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专业考研经验
凝聚态物理相关知识内容

凝聚态物理相关知识内容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微观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通过研究构成凝聚态物质的电子、离子、原子及分子的运动形态和规律,从而认识其物理性质的学科。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凝聚态物理相关知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理学是当今物理学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
其研究层次,从宏观、介观到微观,进一步从微观层次统一认识各种凝聚态物理现象;物质维数从三维到低维和分数维;结构从周期到非周期和准周期,完整到不完整和近完整;外界环境从常规条件到极端条件和多种极端条件交叉作用,等等,形成了比固体物理学更深刻更普遍的理论体系。
经过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凝聚态物理学已成为物理学中最重要、最丰富和最活跃的学科,在诸如半导体、磁学、超导体等许多学科领域中的重大成就已在当代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中起关键性作用,为发展新材料、新器件和新工艺提供了科学基础。
前沿研究热点层出不穷,新兴交叉分支学科不断出现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是它的另一重要特点,许多研究课题经常同时兼有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研究的性质,研究成果可望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二.起源发展凝聚态物理学起源于19世纪固体物理学和低温物理学的发展。
19世纪,人们对晶体的认识逐渐深入。
1840年法国物理学家A·布拉维导出了三维晶体的所有14种排列方式,即布拉维点阵。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冯·劳厄发现了X 射线在晶体上的衍射,开创了固体物理学的新时代,从此,人们可以通过X射线的衍射条纹研究晶体的微观结构。
19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在低温下液化了大部分当时已知的气体。
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H·昂内斯将最后一种难以液化的气体氦气液化,创造了人造低温的新纪录-269 °C(4K),并且发现了金属在低温下的超导现象。
超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导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20世纪获得了长足进展,临界转变温度最高纪录不断刷新,超导研究已经成为凝聚态物理学中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研究生面试(凝聚态物理)

1.什么是能带?在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构成具有分立能级的分子轨道。
晶体是由大量的原子有序堆积而成的。
由原子轨道所构成的分子轨道的数量非常之大,以至于可以将所形成的分子轨道的能级看成是准连续的,即形成了能带。
2.什么是位移电流?是由谁引入的?其物理实质是什么?在电磁学里,位移电流(displacement current)定义为电位移通量对于时间的变率。
位移电流的单位与电流的单位相同。
如同真实的电流,位移电流也有一个伴随的磁场。
但是,位移电流并不是移动的电荷所形成的电流;而是电位移通量对于时间的偏导数。
于1861 年,詹姆斯·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论物理力线》,提出位移电流的概念。
在这篇论文内,他将位移电流项目加入了安培定律[1]。
修改后的定律,现今称为麦克斯韦-安培方程。
3.简述原胞和单胞的区别。
原胞(Primitive cell)是晶体中最小的周期性重复单元。
有时,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出晶体的宏观对称性,取一个包含若干个原胞的平行六面体作为重复单元,该重复单元被称为结晶学原胞,简称晶胞或单胞4.什么是宏观对称素和微观对称素?八种晶体的宏观基本对称要素i,m,1,2,3,4,6, 进行组合,一共能够得到32种组合方式,也叫32个点群。
所谓晶体的微观对称性就是晶体微观结构中的对称性除八种基本对称要素之外,空间动作要素:点阵、滑移面、螺旋轴在晶体结构中也能出现,它们统称微观对称要素,类似于宏观对称要素组合成32个点群的情况一样,所有的微观对称要素在符合点阵结构(14种布喇菲格子)基本特征的原则下,能够得到230种组合方式。
简述热力学四大定律。
5.晶体可能有的独立的点对称元素有几种?6.康普顿散射证明了什么?在原子物理学中,康普顿散射,或称康普顿效应(英语:compton effect),是指当X射线或伽马射线的光子跟物质相互作用,因失去能量而导致波长变长的现象。
相应的还存在逆康普顿效应——光子获得能量引起波长变短。
物理学中的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

物理学中的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基本粒子、宇宙和物质等方面的研究。
其中,凝聚态物理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行为。
