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率的提高,畜牧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我国畜牧业的现状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我国畜牧业规模逐年扩大,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据统计,2019年,我国草食畜禽存栏量达到4.4亿头/只,猪存栏量约5.47亿头,其中生猪养殖占了大部分。
这充分表明我国畜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养殖产业链。
2.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我国畜牧业养殖技术也正在不断提高。
养殖新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有效解决畜禽养殖中的环境污染和动物疫病等问题。
3.出口持续增长我国畜产品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据海关总署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畜产品出口总额约有42亿美元,其中,猪肉和禽肉出口量稳步增加,而牛、羊肉出口量占比相对较低。
二、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将引领畜牧业新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畜牧业形式将会发生彻底改变。
例如,通过应用无人机、传感器及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牲畜及环境,从而在养殖环节中实现精准科学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2.畜牧业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畜牧业环保压力越来越大。
未来,畜牧业将面临更高的环保标准和更多的政策限制。
因此,畜牧企业要提高环保意识,积极采用环保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3.品牌化趋势愈发明显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产品质量的追求愈来愈高,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牌和信誉度。
畜牧业也不例外,未来畜牧业企业要通过品牌化建设,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总之,我国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发展潜力巨大,需要积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同时还要注重环保和品牌化建设,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畜牧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

畜牧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1. 引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农耕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畜牧行业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畜牧行业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2. 畜牧行业的现状2.1 全球畜牧业概况全球范围内,畜牧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头奶牛、10亿只猪和20亿只家禽。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肉类生产和消费国家。
2.2 中国畜牧业概况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饲料资源,使得其在畜牧业领域具备巨大优势。
目前,中国养殖规模庞大,涉及家禽、猪、奶牛等多个品种。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畜牧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2.3 畜牧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提高,畜牧业正朝着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畜牧行业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2.3.1 健康环保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日益关注,因此畜牧业将更加注重健康环保。
养殖场将采用更加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减少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化学物质。
2.3.2 优质高效通过提高畜禽品种改良和饲料配方优化等手段,实现畜禽生产效益最大化。
同时,借助先进技术和智能设备,提高养殖效率。
2.3.3 农牧结合农牧结合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中国得到广泛推广。
通过农作物种植与养殖相结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并减少运输成本。
3. 畜牧行业面临的挑战3.1 疫病防控畜牧业中常常出现疫病爆发,给养殖户和整个行业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加强疫病防控是畜牧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3.2 环境保护大规模养殖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包括水土污染、气体排放等。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3.3 饲料安全饲料安全直接关系到畜禽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确保饲料质量安全,需要加强监管和标准制定。
4. 畜牧行业未来发展方向4.1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于发展畜牧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4篇,畜牧业发展形势分析

关于发展畜牧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4篇,畜牧业发展形势分析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
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
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
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
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
2.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约束。
农区家庭养殖方式,不仅是生产生活环境的问题,畜牧业发展到今天,即使朴实的村民能够忍受长年累月的气味和粪便污染,但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却难以满足。
