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战术的成语及解释 精品
三十六计解释成语

三十六计解释成语《瞒天过海:巧妙欺瞒的智慧》- 出处: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
- 解释:意思是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 近义词:掩人耳目。
- 反义词:实事求是。
- 造句:那个小偷瞒天过海,混进了人群里,以为能逃脱警察的追捕,哼,他也太天真了!就像一只老鼠以为钻进了黑暗的角落就安全了,却不知道猎人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小偷以为能骗得过所有人,他难道不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吗?《围魏救赵:间接解决问题的妙策》- 出处:源于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
- 解释: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 近义词:声东击西。
- 反义词:围城打援。
- 造句:敌方重兵压境,我们可不能傻乎乎地正面迎战。
咱得像围魏救赵那样,去攻打他们的老巢。
你看啊,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纠缠着,他聪明的话就去打纠缠者在乎的东西,那纠缠者肯定就会分心啦,哎呀,这可是很有效的办法呢!《借刀杀人:借助外力打击对手》- 出处:明代汪廷讷《三祝记·造陷》。
- 解释: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 近义词:以夷制夷。
- 反义词:亲历亲为。
- 造句:他可真阴险,借刀杀人,让别人去做坏事,自己却躲在后面。
这就像那种躲在草丛里的毒蛇,自己不出来咬人,却指使别的动物去攻击,哼,这种人最让人瞧不起了!《以逸待劳:养精蓄锐后发制人》- 出处:《孙子·军争》。
- 解释: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 近义词:养精蓄锐。
- 反义词:疲于奔命。
- 造句:我们现在不要急着进攻,以逸待劳就好。
你想啊,我们就像吃饱喝足休息好的狮子,在那等着疲惫的猎物送上门来,多惬意呀。
那些毛毛躁躁就冲出去的,不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吗?《趁火打劫: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出处:明代吴承恩《西游记》。
- 解释: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
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 近义词:浑水摸鱼。
- 反义词:扶危济困。
语文四下园地四有关大仗的成语解释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
运筹帷幄:释义: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制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
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
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运:运用;筹:算筹,引申为策划;帷幄:军队的帐幕。
决胜千里:决定千里之外战役的胜利。
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出其不意:意思是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攻其不备:意思是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腹背受敌:腹:指前面;背:指后面。
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风声鹤唳: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
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突然袭击: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
神出鬼没:像神鬼那样出没无常。
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
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所向无敌:敌:抵挡。
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
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形容迂回战术的成语

形容迂回战术的成语
1. 掩耳盗铃:表示自欺欺人,把自己搞混了。
2. 走石投玉:比喻采用巧妙的计策,以次击高。
3. 守株待兔:比喻坐等机会到来,不思进取。
4. 暗渡陈仓:比喻采取隐蔽、阴险的方法进行攻击或行动。
5. 以退为进:表示在面对困境或挑战时,采取适当的退让或让步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6. 反客为主:表示通过巧妙的手段使自己处于主导地位,掌握局面的主动权。
7. 兔死狗烹:表示利用弱小的力量来对抗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扭转局势。
8. 推波助澜:比喻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采取巧妙的手段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9. 投石问路:表示采用巧妙的方法,在探索未知领域时获得指南。
10. 狡兔三窟:比喻谨慎地安排退路,准备多种应对策略以在危机时刻保持自我稳定。
描写战略战术的四字词语

描写战略战术的四字词语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这虽然说是三十六计,但里面前三十计都是成语,应该可以吧。
1、瞒天过海[ mán tiān guò hǎi ]: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出处:明·阮大铖《燕子笺》:“我作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
”2、围魏救赵[ wéi wèi jiù zhào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处:《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
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3、借刀杀人[ jiè dāo shā rén ]: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范)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赵)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4、以逸待劳[ yǐ yì dài láo ]:逸:安闲;劳:疲劳。
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
”5、趁火打劫[ chèn huǒ dǎ jié ]:趁:乘机。
成语战争 -回复

1.苦争恶战:艰苦的征战。
2.能争惯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善于作战。
3.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4.战略战术:泛指指导或决定全局的策略和作战具体部署和克敌制
胜的谋略。
5.暗斗明争: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
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6.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7.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8.蛮触相争: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9.奋勇争先:鼓起勇气,冲在最前面。
10.怯防勇战: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11.英勇善战:十分勇敢而且善于作战。
12.孤军奋战: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一支军队单独英勇作战,也比喻
在没有外力的援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斗争。
13.战不旋踵:打仗时不向后转。
形容勇猛向前。
14.百战无前:所向无敌,形容人英勇善战。
15.浴血战斗: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四字成语反义词战术

