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
头痛ppt

但多无明确地先兆。
最为常见。在头痛即将出现之
• 持续时间较先兆偏头痛为长,可 前发展到高峰,消失后随即出现
以持续数天,程度较先兆偏头痛 搏动性疼痛
轻。
• 头痛地部位可以是眶上,眶后或
• 主要为一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 额颞部,偶尔出现在顶部或枕部
呕吐,出汗,畏光等症状。
• 性质多为钝痛,可以有搏动感,
头痛地诊断-伴随
颅内压力增高脑膜受刺激,见于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偏 头痛
后颅窝病变
脑室系统病变与后颅窝病变常有强迫头位,低颅压性 头痛常与体位相关
颅内压增高性头痛,青光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见 短暂地视力减退;偏头痛发作前可有视觉先兆;复视伴 呕吐者应高度怀疑脑肿瘤;视觉障碍伴发热应考虑脑 膜炎;视乳头水肿或出血见于脑肿瘤或高血压性脑病
耳炎
脑肿瘤,慢性硬 膜下血肿,慢性 脑膜炎,颞动脉 炎与鼻旁窦炎
紧张型头痛,偏 头痛,丛集性
头痛
头痛地诊断-部位
头痛如果是发作性 且为偏侧性,则首 先怀疑偏头痛
颅外病变引起地头 痛与病变侧相一致
一侧枕大神经病 变时,疼痛主要位 于该侧枕颈部
头痛地诊断-部位
额部疼痛,必须除 外额窦炎,筛窦炎 与青光眼。
第二节 偏头痛
偏头痛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组反复发作地头痛疾患。 1年患病率为9.3%。偏头痛致残率较高,疾病负担重。先 兆偏头痛是缺血性脑卒中与脑白质损害地危险因素。偏 头痛患者较普通人群更容易伴发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冠 心病(尤其是先兆偏头痛),下背部疼痛等疾患
发病机制
➢ 血管扩张学说 ➢ 三叉神经血管通路敏化学说 ➢ 皮质扩散性抑制
紧张型头痛(TTH)是头痛中最常见地一种。约半 数患者会遭遇到影响日常活动地发作,其总体疾病负担 仍不容忽视,尤其是频发复发性紧张型头痛与慢性紧张 型头痛
头痛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头痛的护理诊断和措施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颅内病变、全身性疾病等。
对于头痛患者,准确的护理诊断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能够帮助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康复。
一、护理诊断(一)疼痛头痛是患者最主要的不适感受,疼痛的性质、程度、频率、持续时间以及诱发和缓解因素等都需要详细评估。
例如,偏头痛通常为单侧搏动性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症状;紧张性头痛则多为双侧头部的紧箍样或压迫样疼痛。
(二)焦虑由于头痛频繁发作或疼痛程度较重,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难以入睡等。
(三)睡眠形态紊乱头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时间缩短等。
(四)活动无耐力剧烈的头痛可能使患者感到虚弱和疲劳,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如行走、工作、学习等。
(五)知识缺乏患者可能对头痛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缺乏了解,从而影响其自我管理和疾病康复。
(六)潜在并发症某些严重的头痛,如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二、护理措施(一)疼痛护理1、评估疼痛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0-10 分)或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准确评估患者头痛的程度。
同时,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如刺痛、胀痛、跳痛等)、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加重和缓解因素。
2、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光线柔和,温度和湿度适宜。
减少噪音和强光刺激,为患者提供一个有利于休息和放松的环境。
3、体位护理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平卧位,头部稍垫高,以减轻头部充血和疼痛。
4、放松技巧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放松训练,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头痛。
5、物理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可选择冷敷或热敷额头、颈部等部位。