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房前屋后的家庭养殖及放养已经没有扩大生产所需要的空间,农民迫切需要有足够的饲养场地扩大畜禽生产,增加出栏量,提高收入。
3.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受利益驱动,部分养殖户会采用不恰当的饲养方法和手段生产劣质甚至有毒的畜产品。
在过去几年间,“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接连不断,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消费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
但是传统养殖方式下,利润追逐和道德法律冲突问题频频发生,加之养殖户高度分散,难于管理,不能保证上市畜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4.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
畜产品是中国的优势农产品,加入WTO后,希望畜产品能够增加出口。
但由于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难以形成加工出口要求的规模,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影响了加工业和出口竞争。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畜牧业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可谓是蒸蒸日上,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越来越快地向前奔跑。
说实话,从养猪、养牛到养羊,这些“小伙伴”们不仅在我们的餐桌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也逐渐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金蛋”。
如今,养猪业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少农民靠着养猪发家致富,真是“家有一猪,富可敌国”啊。
不过,养殖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环境保护、疫病防控等问题也是让人头疼的事。
1.1 养猪业的崛起提到养猪业,大家可能会想起“猪肉涨价”的新闻,确实,猪肉价格波动得厉害,时而飞涨,时而跳水。
不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故事”。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爱吃肉,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猪的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许多农户开始使用现代化的养殖方式,科技感满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样一来,大家的餐桌上不仅有了新鲜的猪肉,也让养殖户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1.2 牛羊养殖的新趋势除了养猪,牛羊养殖也在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养羊成了一项“致富快车道”。
放眼望去,白花花的羊群在草原上吃草,那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且,随着牛奶消费的增加,奶牛养殖也迎来了黄金时期,鲜奶、酸奶、奶酪等产品层出不穷,吃得我们都是口水直流啊。
可以说,牛羊养殖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
2. 畜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畜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挑战也不少,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
大家都知道,畜牧业的废弃物处理是一道难题,处理不好,不仅影响环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可别小看了这问题,像“牛粪味”这样的苦恼可不是人人能忍受的。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地方开始尝试新的环保措施,比如利用粪便发电、生产有机肥料等,真是“因势利导”,既环保又能赚钱,真是一举两得。
2.1 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再说到疫病防控,养殖户们可得时刻保持警惕。
你想啊,疫情一来,损失可就大了。
如今,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疫病监测系统,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随时掌握家畜的健康状况。
畜牧行业概况了解全球畜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畜牧行业概况了解全球畜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畜牧行业概况:了解全球畜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畜牧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畜牧业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肉类和乳品的需求,还在许多农村地区扮演着重要的经济角色。
本文将带您了解全球畜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全球畜牧行业的现状(不需要再次标注小节标题)1. 畜牧业发展状况畜牧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16亿头奶牛、11.7亿头猪和20亿只鸡。
其中,中国是畜牧业最大的生产国之一,其养殖规模庞大。
2. 畜牧行业的贡献畜牧行业不仅对食品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对经济增长、就业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许多发展中国家依赖畜牧业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
3. 挑战和问题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畜牧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可持续养殖、动物福利和环境保护等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此外,畜牧业也面临着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挑战。
二、全球畜牧行业的发展趋势(不需要再次标注小节标题)1. 增长潜力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肉类和乳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畜牧行业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2. 技术创新与提升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畜牧行业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与提升的力度。
养殖技术、饲料研发和动物疾病防控等方面将得到更多关注和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畜牧行业将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生态友好型的畜牧业模式将得到更多推广和应用,以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动物福利问题。
