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人参基础知识

人参基础知识

人参基础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人参基础知识。

你说人参像啥呢?就好比是大自然给咱的超级礼物!你想想看啊,那深山老林里,人参就悄悄地生长着。

它可不像其他植物那么普通平凡,那是相当有价值的宝贝呢!
话说回来,人参到底有啥特别的?首先它的模样就挺独特,有那长长的根须,看着像个小老头儿似的。

而且啊,这人参的功效可多了去了!有人说它能大补元气,哎呀呀,想想咱要是身体虚弱的时候来上一点,那精神头不得一下子就上来啦?传说中有人参能让人延年益寿,真有这么神?咱也不知道,但肯定是好处多多呀!你看古代那些达官贵人不都对人参很重视嘛!
我记得我爷爷以前就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他们那时候村里有人挖到了一棵人参,哎呀,那可轰动了呢!大家都跑过去看,还啧啧称奇。

咱平常人哪那么容易见到人参啊!我当时就想,这人参真的太神秘啦!
其实啊,咱了解人参基础知识,不只是为了好奇,也是为了知道怎么更好地利用它呀。

就好比你有个宝贝,你不得知道怎么用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
用嘛!要是随随便便就给浪费了,那多可惜!对吧?我觉得咱们都应该好好学学人参的这些知识,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总之,人参这玩意儿真的很神奇,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了解。

不要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呢!大家都行动起来,去发现人参的奥秘吧!
我的观点就是:人参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们应该重视和了解它。

人参科普小知识

人参科普小知识

人参科普小知识
人参科普小知识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

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人参科普小知识,希望有所帮助!
人参的产地:
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

人参的称为:
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等。

人参不同加工工艺分类及功效:
参须:以红参须为多见,性能与红参相似,但效力较小而缓和。

生晒参:以水清洗过,即干燥的人参。

性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白参(糖参):多选用身短、质较次的高丽参,用沸水烫煮片刻,浸糖汁中,然后晒干。

性最平和,效力相对较小,适用于健脾益肺。

野山参:无温燥之性,大补元气,为参中之上品,但资源少,价值昂贵,很少用。

红参: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直至全熟为止,干燥后除去参须,再压成不规则方柱状。

红参的功效:温补。

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于急救回阳。

人参科普小知识

人参科普小知识

人参科普小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人参这宝贝玩意儿。

人参啊,那可是个神奇的存在,就像是大自然给咱人类的一份特别礼物。

你说它像不像一个隐藏在山林里的小精灵,悄悄生长着,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的奇妙之处。

你看啊,人参长得那叫一个特别,细细的身子,上面还顶着些小须须,看着就挺有意思。

这模样,多像一个害羞的小孩子,躲在角落里偷偷看着你呢。

人参的功效那可多了去了。

听说啊,它能给人补充元气,让人感觉更有精神头。

这就好比给身体这个大机器加了把劲,让它能更好地运转起来。

咱平时要是觉得累了、乏了,说不定来点人参就能让咱活力满满呢!是不是很神奇?而且啊,人参在咱中国的历史那可是相当悠久了。

古代的时候,那些达官贵人不都对人参很是看重嘛。

咱可以想象一下,在那深宅大院里,主人家小心翼翼地拿出人参,就像是对待一件绝世珍宝一样,那场面,多有意思啊!不过,要找到好的人参可不容易呢。

它就像个捉迷藏的高手,藏在那深山老林里,得靠咱有经验的人去慢慢寻找。

这过程可不简单,得有耐心,还得有眼光。

就像找宝藏一样,得仔细琢磨,可不能马虎。

咱在吃人参的时候也得注意哦,可不能随便乱吃。

就像咱穿衣服得挑合适的尺码一样,吃人参也得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

要是吃错了,那可就不好啦。

还有啊,现在市场上人参的种类也挺多的。

咱可得瞪大了眼睛,别被那些以次充好的给骗了。

这就跟交朋友似的,得找个真心实意的,可不能找那些不靠谱的。

人参这东西啊,真的是很奇妙。

它从大自然中来,带着满满的生命力和神奇的功效。

咱可得好好珍惜它,好好利用它。

让它给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健康和活力。

总之呢,人参就是这么个特别又珍贵的东西。

咱可得多了解了解它,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呀!你们说是不是呢?。

人参知识点总结

人参知识点总结

人参知识点总结一、植物学特征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株高20~60厘米,根形似人形,故名“人参”。

