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说明及考核考试大纲
综合考试说明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考试说明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综合考试的目的是在考生单科全部或大部分考试合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汉语言文学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替代形式,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对考生获得学士学位证书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是自考过程中性质严肃、操作严谨、考核严格的重要环节。
在综合考试过程中,大部分考生对考试的性质认识清楚、对网络辅导认真领会,能够顺利通过。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不能一次性通过,或者通过也不能达到获取学位证书的成绩。
由此,特提醒考生注意以下问题:一、考试选题有关问题。
考题包括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六门课程,每门课程命一个试题,考生从中选择四个考题作答。
所选四个考题中至少包含一个语言题(即考卷第五题、第六题至少选一题),所答超过四道题,由后向前按后四道题成绩计总分。
有的考生考试时不认真审视试卷的相关说明,因为没选语言题而丢分;有的考生选题超过四个,由于阅卷时对此类试卷选择所答的后四个题进行评阅,也可能造成失分。
二、要注意领会考试的“综合”性质。
考生要避免把单科结业的应试模式迁移到综合考试复习和答题过程中,注意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文学问题或语言问题。
考生应该在考试时允许携带的参考书中寻找相关的章节内容,并依据、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答试卷所列相关问题。
三、考题中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艺理论是专科段的课程,相当部分考生相关知识已经淡忘,有的连教材都不熟悉甚至没有。
这就需要考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所回顾和复习,考试时准备好相关教材。
四、部分考生并没有单科全部通过,如果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中国现代文学没过甚至没考,做综合测试中的相关学科试题必然被动。
因此要求相关考生事先对此类课程要有学习过程,对相关知识要有理解和把握。
五、很多考生对开卷考试理解不到位,存在投机意识,不认真理解网上辅导内容,不认真复习相关知识,只想带上相关书籍,找到、抄到现成答案。
巢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加试科目考试纲要第一部分:考试参考书《中国文学史》(四册)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二部分:分值与题型一、分值:本专业试卷总分150分。
二、题型:名词解释:20分;填空:20分;选择题:20分;论述题:40分;三、作文50分;第三部分:考试内容第一编先秦文学一、《诗经》1、《诗经》的名称、性质;2、《诗经》内容的分类;3、《诗经》的艺术特点;4、作品:《秦风·蒹葭》、《小雅·采薇》二、《左传》、《战国策》1、《左传》的性质;2、《左传》的叙事特征;3、《左传》中的战争描写;4、《战国策》的基本特点;5、作品:《左传·晋楚城濮之战》、《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三、《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孟子》散文的特征;2、《庄子》的性质及文学特征;3、作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庄子·逍遥游》四、屈原与楚辞1、楚辞的含义;2、《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九歌》的性质;4、作品:《山鬼》第二编汉文学一、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二、《史记》与《汉书》1、《史记》的叙事艺术;2、《史记》的人物刻画;3、作品:《史记·项羽本纪》、《汉书·苏武传》三、两汉乐府诗1、乐府的概念;2、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3、乐府诗的叙事手法;4、作品:《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四、《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艺术特点作品:《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建安诗歌与正始文学1、建安七子;2、“三曹”与建安文学;3、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5、正始文学的转变及其时代原因;5、作品: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植《白马篇》、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二、两晋诗坛1、两晋诗坛的代表作家;2、太康诗风;3、作品:左思《咏史》、潘岳《悼亡诗》(其一)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作品: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杂诗》(忆我少壮时)、《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四、谢灵运的山水诗1、山水诗产生的原因;2、作品:谢灵运《登池上楼》五、鲍照对七言诗的贡献作品: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六、永明体的含义作品: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七、庾信前后期诗歌的变化作品:庾信《寄王琳》八、《搜神记》与《世说新语》1、志怪小说;2、志人小说;3、作品:《搜神记》(三王墓)、《世说新语》(过江诸人)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一、初唐四杰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诗境作品: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二、盛唐诗人群体1、《辋川集》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3、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异同;4、作品: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终南山》《山居秋暝》、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李白1、李白乐府诗的创新及成就;2、李白绝句的特点;3、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4、作品:《蜀道难》、《行路难》、《长干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水》三、杜甫1、杜诗的诗史性质;2、杜诗的叙事技巧;3、杜甫的律诗成就;4、杜诗的艺术风格;5、作品:《兵车行》、《新安吏》、《石壕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四、白居易与元白诗派1、元白诗派2、张王乐府3、《长恨歌》的艺术成就;4、作品:《轻肥》、《长恨歌》五、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作品:《张中丞传后序》六、唐传奇的发展过程及其代表作七、李商隐无题诗的内容和艺术特点作品:《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八、晚唐五代词1、花间词的概念;2、李煜词的成就;3、作品:温庭筠《菩萨蛮》、李煜《虞美人》第五编宋辽金文学一、北宋前期词1、晏殊词闲雅而有情思的艺术特点2、柳永词的新变;3、作品: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柳永《雨霖铃》、《望海潮》二、欧阳修的散文成就;三、苏轼;1、苏轼的散文成就;2、苏轼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成就;3、苏轼对词体的革新4、作品:《新城道中》、《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前赤壁赋》四、北宋中后期的诗词1、江西诗派;2、秦观词的当行本色;3、清真词作艺术的规范化;4、易安体;5、作品:黄庭坚《登快阁》、秦观《鹊桥仙》、《踏莎行》(雾失楼台)、周邦彦《六丑》、李清照《声声慢》五、陆游1、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2、诚斋体的特点3、作品:陆游《书愤》、《关山月》、《游山西村》、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五、辛弃疾1、辛词的艺术成就2、作品:《水龙吟》、辛弃疾《摸鱼儿》、《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第六编元代文学一、关汉卿1、《窦娥冤》的情节、人物及意义;2、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3、作品:《窦娥冤》与《救风尘》二、王实甫的《西厢记》1、《西厢记》的戏剧冲突;2、《