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炎症为主要病变,以脊柱强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进
展性疾病。

该病起病隐匿,病程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臀部疼痛、脊柱僵硬等,同时可出现眼、心、肺、肾等一系列病变。

本文将主要介绍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
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传统中医学认为,该病多因风寒湿邪入侵,导致脉络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脊柱炎症和脊柱强直。

因此,中医治疗主要是针对调整体内的脉象、气机、阴阳平衡等方面入手,以达到调整气血、舒筋通络、疏风除湿的目的。

中药治疗方面,常用中药有当归、制何首乌、熟地、川芎、黄芪、防风、桂枝等。


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散寒除湿、补血益气等药理作用,能有效地缓解疼痛、
舒筋通络、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
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针灸也是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

针灸通过调节脊柱周围的穴位,调节气血、舒筋通络,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病人的疼痛、僵硬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不仅
疗效显著,而且不会产生药物副作用,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治疗方法。

此外,按摩、拔罐、刮痧等中医传统疗法也可以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症状、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

总之,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确实是受到患者广泛认可的。

然而,要不断加强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深入探索其治疗机理,开展更为系统、规范且有效的中医治疗模式,以更好地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康复与希望。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引言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骨盆关节,轻者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僵硬、夜间或早晨僵硬,严重者脊柱呈S形侧凸,导致脊柱弯曲。

AS的治疗一直以来是个难题,特别是在疾病早期,对病情的干扰干预可能对疾情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医具有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促进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前景。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成果1. 中药熏蒸疗法在AS患者治疗中,采用中药熏蒸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这种疗法能够通过熏蒸,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疼痛和炎症,对改善AS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对AS的治疗亦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通过针灸疗法,可以调理AS患者身体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增强患者免疫力,对治疗AS疾病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3. 中药制剂在AS的治疗中,中药制剂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在AS治疗方面具有一定效果的中药制剂,可以缓解AS患者的疼痛,改善AS患者的病情。

4. 个性化调理中医治疗AS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化调理,因人因病制宜,精准诊疗。

个性化调理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指导患者进行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AS的症状,改善AS的病情。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AS的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在于其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促进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法相互补充,能够充分调动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治疗AS的目的。

在未来,我们需要加强相关研究,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AS的更多疗法和临床应用,推动中西医治疗AS的发展。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中医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中医在AS治疗中的地位,为AS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何显峰【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6(007)012【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hod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200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therapy in our hospital,the data were col ect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In these 200 patients,about 170 of the patient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improvement,the symptoms were also reduced alot,which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bout 8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ients with obvious effect,in th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ine patients,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wil be an effective way.%目的:研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效果研究

中医针灸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效果研究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19期 -23-果相一致[7],说明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可提高Graves病患者免疫功能和抗炎作用,调节能量及脂质代谢,有效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降低TRAb和TPOAb等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

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随访半年的复发率(1例,3.33%)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20.69%),提示百令胶囊明显降低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对于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可改善Graves病患者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复发率较低,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1]伍军伟.百令胶囊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格雷夫斯病的疗效[J].中国药师, 2009,12(1):98-99.[2]阙凤连,肖文霞,万艳,等.Graves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自身免疫抗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152-155.[3]郭成,张海清.Graves病免疫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31(3):416-418.[4]鞠姜华,李玉会.Graves病患者细胞免疫紊乱和甲状腺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4):284-286.[5]毛林浩,余健成.虫草制剂治疗初诊断Graves病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0,21(2):51-52.[6]张玮.百令胶囊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4):23-24.[7]徐寒松,谢晓云,赵胜,等.百令胶囊对Graves病自身抗体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6):253-256.编辑:段苏婷编号:EA-4160908112(修回:2017-07-03)中医针灸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效果研究Efficacy of acupuncture plus moxibustion on ankylosing spondylitis宋洪堰1李霞2(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枣庄,277100;2.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山东枣庄,277100)中图分类号:R33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19-0023-02证型:IBA【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