四字成语反义词战术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这虽然说是三十六计,但里面前三十计都是成语,应该可以吧。
声东击西、扬长避短、贪生怕死、大同小异、左邻右舍。
1、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自于:《水浒传》第十八回:“这雷横亦无心必须救回晁盖,以此争先完蛋踢后门;却被朱仝说道上开了,只好回去踢他前门,故意这等大惊小怪,声东击西,必须痛苦不堪晁盖跑了。
”示例:他的语言,采取了长段排比,上下骈偶,新旧词汇并用,有时寓庄于谐,有时寓谐于庄,声东击西,真假相伴,抑扬顿挫,变化无穷的手法。
2、扬长避短扬长避短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gchángbìduǎn。
字面意思是发扬长处,回避短处。
出自于:秦牧《漫记端木蕻良》:“挑选这样一个题材去文学创作,既扬长避短,也施展了志向。
”示例:夏衍《应该重视电视这一传播工具》:“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发扬富于群众性的优点,避掉政治、艺术上还存在的缺点。
”3、贪生怕死贪生怕死,汉语成语,拼音是tānshēngpàsǐ,意思是一味自爱生命,惧怕死亡。
原指士兵作战因怕死而退缩不前。
现在已逐渐产生新义,即凡是在工作中怕脏、怕累、怕危险等等,皆属此列。
出自于:曲波《林海雪原》二:“他们没一个贪生怕死而逃走的,他们晓得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
形容作战战术的四字成语

形容作战战术的四字成语
哎哟,这你可问对人了!咱今儿就来用四川话、陕西方言和北京话结合着,给你说说那些形容作战战术的四字成语。
咱们先从四川话开始,说一个“兵贵神速”。
这打仗啊,就像咱们四川人吃火锅,得趁热吃,动作得快!兵贵神速,就是说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神速到啥程度呢?就像你抢火锅里的毛肚儿,稍微慢点儿就没了!
再来个陕西方言版的,“出奇制胜”。
这打仗得讲究个策略,不能硬碰硬。
就像咱陕西人做面食,得会变着花样儿来,才能抓住客人的胃。
出奇制胜,就是说要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就像你突然端出一碗油泼面,辣得人家直吸气,那就赢了!
最后咱来个北京话儿,说说“以逸待劳”。
这打仗啊,得懂得休息,养精蓄锐。
就像咱北京人逛胡同,走累了得找个茶馆儿歇歇脚,喝口茶。
以逸待劳,就是说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出击,就像你在茶馆里等着,看哪个不长眼的敢来惹你!
哎,这几种方言一结合,是不是觉得这些成语都活了起来?打仗就像咱们生活里的各种事儿,得懂得变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战事的成语及解释100个