人参有红参和白参之分,其中红参是指成熟的根,呈红褐色;而白参是指幼年或新鲜采挖的根,呈淡黄色或浅灰色;此外,还有水参、果参等。

1. 叶:人参叶互生,掌状复叶,小叶5~9枚,长圆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叶缘有锯齿。

2. 花:人参的花小而黄绿色,聚伞花序状花序。

3. 根:人参的根茎粗大,呈倒圆锥形或纺锤形,粗者有指腕粗,表面黄棕色,有分枝,具皱纹,茎瘤状突起体众多,残留纤维及根痂,横切面呈淡黄白色或淡红褐色,具明显的放射状纤维束。

4. 种子:种子黑色,椭圆形。

以上是人参的主要植物学特征,通过对植物学特征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鉴别人参,确保其药用价值。

二、化学成分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皂苷、多糖、多酚、挥发油、氨基酸等,其中皂苷和多酚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1. 皂苷: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Rg1、Rg3、Re、Rf等。

人参皂苷具有抗疲劳、改善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2. 多酚类化合物:人参中富含多种多酚类化合物,如黄酮类、黄酮苷、鞣质、酚酸类等。

这些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3. 挥发油:人参中的挥发油含量较低,但其具有明显的芳香气味,对人参的品质和功效有一定影响。

4. 氨基酸:人参中富含氨基酸,尤其是人参氨基酸含量较高,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体力恢复等作用。

除此之外,人参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铁、锌、锰、铜等以及维生素B1、B2、C、E等,这些成分也对人参的药理作用和保健价值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药理作用人参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在中医传统上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改善认知功能等,其药理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1. 抗疲劳作用人参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可以提高机体适应各种不良刺激的能力,延缓疲劳程度。

人参知识必读材料

人参知识必读材料

Ginsenoside-Re Ginsenoside-Rf 20-glucoGinsenoside-Rf Ginsenoside-Rg1 Ginsenoside-Rg2 20(R)-GinsenosideRg2 Ginsenoside-Rh1 20(R)-GinsenosideRh1 Ginsenoside-F1 Ginsenoside-F3 Ginsenoside-F5 Notoginsenoside-R1 Koryoginsenoside-R1
俄国人参 东洋参
产地 中国 韩国 朝鲜 加拿大 美国
俄罗斯 日本
英文名称 China Ginseng Korean Ginseng NorthKorea Ginseng Gen-seng America Ginseng Russia Ginseng Japan Ginseng
原植物名称 Panax ginseng C.A. Meyer Panax ginseng C.A. Meyer Panax ginseng C.A. Meyer Panaxquinquefolius Linn Panax quinquefolius Linn Panax ginseng C.A. Meyer Panax japonicus G.A. Meyer
主产区:以抚松县为代表产区,包括靖宇、长白、桦甸、敦化、辉南等。“大马牙”是 人参品种中产量最高的品种。
❖基础参类介绍
园参二马牙:包括“二马牙圆芦”和“二马牙尖嘴子”,是边条人参的基原 植物。
特征:与大马牙相比,主根比较长、根茎稍长且较细、茎痕较小、须根、侧 根较少,经整形栽培后,两条参腿如人形般美观,产量比大马牙品种稍低, 称为“边条参”。
❖基础参类介绍
池底参:是指在老参地或园参旧栽培地采挖后,还遗漏下来的人参,在自然生 长。无人照料下,吸取了天地之精华,自然生长一般在20年以上,因此有效 成份及养份也相对提高了许多。