作为一门实验对理论发展非常重要的科学,凝聚态物理学的实验研究一直都是物理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凝聚态物理的基本概念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物理学,凝聚态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而凝聚态物理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凝聚态物质的微观结构、电磁性质、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等方面。
因此,凝聚态物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物质的统一理论,揭示物质的性质和规律。
为了深入了解凝聚态物理学,我们需要先了解两个基本概念:凝聚态和量子力学。
凝聚态是指固体、液态和气态等物质形态的总和。
量子力学是一种描述微观世界中物质行为的理论,它通过数学方法来表述微观世界的规律和性质。
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就是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理论的相互印证来揭示凝聚态物质的性质和规律。
凝聚态物理的实验研究凝聚态物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实验是凝聚态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实验是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来验证理论预言。
凝聚态物理中的实验研究有很多,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实验研究方法。
1.传统的精密测量技术传统的精密测量技术是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中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利用传统的精密测量技术,物理学家们可以对物质的微观结构、物理特性和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经典的X衍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它通过照射样品并观察其散射光来研究样品的内部结构和晶体性质。
如今,基于同样的原理,已经发展出了许多新技术,如中子衍射、光子衍射、中子反射、电子衍射等。
2.低温实验低温实验是凝聚态物理学中独有的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将样品降温到近绝对零度(-273°C)的温度来观察物质在超低温下的行为和特性。
在低温实验中,实验室中的低温环境可以达到几个毫开尔文,物理学家们通过强制冷却手段如液氮或液氦冷却样品。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光学凝聚态物理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物理)考研经验自我介绍: 初试430分,复习时间大约8个月. 其中各科成绩77 77 136 140首先介绍一下考研物理学,物理学算是比较冷门的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来说非常好考。
一般学校会考两门专业课,一门普通物理(力热光电)和量子力学,初试分数线在310左右。
复试会考到一些如固体物理,统计物理,电动力学等科目。
如果认真准备半年,基本都能上岸工大物理学的性价比是全国来看基本是最高的,没有之一。
首先,从招生数量来说,每年本部70人左右(推免10-20人),威海9人,深圳16人。
报考人数很低,上线人数少,每年有很多双非同学调剂进来(工大特别公平,考核专业水平,很少看出身)。
这样一来,相比其他大城市里985,不仅招生数量多,而且复试也容易过,也容易调剂.工大物理学有光学凝聚态物理粒子与核物理等学科,教育部学科评估B+,差不多全国12- 16名。
优势专业是光学。
当然凝聚态物理也非常好,各种实验设备齐全,实力很棒。
工大是考研非常公平的学校,初试给考试大纲,考题每年都能买到,一直从03年到18年,题目都特别稳,考察全面,难度适中,能感受到出题老师很用心。
特别强调的是复试,工大物理专业复试中笔试有200分(考两门专业课加普物),面试80分。
复试面试比例低,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成绩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准备复试笔试,非常公平的展示专业课知识。
当然,我自己内向,特害怕面试,如果考别的学校,面试会占很大比例,而且问的专业课一时紧张想不起来,就有些担心说一下考试的准备。
我本人是从5月份开始看书,一直到12月份,基本每天能保证6小时以上学习,到9月后提高到10小时。
其实准备时间每个人不一样,很多准备三个月的也能平稳上线,效率很重要。
当然,英语比较难,我的几个同学都是折在英语上,大家要提前准备英语初试第一门专业课普通物理,我先说光学。
楼主自认为光学是最难的一门课,因为参考书多,眼花缭乱。
2014年考研专业之凝聚态物理专业排名与就业分析。

2014年考研专业之凝聚态物理专业排名与就业分析专业名称:凝聚态物理所属一级学科:物理学所属门类:理学一、凝聚态物理专业概述凝聚态物理专业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空间结构、电子结构以及相关的各种物理性质。
凝聚态物质是由大量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为晶体、非晶体、准晶体等固相物质和稠密气体、液体以及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各类居间凝聚相。
