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共81页文档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修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就政体而言,属于同一类型(理解)国体: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人大制度由于特定的国情所致,具有以下特点,即中国特色(问答)1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2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3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度的实际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色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连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民主集中制(四)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回忆在北京隆重召开,通过了第一部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义上讲,它不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会议,而且还包括由它产生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
狭义上讲,仅指它的全体会议,而不包括它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
书上狭义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代表总额不超过3000人(1986年修改为不超过3000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一)最高立法权(二)最高任免权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
(细节)(三)最高决定权(四)最高监督权(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会议开幕需达到法定人数,全国人大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始得举行。
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提出议案。
我国人大的立法程序包括四个阶段: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和法律的公布法律草案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过?(1)全国人大对宪法修正案的表决必须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对其他法律草案的表决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上海人大2021年第10期环,并形成了人大预算绩效监督的长效机制,有力地推进了人大预算绩效监督的落实。
(四)积极发挥代表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组织预算监督的调研活动中,区人大常委会注重扩大代表的参与面,广泛邀请区人大代表、街镇代表组预算审查小组成员、专工委委员参与预算监督工作,发挥专业人士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中的作用。
区人代会前组织预算解读会,辅导代表更好地读懂预算,拓展代表参与预算监管的平台,提高预算审查监督的民主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深化预算联网监督建设,实现信息化赋能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项目建设。
借助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实时性、穿透性和分析、预警功能,加强对财政本级预算、国有资本预算、部门预算和项目预算执行的动态监督,并加强分析研究。
各专工委在对部门开展工作监督时,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对相关领域重点支出、重大项目、重要政策方面的预算资金安排与使用情况开展调研,获取有针对性的财政预算数据。
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提高了预决算审查的效率和效果。
三、巩固监督成效,推动“三个提升”区人大常委会注重监督成果运用,促使区政府部门把预算绩效作为预算安排的主要依据,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主要实现了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推动下,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本区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工作的意见》《静安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等制度。
2020年,完成78家预算部门和单位2348个项目,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编制实现全覆盖。
2021年,绩效目标编制范围从财政项目支出拓展到财政政策和部门整体支出。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是提升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通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推动了区政府部门树立绩效理念,将过去注重投入的老观念逐步转向注重执行结果的新观念上来,提高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比如2020年,区财政局和预算工委组织实施了12个项目的重点跟踪,对绩效目标运行偏离、未达预期进度或目标的,分析原因并强化绩效跟踪结果应用,提出调减建议。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经典doc

名词1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际按机器运转、维护公民单位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正式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集体制度,从狭义的角度讲,也可以将政治制度理解为政治统治性质和政治统治的形式的总和,即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2国家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也包括货架结构形式。
即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形式(单一制、复合制)和国家治理形式(集权制、民主制)3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府组织形式,是统治阶级从本国的国家制度即政权性质、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出发,尽力一种最能体现阶级利益的政权机构。
4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即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利关系的形式。
5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由选民或代表依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选举代表,组成全国及地方各级权利机关体系即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6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央领导下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台湾将保留军队),它依法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
7 国家机构:是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际阿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进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管理等活动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8 国家权力机关:是指代表统治阶级全面独立地行使统治权的国家机关。
9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而对国家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国家机关。
10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是行使国家司法权,代表国家进行审判和追究刑事责任并提出公诉的机关。
11选举:意为挑选,是指人们根据公认的规则,从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选择几个人或一个人担任一定职务的行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称中国政治制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组织。
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形式,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长期努力和实践总结出来的。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政治生活的组织核心和最高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论基础。
中国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上的。
人民民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原则,体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
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和问责制度,确保了人民在政治决策中的广泛参与和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中国政治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中国政治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发展道路,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益和福祉。
中国政治制度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
法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体现了中国政府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中国政治制度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并为政府行为提供了约束和规范。
中国政治制度是开放的和自主的。
中国政治制度倡导和支持多样性和差异性,尊重各种政治观点和政治实践方式。
中国政治制度鼓励并支持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倡各种政治力量的参与和合作,实现了政治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中国政治制度是革命的和创新的。
中国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革命和改革,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模式和制度安排。
