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真题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5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一、古诗词(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将宋代词人宋祁的《玉楼春》补写完整。
(4分)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答案』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答案』①曾益其所不能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泉香而酒洌④宠辱偕忘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达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
②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暗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句子:,。
『答案』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
(4分)秋霁崔道融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4.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2分)5.赏析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
(2分)『答案』4.霁:雨后或雪后天放晴。
诗中从“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江上如钩月”来表现“霁”字的。
5.写出鱼儿见钩月疑是钓钩,吃惊而逃的情景。
构思新奇幽默,别出心裁。
给诗平添了许多情趣。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4分)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菏泽语文中考题含答案

卷类型A菏泽市二○一三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30分)1.默写唐朝诗人刘长卿(de)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4分),.,.2.依据课文填空.(4分)① , ,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3.根据提示默写.(4分)①刘禹锡秋词中描写秋高气爽、鹤冲云霄景象(de)句子:,.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景色(de)句子:,.(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4—5题.(4分)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唐)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4.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de)什么特点5.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14分)甲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袁枚黄生借书说乙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顾炎武日知录6.解释下列加点(de)词.(4分)①若业.为吾所有( )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 )③姑俟.异日观()④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7.下列句中加点(de)“之”相当于“(de)”(de)一项是()(2分)a.孔子曰:“何陋之.有” b.之虚所卖之.c.吾不得而见之.矣 d.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②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9.甲文(de)论点是乙文(de)论点是两文共同(de)论证方法是(4分)二、现代文(40分)梁思成(de)故事(节选)李辉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梁思成当年会用富有诗意(de)语言,向周恩来描述可能会消失(de)北京古都景象.也开始明白,当他谈到北京城墙时,将它视为一种生命来述说:“环绕北京(de)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de)杰作.它①是为防御而叠积(de)砖堆, ②是一圈对于北京形体(de)壮丽有莫大关系(de)古代工程.无论是它壮硕(de)品质,或它轩昂(de)外象,或它历尽风雨,同北京人民同甘苦(de)象征意味,总要引起后人复杂(de)情感.”五十年代,听说自己曾经堪察过(de)河北宝坻一座辽代古庙被拆除,梁思成感到十分惋惜.后来,有感于自己(de)被误解,他有过这样一句无奈(de)感叹:“我也是辽代(de)一块木头”一个真正有文化精神(de)人,才能发出如此深沉(de)感叹.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味10.画线句中(de)错别字是 ,它(de)正确写法是 .(2分)11.选择恰当(de)词语填空.(2分)①(不仅,不只,不但)②(而,而且,又)12.“我也是辽代(de)一块木头”运用了修辞方法,作用是(2分)13.文章结尾意味深长,请分析这句话(de)含义.(2分)菏泽牡丹汪曾祺①谚云:“谷雨三日看牡丹”.今年(de)谷雨是阳历四月二十.我们二十二日到菏泽,第二天清晨去看牡丹,正是好时候.②初日照临,杨柳春风,一千亩盛开(de)牡丹,这真是一场花(de)盛宴,蜜(de)海洋,一次官能上(de)过度(de)饱饫.