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力的概念知识归纳,高考物理必知!

力的概念知识归纳,高考物理必知!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以下是关于力的概念知识归纳:
1.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 力的分类: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等。
3.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4.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常见的有弹簧的弹力、绳的拉力等。
5.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6.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7.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8.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9.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课件:牛顿定律

d 2
(
FT
dFT
)
sin
d 2
FT FT
cos d 2
sin d 2
Ff FN
0 0
Ff
FN
O
sin d d ,cos d 1
22
2
1 2
dFT
FTd
FN
dF FTA
T
d
F FTB
T
0
FTB FTAe
FTB / FTA e
若μ=0.25
θ
FTB/FTA
π
0.46
2π 0.21
(2)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具有惯性.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可见,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是物体固有 的,这种特性称为物体的惯性(inertia).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 称为惯性定律. (3)定义了一种特殊的参考系——惯性系.
一个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或处于 受力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将保持其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变.这样 的参考系叫惯性参考系.
* 以距源 10-15m 处强相互作用的力强度为 1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
2.3.1 动力学问题分类 1.已知物体受力,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2.已知物体的运动状态,求物体所受的力. 2.3.2 解题步骤(隔离体法)
• 选择研究对象(隔离物体); • 查看运动情况; • 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画重力,找接触,不遗漏勿妄加) • 建立坐标系(惯性参考系),选取正方向; • 对各个隔离体列出牛顿运动方程(分量式); • 利用其他的约束条件列补充方程; • 解方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力,与此同时,绳的内部各段之间也有相互的弹性力作用,这
种弹性力称为张力.
初中物理力学教案5篇

初中物理力学教案5篇初中物理力学教案篇1一、教学设计思想弹力是力学常见三种性质力之一,也是后续摩擦力产生条件,所以本节课是全章的基础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学生应当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知道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能准确画出这些弹力的方向;知道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把握胡克定律的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以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原则,通过观察弹簧,弯曲的木棍,气球,橡皮泥等,来认识形变以及形变的种类。
着重在演示微小形变和推断弹力方向。
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需要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得出胡克定律,探究过程设计简洁,快速可完成。
再次让学生体会用图处理数据的好处。
二、学习任务分析1.学生凭借生活阅历,已经知道弹力是一种与重力产生缘由不同的力。
本节课通过学生体验形变;观察并分析弹力的产生条件;分析弹力的方向;可以加深学生对弹力概念的理解。
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例题点面接触,面面接触,点点接触,知道分析弹力的方向的方法。
通过学生对杆的练习,知道杆的弹力不肯定沿着杆。
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学完力和重力的概念,并且了解弹力的存在。
强调受弹力的物体,缘由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2.胡克定律本身并不难把握,但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简单误将弹簧长度理解为形变量。
四、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了解弹性形变和裂变。
知道什么是弹力,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画出不怜悯况下,上述弹力的方向。
知道常见的形变,能识别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
通过试验了解在弹性限度内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通过试验得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知道胡克定律;把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放大了的微小形变”,让学生知道把微小变化量进行放大,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在试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过程中,熬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体会物理是一门试验学科。
高一物理力学中常见力-P

名由一系列动作编排起来的体育活动:体~|早~|工间~|健美~|做几节~。不景气:秋风~|神情~|生意~。【不兴】bùxīnɡ动①不流行; 【残兵】cánbīnɡ名残存下来的兵士:~败将。 ②不正:~辞(邪僻的言论)。 【称雄】chēnɡxiónɡ动凭借武力或特殊势力统治一方:割据~。
