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学习伴我成长,同课异构5套+教学反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案《学习伴我成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案《学习伴我成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从而愿意学习他人的好经验。
2、情感与态度:体会学习处处有收获,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就能学到很多知识。
3、行为与习惯:学会处处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学习中掌握各种本领,不断获得成长。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成长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难点:从大人们的学习中获得鼓励和动力,感受到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需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学习调查表。
2、千纸鹤、彩色折纸卡片。
3、书签。
学生准备1、最喜欢的一道菜的菜谱。
2、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学会了很多东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学习伴我成长》这一课的内容,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评价学生两年来学会的本领,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从而鼓励学生攀登新的高峰,将自信心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学习小调查师:同学们,有没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有什么本领?你是向谁学的?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生1:我会洗衣服,是向爸爸学的,我感受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生2:我会做手工,是向同桌学的,我感到同学之间充满关爱,非常开心。
生3:我会背古诗,是我看书学的,我感受到自己进步的快乐。
师:同学们可真棒!能学会这么多本领。
下面请大家结合课前准备的调查表,说一说家里和周围的大人们都在学什么,他们是怎么学会的。
生1:奶奶通过认真观察和反复临摹实物,学会了画画。
生2:老师通过学习网上教程,学会了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生3:爸爸妈妈通过参加家长学校培训课,学会了如何与子女沟通、交流、学习。
生4:爷爷通过学习科技书上的知识,学会了如何科学育种。
师:大人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学习呢?生: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只有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1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针对上述问题,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1.为了提高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我将更多地使用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②学习的方法和动力:
知识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动力
词:方法、动力、效率、动力
句: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③学习的过程和合作:
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与他人合作学习
词:过程、合作、团队、合作学习
句:学习是一个过程,需要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④自我管理和法沟通与合作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
(4)自我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足,难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运用生动的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概念。
(2)设计问题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2.在课堂管理方面,我将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明确课堂规则,并严格监督学生的行为,以确保课堂秩序。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我的教学将越来越符合学生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学习伴我成长”这一主题,认识了学习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来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学习,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并了解学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5)请说明学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学习伴我成长教学反思

《学习伴我成长》教学反思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快乐学习》的第1课,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成长离不开学习”,通过让学生回顾自己出生以后的成长学习过程,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学习;通过调查访问周边成人的学习情况和对教材中问题的思考,体味人的一生是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
第二板块的话题是“处处可学习”,通过对学习途径的分享和交流,明白除了学校的课堂学习外,还有其他多种学习途径和丰富的学习内容,生活处处皆学问,学习的空间覆盖生活的全领域。
两个板块的编写逻辑是首先让学生理解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再进一步认识学习的空间、途径和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学反思1:本节课,从说一说好的学习习惯,找一找自身或他人的好的学习习惯和不好的学习习惯,判断哪个做得好,哪个做得不好,三个方面来设计。
在开始播放了一首《上学歌》引出课题。
结尾播放的《学习歌》,让学生在儿歌中巩固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在开始部分问学生你是在哪所学校上学,是哪个班的学生,准备以此为例,说明规则。
积极举手回答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的学生就能够奖励一颗五角星。
结果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我就将后面的直接跳过了。
出示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根据这些习惯在自己身上找一找,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号的学习习惯还不够熟悉,所以有的都没有找出来,可以老师说一点,学生找一找自己有没有做好,可能更好,也节约时间。
反思2:这节课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从这节课中学生能切实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愿意去改进,这种积极的意愿就是值得鼓励的。
即使是让孩子们的通过本次班队活动锻炼了组织协调合作能力,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尤其是让孩子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养成的教育,这是最大的收获。
反思3:“播种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这告诉我们行动会养成习惯,习惯会形成性格,性格又决定了人的命运。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习伴我成长》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 第一单元 快乐学习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成长离不开学习”, 通过让学生回顾自己出生以后的成长学习过程,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 开学习;通过调查访问周边成人的学习情况和对教材中问题的思考, 体味人的一生是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第二板块的话题是“处 处可学习”,通过对学习途径的分享和交流,明白除了学校的课堂学 习外,还有其他多种学习途径和丰富的学习内容,生活处处皆学问, 学习的空间覆盖生活的全领域。两个板块的编写逻辑是首先让学生理 解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再进一步认识学习的空间、途径和内 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总结:原来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爸爸、妈妈、老师 夸奖你,而是为了自己能越来越好,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遇见更好
的自己。我们都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
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 法。”此环节设计安排学生调查身边的大人都在学什么,并设计调查 表,学生在调查中发现大人们也需要学习,再播放视频资料,明白终 身学习已是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趋势,初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树 立正确的学习观,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培养学生调查整理资料的能 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足之处在于,环节之间过渡还不够自然,需要改进。你好, 孩子。我们一起相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一起成长,体验快乐, 收获福。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学习伴我成长》教学反思(最终5篇)