漫步园中,恍恍惚惚,有如梦回酒醒.③牡丹(de)特点是花大、型多、颜色丰富.我们在李集参观了一丛浅白色(de)牡丹,花头之大,花瓣之多,令人骇异.村支书指着一朵花说:“昨天量了量,直径三十五公分”,古人云牡丹“花大盈尺”,不为过分.他叫我们用手掂掂这朵花.掂了掂,够一斤重苏东坡诗云“头重欲人扶”,得其神理.牡丹花分三大类:单瓣类、重瓣类、千瓣类;六型: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平头型、皇冠型、绣球型;八大色:黄、红、蓝、白、黑、绿、紫、粉.通称“三类、六型、八大色”.姚黄、魏紫,这里都有.紫花甚多,却不甚贵重.古人特重姚黄,菏泽(de)姚黄色浅而花小,并不突出,据说是退化了.园中最出色(de)是绿牡丹、黑牡丹.绿牡丹品名豆绿,盛开时恰如新剥(de)蚕豆.挪威(de)别伦·别尔生说花里只有菊花有绿色(de),他大概没有看到过中国(de)绿牡丹.黑牡丹正如墨菊一样,当然不是纯黑色(de),而是紫红得发黑.菏泽用“黑花魁”与“烟笼紫玉盘”杂交而得(de)“冠世墨玉”,近花萼处真如墨染.堪称菏泽牡丹(de)“代表作”(de),大概还要算清代赵花园园主赵玉田培育出来(de)“赵粉”.粉色(de)牡丹不难见,但“赵粉”极娇嫩,为粉花上品.传至洛阳,称“童子面”,传至西安,称“娃儿面”,以婴儿笑靥状之,差能得其仿佛.④菏泽种牡丹,始于何时,难于查考.至明嘉靖年间,栽培已盛.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菏泽县志载:“牡丹、芍药多至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年秋后,“土人捆载之,南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以归”.现在全国各地名园所种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泽运去(de).清代即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说.凡称某处某物甲天下者,每为天下人所不服;而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⑤牡丹(de)根,经过加工,为“丹皮”,为重要(de)药材,这是大家都知道(de).菏泽丹皮,称为“曹丹”,行市很俏.⑥牡丹是长寿(de).菏泽赵楼村南曾有两棵树龄二百多年(de)脂红牡丹,主干粗如碗口,儿童常爬上去玩耍,被称为“牡丹王”.袁世凯称帝后,曹州镇守使陆朗斋把牡丹王强行买去,栽在河南彰德府袁世凯(de)公馆里,不久枯死.今年在菏泽开牡丹学术讨论会,安徽(de)代表说在山里发现一棵牡丹,已经三百多年,每年开花二百余朵,犹无衰老态.但是牡丹(de)栽培却是不易(de).牡丹(de)繁殖,或分根,或播种,皆可.一棵牡丹,每五年才能分根,结籽常需七年.一个杂交(de)新品种(de)栽培需要十五年,成种率为千分之四.看花才十日,栽花十五年,亦云劳矣.⑦告别(de)时候,村支书叫我们等一等,说是要送我们一些花,一个小伙子抱来了一抱.带到招待所,养在茶缸里,每间屋里都有几缸花.菏泽(de)同志说,未开(de)骨朵可以带到北京,我们便带在吉普车上.不想到了梁山,住了一夜,全都开了,于是一齐捧着送给了梁山招待所(de)女服务员.正是:菏泽牡丹携不去,且留春色在梁山.(选自汪曾祺草木春秋,有删改)14.赏析第二段画线句子所运用(de)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15.第③段写别伦·别尔生(de)话,目(d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第⑥段写安徽代表(de)话,目(d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6.“一棵牡丹,每五年才能分根,结籽常需七年”中(de)“才”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17.根据本文内容分析,为什么说“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4分)榕树下(de)瘦女人沈祖连长长(de)新兴路,延伸到桥头,形成个“丁”字.丁字路口处,有棵大榕树,说不清它有多大(de)年纪,只知道在父亲乃至祖父他们小时侯就有了.逢着夏天,这里是人们纳凉、娱乐(de)天地.现在秋凉了,一天比一天冷,人们便都转入屋里去了,这里便现出了它(de)荒凉,阵阵秋风吹得人们(de)心都发了毛,谁还会到这里来呢不过也有.一个瘦骨嶙峋(de)女人,终日拄着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在这里,有时坐着,有时站着.秋风拂起那发黄(de)发丝,飘飘悠悠(de),一双呆滞(de)眼睛犹如两眼枯井,时而看着桥头,时而看着路,时而看着行人,有时什么也不看.我早上去上班,路过桥头便看见了她,她(de)瘦以及她(de)黄发丝,都让人无缘无故地产生一种怜悯.我便走近了她.“阿姨,你在等什么”她慢慢地反应过来:“先生,是问我吗这么说,你看见过一个后生仔么”她没有正面看我,我用左手在她面前比划了一下,她(de)眼睛动了动,便又停下了.我猜她是眼睛不好,至少是看不清面前(de)人和物.“阿姨,你要等(de)后生是什么样子,告诉我,我可以帮你找.”“那太好了,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刚才有个姑娘也说要帮我找.后生高高(de),说话声音不大,跟你差不多,说话很好听.”“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等他做什么呢,他是你(de)什么人”“不,他不是我(de)什么人,只是欠我(de)钱,那天他买我(de)手镯,说等会儿给我钱,便走了.”“阿姨,我想你是上当了,怎么不给钱就让他走了现在可不同以前了,不抢你就好了,你能告诉我多少钱吗”“我们说好了(de),他回头给我三百元,那可是真玉(de)啊.是我母亲给我(de)嫁妆,他见了直说是好玉.我见他识货,便解下给他看,他说我(de)手太瘦太小,不适合戴,便缠住要我卖(de).”又是一起诈骗案.中午我回来,经过桥头,她还在等.第二天,她还在等.看着直让人心疼.我在心里一百次地骂,是哪个没良心(de)小子,有本事不去诈骗大亨,却来骗这些可怜(de)老百姓,该是断子绝孙(de).第三天,她还在等,不知怎么,看到她那黄黄(de)发丝和深似枯井(de)双眼,便有一种要帮助她(de)本能涌上了心头.于是我又走近了她:“阿姨,对不起,我这两天有急事,我去了很远很远(de)地方,让您久等了.”