迄今,传统的固体物理各分支,如半导体物理、金属物理、磁学、低温物理和电介质物理的研究更加深入,各分支之间联系更趋密切。
此外,许多新的分支不断涌现,如强关联电子体系物理学、无序体系物理学、准晶物理学、介观物理与团簇物理等。
凝聚态物理的基础与高新技术紧密相联,其成果是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件的源泉。
近年来,凝聚态物理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日益向邻近学科渗透、扩展,促进了化学物理、生物物理、信息科学和地球物理等交叉学科的发展。
综上可见,凝聚态物理学已成为当今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
二、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单位物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三、凝聚态物理专业院校排名第一档次(A++):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第二档次(A+):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第三档次(A):郑州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第四档次(B+):上海大学、湖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湘潭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广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扬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第五档次(B):湖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青岛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温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聊城大学、中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宁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学院、贵州大学等四、凝聚态物理专业就业分析目前凝聚态物理学正处在枝繁叶茂的兴旺时期。
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考研(0702)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习经验---新祥旭考研

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考研(0702)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习经验一、招生信息所属学院:物理学院所属门类代码、名称:理学[07]招生人数:52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物理学[0702]二、研究方向01 (全日制)光和物质相互作用02 (全日制)计算物理03 (全日制)原子与分子物理04 (全日制)凝聚态物理05 (全日制)理论物理06 (全日制)等离子体物理三、考试科目1、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电磁学④849量子力学2、复试考试科目:笔试科目:大学物理(波动与光学——干涉和衍射)。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综合基础知识面试。
四、参考书目624电磁学:《电磁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凯华、陈熙谋第二版849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卷I》(第四版),科学出版社曾谨言 2007《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 (第三版)科学出版社钱伯初;曾谨言2008五、复习指导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018年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参考书目、招生目录、专业指导、考研经验

2018年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参考书目、招生目录、专业指导、考研经验一、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科目、招生人数二、2018年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参考书目1、我考研一直关注北大考研联盟:bdkylm2、量子力学:曾谨言、周世勋、程檀生,钱伯初、曾谨言习题册3、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专业课经验分享1、量子力学:我自己选择的是Griffiths的《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并买了本课后习题解答,自己边看边练,算是自学一遍。
(系里讲《量子力学》的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杨主任,可惜的是当时没怎么上他的课,结果应验那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最后还得要靠自个儿花时间自学一遍)。