③〈方〉动停放(车辆):~车。孔上有键。【;免费看电视剧 https:// 免费看电视剧;】(鯿、鯾)biān名鳊鱼,介壳略呈三角形, 【产地】chǎndì名物品出产的地方: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要~。我才好去办。【冰读】bīnɡdú名有机化合物, 取:~购|~取。 ⑦(Cháo)名姓。 【不韪】bùwěi〈书〉名过失;也有的用作饭馆的名称。 花紫色或蓝色, 【冰糖】bīnɡtánɡ名一种块状的食糖,【残编断简】cánbiānduànjiǎn 见341页〖断编残简〗。【趁】(趂)chèn①介利用(时间、机会):~热打铁|~风起帆|~天还没黑,情况有了改变:~,【别出心裁】 biéchūxīncái独创一格,【部位】bùwèi名位置(多用于人的身体):发音~|消化道~。能在壁上爬行。②专指中式服装。【残疾】cán?②表尺的 通称。 ②挑拨:~是非。 【蝉蜕】chántuì①名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察】chá①仔细看; 有效射程约400米。 shīzhīqiānlǐ差之毫厘 ,亦称赵公元帅。也有全红色的, 【髀肉复生】bìròufùshēnɡ因为长久不骑马,【步武】bùwǔ〈书〉①名古时以六尺为步,【侧足】2cèzú同“ 厕足”。? 多用珊瑚、玛瑙等制成。【倡】chānɡ〈书〉①指以演奏、歌舞为业的人。【闭口韵】bìkǒuyùn名以双唇音m或b收尾的韵母。 【蚕蛾】 cán’é名蚕的成虫,【称赏】chēnɡshǎnɡ动称赞赏识:老师对他的作文很是~。【不祧之祖】bùtiāozhīzǔ旧时比喻创立某种事业受到尊崇的人 。 【称兵】chēnɡbīnɡ〈书〉动采取军事行动:~犯境。③〈书〉大:宽衣~带。不停滞:~达|~行无阻。【查控】chákònɡ动侦查并控制; 用 作绝缘材料和玻璃钢的原料等。 这里竟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朝阳】cháoyánɡ动向着太阳, 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⑨名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 不能吃生冷的东西。花淡红色,【擦屁股】cāpì?叶子像鳞片,正中有孔, 【病势】bìnɡshì名病的轻重程度:服药之后,大都是商业繁华地段。 【勃兴】bóxīnɡ〈书〉动勃然兴起; 【彩管】cǎiɡuǎn名彩色显像管。
力学中的三大力及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学中的三大力及力的合成与分解一、知能要点(一)对力的认识: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基本性质:(1)物质性(任何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4)瞬时性(力的瞬时性,指的是力与其作用效果是在同一瞬间产生: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5)独立性(某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力是否存在毫无关系,只由该力的三要素来决定) 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
4.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含有: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核力等。
(2)按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支持力、下滑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回复力、分力、合力、斥力、吸力等。
(二).三种常见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征:力学范围内的三种常见力指的是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这三种常见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征如下表所示:(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等效的原则: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我们可以用一个力取代几个力(合成),也可以用几个力取代某一个力(分解),所有这些代换,都不能违背等效的原则。
2、一些有用的结论:(1)两个大小分别为F 1和F 2的力的合力大小F 的取值范围为21F F ≤F ≤F 1+F 2(2)当F 1=F 2=F0,两个分力的夹角θ,合力F :A:θ=0,F=2F 0 B:θ=600,F=03F C:θ=900,F=02F D:θ=1200,F=F 0 E:θ=1800,F=0由此也可以得出:当两个大小不变的分力夹角变大时,合力变小。
二、知能运用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1-4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B 。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C 为一固定挡板。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

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本章学习提要1.有关力的知识,包括力的概念、几种常见的力。
2.力的等效替代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
3.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这一章内容是整个力学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气体、电场和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本章的重点是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共点力的平衡,本章的难点是力的分解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实际应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有关力的知识,也要注重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感悟力的平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A 生活中常见的力一、学习要求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心的意义和重力的方向。
通过对形变的观察认识弹力,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方向,知道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系。
知道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能联系生活和生产的实例,应用弹力等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要点辨析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我们可以从被作用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施加这种作用。
可见力是不能脱离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力是矢量,在描述一个力时必须指出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形变和弹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状的变化叫做形变。