冷敷适用于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如偏头痛;热敷适用于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如紧张性头痛。
6、药物治疗按照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头痛的部分鉴别

神经内科头痛的鉴别1、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疼痛多较剧烈,多为深部的胀痛、炸裂样痛,常不同程度地伴有呕吐、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抽搐、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以至生命体征的改变。
如脑膜脑炎、脑血管病、颅内肿物及颅内压增高、低颅压综合征;2、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系因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所致,多为前头部、枕颈部或全头部持续性钝痛。
病因大多为精神紧张或焦虑所致,也可继发于血管性头痛或五官病变的头痛,有时为头颈部肌炎、颈肌劳损或颈椎病所致。
3、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引起的头痛:焦虑症头痛多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表现。
抑郁患者也常有头痛,抑郁症状反被忽略,应高度警惕。
癔症的头痛多部位不定,性质多变,且有其他癔病表现,症状夸张,常号哭、翻滚、呼叫,除有零乱的感觉障碍和双侧腱反射亢进外,体检及神经系统无其他异常。
当询问病史及查体以吸引其注意力后,头痛可明显减轻,暗示治疗可迅速痊愈。
4、低颅压综合征:由于脑体积减小、脑脊液的减少或脑内血液量的减少形成颅内总的体积减少而使颅压下降,并且造成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临床分为症状性低颅压和原发性低颅压,主要表现为头痛剧烈,呈全头痛或枕颈额颞持续性胀痛或无固定位置痛,可向项肩部放射。
坐位站立及活动时头痛加剧,多在平卧或头低脚高位时头痛减轻或消失。
常伴恶心呕吐,耳鸣,畏光,眩晕,步态不稳。
少数可短暂的晕厥发作,精神障碍,抽搐,心悸,出汗,站立式头痛加剧可能与脑脊液压力减低本身以及站立式脑穹窿面的疼痛敏感结构移位有关。
体格检查部分有直立时脉搏徐缓、颈强直、颈部肌肉压痛、克氏征阳性、双侧或一侧外展神经不全麻痹眼底视乳头迷糊,神经系统亦可无阳性体征。
颅内压低颈部抵抗较真行脑膜刺激征出现的颈部抵抗轻。
快速头痛的十个小妙招

快速头痛的十个小妙招1、按摩头部:按摩能帮助缓解头痛,通过在发展头痛部位按摩,可以缓解头部疼痛。
可以以轻轻地在头皮上按压,此外还可以按摩太阳穴、耳廓、枕部以缓解头痛。
2、调节呼吸:通过调整自己的呼吸,可以帮助降低头痛的感觉。
深呼吸,可以使大脑和身体得到更多的氧气,也可以放松自己的身体,来缓解头痛的疼痛。
3、头部冷敷:采用冷敷的方法也可以有效缓解头痛,尤其是暑天更能够缓解头痛的症状。
可以将冰块和湿毛巾放在头部的痛处,或者将冰袋放在额头上,有效的放松头部,缓解头痛。
4、消除压力:减少头部的压力是一个有效治疗头痛的好方法。
比如,可以避免熬夜、减少心理压力,做一些有关放松身心的事情,来帮助消除头痛的痛苦。
5、草药疗法:可以尝试一些基于草药和中药材的疗法来减轻头痛,比如蒲公英、芦荟肉、穿山甲、甘草等草药都可以治疗头痛。
6、正确进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预防头痛也有帮助。
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虾、豆类等,以及低盐和低脂肪的食品,这些都有助于预防头痛。
7、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也可以缓解头痛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多饮水,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需要尽快的补充水分,有助于补充身体的水分,增强身体的体力。
8、运动锻炼:运动也能够有效的帮助减轻头痛的症状。
可以做一些有氧的健身活动,比如慢跑、游泳等,也可以定期的去练习和体育锻炼,来排毒,帮助缓解头部疼痛。
9、芳香治疗:芳香治疗可以有效的达到缓解头痛的效果,比如通过芳香精油提炼的疗法,把植物提取物洒在头部,可以帮助减少头痛的感觉。
10、喜欢的音乐: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可以有效的帮助缓解头痛的症状,放松身心,让精神得以释放,从而达到缓解头痛的效果。
头痛(急诊医学)

头痛1.急性起病的头痛(headache)(1)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并出现呕吐及意识障碍,提示大面积脑梗死、脑血管畸形或颅内肿瘤破裂出血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立即行头颅CT检查。
并予甘露醇、甘油果糖脱水(注意肾功能问题)。
(2)伴有发热者,提示有急性感染,考虑有脑膜炎、脑炎发生,需脑脊液检查。