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3、作品:精读《长亭送别》三、白朴与马致远的代表作作品:《倩女离魂》四、《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及艺术成就作品:精读《糟糠自厌》第七编明代文学一、《三国志演义》1、《三国志演义》的主旨;2、《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刻画;3、作品:精读《三顾茅庐》二、《水浒传》1、奸逼民反与替天行道;2、用白话塑造传奇英雄的群像3、作品:精读《血溅鸳鸯楼》三、《牡丹亭》的艺术成就作品:精读《游园惊梦》四、《西游记》1、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2、神幻世界的奇幻美与诙谐性3、作品:精读《车迟国显法》五、“三言”“两拍”的性质作品:精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转运汉遇巧洞庭红》第八编清代文学一、《长生殿》1、双重主题2、双线结构3、曲词特征二、《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作品:精读《桃花扇·余韵》三、《聊斋志异》1、狐鬼世界的建构;2、狐鬼世界的内涵3、作品:精读《婴宁》四、《儒林外史》1、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2、理想文士的探求;3、《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作品:精读《范进中举》五、《红楼梦》1、贾宝玉与《红楼梦》的悲剧世界;2、《红楼梦》的人物塑造;3、《红楼梦》的叙事艺术4、作品:精读《林黛玉进贾府》。
《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专升本考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专升本考纲第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专升本考纲2006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试行)一、要求1、了解文学发展史,学习重要作家作品,能把握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了解各种文学常识。
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备较强的文学阅读能力和较高的文学鉴赏水平。
2、对文学活动有理性的正确的认识,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文学理论的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文学现象。
3、能正确规范运用汉语言文字,掌握各种文体写作知识,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时间:120分钟三、考试知识范围及要求:一、现当代文学(35%)《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考试范围包括:文学常识,作家及其作品分析与欣赏。
(一)文学常识:掌握现当代文学中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代表作,了解其主要的思想倾向、文学主张、艺术成就;掌握重要作品的作者、写作年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掌握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文学社团;识记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
(二)作品分析与鉴赏:要求通过阅读作品,能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题材,能理解和概括作品的主旨,能较深入的分析人物形象及典型意义,能准确把握作品的创作特色,如结构特点、作品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及审美情趣,达到能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的目的。
(三)重要作家作品:1、现代文学部分:鲁迅《阿Q正传》、郭沫若《女神》、闻一多《死水》、徐志摩《再别康桥》、郁达夫《沉沦》、茅盾《子夜》、老舍《骆驼祥子》、巴金《家》、曹禺《雷雨》、沈从文《边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钱钟书《围城》、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2、当代文学部分:柳青《创业史》、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茹志鹃《百合花》、贺敬之《回延安》、老舍《茶馆》、刘心武《班主任》、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谌容《人到中年》、高晓声《陈奂生进城》、舒婷《致橡树》。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宿州学院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二、考试大纲《现代汉语》(一)主要考核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
2.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
3.掌握现代汉语七种方言及其代表性地点方言。
4.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
5.了解汉语规范化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
第二章语音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音的三大属性。
2.熟悉发音器官的构造。
3.掌握语音的基本概念。
4.掌握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5.掌握普通话元音的发音原理和舌位图。
6.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发音状况。
7.掌握普通话声调的调值、调类和调号。
8.掌握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了解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9.了解普通话的音变规律。
第三章文字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文字的性质、起源、特点和作用。
2.了解文字形体演变的规律。
3.了解文字的结构。
4.掌握汉字的造字法。
5.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6.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汉字。
第四章词汇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词汇单位及词的结构类型。
2.掌握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了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了解义素分析的方法。
4.掌握语义场的类型和同义词的辨析。
5.掌握反义词的类型及表达作用。
6.了解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7.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8.了解熟语的类型和特点。
9.了解词汇发展变化的状况和规律。
10.了解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第五章语法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法和语法体系的含义,认识语法的性质,了解四级语法单位。
2.了解划分词类的依据和标准。
3.掌握各类实词和虚词的类型和语法特征。
4.掌握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掌握短语的层次分析法,掌握分化和消除歧义的方法。
5.了解句法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掌握句法成分分析法。
6.了解句型、句式、句类的分类标准,掌握各类句子的结构特点、语气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句子变换的方法和作用。
7.掌握单句运用中常见的句法失误和修改原则。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汉语言文学公共基础课考试大纲: 《文学基础》一、考试要求“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 篇精读课文和欧阳修的《五代伶官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汪曾祺《受戒》8 篇课文(以下简称36 篇精读课文)。
其他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
具体考试内容包括:1 、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
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2 、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
