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名著阅读及答案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名著阅读及答案

名著阅读【201东8城二模】三、名著阅读(共5分)15读.名著有很多种方法,如泛读法、精读法、写读书笔记等方法,由于读书方法的不同,你的阅读收获也会不同。

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具体说说你读书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有哪些不同的收获。

(2分)答:16《.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中不少论述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现实意义。

请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句,谈谈你的认识。

(3分)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②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③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答案:15.(2分)答案示例:我读《西游记》,先采用泛读法了解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后来采用精读法读了“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充分了解了孙悟空爱憎分明的特点。

(具体答出两种方法与收获,各1分。

)16.(3分)答案示例一:选择第①句,这句话是说用道德和礼制去引领约束百姓,百姓就会有廉耻之心,遵守规范。

这样人人有荣辱感,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答案示例二:选择第②句,这句话是说假如每个人立志施行仁德,不会做坏事,这样每人都充满正能量,大家和谐相处,对整个社会有好处。

答案示例三:选择第③句,这句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

这样会引导更多的人树立文明意识,提高公众文明素质。

(结合句意1分,联系现实意义2分,意思对即可。

)【201西8城二模】三、名著阅读(共5分)17从.下面【甲】【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分)....【甲】右图是《卑鄙的圣人》一书的封面选图,你觉得图中曹操的形象设计合适吗?请结合《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乙】请你说说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得名的缘由。

选择:题答:18.《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畅游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荒岛生活二十八年,他们是个人奋斗的典型;《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得真经,《三国演义》中魏蜀吴各自雄踞一方,他们靠的是团队合作。

请从以上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个人奋斗或团队合作的认识。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学生版.doc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学生版.doc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

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

”上颔之。

异日复进讞,上顾知院官问曰:“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来?”知院官对:“任满,已出外官。

”上遽指挥中书与在京差遣,除三司检法官,俄擢三司判官,庆历中,遂入相。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上:指宋仁宗。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刁绎亦不谕其由谕:告诉,告知B.明年除馆阁校勘除:任命授职C.乃越次对日等次职位次:等次,职位D.上颔之颔:点头,指同意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令可知其孰能讥之乎B.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甚器重者方召一饭C.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今乃不读其诗D.乃往见文肃而问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为之延誉于是为他传扬声誉B.简重少所许可简静持重,(对人)少有称许、肯定C.诗中得无激触否诗中恐怕没有什么地方激发、触动他吧D.盖以“霸”次“王”也大概是因为把严苛的执法放在宽仁的王道之后了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②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13.根据文意概括回答蒋堂和宋仁宗是如何察人的。

(4分)14.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盛文肃对夏有章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并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看法。

(5分)2018朝阳二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槐里先生传戚澜先生姓王,名杰,字世杰,居秘图湖之后。

其先世尝植三槐于门,自号槐里子,学者因称曰槐里先生。

始祖为晋右将军羲之。

曾祖性常与其弟秉常、敬常俱以文学显名国初,而性常以广东参议死于苗之难。

父遁石翁,以德学为世隐儒。

先生自为童子,即有志圣贤之学。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018海淀二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投书即还。

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

”时苏子美在坐,颇骇怪,曰:“皂隶如此野很,其.令可知。

”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曰:“县令果健者。

”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

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

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

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

”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

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元未曾发封。

”又曰:“无乃笔札不严?”曰:“有章自书,极严谨。

”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

”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公曰:“不曾读,已还之。

”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修,谓必远器。

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

切记之,他日可验。

”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

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

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

未几,卒于京师。

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

主判官方进呈,上忽问:“此人名‘次公’者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

2018年北京市中考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中考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①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②也?叶阳子③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④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⑥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何以王齐国王: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的意思。

(2分)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请根据两篇文章的内容找出相同的地方,填写表格。

(3分)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国君的特点给你的启示(答一点即可)《曹刿论战》○1○2○3《赵威后问齐使》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不错吧?百姓平安无事吧?(你们的)大王身体好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的人呢?”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的为人,不论有粮的或无粮的,他都给他们饭吃;不管有衣服还是没有衣服的,他都给他们衣服穿。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8年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5 言阅读
【15题。

