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FRFID电力资产管理方案

合集下载

rfid资产管理方案

rfid资产管理方案

rfid资产管理方案随着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的融合,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逐渐成熟。

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资产的定位、跟踪、管理、盘点等多种功能,有效提高了资产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方案,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一、 RFID技术简介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其系统由读卡器、天线和RFID标签组成。

RFID标签内置有一定容量的存储器,可以存储资产的各种信息,如资产编号、品牌型号、购买时间、使用状态等。

使用RFID技术可以实时、高效地读取资产信息,为资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 RFID资产管理系统架构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RFID标签、读卡器、中间件和管理软件。

1. RFID标签RFID标签是资产管理的核心,其存储有资产的所有信息。

标签可以采用LFD或UHF两种频段,分别适用于近距离和长距离读取。

为了保证标签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需要根据资产的使用环境选择不同材质的标签。

2. 读卡器读卡器是将RFID标签信息读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

一般情况下,RFID系统采用固定式读卡器和手持式读卡器两种。

固定式读卡器一般安装在资产的通道或出入口处,可自动读取资产信息。

手持式读卡器可用于资产的临时盘点或管理。

3. 中间件中间件是实现RFID标签与管理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处理的软件,负责采集、处理和分析资产信息。

中间件需要基于标准的网络协议来实现与管理软件的接口,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管理软件管理软件是RFID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负责资产信息的管理、监控和控制。

管理软件需要支持多种功能,如资产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报表生成、预警等。

三、 RFID资产管理方案实施步骤1. 资产信息采集资产信息采集是实施RFID资产管理方案的基础。

资产管理人员需要对资产进行标记,并在标签上粘贴资产相关信息。

同时,需要对资产信息进行录入和维护。

UHF RFID实验手册

UHF RFID实验手册

1、UHF RFID读卡实验1.1、EPC Gen2读、写标签号实验实验目的理解UHF RFID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与HF RFID工作原理的异同点。

掌握EPC标签号的存储区域以及结构特点。

实验设备UHF 读卡器一个、UHF 天线一个、USB连接线一条、9V电源适配器一个、电脑一台、UHF实验上位机软件实验知识预备与原理1.UHF-RFID工作原理在UHF RFID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是采用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完成。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类似雷达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阅读器就像手电筒,标签就像一个镜子,标签反射最大,就是逻辑“1”。

标签反射最小,就是逻辑“0”。

阅读器开始工作之后,通过天线先向空间发送860~960 MHz频率范围的载波,激活标签,然后开始发送带调制的命令信息到标签(TAG),可以采用ASK 调制,脉冲间隔编码(Pulse Interval Encoding),通讯速率26.7到128 KBIT/S。

在高频范围内的标签收到阅读器发出的高频载波信号,标签天线接收到特定的电磁波,天线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在经过整流电路时,激活电路上的微型开关,给标签供电。

标签上的电子线路,将根据阅读器发出信息,通过ASK或者PSK 耦合方式进行调制,FM0等编码方式,向阅读器反馈相关信息。

UHF标签电路采用ASK和PSK的调制方式,将编码信息发送给阅读器,实现了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双向通讯。

相互认证通过之后,阅读器会向电子标签发出读、写、锁定、kill、盘存等操作指令。

2.EPC编码产品电子代码(EPC编码)是国际条码组织推出的新一代产品编码体系,原来的产品条码仅是对产品分类的编码,EPC码是对每个单品都赋予一个全球唯一编码,EPC编码96位(二进制)方式的编码体系,可以为2.68亿公司赋码,每个公司可以由1600万产品分类,每类产品有680亿的独立产品编码,形象的说可以为地球上的每一粒大米赋一个唯一的编码。

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实施方案

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实施方案

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实施方案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的技术,可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快速和准确的识别、追踪和管理。

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用于各个行业的资产管理,从办公设备到生产设备,从仓储设备到物流设备等。

下面是一个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包括系统需求、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

一、系统需求:在确定实施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之前,首先需要对系统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具体需求。

以下是常见的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一些功能需求:2.资产位置和状态管理:系统能够记录和显示资产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包括资产所在的区域、楼层、房间等详细位置信息,并能实时更新。

3.资产借用和归还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资产的借用和归还管理,包括借用人员的登记和审批、借用期限的控制、借用记录的查询和统计等功能。

4.资产维修和报废管理:系统能够记录和跟踪资产的维修和报废情况,包括维修人员的登记和审批、维修记录的查询和统计等功能。

5.资产盘点和巡检管理:系统能够对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和巡检,包括盘点计划的制定、盘点人员的安排、盘点结果的记录和分析等功能。