(3)伴有外伤史患者,考虑出现脑震荡、脑出血、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立即行头颅CT 检查。
(4)伴有一过性视力障碍、复视或眩晕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行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5)急性起病的剧烈头痛,突发、突止,持续时间短暂,应考虑头痛型癫痫,可行脑电图检查。
(6)急性头痛还可见于高血压脑病,立即行心电监护,应用静脉降压药。
(7)颞动脉炎:有一过性失明,颞动脉压痛,血沉升高,对糖皮质激素效果好。
(8)急性青光眼:老年人,眼痛,视物模糊,睫状体充血,瞳孔散大,立即请眼科会诊。
2.缓慢起病的头痛(1)若头痛进行性加剧并伴有颅内压增高表现,提示可能有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脓肿、慢性硬膜下血肿和结核性或真菌性脑膜炎等。
(2)不伴有颅内压增高表现的慢性头痛,以眼源性和鼻源性头痛较为常见,可请眼科、耳鼻喉科会诊。
(3)慢性反复发作性头痛伴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多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反复发作可考虑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偏头痛急性发作,其强度可在数小时内逐渐增加,持续数小时到1~2天不等,睡眠后缓解为其特征性表现。
3.某些全身性病变也可导致头痛、感冒、痢疾、中毒、尿毒症、中暑等。
知识点头痛的国际分类1.原发性头痛(1)偏头痛。
(2)紧张性头痛。
(3)丛集性头痛和其他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
(4)其他原发性头痛。
2.继发性头痛(1)因头颈部外伤的头痛。
(2)因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头痛。
(3)因非血管性颅内病变的头痛。
(4)因物质或其戒断的头痛。
(5)因感染的头痛。
(6)因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头痛。
(7)因颅、颈、眼、耳、鼻、鼻窦、齿、口以及其他面、颅组织病变的头痛及面痛。
头痛

临床表现
3. 特殊类型偏头痛 (5)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ophthalmoplegia migraine) ♦ 较少见, 偏头痛发作时&发作后头痛消退之际, 头痛 侧出现眼肌瘫痪, 动眼神经最常见, 可同时累及滑车 &外展神经, 持续数h~数w ♦ 多有无先兆偏头痛病史 ♦ 注意排除颅内动脉瘤&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临床表现
3. 特殊类型偏头痛
(6) 晚发型偏头痛(late-life migraine) ♦ 45岁后发病, 发作性头痛可伴反复发作的偏瘫\麻木 失语&构音障碍等 ♦ 每次发作神经缺失症状基本相同, 持续1min至72h
临床表现
4. 偏头痛持续状态(status migrainosus)
♦ 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72h, 可有<4h的缓解期
临床表现
国际头痛协会 (2003) 分类
1. 有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 --典型偏头痛(classic migraine) 2. 无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 3. 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 4. 视网膜性偏头痛 5. 偏头痛的合并症 6. 很可能的偏头痛
临床表现
1. 有先兆的偏头痛 (migraine with aura)
(1) 先兆期: ♦ 视觉先兆常见, 视野缺损\暗点\闪光, 逐渐增大向 周围扩散及视物变形&物体颜色改变 ♦ 躯体感觉先兆, 如一侧肢体&面部麻木\感觉异常, 运动先兆少 ♦ 先兆持续数min~数h, 复杂性偏头痛持续时间较长
♦ ♦
♦ ♦
诊断&鉴别诊断
(3) 血管性头痛
如高血压&低血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动静脉 畸形\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均可有偏头痛样头痛, 部分病例有局限性神经体 征\癫痫发作&认知功能障碍 脑CT\MRI\DSA可显示病变
头痛的常见处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主要以剧烈的钝痛呈现,且疼痛呈跳跃性,好像过电流一样,又或者像是被锤子敲额角一样。
原因:可能是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或者是烟雾摄入太多导致的中毒)、或者在缺氧的地方长时间工作等因素导致,有时也会因体力过度消耗、情绪异常等导致。
处理方式:对太阳穴进行按摩,或者使用冷毛巾对太阳穴进行冷敷,以改善疼痛,并做适当的休息,如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服用止痛药物。
