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导学案(2)
《统计调查》导学案(新部编)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 计 调 查第1课时1.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会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数据.2.能进行条形图和扇形图中的简单计算,会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数据.3.经历收集、整理与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全面调查的步骤和方法.4.重点:利用全面调查收集与整理数据;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数据.问题探究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0-1…”上面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在“你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班级调查活动中:(1)调查的问题是 在五类电视节目中,你最喜爱的是? ;调查的对象是 本班同学 .(2) 本次调查中感兴趣的是调查对象 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问卷调查法 .(3)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包含什么内容?性别项.(4)对数据进行整理时,为了方便常用 字母 代替节目的类型,记录数据时,常用的方法是 划记法 .用“正”字划记是因为正字笔画为 五 笔,便于计算,“正”字的每一划代表一个 数据 .【归纳总结】统计调查的方法通常有电话调查、采访调查和 问卷调查 等方式,整理数据时常采用 划记法 .设计调查问卷时注意文字表达要 准确 ,避免使用引导性语句和不易回答的问题.【预习自测】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下面的提问是否合适?如不合适怎么改正?(1)难道你不认为《哈利·波特》是一本好书吗?A.是B.不是C.不知道(2)你一定常选择快餐这种用餐方式?A.是 B .不是 C.有时是解:(1)不合适,应改为:你认为《哈利·波特》是一本好书吗?(2)不合适,应改为:你是否常选择快餐这种用1.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 全面调查 .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数据的描述一般常用 条形图 和 扇形图 .2.请你填写下表,对比条形图和扇形图.统计图 优点 缺点 作法条形图 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无法显示每组数据占总体的 百分比 . 根据每组的 具体数据 作条形图的高,宽不变. 扇形图 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 总数 的大小. 在不知道总体数据的条件下,无法知道每组数据的 具体数据 .算出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根据圆心角作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百分比×360° .【预习自测】某校对七年级800名学生的上学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则乘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有96人,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3.2°.互动探究1:见教材“习题10.1”第2题.解:(2)的提问更好,因为(1)的提问明确显露了提问者的个人观点.互动探究2: 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地区,其人数比为2∶3∶5,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表示上述分布情况.已知来自甲地区的为180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扇形甲的圆心角是72°B.学生的总人数是900人C.丙地区的人数比乙地区的人数多180人D.甲地区的人数比丙地区的人数少180人互动探究3:政府为了更好地加强城市建设,就社会热点问题广泛征求市民意见,调查方式是发调查表,要求每位被调查人员只写一个你最关心的有关城市建设的问题,经统计整理,发现对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最多,有700人,同时作出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共收回调查表2000张;(2)提道路交通问题的有400人;(3)请你把这个条形统计图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解:(3)各问题所占圆心角度数为:环境保护:360°×35%=126°,绿化:360°×25%=90°, 房屋建设:360°×15%=54°, 道路交通:360°×20%=72°,其他:360°×5%=18°.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方法归纳交流】当问题中出现条形图时,要注意横纵坐标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当出现扇形图时,要注意各个小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互动探究4:新华路交通拥堵现象十分严重,上周末,小李同学在新华路人行天桥旁对3000名过往行人做了问卷调查,问题是:“从这里横过新华路时,您是否自觉走人行天桥?”供选择的答案有:A:是;B:否;C:有时.他将得到的数据通过整理后,得到选B的占16%,选C的占28.7%,其余选A.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不走人行天桥横过新华路的被调查者有多少人?(2)哪种情况最为普遍?它的百分比是多少?(3)根据这个调查结果,请简要地写出你的感想和建议.解:(1)480人;(2)自觉走人行天桥最普遍,占55.3%;(3)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较差,建议多宣传一些交通规则,按交通规则行路.见《导学测评》P42。
统计调查2导学案

统计调查(抽样调查)2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2. 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活动一,情景引入在下面问题中,哪些适用于全面调查:(填序号)①了解某班学生平均每月零用钱花费情况;②了解某灯泡厂生产的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③了解某制药厂生产的一批新药的治疗效果;④了解七年级某班学生期中考试的成绩;⑤了解某厂生产的5枚导弹的杀伤力。
活动二,探究新知探究1.上节课我们对全班同学对自己所喜爱的电视节目进行了调查,那么如果要对全市七年级200000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认为全面调查好吗?。
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37页---139页的内容后回答下列问题。
(赶快行动起来吧,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做得很好!)抽样调查:抽取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做抽样调查。
例如:从全校200000名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来调查,据此估计全校学生的情况。
抽样调查的优点:缺点:总体:所要考察的叫做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叫做个体。
样本:被抽取的一部分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叫做样本容量。
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归纳:调查时抽取的样本容量要适中,太少时,不能客观地反映总体情况;太多,则费时费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为使样本尽可能具有代表性,除抽取的样本大小要合适外,抽取样本时,不能偏向某些个体,尽量时每一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
抽样调查应注意的事项:①抽样调查要具有性和性,即样本容量。
七年级统计调查导学案第二课时

(C)每个学生是个体(D)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3、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
(A)15 (B)20 (C)25 (D)30
4、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如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为( )
课题
10.1统计调查导学案(2)(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和适用范围
2.理解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能够进行判断
学习重点:1、全面调查和抽象调查的判别。2、样本的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初二(1)班有48位学生,春游前,班长把全班学生对春游地点的意向绘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其中“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数”的扇形圆心角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本次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是300;
②抽样调查中,C组的人数是120;
③被调查的初中生中有40%的学生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活动时间;
④估计该辖区大约有14400名初中生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活动时间。
A、1个B、2个C、3个D、4个
2.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我们常把它称为调查;考察部分对象的调查称为调查.