6.资产报表和统计分析:系统能够生成各种资产报表和统计分析,包括资产分类统计、资产价值分析、资产使用率分析等。

二、系统设计:在确定系统需求后,接下来需要对系统进行设计。

以下是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一些设计要点:2.RFID读写器布置和连接:根据资产的分布和布局,选择合适的RFID读写器,并将它们布置在适当的位置上,以实现对资产的识别和读写操作。

3.数据库设计和管理:设计合适的数据库结构,并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和字段,以存储和管理资产的基本信息、位置信息、借用信息、维修信息等。

4.系统界面设计:设计直观和易用的系统界面,包括主界面、资产登记界面、资产位置界面、资产借用界面、资产维修界面等,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系统。

UHF频段RFID天线的小型化设计与分析

UHF频段RFID天线的小型化设计与分析

UHF频段RFID天线的小型化设计与分析一、综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从物流追踪、库存管理到门禁系统等。

特别是在UHF(超高频)频段,RFID系统的读写距离和读取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使其成为物联网领域备受关注的通信技术之一。

RFID系统主要由RFID阅读器(读写器)和RFID标签(电子标签)组成。

在UHF 频段,RFID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能量传输主要依赖于天线。

传统RFID 天线由于尺寸大、损耗大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暴露出性能不足的问题。

对UHF频段RFID天线进行小型化设计与分析显得至关重要。

天线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首先介绍RFID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参数,如增益、驻波比、效率等。

小型化设计方案:探讨在UHF频段实现RFID天线小型化的各种途径,包括采用截断正方形贴片天线的SRR负载的超材料、开槽环谐振天线、截断正六边形贴片天线等。

同时将几种方案应用于实际中评估性能。

性能分析: 讨论在上述小型化方案中,如何优化设计以提高天线的性能,如提高方向性、减少互扰、降低损耗等,并分析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仿真实验与实际测试:通过使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小型化RFID天线进行初步设计估计,然后通过实际制作和测试对比实验数据,来验证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_______技术简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射频通信的非接触式识别技术。

它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系统通常由标签(Tag)、读取器(Reader)和后端管理系统组成。

在RFID应用中,当标签进入阅读器的射频场范围内时,标签会自动激活并与读取器进行通信。

标签内包含了可编程的存储器和天线,用于存储信息、识别码以及接受命令。

读取器发送的无线电波能量会激发标签内的电路,使其能够传输存储在其中的唯一识别信息。

RFID数据中心资产管理应用_解决方案(机柜级)

RFID数据中心资产管理应用_解决方案(机柜级)

数据中心RFID资产管理应用系统解决方案2014年1月目录一项目可行性分析 (3)1.1高速增长的数据中心面临资产管理严峻挑战 (3)1.2数据中心运维特点决定管理模式 (3)1.3利用RFID技术对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4)二系统简介及先进性 (5)2.1RFID系统简介 (5)2.2系统先进性 (5)三RFID资产管理总体方案 (6)3.1系统概述 (6)3.2项目建设目标 (7)3.3拓扑架构设计 (7)3.4应用结构设计 (8)3.5采集服务(RFID中件间) (9)四机柜级资产监控方案 (10)4.1机柜内部组成 (10)4.2实现功能 (11)五RFID出入监控系统 (12)5.1系统组成 (12)5.2实现功能 (13)六资产管理软件系统简介 (14)6.1机房3D展示 (14)6.1.1模拟3D实景展示 (14)6.1.2资产定位功能 (17)6.1.3报警实时显示 (19)6.2资产登记与信息管理 (19)6.3资产与RFID关联 (20)6.4资产日常管理 (21)6.5维保管理 (21)6.6资产台账报表 (21)6.7资产盘点巡检 (23)6.8子系统接口方案设计 (24)6.8.1采集服务接口 (24)6.8.2手持终端接口 (24)七系统方案必要条件 (25)7.1约束要素 (25)7.2硬件及网络环境 (25)7.3软件环境 (25)八业界成功案例分析 (26)8.1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电网 (26)8.2大连银行 (27)8.3万达集团 (28)8.4某搜索引擎公司 (28)8.5华夏银行 (29)8.6中国石油 (29)8.7湖南电信研究院 (30)一项目可行性分析1.1 高速增长的数据中心面临资产管理严峻挑战信息爆炸式地增长使得传统的数据中心阻碍了业务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数据中心面临着能源成本攀升、能源供应受限、空间不足等等严峻考验,这些造成了业务发展的瓶颈。