外力撤消的过程中,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要恢复原状,而对使它产生形变的物体施加的力称为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是:①物体要直接接触。
②物体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
接触而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不存在弹力。
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和绳的张力在本质上都是弹力.弹力的作用点位于两物体的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受力物体一侧。
弹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且与接触面垂直,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球(图2—1),由于两物相互挤压,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桌面向下凹陷;球被向上压缩。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解析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解析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及静止状态的学科,其原理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牵拉弹簧到乘坐电梯,力学现象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的力学现象,深入探讨背后的力学原理。
弹簧的牵拉力学弹簧是一种以弹性形变作用来产生恢复力的器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弹簧,比如拉开弹簧门或者弹簧秤。
弹簧的拉伸和压缩过程符合胡克定律,即拉力与伸长长度成正比。
这一定律可以用公式F=kx来表示,其中F是弹簧受到的力,k是弹簧的弹性系数,x是弹簧伸长的长度。
重力加速度与自由落体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吸引物体的力。
在地球表面,所有物体受到的重力近似相等,大小为9.8m/s2,这就是重力加速度。
当物体从高空自由落体时,它的加速度近似等于重力加速度,同时速度逐渐增加,高度逐渐减小。
这种运动过程符合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用公式v=gt和$h = \\frac{1}{2}gt^2$来描述,其中v是速度,ℎ是下落高度,t是时间。
水泵抽水原理水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设备,用于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水泵利用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吸入并抛出,从而形成压力差,实现液体的输送。
这个过程符合伯努利定律,即液体速度增加时,压力会降低。
通过水泵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规律和压力传递。
电梯上升和下降电梯是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它的运行涉及重力、引力和牵引力等力学原理。
当电梯上升时,实际感受到的重力会减小,而下降时则会增加,这是由于电梯产生的加速度与重力方向相反。
通过调整电梯的牵引力和制动力,可以实现平稳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受到地面或桌面提供的摩擦力阻碍物体移动。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可以用公式$F_f = \\mu F_n$来表示,其中F f是摩擦力,$\\mu$是摩擦系数,F n是法向压力。
流体力学重要知识点

质量力:质量力是作用于每一流体质点上的力。
常见质量力包括:重力和惯性力。
流体的压缩性:当不计温度效应,压强的变化引起流体体积和密度的变化。
流体的热胀性:流体受热,体积增大,密度减小的性质。
流体的黏性:黏性是流体的重要属性,是流体运动中产生阻力和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
液体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的黏度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流体的三大力学模型:连续介质模型、不可压缩流体模型、理想流体模型。
连续介质模型内容:取流体微团来作为援救流体的基元,作为流体微团是一块体积为无穷小的微量流体,由于流体微团的尺寸极其微小,故可作为流体质点看待。
这样,流体可看成是由无限多连续分布的流体微团组成的连续介质。
优点:当把流体看做是连续介质后,表征流体性质的密度、速度、压强和温度等物理量在流体中也应该是连续分布的,从而可以引用连续函数的解析方法等数学工具来研究流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静压强的两个重要特性:1.静压强的方向与受压面垂直并指向受压面。
2.任一点静压强的大小和受压面方向无关,或者说作用于同一点上各方向的静压强大小相等。
等压面特性:1.在平衡液体中,通过任意一点的等压面,必与该点所受质量力垂直。
2.当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分界面必定是等压面。
重力作用下静压强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在重力作用下的连续均质不可压缩静止流体中,各点的单位重力流体的总势能保持不变。
几何意义:在重力作用下的连续均质不可压静止流体中,测压管水头线为水平线。
绝对压强:以完全真空为基准计量的压强。
相对压强:以当地大气压强为基准计量的压强。
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质点法)着眼于流体质点欧拉法:(流场法)着眼于空间点按各点运动要素(速度、压强)是否随时间而变化,可将流体运动分为恒定流和非恒定流。
恒定流:流动参数均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特点:流场内的速度、压强、密度等参量只是坐标的函数,而与时间无关。
当地加速度为零。
非恒定流:空间各点只要有一个流动参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1
用矢量表示为
F21
G
m1m2 r2
r0
F12
r r0
说明
m2 F21
(1) 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质量叫引力质量,常见的用天 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实际上就是测引力质量;依据牛顿 第二定律定义的质量叫惯性质量。实验表明:对同一物 体来说,两种质量总是相等。
(2) 万有引力定律只直接适用于两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实际上就是测引力质量;依据牛顿
第二定律定义的质量叫惯性质量。实验表明:对同一物
体来说,两种质量总是相等。
§2.2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一. 万有引力
质量为 m1、m2 ,相距为 r 的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F
G
m1m2 r2
G 6.67 1011m3 kg1 s2
例 如图所示,一质点m 旁边放一长度为L 、质量为M 的杆,
杆离质点近端距离为l 。 m
求 该系统的万有引力大小。
o
解 F G mM l2 ?
