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非关税壁垒-56页文档资料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六章第二节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②国别配额:是在总配额内按国别和地区分配给固定的配额,超过固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
1)自主配额:是由进口国家完全自主的、单方面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地区进口某中商品的配额。
2)协议配额:是由进口国家和出口国家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协商确定的配额。
对企业的建议
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都是对进口数量进行直接限制的非关税措施。企业应对进口数量限制的策略,从长期看,要苦练内功,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因为,无论是进口数量限制,还是其他的非关税壁垒,或者关税壁垒,作为企业要想成功跨越,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竞争实力。从短期策略上看,企业可采取如下措施:
所谓复汇率制,是指一国的货币对外汇率不只一个,而是两个以上的汇率。其目的是利用汇率的差别来限制或鼓励某些商品的进口或出口。各国实行的复汇率制不尽相同,但主要大致相似。
在进口方面:对于国内需要而又供应不足或不生产的重要原料、机器设备和生活必需品,适用较为优惠的汇率;对于国内可大量供应和非重要的原料和机器设备适用一般的汇率;对于奢侈品和非必需品使用最不利的汇率。
一般来说,绝对配额用完后,就不准进口。但有些国家由于某种特殊的需要和规定,往往另行规定额外的特殊配额或补充配额。如进口某种半制成品加工后再出口的特殊配额、展览会配额或博览会配额等。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
“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在某一时期内某种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配额,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它是在二战后出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出口限制实际上是进口配额制的变种,同样起到了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它的重要特点就是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自动”出口限制往往是出口国在面临进口国采取报复系贸易措施的威胁时被迫做出的一种选择。
第六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二、出口补贴的福利分析
补贴的机制 价格效应
小国 生产者福利变动 消费者福利变动 政府支出变动 净福利 a+b+c -(a+b) ( ) -(b+c+d) ( ) -(b+d) ( )
大国 a+b+c -(a+b) ( ) -(b+c+d+e) ( ) -(b+d+e) ( )
结论:无论大国、小国, 结论:无论大国、小国,出口补贴都会 降低一国的整体福利水平。 降低一国的整体福利水平。
第二节 配额 一、定义
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 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 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数量或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二、分类
按配额针对的对象划分为: 按配额针对的对象划分为: 全球配额、国别配额。 全球配额、国别配额。
四、最佳关税(P168-174) 最佳关税(P168-174)
一、涵义 最佳关税是指, 最佳关税是指,进口国由征收进口关税所引起 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相等时的关税水平。 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相等时的关税水平。 二、适用范围 仅针对大国
※三、最佳关税的确定
1、最佳关税的范围 界于零关税 禁止性关税之间 零关税与 之间。 界于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
2、关税的生产效应
征税导致的国内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该产 品生产的扩大。 品生产的扩大。
P
H
S
Pt
a
A
b c
B
d
PW C
E Q3
F Q4
G D Q2
Q
o
Q1
征税前 国内供给 OQ1
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

关税措施通常包括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其优 点是透明度高、易于管理,但可能会增加消费者 负担和降低国内市场竞争力。
在实践中,各国政府需要依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 、国际政治环境以及国际规则制定相应的贸易政 策,以实现贸易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与优化。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国际合作与谈判
国际合作与谈判是解决贸易 争端、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的 重要途径。
特定要求限制进口。
非关税壁垒的作用与影响
作用
非关税壁垒可限制进口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保护国内产业和 市场,同时也可作为贸易谈判和施加政治影响的手段。
影响
非关税壁垒可能对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包括阻碍商品流 通、增加贸易成本、引发贸易摩擦等。但合理运用非关税壁 垒也可为国内产业提供必要的保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 术进步。
健康和安全标准
总结词
健康和安全标准是一种非关税壁垒,它通过制定严格的 产品安全和卫生标准,限制进口产品的市场准入。
详细描述
健康和安全标准通常由政府机构或行业协会制定,对进 口产品的安全性、卫生和环保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定和 检测。这些标准可以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降低其竞争 力,从而限制其进口。此外,对于不符合健康和安全标 准的进口产品,政府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扣 留、退货等,进一步限制其进口。
关税的保护程度与效果
关税的保护程度
高关税可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 ,从而降低进口商品的竞争力,
保护国内市场。
关税的保护效果
关税的保护效果通常取决于进口 商品的竞争力和国内市场的规模 。如果国内市场较小或进口商品 竞争力较强,关税的保护效果可
能会减弱。
关税的保护成本