中药材基础知识

中药材基础知识

中药材基础知识人参为名贵药材之一。

具有大年夜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的功能。

为有名国表里的滋补珍品。

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现大年夜量为人工栽培。

山参随时可采,一样以果实成熟后(月份)采收最佳。

挖出后将山参用青苔和树皮裹好后置潮湿情形储存,称为“鲜山参”或“野参水子”。

现在鲜山参一样均晒干或冷冻干燥,称“生晒山参”或“活性山参”。

园参栽种5~6年后,于秋天白露至秋分季候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为“鲜人参”或“园参水子”。

鲜人参进行加工,其加工品重要有以下几类。

(1)生晒参类取洗净的鲜参,除去支根,晒干,称“生晒参”;鲜参不除去支根晒干,称“全老生晒参”。

(2)红参类将刷洗洁净的鲜参,除去不定根(艼)和支根,蒸 3h阁下,掏出晒干或烘干。

大年夜黄为常用中药。

具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能。

平日选择进展3年以上的植物,于9~11月地上部分枯黄时或4~5月未抽芽前采挖。

千年健为少常用中药,主产于广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等地区。

主含挥发油。

断面红褐色,黄色针状纤维束多而明显,习称“年健一包针”。

三七为有名名贵药材之一。

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能。

用于吐血、咳血,胸腹刺痛、崩漏,跌扑肿痛,外伤出血等症。

是一种销用较广的中药材。

主产云南。

剪下较粗的枝根称“筋条”,细根及残次品为“剪口三七”,最细的为“绒根”。

规格等级平日分春三七和冬三七2 种规格,各13个等级。

三棱为较常用中药。

具有破气行血、消积止痛的功能。

春秋两季采挖。

山药为常用中药。

具有健脾胃、益肺肾的功能。

主产河南。

“怀山药”。

秋、冬季挖取块茎,除去须根泥土,切去芦头(留种用),洗净,水浸2~3小时,掏出,用竹刀刮去外皮,反复用硫黄熏后,晒或微火炕干,即为毛山药。

选用顺直较粗的毛山药,置清水中,浸至透心,闷透,再用硫黄熏后,用木板反复搓成圆柱形,切成长20~25cm的段,晒干,打光,即为光山药。

丹参为常用中药。

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的功能。

2020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试:辨识中药【人参】

2020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试:辨识中药【人参】

2020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试:辨识中药【人参】我们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2020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试:辨识中药【人参】”的知识点,详情如下:人参【性能】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增智。

【应用】(1)元气虚脱证。

本品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

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

单用有效,如独参汤。

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四肢逆冷者,应与回阳救逆之附子同用,以补气固脱与回阳救逆,如参附汤。

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身暖,渴喜冷饮,舌红干燥者,本品兼能生津,常与麦冬、五味子配伍,以补气养阴,敛汗固脱,如生脉散。

(2)肺脾心肾气虚证。

本品为补肺要药,可改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等肺气虚衰症状。

治肺气咳喘、痰多者,常与五味子、苏子、杏仁等药同用,如补肺汤。

本品亦为补脾要药,可改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脾气虚衰症状。

因脾虚不运常兼湿滞,故常与白术、茯苓等健脾利湿药配伍,如四君子汤。

若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导致长期失血者,本品又能补气以摄血,常与黄芪、白术等补中益气之品配伍,如归脾汤。

若脾气虚衰,气虚不能生血,以致气血两虚者,本品还能补气以生血,可与当归、熟地黄等药配伍,如八珍汤。

本品又能补益心气,可改善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脉虚等心气虚衰症状,并能安神益智,治疗失眠多梦、健忘。

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伍,如天王补心丹。

本品还有补益肾气作用,不仅可用于肾不纳气的短气虚喘,还可用于肾虚阳痿。

治虚喘,常与蛤蚧、五味子、胡桃等药同用。

治肾阳虚衰、肾精亏虚之阳痿,则常与鹿茸等补肾阳、益肾精之品配伍。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热邪不仅容易伤津,而且亦会耗气,对于热病气津两伤、口渴、脉大无力者,本品既能补气,又能生津。