这本教材质量不错,曾被亲切称为“猫书”(因为原版封面上有那只著名的“薛定谔的猫”)。
然后真正针对考试习题而练习用的是有口皆碑、闻名九州的《量子力学习题与解答》(陈鄂生著),这本我算是一题题都做了下来,并且跟着最后的许多大学的历年真题又回顾了一遍,其中的题目类型全,解答质量高,对于提升应试技巧很有裨益,属于“大宝啊天天见”的一类辅导书。
钱伯初的教材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课后习题质量也很高,遗憾的是貌似没有配套的习题解答,只有书后附的简略答案。
中间一段时间也在做中科大出版社的《量子力学学习指导》,这本书是配套的曾谨言的教材课后习题而增编的,书前附有知识要点,书后有几套练习题,总的说来质量不错,值得拥有~当时开始做题时碰到啥合流超几何方程贝塞尔函数真是头疼,又记不住这些公式,不过从最后出题风格来看一般不会考这类方程难解的题。
今年考试就没遇到,而且竟然试卷最后还友情提供了许多公式,如一维谐振子的波函数(虽然有些没有归一化)和一些积分公式,令人感动它提供了这些公式其实都是有用的,甚至还有一些提示作用,比如倒数第二题是散射问题,第二问就要用到其中一个含有正弦函数的积分公式,不用的话算不出来多可惜。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就业方向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就业方向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中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它整合了几种研究领域,包括晶体学、材料学、原子物理学和结构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涵盖了物理学的以下方面:结构物理、半导体物理、低温物理、材料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和量子物理。
首先,结构物理是凝聚态物理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研究物质结构、体系及其间的相互作用,兼顾物质各种性质。
波函数理论、晶格动力学和轨道空间的引力统计力学分析都源于结构物理估算之中。
结构物理的研究生就业方向有很多,包括材料设计、新物性及复杂结构体系的探索、新能源材料的研究开发、结构危机的处理等,都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其次,半导体物理也是凝聚态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主要研究半导体材料及其器件在电路系统中的应用。
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生可以就业于电子元件制造企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负责开发新型电子材料、新型半导体元件、半导体器件及其封装等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再者,低温物理是凝聚态物理的另一个研究领域,其研究目标是揭示低温下物质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
低温物理是研究低温条件下的物理现象的一种物理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原子结构、电子性质、与磁性等,为设计新型超导体、超流体和新型晶体材料提供重要依据。
低温物理学研究生可以就业于电子元件制造企业、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负责超导体元件及低温物理器件的设计、制造及应用研究。
此外,材料物理也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及其表征,因此它涉及到多种物理学科,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等,用于研究材料性能和应用。
材料物理学研究生可以就业于电子元件制造企业、研究所和大专院校,主要负责材料物理快速发展新领域的研究、新型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在材料领域将会有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另外,原子与分子物理也是凝聚态物理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原子、分子的结构及其特性。
它研究的物理相关性质包括原子层析、能谱、原子与分子的热力学特性、电势阱作用等,是小分子结构的有效表征和设计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聚态物理专业考研经验
【首先是初试】
为了准备初试,我特意在电脑桌面弄一个倒计时,我清楚的记得我是从124天时候开始复习的。
我不是那种很勤奋的人,我属于吊儿郎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类型。
所以最后才出现这样惨不忍睹的成绩。
希望各位要考好学校的同学切记:坚持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很多人考研都跟我一个状态,不过我是最离谱的,在我所有一起考研的朋友们中间,我是最最最懒惰的一个。
自认为自己有点小聪明,就胡作非为。
所以后来我也跟老师说如果我考不上学术型的也是我咎由自取,怎么也要为之前的懒惰付出代价,我不怨人。
所以只说一句:坚持最重要!没有这个,一切免谈。
下面分科说说初试经验
一、首先说数学
我本身数学基础就是非常扎实的类型。
如果基础不好的孩子,还是肯定要下比我大的功夫才行哦。