她慢慢地转过身来,捉住我(de)双手,她(de)瘦手在哆嗦着,那枯井似(de)双眼分明渗出泪来:“你可回来了啊,你可知道我要钱干什么吗”“知道,阿姨,是我耽误了您,您打我骂我吧.”我把三百元钱塞到她(de)手上,并做好了挨骂或挨打(de)准备.“好了,你回来就好,阿姨怎么舍得打你骂你到底这个世界还有好人,前天那先生还说你是个骗子呢.”瘦女人心满意足地走了.又是一阵秋风掠过,榕树叶子簌簌(de)落了下来,我(de)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戚……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7期18.开头和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9.小说没有直接点明瘦女人是个盲人,而是通过多处描写进行暗示,请找出三处写在下面横线上.(6分)①②③20.根据小说内容概括,文中(de)瘦女人是一个(de)人.(4分)21. 结尾说“我(de)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戚……”,“我”为什么感到“悲戚”(4分)三、写作(50分)22.冰心在春水中写道:青年人,珍重地描写吧,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请以“写好人生每一页”为题写一篇文章,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附:参考答案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2、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②佳木秀而繁阴③濯清涟而不妖3、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4、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de)特点.5、用以声衬静(de)手法写出四明山(de)幽静,本诗三、四句写在“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来(de)一声萧鸣,反衬出山(de)幽静.6、已经借等到断绝7、D8、其余那些祖辈父辈积攒书,子辈孙辈丢弃书(de)情况就更不用说了.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de)好处啊.9、书非借不能读也文须有益于天下对比12、比喻从表面来看这是调侃自己(de)顽固,实际上却说出了自己(de)无奈和无能为力,也暗示着自己(de)不妥协13、(答案提示:围绕梁思成对古建筑(de)热爱之情,即使遭人误解也执着于自己(de)事业回答)14、运用比喻正面描写牡丹花(de)繁盛、艳丽和花香(de)浓郁;又通过“饱饫”“恍恍惚惚”“如梦回酒醒”等主观感受,侧面烘托牡丹园令人陶醉(de)美景.15、①更加突出菏泽绿牡丹(de)珍贵.②举例说明牡丹是长寿(de).16、不能.用“才”是强调牡丹栽培(de)不易,去掉后只是说明分根需要(de)时间,失去了强调(de)意义.17、因为菏泽牡丹种植面积广,品种繁多,稀奇珍贵;种植历史悠久;遍及全国名园.18、开头(de)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de)时间和环境,渲染了凄凉(de)气氛;结尾(de)景物描写照应开头,衬托了人物悲戚(de)心情.19、①终日拄着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在这里.②一双呆滞(de)眼睛犹如两眼枯井.③她慢慢地反应过来:“先生,是问我吗……”④我用左手在她面前比划了一下,她(de)眼睛动了动,便又停下了.⑤那枯井似(de)双眼分明渗出泪来:“你可回来了啊,……”评分:答出一处2分,共6分.答出任意三处即可得满分.20、瘦弱、贫困,而又单纯、善良.21、对瘦女人生活(de)处境深表同情,也为社会风气(de)败坏感到悲哀和愤懑.三、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2015山东菏泽中考语文

菏泽市二O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相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将唐代诗人王勃的《送社少府之任蜀州》补写完整。
(4分)城两辅三泰,风烟望五津。
,。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习》)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③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④工欲善其事,。
(传统文化·《论语》)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阳春三月,你参加“最美乡村行活动”,来到西塞山前,看到山青水绿、鸟飞鱼跃的景象,不禁随口吟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此处美景的句子:,。
②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想象将士们驰骋沙场,为国奋勇杀敌的句子:,。
【答案】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 ①学而不思则罔②云归而岩穴暝③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④必先利其器 3.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②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
第1题和第2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第1小题中“同是宦游人”中的“宦”是形近字,不要写成“官”;“天涯若比邻”中的“涯”是易错字,不要写成“崖”。
第2小题中“学而不思则罔”的“罔”容易写错。
“云归而岩穴暝”的“暝”不要写成“瞑”。
第3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
