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材积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宝典]木材材积计算基础公式

[宝典]木材材积计算基础公式

[宝典]木材材积计算基础公式木材材积计算基本公式木材材积是木材实质体积的简称。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以长、宽、厚各为1米所占的1立米木材为单位来计量木材材积。

但是,要精确计算原木的材积并不容易,因为树干畸形怪状,十分复杂,其形状因树种、生长立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较大。

一般来说,针叶树木远销为通直圆满,而阔叶树木材的树干形状各有不同。

生长在密林里的树木其干形规则些,而生长在疏林里的树木就很不规则。

就是同一树种的树干,其上下形状也会不同。

树干形状虽然没没有完全像圆锥体、抛物线体、圆柱体或凹曲线体,但树干的各部位与这些几何体的的较接近,所以林业科学工作者在测定树干材积时,拟假定树干为复杂的某种几何体,以用一个相应的可以同时适用于各种几何体形状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出树干的材积。

实际上,任何一种几何体积的计算公式都不可能精确地计算每根原木的材积,而且从统计的意义来讲,也没有这个必要。

计算原木材积的基本公式尽可能要简单,只是考虑诸方面的影响因素,需要加以调整,保证统计精度即可。

一、木材材积计算基本公式1.中央断面面积公式是以原木中央断面面积和材长之积来求算材积的公式,即:V=(π/4×Do2)LO……(5-10)式中:π/4×Do2----以中央直径计算的原木中央断面面积(m2);LO ---原木的材长(m)。

用这种公式计算材积比较方便,但是需要在原木的材身中内检径,而且计算出的材咱们比实际材积偏小些。

树干尖削度愈大(特别是长材),材积愈偏小;如尖削度小的短原木,其计算材积较接近实际。

2.平均断面面积公式就是以原木大头断面面积和小头断面面积的平均值,作为平均断面面积,再乘以材长而计算原木材积的公式,即:V=π/8×(D2大+D2小)LO………(5-11) 式中:D大,D小—分别表示大、小头直径(m);π/8(D2大+D2小)---平均断面面积(m2);LO----原木材长(m)。

用平均断面面积公式计算材积,需要原木大、小头都要检径,因此检尺工作量大一些,但是计算也较简单。

[管理]木材材积计算基本公式

[管理]木材材积计算基本公式

木材材积计算基本公式木材材积是木材实质体积的简称。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以长、宽、厚各为1米所占的1立米木材为单位来计量木材材积。

但是,要精确计算原木的材积并不容易,因为树干畸形怪状,十分复杂,其形状因树种、生长立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较大。

一般来说,针叶树木远销为通直圆满,而阔叶树木材的树干形状各有不同。

生长在密林里的树木其干形规则些,而生长在疏林里的树木就很不规则。

就是同一树种的树干,其上下形状也会不同。

树干形状虽然没没有完全像圆锥体、抛物线体、圆柱体或凹曲线体,但树干的各部位与这些几何体的的较接近,所以林业科学工作者在测定树干材积时,拟假定树干为复杂的某种几何体,以用一个相应的可以同时适用于各种几何体形状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出树干的材积。

实际上,任何一种几何体积的计算公式都不可能精确地计算每根原木的材积,而且从统计的意义来讲,也没有这个必要。

计算原木材积的基本公式尽可能要简单,只是考虑诸方面的影响因素,需要加以调整,保证统计精度即可。

一、木材材积计算基本公式1.中央断面面积公式是以原木中央断面面积和材长之积来求算材积的公式,即:V=(π/4×Do2)LO……(5-10)式中:π/4×Do2----以中央直径计算的原木中央断面面积(m2);LO ---原木的材长(m)。

用这种公式计算材积比较方便,但是需要在原木的材身中内检径,而且计算出的材咱们比实际材积偏小些。

树干尖削度愈大(特别是长材),材积愈偏小;如尖削度小的短原木,其计算材积较接近实际。

2.平均断面面积公式就是以原木大头断面面积和小头断面面积的平均值,作为平均断面面积,再乘以材长而计算原木材积的公式,即:V=π/8×(D2大+D2小)LO………(5-11)式中:D大,D小—分别表示大、小头直径(m);π/8(D2大+D2小)---平均断面面积(m2);LO----原木材长(m)。