治热伤气津者,常与知母、石膏同用,如白虎加人参汤。

消渴一病,虽有在肺、脾(胃)、肾的不同,但常常相互影响。

人参中医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人参中医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一、讲座概述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人参的中医讲座。

本次讲座由我国著名中医专家主讲,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参的药用价值、食用方法以及中医养生知识。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人参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中医养生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讲座内容1. 人参的药用价值讲座首先介绍了人参的药用价值。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安神定志、健脾益肺等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人参分为野生人参和人工种植人参两种,野生人参药效更佳。

2. 人参的食用方法接下来,专家详细讲解了人参的食用方法。

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食用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参食用方法:(1)炖汤:将人参切片,与鸡肉、鸭肉等食材一起炖汤,具有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泡酒:将人参切片,与白酒一起浸泡,制成人参酒。

人参酒具有壮阳补肾、抗疲劳的功效。

(3)泡水:将人参切片,与茶叶一起泡水饮用,具有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的作用。

(4)研磨粉:将人参研磨成粉末,加入日常饮食中,如粥、汤等,可起到滋补作用。

3. 中医养生知识在讲座的最后,专家分享了一些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强调“天人合一”,主张通过调整人体内外环境,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中医养生要点:(1)顺应四时:根据四季气候变化,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2)调养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有利于身心健康。

(3)合理饮食:注重饮食搭配,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保持营养均衡。

(4)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三、心得体会1. 深入了解人参的药用价值通过本次讲座,我对人参的药用价值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人参的食用,以期达到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2.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中分享的中医养生知识,让我对中医养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尝试运用这些知识,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参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人参治疗高血压,中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的专家已经临床证实,效果非常明显。

日本一伴循环内科医生金子博士,用人参治愈许多高血压患者。

小高女士患高血压多年,许多药物不能根治。

经金子博士建议服人参后,她每天吃三次人参粉,现在高血压完全治愈。

日本清州圣田医院杨永武博士,是心脏内科专家,他也治愈许多高血压患者。

例如:63岁的金俊焕,患高血压,8年间名种药物都尝式过,始终不愈。

2003年,杨博士让他服用人参,第天三次吃了六个月,高血压好转,现在坚持服用人参,病情痊愈。

韩国汉城大学江南健康诊断中心吴秉熙教授,用人参治疗高血压成果也很丰硕。

例如:48岁的杨周燮,患高血压,手脚发麻,高压为164.服用人参两周后,高压为137,手脚麻木的症消失;又如:59岁的申玮英,血压为180-120,服用人参两周后,现在血压为139-83,已接近正常。

吴秉熙教授认为,人参不仅可以降血压,还可医治高血脂和动脉硬化。

日本庆南大医大生理教研室全秉华专家通过白鼠做试验后认为,人参之所以能治疗高血压,主要三个原因:
一是人参在血管内壁细胞分离出有益的物质降血压;
二是人参中有可以收缩平滑肌的成份
三是人参可使血管收缩,输入活性物质,特别是人参皂苷成份,抑制血管中心活性成分,有降压的作用。

野山参降血压疗效尤为明显。

香港一位彭先生患高血压,心脏病等较严重,通过家居抚松的野山参专家王权花一百多万元购买一棵特大野山参,仅吃了一小部份,就治愈了高血压,冠心病等。

彭先生十分高兴,专门到吉林省抚松县看望王权专家,并为抚松县捐了款。

许多低血压患者吃人参使血压上升至正常,证明人参对血压有双向调解作用,或者说有平衡人的血压的作用。

但是红参类产品是人参的炮制品,滋补性较强,温性更甚,因此高血压患者服用红参必须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
关于人参的误区与禁忌
(一)吃人参的误区
误区一:吃人参上火
“吃人参上火”,几乎是公认的一种说法和看法。

