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论知识框架

合集下载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一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3.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世界物质性原理);②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能动性原理)简言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①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二辩证唯物论这一部分内容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基本原理性知识,从世界观的引入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探讨,带领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周围的世界。

唯物论和辩证法知识点

唯物论和辩证法知识点

唯物论和辩证法知识点一、唯物论知识点。

1. 世界的物质性。

-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 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辩证法知识点。

辨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高中

辨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高中

辨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高中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它强调辩证的认识方法和观点,主张从现象的背后寻找规律性,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本实体,是存在的基础。

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没有物质就没有世界。

物质是永恒不变的,它始终是存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一切物质运动都是发展的,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中。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还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均匀的。

发展往往是在一定的地区、某一方面“井喷式地爆发”着。

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有规律性的。

辨别客观规律性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必然的;规律不但有反复性和重复性,而且还有不断的发展性和变化性。

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有条件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事物才能发展进步。

同时,它还认为,事物的发展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为其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其具有可持续性。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统一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辩证的方面,它们共同构成统一的事物。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种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认识客体是一种反映客体的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连续的。

认识始终是在实践中发展的过程,它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相互作用构成的。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反映。

认识的本质是反映,认识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来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物质与意识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这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运动与静止1、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一不在运动变化之中。

2、静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暂时处于不显著的变动状态。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前提。

三、联系与发展1、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

2、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日趋灭亡的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框架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框架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框架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框架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个环节。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它强调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包括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是唯一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二是意识能动性,即人的意识能够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还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强调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它认为历史是由矛盾推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还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历史的发展是一种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强调自然界的辩证法。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认为矛盾是自然界发展的根本动力。

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总结起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框架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方法论,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的历史哲学强调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是由矛盾推动的。

唯物辩证法的自然哲学强调自然界的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框架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思路,为我们深入理解客观世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知识提纲

唯物辩证法知识提纲

唯物辩证法知识提纲第一篇:唯物辩证法知识提纲唯物辩证法知识提纲一、联系观: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6、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7、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要求我们(1)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二、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辩证唯物论教材框架

辩证唯物论教材框架
★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的 物质性 一框 世界的 物质性 第四课 探究世界 的本质 (物质) 2.人类社会
(1)自然界是
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 的 。 】 和 ) 】
世界的组成部分。
(2)物质概念:物质是 注意点:①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物质与意识:物质 意识能 (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 的,人类社会具有
。主要指两方面: 一是事物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的统一。反对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的
; “万有引力”是 。 【规律不能
,其运动变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刺激剂感应、 感觉和心理) 是意识产生的 。
③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பைடு நூலகம்求我们必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 与 追求真理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意识物质器官、表达手段、内容的发展。 。 【人脑≠大脑;意识来源人脑( ,但意识的内容是 。 】 ) 。 】
。人脑复杂性和严密性决定了它是产生意识的 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 ,物质 。 (意识的 。 【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 和
。 【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固有属性: 的概括;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是 ) ; 人的意识,意识 物质=世界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物质。 【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 的。 【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产物,因此,世界是
②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物质概念是对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
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意识指导作用要通过 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 ,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 和 。

高考政治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主干知识表

高考政治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主干知识表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原理: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不同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正确——促进、错误——阻碍。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使客观世界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的改变,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P32
要正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以德治国(诚信);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1、两者地位、作用不同;2、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①抓重点、关键、中心、突破口;P107
②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P108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忽视民主法制、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是主题;经济建设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1、两者地位、作用(性质)不同;2、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P104—105
运用
矛盾的观点
对立统一原理: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P93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同一性和斗争性。P94—95
①两点论;②全面看问题,不仅要看到矛盾的对立,还要看到矛盾的统一
一系列“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
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P96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P96—97
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美国的单边外交;台独的本质;
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特征、基本形式,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