用平均断面面积公式计算材积,需要原木大、小头都要检径,因此检尺工作量大一些,但是计算也较简单。

测树学材积计算实验报告

测树学材积计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立木材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立木材积三要素(胸径、树高、胸高形数)对材积的影响,并能熟练运用立木材积表进行实际操作。

二、实验原理立木材积是指树木从根部至梢部截断后,树干部分所包含的木材体积。

立木材积的计算主要依据立木材积三要素:胸径、树高、胸高形数。

胸径是指树木胸高处直径,树高是指树木从根部至梢部的垂直距离,胸高形数是指树木胸高处的横截面形状系数。

立木材积计算公式如下:V = K × D² × H其中,V为立木材积(立方米),K为材积修正系数,D为胸径(厘米),H为树高(米)。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树木:胸径20-30厘米,树高10-15米,胸高形数0.5-0.7的树木若干。

2. 测量工具:皮尺、卷尺、钢卷尺、测高仪、游标卡尺等。

3. 计算工具:计算器、计算机等。

四、实验步骤1. 标记实验树木:在实验树木胸高处标记,以便后续测量胸径。

2. 测量胸径: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实验树木胸高处的直径,记录数据。

3. 测量树高:使用钢卷尺或测高仪测量实验树木从根部至梢部的垂直距离,记录数据。

4. 测量胸高形数:在实验树木胸高处截取横截面,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宽度、长度,计算胸高形数。

5. 查找立木材积表:根据实验树木的胸径、树高、胸高形数,在立木材积表中查找对应的材积修正系数K。

6. 计算立木材积:将实验数据代入立木材积计算公式,计算实验树木的立木材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树木编号 | 胸径(cm) | 树高(m) | 胸高形数 | 材积修正系数K | 立木材积(m³)-------- | -------- | -------- | -------- | -------------- | -------------1 | 25 | 12 | 0.6 | 0.8 | 3.02 | 28 | 14 | 0.7 | 0.9 | 3.63 | 22 | 11 | 0.5 | 0.7 | 2.82.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立木材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森林蓄积量计算公式

森林蓄积量计算公式

森林蓄积量计算公式森林蓄积量是指单位面积的森林所积累的木材和森林生物量的总量。

它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估林木生长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依据。

森林蓄积量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木材蓄积量和森林生物量。

木材蓄积量是以树干为主要计量对象,是衡量森林木材资源量的指标。

森林生物量是指包括树木、枝叶、根系等所有生物体在内的总生物质。

1. 木材蓄积量计算公式:木材蓄积量 = 基径平方×每公顷木材蓄积系数×林木株数基径是指树木离地 1.30米处的直径,一般使用胸径作为基径。

每公顷木材蓄积系数是指每公顷面积上蓄积的木材量与树木的基径平方总和之比,是反映单位面积蓄积能力的指标。

林木株数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林木个数。

2. 森林生物量计算公式:森林生物量 = 树木生物量 + 枝叶生物量 + 林下植被生物量 +土壤有机质生物量树木生物量是指树干、树枝和树冠的生物质量之和,可以通过树木的基径、高度、密度等因素来计算。

枝叶生物量是指树木枝叶的生物质量,可以通过枝叶的数量、面积、干重等来计算。

林下植被生物量是指地面上植被的生物质量,可以通过样方调查等方法来估算。

土壤有机质生物量是指土壤中有机质的生物量,可以通过土壤样本的分析来估算。

在森林蓄积量的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修正因子,例如森林类型、林龄、树种、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森林类型和树种对蓄积量的计算会有一定的差异,通过相关的修正因子可以对其进行修正和调整。

总之,森林蓄积量的计算公式包括木材蓄积量和森林生物量,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修正因子进行调整。

