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4《密度与社会生活》课标要求: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考纲要求:能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会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用说明】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还要认真参阅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课堂流程:1、情境导入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预习导学约10min自主学习教材第120--121页并完成以下内容(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10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知识点一:密度与温度1、风的形成: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根据公式。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而上升(密度小于空气上升,密度大于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2、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
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一般、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知识点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1、水遇冷会结成冰,的水结成冰后,体积是多少?解:1Kg 水的体积,由于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所以1Kg冰的体积为,通过比较结果,表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
2、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密度变。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3、水的温度在4℃以上时,遵循热冷的规律,温度在4℃以下时,遵循热冷的规律。
知识点三:密度与物质鉴别1、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做的吗?2、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的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
6.4《密度与社会生活》—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自学参考提纲§6.4《密度与社会生活》学习目标:①了解密度的特性。
②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③新材料的应用,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相关链接知识复习:(每小格3分,共39分)1.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________(相同/不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________(相同/不同)的,其大小与质量、体积都______关。
2.因为物体一般会热_____冷_____,所以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但固体液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小,计算时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同种物质的密度还会随着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3. 常温常压下,ρ水= ;这表示。
水结冰时,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4℃以上时,水正常热胀冷缩,4℃以下时,水就反常了,反而热缩冷胀,所以______℃的水密度最大。
二、阅读课文P120页第1-4段,完成以下练习:(每小格3分,共15分)4. 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5.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
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该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A. 密度B. 温度C. 质量D. 内能6. 由右图可知:ρ甲和ρ乙的大小关系是ρ甲______ρ乙,ρ甲= ,甲物质可能是。
7. 一块100cm3的冰块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多少? (ρ冰=0.9g/cm3)( 5分 )三、阅读课文P121页“密度与物质鉴别”,完成以下练习:8. 有一种1角硬币看起来好像是铝制的。
小明通过实验测得1枚这种硬币的质量是1.8g,体积为0.6cm3,请计算说明它是铝制的吗?(ρ铝=2.7g/cm3)(6分)9. 一个体积是30cm3 的铜球, 质量是89g,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铜=8.9g/cm3)(6分)四、阅读课文P122页“STS”,完成以下练习:(每小格3分,共24分)10. 20世纪,人们把、、并列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其中又是这三大支柱的基础。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一、目标导学:1、通过看书自学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通过讨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探究学习:(一)、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密度与温度、物质鉴别的关系。
通过实例、实验、说明(能用语言描述)密度与温度、鉴别物质的关系。
学习活动1:阅读教材P 120--121全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学生展示1)、密度与温度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密度变。
空气因受热体积,密度而,而周围温度的气体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2)、水的反常膨胀规律是:4℃水的密度最。
当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当温度底于4℃时,随着温度降低,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3)、质量相同的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而质量保持,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
这说明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有关。
4)、密度相关的计算:(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可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求质量。
(3)利用公式求体积。
学习活动2:交流讨论密度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学生展示密度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二)通过实验、图像、计算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活动1:实验探究理解气体的热胀冷缩。
①、在室温下吹鼓两个相同的气球,观察分别放在冷、热水中的变化。
②、观察纸风车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的转动,理解风的形成。
学生展示通过气体的热胀冷缩,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学习活动2:观察图像,认识水的反常膨胀。
学生展示理解4℃水的密度最大,及其意义。
学习活动3: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展示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应用?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P121例题:鉴别铅球是否是用铅制造的。
2)、商业中鉴别牛奶的浓度、酒的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的问题;3)、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1)汽车、飞机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2)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知道物质的密度还与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教学重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课时】:1课时【教具】:4千克的铅球、水桶、体重计、纸风车、酒精灯、细线、圆底烧瓶、水槽.【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2、学生设疑:关于密度的应用你想知道什么,请大胆提出来。
问题举例:(1)密度与物质的鉴别(2)密度与温度3、学生自学教材,独立完成上述问题,并在教材上做好圈画标注,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时解决。
二、解疑合探活动形式:组内交流、合作、实验操作展示、评价、教师点拨;检测。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设计本节课的实验、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1.密度与物质鉴别,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先分别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根据密度表判断它是哪种物质组成的。
学生上台用老师提供的4千克的铅球、水桶、体重计进行实验。
验证铅球是否是铅做的。
老师总结:用密度鉴别物质问题,如果我们计算出某一物体密度和密度表中某一物质密度相同,我们只能说可能是这种物质,如果前边例题中你不知道是铜球,这样用计算出的密度值一分析就会错误地认为是铁球.而且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到花岗石的密度在之间,如果一块花岗石密度恰好是,我们能说它是铝吗?显然不能.所以在用密度进行物质鉴别时往往还要配合利用物质的其他特性,比如颜色、硬度等等.更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组成它的化学元素成分.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无答案-教育文档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1课时)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能解释有关现象2.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利用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解释有关现象难点: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境导入】电视影片中常有这们的镜头:当发生地震或爆炸时,许多高层建筑倒塌,砸在人们身上.请你想像一下,制作这种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块"的道具材料应具备怎样的特点?要了解这些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密度的应用任务一:阅读课本P21第一段,概括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1.分组讨论,每组分别发言。
2.提出不懂的知识点,师生共同解析ABC任务二:阅读《密度与温度》,回答课外探究: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
过一会儿,你发现冰箱中的气球体积变,火炉边的气球体积变,可见物体有“”的性质。
课内探究:实验二: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1.密度与温度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密度变。
从而向运动小组内交流讨论:(1)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在寒冷的冬季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2)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水的反常膨胀规律是:4℃水的密度最。
当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当温度底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
3.质量相同的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而质量保持,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