3.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的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
(A)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60% (B)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有12人
(C)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肯定最多(D )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1/6
10.1.1 统计调查导学案

10.1.1 统计调查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
3、会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
教学流程流程一:自学环节(课前完成):自研教材P135—137页相关内容。
要求:1、完成P135页问题1 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么做?(1)设计调查问卷;(2)收集数据;(3)整理数据,制成统计表;(4)制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各是什么?3、全面调查的意义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利用调查问卷得到了全班同学喜爱的学科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用图直观形象的描述了数据。
利用表和图分析到了喜爱学科的情况。
在这个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查的对象。
考查全体对象的调查就叫做全面调查(也叫做普查)。
流程二:合作探究环节:(15分钟左右)对学(对子讨论):自学环节中第1题的(1)、(2)、(3)小题。
要求:1、明确统计调查的几个步骤;2、明确制定问卷调查首要确定调查的哪几个方面;3、记录调查结果,明确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的方法;群学(小组讨论):自学环节中第1题第(4)小题及第2、3题。
要求:1、用图形直观描述数据信息的方法有哪几种;2、条形统计图的作图规范性和注意点;3、扇形统计图中圆心角的图示以及圆心角的求法4、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5、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流程三:展示、点评(15分钟左右)展示点评一:过程:根据新知自学环节中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再现统计调查的全过程,重点交流统计调查的几个步骤,明确制定调查问卷的注意点,学会自制表格统计数据以及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同学们感受所有过程以及环节。
展示点评二:过程:1.结合单元一数据的整理,通过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2.展示条形统计图的作图规范性和注意点;3.展示扇形统计图中圆心角的图示以及圆心角的求法,注意作图要求及注意点;4.谈谈全面调查的概念以及它的使用范围;展示点评三:过程:1、目标聚焦主黑板,全班搜索问题,并争抢纠错;2、对子间相互纠错,补充完善。
10.1统计调查(2)导学案

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一、导学1.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会了调查全班同学对不同学科的喜爱情况的方法,现在如果要调查全校学生的情况,该如何进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抽样调查.2.学习目标:①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②正确区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能初步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描述.3.学习重、难点:重点: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描述.难点: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描述.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P137—P139问题3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12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弄清个体、总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和抽样调查的方法.(4)自学参考提纲:1)抽样调查是只抽取___________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_________的情况。
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______,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_______,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_______.2)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_____________.3)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问题2的统计表中的数据,你能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吗?试试看.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明了学情:(2)差异指导:图1 图2四、强化:(1)知识归纳:①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②抽样调查及全面调查.(2)练习:1)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①要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②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③调查全村所有家庭的收入.④调查某厂生产的烟花爆竹的质量情况.2)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的总体、样本和个体.①为了检查一批保险丝的安全性,从成品中随机抽取10根进行实验.②为了解我国职工的收入情况,对我国不同省市、不同工种的1000名职工的收入进行调查.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101统计调查(2)导学案

帽儿山中学初一数学导学案班级:姓名:时间: 2013.6.9 主备:张世明审核:自主自研促能力形成,互动展示让魅力飞扬!课题: 10.1统计调查(2)课型:新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抽样调查及相关概念;2、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自研课:(时段:晚间20min)。
旧知链接:全面调查的意义和一般过程.新知自研:自研课本137——139页的内容。
展示课(正课40分钟)【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同类演练】课本140页第1、2、3题.(预时15min)主题:【典题赏析】与【同类演练】互动展示。
(预时25min)(课后30分钟)自评师评基础题:1、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应采用适合的调查方式为_________2、为掌握我校七年级女同学的身高情况,从中抽测了100名女同学的身高, 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 样本的容量是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3、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在括号内填“抽样”或“普查”)(1)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3)考察一批导弹的杀伤半径。
()(4)了解哈尔滨市中学生的视力和用眼卫生情况。
()(5)某企业招聘,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
()(6)、调查某池塘中现有鱼的数量。
()4、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核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是()A、144°B、162°C、216°D、250°5、为了解某中学毕业年级5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测了50名学生的视力。
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指什么?发展题:为了制定某市初中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作调查,现有三种调查方案:A:测量少年体校180名男生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B:查阅有关外地180名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C:在本市的市区和郊区各选两所中学,在这四所学校的七、八、九每个年级的(1)班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取10名男生测量他们的身高。
统计调查二