中国政治制度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适应中国人民和时代需求的发展变化。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开放和创新的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ContemporaryChinesepoliticalsystem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ContemporaryChinesepoliticalsystem第一篇:当代中国政治制度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315】第一章绪论(一)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识记:制度;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特点2、领会: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制度的关系;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二)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识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主要弊端;政治体制2、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学习、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意义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一)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识记:共同纲领;政务院;综合经济基础2、领会:我国的过渡时期及过渡时期国际政权的过渡性质;中国中央国家机关体系;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发展时期;第一个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的主要特点;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3、应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二)当代中国的国体1、识记:国家的实质;人民民主专政2、领会:近代中国的社会阶段状况和阶级特点;人民民主专政思想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3、应用:结合实际说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一)当代中国国家形式1)识记:国家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体;单一制;联邦制2)领会: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中国国家结构形式;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复杂性3)应用:中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有哪些(二)当代中国国家机构1)识记:国家机构的类型;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国家军事机关2)领会:中国国家机关设置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的含义;议行合一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3)应用:国家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的紧密关系;国家机构变革的依据及社会主义国家机构发展、变革的基本方向和要求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一)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识记:选举;选举原则;选举制度/ 82)领会:社会主义选举制度与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主要区别;我国的选举法;我国1979年选举法颁布以来的几次修正(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1)识记:一人一票制;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秘密投票2)领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我国选举制的平等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密码投票的原则3)应用: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怎样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三)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1)识记:选举委员会;选区;选民登记2)领会: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与职权;我国划分选区的基本要求;选民登记的主要工作;直接选举时,人民代表候选人的提出和确定;人民代表候选人介绍;投票类型;代表候选人当选资格(四)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1)识记: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基数及总名额的确定;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名额的基数及总名额的确定;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选举差额比例;预选2)领会:主持间接选举的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的分配;台湾省出席全国人大的代表名额的确定与选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代表候选人的提出和确定;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大代表;间接选举时,代表候选人的当选资格。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 82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一次修改
• 1.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
• 2.“另行选举”即第一次投票不过半数,则 第二次投票只需过1/3
• 86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二次修改
• 1.选民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推荐代表候 选人
• 2.取消预选,规定了差额选举的比例(间接 选举:1/3-1、直接选举1/2-1/5)
二、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与历史任务。 •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有史以来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
民主。 •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广泛的民主政治。 • 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
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 •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 理解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还要认识到这是从
• 二、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名额及分配
• /policy/zhuanti/xjf/ node_7088132.htm
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 选举问题的决定
• 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3000人。 •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
彻底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改革4难题4运行监督难国务院机构改革情况一览表调整后的部委名称合并或包含的原部委新增下级机构隶属关系调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发改委部制不变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国防科技工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交通运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国家公务员局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部卫生部卫生部药监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国务院的组成部门职能机构负责领导和管理政府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其设立撤消或合并都必须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大决定及人大常委会决定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人大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1)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港、澳、台同胞,国外侨胞中的爱国者。
2)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全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3)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运作呈现一定的特色4)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人大制紧密相连,我国是一党领导、多党参政、共同合作。
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民主集中制(4)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人大制度的胚胎或雏形: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三三制”的参议会制度以及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54宪法,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就纵向而言,全国人大在全国自下而上整个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中居于最高一级。
就横向而言,在最高(即中央)一级的国家机构中,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应处于最高的、首要的地位。
全国人大的代表组成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全国人大的职权有:(一)最高立法权至高性体现: 1)只有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
2)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和制定基本法律。
(二)最高任免权即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
1、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委员、秘书长;2、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 简介中国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条件而建立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自成立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从单一的人民民主专政发展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再到现如今的社会主义制度。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和领导者,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体现在国家的各个方面,包括政府、军队、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
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组织和纪律,保证党员和干部遵守党的意志和决策。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种体现。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了人民的意志,负责决策国家的重大事务。
代表大会的主席和常务委员会的主任由全体代表选举产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的直接选举和代表制度的结合,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4. 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之处。
中国共产党通过与其他非共产党政党的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之间建立了政治协商和合作的机制,保证了党内外的广泛民主参与。
5. 决策和参与的民主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致力于提高决策和参与的民主化程度。
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和推进法治建设,中国政治制度在决策过程中注重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利益,确保各方合理权益得到保护。
6. 基层自治和社区建设中国政治制度还注重基层自治和社区建设。
通过推动城市社区和农村村民委员会的建设,让基层居民能够参与决策和管理,实现自我管理的权能,增加政治参与的机会。
7. 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非常重视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击腐败和贪污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和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8. 为人民谋福祉的目标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为人民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