关税的保护成本通常包括增加国 内商品的价格、降低国内消费者 的生活质量以及增加政府的财政
非关税壁垒

谢谢! 谢谢! 谢谢
其次,非关税措施的保护作用比关税的作用更为强烈和直接。关 税措施是通过征收关税来提高商品成本和价格,进而削弱其竞争 能力的,因而其保护作用具有间接性。而一些非关税措施如进口 配额,预先限定进口的数量和金额,超过限额就直接禁止进口, 这样就能快速和直接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目的。 最后,非关税措施比关税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关税措施,包 括税率的确定和征收办法都是透明的,出口商可以比较容易地获 得有关信息。另外,关税措施的歧视性也较低,它往往要受到双 边关系和国际多边贸易协定的制约。但一些非关税措施则往往透 明度差,隐蔽性强,而且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对别的国家实施 差别待遇。
6.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7.贸易救济措施 贸易救济措施;
8.政府采购中对进口产品的歧视 政府采购中对进口产品的歧视; 政府采购中对进口产品的歧视 9.出口限制 出口限制; 出口限制 10.补贴 补贴; 补贴 11.服务贸易方面的壁垒 服务贸易方面的壁垒; 服务贸易方面的壁垒 12.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 13.其它壁垒。 其它壁垒。 其它壁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1.曾遭遇过哪些非关税壁 曾遭遇过哪些非关税壁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垒? 2.中国应采取哪些对 ? 中国应采取哪些对 2.我们应如何面对呢 我们应如何面对呢? 我们应如何面对呢 策? 1.曾遭遇过哪些非关税壁垒事件 曾遭遇过哪些非关税壁垒事件? 曾遭遇过哪些非关税壁垒事件
共同努力
提升竞争力
总之,从目前来看,国家间完全消除非关税壁垒是不 可能的,非关税壁垒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为 了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安全,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 合理有效地保护中国的主导产业和幼稚产业,我们应 认真研究世贸组织的有关条款,学习借鉴别国的实践 经验,灵活利用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和 WTO 规则, 并参照国际规范建立起自己的非关税壁垒保护体系, 从而提高 企业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竞争力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 NTBs)第一节非关税壁垒概述一、含义二、产生三、非关税壁垒的特点1.灵活性2.有效性3.隐蔽性4.歧视性四、非关税壁垒的作用(一)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越来越把非关税壁垒作为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主要工具。
对他们来说,非关税壁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是作为防御性武器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用以保护国内陷人结构性危机的生产部门,或者保障国内垄断资产阶级能获得高额利润。
(2)是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用作砝码,逼迫对方妥协让步,以争夺国际市场。
(3)是用作对其他国家实行贸易歧视的手段,甚至作为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
总之,发达国家设臵非关税壁垒是为了保持其经济优势地位,继续维护不平等交换的国际格局。
(二)发展中国家同样也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着非关税壁垒措施。
但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设臵非关税壁垒的目的主要是:(1)限制非必需品进口,节省外汇;(2)限制外国进口品的强大竞争力,以保护民族工业和幼稚工业;(3)发展民族经济,以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的控制和剥削。
第二节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一、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一)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1.全球配额(global quotas;unallocated quotas)2.国别配额(country quotas)(1)自主配额(autonomous quotas)(2)协议配额(agreement quotas;bilateral quotas)(二)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二、“自动”出口配额(“voluntary”export quotas)专栏1日美汽车贸易中的“自愿”出口配额“自愿”出口配额最早最著名的例子是日本对出口美国的汽车的限制。
日本汽车自 20世纪 60年代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到 80年代初,对美国汽车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1979一1980年美国汽车业失业率的上升和利润的下降,使福特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简称UAW)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使用201条款的保护。
国际经济学之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第四节 倾销与反倾销
❖ 倾销(dumping)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 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 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 确定出口商是否倾销的标准:该产品是否以低于本 国国内市场价格或成本在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
一、倾销的类型
(一)持续性倾销:是指这种倾销的存在是无限期的,厂 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 既然出口补贴对一国的经济福利是负效应,为什么各国还要 采取这种政策呢?实际上,在出口国政府看来,如果短暂的 出口补贴损失,或消费者福利损失,能够促成该国生产规模 的扩大,进而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或者能够促进本国经济的 成长等长远利益,那么这种损失也许是值得的。
