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考纲

合集下载

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附件5: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科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一、命题指导思想江西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和本考试大纲为依据,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信息素养的发展状况。

考虑不同地域、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实现考试过程与学习过程的有效链接,发挥考试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

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尽量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

试题考试目标明确、难易适当,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考试要求1.基本要求(1)知识与技能要求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如下:①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②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要求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如下:①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②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③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④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⑤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⑥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如下:①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化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完成所考科目毕业水平学习的高中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和具有同等学力的在校学生的达标性考试。

Ⅱ. 指导思想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化学学科指导意见(试行)》为依据,结合我省化学教学实际,全面检测学生学习必修学分规定的内容所达到的水平和基本的化学科学素养。

以化学必修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Ⅲ.考试内容(一)考试的水平层次要求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及《普通高中课程化学学科指导意见(试行)》对认知性、技能性、体验性三类学习目标的分类方法和每一类学习目标由低到高的水平层次划分,以及每一水平层次包含的行为动词,本说明相应地将认知性测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A、B、C、D四个水平层次,技能性测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a、b、c三个水平层次,体验性测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Ⅰ、Ⅱ、Ⅲ三个水平层次。

高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包含低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

1.认知性测试要求的水平层次A.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B.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C.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D.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2.技能性测试要求的水平层次a.初步学习、模仿b.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c.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3.体验性测试要求的水平层次Ⅰ.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Ⅱ.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Ⅲ.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二)测试的内容和要求人文方向:必修《化学1》、《化学2》和选修1《化学与生活》理工方向:必修《化学1》、《化学2》和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1主题1 从实验学化学主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主题3 金属及其化合物主题4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生实验测试内容:1.粗盐的提纯;2.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4.金属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5.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6.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7.氨气的制备及铵盐的性质;8.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9.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原子的基本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基本概念
- 原子序数、质量数、同位素的概念
- 原子的电子层次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分子的组成、化学键的基本概念、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
- 化学方程式及其表示法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 五大反应类型的概念及其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初步、化学计量计算与限制性因素原理、摩尔概念
-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及热效应的计算
第三章: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
- 氢、氧、碳、氮、硫、铁、铜等元素的性质、化学结构、用途及其在生活、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应用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检验方法及其原理
- 盐类、氧化物、酸、碱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第四章: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与化学常识
- 实验室通用器皿、仪器及其用途和操作规范
-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 化学计算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 化学现象在工农业、生活中的应用及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本文化学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Ⅱ.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试题符合水平性的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突出考查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初步应用数学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关注数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Ⅲ.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 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IV.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为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系列1,以考查必修课程内容为主.具体如下: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 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 能使用韦恩图(Venn)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①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 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④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 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3)对数函数①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③ 了解指数函数y=a x与对数函数y=log a x互为反函数(a? 0,a?1). (4)幂函数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 结合函数y=x,y=x2,y=x3,y=1,y=x1/2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x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①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 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 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⑤ 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 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 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 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 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 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 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 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 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 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 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统计(1)随机抽样① 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 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① 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 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 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④ 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 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 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 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 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 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 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 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7.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② 了解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①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 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2π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sin y x =,cos y x =,tan y x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 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 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ππ⎛⎫- ⎪⎝⎭的单调性.④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cos 1x x +=,sin tanx cos x x= ⑤ 了解函数sin(x )y A ωϕ=+的物理意义;能画出sin(x )y A ωϕ=+的图像,了解参数A ,ω,ϕ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⑥ 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8.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③ 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 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 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 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 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 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 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 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 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 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 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9.三角恒等变换(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 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 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③ 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0.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 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1.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 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 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 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 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③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 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2.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 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 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4)基本不等式:0,0)2a b a b +≥≥≥ ①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3.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① 理解命题的概念.② 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通用技术)

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通用技术)