实际呢,这种观点是极其片面的、不正确的,是对人参的最大曲解和误解。

那么,为什么会有许多人认为吃人参上火呢?原因主要一条:吃多了。

韩国大印韩医大学的韩商植教授,于2002年5月至11月,对160名韩国人和160名中国人共计230人进行吃人参临床实验。

实验方法是,每人每天吃3克人参,一共服用4个月。

4个月后进行检测,这些人体温正常,没有出现上火的现象。

于是韩教授得出结论:常吃人参不会升高体温、不会上火。

人参的药力大,尤其是多年生园参和野山参,不能超量服用,否则适得其反,出现流鼻血、生口疮等症状,这是人自己犯的错,而不是人参的过。

吃人参每日定量是多少适合呢?鲜参和干参不一样,园参和野山参不一样,体弱和体强的不一样,老年人跟年轻人不一样,滋补和治病不一样,轻症和重症不一样,只吃一次和天天常吃不一样,等等。

虽然如此,但也有个大致的标准。

韩国专认为,吃鲜人参,成年人每人每日不超过240毫克,儿童不超过80毫克;吃干人参,成年人每人每日不超过6克,儿童不超过2克。

纯野山参的用量,比园参要少许多。

成人每日用干野山参不能超过0.3克,如常吃野山参,则要更少,一般0.1克即可。

此定量可供参考。

人们只要不超过专家告知的标准吃人参或人参制品,即便经常吃,也不会上火的,大家可以自己去体验。

误区二:夏天不能吃人参
有人说,夏天不能吃人参,否则上火,这种说法也是片面的。

专家们的回答是,夏天也是可以吃人参的,但是在服用人参的种类和数量上,与冬季服人参略有区别。

人参有以鲜参、白干参(生晒参)、红干参(红参)、参须、人参粉以及人参皂苷片为代表的人参制品。

夏天可吃的人参种类很多,如鲜人参、生晒参、参须、人参粉、人参皂苷片等。

红参也是可以吃的,但要控制数量。

例如:冬季吃红参的量是5克以内,夏天则控制在3克以内。

这一点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不同疾病等灵活掌握。

比如,南方人经常吃人参,只要不超量,一般不会上火;而东北人常吃人参,即便是与南方人相同的量,也会有一部分人会上火。

具体讲,南方人每人每次服1.5克人参的话,东北人每人每次服1克即可。

每天可服两次,冬季服三次。

如果用人参泡水喝,每天可多喝几次,但夏天每人每日不超过3克,冬天每人每日不超过5克
误区三:青年人不可以吃人参
有人说,青年人不可以吃人参,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片面的。

对于没有购买力的年轻人来说可以不吃,但是现在大多数都有能力购买人参吃,所以青年人吃人参有益无害,青年人吃人参是锦上添花,老年人是雪中送炭,或者说青年人吃人参是为了精力更旺盛,体力更充沛,更有活力,老年人主要是为了治病为重,滋补为辅。

青年人吃人参和老年人吃人参目的有所差别,青年人吃人参为了精力更旺盛,体力更充沛,更有活力;老年人吃人参主要是治病为重,滋补为辅。

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年轻的运动员,大多服用人参,以提高运动
误区四:儿童不能吃人参
儿童能不能吃人参,要因人而宜。

体质好、发育健全的儿童,是不用吃人参的。

但体质弱、发育存在一定问题的,可以吃人参,但要注意控制量,每日控制在0.5克以内
南方地区,秋冬季之时,大人往往主动给孩子服用人参汤之类,起到了抗潮湿、抗寒冷的作用,效果不错。

我国古代中医认为,小儿龟背、鸡胸、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脚软、肌肉软、口软)系因虚弱所致,可服用人参改善现状。

