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案例分析0415
福特案例分析

四.企业战略管理
4.确定评价标准、评价工作成绩和反馈。这三项要素贯穿战略实施的整个过程,对保证有 效的控制战略实施是必不可的 (1)确定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同战略目标一样,也应当是可以衡量的,易于衡量的。选择哪种评价标准体系取 决于企业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 (2)评价工作成绩 企业不仅将实际成效与评价标准或目标相比较,而且也应当将自己的实际工作成绩与竞争 对手相对照。这样的比较更能发现自己的长处或弱点,
3.可行性:企业所能调集的各种 资源是战略制订和执行的硬约束。
一个好的战略不能超出企业现有 的资源边界
4.优越性:战略执行必须能起到 保持和增强企业现有竞争力的目 的
四.企业战略管理
二、有效的战略控制 要实现有效的战略控制,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适度控制原则。战略控制依据计划展开,要有一定的弹性 (2)重要性原则。对影响战略执行的重要事项进行控制,从而降低战略控制的成本,也能 保证战略执行的顺畅
通过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早期发展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略
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同心多样化战略
四.企业战略管理
Stage 1
金融服务集:团 ﹣﹣跨行业的复 合多样化战略
Stage 3 调整战略
Stage 5
收购和合资经营 战略
Stage 2
其它跨行业的复 合多样化战略
Stage 4 放弃战略
四.企业战略管理
小组成员:徐一禾,陈梦杰,徐佳慧,杨叶叶
目录
-
一.企业概述 二. 企业系统的功能 三.企业管理原理简述
四.企业战略管理
2
1
一.企业概述
福特汽车公司创立于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依靠着其产品卓越的性能和高端 的品质,成为美国最畅销的汽车之一,在海外市场的的影响力同样也是不容小觑的!福特 汽车公司早在工业革命结束后期就开发出了全世界第一条流水线,其公司的生产管理水平 都十分先进 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之后,各家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多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企 业盈利能力。除了可预测的库存管理外,共享零件、加强生产系统和物流效率以及减少人 力也在进行中。福特汽车公司在2019年开始裁员,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 企业转变
福特汽车公司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福特汽车公司战略分析及设计目录1,福特公司的战略------------------------------------------------------------------------------------------- --------3 2,福特公司任务陈述和近期目标-----------------------------------------------------------------------------------3 3,福特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应用波特无力竞争模型分析)--------------------------------------------------4 4,分析内部资源存量变化趋势,(应用SWOT矩阵分析)-------------------------------------------------5 5,配置全球资源的策略-----------------------------------------------------------------------------------------------7 6,构造一个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8 7,构造一个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8 8,给出可持续发展战略---------------------------------------------------------------------------------------------9 9,福特公司生命周期与战略特点----------------------------------------------------------------------------------10 10,有效的战略评价与控制------------------------------------------------------------------------------------------11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
福特汽车公司的败笔案例分析

福特汽车公司的败笔案例分析哈佛经典实例——福特汽车公司的败笔早在1957年9月,埃德塞尔汽车——福特汽车公司打入中等价格市场的唯一项目,就作为1958年的新型汽车公开亮相了。
这使那些按照传统在10月和11月推出下年度新型汽车的竞争者大吃一惊。
福特汽车公司委员会主席欧内斯特·布里奇为埃德塞尔分部摊派的1958年的生产任务占该公司全部汽车市场的3.3—3. 5%,大约20万辆(当时的年产量为600万辆)。
然而公司董事们仍然认为这是非常保守的策略,期望胆子更大一些。
埃德塞尔汽车的准备、计划和研究工作长达10年之久,看来福特汽车公司一定要生产这种汽车了。
在引进该车之前和引进过程之中,做广告和推销工作就耗费了公司大约5000万美元。
到1957年夏末,这种冒险似乎已稳操胜券。
公司计划直到第三年才收回2.5亿美元的开发费用,但估计这种汽车在1958年就会在业务上有利可图。
制造埃德塞尔汽车的理论根据似乎是无懈可击的。
因为数年以来,汽车市场上日益增长着一股偏好中档汽车的倾向。
像庞蒂亚克、奥尔兹莫比勒、比克、道奇、迪索托和默库里这样的中档汽车,到50年代中期,已占全部汽车销售量的1/3,而从前它们只占1/5。
市场预测表明,汽车市场的重心已从低档向中档转移,且60年代期间对高档汽车的需求会持续增长。
同时自由支配的个人收入(以1956年的美元表示)已从1939年的1380亿美元增长到1956年的2870亿美元,并预计到1965年可达4000亿美元。
而且,尤为重要的是,这些个人收入中用于购买汽车的百分比已从1939年的3.5%左右,增长到50年代中期的5.5%或6.0%。
显然,经济气候对埃德塞尔这样的中档汽车也是有利的。
福特汽车公司恰恰在所有经济预测都表明具有最大机会的这个部门是最薄弱的。
通用汽车公司有3种中档汽车,即庞蒂亚克、奥尔兹莫比勒和比克牌车;克莱斯勒公司有道奇和迪索托牌汽车吸引这个市场;而福特只有默库里牌汽车与其竞争,并且该车只占公司汽车生产量的20%。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课外)案例分析题1:福特公司的战略选择福特汽车公司鲜明地证明了一个大公司如何向多个战略方向出击。
(一)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早期发展战略在早期,福特公司的发展是通过不断改进它的单一产品—-轿车而取得的。