第①题抓住关键词“西塞山前、水、鸟飞鱼跃”即可对应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第②小题中古代“驰骋沙场,为国杀敌”离不开“马”和“弓箭”,由此对应“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doc

2015年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1)

菏泽市二○一○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共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补充完整。
(4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可以为师矣。
(《孔孟论学习》)②别有幽愁暗恨生,。
(《琵琶行》)③沙鸥翔集,;,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
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4—5题。
(4分)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作者的邻里好友。
②排闼(tà):推门闯入。
闼:宫中小门。
4.“一水护田将绿绕”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
(8分)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6.上文选自课文《隆中对》,作者是(朝代)史学家(人名)。
(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挟天子而令诸侯()②民殷国富()8.翻译下列句子。
(2分)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9.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
(6分)陈晋之读书法清·陈善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
2015年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2.①曾益其所不能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泉香而酒洌④宠辱偕忘3.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阅读诗歌(4分)4.霁:雨后或雪后天放晴。
诗中从“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江上如钩月”来表现“霁”字的。
5.写出鱼儿见钩月疑是钓钩,吃惊而逃的情景。
构思新奇幽默,别出心裁。
给诗平添了许多情趣。
6.A7.A8.①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9.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10.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第二空: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参考译文】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
(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
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
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
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11.A12.绿色。
13.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14.使语言典雅而具有说服性,更生动形象的证明“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修订稿

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2015年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 o r d版)菏泽市二0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古诗词(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将宋代词人宋祁的《玉楼春》补写完整。
(4分)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1·世纪*教育网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达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
②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暗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句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
(4分)秋霁崔道融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4.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2分)5.赏析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
