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概述

合集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特征是慢性炎性脊柱关节病变,可导致
脊柱和骨盆关节的僵硬和疼痛。

传统中医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瘀滞、风寒湿三因素所致。

因此
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活血化瘀、温肾散寒、益气补肾。

常用的中药治疗方剂包括桑寄生汤、四逆散、四君子湯等。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医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有着一定的疗效。

一项对100例强
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的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口服中药桑寄生汤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
患者的疼痛和关节功能,减轻病情。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中药杜仲对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
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脊柱活动度和减轻疼痛。

中医针灸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疏通
经络、舒缓炎症反应等作用,改善患者的病情。

一项对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随机对照
试验研究发现,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针灸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炎症反应,并且对患者的脊柱活动度也有积极影响。

中医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关于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还比较有限,还需要更多
的临床研究和证据来支持中医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需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因此应该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证”范畴,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劳逸不当等因素引起。

其病机主要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屈伸不利等症状。

在诊断方面,中医骨伤科学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通过观察患者的体态、步态、关节活动度,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切脉等方法,综合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和证候类型。

同时,还会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如 X 线、CT、磁共振成像(MRI)、血液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治疗方面,中医骨伤科学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推拿按摩、针刀疗法、功能锻炼等。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证候类型,辨证论治,选用相应的方剂。

例如,对于肝肾亏虚型患者,常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祛风除湿;对于寒湿痹阻型患者,常用乌头汤加减,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对于湿热痹阻型患者,多选用四妙丸加减,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中药外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常用的有中药熏蒸、中药热敷、中药离子导入等方法。

中药熏蒸是将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患处,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

中药热敷则是将加热后的中药敷在患处,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中药离子导入是利用直流电将中药离子导入体内,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针刺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有肾俞、命门、腰阳关、大椎、风池、足三里、阳陵泉等。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辩证论治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辩证论治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辩证论治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骨盆,患者常常出现疼痛、僵硬和脊柱弯曲等症状。

中医辩证论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由于寒湿侵袭、脾肾阳虚等因素引起的,因此治疗上应以温肾化寒、理气活血为主要方向。

下面我们将从中医辩证角度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论治方法。

第一篇:一、寒湿阻络型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之一是寒湿侵袭,导致寒湿阻滞经络,出现疼痛、僵硬等症状。

此时,治疗应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

1.方药治疗:首选温经化湿的中药,如党参、白术等,能温醒阳气、祛除寒湿。

可配合红花、川芎等理气活血的药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症状。

此外,还可以加入当归、独活等活血化瘀的药物,以消除瘀血对脊柱的影响。

2.针灸疗法:采用温针、灸法进行治疗,刺激穴位阳经入督脉,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气海、肾俞等,结合患者具体症状进行针灸。

针灸疗法具有疗效显著、无创伤等优点,可作为中医辩证治疗的重要方法。

3.艾灸疗法:采用艾灸刺激患者脊柱周围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治疗脊柱痛、僵硬等症状。

常用的灸位有腧穴、俞穴等。

艾灸疗法温通经脉、祛除寒湿的作用,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的疗效。

第二篇:二、脾肾阳虚型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之一是脾肾阳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腰背疼痛、四肢乏力等症状。

此时,治疗应以温肾壮阳、益气活血为主。

1.方药治疗:首选补益肾阳的药物,如菟丝子、淫羊藿等,以温肾壮阳,提高机体抵抗力。

可配合黄芪、党参等益气健脾的药物,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此外,也可以加入当归、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物,改善病情。

2.中药熏蒸法:将中药熏蒸药蒸汽直接作用于患者腰背部位,温通经脉,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红花等。

中药熏蒸法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症状。

3.推拿按摩疗法:采用推拿按摩手法,刺激患者的腰背部位,促进气血运行,舒缓痛感。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进展概况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进展概况

