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摩托车安全帽

合集下载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通常是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标准制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
1. DOT:美国交通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颁布的摩托车头盔安全标准。

符合该标准的头盔必须通过一系列强制性的安全测试,包括冲击吸收、穿透性、带扣保持力等。

2. ECE:欧洲联合委员会(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发布的摩托车头盔安全标准。

符合该标准的头盔必须通过类似于DOT的多项安全测试。

3. SNELL:斯内尔红球基金会(Snell Memorial Foundation)颁布的摩托车头盔安全标准。

该标准要求头盔通过更严格的冲击测试,并对头盔的能见度、耐撞击性等方面也有一定要求。

4. JIS: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对摩托车头盔的要求标准。

符合JIS标准的头盔必须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测试要求。

这些标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中可能有不同的适用性和强制性。

购买摩托车头盔时,建议选择符合当地相关安全标准的产品,以确保骑行安全。

国标摩托车头盔标准

国标摩托车头盔标准

国标摩托车头盔标准目前国内安全头盔从用途上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自行车、滑板、轮滑用运动头盔;二是摩托车乘员头盔;三是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

头盔从外观上主要分为三类:全盔、揭面盔、及半盔。

另外,安全帽产品容易和安全头盔混淆,但其不适用于运动和车用头部防护。

具体说明如下:一、外观(一)从外观上一般分三类,分别是全盔、揭面盔、及半盔。

(二)各盔种的特点:1.全盔:从安全角度看,全盔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它会将骑乘者的整个脸部到下巴位置完全包裹。

但因为产品较重、透气性差导致舒适性较差。

2.揭面盔:安全性及舒适性介于全盔与半盔之间。

3.半盔:安全性比全盔和揭面盔稍弱,防护的位置仅为眼睛上方的头顶部及脑后部。

但因为重量轻,使用时的舒适性较好。

二、头盔相关标准(一)国家标准GB24429-2009《运动头盔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归口单位: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标准规定了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术语和定义、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说明书。

标准主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采用欧洲标准EN1078和美国标准F1447休闲自行车或轮滑用头盔的标准规范。

运动头盔:在运动过程中,用来吸收撞击能量,减少佩戴者头部意外伤害的装具。

(二)国家标准GB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归口单位:公安部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摩托车头盔:在事故中降低摩托车乘员头部伤害的装具。

摩托车乘员佩戴的头盔。

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管理。

A类:摩托车排量在125cc(含)以上,有全盔和半盔。

B类:摩托车排量在125cc以下,半盔。

(三)团体标准T/SEIA003—2019《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发布,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和汇安全用品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永恒头盔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国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

安全帽标准规范最新

安全帽标准规范最新

安全帽标准规范最新安全帽作为一种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广泛应用于建筑、矿山、工业生产等领域。

为了保证安全帽的质量和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以下是关于安全帽标准规范的最新内容。

一、安全帽的分类和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安全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工业安全帽、电工安全帽、运动安全帽和特种安全帽。

每类安全帽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具体如下:1. 工业安全帽:GB 2811-2007《安全帽》工业安全帽适用于建筑、冶金、矿山、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标准规定了安全帽的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包括抗冲击性能、顶部穿刺性能、带隔潮网等内容。

2. 电工安全帽:GB/T 2812-2006《电工安全帽》电工安全帽适用于电力、通信、石油化工等行业,主要用于防护电工在高压电场中发生的电弧灼伤。

标准规定了材料、结构、防电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包括耐压性能、防电弧性能等内容。

3. 运动安全帽:GB 811-2010《安全帽》运动安全帽适用于滑雪、滑板、自行车、摩托车等运动场合,主要用于保护运动者头颈部遭受冲击。

标准规定了材料、结构、耐冲击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包括搪塞度、降低线速度等内容。

4. 特种安全帽:GB/T 21926-2008《特种防护安全帽》特种安全帽适用于特殊环境和特殊工种,如高温、低温、电弧等工作场所。

标准规定了不同特种安全帽的材料、结构、防护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保证了特种工种人员的安全。

二、安全帽的生产和质量要求安全帽的生产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 原材料:安全帽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不能使用劣质或不合格的材料。

2. 结构:安全帽的结构必须合理,能够提供足够的抗冲击和穿刺保护。

主要包括帽壳、帽衬、带子等部分。

3. 抗冲击性能:安全帽的抗冲击性能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4. 佩戴性能:安全帽的佩戴性能也是关键指标之一,包括佩戴舒适、稳定性和调节性等方面的要求。