(2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4分)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山东省2015-16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2015-16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 甜腻.( nì) 解剖.( pōu) 沟壑.(hâ) 剽.悍(biāo)B . 悄.然(qiāo)炽.热(chì)阔绰.( chuò ) 观瞻.(zhān)C. 赡.养( shàn) 遒劲.(jìn) 犷.野( guǎng) 畸.形(jī)D. 眼花缭.乱(liáo) 戛.然而止( jiá) 参.差不齐(cēn) 迥.然不同(jiǒ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 )A. 训诫张惶失措核辐射盛气临人B. 招徕转弯抹角篮汪汪重蹈覆辙C. 妖娆相得益彰天然气世外桃园D. 吞噬五彩斑斓文绉绉恪尽职守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 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 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B.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 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D. 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5.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刘备惧怕曹操势重,便向袁绍求救。
袁绍出兵时,先令书记陈琳起草了一篇檄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生气了,指着那位男孩呼呼地说:“你看你,把狗带进班里,弄 得大家还怎么听课?”“我又没带它来,是它自己跑来的。”男孩低着 头,小声辩解。“那这次就算了,下次千万别带进班里来。”我语气缓 和多了。“嗯……知道了。”男孩嗫嚅着。下课了,我很扫兴地走了。
这一树寂寞红,独守乡村,令人伤感。忽而一只喜鹊,从云层
飘摇而至。它缓缓地绕树顶飞了一圈,幽幽飞落于那一树柿子树上,轻
轻地喙了两口,忽地抬起头来,“佳佳”地叫着,似在呼朋引伴。不一
会儿,就飞来好多喜鹊,兴高采烈的喙着,叫着。哦,如今,寂寞红不
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
盛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
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
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
李白诗曰:“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
宁,有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荣斋
随笔》中指出: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
的句子:
,
。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4分)
秋霁
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4.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2分)
5.赏析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 爱莲说
18.根据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说说结尾处“人性化的教育”指 的是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吗,完成第19—22题,(16分) 乡村一树寂寞红 杜忠书
“七里黄泥红树岗,西风果熟一村香。”秋天的下午,阳光暖暖的 照着,凉凉的西风吹着,吹皱了一池秋水,吹蓝了明净高远的天空,吹 红了一树树的柿子,也吹起了游子满腔思绪。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
师表》)
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欧阳修
《醉翁亭记》)
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达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
,
。
②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暗示社会发展规律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更体现人性化教育呢?” (《中学语文教学》
2014.9) 15.阅读文中画线的文字,写出“我一语双关”中双关的两层意
思。(4分)
16.下面是两处对小男孩的描写,请品味加点文字。(4分) ①“嗯……知道了。”男孩嗫嚅着。
②男孩起先是一震,接着咬着牙,噙着泪,一言不发。
17.“你……你是存心捣蛋,我找校长去!”这句话中的省略号 和感叹号有什么作用?(4分)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
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
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
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
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14. 文章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6分) 给狗留个位置 张建忠
开学没几周,一位老师生病住院了。老校长找我商量让我接那位教 师的语文课及班主任工作,我爽快地答应了。老校长很高兴,亲自把我 送到教室。
老校长把我介绍一番后走了,我便接着上课。 一会儿,一声报告,门口探进一个小脑袋。 “请进!”我和蔼地说。一个虎头虎脑、矮个子、浑身脏兮兮的男孩 儿溜到了座位上,班里哄堂大笑。