这些公式和方法可以为森林资源管理、林业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立木材积量的计算公式

立木材积量的计算公式

立木材积量的计算公式立木材积量是林业工作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通俗点说,就是计算一棵立着的树木到底有多少体积。

这在森林资源评估、木材采伐规划以及生态研究等方面都有着关键作用。

先来说说立木材积量的基本概念。

想象一下一棵大树,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圆柱体,但又不完全规则。

我们要计算它的体积,可不能简单地用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因为树木的形状可不是那么规整的。

那怎么计算立木材积量呢?常用的公式有好几种。

比如说,中央断面积求积式,这就像是把树切成好多段,然后计算每一段中间的面积,再乘以段长累加起来。

还有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这个有点像取平均值来估算。

我记得有一次去林场考察,那片林场的树木长得密密麻麻的。

当时我们带着工具,准备对一些树木的立木材积量进行测算。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照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我们选中了一棵看起来颇为粗壮的树,先用卷尺测量它胸径的位置,这可得仔细,不能有一点偏差。

然后根据相应的公式开始计算。

在计算的过程中,还得考虑树木的形状变化、有没有弯曲或者分叉的地方。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得全神贯注,一个数据出错,整个结果就可能偏差很大。

回到立木材积量的计算公式,不同地区、不同树种,可能适用的公式也会有所不同。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还有一些更先进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比如使用激光测量仪,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取树木的数据。

但无论工具和方法怎么变,掌握基本的计算公式和原理都是很重要的。

就像盖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总之,立木材积量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多实践,就一定能够熟练掌握,为林业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毕竟,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这可是关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呢!。

主要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

主要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

主要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1. 引言树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不同主要树种的立木材积是进行森林资源管理和木材加工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树种的二元立木材积表。

2. 什么是立木材积立木材积是指树木的体积,是评估树木生长和木材产量的重要指标。

立木材积通常以立方米(m³)为单位进行计量。

对于森林资源管理者和木材加工商而言,了解不同树种的立木材积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和采伐,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3. 主要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下面是一些主要树种的二元立木材积表:树种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m)材积(m³)杉木30250.28杨树40300.41白杨35280.35响水樟50350.60武夷山松45400.58马尾松55450.76枫树30250.28樱花树25200.19樟树40300.41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实际的立木材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条件、气候、树龄等。

4. 立木材积的计算方法立木材积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公式法、图解法和测量法等。

其中,公式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树木的胸径和树高来计算立木材积。

下面是立木材积的计算公式:立木材积= π * 平均胸径²/4 * 平均树高其中,π是圆周率,平均胸径是树木离地1.3米处胸径的平均值,平均树高是树木整体高度的平均值。

5. 立木材积的应用领域立木材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森林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树种的立木材积来制定合理的种植和采伐方案。

其次,木材加工商可以根据不同树种的立木材积选择适宜的原料进行加工。

此外,立木材积还可以用于研究树木生长规律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等方面。

6. 结论主要树种的二元立木材积表对于森林资源管理和木材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不同树种的立木材积,可以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立木材积的计算方法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木材体积计算公式

木材体积计算公式

木材体积计算公式第一篇:木材体积计算公式2.原木材积的计算在GB4814-84《原木材积表》标准中规定的原木材积计算公式是:检尺径自4-12cm的小径原木材积公式:V=0.7854L(D+0.45L+0.2)2÷10000----(5-17)检尺径自14cm以上的原木材积公式:V=0.7854L{D+0.5L+0.005L^2++0.000125L(14-L)2(D-10)}^2÷10000---(5-18)检尺长超出原木材积表所列范围又不符合原条标准的特殊用途圆材,其材积按下式计算。

V=0.8L(D+0.5L)2÷10000---(5-19)以上三式中:V---原木材积(m3);L---原木检尺长(m);D---原木检尺径(cm)。

另外,检尺径4-6cm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四位小数,检尺径自8cm以上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三位小数。