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3 、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4 、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
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 、文字表达:考一篇800 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36 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1 、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 、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3 、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4 、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
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36 篇精度课文具体考核要点:1 、《庄子•养生主(节选)》(1 )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大纲

《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大纲一、汉字的历史我们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现说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萌芽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西安半坡村的陶器,距今有五六千年,上面的仰韶文化时期的符号100多个,它们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汉字的形体根据不同历史时间的变化被后人总结为: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篆文就是官府使用的文字,流行于春秋战国和秦代,一般分为大篆和小篆;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强令使用的文字,是我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字体;隶书由隶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楷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并一直沿用至今,是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行书是东汉末年随楷书而产生的一种介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
比较典型的行书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和王询《伯远帖》;草书盛行于东汉章帝时期。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年,它在楷书、行书的基础上使用章草的草法创造出了一种草写字体。
狂草据说是唐代书法家张旭创造的字体。
汉字的造字方法划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二、汉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李斯所写的《泰山刻石》是泰山最早的刻石,也是汉字史上第一次使用的小篆字体。
泰山刻石中最大的是《纪泰山铭》,是唐开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所写。
曲阜碑林以收藏汉朝碑刻闻名,著名的“汉隶八大名碑”中的四种收藏于此。
西安碑林以收藏碑刻最早、最多而位居中华之冠。
最早的碑刻有秦始皇出游全国时命李斯写的《峄山刻石》,文字为标准的小篆字体。
《曹全碑》是“汉隶三大长碑”之一,是“汉隶八大名碑”中的名品。
西安碑林中存量最多的当属唐碑。
海南三亚市海边垒石上的“天涯”二字,为清朝雍正时崖州知州程哲所题。
青岛崂山蟠桃峰上“瑶池”二字,据说是国内诸山中面积最大的刻石。
汉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大纲

全日制攻读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819汉语言文学综合)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科目考试内容包括①中国古代文学史、②中国现代文学史、③中国当代文学史、④外国文学史与⑤汉语表达(写作)五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得基本知识、基础概念与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及理论进行汉语写作实践。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中国文学史约80分【重点:古代、现代、当代】外国文学史约20分【再次重点】汉语表达(写作) 约50分【次重点】(四)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或选择题: 30题,每题1分,共30分名词解释题: 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写作题: 1小题,50分三、考查得主要内容(一)中国古代文学史1、要求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出现得1、重要风格、流派,2、重要得作家及其作品、3、重要文学事件等;4、掌握各阶段重要得书目知识。
【知识点:重要风格流派/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文学事件/各阶段重要书目知识——基本推测可能出题得类型有填空题、选择题甚至名词解释】ﻩ2、要求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比较重要得文学现象、重要作品得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重要作家得历史地位、重要得文学风格流派及重要得文学理论等,进行多角度得阐释与评价。
能对各种类型得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知识面:重要文学现象/重要作品得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重要作家得历史地位/重要文学风格流派及重要得文学理论等——基本推测这一个知识面大都会考名词解释、简答题】(二)中国现代文学史【说白了就就就是现代文学得三个十年】1、第一编(第一个十年):文学革命得发生与发展。
a.外国文艺思潮得传入与新文学社团得蜂起。
b.胡适与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得理论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Lala期末复习资料[古代汉语][完善版]Lala完善版-古代汉语复习提纲一、文字1、何谓“六书"?辨析常用汉字得造字法。
(P73—79)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就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詘,日月就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就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就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就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就是也。
(1)象形。
把事物得轮廓或具有特征得部分描画出来。
如:日、月、鸟、鱼、鹿、羊、耳、门、马、禾、鼎、壶、网、手、象。
(2)指事。
就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得造字方法。
如:上、下、亦、本、末、寸、丹、十、刃、甘、二。
(3)会意。
就是由两个以上得形体组成,把它们得意义组合成一个新得意义,让人们瞧了可以体会出来。
如:步、逐、斗、莫、牧、涉、既、旦、粪、伐、采、春、朝.(4)形声。
就是由意符(也叫形符)与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如:杞、物、江、里、旌、歌、悲、视、疆、闻、诚、指、问、础、载、防、帛、都、徒。
2、汉字得形体变化有哪些表现?(P79)从总体上来瞧,汉字得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得变化(即“笔势”,或称“笔画得姿态”)与字形结构(简称“结构")得变化。
汉字字形体态得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与笔意得走向、呈现得状态,即一般所说得字体风格,或书体。
字形结构得变化,则表现为结构得繁复与简化、分化与同化,以及讹变等。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固然有结构上得变化,但主要就是一种笔势得变革。
3.隶书得产生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何影响?(P79)隶书就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得转折点,就是古今字与今文字得分水岭。
(1)把小篆不规则得曲线或匀圆得线条变成方折得笔画,使字形变得平直方正;(2)改变了少数偏旁得形体,就是一次重要得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5.理解并翻译教材中诗文的重要句子。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8.初步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四、现代文阅读
