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祝福祖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稿
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七上《祝福祖国》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七上《祝福祖国》教案主题:歌颂祖国的主题,体现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演形式:唱歌、舞蹈、朗诵结合主要流程:一、诗歌朗诵《我骄傲,我是娃》领:我们都有一个家,一个很大、很大的家,合:黑眼睛、黄皮肤告诉世界上所有的人,我是的娃。
领:喜马拉雅山是我们家的屋脊,合:长江、黄河哺育我们长大。
领:从妈妈搀扶着我走出的第一步,合:我的足迹就已经属于了这个家。
合:我是的娃,我爱这个古老的国家,我会写很多很多祖先留给我的方块字,我也会像古人一样,用纸墨、毛笔把祖国的美丽山河描画。
领:代代传承的“三字经”,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合:千年吟诵的“百家姓”告诉我天下“炎黄”是一个大家。
领: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前,爸爸对我说:是毛爷爷亲手升起了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合:人顶天立地,从此再也不受别人的欺压。
领:六十年的发展,合:祖国走向了富强,领:六十年的巨变,合:才有了我们这群幸福的娃娃。
领:奥运凝聚了五大洲的目光,神州七号实现千年飞天的梦想合:我骄傲,我是的娃。
领:我骄傲——合:我骄傲——我骄傲——我是娃。
领:和暖的春风里,明媚的阳光下,合:我们和祖国一天天长大,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强大,胡爷爷挥动科学发展的巨笔,为未来描绘了一幅美丽和谐的图画。
领:祖国的明天靠我们,因为我们是最棒的娃娃。
合:我们要听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快快长大,让五星红旗见证,我们是世界上最棒的娃娃,不信,你就看吧——因为我们都是:中—国—娃。
二、唱歌舞蹈《祝福您,亲爱的祖国》中间插播一段音乐让朗诵的学生排成四队舞蹈和唱歌的学生一起上台。
祝福你祖国教案小班

祝福你祖国教案小班教案标题:祝福你,祖国!(小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中国地图和国旗的介绍。
2. 祖国的美丽山河和名胜古迹的展示。
3. 祖国的国歌和国旗升降的体验。
4. 制作祝福祖国的手工艺品。
教学准备:1. 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图片或实物。
2. 祖国美丽山河和名胜古迹的图片或幻灯片。
3. 祖国的国歌音频或视频资源。
4. 制作手工艺品所需的材料,如纸张、颜料、彩纸、贴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
- 展示中国地图和国旗,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 祖国的美丽山河和名胜古迹的展示(10分钟)- 使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祖国的美丽山河和名胜古迹。
- 向幼儿介绍每个地方的特点和意义,并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这些地方的喜爱和祝福。
3. 祖国的国歌和国旗升降的体验(10分钟)- 播放祖国的国歌音频或视频,让幼儿聆听并感受其中的庄严和激昂。
- 展示国旗升降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4. 制作祝福祖国的手工艺品(20分钟)- 向幼儿展示制作祝福祖国手工艺品的示范,如绘画、剪纸等。
- 提供所需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祝福祖国作品。
-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美好愿景。
5. 总结(5分钟)-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祝福祖国作品,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爱。
- 引导幼儿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互相赞美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共同制作祝福祖国的作品,并在班级展示或家长会上展示。
2. 通过观看有关祖国的纪录片或阅读相关绘本,进一步扩展幼儿对祖国的了解和认知。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制作的祝福祖国作品,评估其创意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图片或实物。
人教版音乐七上《祝福祖国》word教案

《祝福祖国》节目方案主题:歌颂祖国的主题,体现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演形式:唱歌、舞蹈、朗诵结合主要流程:一、诗歌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娃》领:我们都有一个家,一个很大、很大的家,合:黑眼睛、黄皮肤告诉世界上所有的人,我是中国的娃。
领:喜马拉雅山是我们家的屋脊,合:长江、黄河哺育我们长大。
领:从妈妈搀扶着我走出的第一步,合:我的足迹就已经属于了这个家。
合:我是中国的娃,我爱这个古老的国家,我会写很多很多祖先留给我的方块字,我也会像古人一样,用纸墨、毛笔把祖国的美丽山河描画。
领:代代传承的“三字经”,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合:千年吟诵的“百家姓”告诉我天下“炎黄”是一个大家。
领: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前,爸爸对我说:是毛爷爷亲手升起了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合:中国人顶天立地,从此再也不受别人的欺压。
领:六十年的发展,合:祖国走向了富强,领:六十年的巨变,合:才有了我们这群幸福的娃娃。
领:北京奥运凝聚了五大洲的目光,神州七号实现千年飞天的梦想合:我骄傲,我是中国的娃。
领:我骄傲——合:我骄傲——我骄傲——我是中国娃。