数据中心能耗的迅猛增长使得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图书馆引入UHF RFID技术初探——以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引入UHF RFID技术初探——以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为例
空 间 资源 、 力 资 源 、 术 因 人 技 素与 组织 变革 .来 推进 R I FD 技 术在 本馆 的应 用 。 本 馆 R I 智 能 管 理 系 FD 统 建设 的基 本 目标 是 包 含 智
收稿 日期 :0 1 0 —2 21— 5 4
时 间 是 图 书馆 R I 技 术 应 用 考 虑 的 重 要 因 FD 素 。学 者 E eaE gl “ ln n e 在 加利 福尼 亚州 图书馆 R I FD 花 费与 利益 ” 的一 项 调查 结果 中提 到 :图 书馆 引进 RI FD经常 发生在 图 书馆 搬进 新馆 之时 _ 上海 电力 3 _ 学 院 图书馆 也 将 R 1 FD项 目选 择 在搬 进 长 阳路 新 馆 之 时 .免去 了在 老馆 实施 R I F D所需 的改 造成 本 和 实施 阻力 。 实施 过程包 括 : 调研 阶段 、 用 阶段 、 签 试 标 加 工 阶段 、 备调 试 阶段及 全馆 推行 阶段 。因此 , 设 只 有 在 图书馆 试验 书库 准备 完成 , 备 电源 、 配 网络 等设 备 接 口后 , 能 够在 新 馆 全 面 实施 R I 具 体 工 作 才 FD, 流 程见 表 1 。另 外 , 了减少 对 读者 的 影 响 , 为 我们 将 图书标 签加 工 时间安 排在 毕业 生 离校之 后 和暑假 期 间, 加工 流程 如 图 1所示 。
摘 要 :介 绍 了 UHF1F D 技 术 在 上 海 电 力 学 院 图 书馆 的 引入 过 程 .重 点 讨 论 了图 书馆 引入 UH K I 技 术 时在 时 间 因 LI F1FD
UHFREI D 图书 馆 智 能 管理 系统
素 、 间资 源 、 力 资源 、 术 因素 和 组 织 变革 等 方 面 的 配 置 , 阐述 了应 用体 会 。 空 人 技 并

UHF频段无源RFID读写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UHF频段无源RFID读写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UHF频段无源RFID读写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一、介绍
二、系统基本原理
三、硬件设计
1.射频天线设计:根据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射频天线,考虑射频特性、天线增益等因素,并进行天线布局设计。

2.射频前端模块设计:选择合适的射频前端模块,进行天线输入和输
出匹配,配置合适的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

3.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设计:选择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设计合适
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解调、滤波、放大、数据解析等功能。

四、软件设计
1.射频天线驱动程序:设计合适的驱动程序,控制射频天线的启动和
关闭,调节射频天线的功率和频率等参数。

2.信号处理程序:实现信号的解调、滤波、放大、数据解析等功能。

五、系统性能评估
对UHF频段无源RFID读写器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六、总结
本文基于UHF频段无源RFID读写器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
案设计,包括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性能评估等方
面。

通过对系统的设计和评估,可以实现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工作和稳定性能。

基于UHFRFID技术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电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基于UHFRFID技术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电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UHF RFID 的电子标签、基于 Web Service ( 网络服务) 的 UHF RFID 系统集成应用模型,解决传统电力设备管
理方式中各阶段被割裂、无科学有效评估体系的问题。
关键词: 超高频射频识别; 全生命周期管理; 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 Q10 + 2; F27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7695 ( 2013) 02 - 0213 - 04
2013 年第 2 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3 No. 2
doi: 10. 3969 / j. issn. 1000 - 7695. 2013. 02. 051
基于 UHF RFID 技术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电力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Abstract: In view to the fast and accurate demand of the electricity to power equipment intelligent measuring system management,the paper constructed a life - cycl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UHF - RFID technology. It establishe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process and expounded the power equipment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t studied the tags based on UHF RFID and the UHF RFID system application model based on Web service. It solved the problems of each stage split and the problem of un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assessment system in the traditional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management way. Key words: UHF RFID; life - cycle management; assessment manageme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HF RFID电力资产管理介绍XX市捷通科技专业生产UHF RFID射频产品,读写器,手持PDA,通道式读写器,英频杰R2000方案的一系列产品。

1.1电力资产管理概述电力企业属于资产分散型企业,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X围大,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大。

资产可以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及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工具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土地、福利设施等十几大类。

另外,通常由于电力资产的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管理上就要求能及时准确反映出这些变化。

所有这些都为电力部门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挑战。

下文以常见的电能表电力资产管理为例进行分析。

传统的电力资产管理方式一般依赖于非自动化,以纸X文件为基础的系统来记录、追踪管理;少数用到条形码实现资产的识别与管理;但效率都极其低下,随着资产数量的增加,极大地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难度,常常造成数据不及时,出错率高等问题。