❖ 从进口国的角度看,出口补贴是一种威胁。因为接受补贴 的产品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将 产品销到国外市场,从而会挤 垮进口国的同类工业。对此各国都采取一些措施,以反对因 出口补贴带来的“不公平竞争”。但是由于出口补贴具有隐 蔽性,所以只要这种补贴未被认定,并由进口国采取反补贴 措施,这种补贴对出口的鼓励作用就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企业决定其总产量的条 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 MRh=MRf=MC。根据这一条件,我 们便可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销售量 和价格
(二)掠夺性倾销 :
是指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 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 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 超额利润。掠夺性倾销通常被视为一种“不公平贸易” 行为。
❖ 净福利效应:
❖ a-(a+b+c+d)+c= - (b+d)<0,福利下降。其中b为生产扭曲,d 为消费扭曲。
❖ 贸易条件效应:没有
国际贸易之非关税壁垒(ppt 56页)

(一)定义
是指出口国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动”规定某 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在该 限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二)种类
单方“自动”出口配 额
协定“自动”出口配
单方“自动”出口配额
是指出口国政府并未受到国际协定的约束,自动 单方面规定对有关国家的出口限额,出口商必须 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配额,在领取出口授权书或 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出口;也有的是出口厂商在政 府的督导下,“自动”控制出口。
不限定进口国别或地区
(2)国别配 额
自主配额(单边配额) 协议配额(双边配额)
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
1.定义
超过配额征收较高关税
2.种类 全球性关税配额
(1)按商品进口的来源 国别关税配额
(2)按征收关税目的
优惠性关税配额 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第二节 传统的非关税壁垒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Voluntary” Export
3—5年。终止协定,应提前60天通知对方。
返回
补充:进口配额制与“自动”出口配额 制
同:都是通过数量限制来限制进口
异:1)
从配额的控制方面:进口配额制由进口国直接控制进口配额来
限制商品的进口,而“自动”出口配额制则由出口国直接控制
配额,限制一些商品对指定进口国家的出口;
2)从配额表现形式看,“自动”出口配额制表面上好像是出 口国自愿采取措施控制出口,实际上是在进口国的强大压力下 才采取的措施,并非出于出口国的自愿;
例如:1975年,在日本政府的行政指导下,日本6家 大钢铁企业,将1976年对西欧的钢材出口量“自动” 限制在120万吨以内,1977年又限制在122万吨。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1. 引言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不同国家之间对进口产品的限制措施也越来越多。
这些限制措施主要可以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
本文将对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进行介绍和分析,并探讨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 关税壁垒2.1 关税的定义和作用关税是指进口或输出货物时,政府对其应征的税费。
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保护本国产业:通过对进口产品增加关税,可以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产品的冲击; - 控制贸易逆差:通过提高进口产品的关税,可以减少进口商品,从而达到控制贸易逆差的目的; - 增加财政收入:关税作为一种税收手段,可以给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
2.2 关税壁垒的种类关税壁垒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最惠国关税:即适用于所有贸易伙伴的最低税率; - 特别关税:适用于特定贸易伙伴的关税; - 配额关税:对特定商品设定进口配额,超过配额需要支付额外的关税。
2.3 关税壁垒的影响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限制了进口:关税的增加会使进口产品变得更加昂贵,降低了本国市民购买进口产品的购买力,从而限制了进口商品的流入; - 刺激本国产业:关税的增加可以保护本国产业,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 - 引发贸易战:过度的关税壁垒可能引发贸易战,导致全球贸易环境不稳定。
3. 非关税壁垒3.1 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和作用非关税壁垒是指通过非税费形式限制进口的措施,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壁垒:通过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限制特定进口产品的进入;- 反倾销措施:通过反倾销调查和制裁,限制出口国向本国出口特定产品; - 出口补贴:通过为本国产品提供出口补贴,降低外国竞争产品的价格。
3.2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技术壁垒:包括技术标准、认证要求等;- 反倾销措施:包括反倾销调查、关税制裁等; - 出口补贴:包括对本国产品出口提供财政补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
(一)含义
也叫“自愿”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在 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规定在某 一时期内某种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配额,在限 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 出口。
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关税壁垒中很 流行的一种形式。它通常是两个政府之间谈 判的结果。尽管自动出口限制实际上是与 WTO的原则是相违背的,但具有较大的隐 蔽性,避免了与WTO原则的直接冲突。
第七章 非关税壁垒
本章内容
1
非关税壁垒概述
2
传统非关税壁垒3技术性贸易壁垒 Nhomakorabea4
绿色壁垒
第一节 非关税壁垒概述
一、非关税壁垒的含义
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为了调节、管 理和控制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从而影响 贸易格局和利益分配而采取的除关税以外 的各种行政性、法规性措施和手段的总和。
问题:非关税措施在什么时期开始成为保护 贸易政策的主要手段?