《学习伴我成长》教学反思(最终5篇)第一篇:《学习伴我成长》教学反思《学习伴我成长》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伴我成长》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伴我成长》教学反思本课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快乐学习》的第1课,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三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这为进步提升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但是,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课程内容的加深、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烦恼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这是思维发展中最艰难的一个阶段,孩子们刚刚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发展的程度也不平衡。
这一时期若不注意引导,有的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学,这就是为什么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对于很多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学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学习”的概念还只局限于学校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不知道什么是终身学习,更不明白人为什么需要终身学习。
因此,本课重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懂得学习是人成长的需要,并且需要终身学习;引导学生理清学习的概念,理解并树立新的学习观,懂得学习的空间、途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生活处处皆学习。
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这节课,做到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始终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因为我创设了一个人人参与的学习交流的氛围,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每个孩子在教学中都始终洋溢着积极参与的热情。
本节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始终有效融为一体。
学生的交流没有流于形式,参与面广,几乎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课堂发言,而且孩子们也是有感而发。
第二篇:教学反思伴我成长教学反思伴我成长中关镇中心小学孙尧由于我是今年加入我县教师队伍中新的成员,上岗授课时间仅一个多月,可就是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让我对教学反思这一行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学习伴我成长》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学习伴我成长》教案教学设计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 《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 1 《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谓。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史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产生对家庭爱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重难点1.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2.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
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PPT,其中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称呼抢答题目(在教材基础上,补充部分家庭成员关系题目)以及儿歌《家庭称呼歌》。
2.学生填写《“家史”小调查》的表格。
教学过程活动一、家庭生活掠影(一)上节课最后我们说到要把关爱带给爸爸妈妈,那么他们在收到我们关爱后有什么反应?请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的互动。
(二)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心里暖暖的,这些都属于我们的家庭记忆。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下一课《家庭的记忆》。
(板书课题。
)活动二、家庭辈分称呼(一)家庭关系示意图1.认识家庭单元。
教师:家庭的记忆中除了家人之间美好的相处之外,还包括很多内容。
比如:家族的历史、大家庭里不同辈分的长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完成的《家庭关系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明白这些关系呢?教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填写的示意图。
(学生展示)教师:孩子们,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样拥有夫妻关系的两个人和自己的孩子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家庭形式。
2.认识不同辈分。
教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说一说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教师:“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外婆是妈妈的长辈,她比妈妈长一辈。
妈妈是你的长辈,妈妈比你长一辈。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1. 教材概述《学习伴我成长》是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中的开篇课文。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理解学习不仅限于课堂和书本,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2. 教材编排特点单元主题鲜明:本课作为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以“学习伴我成长”为主题,为后续课程如“我学习,我快乐”和“做学习的主人”奠定了情感与认知基础。
内容贴近生活: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如学说话、学走路、学礼仪等,展示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无处不在。
注重体验与感悟:通过活动、讨论和分享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加深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2. 能力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调查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认识到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3. 知识目标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每个人都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理解并认同“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明白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体验并认同学习的多样性和乐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接受“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升学”的观念,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
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持续性和终身性,初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1. 学生基础经过两年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知和学习能力。
他们对学习有一定的认识,但大多停留在表面,尚未形成深入的理解和系统的学习观念。
2. 认知特点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事物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生活实例和情境。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习伴我成长》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习伴我成长》名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习伴我成长》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学习的重要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选择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3.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学习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4.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用于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重要性。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收集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4.设计有趣的游戏,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图片内容分别为: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学生在课下阅读书籍、学生在家里做作业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提问:“你们认为学习是什么?学习的重要性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学习重要性的情境案例,案例内容可以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让学生观看案例,并引导学生讨论:“从这个案例中,你们学到了什么?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个“学习方法大比拼”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后评选出最佳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