4. 增强农民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将继续通过畜牧业来提高自身收入。
政府将加大对农牧民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5. 国际贸易和合作全球畜牧行业将更加注重国际贸易和合作。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畜牧业将能够分享技术和经验,共同应对行业面临的挑战。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趋势的分析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趋势的分析首先,我国畜牧业的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养殖业国家之一,养殖业的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
据统计,2024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
其中,养殖业的总产值超过1.6万亿元,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57%。
这表明我国畜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科技进步对我国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畜牧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例如,现代畜牧业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遗传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提高了畜禽的养殖效益。
同时,信息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大数据在养殖管理中的应用和智能养殖系统的推广应用都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效率。
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畜牧业在种养结构、养殖环境改善、防疫保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再次,品种改良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品种改良方面,我国致力于提高畜禽的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培育了一大批适应我国地理和气候条件的新品种。
例如,我国肉鸡品种“玉米鸡”、猪种“杜洛克猪”等都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另外,我国在培育优质奶牛、肉牛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品种改良的不断推进提高了我国畜牧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提高了畜牧业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良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饲料资源的稀缺和疫病防控等。
未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将继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强品种改良,推动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畜牧行业概况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机会

畜牧行业概况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机会畜牧行业概况: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机会近年来,畜牧业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崛起,并在许多国家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不仅在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农民提供了丰厚的收入,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本文将对畜牧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机会进行探讨。
一、市场规模畜牧业的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扩大。
根据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畜牧业产值从20世纪70年代的4000亿美元增长至今天的数万亿美元。
而仅中国市场,畜牧业的产值更是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安全、营养丰富的肉类需求的不断增长,畜牧业市场也将继续扩大。
二、发展趋势1. 健康饲养趋势: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这对畜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健康饲养趋势逐渐兴起,消费者更加注重畜产品的营养成分、饲养环境以及养殖过程中的使用抗生素等因素。
畜牧企业需要积极适应这一趋势,采用健康饲养模式,提供安全、高品质的畜产品。
2. 绿色养殖趋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养殖趋势逐渐兴起。
绿色养殖注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倡循环利用和生态友好的养殖方式。
畜牧企业需要积极引入绿色养殖技术,通过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手段,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信息技术应用趋势:近年来,信息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手段,畜牧企业能够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等。
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机会1. 品牌化经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日益关注,有机、绿色、优质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多。
畜牧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化经营,提升产品附加值,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积极倡导品牌文化,注重产品质量和形象塑造,将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畜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
现代化的养殖技术、智能化的养殖设备等,都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关于发展畜牧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关于发展畜牧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肉类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而养殖业作为肉类食品的主要供应来源之一,其在我国的地位日趋重要。