目标检测
2.我校七年级进行了一次月考,参加考试人 数共1800人,为了了解这次月考数学成绩, 下列所抽取的样本中较为合理的是( D ) A.抽取前12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B.抽取后12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C.抽取3、4两班同学的数学成绩 D.抽取各班学号为5的倍数的同学的数学 成绩
目标检测
3.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 10台进行试验,对于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 (A) 每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是个体 (B) 一批电视机是总体 (C) 10台电视机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10台是样本容量
学以致用
例2:为了解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 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 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 (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2)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 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目标检测
1.下列调查,不适合作全面调查而适合作抽样 调查的是( B ) A.考察你班某次数学测验成绩 B.考察一批汽车的抗碰撞性能 C.考察我校电脑室新添置的一批电脑是否 能正常工作 D.审查即将发行的刊物中的错别字
容量为 6 ,样本平均数为_______. 18
• 谈一谈本节课 • • 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惑?
作业: 1.教科书习题10.1第3,6题 2.预习下节导学案
人数
新闻 体育 动画 娱乐 戏曲
节目类别
通过以上的数据你来描述样本中学生喜爱节 目的情况,并估计全校学生的情况~
学以致用
例1.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全面调 查还是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 1.要知道一锅汤的味道; 2.想知道一批导弹的杀伤半径; 抽样调查 3.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 全面调查 4.调查春节晚会的收视率; 抽样调查 5.选出某校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 全面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统计调查》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2课时1.知道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2.通过抽样调查,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3.重点:用抽样进行统计调查的思想和方法.阅读教材“问题2”至“为了使样本尽可能…”上面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从某校2000名学生中随意抽取100名学生,调查学生对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2000名学生对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个体是 每一名学生对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样本是 从总体中抽取的100名学生对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样本容量是 100 .2.教材“警示框”中的内容说明了抽样调查是 用样本估计总体 的方法.3.【归纳总结】统计调查分为 全面调查 和 抽样调查 ,抽取 一部分 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做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用 样本估计总体 的方法.【预习自测】下列调查中,将你认为适合的调查方式填到相应的横线上.A.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B.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C.调查某品牌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E.调查市场上老酸奶的质量情况 F.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 G.调查北京市民对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知晓率.1.要想在你的班级抽取10名同学观看文艺演出,你有什么办法尽量使每一名学生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例如可以在学生的学号中随意抽取10个学号,也可以把学生编号用抽签的方法抽取10名学生. 2.“问题2”中被抽取的100名学生中喜爱 戏曲 节目的学生最少,为 5% ,可以估计,这个学校的学生中,喜欢 戏曲 节目的学生最少,约为 5% 左右.3. 判断下面抽样调查选择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1)为了解观众对所观看影片的评价情况,随机调查某电影院单排单号的观众;(2)某市为调查一个学校的学生上学坐班车的情况,抽取初一年级的两个班进行调查.(1)合适,这是一种随机抽样的方法,具有代表性;(2)不合适,一个学校初中生有三个年级,只是初一年级学生不具有代表性.【归纳总结】简单随机抽样是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的抽样方法.为了准确的用样本估计总体,所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样本的容量要合适,抽取的个体机会要均等.【预习自测】为了估计水塘中的鱼数,养鱼者首先从鱼塘中捕获30条鱼,在每一条鱼身上做好记号后把这些鱼放归鱼塘.再从鱼塘中打捞200条鱼,如果在这200条鱼中有5条鱼是有记号的,则鱼塘中鱼的条数可估计为(C)A.3000条B.2200条C.1200条D.600条动探究1:下列调查中,不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是(D)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D.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动探究2:小亮同学为了估计全校七年级人数,他对自己所在乡的人口和全乡七年级学生人数作了调查:全乡人口约2万,七年级学生人数为300.全县人口约35万,由此推断全县七年级人数约为5250,但县教育局提供的全县七年级学生人数为3000,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根据所学统计知识,你认为产生偏差的原因是样本选取不合理.动探究3:为了解我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下面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位同学的调查方案.(1)你同意谁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2)写出你同意的那种做法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1)小明:在县城广场调查了 1000名老年人.(2)小颖:在县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病人.(3)小亮:调查了教育小区的10名老年邻居.解:(1)同意小明的做法.因为小明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2)总体是这个县所有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个体是这个县的每个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样本是抽取的1000名老人的健康状况;样本容量是1000.动探究4:某校为了了解本校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 随机抽取该校八年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种书籍),如图是整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活动一共调查名学生;(2)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他”所在扇形圆心角等于度;(3)补全条形统计图;(4)若该年级有6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年级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人数约是人.解:(1)200;(2)36;(3)60,图略;(4)180.见《导学测评》P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宁二中“四环节16字”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案
学科数学实验班级. 初一班学生姓名内容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
环节一
学案导学
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
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
“火柴能划燃吗?”爸爸问.