关于战事的成语及解释100个一、表示战争起源和战争态势的成语:1. 冰释前嫌:比喻过去的争执消除,停战和解。
2. 笔战:比喻通过言辞争论较量。
3. 兵不厌诈:战士们为了取胜而不厌其烦地施展各种计谋。
4. 兵分两路:指将整体军队分为两路行动。
5. 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兵力强大、战斗力强。
6.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时军队的混乱状况。
7. 兵临城下:比喻敌人的军队已经接近城市,局势十分危急。
8. 兵戎相见:指两个国家的军队交战。
9. 不战而胜:指在不进行实际战斗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10. 负隅顽抗:形容在极度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抵抗。
二、描述战术和战争结果的成语:11. 百战百胜:形容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和战场,都能取得胜利。
12. 胜券在握:比喻胜利已经确定,局势完全掌握在手中。
13. 避实就虚:充分利用敌人实力的不足,集中火力攻击其虚弱之处。
14. 投鼠忌器:指因害怕损失而举棋不定。
15. 数典忘祖:指忘记前人的功绩和经验。
16. 喋喋不休:战争中沉迷于争论和口头攻击,无效的争论。
17. 哀兵必危:指为战争舍弃民生,必然导致国家衰亡。
18. 犬牙交错:两军交战混乱的状态。
19. 略胜一筹:比喻在较量中稍稍占优势。
20. 穷追猛打:指紧紧跟随敌人,不放过任何机会打击敌人。
三、形容战争时的景象和军事行动的成语:21. 血流成河:形容战争中伤亡惨重的景象。
22. 引狼入室:比喻招致祸患或敌人进攻自己的领地。
23. 守势转攻势:指守方主动出击,改变防守状态。
24. 探囊取物:比喻轻松容易地得到敌人的东西。
25. 军威大振:形容军队战胜敌人后的威武形象。
26. 破釜沉舟:比喻军队不留退路,决意与敌人拼死一搏。
27. 大江南北:比喻战场上的广阔领域。
28. 返老还童:比喻在战争中恢复年轻的活力和战斗力。
29. 相持不下:指双方势均力敌,难以分出胜负。
30. 垂死挣扎:形容战败即将垮台的一方顽强的抵抗。
四、形容战争所带来的悲剧和破坏的成语:31. 家破人亡:指战争中家破人亡,家庭和个人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战术的成语及解释
1苦肉计----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2美人计----三十六计之一,用美人引诱人上当。
3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
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
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4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5激将法----用反话去激人,促使人决心去做的策略。
6六出奇计----原指陈平所出的六条妙计。
后泛指出奇制胜的谋略。
7八门五花----八门八门阵;五花五行阵。
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
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8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9十围五攻----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10人海战术----以众多人数来进行战斗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11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
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
伐讨伐,攻打。
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
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12内外夹攻----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13引虎自卫----引招引。
引来老虎,保卫自己。
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14文韬武略----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
比喻用兵的谋略。
15反间之计----间离间。
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
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使之不团结的计策。
16反客为主----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
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17以长攻短----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
18兵不厌诈----厌嫌恶;诈欺骗。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19兵以诈立----兵兵器,指用兵。
用兵打仗要用谋略来诱骗敌人而取得成功。
20短平快----排球比赛中快攻战术的一种。
形容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
21因敌制胜----因根据;制胜取胜。
依据敌情变化,制定不同的作战策略而取得胜利。
22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才能捉住进来的小偷。
比喻对小股敌人采取围歼的战术。
23什围伍攻----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
24以攻为守----以进攻作为防御的手段。
25以进为退----指表面上故作进攻的姿态,实际上是准备退却,也指表面故作进升的阶梯,实际上却以此作出退让的打算。
26以守为攻----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27攻守同盟----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
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28以实为虚----虚空;实满。
军事上迷惑对方,使其难辨虚实、真伪的一种战术。
29以虚为实----虚空;实满。
军事上迷惑对方,使其难辨虚实、真伪的一种战术。
30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
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31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32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
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33怀敌附远----怀来,使亲近。
对敌人采取怀柔政策,使远方之人来归附。
34攻心为上----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35近交远攻----谓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
36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
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
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37运筹出奇----拟订作战策略,定出奇计。
38运筹制胜----指拟订作战策略以获取战斗胜利。
39画沙聚米----在沙上画地图,聚米为山谷,指画军事形势,运筹决策。
40围点打援----一种战术,抽出部分兵力围困据点,然后使用主力部队打击救援据点的援军。
41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42李代桃僵----僵枯死。
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43空室清野----在对敌斗争时,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44丢车保帅----象棋比赛的战术。
比喻牺牲比较重要的东西保护最重要的。
45军不厌诈----厌厌弃,排斥;诈蒙骗。
用兵作战时当尽量使用欺诈等计谋来迷惑敌人。
46单复之术----单复短长、纵横、单数和复数;术战术。
原指战国时期合纵连横之术。
后泛指正规作战及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
47里外夹攻----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48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
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49坚壁清野----坚壁坚固壁垒;清野清除郊野。
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
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50声东击西----声声张。
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51驱羊攻虎----驱赶。
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
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52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53慎重初战----慎重谨慎重视;初战第一仗。
慎重地对待在战略、战役全局上有决定意义的第一仗。
54顺手牵羊----顺方便。
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顺便行事,毫不费力。
55欲擒故纵----擒捉;纵放。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56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57敌变我变----敌方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方对策也要随之作相应变化。
形容机动灵活,随机应变。
58战略战术----泛指指导或决定全局的策略和作战具体部署和克敌制胜的谋略。
59骄兵之计----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