采用针刀行痛 点切 开, 离,并注入消炎镇痛 、 剥 活血化瘀药物 。 治疗后配合脊柱 的功能锻炼 和 口服非 甾体类抗炎 药和抗风湿 药 ,疗 效显著 。认 为药刀是集针灸 、药物相结合 的产物 ,具针
疗程 ,结 果总有效率为 9 .8%。认为针刀 可切开粘连、挛缩 、 46
疤 痕 组 织 , 除 软组 织压 力 和 张 力 , 新 恢 复 关 节 力 平 衡 状 态 ; 解 重 短 波 则 有 扩 张 局 部 血 管 和 促 进病 变 组 织 修 复 的 作 用 。孙 杰 【] l o
率 9. 38 %优 于 针 刺 组 的 8 . 。认 为针 刺 病 灶 配 合 火 罐 , 共奏 38 % 祛 邪 逐 瘀 、通 经 活 络 、 消 肿 止 痛 之 功 。 白 伟杰 等L以扬 刺 、齐 8 1 刺 法 为主 治疗 AS ,取 腰 阳 关 、 命 门 、风 市 作 齐 刺 ,取 阿 是 穴
后 第 2 天 开 始 短 波 治 疗 ,每 天 2次 ,每 次 2 mi, 1 为 1 0 n 0天
1 针刺 为主疗法
针剌选穴主要取督脉和足太 阳膀胱经 穴,腰背 是二 经循 行 部位 。孔祥辉等【以病位为主选择脊背 部,以胸腰椎为中心 , 2 1
左 右 三 排 ,用 特 定 银 针 刺 入 后 ,T DP灯 照 射 ,疗 效 肯 定 。龚 福 英 _ 用针 灸 治 疗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取 大 椎 、至 阳 、腰 阳 关 、次 骼 、 ] 】 采 秩边 。大 椎 、 至 阳 、腰 阳 关 以温 针 灸 ,次 、秩 边 用 电 针 加 T P 治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 8. D 82 %优 于 服 用非 甾体 抗 炎 药
作扬刺 ,并取足三里 、阳陵泉 、 钟穴行补法针刺 , 天 1次, 悬 每 每周 为 1 疗程 ,共 4个疗程 ,期 间同时配 合运 动 l法,发现扬 序 刺 、齐刺法能 明显缓解肌 肉骨骼附着点的疼痛及 关节滑膜炎 的 症状 。并发现有些患者下针后 出现 患肢温 暖发热,疼痛可 即刻

温督通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温督通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温督通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刘飞刘姝含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摘要〕目的观察温督通督法和温针灸华佗夹脊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对比。

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35人,对照组34人。

治疗组采用温督通督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温针灸华佗夹脊穴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5.7%,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率为29.4%,总有效率为73.5%;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温督通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优于常规的温针灸华佗夹脊法,疗效确切,缓解症状明显,缩短病程。

延缓病情发展。

为今后应用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最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温督通督法;督脉穴〔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9-1796-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9.007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引导项目(No.201205049)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作者:刘飞(1964-),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针灸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AS )又称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等中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特点,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他脏器,最终导致竹节状脊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2005年4月至2011年1月,笔者采用温督通督法治疗AS 69例,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9例AS 患者中,门诊36例,住院33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中男30例,女5例;年龄14 45〔平均(26.4ʃ12.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9年,平均9.12年。

对照组中男29例,女5例;年龄20 49〔平均(27.6ʃ7.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平均8.75年。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一、本文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脊柱关节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虽然对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然而,中医药学在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名老中医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整理和总结现代名老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以期对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中医药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与发展。

文章首先回顾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明确了其治疗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接着,文章将详细介绍几位现代名老中医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的临床经验,包括他们的治疗方法、用药特点、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这些名老中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治疗体系和思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文章还将探讨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现代名老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医药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持。

也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激发更多中医临床工作者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探索和研究,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名老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脊柱关节炎症,主要表现为脊柱的僵硬和弯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现代医学治疗的许多名老中医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

名老中医普遍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肾虚、督脉空虚密切相关。

肾主骨生髓,肾虚则骨髓不充,督脉空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发为强直性脊柱炎。

因此,补肾强督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

在治疗上,名老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对于肾阳不足的患者,常用温补肾阳的方法,如使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对于肾阴虚的患者,则采用滋补肾阴的方法,如使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概况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概况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概况【摘要】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脊柱关节病变,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本文综述了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概况。

在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为“活血化痰,通络止痛”,方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等,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中医辅助治疗及应用前景也有了研究进展。

结论指出中医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与潜力,启示着中医在治疗免疫性疾病方面的独特价值,未来研究应更深入探索中医治疗的机制及应用范围。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理论基础、方法、效果评估、辅助治疗、应用前景、作用、潜力、启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中青年男性,病因尚不完全明了。

该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脊柱和骶髂关节的炎症,病变范围逐渐向上蔓延,导致脊柱僵直、畸形,甚至功能丧失。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侧重于缓解炎症和疼痛,但长期使用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和药物耐受性问题备受关注。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重点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通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旨在根治病根、调和气血。

