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孔子游春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23《孔子游春》苏教版

《孔子游春》教案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方法:激趣——引导——思考——讨论——感悟——迁移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语激情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回到了两千多年前,来到孔圣人面前,和他共同生活了一天,同学们能不能概括这一天主要发生了什么事?(主要发生了这样两件事:孔子在春天带领学生到泗水河畔游玩,并且他用“水”来教育学生,还和学生们亲密无间地谈话,唱歌,跳舞。
)师:你们说的真好,说得流畅、具体。
二、自读自悟,感受孔子人格魅力。
、师引语:泗水河畔的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泗水春图)孔子的心情却很不平静。
他凝望着欢快活泼的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那么孔子在想些什么呢?同学们,要想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让我们凭借着孔子的话,走进孔子伟大的精神世界……(多媒体:出示孔子论水语段。
)、自由读读找找,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板书)、师:孔子认为,水有四种精神,都是什么?(生一边汇报,师一边板书: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同学们,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那么,同学们读完了孔子论水的这段话你会有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吗?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读边写,看看这一段中的哪一点能够触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感慨,就请你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悟与理解。
(分钟)、(同桌交流)同学们,我看你们都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了许多闪烁着智慧的文字。
把你的读书收获拿出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可以读读课文,也可以说说你的读书收获,好吗?、(全班交流)()说水“有德行”。
(多媒体出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象有德行。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孔子游春精品教案

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兴奋、快乐等)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竟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起来”)孔子为什么会这样的快乐?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细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可以有感情地去读,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作上批注。
二、合作学习,深化理解1.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在组内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2.全班交流。
学生读出自己圈画的部分,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按照三个阶段来品读课文。
①初步性认识——弟子言志A.孔子是听完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后,听着颜回的志向歌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的。
那么,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分别是什么?B.颜回的“志向歌”里会唱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合理想象将歌词补写出来。
C.孔子听了弟子们有福同享、不为自己表功的志向后能不高兴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子路和颜回为什么会有这样高尚的志向的?请大家认真研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②深层次认识——师生悟理A.子路和颜回之所以有这样高尚的志向,是因为他们听了孔子关于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后,深受启发。
孔子望着水说了怎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呢,把它画出来读一读。
B.学生质疑:为什么孔子最后说:“水是真君子啊!”在孔子眼里,水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实际上也是谁具有的特点?孔子和弟子们谈论水的目的是什么?C.大家请看“善施教化”的后面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也就是君子的其它特点。
)谁能合理地补充一些其它的特点?(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D.孔子教育弟子们做人,却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你觉得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E.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在读中体会孔子的语气,语调以及语言中蕴含的深意。
③升华性认识——自然馈赠A.孔子从泗水的绿波参悟出了做人的道理,说明了孔子是一位怎样的人?那到底是什么帮助了孔子悟出这个深刻的道理?请大家再次研读课文,想一想答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孔子游春_新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孔子游春_新苏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包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包蕴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孔子游春,读——2、“游春”是什么意思?(春游)二、初读感知1.这是一个专门令人期待的故事。
课文专门长,同学们自己先放声朗读,熟悉课文。
开始吧!2.交流初读体会:①你读了课文,了解到什么?②师依照学生的回答板书:赏春、品水、论志三、赏春1.春天的泗水是个好地点,你还记得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一起来看看吧(播片子)2.那么课文中描写的泗水春景又是如何样的呢?指名读段。
3、学词:①广袤的大地:出词;问—那个地点的广袤能够换什么词?或,还能够说如何样的大地?②飘逸的长发:出词;那个地点还有一个生词,请全班女生一起来读;点评—读得真美!③宽广的胸怀、飘逸的长发、明亮的眸子、甜蜜的絮语出词:文中还有一些类似的词组,全班读师:这些词一样用来描写漂亮的女子。
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再读读看——师生接力读④你感受到了什么⑤创作填空。
过渡:浪漫的春景令人赏心悦目。
然而,孔子仅仅是带着弟子去泗水河边赏春吗?四、品水1.默读第一自然段,从中发觉:听说泗水涨潮——是为了水去的2.品水——遇水必观的孔子,怎么说对水有着如何样的心得呢?3.指名读,夸奖:这段不行读,你读得专门不错!4.自读:其他同学也试着读读看。
5.能听明白孔子的意思吗?①谈天减轻压力:(不太明白)——因此,孔子话里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②指导方法:只是老师相信大伙儿静下心来,结合自己平常看到的、听到的,细细地揣摩,就一定能读明白。
请大伙儿静下心,提起笔,细细品,写出你对这些句子的明白得,只品一句、一个词也行。
③生品读、批注。
6.交流点拨:①有德行理——哪些东西离不开水?(师点出水的无私)指名该生读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孔子游春苏教版

《孔子游春》教课方案教材剖析《孔子游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游记。
它生动地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率领弟子们到泗水河边赏春,巧借河水引诱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诚挚的友情。