在1908年制造的T型轿车比以前所有的车型有相当大的改进.在它生产的第一年,就销售了10 000多辆.1927年,T型轿车开始将市场丢给了它的竞争对手。
福特公司又推出了A型轿车,该轿车集中了流行的车体款式和富于变化的颜色。
当A型轿车开始失去市场、输给它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在1932年,福特公司又推出了V-8型汽车.6年后,在1938年,Mercury型车成为福特公司发展中档汽车的突破口.福特汽车公司也能过扩大地区范围进行发展。
在1904年,它进入加拿大市场的举动就证明了这一点。
也是在它的发展早期,福特公司采用了同心多样化战略,在1917年,开始生产卡车和拖拉机,并且在1922年,收购了林肯汽车公司.(二)纵向一体化战略福特汽车公司的多样化生产集团是后向一体化战略的杰出实例.下面介绍福特公司在这一集团中几个部门的作用。
1.塑料生产部门一一供应福特公司百分之三十的塑料需求量和百分之五十的乙烯需求量。
2.福特玻璃生产部门-—供给福特北美公司的轿车和卡车所需的全部玻璃,同时也向其他汽车制造商供应玻璃。
这个部门也是建筑业。
特种玻璃、制镜业和汽车售后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3.电工和燃油处理部门—-为福特汽车供应点火器、交流发电机、小型电机、燃油输送器和其他部件。
(三)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同心多样化战略在1917年,福特公司通过生产拖拉机开始了同心多样化战略. 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机和农用设备制造商之一,它于1978年1月日成立.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是由福特公司的拖拉机业务和新荷兰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后者是从Sperry公司收购来的农用设备制造商.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随后兼并了万能设备有限公司,它是北美最大的四轮驱动拖拉机制造商。
福特制的案例分析

﹃福特制﹄的案例分析福特制的案例分析案例呈现:1912年秋天,在高地的福特汽车公司的办公室里,福特召集有关人员开了一个意义重大的会议,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会议结束后,生产流水线的提议被广泛肯定。
1913年春天,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流水线在高地工厂的发电机车间建成,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到这一年夏天工厂的所有车间全部安装了自动生产流水线。
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为一个个的环节,工人之间的分工更细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幅度提高了。
川流不息的传送带,把整个工厂联系在一起,更多地榨取工人血汗的“福特制”正式诞生了。
它对于福特汽车公司,对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仅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1913-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再次实现了翻番,可是在此期间工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从14336人减少为12880人。
然而,与成倍增长的产量和滚滚流入福特等人腰包的钞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人劳动强度的加大和收入的降低。
据统计,由于新的生产方法的实施,福特汽车公司工人的劳动强度,视工种的不同是其他工厂工人的0.5倍或数倍,他们手中的半机械的动作每过4个小时才得片刻休息,神经更是高度紧张,然而工资水平却仅相当于整个底特律的平均水平——每天2.34美元。
另外,在1913年夏天公司实行流水线作业后,还相应取消了“多劳有奖”的分级工资制度,代之以最原始的计时工资制。
这样一来更打击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于是大批工人在干了一段时间后,就纷纷离开福特汽车公司,而去其他工厂从事报酬不低且劳动强度低的工作。
面对如此困境,1914年1月5日,福特汽车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郑重宣布:“本公司将实现5美元工作日!任何合格的福特汽车厂的工人不论年纪,不分工种都能领到他自己的一份。
”亨利当然也留了个心眼,他把这种加薪称作“利润分享”,以便在未来如果有了麻烦,可以堂而皇之的借口停止这一制度。
福特汽车公司案例分析

企业经济管理作业之福特汽车公司案例分析福特汽车公司案例分析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NYSE:F)是一间生产汽车的跨国企业,于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现公司总部所在地)由亨利〃福特所创立,在1903年公司化。
在其20世纪如日中天的时候,福特、通用与克莱斯勒被认为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生产商。
这三家公司统治着美国汽车市场。
福特汽车的商标是来自创办人亨利福特常用的签名字体。
福特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NYSE:F)是一间生产汽车的跨国企业,于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现公司总部所在地)由亨利〃福特所创立,在1903年公司化。
在其20世纪如日中天的时候,福特、通用与克莱斯勒被认为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生产商。
这三家公司统治着美国汽车市场。
福特汽车的商标是来自创办人亨利福特常用的签名字体。
福特汽车在美国汽车市场连续75年保持销售量第二名,仅次于通用汽车,2007年才因油价高涨大型SUV休旅车与卡车销量减少,被丰田汽车超越成为美国市场销售量第三名。
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Ford,1863—1947)是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汽车大王”。
现在,福特汽车公司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和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之一,该公司推出的“T型车”和第一条流水线带来了世界汽车工业的革命。
其中,“T型车”1500万辆产量的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福特也因此被誉为“给世界装上车轮子”的人。
半个世纪之后的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将亨利〃福特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以表彰他为人类工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DaleCamegie,1888—1955)与拿破仑〃希尔(NapoleonHm,1883一1969)毫不吝惜地将他推崇为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企业家。