随着中医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持续探索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了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之路。

在当前推崇个性化医疗和综合疗法的背景下,中医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中医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评估中医药在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延缓疾病进展方面的效果,探讨中医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促进中医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推广和普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福祉。

针灸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症状1例

针灸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症状1例
左髋关节疼痛 3年 , 加重伴 右髋关 节疼痛 2年。患者
督空 , 复受风寒湿邪或瘀 血阻滞致督 脉和足 太 阳膀 胱经经 气失 调所 致 。治 以温 阳益气 , 舒 经活 血, 通痹 止 痛 。根
据“ 经脉所过 , 主治所 及” 之理 , 以取 督脉 和膀 胱经经 穴为 主。因督 脉为 阳脉之海 , 总督一身 之 阳气 , 故取 手足三 阳 、
参考 文献 :
[ 1 ] 贾建平 . 神经病学 [ M]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8 : 1 7 5 . [ 2 ] 中华 医学会全 国第 四届脑 血管病学术 会议 . 各类 脑血管病 诊 断要点 [ J ] . 中华神经科杂志 , 1 9 9 6 , 2 9 ( 6 ) : 3 7 9 — 3 8 2 . [ 3 ] 陆云南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 标 、 D一二聚体及纤
p r e s s i o n d e v i c e s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m e c h a n i s m o f a c t i o n J ] . E u r o p e —
a n J o u na r l o f V a s c u l a r a n d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S u r g e r y , 2 0 0 1 , 2 1 ( 5 ):
3年前 出现左髋 关节疼 痛。现症 见 : 双髋 疼 痛 , 左 髋为 甚 , 晨僵 , 活动受 限 , 行 走 不便 , 双膝 疼 痛 , 活 动后 加 重 , 右第
二、 三掌指关节粗 大 , 双肘、 双 膝关 节屈 曲变 形。既往有类 风湿性关节 炎病 史 1 5年 。实验 室检 查 : 白细 胞 ( WB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J u a fGu n x rdt n lChn s dc iest o r l o a g i a io a ieeMe ia Unv ri n T i l y
2 1 Vo.5 No 1 0 2, 1 . 1
[1 2 ]肖劲松 , 章军建 , 黄朝云 , 逍 遥散 治疗 中风后 抑郁 6 等. 8 例 I] -. j 数理医药学杂志 ,04 1 ( ) 3 . 2 0 ,7 4 : 3 3 [2 2 ]郑建民. 逍遥散治疗脑 中卒后抑郁症 [ ] J . 中医杂志 , 山东 20 2( ) 8. 0 9,8 3 : 5 1 [3 2 ]曹建华. 越鞠丸加减治疗 中风后抑郁症 3 例 E] 6 J. 中 河南
1 机 理及证 型
中医学认 为 A S属 “ 骨痹 ” “ 、大偻 ” “ 、 肾痹” “ 、 腰痛 ” 等范 畴, 病因病机主要是 由于是人体 肾督 亏虚 , 肾不 足 , 肝 加之感 受外邪 , 内外合邪易导致本病 。在前人 的基础上 , 现代亦不断 总结认识其病 因病机 。焦树德 _] 2 综合各家经验认为 , 直性 强
热之邪乘虚深侵肾督 , 筋脉失调 , 骨质受损所致 。其性质为本 虚标实 , 肾督亏虚为本 , 风寒湿热为标。肖泓等 _] 6 认为肝肾气 血亏损是本病的内因 ,风寒湿邪外袭是本病 的外 因,内外相
抗炎药 、 免疫抑制剂以及慢作用药等治疗 , 效果不甚 理想 。中 医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具有 悠久 的历史 , 而且疗效显著。