能读懂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类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议论文: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和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3)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引用说明),常用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
2. 掌握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拓展模块:《废墟的召唤》、《内蒙访古》、《鸿门宴》、《兰亭集序》、《祝福》、《一个人的遭遇》《六国论》、《游褒禅山记》。
附:重点篇目
基础模块上册:《我的母亲》、《卖白菜》、《我的空中楼阁》、《离太阳最近的树》、《哦,香雪》、《项链》、《读书人是幸福人》、《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永远的蝴蝶》、《诗经》二首(《静女》、《采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劝学》《廉颇蔺相如列传》。
基础模块下册:《善良》、《人生的境界》、《南州六月荔枝丹》、《边城》、《林黛玉进贾府》、《荷塘月色》、现代诗二首(《我爱这土地》、《雨巷》)、《雷雨》、《窦娥冤》、《唐诗二首》(《将进酒》、《琵琶行》并序)、《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师说》、《启事》、《通知》。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3.概括中心意思。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
5.初步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6.初步评价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五、写作
能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与常用应用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3. 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
4.体会文章的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5.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三、古代诗文阅读
1.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以重点篇目为主),并熟练背诵或默写重点篇目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
2.理解:指领会,并能简单地解释。
3.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4.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5.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递增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
试
内
容
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与其应用。
1.文字: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
2.词语:正确理解和运用常用词语(包括熟语)。
3.句子:(1)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扩展语句、压缩语段。(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4.修辞: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5.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 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问、对偶、排比、反复),体会重点篇目中其它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4.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 掌握重点篇目中涉与到的重要的文学常识,熟练背诵重点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段、名篇。
二、现代文阅读
1. 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1)记叙文:记叙的要素、记叙的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复
习
内
容
和
要
求
以高教社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下册,语文(拓展模块)的重点篇目为主要内容。内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重点考查现代文、古诗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础知识
1. 熟练掌握重点篇目课下注释中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 能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或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符合文体要求与行文习惯,常用应用文包括书信、合同、通知、请示、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述职报告、启事、条据等。
考
试
形
式
与
试
卷
结
构
一、考试方式
1.闭卷、笔试。
2.试卷满分为200分。
3.考试限定用时为90分钟。
2.掌握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之、而、则、以、于、乎、为、者、其、乃、且、焉、矣、也)。
4.掌握重点篇目中的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5.能正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四、写作
(建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以记叙文和议论文复习为主,文秘专业的考生以常用应用文复习为主。)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说明与考核考试大纲
项目
内容
备注
考
试
范
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是由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考试命题以2000年8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为依据。
考
试
要
求
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
二、试题类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古文翻译题、写作题。
三、赋分比例
1.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填空题(每小题3分30分)
3.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4.古文翻译题(20分)
5.写作题(80分,其中小作文20分,大作文40分。)
参
考
版
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2012年5月第1版,主编:倪文锦、于黔勋;语文(基础模块)下册,2012年5月第1版,主编:倪文锦;语文(拓展模块),2010年2月第1版,总主编:倪文锦、于黔勋,主编:陆迎真。
1.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记叙文,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写议论文,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
2.能掌握倡议书、求职信、启事、通知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1.识记教材涉与的中外重要作家与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2.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名句名段名篇。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实用文体常识)。
三、文言文和古代诗歌阅读
理解教材所选文言文和古代诗词;初步阅读课外浅显文言文和古代诗歌。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而、乎、乃、其、且、所、为、以、于、则、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