僧怀素①传
陆羽
怀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②不书之。

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至再三,盘板皆穿。

怀素心悟曰“夫学无师授,如不由户而出。

”乃师邬彤③,授其笔法。

至中夕而谓怀素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④。

’凡草圣尽于此。

”怀素连叫数十声曰“得之矣。

”经岁余,辞之去。

至晚岁,颜太师真卿问之曰“夫草书于师授之外,须自得之。

张长史⑤睹孤蓬、惊沙之外,见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

师⑥亦有自得之乎?”素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

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坼⑦之路,一一自然。

”颜曰“噫!草书之渊妙,代不绝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有删改)
注释①[怀素]唐代书法家,善草书,与张旭齐名。

②[靡]无。

③[邬彤]唐代书法家,张旭的学生。

④[奇怪]不寻常的事物。

⑤[张长史]张旭,唐代书法家。

⑥[师]学习。

⑦[壁坼]墙壁裂开。

12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不由户而出月色入户
B.辞之去乃记之而去
c.须自得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2018 东城二模】(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①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②也?叶阳子③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④无恙耶?彻其环瑱⑤,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⑥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⑦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⑧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注:①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

钟离:复姓。

②业:使之作官而成就功业。

用作动词,这里指重用。

③叶(shè)阳子:齐国的处士。

叶阳为复姓。

④北宫:复姓。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2018海淀二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投书即还。

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

?时苏子美在坐,颇骇怪,曰:?皂隶如此野很,其.令可知。

?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曰:?县令果健者。

?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

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

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

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

?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

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元未曾发封。

?又曰:?无乃笔札不严??曰:?有章自书,极严谨。

?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

?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公曰:?不曾读,已还之。

?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修,谓必远器。

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

切记之,他日可验。

?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

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

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

未几,卒于京师。

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

主判官方进呈,上忽问:?此人名‘次公’者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20180808414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20180808414

古代诗歌阅读【2018 东城二模】(二)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问题。

(共4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与这首元曲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1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0.有人对这首元曲所配插图提出了质疑,认为与本曲内容不符。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看法并说明理由。

(3分)答案:9.(1分) C10.(3分)答案示例一:我觉得不太符合。

这首元曲描绘了游子骑着瘦马,在苍凉的古道踽踽独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乡愁之苦。

可画中之马很剽悍,毫无长途跋涉的疲乏,道路也无苍凉之感。

答案示例二:我觉得是符合的。

这首元曲描绘了游子骑着瘦马,在苍凉的古道踽踽独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乡愁之苦。

画面中的游子苍老憔悴、满脸愁容,很好的表现了他的乡愁。

【2018 西城二模】(二)古诗词阅读(共5分)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诗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绘泰山之景,表达了。

(1分)12.阅读画线的两联诗句,从中任选一联,写出你的阅读体验。

(3分)13.下面是电视栏目《经典咏流传》的主题曲歌词(节选),其中涉及到很多古诗词,请你写出一句。

(1分)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1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

(2分),。

(写出连续两句)答案:11.答案示例: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豪迈的气概或远大的志向(1分)12.答案示例一:“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写望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2018 东城二模】(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①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②也?叶阳子③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④无恙耶?彻其环瑱⑤,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⑥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⑦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⑧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注:①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

钟离:复姓。

②业:使之作官而成就功业。

用作动词,这里指重用。

③叶(shè)阳子:齐国的处士。

叶阳为复姓。

④北宫:复姓。

婴儿子,是其名。

⑤彻:通“撤”。

环瑱(tiàn):耳环和戴在耳垂上的玉。

⑥不朝:不上朝,古代女子得到封号才能上朝,这句是说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封号呢?⑦於陵子仲:於(wū乌)陵,地名,在今山东省长山县西南;子仲,齐国的隐士。

⑧臣:用作动词。

臣于王,做王的臣。

11.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A.登轼而.望之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B.何以.战以.养父母C.公问其故.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D.苟.无岁苟.富贵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小大之狱.狱:(2)何以王.齐国王:13.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的意思。

(2分)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答:14.请根据两篇文章的内容找出相同的地方,填写表格。

(3分)答案:11.(1分)D12.(2分)(1)案件(2)统治13.(2分)小的信用不能被神所信服,神不会保佑你的。

14.(3分)○1语言描写○2关爱百姓、重用人才○3得民心得天下或重用人才才能使国家强盛。

[参考译文]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不错吧?百姓平安无事吧?(你们的)大王身体好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的人呢?”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的为人,不论有粮的或无粮的,他都给他们饭吃;不管有衣服还是没有衣服的,他都给他们衣服穿。