往往库存管理混乱,出入库数据出错。

如果大X围长时间的任其存在,将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成本问题。

在资产管理应用技术方面,一维条码/二维条码等传统自动识别技术在物品分类贴标管理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条码技术本身依赖于可见光扫描反射、识别率低、条码容易折损玷污、存储信息量少,一般只标识某一类产品,从而影响了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RFID射频识别技术与条码技术相比,是非接触远距离自动识别技术的典型代表。

RFID技术识别准确度高、性能可靠、存储信息量大、耐油污水洗等,特别适用于恶劣工作环境下的自动识别需求。

采用RFID标签替换条码等标识货品,可有效的完成对资产的自动化管理,实现资产信息的自动采集、自动处理和报表输出。

目前,RFI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流、车辆识别、生产管理、人员证卡管理等各个领域。

按照RFID在各个工作频率下的性能优缺点,主要将RFID技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等。

本文对电力资产管理,主要采用超高频UHF RFID技术,相比于其他频段的RFID技术,其电子标签系统具有识别距离远、可多标签同时识别等显著特点,可以满足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大批量多标签可靠识别。

1.2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现代化的资产管理系统主要针对传统的管理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采用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对电力资产的管理实现资产信息自动化识别、资产验收、资产新增、资产处置、资产调拨管理、资产分类、资产报废、自动化/半自动化盘点、资产准确定位、报表自动输出等相关操作。

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管理电力资产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及时、可靠的定位资产的位置●非接触自动识别电力属性信息●降低电力资产的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利用率和审计频率●采用自动化/半自动化的识别方式,提高盘点的准确性和操作效率●实现电力资产数据的网络实时共享和管理,根据需要完成报表输出●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力资产信息平台,提高资产监管的水平1.3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电力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应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软件、统一硬件,采用成熟、可靠技术,以整体性、实用性为主,兼顾先进性和可扩充性等等。

(1)继承性:保证系统与现有测试系统、设备和结构的兼容性,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系统。

(2)先进性:系统采用RFID技术与资产管理系统相结合,能有效的提高资产查验人员的效率,而且能实现资产的实时、精确、有效的集中管理。

(3)实用性:根据系统需求出发,最大限度满足业务上的各项功能要求,确保实用性。

软件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管理、维护和维修具有简易性。

对于电力资产调运过程中的不同的环境和业务需求,能方便有效的完成对电力资产的管理,不同的产品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设计(4)安全性:对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方面必须注意系统安全XX工作,设计安全网络结构方式。

RFID标签及其相关软件要对安全性做全面的设计和规划,电子标签要防止恶意变更和作弊。

(5)开放性:系统要求在数据库和软件开发方面应支持符合国际标准和行业规X 的相关接口标准。

在应用开发中,要使用相应国家标准和I/M业务标准。

开放系统内部标准,提供接口类型说明。

RFID超高频读写器、电子标签应符合ISO/EPC等相关国际规X标准,并提供开放的二次开发接口,支持主流RFID中间件产品的开发。

(6)高效性:能保证系统的收集、传输和使用具有快速、有效的运作效率,整个业务流程简介易用。

(7)可扩充性:在系统设计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扩充能力,可以根据信息需要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扩充,包括存储器容量和系统功能等方面的扩充。

在系统软件全面升级的情况下,能最大的保证现有投资设备的可用性。

在业务需求方面,基本数据项目可以扩展,可以有使用单位根据需要,自行添加相关内容。

设备可根据业务的需要扩展数量,而整体的技术方案结构无需交大的更改变。

(8)可靠性和容错性:在设计中要整体考虑系统的可靠性,根据设备的功能、重要性个分别采用冗余、纠错等技术,以确保局部的错误不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

RFID读写器及电子标签等设备要充分考虑使用环境、干扰因素、邻近干扰、介质因素、错卡/坏卡等不确定性因素,提供各种针对性的方案。

(9)紧急应变性:中心监管系统和定期设备检测监督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潜在的应急故障失败情况,必须设计有效、快速和可靠的应急管理系统和对应的服务保障系统。

对电力资产管理系统中出现的紧急故障能及时有效的处理,能提出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

2电力资产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在电力资产管理系统中,主要是仓库管理和数据中心的监控及报表输出。

本方案中电子标签和读写器都采用通用RFID协议ISO/IEC 18000-6C,其灵活的扩展性可以确保对电力资产管理的应用需求。

2.1 系统总体架构电力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资产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图在系统中,主要采用移动式RFID手持机和固定式读写器来完成实现对电力资产(贴有电子标签)进行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电力资产的仓库管理外,还会涉及资产的调拨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如果采用固定式读写器对电力资产的入库、出库等进行管理,其基本的操作是:资产出入库时,通过装有固定式读写器射频覆盖区域,固定式读写器读取到贴放在资产上的电子标签ID及属性信息。