在韩国,孩子出生两三个月,便喂食人参蜜,只要不超量,效果令人满意,也没有副作用。

甚至有的韩国家庭,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喂食人参。

误区五:中国人参不如高丽参
中国人参不如高丽参,中国人参主产区在长白山西坡及余脉,高丽参主产区在长白山以东和以南余脉,地理环境,气候差异不大,
但是中国人参必须在伐过树木的原始森里腐殖土中种植,而且生长三年还要异地新土重载,否则人参会烂掉或者停止生长,幸存者极为少数。

用收获后的旧土重复种植人参技术目前中国还没掌握,而韩国则不然,他们种植过人参的土地隔一段时间仍可第二次栽培在韩国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也可种植人参,中国人参则不同,他是在没有污染的腐殖土的产物,人参的质量可想而知。

韩国的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误区六:中国人参不如西洋参
好多人认为西洋参价格比中国人参价格高,所以肯定比中国人参好,这也是片面的
西洋参原产美国,加拿大,我们进口西洋参关税高价格高就不奇怪了。

中国人参价格低有好多复杂原因,一是1989年下半年世界各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人参产品出不了口;二是国内人参市场开放,经济管理一度陷入混乱,质量良莠不齐等,最近几年中国人参的种植,加工,质量都显著提高
韩国一家人参机构研究各种参对人体的有效成分公开发布了结果:日本人参19种,西洋参28种,中国人参30种
中国专家对中国人参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对人体有有效成分56种,不管是外国专家还是中国专家研究证明中国人参优于西洋参
其实从人参生长环境和习性就可以见分晓。

西洋参在农田里就可以栽种,只要三到四年就可以收获,而国内的需要在森里里没有种过庄家的腐殖土中栽种,并且3年后需要易地重载或换新土重载,再长3年,一共6年甚至七八年才可以收获,还有的易地重载2次生长期达到9年甚至10年,所以建议您还是吃中国人参吧物美价廉,这样说并不是否定西洋参。

误区七:人参炖鸡是最好的滋补方法
千百年来,民间流行一种滋补方法,即入冬时吃人参炖鸡,其实那时候生活贫困没有条件常吃到人参。

吃到的也是极少数,用人参炖鸡收到很好的效果,于是就一辈传一辈流传下来了,但是当代人群中有许多人吃人参不必与鸡配伍,对很多心血管儿疾病有害无益,只用人参单方或人参制品滋补即可。

如此一来既简单方便,又经济适用,何必再花钱去买鸡呢?
近些年来,专家研究认为,胃酸过多者、胆道疾病者、肾功能不全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六种人不宜喝鸡汤。

吃人参的方法有很多,可泡水喝、直接嚼服、含服、水冲服、加水炖服、配伍中药炖服等,均能起到很好的进补效果。

(二):吃人参的原则
就四个字:少吃常吃
吃人参不是一劳永逸,吃一两回就不吃了,那不行,在人参之乡大家都知道要少吃常吃这个原则。

再重复一遍,成人吃干参不超过3-9克,野山参不超过0.1到0.3克
(三):吃人参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人参是好东西可也不能乱吃胡吃,要讲究科学,否则适得其反
1、新生儿服人参要慎重,有人给新生儿口服0.5到1.5克红参后出现副作用。

成人3克左右,新生儿1克显然是过量了,韩国给新生儿服用0.1到0.05克左右,情况会有不同,现在韩国一般是给新生儿服用人参蜜,效果不错,尽管如此给新生儿服用人参还是要慎重
2、健康的儿童可不宜吃人参
体质弱的,发育迟缓的可以吃人参,健康儿童服用人参过量的话会出现性早熟
3、人参不能乱配伍,【人参畏灵脂,反藜芦】的古代医学论现在人就实用,吃人参的同时最好不要吃萝卜,因为萝卜是破气食品,而人参是补气产品,相互服用会相互抵消。

4、人参五大忌,尚不能定论
咳嗽忌用人参,疼痛忌用人参,感冒忌用人参,发热忌用人参,正在失血忌用人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