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齐王为何至今未有重用他?叶阳子还好吧?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振济穷困不足,这是个帮助国君使其百姓安宁的人,为何至今还不加以任用?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去耳环玉饰,至今不嫁,一心奉养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何至今未被朝廷褒奖?这样的两位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齐王怎能治理齐国、抚恤万民呢?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在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2018 西城二模】(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6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乙】董宣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1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②。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

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公主即还宫诉帝○3,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4持之,使宣叩头谢主。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注】○1[苍头]奴仆。

○2[骖乘]古代乘车时居右边陪乘的人,其任务在于随侍尊者。

③[帝]指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湖阳公主是他的姐姐。

○4[小黄门]泛指宦官。

○5[强项令]硬脖子县令。

强,硬。

项,脖子。

14.下面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B.使宣叩头谢.主长跪而谢.之C.公将鼓之.欲棰杀之.D.何.以战欲何.言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一鼓作气翻译:(2)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翻译:16.【甲】【乙】两文都有君臣相对的场面。

面对鲁庄公,臣民曹刿为鲁庄公指明○1才是作战取胜的条件,鲁庄公请曹刿同行参战;面对光武帝,县令董宣据理力争,誓死不认罪,光武帝○2,○3。

(3分)答案:14.答案:C(2分)15.答案示例:(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2分)(2)董宣两手撑着地,终究不肯低头。

(2分)16.答案示例:○1取信于民○2称他为“强项令”(将其赦免)○3赐钱三十万(共3分,每空1分)参考译文:董宣做了洛阳县令。

湖阳公主的奴仆大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在公主家,官吏不能捉到他。

等到公主出行,让这个奴仆在车右边陪乘,董宣在夏门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拉住马,用刀在地上一画,大声列举公主的过失;呵斥这个奴仆下车,就地处决了他。

公主立即回到宫中向皇帝诉说,皇帝大怒,叫来董宣,想要用棍棒打死他。

董宣磕头说:“希望让我说一句话就死。

”皇帝说:“你想要说什么?”董宣说:“陛下您有圣明道德使国家中兴,可是放纵奴仆杀人,将要凭什么治理天下呢?我不用棍棒打,请允许能够自杀!”他立即用头撞柱子,鲜血流了满脸。

皇帝命令小宦官抓住了他。

皇帝让董宣磕头向公主道歉,董宣不听从;小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着地,终究不肯低头。

公主说:“文叔你当百姓时,敢藏匿犯死罪逃跑的人,官吏都不敢到你家来查。

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制服一个县令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不能跟百姓一样!”于是下令:“硬脖子县令出去吧。

”赏赐了他三十万钱。

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2018 海淀二模】(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7—9题。

(6分)【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选自[宋]沈括《活板》)【乙】(毕昇)活字之法,斯其权舆。

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

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桢《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

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

至陆深《金台纪闻》所云铅字之法,则质柔易损,更为费日损工矣。

是编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

(选自[清]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有删改)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B.若.止印三二本若.无兴德之言C.则第二板已具.问所从来,具.答之D.每一字皆有数.印扶苏以数.谏故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分)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翻译:9.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传播、交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甲】【乙】两文展现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由唐代的①到宋代毕昇的泥活字印刷,再到元代王桢记载的____②_____,明代陆深记载的铅活字印刷。

到了清代,金简奉旨勘印《四库全书》,要“变通以新意”。

可见,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改良印刷术的脚步。

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______③______精神。

(3分)答案:7.答案:B(2分)8.答案:它(铁板)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一类的东西覆盖好(1分。

意思对即可)9.答案:①雕版印刷(板印书籍)②木活字印刷③创新(探索)(3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活字印刷的方法,是从毕昇开始的。

然而泥活字既不精细齐整,又容易破碎。

松脂之类的东西也繁琐累赘,需要大费周折,所以王桢在《农书》中所记载的活字印刷之法,用木活字代替了泥活字。

木活字印刷贮存字印的盘子,设置了转轮,比较快捷,但(木活字印刷)也不够周详完备。

到了陆深《金台纪闻》所记载的铅活字,(字印)质地柔软容易损伤,更是耗费时间损害功效。

这本书(所记载的活字印刷法)参考了旧的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所变通和更新。

【2018 朝阳二模】(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僧怀素传》,完成第12-1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