在此需要给大家一点提示:
(1)止痛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照说明书或者医生的建议,不得擅自乱服用药物,如果服用镇痛药物后,病情没有改善,我们不能继续服用药物,一定要看医生,以免治标不治本,掩盖本身潜在的疾病。
(2)不要乱服用抗生素,除非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头痛,要不然服用抗生素是没有用的。
(3)因脑瘤引发的头痛几率很少,所以也不要一头痛就去做CT或者MRI,多做并没有好处,但是对于长期伴有头痛情况,且伴随颅内增高的临床表现,则需要赶紧查明情况。
(3)前额痛
通常指前额到鼻根这一区域的剧烈性疼痛,且惊颤伴随眼睛发红的情况。
原因:通常是因为受到寒冷或者是太过燥热导致,如果疼痛呈间歇性,需要警惕额窦发炎的情况。
处理方式: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服用镇痛剂。
(4)环状头痛:
通常是指头部就像孙悟空带了紧箍咒一样,存在一种剧烈的勒痛感,尤其是额头部位。
原因:消化不良、受凉、饮酒过多、情绪受到强烈的刺激等。
处理方式:如果是胃酸等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服用一点碳酸氢钠和柠檬水,并配合调和胃部功能的药物以及止痛药物,如果是饮酒过量引起的环状头痛,则需要进行胃肠减压,如果是情绪受到刺激引起的,需要合理的服用镇痛药物。
(5)普通的头痛
这样的头痛方式特别常见,说不上具体是哪里疼,就是感觉头部不适,感觉头部就像压着很重的物体一样,常会感觉疲劳以及眼睛发红。
头痛的病因

头痛的病因
头痛系因头颈部痛觉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异常的神经
冲动传达到脑部所致。
具体原因如下:
一、颅内病变
1、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膜炎、脑脓肿等。
2、血管病变: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畸形等
3、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盘虫病或包虫病等。
4、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裂饬、颅内血肿、硕膜下血肿、脑外症。
5、其他疾病: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头痛型癫痫等。
二、颅外病变:
1、颅骨疾病如颅骨肿瘤。
2、颈部疾病如颈椎病。
3、三叉神经病。
4、眼、耳、鼻、牙疾病。
三、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等发热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
3、中毒性疾病如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铅、药物中毒
4、其他疾病,如尿毒症、贫血、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期头痛、中暑等。
四、神经官能症,如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瘴病性头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痛分类
1、国际头痛协会(HIS,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1988) 将所有的头痛编码化,分成13大类。其中1~ 4项是所谓功能性头痛,5~11是有基础疾病 的症状性头痛,12是神经痛。 2、ICD-10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分类法(1997)
3、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4、视网膜偏头痛 5、小儿周期性综合征(与偏头痛相关的) (1)小儿良性发作性眩晕 (2)小儿交替性偏瘫 6、偏头痛的并发症 (1)偏头痛发作状态 (2)偏头痛导致的脑梗塞 7、不属于上述分类的偏头痛
发病机制
1、血管学说:该学说认为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
缩功能 障碍所致。
血小板聚集功能 5-HIAA(五羟吲哚乙酸) MAO 5-HT 5-HT 颅脑血管收缩 颅内外血管扩张 先兆期 头痛期
要与眼肌麻痹性偏头痛相鉴别。 该病表现: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非特异性炎症; 疼痛为持续性; 刺痛或撕裂样,位于眼眶或球后; 数天后出现痛侧眼肌麻痹,瞳孔轻度 散大, 眼压可略升高; 对激素治疗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偏头痛治疗
• (一)发作期: 1、镇痛剂:最好用非类固醇类抗炎剂,如阿司匹 林、布洛芬、消炎痛等。 2、麦角胺咖啡因:为血管收缩剂,阻止去甲肾上 腺素再摄入,抑制5- HT 被血 小板摄取 6片/日。 3、舒马曲坦:激活5-HT受体—阻滞神经原性炎 症。如佐米格
