划分,可以分 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微观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性质划分,可以分为良性 环境、恶性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状态划分,可以分为开放 环境、封闭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社会 物质环境、社会精神环境。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分析
设与微观环境建设相结合; 第四、注重“软环境”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广泛性
动态性
可创性
特定性
3、教育环境的结构要素
物质要素
制度要素
地理条件、 气候、人口、 生产力水平等
经济制度、 政治、法律、
管理等
精神要素
习俗、舆论、 风气、观念、
社会心理、 信仰等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 题
执政党始终坚持 先进性和以人为本
社会基础
对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价值的认同
现实条件
人对社会环境 影响力度的增强
1、条件
物质保障
加大经费投入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 2、思路: 第一、制度环境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
重点; 第二、全社会力量动员,构建“全员一体化育人
模式”; 第三、强调“虚”与“实”相结合、宏观环境建
一、环境与教育
• 1、何谓“环境”? 《辞海》的界定:一是指环绕所辖的区域;一是指围绕
人类的外部世界。“环境是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各种条件 的总和。它是有机体外部可以进入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直 接影响到生命活动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总和。”
• 2、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2、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孤岛效应”
一个事物或系统与其相关的条件或环境脱节, 从而被孤立起来以后,犹如大海里的一个孤岛一样。
“恐龙综合症”
在组织心理学中,人们把组织机构臃肿而导致 功能发挥迟钝甚至瘫痪的现象,称之为恐龙效应。
• 环境决定论 “教育万能论”
代表人物:洛克;
J·华生
• 环境无用论
“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柏拉图;
高尔顿
• 人的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代表人物:马克思;
荣格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及其结构
•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类型 ——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 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 的总和。具体为:
• 1、特征: 第一、现代人所处的环境的多样性、多重性、多
变性更加显著;
第二、人的社会化的现实课题日益突显(人与环 境的关系冲突日益加重);
第三、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 1、条件 • 2、思路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政治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