公司历史1896年6月4日,亨利〃福特将他的第一部汽车——一部手推车车架装在四个自行车车轮上的四轮车开上了底特律大街。
答案福特汽车公司深具代表性的两次经营失误

案例分析1.本案例违反了计划的哪些原则?做计划时应注意什么?1)在本案例中,福特汽车公司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其违反了计划的原则:1、改变航道原理(导向变化原则)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主管人员定期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福特汽车公司“模型T”除了降低价格和大量生产外,没有任何变化,没有在此时顺应历史潮流,适时推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新汽车类型,主管人员也没有及时定期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使之首次失败。
2、许诺原理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因而许诺越大,完成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一原理涉及计划期限的问题。
一般来说,经济上的考虑影响到计划期限的选择。
由于计划工作和它所依据的预测工作是很浪费财力的,所以如果在经济上不合算的话,就不应当把计划期限定的太长。
而福特汽车公司已经对“爱迪塞尔”进行了长达10年的准备和研究。
计划的时间太长,在广告、分销、促销等经济上的花费也并不够合算。
并且福特汽车公司没有合理地确定计划期限,其公司不应随意缩短计划期限。
而公司却抢进度,导致质量差。
按照“艾迪雪”计划,年产量为20万辆,且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在全美展销,这种计划导致生产线匆忙慌乱,质量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让车出厂。
例如第一批车就出现了刹车漏油问题,有的甚至开到经销店就再也无法开动了,结果落个没有价值的坏名声。
这种恶劣形象到最后也难以消除。
3、灵活性原则该车投放市场时,正遇上1958年的经济萧条时期,中档车市场缩小,微型车走俏。
此外,该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马力特别大,能够吸引充满青春活力和喜爱运动的年轻人。
但是国家为了保障驾车者的安全,制定了法律禁止在广告中宣传汽车马力,使该车的这一优点不能广为人知。
而公司也没有根据当时社会经济的情况,及时进行计划的调整,所以违反了这一灵活性原则。
4、限制因素原理(木桶原理)福特汽车公司投入新型车的市场营销研究差不多花了10年,它包括对车主偏好的研究、市场与销售态势的研究、汽车形象的研究、新车命名的研究以及款式、特性设计的研究,随后确定了车型、车格和车名。
福特案例分析0415讲课教案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 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的 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学科。 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 能提高效率。 整个系统的管理效果,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管理效果的 综合体现。 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忽视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考虑,没 有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上看待管理问题。
• 改组独裁式的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实行职能分工。
• 启用具有专业管理知识人才担任管理职位,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 向员工公开帐目。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 网络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 社会心理的因素也可能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
❖ 不是业主的企业家也能将工厂管理好。
❖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
❖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
经济人
古典管理理论
认为金钱是刺激人的积 极性的唯一动力。 主张一个最高的主管或 一个人管理的原则,统 一指挥。 仅仅把管理的对象看作 一个客观存在。 对企业发展环境考虑得 非常少。
社会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 社会心理的因素也可能影
响人的劳动积极性。 ❖ 不是业主的企业家也能将
工厂管理好。
❖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 织。
福特二世时期
❖ 古典管理理论
❖ =====
❖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好处(生产环节):
• 通过《雇员参与计划》改善劳资双方对立的局面,提高了员工的参与 度与积极性。
• 通过谈话的方式与员工沟通,提升了员工的士气与凝聚力。 • 聘用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将企业所有制与管理职能分开。
问题(经营环节):
• 仍然停留在以生产部门为主的阶段,经营管理层的作用无法发 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为金钱是刺激人的 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主张一个最高的主管 或一个人管理的原则, 统一指挥。 仅仅把管理的对象看 作一个客观存在。 对企业发展环境考虑 得非常少。
老福特时期
好处:
• 公司生产效率高,在技术领域 取得领先。 • 将制造方式标准化,构建了流 水式装配线。
古典管理理论
认为金钱是刺激人的积
老福特管理时期
时代背景:
创办于1903年,20年代后期成为美国汽车业霸主 ,强调生产导向。
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方式或措施: • 付给工人相当于市场价2-5倍的高工资 • 实行利润分享计划,每年把3000美元分 给职工 • 设立了医疗和福利部门,开办职工学校 • 系统地有意识地试图排除管理层 • 生产被按不同的功能严格隔离,禁止工 程师与销售人员交谈 • 采用冷酷无情的方式进行管理,所有的 决定都需通过他首肯 • 被称作“奴隶监工”,说他实行的管理 方法是“锁链制度”