然而,发展畜牧业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养殖场的废水、废气、废弃物等排放问题逐渐凸显,给环境及畜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养殖业供应链缺陷也亟待解决。
从育种到饲料、兽药等各环节都面临着指标要求不一、标准不同、标签混乱等问题,导致信息不透明、质量难以保障、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针对这些困难,各地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政策。
比如,鼓励养殖业集群化发展,一方面强化环保、消费者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提高养殖业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推进生态畜牧业,加强养殖业与农业、旅游业等的融合,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为养殖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方向。
未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我国消费者对于优质安全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畜牧业也有望过度到更加绿色、健康、智能的发展模式,以此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随着我国牛羊等畜禽养殖比重的提升,畜牧业的产值和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畜牧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未来10年,我国养殖业将实现重大战略转型,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成为保障食物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一、中国当前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中国畜牧行业的发展其实就是短短的三十多年,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紧密相连。
泰国正大与1979年在深圳建立了第一个饲料厂,也是深圳第一个外资企业,从此揭开了中国畜牧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幕,正大就是中国畜牧行业的开拓者,中国畜牧执业人员的导师。
中国在短短的三十年中从“鸡屁股是银行,杀猪过年,鸡犬相闻”的小农经济,发展到现在以小规模散养户为主体的养殖模式,部分养殖企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但是中国畜牧养殖仍以个体养殖户养殖为主体。
现在散养户普遍属于劣势群体,在整个产业链中制约整个产业的发展,无序发展,造成养殖市场忽高忽低不正常波动,饲料厂饲料销售竞争激烈,宰杀厂原料竞争激烈,中国养殖户辛辛苦苦却挣不到钱,绝大部分的利益流入了中间渠道。
由于中国养殖以农村散养户为主,不但养殖技术陈旧,对新管理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养殖小布局不合理,大布局更不合理,特别是区域卫生防疫基本处于一个空白。
中国的畜牧主管部门基本上就是一个收费部门,根本没有起到他的管理、规划、指导、防疫的作用。
养殖户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养殖密度大、区域养殖距离近,粪便、病死禽喂狗或者销售,造成中国现在大的疫情基本1-2年就可以席卷全国,严重影响到广大养殖户的养殖效益。
为了防病过于依赖、迷信疫苗和兽药的作用,致使医药费居高不下,据了解2009年1月份养殖大肉食只平均用药1.5-2元之间。
以现在普通养殖规模3000只计算,仅仅医药费一项就是4500-6000元之巨。
高成本、大剂量用药造成了药残绝大部分超标,致使中国肉食品无法走出国门。
最大的讽刺就是08年奥运会大部分食品均为进口,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畜牧业发展三十年来的一个悲哀。
饲料产能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竞争激烈,部分小规模饲料厂的不断死亡就是最好的证明;宰杀厂更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有限人力资源,到处抢鸡,或者单方面撕毁合同损害养殖户利益;中间渠道,饲料厂经销商因为垫付货款、掌握一部分养殖资源、可以整合部分资源、饲料厂竞争、宰杀厂竞争等原因一直高高垄断产业链最肥厚的一环;肉食品销售渠道更是大资金、大实力中间分销商的饕餮大餐。
而广大散养户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规模小,门槛低,群体大、养殖管理知识贫乏、模仿摸索养殖、经济效益低下,甚至出现亏损情况。
即使赚钱相当一部分赚的也是自己的劳动力钱,只是把给别人打工变成了给自己打工。
国外畜牧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美国泰森集团、泰国正大集团等等更是在中国投入巨资;风险资金也是乘虚而入,美国高盛大规模入主畜牧行业。
这说明畜牧行业潜力巨大,市场前景极好。
可是08年的婴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咯咯哒鸡蛋三聚氰胺事件、北京,山东,湖北,山西等地的禽流感死亡事件、处处可见空荡荡的鸡棚、停产半停产的饲料厂宰杀厂,无不在诉说着曾经的从前,和极度迷茫的未来。
中国的畜牧行业明天的路在哪里?二、中国当前畜牧养殖行业存在的问题当前畜牧养殖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1、利润分配不均,养殖户利益得不到保护,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广大农民宁可出去打工也不从事养殖。
而饲料经销商、兽药经销商们依靠掌握一定的资源与饲料厂和食品厂讨价还价谋求个人利益,成为行业中最大的赢家。
肉食品渠道更是如此,造成真正从事实业工作养殖户、饲料厂、食品厂却得不到应该得到的利益,服务商却是吃的脸大脖子粗,特别是广大养殖户的利益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2、肉食品药残超标,出口受阻,国内宰杀厂低价恶性竞争。
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对中国肉食品均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致使中国肉食品行业只能从事代工或低价竞争,陷入低价低效的恶性循环。
3、国家为了平抑物价和随着WTO协议的逐步生效,肉食品进口激增。
因为消费习惯不同国外进口食品价格偏低,对国内宰杀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特别是国家2008年对养猪的补贴造成一窝蜂的母猪增栏,存栏量过大,供求关系失衡,猪肉产品价格一落千丈,连带其他肉食品价格一蹶不振。
4、广大散养户养殖观念陈旧不能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养殖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疾病的蔓延和爆发频率的提高,特别最近的禽流感,造成肉鸡养殖大面积萎缩,更加剧了饲料厂与食品厂的产能压力,造成饲料企业与肉食品依靠价格恶性竞争。
5、养殖人员知识水平普遍偏低,中国自古虽然重农轻商,但是建国以后国家政策对农业伤害太大,极大的打击了农业的积极性。
农村优秀的人才绝大部分进入工业与行政事业系统。
大部分养殖户基本上是不愿背井离乡打工,土地收入又极为可怜的情况下,被逼从事养殖行业。