领:和暖的春风里,明媚的阳光下,合:我们和祖国一天天长大,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强大,胡爷爷挥动科学发展的巨笔,为未来描绘了一幅美丽和谐的图画。
领:祖国的明天靠我们,因为我们是最棒的娃娃。
合:我们要听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快快长大,让五星红旗见证,我们是世界上最棒的娃娃,不信,你就看吧——因为我们都是:中—国—娃。
二、唱歌舞蹈《祝福您,亲爱的祖国》中间插播一段音乐让朗诵的学生排成四队舞蹈和唱歌的学生一起上台。
《祝福祖国—中国结》公开课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级下册
执教:卢金凤
教祥结的基本编织方法。
3、能够运用材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知识,对编制的结进行装饰与美化。
教学重点
学会吉祥结的编法,并能运用其他配饰编结一个完整的配饰。
教学难点
组合结的编制。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播放歌曲《国家》MV
一、欣赏导入
1、出示CCTV、中国联通、北京申奥的标志,引出中国结造型的形象运用。
播放各个标志图片
二、中国结的文化内涵及特点种类
1、欣赏一些制作比较精美的中国结。
2、谈一谈你对中国结文化的认识。
3、各种中国结饰造型的涵义。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4、你认为中国结的特点是什么?
5、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中国结特点:造型独特、色彩绚丽、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每个结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
1、展示编制完成的吉祥结,并在结上挂写有对祖国祝福语的小卡片。
2、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
3、同学们相互评价。
祝福祖国的中国结展示板
六、教学拓展
1、从同学们的作品当中,我们能感受到对祖国的一份真挚的祝福,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断的学习中,用自己的双手将祖国的传统艺术一直传承下去。
2、合唱手语歌曲《国家》。
播放制作精美的中国结图片
三、吉祥结的编制方法
1、吉祥结的涵义:大吉大利,吉人天相,康泰,祥瑞,美好,如意。
2、吉祥结的编制步骤。
出示吉祥结编制步骤图
四、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开展
1、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教师示范,提示中国结讲究三分编七分整。
3、学生再次制作。
媒体播放轻音乐
五、作品展示评价
祝福祖国礼仪常识教案

祝福祖国礼仪常识教案
教案标题:祝福祖国礼仪常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理解祖国的重要意义和地位;
2. 掌握祝福祖国的正确方式和礼仪;
3.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祝福祖国的正确方式和礼仪;
难点: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教学准备:
1. 祖国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2. 祖国相关的诗词、歌曲等文学作品;
3. 互动教学工具,如PPT、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播放祖国相关的视频或展示祖国的图片,引导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情感投入。
二、学习祝福祖国的正确方式和礼仪
1. 通过诗词、歌曲等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丽;
2. 结合祖国的重要节日或纪念日,教授祝福祖国的正确方式和礼仪;
3. 组织学生进行祝福祖国的创作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热爱。
三、开展互动讨论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的理解和祝福,引导他们进行互动讨论,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情感投入。
四、总结
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祖国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以“祝福祖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创作一幅画作,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热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更加深刻地理解祖国的重要意义和地位,掌握祝福祖国的正确方式和礼仪,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和作业布置,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情感投入,促进他们对祖国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中班主题教案《祝福祖国》

设计评价策略
观察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 表现,了解他们对祖国的 认知和情感表达。
作品评价
收集学生的绘画、手工等 作品,评价他们对祖国的 创意和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评价
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了 解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 豪感。
为学生提供反馈
及时反馈
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束后,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知道自 己的表现如何。
03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准备
01
02
03
地图
中国地图一张,用于展示 祖国的辽阔疆域。