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领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此中两个成语造句。
2、领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涵的道理。
3、经过详细的语言文字,领悟孔子谆谆教导的教课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友情。
4、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1、2 自然段。
教课重难点要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1、2 自然段。
难点:领会第 8 自然段孔子所说的话蕴涵的道理,并领悟孔子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友情。
教课时间 2 课时教课准备教师: DVD 录音机、磁带、相关资料等。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等。
采集相关孔子的故事。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领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此中两个成语造句。
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3、课文脉络理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课重难点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课文脉络理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知道孔子是什么人吗?你们知道他的哪些故事?教师增补介绍:2、我们所要学的课文叙述的是孔子作为大教育家表现出来的学问微风范。
(板书:孔子游春)(设计企图:初步认识孔子平生,激起学生学习欲念)二、初读指导。
1)、提出自学要求:A、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每句话。
B、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领会它们的意思。
2)教师巡视,合时指导。
2、检查自学成效1)指名读课文,帮助正音和读的不通畅的地方,指引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讲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映示投影)(设计企图:读准生字词字音,认清字形,认识词义,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认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分段写段意)三、整体感知:1、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几段来写的,每段写了什么?2、指导小组议论,全班沟通。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弹的第四单元,主要内容为《孔子游春》。
本文主要分析本单元的教材性质和教学目标,为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
教材性质《孔子游春》是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小品,是一篇根据“孔子春游”传说写成的文艺作品。
本文描绘了春季沐浴于历史古迹中的孔子赏花的情景,并通过孔子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一种清新自由、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是一篇充满浪漫情调的作品。
教学目标本课以《孔子游春》为主题,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孔子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与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阅读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2.启发学生的人生哲学思考和文学品味;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全文了解文中描写的孔子的形象,学习如何理解描写手法,掌握如何分析文学作品。
2.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文中的表达手法,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掌握文学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3.人生哲学思考。
从文中的情景和揭示的思想中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文学品味,培养学生的人生哲学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如何分析文学作品和表达手法。
2.如何启发学生进行人生哲学思考,并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设计1. 课前预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预习材料,如课文、注释、插图等,让学生提前了解故事背景和场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笔记熟悉课文,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2. 概括课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题和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切实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 课文分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的表达手法,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下面给出一个可行的教学设计。
【学生】教师,老师您好。
我觉得这篇作文给人很温馨的感觉,孔子在文中显得很自由很放松,也很有品味和修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孔子游春》教案设计三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孔子游春》授课设计设计三篇篇一一、授课目标: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文。
引学生依靠文字,入情入境,感觉泗水河的春意。
⑵ 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的那段意味深的所含的道理,走孔子崇敬的精神世界。
⑶ 造郁的人文气氛和气味,感觉文学的广博和美。
二、授课准:多媒体件三、授课程(一)吟春春,引入春色。
1.上从前,我先来听首歌吧。
会唱的跟在后边唱,不会的哼哼也行。
2.春天,忧如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在我不意,静静地抵达我身,点着世万物。
你能找到春天?“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国家,你能从歌之中找到春天?⑶在我今天要学的篇文中,也有一段写春的句,找出来看,看什么地方打了你,了我的心弦。
⑷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桃柳,草色青青,的春像柔美的琴声,在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大的母!广袤的大地是她广的襟,旺盛的森林是她逸的,温暖的太阳是她光明的眸子,温暖的是她甜蜜的絮⋯⋯(1),感你的是什么?哪个?(2)在作者的笔下,大自然是一位什么的母?引想象,描述自己海中的形象。
(3)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是一位什么的母?:是一位美的母⋯⋯ 是一位多情的母⋯⋯ 是一位大的母⋯⋯(4)配朗。
(5)到个地方,我不由想起了我最喜的一首歌,或,我在完首歌后,我段会有更加深刻的。
歌曲:《多情的土地》(6)再文。
(7)渡:么美的春色,必然也激起了同学春天的美好回和无量向往,位大的母有多多得我的地方。
我也能用一般的言美她?()是她()的()()是她()的()(二)孔子水渡:就在美的泗水河畔, 1510 年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着他的弟子来儿尽兴地游玩。
他在游玩之都了些什么呢?(1)认识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走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他的,不失一种好方法。
我依靠着孔子的,走孔子大的精神世界⋯⋯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波,意味深地;“水奔跑不息,是培养所有生灵的乳汁,它忧如有道德。