头盔3c标准

头盔3c标准

头盔3c标准
头盔3C标准是指头盔产品应该符合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

具体来说,头盔需要满足以下3C标准:
1. GB 811-2010《安全帽》标准,这是头盔必须符合的国家标准。

标准规定头盔必须能够吸收冲击力,保护头部免受伤害,并且必须经过耐久性测试。

2. GB 28480-2012《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这是电动自行车头盔必须符合的国家标准。

标准要求头盔的外壳在经过一定强度的冲击后,内部的缓冲材料必须能够保护头部免受伤害。

3. GB 14866-2018《摩托车头盔》标准,这是摩托车头盔必须符合的国家标准。

标准要求头盔必须能够防止头部和面部受伤,并能在不同环境下保护头部的安全。

头盔内部的缓冲材料需要能够吸收高速冲击力并减少脑部损伤风险。

以上标准的确保,可保证头盔的安全性和质量,从而保护骑行者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头盔分类及相关标准

头盔分类及相关标准

头盔分类及相关标准随着近几年国家各个地区对于摩托车的开放,中国封闭了30年的禁摩也基本告一段落,虽然国家对摩托车的解禁,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但是摩托车毕竟安全性上面有一定的缺陷,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政策对驾驶摩托车的要求,“头盔”成为了现代生活中驾驶摩托车的必备装备。

而头盔具体有哪些分类和标准呢?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安全头盔从用途上主要分为三类,第一是自行车、滑板等使用的运动头盔;第二是摩托车使用的安全头盔;第三是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安全头盔。

而一般人们会根据头盔的外观分为全盔、揭面盔和半盔三种。

而各个头盔的特点及优劣呢?全盔:从安全角度看,全盔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它会将佩戴者的整个脸部到下巴位置以及整个头部全部包裹,防护部位最全面。

但因为产品的包裹部位多,导致产品一般都比较重,透气性及舒适性较差。

半盔:安全性相比全盔和揭面盔较弱,防护的位置仅为眼睛以上的头顶部和脑后部。

但其产品质量较轻,透气性和舒适性较强。

揭面盔:防护仅此于全盔,包裹头部的大部,舒适性和透气性相对于全盔较强。

头盔的相关标准我国对于头盔佩戴有三种标准,2009年根据国标GB24429-2009《运动头盔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规定了运动头盔的定义为:在运动过程中,用来一手撞击能量,减少佩戴者头部意外伤害的装具,称之为运动头盔。

2010年根据国标GB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规定,摩托车在事故中降低摩托车乘员头部伤害的装具,摩托车乘员必须佩戴头盔。

2019年国家颁布电动自行车《头部防护安全帽》中也指出在电动自行车骑行过程中要正确佩戴头盔,来减少骑行者头部收到的意外伤害。

而在近两年公安部也发布了相关公告《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驾驶摩托车以及电动自行车必须佩戴安全头盔。

该政策发布后多地开始落地,部分地区已经正式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集中开展“一盔一带”交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查处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以及机动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不按规定系安全带交通违法行为查处。

头盔分类及相关标准简介

头盔分类及相关标准简介

头盔分类及相关标准简介目前国内安全头盔从用途上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自行车、滑板、轮滑用运动头盔;二是摩托车乘员头盔;三是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

头盔从外观上主要分为三类:全盔、揭面盔、及半盔。

另外,安全帽产品容易和安全头盔混淆,但其不适用于运动和车用头部防护。

具体说明如下:一、外观(一)从外观上一般分三类,分别是全盔、揭面盔、及半盔。

(二)各盔种的特点:1.全盔:从安全角度看,全盔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它会将骑乘者的整个脸部到下巴位置完全包裹。

但因为产品较重、透气性差导致舒适性较差。

2.揭面盔:安全性及舒适性介于全盔与半盔之间。

3.半盔:安全性比全盔和揭面盔稍弱,防护的位置仅为眼睛上方的头顶部及脑后部。

但因为重量轻,使用时的舒适性较好。

二、头盔相关标准(一)国家标准GB24429-2009《运动头盔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归口单位: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标准规定了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术语和定义、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说明书。