养殖从业人员知识水平低,而且由于中国养殖行业发展时间很短,缺乏高级养殖技术指导人员,大部分属于养殖户自己摸索养殖经验,许多想当然的理论推断本身就是建立在一个虚假的错误基础上面。
养殖理论上绝大部分采取拿来主义,借鉴西方养殖经验,但是由于气候、环境、从业人员素质等等原因造成许多管理理念与设备多有水土不符。
前期苏联模式与近期西方模式均被证明不很适合我国国情,中国也是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刚刚开始建立自己的农业工程体系。
所以造成了中国现在养殖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绝大部分以低效小散养户为主,鸡病疫情防治措施呆板落后,效果极差,整体养殖效益低下。
6、行情的无规则剧烈波动。
由于养殖户的群体基数过大,养殖理念不成熟,特别是国人的羊群效应特别明显,跟风之风造成一窝蜂的上,一窝蜂的下,行情急剧的波动。
国内部分不正规小饲料厂、小宰杀厂也得以生存的机会。
要么养殖市场极度萎缩,造成配套企业行业性亏损,小厂们则偃旗息鼓等待时机,大厂苦苦的挣扎;要么养殖市场火爆异常,造成配套企业产能紧张,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小厂趁机出海,对养殖户利益进行打压,造成养殖环节绝大部分亏损;养殖户养殖热情退潮,重新进入行情低迷期,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
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在中国畜牧行业演绎的淋漓尽致,比中国的资本市场的波动有过之无不及,特别是养殖周期特别短的禽类市场。
三、中国社会对畜牧养殖行业的要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虽然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也非常大,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好的,现在老百姓已经从要吃饱向要吃好上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势必然成为人民生活的主角,中国畜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
2007年全国肉类产量6865.7万吨、禽蛋产量2513.4万吨,分别占世界产量的24.7%和37.7%,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3633.4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畜牧业产值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7年全国畜牧业产值由209.3亿元增加到16125.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5%上升到33%。
全国饲料产品产量由1980年的110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2331万吨,年递增长率为19.1%。
从1992年起,我国饲料产量已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2007年饲料加工企业达到15376个,比1990年增加了9.75%。
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到中国的畜牧行业是非常规发展的三十年,饲料年递增率近20%,饲料生产企业数量年增长率近10%,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自然也有新的提高。
2008年的几个事件最能说明问题,现在社会对畜牧行业的要求已经提高了,社会要求畜牧行业提供“绿色食品”“健康食品”“有机食品”,以前快速发展造成畜牧行业鱼龙混杂,但都能挣钱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
根据上述数据可知中国有15376个饲料企业,产量为12331万吨,平均一个饲料企业每月销量为668吨,规模小,行业集中度极度偏低。
行业集中度低势必然造成企业竞争激烈,鱼龙混杂,掺杂使假现象更是屡禁不止。
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三鹿一家,而是中国全部的食品行业,中国牛奶产业链基本上全军覆没。
种种迹象表明,畜牧行业的社会责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看清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根据趋势调整产业政策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四、未来10年中国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前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当前中国畜牧业利润分配存在巨大的不平衡,造成资源配置极度错位。
按山东某集团为例,2008年集团销售饲料48万吨,保守估计中间销售渠道周转费用+经销商利润最低每吨200元,也就是说2008年一年9600万元的利益被中间渠道拿走了。
虽然2008年无论饲料企业还是养殖户效益还不错,但是均远远低于9600万元的规模。
每吨销售费用保守为20元,此集团960万的利润被业务员拿走了,而且业务员仍是普遍处于“公关”的浅层次营销,服务根本无从谈起,公关势必然把主要精力是放到渠道上面,真正需要服务、需要指导的养殖户成为了一个工具,整个产业链挣钱的工具而已。
饲料企业普遍偏小,行业自律体系不健全,使用各种违禁原料,特别是小型企业更是无所不用之极,已经深深伤害了广大的消费者。
三聚氰胺事件已经敲响了行业害群之马的丧钟。
政府要利用政府这个看的见的手,重新调整利益与资源的配置。
强制性认证、强制性要求,势必然一步步走来,“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更是要求畜牧行业加快行业的进化步伐。
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突破口笔者认为就是:规模化养殖!价值链的打造!现在中国畜牧行业,祖代、父母代、商品代、苗、饲料、饲料设备、养殖设备、宰杀设备、销售渠道等等基本已经跟上了世界的步伐,也培养了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的龙头企业,如正大集团、希望集团、六和集团、双汇集团、温氏集团等等。
但是唯独养殖环节仍然局限在低水平的徘徊阶段,有的地方管理技术仍然停留在十年前。
即使养殖做的比较好的温氏集团,养殖环节也是采取了“养殖工人”的方式,没有更好的带动养殖管理水平的更高提升。
养殖已经不单单是饲料+鸡苗+兽药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与支持。
任何生命体都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养殖对象不但需要吃的好,营养平衡,而且还要好的环境!中国现在养殖大环境已经是被糟摊的一塌糊涂,只好塑造一个比较好的小环境。
随着饲料、苗、药的同质化加剧,现在养殖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养殖效益的最大因素。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肉鸡的养殖,地面养殖与网养效益相差很大,不但成活率差别大,而且医药费也有很大悬殊,其中只是改变了一个环境条件,不让鸡接触粪便而已,但是取得经济效益是巨大的,这也更加说明养殖环境的重要性。
所以笔者认为中国畜牧养殖行业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畜牧养殖行业的唯一出路就是:产业链价值链的打造,一条龙的发展模式。
1、标准化养殖,真正“抓住”食品安全的“根本”,确保食品安全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2、饲料厂整合兼并,形成合理行业集中度,饲料厂摆脱中间渠道的约束真正成为养殖场的一个附属车间;3、标准化养殖场成为食品加工厂的原料车间,提供的原料不但质量好,而且供应量稳定;平抑行情的无规则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