水没有必然的形状,或方或,流必向下,和温柔.它忧如有情谊。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23孔子游春_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23孔子游春_苏教版【教学设想】通过学习明白得孔子所说的那段话蕴涵的道理,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友谊。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并明白得,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涵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友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涵的道理。
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友谊。
难点: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的话蕴涵的道理,并领会孔子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友谊。
【课时划分】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学会生字,明白得生字词并理清文章脉络【课前预备】1、教师预备:投影片2、学生预备: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教学流程】导入:1、同学们明白孔子是什么人吗?你们明白他的哪些故事?(教师补充介绍: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仁者爱人”、“因材施教”这些思想观点确实是他提出来的。
)2、我们所要学的课文讲述的是孔子作为大教育家表现出来的学识和风范。
(板书课题)【第一板块】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及词。
1、自学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A、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每句话。
B、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明白得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2、检查自学成效1)指名读课文,关心正音和读的不通顺的地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映示投影)齐读成语。
【第二板块】讨论交流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几段来写的,每段写了什么?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分四段:第1、2自然段为第一段,第3——9自然段为第二段,第10自然段为第三段,第11——17自然段为第四段)3、分段朗读课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孔子游春》教案(优秀5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孔子游春》教案(优秀5篇)《孔子游春》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孔子游春》第2、8自然段,苏教版十二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4、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
5、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意。
6、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孔子游春》第2、8自然段。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1、学习《理想的风筝》作者采用的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2、体会《孔子游春》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2、能结合课文《明天,我们毕业》的具体内容说出一些重点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3课时21莫泊桑拜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莫泊桑的背景,理清课文的脉络,指导分段和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 个案修改人: 【教材分析】 本课描述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 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 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友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感受泗水河边醉人的春景, 体会“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的含义, 并能仿照句式仿写。
3. 体会第 8 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通过孔子与子路、 颜 回谈志向的一段对话,了解人物形象。
4.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 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 谊。
5. 背诵课文 2、 8 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第 8 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资料链接】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党派的创始人。
在教育方面提出“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等主张。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 七十二人;他还曾整理过《诗》 《书》《礼》等古籍,编写过《春秋》 。
孔子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一二两段中的成语的意思 “阳光普照、 桃红柳绿、 翩 翩到来、草色青青、绿草如茵”,并任选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感受泗水河边醉人的春景, 体会“大自然多像一位 伟大的母亲”的含义,并能仿照句式进行仿写,并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凿(z GD zh do )石壁 哺(btp u )育情谊(y ly 1)从(ch (ng c 印g )容23 孔子游春主备研讨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审核人: 审核时间:2. 解释带点的字。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奔流不息 3.填空通过朗读,我知道了课文描写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作者挑选了游玩过程中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这几件事情来写。
【课堂助学】一、 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 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 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 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
这是为什么呢?课文《孔子游春》或许会给我 们一些启迪。
2. 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课前预习时搜集了他的哪些名言?交流。
3. 揭示课题:23孔子游春 二、 预习反馈。
1.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挑选了游玩过程中的哪几件事情来写的?(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他们看到这儿景色优美。
孔子望着泗水 的绿波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孔子和弟子们交流了各自的志向。
)2.出示词语,学习词串。
桃红柳绿 春风习习 绿草如茵 活泼欢快 不知疲倦 奔流不息 情不自禁 手舞足蹈 意味深长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1) 整体感知:想想每行词语分别写了什么。
(2) 读第一行:写春。
读第一行,边读边想,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春天?(指 导朗读) 到书里寻找春天(过渡、指名读第二节)想:第二节写什么?(板书 赏春) 读第二行:写水。