3、神经递质: 五羟色胺 儿茶酚胺 组胺 酪胺(奶酪、巧克力、红酒、) 血管活性肽 前列腺素等 NO Mg++ 苯乙胺等
偏头痛激发因素
1、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2、失眠。 3、气压改变。 4、饥饿。 5、食物(巧克力、酒精、奶酪、 咖啡等) 6、化学药品:多巴胺、苯乙胺、左旋多巴等
偏头痛激发因素
偏头痛的分类
1、不伴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e) 2、伴有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e) (1)典型先兆的偏头痛 (2)先兆迁延性偏头痛 (3)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4)基底型偏头痛 (5)只有先兆不伴头痛 (6)突发性先兆的偏头痛
偏头痛的分类
• 2、基底型偏头痛(原称基底动脉偏头痛, basilar migraine)
有明确起源于脑干或双侧枕叶的先兆症状: 视觉症状,如失明、视野偏盲。 脑干症状,如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 减退、复视、共济失调、双侧性感觉异常、双侧轻瘫 或精神错乱等。 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消失, 继而发现双侧枕区搏动性头痛。 间隙期一切正常。
3、偏头痛等位发作migraine equivalents)
出现见于偏头痛发作的各种先兆症状,但 有时并不随后出现头痛。当病人年龄渐老 头痛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发作性先兆症状 但完全表现为先兆症状而无头痛者则较少 40岁后首次发病者需作深入检查,除外血 栓栓塞性TIA。
• 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偏头痛等位发作)
诊断
• 了解头痛的发作频率、部位、持续时间、缓解或 加重的因素及伴随症状等。 • 认真仔细的体格检查。 • 配合一些特殊的辅助检查如腰穿、头颅CT、 MRI、 MRA等有助于明确头痛的病因。 • 40岁以后新出现的头痛更应受到重视,必须进行 仔细评估。
治疗
1、多种方式治疗: 药物、针灸、生物反馈、 饮食、休息。 2、继发性头痛的治疗: 治疗基础疾病。 3、特殊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心理医师的参与。
低血糖 癫痫后 一氧化碳中毒 大量饮酒 高CO2血症
• 2、癫痫发作: 有少见的癫痫发作表现为偏头痛样, 或腹痛样,有时较难鉴别。癫痫可有脑 电图异常。
• 3、青光眼性头痛:
眼痛伴头痛,为持续性病眼侧头痛 有眼部表现:眼压高,视力下降, 瞳孔散大
• 4、痛性眼肌麻痹:(Tolosa-Hunt综合征)
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
• 任何年龄,成人多见。 • 女多于男 • 双侧或单侧枕颈部或额颞部账痛、抽痛、压迫感 或全头顶部痛、紧缩感 • 在压抑、工作繁忙、不顺利;长时间在某一体位 (如打牌、阅读等坐位) • 常伴头昏、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症状 • 无恶心呕吐 • 日常生活不影响 • 头颈、肩背部肌肉僵硬感
(二)伴有先兆的偏头痛(典型偏头痛) 可分4期: 1、 前驱期:怕光、打哈欠等 2、 先兆期: 视觉症状最常见: 畏光,眼前闪光、火 花或复杂视幻觉,视 野缺损、偏盲或短暂失明。 最具特征性是闪光性暗点。
闪光性暗点开始时在单侧视野中心出现一个模 糊暗点,随后出现不同形式的向周围扩大的闪 光并累及暗点侧的大部分视野。 先兆还可表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 先兆大多持续5~20分钟。
9.伴有头部以外的感染性疾病的头痛 10.伴有代谢障碍的头痛 11.起因于颅骨、颈、眼、耳、鼻、副鼻窦、 齿、口或其他颜面、头颅组织的头痛或颜 面痛 12.颈部神经痛、神经干痛、向心路阻断性疼 痛 13.不能分类的头痛
实用头痛分类
• 颅和颅外结构疾病——颅骨、眼、五官、 口腔、上颈部 • 血管性头痛 ——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偏头 • 痛 、丛集 性头痛、 继发性血管性头痛 • 肌源性头痛 ——原发性肌收缩性头痛 继发性肌收缩头痛 • 外伤性头痛 • 脑膜疾病 ——脑膜炎、脑膜癌病 • 脑脊液动力学变化——颅内压增高、低颅压头痛 • 反射性头痛 ——咳嗽性头痛、冰淇淋头痛 • 精神性头痛 ——癔病性头痛、抑郁性头痛
头痛、颅神经痛、颜面痛的分类 (国际头痛学会)
• • • • • • • • 1.偏头痛 2.紧张型头痛 3.丛集性头痛及慢性发作性单侧头痛 4.不伴有器质性疾病的各种头痛 5.伴有头部外伤的头痛 6.伴有血管障碍的头痛 7.伴有非血管性颅内疾病的头痛 8.伴有原因物质或其解脱的头痛
头痛、颅神经痛、颜面痛的分类 (国际头痛学会)
3.头痛期 在先兆开始消退时出现。 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眶后部或额颞区,逐 渐加重而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 颈部。 头痛为搏动性,呈跳痛。 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精神萎靡。 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 通常睡觉后头痛明显缓解。 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 4、头痛后期