探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276·强直性脊柱炎(AS)作为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的慢性脊柱及周围关节、组织的慢性进展性炎性疾病,其可病情可不断发展由早期的疼痛、关节受限一直发展为脊柱畸性、强直,对于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都可造成严重影响[1]。

日前针对AS的基础病理研究及临床研究不足使得无法完全揭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故临床也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

现阶段脊柱外科临床主要采取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生物制剂的对症治疗手段,然而长期应用此些药物或对患者的胃肠道及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到疾病后期或可丧失原本的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发展历史悠久同时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较高,其治疗“痹症”临床经验丰富且均证实其对于慢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确有其效[2]。

故本文尝试将中医针灸疗法应用于临床探讨其对于慢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我院住院并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西药组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照组使用假穴位治疗,针灸组使用特定穴位的中医针灸疗法。

受选者年龄为21-36岁,平均年龄为27.7±1.9岁,其中男性患儿38名,女性患儿22名;患者病程为6周-3年不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符合对比要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具有可比性;患者均无其他系统功能如心脏、肾脏、血压、消化疾病及精神异常情况;患者及家属对住院期间在科室内的研究内容、研究参与要求以及目的均表示完全知晓,且自愿…配合。

1.2…方法实验西药受选患者根据常规剂量服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25mg/片);对照组选用有限穴位外的空白区域进行针灸,针灸过程中记录患者变化同时治疗后咨询患者感觉变化;针灸组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辩证选用风池、风府、肩髎、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并辩证加减,行针1分钟以得气为准,后留针15分钟取针,治疗后咨询患者感觉变化并对比对照组确保盲法原则的实施。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概况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概况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概况【摘要】摘要: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传统中医对其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从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传统理论、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概况,并探讨了中医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响机制。

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发现中医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

结论部分探讨了中医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作用机制、疗效验证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促进中医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本文对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概况,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传统理论、方法、效果评价、影响机制、临床案例、作用机制、疗效验证、应用前景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关节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柱和骨盆关节的慢性炎症,并且导致关节强直、功能障碍和残疾。

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主要以西药为主,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等。

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容易导致药物耐受性,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性等问题。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许多慢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优势。

研究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研究和临床案例分析,探讨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理论基础、方法及效果评价,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1.2 研究目的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不治疗会导致脊柱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脊柱和关节功能受限。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研究开始探讨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案例,总结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传统理论、方法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评价,探讨中医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响机制,并通过临床案例分析来验证中医治疗的疗效和应用前景。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理念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针对病情的不同阶段和病人的个体差异,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中医药治疗包括草药汤剂、针灸、中药贴敷、推拿按摩等多种方法。

针灸是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常用的方法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脊柱的生理功能,缓解炎症和疼痛。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脊柱活动度、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中药汤剂是另一种常用的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

中药汤剂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气血运行状况,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对关节的损害。

许多研究报道了一些中药汤剂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柴胡桂枝汤和血府逐瘀汤等中药汤剂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推拿按摩也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炎症。

一些研究表明,推拿按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脊柱活动度,减轻疼痛程度。

虽然中医药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疗效已经得到一定的验证,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医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来支持。

中医药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应用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要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推动中医药治疗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主要侵犯脊柱[1],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2]。

它可使骨骼变形,患者活动受限,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属中医学“痹证”“骨痹”“筋痹”范畴[3]。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特别是针灸、推拿等。

为探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男50例,女10例,年龄18~55岁,平均42.2岁,均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

具体操作方法:针灸治疗时间选择中午,让患者取俯卧位,寻找双侧华佗夹脊穴,间隔2寸,直刺1针,每一根银针针柄部位套上艾柱,点燃艾柱,将艾柱烧尽,1次/d,连续治疗1个月。

同时对华佗夹脊穴实施药物针灸: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15g,白芍15g,细辛6g,红花20g,乳香30g,桂枝15g,没药30g,杜仲15g,熟地15g,狗脊40g,续断15g,鹿衔草12g,淮牛膝15g,制川乌60g,制草乌60g,2次/d,早晚各1次。