这说明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有关。
任务三:阅读《密度与物质鉴别》,回答1.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求质量。
(3)利用公式求体积。
2.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立方厘米,它是真金的吗?你能想出多种鉴别方法吗?3.有一大型油罐,里面注满了石油,外侧标有“易燃品——严禁烟火——50m³”等字样。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
总结: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而质量保持,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
这说明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有关。
4℃水的密度最。
当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当温度底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
学以致用:1、已知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一块体积为80cm3的冰融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水的体积是 cm3。
观察可以得知水在时的密度最大。
学以致用:1、小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将表格填完整:金属块的质量水的体积金属块和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密度10、8 g14 ml18 ml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2、利用密度鉴别物质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 。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如果不是实心的,试求它的空心体积?当堂训练A组1、一块体积是200cm3、质量为540g的金属块,把它切掉1/3后,余下部分金属块的密度是()A、2、7103kg/dm3B、2、7g/cm3C、1、8 kg/m3D、4、05103kg/ m3知识点一: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一般物体受热体积。
2、密度与温度 (1)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气体受热后,根据公式_____,质量_____,体积_____,密度_____。
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密度变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水的反常膨胀 : 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__,体积变大,密度。
6.4 密度与生活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生活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掌握不同物质的密度的比较方法。
3.掌握密度与物质浮沉的关系。
二、知识梳理1.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计算公式为:密度(ρ)= 物体的质量(m)/ 物体的体积(V)。
2. 密度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使用密度表查找物质的密度值。
3. 密度的比较方法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可以用以下方法:•实验比较法: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浮沉的情况。
•密度对比法:通过比较各物质的密度值。
4. 密度与物质浮沉的关系物质在液体中的浮沉与其相对密度有关。
相对密度大于1的物质会下沉,相对密度小于1的物质会浮起。
三、拓展应用1.水下潜航器的浮沉控制水下潜航器通常用球astapods结构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整球体内的压缩空气来控制潜航器的浮沉。
当球体内充满气体时,其密度降低,潜航器浮起;如果将球体内的气体排空,使球体充满液体,其密度增大,潜航器下沉。
通过控制球体内部的气体和液体的流动,可以实现潜航器在水下的浮沉操作。
2.密度与石油的提取在石油探测中,可以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密度来判断是否存在石油储藏。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地震测井仪器,测量在不同岩石层中的声波传播速度。
不同岩石层的密度不同,导致声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通过分析声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确定石油的存在与分布。
3.密度在饮料生产中的应用在饮料生产中,可以利用物质的密度差异来分离和提取不同成分。
例如,通过调整果汁中的糖浓度,可以控制果汁的密度,从而将较重的果汁沉淀出来,去除杂质。
这种方法在浓缩果汁和脱酒等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学会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
我们还了解到物质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与其相对密度有关。
密度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探索物质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课题学情预设环节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水的密度与温度的特殊关系。
3、掌握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4、学会利用密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读目标结合课本,认真思考,遇到困难,做好记号,与对子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学法指导定向自学1、密度概念: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含义,ρ水=1、0103kg/m3,表示。
3、密度测量的原理,ρ= 。
其中m表示,应用来测量,V 表示,常用来测量。
知识准备知识点一密度与温度1、一般物质具有热冷的性质,即温度上升时,物体的体积会。
2、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与温度,而密度等于和之比。
3、一般情况下,温度上升时,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将,温度下降时,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将。
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都会受温度的影响,其中,的密度受到温度的影响最大。
针对训练一1、对一铁球进行加热,铁球的体积变大,则铁球的密度()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2、风的形成原因是,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空气密度,从而上升,周围的冷空气向该地区移动形成风。
知识点二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水并不是温度越低密度越大,水在的温度时密度最大。
2、水在0—4℃之间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在4℃以上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
针对训练二1、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共存的温度是,如果冰化成水,其密度将。
2、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而鱼儿还能在湖底自由地生活,请你估计一下,湖底的水温约为。
知识点三密度与物质鉴别1、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
2、给我们一个物体,光看外观,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我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做成的,应该先用天平测出该物体的,再利用量筒测出该物体的,利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结合密度表就可知道该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了。
3、利用密度可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6、4密度与社会生活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
1、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学习目标
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3、理解和掌握利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
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学习重点利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学习难点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流程备注知识链接
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测量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
3、量筒怎样正确使用?
4、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
5、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自主学习
1、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2、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
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
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合作探究
一、复习提问已知铁的密度为
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
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密度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二、密度与温度演示课本实验
6、4–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原因是:
1、风的形成:
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
3、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
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
4、水的反常膨胀: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
5、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密度在℃时是最大的。
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 ,一般是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
6、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三、密度与物质鉴别设问:有一块质量为10克的奖牌,不知道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鉴别一下?我们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可靠些?例、小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将表格填完整:金属块的质量水的体积金属块和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密度
10、8g14ml18ml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
用密度鉴别物质时注意:有些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计算出密度后,有时我们还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加以判断,如物质的颜色,硬度,气味等等。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达标检测备注
1、一圆柱形容器,当装质量为1kg的酒精时,酒精的深度为20cm,若用此容器装1kg的水,则水的深度为(ρ酒精=0、
8g/cm3)( )
A、20cm
B、16cm
C、15cm
D、24cm质量m/g体积V/cm3102030405001020304050甲乙
2、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
3、图5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若V甲 = V乙则m甲<m乙。
D、若m甲 = m乙,则V甲>V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