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通用技术(试行)一、考试性质与目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实行的评价普通高中学生通用技术课程学习质量的终结性水平考试,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规范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考试成绩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通用技术课程学习是否达到毕业水平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通过考查促使普通高中学校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学习、使用、管理、评价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命题依据与原则1.命题依据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课程标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水平考试方案(试行)》和《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通用技术(试行)》为依据,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查,体现通用技术学科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宗旨的基本思想,全面实现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查目标。

2.命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

考查方法符合学业水平考查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通识性;考查试题选用的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现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技术发展的新成果;试题表述规范,技术用语准确;考查试题能反映通用技术学科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2)基础性原则。

考查针对《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覆盖两个必修模块的重点内容;试题体现通用技术学科的课程理念,注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状况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对通用技术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掌握;试题的难度系数为0.8——0.85。

202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考纲

202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考纲

202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考纲
2023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等信息。

考试性质方面,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是以职业高中、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为对象的选拔性考试。

有关普通高等学校将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而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一般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规定水平的水平测试。

考试成绩可作为一般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

关于命题指导思想,广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一般高中语文课程原则(试验)》和本大纲为根据,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视考核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2023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数学大纲

2023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数学大纲

2023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数学大纲
以下是2023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数学科目的大纲:
一、基本要求
1.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基本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3. 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
1. 数与式: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及其表示;代数式的认识与简化;方程和不等式的认识与解法。

2. 几何:图形的认识、性质和构造;几何关系的认识和应用。

3. 数据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统计指标的计算与解释;统计图表的分析与应用。

三、考试类型和题型
1. 基础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用于考察对知识点的基本理解和记忆。

2. 运算题型:要求通过具体的计算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如计算、证明、推导等。

3. 应用题型:结合实际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

四、考试要求
1. 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应熟悉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与式、几何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2. 计算和推理能力:学生应具备进行基本运算、证明和推理的能力,并能正确应用于解决问题。

3. 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应能够将数学知识和技巧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学校而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地备考,请参考相关教材和教师的指导,并参加模拟考试和练习以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福建中职、中专学业水平考试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考纲最全版本

福建中职、中专学业水平考试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考纲最全版本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德育福建省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旨在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德育课程知识的认知、理解和运用的水平。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对德育课程基础知识的认知、认同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要求对某一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

理解:要求对某一知识和原理能够较全面、较深入地领会,并分析、解释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运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知识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即清楚“怎么办”。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本考试的范围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四门必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四门必修课程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

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必修一:职业生涯规划1.1了解职业、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的内涵;1.2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1.3 理解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2.1了解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2.2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2.3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2.4了解兴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2.5 结合所学专业培养职业兴趣;2.6了解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2.7 结合所学专业调适自己的职业性格;2.8了解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2.9 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2.10 了解职业价值取向的内容;2.11 学会从实际出发调整职业价值取向;2.12 结合所学专业了解关注行业发展动向;3.1 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3.2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关系;3.3 学会运用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选择方法,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3.4 了解职业生涯阶段目标的特点及设计思路;3.5 理解近期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阶段目标;3.6 学会运用近期目标的制定要领,制定近期目标;3.7 理解职业生涯发展措施的重要性和制定要领;3.8 学会运用职业生涯发展措施的制定要素,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近期目标的计划;4.1了解正确的就业观念;4.2 学会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为将来求职就业准确定位做准备;4.3了解就业信息的内容;4.4学会结合自身实际获取、甄别、筛选有效的就业信息;4.5掌握求职面试技巧,为求职就业做准备;4.6 理解创业的意义、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4.7培养、提升创业能力,做好创业准备;5.1 了解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及方法;5.2了解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命题指导思想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旨在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学业水平考试是遵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36号)、教职〔2015〕7号)要求,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命题要体现语文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范围本考试的范围为基础知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部分,各部分的比例如下:基础知识12%、现代文阅读12%、文学作品欣赏18%、古代诗文阅读18%、综合实践与应用10%、作文30%。

各部分的具体考查范围见附录。

(二)考试能力要求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试将考查学生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欣赏评价[D]和表达应用[E]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识记”“了解”“记忆”“识别”“默写”等行为动词。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分析”“辨析”“判断”“概括”“归纳”等行为动词。