{例1}有一根紫檀圆木,检尺长2m,检尺径10cm,求其材积是多少?解:将L=2m,D+10cm,代入公式(5-17)得:V=0.7854×2(10+0.45×2+00.2)2÷10000=0.7854×2×11.1^2÷10000=0.7854×2×123.21÷10000=0.0194(m3)答:该紫檀原木的材积是0.019m3.{例2}有一根杉木,检尺长2m,检尺径20cm,求其材积是多少?解:将L=2,D=20cm代入公式(5-18)得:V=0.7854×2{20+0.5×2+0.005×2^2+0.000125×2(14-2)^2(20-10)}^2÷10000=0.072(m3)答:此根杉木原木的材积是0.072m3.{例子}有一根原木,检尺长14m,检尺径40cm,计算该原木的材积。

解:将L=14m, D=40cm, 代入公式(5-19)得:V=0.8×14×(40+0.5×14)2÷10000=11.2×472÷10000= 2.47(m3)如果需要计算的不是一根原木的材积数字,而是同一个长度中各个径级的材积数字,我们就可以采用一种简捷而精确的计算方法如例4。

木材蓄积量计算公式

木材蓄积量计算公式

木材蓄积量计算公式一、木材蓄积量的概念。

木材蓄积量是指一定面积森林中现存各种活立木的材积总量,以立方米为计算单位。

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

二、单株木材蓄积量的计算(针对立木)1. 近似圆柱体法(适用于树干形状接近圆柱体的树木)- 对于树干基部为圆形的树木,首先测量胸径(DBH,一般是指距地面1.3米处树干的直径),记为d(单位:米),测量树高h(单位:米)。

- 根据圆柱体体积公式V=π r^2h(其中r = (d)/(2)),单株木材蓄积量V=π((d)/(2))^2h=frac{π d^2h}{4}。

- 例如,某树胸径d = 0.3米,树高h = 10米,则其蓄积量V=frac{3.14×0.3^2×10}{4}=0.7065立方米。

2. 区分求积法(对于树干形状不规则的树木更为精确)- 将树干按照一定长度(如1米或2米为一段)进行区分,分别测量每一段的中央直径d_i(i = 1,2,·s,n,n为区分段数)和段长l_i。

- 每一段的材积V_i=frac{π d_i^2l_i}{4}。

- 单株木材蓄积量V=∑_i = 1^nV_i。

三、林分木材蓄积量的计算。

1. 标准地法(适用于大面积森林蓄积量的估算)- 首先在林分内设置标准地。

标准地的面积一般根据林分状况和调查精度要求而定,例如在天然林可能设置为0.1 - 1公顷,人工林可能为0.05 - 0.5公顷等。

- 在标准地内,对每一株树木按照上述单株木材蓄积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其蓄积量v_j(j = 1,2,·s,m,m为标准地内树木株数)。

- 计算标准地内木材蓄积量V_标准地=∑_j = 1^mv_j。

- 然后根据林分总面积S和标准地面积s,估算林分木材蓄积量V_林分=frac{V_标准地}{s}× S。

2. 角规测树法(一种快速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角规是一种特殊的测量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木材积计算公式
GB4814-84《原木材积表》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树种的原木材积计算。

(1)检尺径自4-12cm的小径原木材积由下式确定:
V=0.7854L(D+0.45L+0.2)²÷10000
式中:V——材积(m³);
L——检尺长(m);
D——检尺径(cm)。

(2)检尺径自14cm以上的原木材积由下式确定:
V=0.7854L[D+0.5L+0.005L²+0.000125L(14-l)²(D-10)]²÷10000
(3)原木的检尺长、检尺径按GB144.2-84《原木检验尺寸检量》的规定检量。

(4)检尺径4-6cm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四位小数,检尺径自8cm以上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三位小数。

2、GB4814-84《原木材积表》中的附录(圆材材积计算公式)的规定
(1)检尺长超出原木材积表所列范围而又不符合原条标准的特殊用途圆材,其材积按下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