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 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 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的 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学科。 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 能提高效率。
福特汽车起伏与管理理论的结合
老福特时期
古典管理理论
福特二世时期
古典管理理论
=====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时期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
现代管理理论
福特汽车公司百年起伏的启示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 背景催生不同的管理文化。 针对不同的管理人群,有着不同的管理要求。 只有顺从时代变化而发展的管理理论,才是符 合社会及企业需求的管理哲学。
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容
回顾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福特公司的百年起伏
结合管理理论分析 启示
古典管理理论
从资本主义萌芽,到18世纪的建立,再到20世纪初 ,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统治地位,历时500年。
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主要代表。
古典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些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奠定 了管理学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方 法来探讨管理问题取得的成果。
福特二世时期
古典管理理论
=====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好处(生产环节):
• 通过《雇员参与计划》改善劳资双方对立的局面,提高了员工的参与 度与积极性。 • 通过谈话的方式与员工沟通,提升了员工的士气与凝聚力。 • 聘用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将企业所有制与管理职能分开。
问题(经营环节):
• 仍然停留在以生产部门为主的阶段,经营管理层的作用无法发 挥。 • 缺乏对外部环境的把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 位。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社会心理的因素也可能影响人的 劳动积极性。 不是业主的企业家也能将工厂管 理好。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 满足程度。
古典管理理论 认为金钱是刺激人的积极性的唯 一动力。 主张一个最高的主管或一个人管 理的原则,统一指挥。 仅仅把管理的对象看作一个客观 存在。 对企业发展环境考虑得非常少。
存在问题:
• 组织方式上,对员工过于压制 ,忽视人的“社会性”,员工 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主 动性严重挫伤,无法发挥才能 。 • 大权独揽,很少考虑外部环境 ,以至于汽车销量逐年下滑。
极性的唯一动力。 主张一个最高的主管或 一个人管理的原则,统 一指挥。 仅仅把管理的对象看作 一个客观存在。 对企业发展环境考虑得 非常少。
谢谢! Q&A
福特二世时期
时代背景:
福特公司市场占有率降至第三,企业经 营年年亏损,外部竞争日趋激烈。
管理方式: • 企业依旧以“生产导向”为主。 • 聘请职业经理人贝克,与员工谈心 。 • 制定《雇员参与计划》,提高工人 参与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 忽略对外部竞争环境的关注。 • 在经营方式上,沿袭老福特衣钵, 同样我行我素、刚愎自用。 • 打击并解雇具有经营才能的公司副 总裁李· 亚科卡。
社会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社会心理的因素也可能影
响人的劳动积极性。 不是业主的企业家也能将 工厂管理好。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
织。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
职工的满足程度。
福特汽车公司的百年起伏
第一次“起”“伏” —— 老福特管理时期 第二次“起”“伏” —— 福特二世管理时期
重新崛“起” —— 现代管理时期
• 向员工公开帐目。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 网络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 社会心理的因素也可能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 不是业主的企业家也能将工厂管理好。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
现代管理时期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
现代管理理论
好处:
• 极大地调动了各层次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聪明 才智和首创精神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帮助公司 摆脱了经营危机。 • 生产成本减少了195美金/每辆车,缩短了与日本的 差距。 • 1989年重新跃居世界工业大企业第二位。 • 1994年,经营收入达到1284.4亿美金,企业市值达 337.6亿美元。
整个系统的管理效果,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管理效果的 综合体现。 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忽视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考虑,没 有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上看待管理问题。
经济人
古典管理理论
认为金钱是刺激人的积 极性的唯一动力。 主张一个最高的主管或 一个人管理的原则,统 一指挥。 仅仅把管理的对象看作 一个客观存在。 对企业发展环境考虑得 非常少。
现代管理时期
时代背景:
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汽车大举打入美国市场,势如破竹。福特公司销量每 年下降47%。公司裁员,工人开始罢工,员工与管理层处于对立状态。
管理方式: 重建员工参与管理的企业文化,团结工会,加强内部合作性和投 入感。
• 动员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拯救方案需由员工制定。 • 改组独裁式的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实行职能分工。 • 启用具有专业管理知识人才担任管理职位,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