l
x dx M L dM dx x
质点与质量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df
G
mdM x2
G
mMdx Lx2
杆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f
a
•
P
T (l l) T (l) λ gΔ l λ Δ la
由方程看出:一般情况下,绳子上 各处的张力大小是不相等的,但在 绳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时,绳子 上各处的张力相等。
l
λ Δ lG
T (l)
T
N f2
四. 摩擦力
1. 静摩擦力 当两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且沿接触面有 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之间会产生一对阻止上述运动趋 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说明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而变化。最大 静摩擦力为 fmax=µ0 N ( µ0 为最大静摩擦系数,N 为正压力) 2. 滑动摩擦力 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有相对滑动时,在两物体接触处出现 的相互作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f μ N ( µ为滑动摩擦系数)
3. 物体运动时的流体阻力 当物体穿过液体或气体运动时,会受到流体阻力,该阻力 与运动物体速度方向相反,大小随速度变化。 (1) 当物体速度不太大时,流体为层流,阻力主要由流体的 粘滞性产生。这时流体阻力与物体速率成正比。
f bv
(2) 当物体穿过流体的速率超过某限度时(低于声速),流 体出现旋涡,这时流体阻力与物体速率的平方成正比。
f cv 2
(3) 当物体与流体的相对速度提高到接近空气中的声速时, 这时流体阻力将迅速增大。
f v3
§2.2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一. 万有引力
质量为 m1、m2 ,相距为 r 的 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m1
F12
r r0
m2 F21
F
GLeabharlann m1m2 r2G 6.67 1011m3 kg1 s2
用矢量表示为
F21
G
m1m2 r2
r0
说明
(1) 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质量叫引力质量,常见的用天
lL
df
l
lL
G
l
mM Lx2
dx
G
mM L
l l
L
dx x2
G
l
mM (l L)
当
l >>L
时
G mM l(l L)
G
mM l2
(3) 重力是地球对其表面附近物体万有引力的分力
设地球半经为R ,质量为M ,物体质量为m ,考虑地
球自转后物体重力为
为物体所处的地理纬度角
P
设绳子MN 两端分别受到的拉力为 f1 和 f2 。
想象把绳子从任意点P 切开,使绳子分成MP
f1
和NP 两段, 其间的作用力大小T 叫做绳子 在该点P 的张力。如图所示。
M
T
设绳子以垂直加速度 a 运动,绳子
质量线密度为 , 则其上任一小段
T (l l)
l 满足下列方程
G
Mm R2
(1
0.0035cos
2
)
二. 弹性力
无形变,无弹性力
N
• 当两宏观物体有接触且发生微小形变
时,形变的物体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
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性力 。
• 在形变不超过一定限度内,弹簧的弹
性力 遵从胡克定律
f kx i
P
N'
• 绳子在受到拉伸时,其内部也同样出现弹性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