边读边想,这些词让你读出泗水河怎样? 指名读第八节思考第八节写什么?读第三、四行:写人(写孔子):读读,理解“情不自禁,手舞足蹈”的愉 快之情。
读课文12—16自然段(板书 言志)3.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把这几件事串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当堂训练】 1.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从容不迫 深思熟虑三、教学课文第一部分:赏春。
1. 讨论:课文是怎样写是泗水河边的优美景色的? (1)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泗水河边美丽景色的句子。
(2) 思考: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构段方式上有什么特点?把你最喜欢的 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3) 在省略号旁边仿写。
2. 全班交流(1)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 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 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2) 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作者用什么办法让你感受到泗水河 边景色优美的呢?(拟人、排比、比喻)(3) 练习朗读,指名朗读(4) 你能展开想象,补写省略的内容吗? 【当堂训练】 1.填空,并补写省略的内容: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是她 的 是她 的 交流: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声漫天的云彩是她洁白的衣裙 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峻峭的山峰是她高高的脊梁 不息的河流是她奔腾的血液2.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巩固训练】 1.同音字组词y in 绿草如( y 1 洋( ) hu b 迷( )( 情(( ) 树( ) 飘( ) ()患)切 ))达 (婚( )苗 )得2.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桃()柳() 意味()() ()()教化 温文()() 情不()()()()起伏 奔流()() 司空()()深()熟() 手()足()不知( 荡( 绿草()污()) )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3-19段中的成语的意思,并任选一个成语造句。
3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 情谊。
通过谈志向的对话,了解人物形象。
4. 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教学过程】 【温故导学】1. 根据你对孔子的了解填空:(1) 写出与孔子相关的一个故事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孔子的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古到今,关于“水”人们有许多的评价和赞美。
请将语句补充完整,并 读一读。
(1) (2) (3) (4) (5) 【课堂助学】一、导入:1. 指名背诵、齐背课文第二自然段。
风像_ 母亲!3.背诵第二段,并完成填空。
阳光 _________ 着大地,泗水河边 ______,在给偏偏到来的春天是她 是她 ,_____________ ,习习的春 。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是她是她【教学反思】水可载舟,— 长风破浪会有时, 流水不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者乐山。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2.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3. 在孔子眼中,“水”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呢?孔子的这番宏论是围绕哪句话 来写的? 二、合作探究: 1. 齐读第八自然段。
(1) 默读,圈出描写水特点的词语?(2) 思考:孔子的这番宏论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3) 孔子的这段话,让你懂得了什么?想起了哪些诗句、格言、警句? 在书上空白处写上你的联想、思考,一会儿和大家交流你的批注。
这里,孔子是借水来教育他的弟子们要做水一样的真君子。
这又是孔子的一 种智慧,这种智慧如果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教化)知道“善施教化”的意思吗? 感化。
)同学们真了不起,短短的第 是你们的智慧啊!2. ... 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 课文交流:(1)《长江之歌》知道长江水像母亲一样,哺育了各族儿子,所以说 水有德行,有情义;(2)《滴水穿石的启示》知道水胸怀志向,百折不挠,他 好像有志向;(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知道水善施教化…… 【当堂训练】1. 阅读第8自然段,完成练习“水奔流不息”,由此我们想到了古诗“( ),奔流( )”;“水流必向下”,由此我们想到了古诗“飞流( ()”“水善施教化”,让我想到“(),(2. 同学们,水仅仅有这四点美德吗?出示:水清澈透明,它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勇往直前,它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川流不息,他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表面在写大家司空见惯的水,其实孔子想说的是什么?你明白“司空见惯” “意味深长”的意思了吗?这样富有哲理的话,我们要背下来,并牢牢记住,试背。
3. 请你们浏览一下课文的第3――9自然段,想一想,孔子为什么能从司空 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呢?可以把你们发现到的关键词语圈画出来。
(生默读圈画后回答)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1)交流:――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 沉思:抓“动情” “陷入”引导学生体 会孔子已经把自己的思想投入到了水里,他在沉思这水里到底隐藏着什么道理。
善于思考,这才能产生智慧啊!你觉得是哪个词呢?(善施(就是善于使用一些方法和手段进行教育、 8自然段,竟能读出这么多的东西来,这就 善施教化,一定让你想到了很多成语、古诗、 ), )――老师遇水必观:体会孔子无论走到哪里,都留心对水的观察。
时时留心, 处处留心,这是智者的一种习惯。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从“凝望”这个专注地神态也可以看出孔子的 智慧。
孔子把她的智慧都浓缩在了论水这番话语当中了,谁再来读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背其中一句。
(2) 善施教化的孔子用他的智慧,教育弟子们要做水一样的真君子,弟子 们领悟了吗?(言志部分)(3) 孔子和弟子们各有什么志向?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 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
朋友之间就应该有 福同享嘛。
”(豪爽、乐善好施)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一个不为自 己表功的人。
”(谦逊、沉稳)孔子的志向(善施教化)。
相机理解词语:温文尔雅、从容不迫等。
你从他们的志向中看出(4)孔子在泗水河边的这堂“课”,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吗?你从弟子们的哪 些表现看出来?可见,这堂课是充满了智慧。
那么,你现在明白 春意更浓了?表面上指什么, 更浓了。
)你喜欢孔子、苏格拉底、 孔子的话这么富有哲理, 【当堂训练】2. 文中四字词语很多,请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福楼拜这几位老师吗?说说理由。
我们应该把它牢牢记住。
“泗水河边的实际上指什么了吗?” (师生之间浓浓情谊使春意【巩固训练】读课文,完成填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 是 , 它好像—长, ------------ 水 _____________ 水,必能 __________________ 啊! ” ,它好像________ 地说;“水奔流不息, .0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它好像 ________ —,它好像 __________……由此看来,水是______________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