疗程1个月。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 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60例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早晨僵硬时间比较: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41.9±9.6)分,治疗后(20.8±8.6)分;早晨僵硬时间治疗前(37.1±6.9)h,治疗后(10.1±4.1)h;脊柱活动度治疗前(36.6±9.7)cm,治疗后(45.9±11.2)cm;胸廓活动度治疗前(3.5±1.0)cm,治疗后(4.9±1.2)cm;CRP治疗前(1.81±0.54)mg/dL,治疗后(1.05±0.45)mg/dL;ES R治疗前(36.3±8.7)mm/h,治疗后(15.5±6.8)mm/h,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中医针灸连续治疗6个疗程。

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7.5%,各项检测指标结果较治疗前改善显著,治疗前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59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79-0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入侵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等中轴关节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可以侵入四肢关节和其它脏器,导致关节产生骨性或纤维性强直和畸形,其发病原因不明,若早期不进行有效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该病多发于男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5-35岁,40岁以后少有病例出现,男性患者数量甚至是女性患者数量的5倍[1]。

本文主要通过对本院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9例,年龄12-47
岁,平均年龄(26.3±7.2)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2.8±5.1)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纽约诊断标准[2],经x线骶髂关节炎评估,1级12例,2级21例,3级32例,4级15例。

1.2 方法全部患者均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激素及其他药物3
个月以上。

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即对患者主针督脉足太阳经穴,配取足少阴经穴太溪,交会穴三阴交。

其中风府、身柱、脊中、委中针用提插泻法,而肾俞、气海俞、腰阳关、三阴交、太溪针用提插补法,得气后留针20min,每天1次,1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schober试验、扩胸度、 esr (血沉)和crp(c反应蛋白)改善情况等。

1.4 疗效判断标准两组患者均按以下标准判断疗效:有效:以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schober试验、扩胸度、血沉(esr)和crp改善50%为有效,其中esr和crp的计算公式为:(治疗前数值-治疗后数值)/(治疗前数值-正常数值)。

临床缓解:患者晨僵和腰痛消失,关节功能改善,esr<20mm/h(男)或<30mm/h (女),crp<10mg/l,基本不用药物治疗。

患者治疗后上述7项中有5项达有效者为显效,有效项目3项而不足5项者为有效,有效项目不足3项者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组内各指标测定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87.5%,其中显效17例,占87.5%;有效32例,占40.0%;临床缓解26例,占22.5%;无效5例,仅占6.25%。

2.2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测定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详细见表 1。

3 讨论
中医将强直性脊柱炎归为“脊痹”范畴,古中医称之为“竹节风”、“龟背风”,《素问·骨空论》中记载:“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同时《素问·四时逆丛论》又记载为“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

由此可见强直性脊柱炎病因为肾虚不足,太阳经和督脉复感外邪,导致脊背气血不通,阳气郁闭。

因此,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应采用祛风化湿、补肾强督、活血止痛之法[2]。

目前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加柳氮磺胺吡啶,但是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此类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常导致患者胃肠道
发生副反应[3]。

本研究中对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主要采用针灸治疗,所取的穴位均以祛风化湿、补肾强督、活血止痛为目的所选。

针刺督脉和太阳经穴可以宣发阳气;对风府配同腰阳关用针,起到祛除风寒之邪、气血通和之效;用针脊中具有通阳化湿之功;用针委中
可起到散寒祛湿、活血止痛之用;刺身柱可治腰脊强痛;气海俞为人之生气输注转输之处,是治疗元气虚衰之要穴等。

本组资料显示,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7.5%,同时治疗后各项测试结果均较治疗前取得了显著改善(p<0.01)。

从临床应用的实际效果观察,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文.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38:68-70.
[2] 马本绪,高霞,刘丽丽等.强直性脊柱炎的督脉论治策略[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2):143-144
[3] 许明辉.火针,水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25):150-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