特殊类型
1、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ophthalmoplegic migraine) 起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有固定于一侧的头 痛发作史,在一次较剧烈头痛(眼眶或眶后痛) 发作后,出现同侧的眼肌麻痹(III),以上脸下 垂最多见。麻痹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开始几 次发病麻痹完全恢复,但多次发作后可遗留部分 眼肌麻痹而不恢复。神经影像排除颅内器质性病 损。
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10~40岁,女男(3:1)。50岁 以后头痛常部分或完全缓解。50%以上的病人 有偏头痛家族史。 2、头痛是发作性的,每天、每月 每隔数月或每 年发病一次。 3、单侧性。 4、搏动性。 5、中-重程度。 6、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7、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畏嗅等。 8、疼痛持续4~72小时。
偏头痛持续状态 普通型偏头痛或典型偏头痛患者 头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整天头痛仅 缓解小于4小时
鉴别诊断
• 1、血管性头痛
原发性血管性头痛 偏头痛—典型偏头痛 偏瘫型 基底动脉型 视网膜型 眼肌麻痹型 偏头痛等位症 —普通型偏头痛
继发性血管性头痛(代谢、中毒、炎症等)
发热 血透 高血压病 脑血管阻塞 缺氧 动脉炎 贫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偏头痛治疗
4、阿片类药物:用于严重头痛,可用哌替啶、可待 因。 神经安定类药物:氯丙嗪。 5、对症处理:止吐—东莨菪碱 止晕—眩晕停、敏使朗、西比灵
注意事项:1、镇痛剂使用要有节制。在某些 病例中它们是有效的,但是在另一些病例中当 剂量增高时也会引起反跳。 2、应尽量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
偏头痛治疗
头 痛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徐 肖
定义
头痛(headache) 是指颅外或颅内疾病刺 激对疼痛敏感的结构, 造成头颅上半部(眉毛、 耳廓上部、枕外隆突联 线以上)的疼痛。
对疼痛敏感的颅内外结构
• • • • • 颅外各种组织(肌肉、骨膜、粘膜动脉等) 颅内血管(动脉、静脉、静脉窦) 脑膜 神经和神经根(V、X、IX、C1~3为主) 上述结构的刺激、牵拉、压迫、血管扩张 或痉挛均可造成头痛。
有偏头痛家族史但儿童本人无头痛。 表现为多次、短暂的眩晕发作,也可出 现发作性平衡失调、焦虑,伴有眼球震 颤或呕吐。 神经系统及脑电图检查正常。 间隙期一切正常。 部分儿童成年后可转为偏头痛
• 4、偏瘫型偏头痛(hemiplegic migraine)
偏头痛消退后偏瘫 可持续10分钟到数周,伴失语、偏身感 觉障碍 至少出现过2次上述典型发作 排除器质性疾患后诊断方可成立。
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 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 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 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 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 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 根据采用IHS诊断标准的偏头痛的流行病学 • 调查,各国一年中偏头痛的发病率为男性 2%~9%,女性7.3%~23%。
诊断
不伴先兆的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
A.满足以下的B~D的发作5次以上 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治疗) C.下述当中,至少满足2项 1.单侧 2.搏动性 3.中等度~强度的疼痛(妨碍日常生活) 4.上下楼等日常生活动作使头痛加重
诊断
D.发作中,下述当中满足1项 1.恶心或呕吐 2.光过敏、声过敏 E.下述当中满足1项 1.临床上可以否定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2.临床上可疑有器质性疾病但通过检查可以否定 3.虽存在器质性疾病,但从过程看可以否定其与 头痛有关
2、神经血管学说: 偏头痛发作时记录到脑电活动低落 提示皮层抑制。
血管扩张,白细胞激活,毛细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