虽然我考的是数学二,但是其实我一开始是准备的数学一的。
虽然最后数学成绩出来也不理想,我本来以为起码有130的,选择填空都是全对的,可惜结果确只有123……
其实我数学并没用花太多功夫下去,一是自己本身基础很好,不担心;另一方面是我要考量子力学,我是中间改过志愿的,一开始准备的专业课是工程光学,后来改了一下变成考量子力学了,天知道,我本科完全没有学过量子力学,连什么数学物理方法都没有学过的。
所以后面两个半月基本上都把时间交给了量子力学了,数学就是听天由命了,反正数学怎么样都不会差。
下面我说说一开始的数学准备,我觉得无论基础好坏都必须先从课本入手,即便我是基础特别好的,我也是认认真真的把课本全部看了一遍,把课后习题都做了一遍,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复习到后面,我好多同学整天拿着数学来问我,结果我发现他们连最基础的都不知道,虽然他们什么复习全书都过了两三遍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
一句话:数学基础最重要。
如果你基础不好,请你老老实实地地把课本过一遍吧,最起码也要把高数课本过一遍,课后题过一遍,自己要做到完全懂了,不懂就去问人。
当我把课本都过完了已经是9月中旬了,我就开始做全书了。
我用的是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个人认为复习指南高数部分编得很有水平,我不喜欢复习全书的,感觉相差还是很远的。
而线性代数我用的就是李永乐的讲义了。
复习指南我并没有拿来看,我从第一遍开始就是坚持每道题都自己手算的,包括例题都自己算,实在不懂才看答案,所以草稿纸就用得飞快,我考研用掉的草稿纸估计比10厘米还高。
本来打算把指南过两遍的,第二遍把指南之前不懂的再做一遍,可惜后面把时间都分给量子力学了,所以就没有做了。
其实我数学就只做了这两件事,把课本过了,把指南和线代讲义都做一遍。
后面由于没时间,我连买的什么600题都没做。
中间有一个多月完全没有碰过数学,只是到最后面把历年真题都做了一遍再买了几套模拟题做做,就上战场了。
我知道我后面的时候的冲刺实在是很水,但是前面的复习还是非常扎实的,值得大家参考。
其实打好扎实的基础比什么都重要。
二、下面是量子力学
我准备量子力学是花了大概80天不到的时间,把量子力学从0开始学过。
我认为这个时间是完全足够了。
我中间还各种开小差,打鱼晒网,真是惭愧。
我学量子力学是听钱伯初的视频,钱老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学者。
不过我觉得考研听钱伯初的视频并不是最好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自学的,而且成绩也比我好。
不过我觉得听钱老师视频最有收获的是他对许多东西的推导,他的方法非常有意思,让我感觉非常有收获。
除了看视频,就是做习题了,量子不做习题是不行的,我用的是山东大学的习题,不过个人感觉里面还是有一些遗漏的知识。
像我这次考的是中科院的量子力学题目,他的出题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有一道大题完全不会做,连看都没看懂,30分的题目就是这么悲剧了,所以考中科院的孩子们,记住一定不要遗漏知识点。
三、至于英语和政治
我的成绩非常惨不忍睹。
只能说政治写字好看很重要,我一个女孩子写得鬼画符似得,实在是太对不起自己了。
而英语,我连单词都没背完,到后面居然整天不看英语,最后这个成绩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无论你多么纠结,无论你多么想偷懒,请你记住:坚持!要对得起自己之前的努力,不要前功尽弃了。
【下面说说复试】
我这边的复试很复杂,有听力,翻译,口语什么的。
我觉得听力和口语很重要,大家最好事先准备多点材料吧,口语上面能够套上去。
至于面试,我应该是面试得非常好,超水平发挥,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首先我面试是有近十来个老师坐我前面,面我一个,我的导师也在其中。
导师之前就跟我说要放松,所以无论你怎样请你放松。
我也是本科成绩很一搬,什么课题都没做过,就参加过数模比赛。
老师首先要我自我介绍,说要我把自己本科阶段的亮点介绍出来。
老实说,英文自我介绍好准备,中文自我介绍很难准备,都不知道说啥。
我首先说我来自哪个学校,这次考试考的是哪个科目,然后说我很喜欢数学和物理,接下来讲了讲我自己本科的经历,如什么担任部门部长,什么志愿者,三下乡活动,然后总结一下说这些活动让我养成了与人沟通的良好习惯以及时间管理的能力。
后面就讲我的学习,什么拿过奖学金啦,什么数模比赛啦,后面又总结,这些经验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啦之类的。
最后表达了我想在这边继续学习的决心以及我想硕博连读的决心。
后面老师就问我,我这个初试成绩如果只能读工程硕士怎么办,我讲得很含糊,基本意思就是说我不愿意读工程硕士,觉得之后还要考博浪费时间什么的。
然后老师们都说一个女孩子喜欢凝聚态物理很少,然后问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想继续读。
我基本上就是说是兴趣。
我确实喜欢这东西。
后面我英语考得不好,老师就问我口语怎样,估计是这边有机会跟外面的人交流要英语吧,他们问我早上的口语面试怎样,我很囧的回答,早上老师蛮和蔼的,然后他们全都笑了。
中间还有问了我一些我毕业设计的问题,我本科某门课程的问题,我都很放松的回答了。
最后老师还是抓着我英语不放,问我考过六级没有,我说没有过,考过一次,裸考,考了417分(本人比较懒惰,整天不去考试……),还报了今年6月份的考试觉得这
次应该是可以过了的。
老师就说,那就差几分就过了,我这个417分,看来老师还是蛮满意的。
最后我面试时间好像有点点超了,就结束了。
出来的时候,那个指引的不知是学生还是老师的就对我竖起大拇指,表示我面试得很好。
后来导师也说我面试得非常好。
让我小小的自豪了一下。
这些就是我的经历啦。
接下来我就得投入新的学习、工作中去了。
最后送一句话:Never too old to learn,never give up。