图片
收集一些展现祖国大好河 山的风景照或著名建筑图 片,如长城、天安门、黄 河等。
实物
准备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 实物,如京剧脸谱、中国 结、剪纸等,供幼儿观察 和了解。
多媒体资源准备
音乐
PPT
选择一些爱国歌曲或民谣,如《歌唱 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用于 营造课堂氛围和激发幼儿情感。
中班主题教案《祝福祖国》
汇报人:
2023-12-20
CONTENTS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 • 教师自我反思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祖国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学生能够理解“祖国”一词的深刻含义,认识到祖国是每个人的根和魂。
作业提交方式及截止时间
提交方式
将绘画作品、手工制作拍照或扫描后,与诗歌朗诵的录音文件一并发送至指定邮箱。
截止时间
下周X(XX月XX日)前提交作业,逾期将不予受理。
08
教师自我反思
对本节课的总结
《祝福祖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稿

目录
目录 (1)
一、教学基本情况 (2)
1.学情分析 (2)
2.岗位分析 (2)
3.教材分析 (2)
4、教学资源环境 (2)
5、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
二、教学设计理念 (3)
1.设计理念 (3)
2.教学流程 (3)
三、教学过程 (3)
※任务引入 (3)
※任务尝试 (3)
※知识准备 (4)
※任务回归 (5)
※任务评价 (5)
四、教学后记 (5)
1.多元评价 (6)
2.教学效果 (6)
3.教学创新 (6)
头腔共鸣在歌曲《祝福祖国》中的讲解与运用
尊敬的各位评委:
您们好!我是***选手我的参赛作品是:头腔共鸣在歌曲《祝福祖国》中的讲解与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从教学基本情况、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流程、教学后记
以上就是本次参赛的所有内容,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祝福祖国的相关教案

祝福祖国的相关教案教案标题:祝福祖国的相关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祖国的意义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祖国的意义和重要性;2. 祖国的发展和成就;3. 祖国需要我们的努力。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祖国的美丽景色、丰富文化遗产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祖国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祖国的发展和成就。
可以结合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祖国有更深入的了解。
讨论与分享:3.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对祖国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创作活动:4.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是写一篇关于祖国的作文,或者创作一幅描绘祖国美景的画作。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表演和展示:5. 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或展示,可以是朗诵一首关于祖国的诗歌,或者演绎一段祖国发展的小故事。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表达能力。
总结与反思:6. 对学生的表演和展示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肯定。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便今后的提高。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创作和表演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 评估学生对祖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祖国的实际发展情况;2.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或学校的相关活动,为祖国献爱心。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祖国的美丽景色、丰富文化遗产等;2. 有关祖国的书籍、资料等。
教学反思:在教案中,通过引入活动、知识讲解、讨论与分享、创作活动、表演和展示、总结与反思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参与社区或学校的相关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国的发展情况,并积极为祖国献爱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目录 (1)
一、.............................................................................. 教学基本情况2
1 •学情分析 (2)
2 .岗位分析 (2)
3 .教材分析 (2)
4、教学资源环境 (2)
5、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
二、.............................................................................. 教学设计理念3
1 .设计理念 (3)
2.教学流程 (3)
三、.................................................................................. 教学过程3
※任务弓丨入 (3)
※任务尝试 (3)
※知识准备 (4)
※任务回归 (5)
※任务评价 (5)