点点的清香氤氲,偶尔有蝴蝶飞来,萦绕其间;间或蜜蜂来访,流 连其中。一阵春风细雨,满地落花。这可让孩子们高兴坏了,女孩子就 用马尾巴草把柿子花一朵一朵的串起来,编成花环,带在头上;做成手 链,带在手上,或者串一串长长地,制成花冠,那(yǎn)然就是花仙子 了,个个心里乐开了花。
夏天,墨绿的叶子覆盖了全树,青色的小柿子顶着帽子藏在树 叶里,如果你不仔细看的话,你很难发现它们。整个初夏,柿子顶着帽
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8分)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
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
进诗篇。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
,仍然具有旺盛的生
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月、露、风、云、
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
才定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
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
的。⑤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
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
《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是
的叶子慢慢地变红了。从远处看,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美丽极了。青绿
的柿子变成了金黄色的,霜降到了,柿子慢慢地由橘黄变得红通通了,
霜降过后,树叶开始凋零。黄柿子慢慢被秋风染红了脸蛋。柿叶,红中
透绿,绿中带黄,一片片随秋风飘落,又经过几场银霜,当你想要留恋
那一树红叶,它却早已落光,只剩一树红透了的柿子,像一盏盏漂亮的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
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
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
11.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领悟 考验 感悟
B.领略 考验 感觉
C.领悟 考证 感悟
D.领略 考证 感觉
12. 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2
分)
1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人几经推敲才改定的,本文 作者认为用“绿”字的好处是什么? (2分)
红灯笼似的,又像一个肥嘟嘟的小娃娃,可爱极了。
火红的柿子,挂满了秋的情愫,点燃了秋的色彩,装点着秋亮丽的
风景,深秋柿子红,柿柿如意,红了人们的心情。秋天渐行渐远,满树
红通通的柿子,软软的,像极了娇美的小姑娘,羞答答的抿着嘴,偷窥
着偶尔路过乡村的面孔。
童年的柿树伴随移民搬迁的进一步深入,寂寞孤独地守望着乡
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这就是
说,只有对大自然
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
对话。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
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物候学角度来
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草木得茂
村,缺了人们呵护,村里的那些柿子树,叶子都疏疏落落的了,有点干
枯萎顿的卷着,树上柿子高悬,没人采摘,成了鸟雀们的美餐。秋风乍
起,一阵阵的寒风吹过,红红的柿子摇(yè)枝头。有些柿子在树上呆得
不耐烦起来,便扑通一声,坠在地上,钻进草丛。唯有那些美好记忆犹
如昨日,历历在目,时时温暖着游子的心。
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只有那一树火红的柿子寂寞的挂在枝头。
接连几天,我上课时再没有学生把小狗带进班里了。 一天,我在上课,上次的那位男生连报告都没打直接溜进教室急忙 把门关上。 我一愣,正待说话。门动了一下,“别报告了,直接进来得 了!”我一语双关。门又动了一下,“叫你进来,你怎么不进来 呢?”我气呼呼打开门。吓了一跳,那条小狗大模大样地摇着尾巴颠颠 地进来了。 那个男孩窜过去就去撵小狗,可小狗在同学们的座位底下钻来钻 去,就是不出去。缓过神的我气得跑到男孩跟前,指着他说:“你…… 你是存心捣蛋,我找校长去!”我气呼呼地走了。 不一会,我把老校长叫来了。老校长往门口一站,班里突然安静了 下来。那个男孩也回到座位上低着头,小狗伸着舌头喘着气趴在他的脚 旁。老校长径直走到小狗跟前,朝小狗一脚踢去,小狗哀哀狂叫,夹着 尾巴往同学们的座位底下躲。男孩起先是一震,接着咬着牙,噙着泪, 一言不发。 老校长又拎着板凳做出砸的样子硬是把小狗赶出了教室。老校长批 评了那个男孩,说他不该把狗带到班里影响老师上课。接着,又恨铁不 成钢地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说他们不尊重教师,说我是在完成本职工 作之外来给他们义务上课的,他们不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孩子们都似懂 非懂地点着头。 老校长颤巍巍地走了,那个男孩趴在位置上抽泣……以后,我再上 课时,没有发现那个男孩。难道是因为上次小狗的事吗?我有些愧疚。 于是,我决定到男孩家家访,让他尽快来上课…… 第二天,那男孩来到了班里,我把他的位置调得比别的孩子宽敞了 许多,那条小狗静静地趴在他的脚旁。老校长巡视时,看到了小狗,气 冲冲地闯进来。我拦住了老校长,老校长睁大了眼睛看着我。 “这个留守孩子太可怜了,唯一陪伴他的竟然是这条小狗……”我 哽咽了。老校长动情地握着我的手说:“上次打小狗,我也不忍心,只 是怕影响你上课。你能这样做,我很高兴,还有什么比给小狗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