D.欣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欣赏”“评价”等行为动词。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运用”“使用”“写作”等行为动词。

(三)考试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三、试卷结构(一)题型及比例(二)难易题及比例全卷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等级,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2:1。

(四、考试形式和时间(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90分钟。

(三)试卷满分值100分。

五、样卷示例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寥廓.(kuò)踱.(duó)步作.(zuò)坊孱.(chàn)头B.绰.(chuò)号改观.(guān)岑.(cén)寂卑鄙.(bǐ)C.媲.(pì)美炽.(chì)热浸渍.(zì)干涸.(hé)D.中枢.(shū)龟.(jūn)裂点缀.(zhuì)寒暄.(xuān)【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A。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这时,远远的前方,层峦迭嶂之上,迷濛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

B.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

C.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D.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觉;哑默会教导他更喜慕声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A。

【答案】A。

3.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阅“永葆青春”中“葆”的读音和意义,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先查“艹”部,然后在“九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保持”。

B.先查“艹”部,然后在“十二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茂盛”。

C.先查“亻”部,然后在“十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茂盛”。

D.先查“亻”部,然后在“十二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保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并理解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B。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C.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D。

5.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

(比喻)B.蝉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陶醉在这个世界的欢愉中。

(拟人)C.现在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方法或启示吗?(反问)D.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

(对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识别比喻、拟人、对偶、反问四种修辞手法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C。

6.下列作家、作品、国别、文体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A.《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德国小说B.《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中国散文C.《寻梦者》戴望舒中国现代诗歌D.《蝉》法布尔法国说明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识记基本篇目的文体、作者及国别等文学常识,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A。

【答案】A。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3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一)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

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

据记载,南越王尉陀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

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2000年以上。

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

福建荔枝旧无记载,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年)成书以后,就最为人所重视。

荔枝也产于广西和云南,却很少有人说起。

记述荔枝的古籍包括蔡襄这一本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而以记载福建产的为最多,除了一种失传外,尚存8种。

有关广东产的,两种已失传,仅存一种。

还有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

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

内容包括荔枝的史实、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等,并记载了荔枝的32个品种。

其中“陈紫”一种,现名“莆田荔枝”,仍然广为栽培。

“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活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果。

——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7.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荔枝原产于我国”的一项是()A.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B.南越王尉陀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

C.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

D.蔡襄的《荔枝谱》成书于1095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辨析选文重要信息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D。

8.下列对选文第2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介绍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一共有13部。

B.根据蔡谱记载,我国宋代的时候只有32种荔枝品种。

C.《荔枝谱》中记载的“宋公荔枝”已生存近千年。

D.陈谱中记载的“莆田荔枝”如今依旧广为栽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理解、分析选文重要词句的含义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C。

9.下列选项中,选文均使用的一组说明方法是()A.作比较打比方B.举例子列数字C.举例子下定义D.列数字引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分析选文的写作特色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B。

10.关于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程序顺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分析选文写作特色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C。

(二)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鱼翔浅底”准确细腻地表现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的情态。

B.“万类霜天竞自由”总写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

C.“谁主沉浮”可以理解为“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下阕描绘了早期革命者超脱世俗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选文内容、分析艺术形象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D。

12.下列对选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上阕“看”字是领字,下阕起到领起作用的字是“忆”字。

B.上阕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

C.下阕由描绘旧地重游转入对革命者早期生活的回忆。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呼应上阕“谁主沉浮”的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选文写作思路、主要内容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A。

13.下面对选文使用的艺术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情景交融。

长沙深秋景致包含有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B.对比手法。

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

C.讲究炼字。

“染”字写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壮美。

D.本首词上阕主要写景,景中含情;下阕主要通过叙事来抒情,情中显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选文艺术手法、艺术形象的分析欣赏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D。

【答案】A。

(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14.对选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荷塘上的月光。

B.荷塘四周的树影。

C.月光下的荷塘。

D.荷塘上的青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