六、进口最低限价制
指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 价格,若进口商品低于最低价,则禁止进口 或征收进口附加税。 如:2019年1月11日,乌兹别克政府出台了 《关于向居民供应国产优质分装茶叶的补充 措施》的新法令:为防止国外低价茶叶冲击 乌国市场,保障国内市场上茶叶分装企业之 间的平等竞争环境,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茶 叶设置每吨600美元的最低限价。
(二)按对来源国别有无限制可以分为: 1.公开一般进口许可证 2.特种许可证
四、外汇管制
(一)数量性外汇管制
(二)成本性外汇管制 “复汇率制”
(三)混合性外汇管制
五、进口押金制
又称进口存款制,在这种制度下,进 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 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 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这样就增加了进 口商的资金负担,影响了资金的流转,从而 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三)比关税壁垒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案例:1982年的普瓦蒂埃效应 案例:2019年上半年,我国舟山某水产公司出
口到欧盟的300吨冻虾仁突然被退货,理由是检测 到含有十亿分之零点二的绿霉素。
三、非关税壁垒的发展 趋势
(一)非关税壁垒的项目日益繁杂,并不断升级
(二)技术贸易壁垒迅速发展,成为最为复杂的贸 易壁垒
20世纪70年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之后。
非关税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 最繁杂、最难以对付的贸易壁垒。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一)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二)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案例:2019年中国对欧出口鞋8.2亿双,金额
22.2亿美元,约占欧盟鞋类市场20%多,其中对意 大利的出口金额为2.1亿美元。2019年,对意出口达 2.6亿美元。中国大约有400万制鞋从业人员,远远 高于意大利的15万。于是意大利指控中国鞋在生 产过程中使用了镍及其他有碍健康的有毒化学物 质,阻碍中国鞋的进口。
(三)绿色壁垒盛行,且名目激增
(四)劳工标准和动物福利等新型壁垒逐渐兴起
本节小结
1非关税壁垒的含义 2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3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传统非关税壁垒
一、进口配额制
(一)绝对配额 (二)关税配额
案例:1.2000年12月16至2019年12月31日,俄罗斯实施 原糖进口配额制。总额为365万吨,从第一到第四季 度分别为:115万吨、150万吨、60万吨、40万吨。并 征收5%的从价关税,超过额度部分征收30%的关税。 2.1993年欧共体对产自拉美的“美元香蕉”规定 的进口配额为200万吨,且配额内征收20%的关税,超 过配额的征收170%的关税。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
案例:日本汽车业对美国的自动出口限制 从1977到1981年,美国的汽车生产大
约下降了1/3,进口份额从18%上升到29%, 造成近30万美国汽车工人失业。1980年三大 美国汽车公司亏损40亿美元。结果美国与日 本签署了自动限制出口协议,日本承诺出口 减为1981到1983每年出口168万辆,1984到 1985年各为185万辆。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
(二)采取“自动”出口配额的原因
1.与传统手段被GATT限制有关 2.比关税和进口配额容易实施 3.可避免更多的贸易摩擦,且为出口国提供一
个每隔几年向进口国施压的机会 4.出口国可以提高出口产品档次,获得更多利
润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
美国汽车产业利用1981——1985年这段时 间缩减开支,改善汽车质量,但成本的降低并 没有使消费者受益。日本则通过出口高价汽车 赢得更多利润。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测算, 在1984年,协议导致国内制造的汽车价格上升 了660美元,日本车上升了1300美元。1981— —1984年,协议为美国消费者带来的总成本是 157亿美元,44000个美国工人保住了饭碗,其 代价是每人超过10万美元的成本。经济学家估 计,如果美国等同地施加从价关税,可获得 112亿美元的收入,而现在这些收入都变成了 自动出口限制下日本人的利润了。
七、进出口国家垄断
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国家规定某些商品 的进出口必须由政府机构直接经营,或者把 这些商品进出口垄断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
发达国家的进出口国家垄断主要集中在 三类商品上面:烟和酒、农产品、武器。垄 断机构为了牟取暴利就可以通过控制进口商 品的数量和品种来提高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 的价格。
八、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指一些国家通过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 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对国外 产品构成歧视。其做法包括:
1.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与服务 2.强调产品与服务的国产化程度 3.偏向国内企业的招标 4.直接授标
九、各种国内税
指一国政府专门针对进口产品征收国内 税费或对进口产品征收高于国内产品的税费, 则构成对进口产品的限制,是一种比关税更 灵活、更隐蔽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
为克服贸易限制和进一步的贸易摩擦, 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以移植工厂之 名在美国大规模投资汽车业,到2019年在美 国生产了200多万辆汽车,占23%份额。到 2019年,外国汽车占有美国市场的36.7%, 而日本占有26.6%。
三、进口许可证
(一)按其是否有配额可以分为: 1.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2.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