固定式读写器通过口/以太网口将数据上传到后端工作站,本地工作站向后台数据库进行数据的交互请求,请求验证通过后,完成对出入库的数据库操作。

如果使用手持机对资产调拨等环节进行实时的跟踪和数据服务请求的处理,其基本的操作是:手持机扫描调拨资产的属性信息(扫描电子标签),资产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的GPRS数据服务上传到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返回到手持机上。

2.2 系统设计特点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资产管理系统,能很好的解决传统资产管理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其主要的特点是:(1)XX性好本系统采用ISO/IEC 18000-6C协议的电子标签,其具有全球唯一的64bit ID号,能有效的标识所有种类的资产,直至单品级资产。

灵活的加密方式,可以确保系统良好的XX性。

(2)可靠性高成熟的RFID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有效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

(3)数据实时性强有别于传统的人工资产管理模式,RFID资产管理系统通过自动识别和网络实时交互等方式确保了数据的实时性,在盘点等作业中更具有优势。

(4)扩展性强本系统具有开放式结构及模块化功能设计,系统可大可小,位置点可多可少,功能可增可减,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适应性。

3 系统软件设计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资产管理系统的软件系统,主要是针对电力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按照日常的业务流程规X,开发出的具有稳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容易集成和扩展的软件系统。

3.1系统软件主要功能基于RFID电力资产管理系统软件的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包括资产验收、资产新增入库、资产使用出库、资产报表、资产查询、资产盘点、资产报表输出、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管理及维护等9个功能模块,下面对各功能模块进行的具体功能进行描述。

图2 电力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功能模块图3.2 软件主要模块设计(1) 资产验收电子标签作为电力资产(如电表、输电设备、变电设备等)的身份标识,在资产入库验收时,完成对电子标签的编码、资产属性信息的录入等操作。

将标签的ID信息与资产的属性信息(名称、数量、质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通过标签发放管理软件进行关联后,上传到后台数据库中,以便日后进行管理。

资产验收模块主要的操作包括:•统计贴标资产的全部属性,并录入标签发放管理系统内;•读写器读取标签的ID信息,上传到系统后,系统自动关联两者信息;•读写器将关键信息写入电子标签的存储器中;•按照规定,将标签贴放到电力资产特定的位置资产验收后,标签里记录了资产的关键基本属性信息,也即完成了标签ID与资产属性的绑定,在随后的操作中,这一信息将唯一存在。

(2) 资产新增入库这里的电力资产入库,指贴有电子标签的资产进入仓库。

当资产进入仓库大门时,贴放在资产上的电子标签被固定式读写器读取到ID等信息,资产的信息显示在仓库工作站(PC)的仓库管理系统上,由仓管员确认入库信息后上传到后台数据库中,并完成资产入库信息录入操作。

如果采用手持机对入库进行管理,则类似于固定式式读写器的操作流程:仓管员用手持机读取资产上的电子标签,标签信息,仓管员确认资产与信息相符后,通过wifi 等无线通信链路将数据上传到后台操作系统。

仓库的进/出动作的判断,可以使用红外对射、地感触发等技术进行自动判别,也可以通过仓管员的手动操作确认进出来获得。

根据现场的应用环境可以灵活的处理。

软件处理上对入库动作的设计也会由应用情况的不同。

(3) 资产使用出库与资产入库管理类似,出库属性与入库信息会有不同,但基本的思路相同这里不再遨述。

(4) 资产盘点仓库内资产的盘点是指:仓管员用RFID手持机逐一扫描仓库内的资产标签,当扫描到贴放在设备上的电子标签时,电子标签内的设备信息显示在RFID手持机显示屏上。

工作人员核对电子标签信息与实际资产属性吻合无误后,实时或者在规定时间,将巡检的结果上传到后台服务器进行处理。

手持机主要通过无线wifi通信技术等与资产管理后台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5) 资产查询及定位作为资产管理,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伪问题,仓管员需要知道某特定资产存放的区域、属性等,以便制定采购计划或者调拨出库该类资产,实现资产的高效率使用。

可备查询的资产主要通过关键信息的检索来获取,比如资产的产品固件属性信息等等。

应用系统可以通过关键信息的组合检索功能,快速准确的检索出查询的信息,定位相关目标资产到垛位、货架位置等方位上。

查询结束后,将查询结果递交给仓管员员,等待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