脉道以通 , 血气乃行 , 从而起到通经活络 , 调整血管机能状态 。
500 ;. 30 12广西 中医学院 , 西 南宁 广
5 00 ) 30 1
强直性 脊柱 炎 ( S 多见 于青 少年 , 以 中轴关 节 慢性 A) 是 炎症为主 , 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 的慢性进 展性 风湿性疾 也 病 … 。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 , 亦可不 同程度地累及肺 、 肾、 心血管 以及 眼等多个脏器 。临床治疗上长期 以来多以非 甾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温针灸治疗 已经逐渐成为防治 A s的重要手 段之一 , 日益受到人们 的广泛重视 , 并 现就温针灸治疗 A S的
现状综述如下。
合, 方成历节。肝 肾气血不足 , 无力抗邪外出 , 邪气久恋 , 进一 步耗伤气血和肝肾。正气 的 日益耗伤 ,又易使风寒湿邪乘虚
侵袭 。认 为 A S可分 为寒湿 阻滞型 , 寒湿化热型 , 肾气血亏 肝
医,0 4 2 ( ) 5 6 . 2 0 ,4 2 : — 6 6
[5 2 ]孙伟 , 包祖 晓, 张远怀 , . 等 益气温 阳活血法 治疗脑卒 中 后抑郁 3 4例临床观察E] J. 中医药 ,0 8 3 ( ) — . 福建 20 ,9 1 : 2 1 [6 2 ]张淑敏. 导痰汤合菖蒲郁金汤配西药治疗 老年脑卒 中后 抑郁 5 [] 4例 J . 中医,0 8 2 ( ) 1— 1 . 陕西 2 0 ,7 7 : 1 8 2 8
( 2 :5 3 1 7 . 1 ) 7 — 5 4 1
( 编辑
杨继峰 )
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 柱炎概述
朱 美琴 许 明辉 : , (. 中 医学院 2 1 级硕 士研 究 生 , 1广西 01 广西 南宁
关键词 : 温针灸 ; 强直性脊柱炎; 骨痹 ; 综述 中图分 类号 : 5 32 R 9.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7 8 (0 2 0 — 0 8 0 10 — 4 6 2 1 )1 0 6— 3
[7 张松林 , 2] 伍彩华 , 袁学进 . 中风解郁汤治疗 老年人卒 中后 抑郁症 4 例疗效观察 [] 医学理论 与实践 ,002 2 J. 21 ,3
() 4—4. 8 : 3 94 9
[4 王金 明 , 2] 陈学勤. 温胆汤加减 治疗脑梗 死恢复期 伴抑郁 症 5 例 临床 观察 [] 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 志 , 0 ,4 8 J. 2 5 1 0
脊柱炎 的病机以肾督不足为病变根本 , 风寒湿邪深侵入 肾督 , 造成骨损 、 筋挛 、 腰脊僵痛 , 过辨证把本病分为 4 : 通 型 肾虚督
寒证 , 邪郁化热证 , 痹阻肢节证 , 邪及肝 肺证 。陈湘君 … 认 为 3 该病是 由于先天 肾阳虚衰 , 督脉 失温 , 外感寒 邪 , 内寒 与外寒 相 合 , 性凝滞 , 寒 凝痰成瘀 , 导致脊柱疼 痛僵硬 、 直变形 。 强 潘 文萍等 _j 4指出肾虚督空 , 筋脉失濡是发病 的 内因, 、 、 风 寒 湿三气 为诱发加重本病 的因素 。 根据疾 病活动期和缓解期 , 分
虚型 。唐先平 " 总结胡荫奇 的经验 , 将本病病机概 括为虚 、 邪、 、 , 痰 瘀 肾精不足, 督脉空虚 , 复又感受外邪 , 导致气血运行 不畅 , 形成痰浊瘀 血等病理产物 , 日久则损伤筋骨 , 发为骨痹。
于是把 A 分 为早期 、 S 活动期和缓解期 3期 , 分别辨证 为肾督 亏虚 、 寒湿痹阻证 , 肝肾阴虚、 湿热痹阻证 和肝 肾亏虚 、 痰瘀痹 阻证 。 章天寿 E 总结路志正经验 , 为本病病位多在筋骨 , 认 而 筋骨有赖 于气血之温煦和肝肾之濡养 ,若气血不足或肝 肾亏 虚, 内生寒 湿或寒 湿乘 虚而人 , 阻筋骨 , 易发本病 。黄仰 痹 则 模等 []Ⅱ 9 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 概括 为 : 贝 感受风寒湿热
邪气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外在因素 ; 肝肾不足 , 气血虚衰是强直 性脊柱炎的内在因索 , 先天禀赋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罹患有关。

2 临床 治疗
21 温针灸单一 治疗 温针灸疗 法是 传统治疗 手段 之一 , . 是 具有集针刺、 热疗 、 药物刺激与特定腧穴刺激于一体的治疗方
法, 通过针体将热能传到病变部位 , 可使经气通畅 , 血流加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