四、.................................................................................. 教学后记5
1•多元评价 (6)
2.教学效果 (6)
3•教学创新 (6)
头腔共鸣在歌曲《祝福祖国》中的讲解与运用
尊敬的各位评委:
您们好!我是***选手我的参赛作品是:头腔共鸣在歌曲《祝福祖国》中的讲解与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从教学基本情况、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流程、教学后记
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教学重点:知晓头腔共鸣的发声原理及方法。
教学难点:演唱歌曲B乐段以及结束句时声音高位置的保持。
二、教学设计理念
1 .设计理念
为了把抽象的发声原理变得清晰明了,同时实现声乐大课中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监测,信息化教学技术就成为本课教学的必要选择。
运用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教
学法,学生借助于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3D动画,声谱
分析软件,Q群视频等多种信息化资源,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2■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2课时完成,强调声乐的学习是在分析模仿、练习体会、应用掌握中最终实现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
任务1学习本节课微课视频,电子教材,熟知上课流程
任务2:极品钢琴APP练唱歌曲,达到音准、节奏准确的程度
任务3:全民K歌软件录制音频上传到班级Q群
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接收任务,学习微课并利用极品钢琴APP和手机录音软件,完成课前学习。
教师根据网络教学平台上任务的完成情况,监听学生上传的音频文件并进行诊断性评
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中实施:
※任务引入
学生观看校团委发来的通知视频,教师根据实际需求发布演唱《祝福祖国》的任务。
引
入本节课的演唱任务。
※任务尝试
学生接受任务运用分组演唱的方式进行任务的实践,教师通过学生的演唱,了解学生的自学效果,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教师进行现场演唱。
学生对比教师示范找出问题:
1、自己的声音比较散,没有穿透性
2、高音的演唱比较比较吃力
3、感情不够充沛
教师进一步深化问题,利用Foobar声谱分析软件将课前学生演唱声谱和教师演唱声谱对比分析,指出问题的根源一一头腔共鸣的缺失,引出本课的课题及教学重点。
※知识准备
1、原理认知
教师:呈现歌唱家演唱高音时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其表情上的共同点。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讨论歌唱家演唱高音时的特征。
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更深入化,教师呈现头腔共鸣发声过程的3D动画,并将主要
发声部位定格、放大。
得出:头腔共鸣是指声音从声带产生,经过口腔到达头腔所产生的声音。
因此,打开口腔是获得良好头腔共鸣的关键。
认知检验:为了检验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让同学们找出生活中哪些表情,有助于我们打开口腔?请同学们上台演示并解说。
通过学生的解说归纳总结出打开口腔的方法:
张嘴同时提笑肌
倒着吸气抬小舌
惊喜状态立咽壁
半打哈欠开喉咙
从3D动画到口诀的归纳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抽象学生全凭想象的局面,有效的解决了教学重点。
2、发声练习
结合口诀进行开口哼鸣和闭口哼鸣的发声练习,3D动画对比教师示范,手势带动指导
学生练习,让学生在打哈欠、提笑肌、立咽壁、开牙关的状态下进行开闭口哼鸣的练习。
通过开闭口哼鸣声音的一致性检验学生练习的正确与否。
3、问题探究
教师:那影响我们头腔共鸣效果的原因有哪些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教师将原因归纳为两大类,并用3D动画展示问题出现的原因、现象及解决方案问题一:当声音没有高位置的保持只有气息支撑的时候声音会出现挤、压、散、白的现象,高音演唱比较困难。
解决方案:①运用开口哼鸣来演唱此部分。
②运用手势带动使口腔处于打哈欠、提笑肌、立咽壁、开牙关的状态下进行演唱歌曲。
问题二:当声音具有高位置没有气息支撑的时候,歌曲中长时值及较长乐句难以保持,头腔共鸣
效果不佳。
解决方案:学生两两合作,双手互相掐腰,体会腰腹的扩张及力量的支撑。
※任务回归
1)、分场练习、解决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进行分场地练习:
学生:1、组长指导组员根据3D动画、微课、解决方案有针对性的训练
2、录制歌曲B乐段运用Foobar软件生成声谱并发送到班级QC群。
教师:利用Q群视频对每个场地学生进行监控,并及时进行纠错指导。
学生练习后回到公共教室,教师呈现学生课前,并用声谱分析软件进行课前、课中共鸣效果的对比,经过对比高频泛音明显增强,声谱分析软件的应用为传统声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有效评判依据。
2)、视频欣赏、处理歌曲
学会处理歌曲,即是对歌唱者的要求也是音乐专业走向工作的必备能力,为了把歌曲感
情转化为学生心声,学生观看短片,小组代表发表感悟。
随后教师的演唱示范,让学生体会歌曲力度、速度、旋律特征对歌曲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任务评价
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专家在线点评中推选出优秀小组,完成了《祝福祖国》的学习。
专家的点评对学生的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
课后拓展
课后学生完成《祝福祖国》的录制作业,最终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进行课前课后作品对比,从音准、节奏、演唱方法、情感表达上给出相应的分数。
四、教学后记
教学反思从多元评价,教学创新,教学效果三方面分析
以上就是本次参赛的所有内容,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