“都能划燃.”
“你这么肯定?”
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
上面的小故事蕴含的数学道理是什么?阅读教材137页~139页,理解、体会以下概念.
1. 全面调查:考察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抽取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方法,叫做抽样调查.
2.总体:所有叫做总体.
个体:总体的叫做个体.
样本:被抽取的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叫做样本容量.:
环节二
合作展示
1.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情况适合采用_______________调查.
2. 了解一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有提高适合采用___________调查.
3. 为了了解某校12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个体是
样本是,样本容量为 .
4. 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5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个体是
样本是,样本容量为 .
5. 某水果公司对1000箱苹果进行质量检验,从中抽取100箱检查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个体是
样本是,样本容量为 .
6. 为了了解2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个体是
样本是,样本容量为 .
7. 为了解中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设置“A:报纸,B:电视,C:网络,D:身边的人,E:其他”五
个选项( 五项中必选且只能选一项 )的调查问卷,先随机抽取5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
的结果绘制条形统计图如图10-10所示,则该调查的方式和图中a的值分别是( )
A.全面调查, 26
B.全面调查, 24
C.抽样调查, 26
D.抽样调查, 24
8. 某校七年级共320名学生参加数学测试,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其中15名学生成绩达到优秀,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在这次数学测试中达到优秀的人数大约有( )
A.50人
B.64人
C.90人
D.96人
环节三
精讲点拨教材137页问题2
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归纳总结
1.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的两种方式.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具有、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准确程度.
2. 为了使样本尽可能具有代表性,要做到:第一,样本容量的大小要合适;第二,抽样方法应为简单随机抽样(即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被抽到的一种方法).
练习:
(1)妈妈炖了一锅鸡汤,先用小勺舀了一点尝尝味道,这是利用了的思想
(2)某出租车公司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为5万元,由此推断5月份该公司的总营业额为5×31=155(万元),你认为是否合理? 答: .
(3)某班要选3名同学代表本班参加班级间的交流活动,现在按下面的办法抽取,把全班同学的姓名分别写在没有明显差别的小纸片上,把纸片混放在一个盒子里,充分搅拌后,随意抽取3张,按照纸片上所写的名字选取3名同学,你觉得上面的抽取过程是简单随机抽样吗?答: .
环节四
当堂检测1. 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
(1)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2)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3)全国人口普查. (4)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
(5)一批炮弹的杀伤力情况(6)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7)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收视率(8)对载人航天器的零部件的检查.
2. 要调查某校初三学生周日的睡眠时间,选取调查对象最合适的是()
A、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
B、选取50名男生
C、选取50名女生
D、随机选取
3.50名初三学生抽查我校一月份5天的用电量,结果如下:(单位:度)120,160,150,140,150,根据以上数据估计我校1月份用电总量为__________度.
4. 在火车的站台上,有200袋黄豆将装上火车运出北京,袋子的大小都一样,随机选取10袋的重量分别为 (单位:斤): 196、198、199、200、197、198、196、196、200、198,估计这200袋黄豆的总重量为_______________ .
5. 李娟同学为考察学校的用水情况,她在4 月份一周内每天同一时刻连续记录了用水量,记录结果如下表:
李娟估计学校4月份(按30天计算)的用水量约是 m3.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