标准主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采用欧洲标准EN1078和美国标准F1447休闲自行车或轮滑用头盔的标准规范。

运动头盔:在运动过程中,用来吸收撞击能量,减少佩戴者头部意外伤害的装具。

(二)国家标准GB 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归口单位:公安部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摩托车头盔:在事故中降低摩托车乘员头部伤害的装具。

摩托车乘员佩戴的头盔。

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管理。

A类:摩托车排量在125cc(含)以上,有全盔和半盔。

B类:摩托车排量在125cc以下,半盔。

(三)团体标准T/SEIA 003—2019《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发布,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和汇安全用品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永恒头盔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国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

安全帽合格标准

安全帽合格标准

安全帽合格标准
安全帽的合格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符合国家标准GB2811-2007或欧盟标准EN397。

外壳应该是坚固而耐用的材料制成,一般采用聚碳酸酯或ABS塑料。

内衬应该是有弹性的,能够缓和头部受到的冲击力,同时也能够保持头部的舒适度。

顶部的凸起应该能够有效地分散冲击力。

调节带应该能够紧固头盔,保证头盔不会轻易脱落。

安全帽应该有可靠的标志,例如CE标志、制造商的名称和地址等。

垂直间距: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25-50mm之间。

水平间距: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5-20mm之间。

重量(质量):普通安全帽不超过430g;防寒安全帽不超过600g。

用3KG钢锥自1m高度落下进行试验,钢锥不应与头模接触,且帽壳都不得有碎片脱落。

请注意,这些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购买和使用安全帽时,请确保它们符合您所在地区的标准要求。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摘要:一、摩托车头盔规定的背景和意义二、国内外的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概述1.GB认证(中国)2.Snell、JIS、ECE、DOT、SHARP、FIM等国际认证三、选购摩托车头盔的实用建议1.了解认证标准的重要性2.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安全头盔四、佩戴摩托车头盔的注意事项1.正确佩戴头盔2.头盔的维护与保养正文:摩托车头盔规定的背景和意义在我国,摩托车驾驶及乘坐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是一项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安全考量,据统计,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有效降低摩托车事故中的头部受伤风险,从而保障生命安全。

国内外的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概述在我国,摩托车头盔的安全认证标准主要为GB 811-2010。

这个标准对于头盔的安全性能、佩戴舒适性、视野开阔度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此外,国际上还有许多知名的安全认证标准,如Snell、JIS、ECE、DOT、SHARP、FIM等,这些认证标准同样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

选购摩托车头盔的实用建议在选购摩托车头盔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头盔的安全认证标志。

一个经过认证的头盔,意味着它通过了严格的测试,具备较好的安全性能。

此外,还需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头盔类型和品牌。

比如,如果你常在赛道上骑行,可以选择专业赛道头盔;如果你注重性价比,可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头盔。

佩戴摩托车头盔的注意事项佩戴头盔时,要确保头盔端正、紧贴头部,并调整好头盔的松紧度。

头盔佩戴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其保护效果。

此外,头盔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头盔的损伤情况,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总结起来,选购一款符合安全认证的头盔,并正确佩戴,是保障摩托车驾驶安全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摩托车安全帽
摩托车安全帽是骑行或乘坐摩托车时必须佩戴的安全防护产品,
一顶合格的摩托车安全帽必须经过各种安全测试。

我国目前对驾驶或乘坐摩托车的头盔是有专门的技术标准,国家
标准GB811-1998《摩托车乘员头盔》的要求是:
头盔主要由壳体、缓冲层、舒适衬垫、佩戴装置、护目镜等组成。

壳体是指头盔的外层结构,用质地坚韧、耐用并能较多地吸收冲击能
量的材料制成,边沿应镶嵌软质圆钝的缘圈,以防直接损伤头颈部,
并应覆盖头部保护区。

缓冲层要求能较多地吸收碰撞能量,使用对人
体无毒、无害的材料,如设通风孔,其孔径不大于13毫米。

舒适衬垫用吸汗、透气,对皮肤无毒、无害的耐用材料制成,与缓冲层连接时,不得使用对人体有毒或有腐蚀性的粘合剂,也不得用针线缝制。

佩戴
装置由系带、搭扣及连接部件组成,结构应保证乘员佩戴头盔牢靠舒适,解脱方便。

护目镜不仅要满足透光性能,其可见光透过率不小于85%,还要满足冲击强度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